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8|回复: 6

晦迹同黄石,神交奈子房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873
发表于 2022-7-27 08: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山四皓
郭店题四皓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87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08: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李公麟商山四皓图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宋代时期文物




《宋李公麟商山四皓图》是宋代画家李公麟创作的一幅国画。此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卷以白描手法分别画秦末高士东园公、甪里、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避乱隐居中商山的故事。入清宫重装时中间以黄绫隔水断开。整幅作品笔致纤弱工谨,清秀典雅,取材于隐居生活、文士会友,与士人画关系密切。





中文名宋李公麟商山四皓图 作    者李公麟 创作年代宋代 画作类型国画 现收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规    格纵30.7厘米、横238厘米


目录

1 创作背景
2 作品赏析
3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编辑

 播报

画风技法近于南宋牟益,故成画时代当在南宋,旧题“李公麟”作,难以为信。此卷宋元明流传过程不详,明末清初曾为黎惟敬、高鉴、钱士弘、星严、梅清诸家递藏,见于《石渠宝笈重编》、《石渠随笔》著录。

   


作品赏析

编辑

 播报

“商山四皓”是中国传统的人物画题材。而将“商山四皓”与“会昌九老”在一卷上绘制,则是宋人才有的做法。据画史著录,李公麟曾经绘制过这一题材,辽宁博物馆藏有宋无款《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合卷,为南宋时期的作品,在有关此题材的卷轴画中,当是最早的纸本绘画作品了。此卷描写四皓及九老幽隐恬淡的隐居生活,四皓、九老或观棋,或远望,或拄杖,或会友,完全是当时文土家居生活的写照。笔致工谨精细,尚有李公麟白描的遗意,画风接近年益,清秀典雅。此卷宋、元、明流传过程不详,明末清初曾经黎惟敬、高鉴、钱士弘、星岩、梅清等诸家递藏,见于《石渠宝笈重编》、《石渠随笔》等画目著录。历代画目著录和流传后世的“商山四皓图”、“会昌九老”图绘多为单绘,即《商山四皓图》与《会昌九老》,为自成专题的绘画图本,与辽博所藏图本有所不同。辽宁博物馆所藏为合卷,将“商山四皓”与“会昌九老”故事两大题材作为一个共同的题材而加以描绘,忽略了近一千余年的历史间隔。这一创意确实比较罕见,但由之亦可看出,这两个故事早在两宋时期就已经非常深入人心了,所以也才有将两种题材合并为同一的创绘。

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日: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日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汉书王贡传》: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洛山中,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使皇太子卑辞束帛致礼,安车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

这是商山四皓的最初文本。商山四皓为秦遗民,因避秦苛政而退隐山林,后被吕后用张良计将他们请出辅佐太子,从而打消了刘邦另立太子的念头。四皓的隐退与进入宫廷都获得成功,这在历代士夫文人心目中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或退隐山林以去危求安,或从政以辅佐君主匡定天下,无论四皓退居林下的隐逸弈棋还是身在朝堂与君王的共出入,都成为土人可遵依的价值典范。对于后世的文人来说,四老的去危求安,暗合了他们既想实现雄心抱负又要明哲保身的心理和浑处乱世的需要,这一题材所以才成为诗文、绘画一再表述的主题。

四皓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是高隐和道德文化的象征,由于政治功业参与其中,“商山四皓”成为文人土夫政治理想的寄托,通过对四皓闲居文事的描述,借以寄托文土自身的精神抱负。

经考古发掘,人们发现了两汉时期有关《商山四皓》的绘画作品,朝鲜平壤博物馆藏有汉代彩漆绘《商山四皓》(题《南山四皓》,见林树中主编《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一卷)、河南邓县出土南朝砖画《南山四皓》,这是最早的有关四皓的绘画作品。早在两汉时期,有关四皓的绘画图本就已经传遍祖国南北大地了。

从8世纪起,此题材的绘制在著录中也开始频繁起来,仅从《宣和画谱》著录看,流入宣和内府收藏的有关商山四皓的题材,即近二十余幅,可见其数量之多。李思训、王维、石恪、孙可元、祁序、支仲元、李公麟等人均绘制过这一作品,流传到现的有宋人《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辽宁博物馆)、马远《商山四皓》(海外)、戴进《商山四皓》)(故宫博物院藏)、戴进《商山四皓并四聘图》五轴、吴伟《商山四皓》、萧晨《商山应聘图》等,由兹可见四皓题材在人物画题材中所占的比例。这一图本在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被重新激活,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编辑

 播报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属安徽省)人。北宋著名画家。神宗熙宁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好古博学,喜藏钟鼎古器及书画。擅画人物、佛道像,尤精鞍马,更以白描画法独步当世,被评者推为宋画第一 [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87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08: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朝杰居晦迹,
顺可比子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87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08: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四皓图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元朝诗人卢琦诗作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题四皓图》是元朝诗人卢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品名称题四皓图 作    者卢琦 创作年代元代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编辑

 播报

鹤发苍颜太古心,采芝共入白云深。

只因误到长安寺,惹得人间说至今。 [2]  

   


作者简介

编辑

 播报

卢琦(1306-1362年),字希韩,号立斋,一号圭峰,惠安(今福建省惠安县)人。至正二年(1342年)进士,初授将仕郎、浙江台州录事,因丁父忧没上任。服除改延平知事、迁永春县尹,改调宁德。历官漕司提举,除平阳知州命下而卒。因居处名圭峰,著有《圭峰集》。 [1]  




参考资料1.    高宗华编著,永修历代诗词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08,第201页
2.    题四皓图  .搜韵[引用日期2021-03-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87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09: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祖璧字大玉号栗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87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09: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秒懂百科】一分钟了解完璧归赵

00:37






完璧归赵的意思以及由来

01:58







从完璧归赵到渑池会盟,为何说秦赵两国之间的博弈是秦国完胜?

02:59






秦昭王假意交换,蔺相如机智应对,和氏璧完璧归赵

01:35






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的归还给本人!

02:02






成语故事:完璧归赵

03:44






跳跳鱼世界故事会:小朋友来学习成语,了解成语典故:完璧归赵

03:42






【秒懂少儿】一分钟了解完璧归赵

02:09






帅气!南京一中学老师账号突然多了100万 “完璧归赵”归还失主

00:44






观众中来:处理亲属遗物错扔16万巨款 环卫工人拾金不昧完璧归赵

01:21






成语故事:完璧归赵

01:42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视频中文故事带拼音成语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02:15










 收藏



6646
  


400


















完璧归赵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  

该成语一般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  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1]  





中文名完璧归赵 外文名return something intact to its owner 拼    音wán bì guī zhào 近义词物归原主、物归旧主等 反义词久假不归、巧取豪夺等 出    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音字母ㄨㄢˊ ㄅㄧˋ ㄍㄨㄟ ㄓㄠˋ


目录

1 成语出处
2 成语典故
3 典故寓意
4 成语运用

   


成语出处

编辑

 播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4]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完璧归赵”。

   


成语典故

编辑

 播报

赵国有块“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说愿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国感到很为难,因为秦国历来不讲信义,赵国怕挨了骗还要被人耻笑,有损赵国的形象。如果不给秦国这块玉,又怕秦国抓住把柄,就此发兵来犯,真是进退两难。就在这时,宦官头目缪贤推荐说:“我家有个叫藺相如的门客,智勇双全,可以让他想想办法。”赵王无奈,也只好叫他来试试。赵王问道:“秦王说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给还是不给?”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回绝。”赵王又问:“若秦收了和氏璧,又不给我们城池,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提出这个要求,要是不答应,是赵国理亏,若是秦国收了赵国的玉璧,又不给城池,那就是秦国理亏了。比较起来,我看还是后一种办法好。如果大王实在没有人可以派遣,我可以勉强凑数。如果秦王把城划给我们,我就把璧留在秦国,如果他们不愿交出城池。我就完璧归赵’。”赵王觉得蔺相如口才超群,虑事周密,就派他带璧去了秦国。 [3]  

秦王在宫里接见了蔺相如。他坐在殿上显得随便又得意,蔺相如只好双手把璧捧上去。秦王看了又看,喜欢之至,然后传给宫女、妃子观看,大家都赞不绝口。高声向秦王欢呼道贺。蔺相如站在堂下,许久却无人理睬,秦王也不提交割十五座城池的事。 [3]  

蔺相如知道秦王故意欺诈,想了一想说:“璧上有点小毛病,不经指示很难看出来,请让我指点给大家看。”秦王没有多想,就把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接过玉璧,立刻跑到大殿中的柱子跟前,怒发冲冠地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这块玉璧差人去向赵王索要,赵国的大臣们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不讲信义,只是倚仗着自己是大国,编几句空话骗取赵国的玉璧,所以大家都反对把和氏璧送来。但我认为普通百姓交往尚且讲究信义,何况大王是一国之君呢?且仅为一块无多大用处的玉,伤了秦、赵两国的和气,是很不理智的。赵王听信了我的话,才沐浴斋戒了五天,亲自在朝堂上将国书和玉璧交给我,让我奉送到秦国,这是多么恭敬的礼节啊!但我来到秦国,把玉璧奉献给大王。大王却态度随便,傲慢无礼,还把美玉交给宫女传看,这是对赵国的污辱;您一字不提交割城池的事,这是无意偿还城池。所以,我把玉璧要了回来。现在,玉璧在我的手里,您如果一定要强迫我,那我就让我的头颅和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完,怒气冲冲地举着玉璧,眼睛斜看着柱子,随时准备砸碎。 [3]  

秦王唯恐他砸毁了玉璧,连忙向他赔礼道歉,并让人拿来地图,指点着说从某某地到某某地的十五座城归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并非认真,也就来个缓兵之计。他对秦王说:“秦王既然喜爱和氏璧,赵国不敢不奉献。只是赵王送璧前曾沐浴斋戒五日,表示恭敬,大王也该沐浴斋戒五日,才可接受和氏璧。”秦王被说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蔺相如回到馆舍,连忙周密部署,让人穿着麻衣布衫,化妆成老百姓,偷偷地揣着和氏璧从小道逃回了赵国。 [2]  

五天过后,秦王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准备接收和氏璧。蔺相如从容地走上前对秦王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已历二十几位国君,可从没听说过哪位国君讲过信义。我担心受了您的骗,已派人把宝玉送回赵国了。赵是弱国,秦是强国,如果秦王是真心诚意地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绝没有不答应的理由,只要派一个使臣去,赵国马上就会送和氏璧来。过去孟明视欺骗了晋国,商鞅欺骗了魏国,张仪欺骗楚国,如今,我不愿看着大王再背上欺骗赵国的坏名声,所以把玉璧先送回赵国。就算我欺骗了大王,请大王治我的罪吧。”秦王和大臣们十分恼怒可又无可辩驳。蔺相如又不怕死,杀了他也没用,反落下个恶名。倒不如放了蔺相如,还显得秦国宽怀大度,并非诈取赵国的玉璧。 [3]  

蔺相如“完璧归赵”,既保全了赵国的玉璧,又没给秦国落下把柄,还为赵国赢得了一个好名声。蔺相如也因之声誉鹊起。 [3]  

   


典故寓意

编辑

 播报

完璧归赵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而秦王倚仗强势,几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我们在面对强敌时,也应像藺相如那样,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有勇有谋,有理有节,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5]  

   


成语运用

编辑

 播报

成文用法

作谓语或宾语;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用在“归还原主”的表述上。感情色彩为中性。 [1]  

运用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1]  

明·李开先《古镜歌》:“圆润隋珠谁不羡,完归赵璧喜相迎。”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87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09: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氏璧 [hé shì bì]  播报 编辑  讨论37 上传视频   
古代美玉










和氏璧:古代美玉名称

00:38






历史传奇故事:和氏璧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经典,还引申出了成语

04:58






”天下共宝“和氏璧如今遗落何处?

01:53






传国玉玺原型是和氏璧,元末明初就下落不明,猜是哪位皇帝打造的

00:34






和氏璧消失多年,辗转到了赵王的手中,竟引发了一场外交危机?

05:48






秦始皇手中除了和氏璧,还有四件镇国之宝,传言被埋进了秦始皇陵

02:10






国徽竟与它有关?怪不得典故“和氏璧”中的卞和被砍脚

01:33






女子带“和氏璧”去鉴宝,称抵债抵来的,专家:比和氏璧还要贵

02:06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如何,老师没有讲述,专家:代价过于庞大

01:39






我国这4件顶级国宝,至今下落不明,找到一件都能富可敌国

02:55






和氏璧原本产于楚国,因楚赵联姻就成了赵国国宝|跟着书本去旅行

04:56






美女鉴宝带来的竟然是“和氏璧”?专家激动:它比和氏璧贵!

02:05










 收藏



8041
  


475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

和氏璧刚开挖出来时的名称叫“玮”,此后将没有经过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称作“玮”。

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

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玉玺又相传在后唐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中文名和氏璧 外文名HeShibi 别    名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 出    处最早见于《韩非子》 相关成语完璧归赵


目录

1 历史来历
2 玉质构成
3 历史流传
4 后世纪念
5 历史沿革
▪ 春秋战国
▪ 秦
▪ 汉
▪ 三国至隋
▪ 唐及五代
6 传国玉玺
▪ 历史传闻
▪ 考证
7 和氏璧玉
8 今何在
▪ 传闻
▪ 下落

   


历史来历

编辑

 播报

荆山是座巨大的石头山,顶部更是花岗岩遍布,一个个巨石杂乱排列,其中一处形成了面积近20平的洞室,这就是著名的“卞和洞”,传说卞和就是在此发现了稀世宝玉和氏璧。

玉印岩位于湖北南漳县城西南荆山南麓,距县城90公里,紧靠南(漳)巡(检)公路。

“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巡检镇金镶坪村,距县城90公里。“玉印岩”坐北朝南,南漳至远安公路经其前。玉印岩洞深11米,宽15米,高10米。为传说中的和氏璧产地。

荆山位于湖北省西部,长约150公里,海拔在1200~1800米之间。荆山主峰聚龙山,海拔1852米。长江支流沮河、漳河以及汉江支流蛮河发源于此山。山有抱玉岩,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



和氏璧出土遗址
和氏璧出土遗址
卞和洞亦名抱璞岩、抱玉岩,相传为春秋时楚国人卞和采玉处,故名。苏轼《涂山荆山记所见》诗中:“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即指此。《中国名胜词典》:怀远县荆山有抱璞岩,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宽广,可容数十人;岩壁有摩崖书刻“青螺石帐”四字;洞上有坑,曰“采玉”,坑内有玉石层迭,晶莹闪亮,恍若白云攒集,俗称“白云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涧”,传为卞和濯璞于此,故名;右有阁,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内旧有唐人胡曾《荆山诗碑》,上刻其诗云:“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古人“白璧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是此间写照。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
《韩非子·和氏》记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焉,遂命曰“和氏璧”。

这是2000多年前的悲壮故事,楚国人卞和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块璞玉,于是献宝于楚厉王,厉王让人鉴别,得出一块普通石头的结论。厉王怒而下令削去左膝盖骨(膑骨)。时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再次找人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削其右膝盖骨(膑骨)。时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而泣于荆山脚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泪干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关于和氏璧最有名的故事应该是成语——完璧归赵,源于战国时期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后人以此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后来秦王统一天下,把这块号称天下最珍贵的和氏璧雕琢成玉玺并永传后世,象征着皇权与地位。卞和与他的和氏璧影响了中国历史,甚至影响了中华玉文化。

还有一种说法是:“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位于湖北南漳巡检镇金镶坪村,距县城78公里。“玉印岩”坐北朝南,岩深11米,宽15米,高10米,岩之南面隔河对岸有个尖顶圆形山包,名“凤凰台”。先秦文献记载,公元前700多年,“玉印岩”附近住着一个石匠的后代叫卞和。卞和上山下地劳动时,常见一对凤凰落在凤凰台上,鸣叫三声之后,或飞入岩中,或高翔北去。卞和听人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也听爷爷讲过石头的类型和宝石的特征,于是,他仔细观察凤凰入洞的动向,终于发现凤凰从千山万水之外衔朱砂在此填玉,卞和便将一块与周围不同的石头凿取抱回让爷爷看,爷爷惊叫地说:“这是一宝石。”全家商议把它献给楚王,让楚国声名远扬。然而一次、二次献宝,都被玉尹说成顽石,以欺君之罪先后被楚厉王、楚武王下令刖去了他的双足。第三次献玉感动了楚文王,文王令玉工剖璞得玉,命名为“和氏璧”,封和为零(陵)阳侯,卞和不受,说:“宝玉面世,吾愿足矣。”这一稀世珍宝,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上演绎出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诸如:“赤山宴会张仪蒙冤”、“蔺相如完璧归赵”、秦始皇将其制为“传国玉玺”等。 [1]  

   


玉质构成

编辑

 播报

和氏璧是中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初唐诗人杨炯《夜送赵纵》诗曰:“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喻其极为珍贵。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其何以弥足珍贵,令人费解,古往今来也为之倾倒。“金镶玉印岩,面对凤凰台。地灵人杰多,福自荆山来”。数千年来,这是南漳县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歌颂。南漳县民间也有“玉石不分”之说,概源于和氏璧的质地构成。

据说,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斜长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来表示斜长石的成分,拉长石属中性斜长石,An含量50-70%,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可能就难以观察到。

“璞”是未经加工琢磨的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玉石在变质交代时形成“包含结构”,将好玉包裹在里面,还有因成为漂砾存在水流中形外壳呈铁锈色包裹,为氧化或铁质所染。当代地质界和考古界也认为和氏璧有“变彩”的特征,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在《石雅》一书中,肯定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的月光石,即拉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有人说和氏璧是绿松石、蓝田玉或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较脆。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元好问《论诗绝句》:“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碔砆,像玉的石头,即璞石、石包玉)。南漳县板桥镇雷坪董家台一带所产的一种石头即为拉长石,采掘此石后经加工,呈透明状,光泽好,有史书中关于和氏璧描述的直感。且绿松石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已被中国古人所饰用,春秋时期宫廷玉工不可能不认识它。“蓝田玉”(陕西出产)色泽好,比绿松石韧性强,古来已出名,但质地不如斜长石,古代运用广泛,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样“物以稀为贵”。至于翡翠(中国古为鸟名,后借指碧玉)之说就不足信,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认为认为,18世纪后,翡翠才由缅甸输入中国,国外称为“硬玉”,中国借鸟名称之,翡翠亦有“玉中之王”的美称。其实中国早在新石器晚期已有翠绿硬玉制作的镞形器,周代的翡翠刀柄,汉代的翡翠多次出土,唐代的翡翠制品也多,古代典籍所载也多。李博士的结论虽站不住脚,但尚不能断明和氏璧即为翡翠制品。所以,和氏璧只能是斜长石。

   


历史流传

编辑

 播报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玉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玉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玉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玉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玉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但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有比较详细记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根据的。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后世纪念

编辑

 播报



习文昭手绘传国玉玺(据说是王莽时期的帝王玉印)
习文昭手绘传国玉玺(据说是王莽时期的帝王玉印)
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楚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西汉刘向《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
秦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唐代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历史沿革

编辑

 播报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和氏璧雕琢成御玺后的假想图
和氏璧雕琢成御玺后的假想图(1张)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昭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作势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但是此时就算杀了蔺相如也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会与赵国交恶,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做“完璧归赵”。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同时是记载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与将相不和故事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
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王莽篡汉时,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当时王政君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三国至隋



蔺相如
蔺相如(4张)


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
220年,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

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350年,再传冉魏,后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大隋一统华夏,传国玺遂入隋宫。

618年,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及五代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唐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传国玉玺

编辑

 播报

   


历史传闻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

   


考证

《三国志》裴松之注曰:

“徐璆字孟玉,广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历任城、汝南、东海三郡,所在化行。被征当还,为袁术所劫。术僭号,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终不为屈。术死后,璆得术玺,致之汉朝,拜韂尉太常;公(曹操)为丞相,以位让璆焉。”这一点《后汉书》也有记载。只不过都没有说明是不是和氏璧。有待考证。但是徐璆竟然因为归还了这块玉玺,导致曹操竟然想要将丞相的位置让给他,可见这块玉璧非同寻常。而之前的关东诸侯中,仅有孙坚一人打进洛阳,吓得董卓卷铺盖就走。而后来孙坚身死,其子孙策投靠了袁术,后来不知道用是么作抵押竟然让袁术借给他兵力,虽然没有准确的说是和氏璧,但是就在孙策出征江东后的不久,袁术不管手下人的阻挠而称帝,究竟是什么东西让袁术起了野心?大概就是这块玉玺吧!——精灵语《三国考论文部》

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

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清两朝人士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已经与以往时代有所不同。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清高宗御制《国朝传宝记》也说:“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亦何足贵!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古泽可爱,又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和氏璧玉

编辑

 播报

一、黄腊石中的达到宝级的,现叫黄龙玉。依据中国玉文化—卞和采玉三清山。史称怀玉山,因为当时国家都养有玉师,大家都认为是普通的河卵石,才会使卞和二次动刑,怀玉山不产别的玉,所以是黄龙玉,现根据史实专家认定采于现今江西三清山。

二、变彩。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于1986年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获得了中国地质、考古、宝石界学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而且在海内外引起很大轰动。在1998年《中国宝玉石》上也有专文介绍。

已故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以变彩拉长石为原料复制了一个和氏璧,重现了千年古玺的本来面目。

三、绿松石。唐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说:“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因为绿松石是湖北特产的玉石,正在古代所谓荆州地界之内,而且,绿松石通常有一层外皮。宝石专家李强和李海负也都主张这一观点。李强在《和氏璧是绿松石》一文,李海负在《和氏璧不是拉长石而是绿松石》一文中,认为和氏璧就是绿松石。

四、独山玉。2008年4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系列专题节目《独玉春秋》,指出“和氏璧被加工成了玉玺代替丢失的夏鼎成为秦王朝的镇国之宝,那可能是南阳独山玉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了。”

五、珍稀玛瑙。唐伟先生创建的关于国宝和氏璧材质的一种学说,既和氏璧是一块珍稀罕见的夹胎草绿玛瑙。

   


今何在

编辑

 播报

   


传闻

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下落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固镇)。

这颗玉玺经北周、隋、唐,一直传到五代的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为石敬瑭围困自焚后,这颗玉玺也下落不明了。北宋赵匡胤开国后,就未见有传国玉玺的记载。北宋哲宗时,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诸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是始皇帝所致的传国玉玺。等到了金兵破汴梁,玉玺又失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9 10:54 , Processed in 0.0824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