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3-20 10:10:45

朱允炆+阳武侯薛琮

明朝最大谜团: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去了哪里?《建文皇帝遗迹》揭秘2021
09/09
12:31
观雨阁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率着靖难军来到金川门外。这一天,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开城迎接;这一天,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十七日,朱棣前往孝陵拜谒父亲朱元璋,之后返回奉天殿一一群臣早已为他备好法架和玉玺,接着山呼万岁,就这样,朱棣半推半就地登上皇位。从此,明朝迎来了铁血柔情的永乐时代;与此同时,另一个悬疑将困扰朱棣一生一一前任皇帝朱允炆去了哪里呢?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66/1000南京金川门靖难军入城前,宫中燃起熊熊大火。这把火特别诡异,有人说是建文帝朱允炆手持火把亲自点燃;也有人说是各监的宫人在掩护主子出逃,但结果却是——朱允炆死了!让我们先展开正史对朱允炆之死的说法,然后再分析这个消息的真伪。第一种,《明史.卷四》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意思是:宫中大火,建文帝没了踪影。燕王安排中使在瓦砾中找到了朱允炆和皇后的尸体,八天后于二十一下葬。这种说法相当高明,大火把尸体烧得面目全非,加上皇后参与殉国,说明朱允炆宁死不屈、很有节操,而背后暗藏的深意却为朱棣澄清了一个事实一一我非凶手——而且死无对证。第二种,《明实录》记载:备礼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这种说法同样经不起推敲:什么官员祭拜,辍朝三日,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尽管朱棣不承认朱允炆的帝位,但在安葬时其陵寝应该不低于藩王的规格,这即是说,在这个星球上一定能找到朱允炆的墓地。然而,600年过去了,朱允炆的陵墓没人见过,哪怕是墓碑的一片残角。所以笔者猜测,以上两段记载都是胡扯,合理的解释,唯有朱允炆死于宫中大火,才能确立朱棣承袭父亲皇位的合法性。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63/1000朱允炆影视剧照可无论朱棣如何掩盖,正史还是给出了第三种说法。《明史.卷四》记载:或云帝由地道出亡一一朱允炆经地道逃出了京城。这种说法被如今较多影视编导采用。情节设计:朱元璋早就预判到,在他身后朱棣会进京夺天下,所以之前给朱允炆藏了一个盒子,交待他不到生死关头绝不能打开。朱允炆逃到地道,与祖父的画像作最后告别时,突然看见朱元璋的左手食指指着一个地方,于是当即刨开地上的青砖,找到了它。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张度碟,一把剃刀,几锭黄金。所谓度碟是当年僧侣的合法身份证;剃刀则是要求他出家为僧,从此不问世事,当然,黄金自然就是盘缠了。在此,不管是正史,还是后世的加工,至少说明朱允炆有可能还活着。下面,笔者拿出另一段证据:《明史.胡濙传》记载: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军乃还。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简单翻译:从永乐五年起,胡濙一直在外秘密寻访建文帝,九年后才回到朝廷;胡濙兼具着特殊使命,连母亲死后也不能回家守孝,为此升任礼部左侍郎;永乐十七年复出,以巡视江浙、湖、湘各府为名,历时四年,到永乐二十一年突然还朝,接着马不停蹄地到皇宫觐见朱棣;而此时,朱棣已经睡下,听说胡濙回来了,于是急忙召见(夜入皇宫,朱棣一定为胡濙开辟了特别通道)。胡濙把得到的消息和盘托出,直到四更天才离开。这一切均指向一个人一一朱允炆。当然,两人谈话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胡濙传里没有记载。但笔者猜测,历经十七年,胡濙一定得到了朱允炆的准确消息。这说明朱允炆“或由地道出亡”的可能性极高,也从侧面推翻了朱允炆死于宫中大火的说法。不然,朱棣断不会和胡濙秉烛夜谈到四更天!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60/1000朱棣影视剧照通过以上史料,可以基本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朱允炆去了哪里,说明他应该还活着。接下来,问题又来了,既然朱允炆还活着,那为什么自靖难之役后没在正史里现过身呢?笔者猜想,永乐期间朱允炆带着文武亲信历经了生死大逃亡,这些人出于忠心对他誓死追随,所以他们的行踪外界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那么,有支撑朱允炆还活着的铁证吗?答案是:有。让我们来到百年后的嘉靖年间,两本奇书突然在民间流传。一本叫《建文皇帝遗迹》,作者佚名;另一本为《建文皇帝事迹备遗录》,作者自诩“太岳山人”。细心的学者一比较,两本书内容完全相同,所以民间就以《建文皇帝遗迹》为正本。其实,讨论两本书的关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相对客观,它为我们揭开了一部分不为人知的秘辛,其真实性也许超过《明史》或《明实录》。书中记载,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所以整日悲痛,沉浸在伤感中不能自拨。朱允炆当时是个正在换牙的孩子,却很懂事地劝爷爷:死生固有命耳,勿得过伤,伏望陛下以天下为重,万一龙体违和,臣等复惊惶不已。意思是:人的生死有命,恳请爷爷以天下为重,保重龙体,不要过于悲伤。朱无璋见这孩子小小年纪心性竟如此成熟,非常惊讶,于是便着力培养,结果朱允炆不负重望,学业日益精进,被立为皇太孙。这段记录和《明史》有些区别,《明史》注重朱允炆一个“孝”字,而《遗迹》却强调他老成、聪明。故事继续:一天深夜,朱元璋做了个梦,说两条龙在天空搏斗,最后黄龙胜、白龙败。梦醒后,朱元璋不明就里。第二天上朝,梦被还原了。朱允炆和朱棣同堂站立,朱棣站在左前方,而朱允炆却居于右侧。明朝以左为尊,朱棣公然觊觎,此时朱元璋便知道朱棣有了异志,接着把他幽禁起来,不给饭吃,想饿死他。好在悲天悯人的马皇后天天给他送吃的,朱棣这才保住了性命。不久,朱元璋便发配他到北平去做藩王。这则故事和日后朱棣“行大明门,登殿不拜”的行为非常相似。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61908/1000接下来,笔者将按照《建文皇帝遗迹》的时间节点择选其中的大事纪,在佐证朱允炆还活着的同时,插入一些观点,看大家能不能品出一些新滋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担心秦、晋、燕、周等藩王势力太强大,让日后朱允炆难以驾驭,于是给各封国派去一名高僧,要求他们勿恶向善,并每年向朱元璋报告教化的成果,而安排给燕王的恰恰是妖僧道衍。这段记载和《明史》略有区别,明史记载,1382年马皇后病逝,朝廷挑选高僧陪侍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道衍和尚看中朱棣,随口送他一只白帽子,从此去了燕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得到消息后,各藩王悲痛不已,纷纷进京奔丧,当朱棣的人马准备渡江时,却被军队拦下一一太祖有遗命,各藩王就地返回封国,不得进京。朱棣怒不可遏,决定强行渡江,这时候道衍和尚站出来,说了一番话: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违治命,反为不孝也。惟愿殿下养成龙虎之威,他日风云感会,羽翼高举,则大江投鞭可断也,今日何得屑屑于此哉?说完,朱棣立马掉头。道衍告诉他,不要逞一时之勇,唯有养精蓄锐,以待它日高举义旗,那时即使投鞭也可断江。好个道衍,从跟随朱棣那天起就是一个翻江倒海、唯恐天下不乱的神助手。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61/1000朱允炆即位后,由于生性儒雅,特别倚重翰林院修撰王叔英和侍讲方孝儒,只因他们“文学英迈、德望素隆”。关于朝中文武官员的能力和品行,他都要咨询方孝儒,以便择优录用。第二年,各地遭遇水灾,朱允炆下诏,要求官员勿庸忌讳,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礼部尚书陈迪建议:清刑狱、恤流民。同时指出:太祖皇帝时用人,狥其名而不求实,以小善而遽进之,以小过而遽退之。以上记载或会改变你的观点:朱元璋兴刑狱,对流民漠不关心,用人徒有虚名而不务实一一有一点小功就提拨,反过来一点小过失就罢黜。朱允炆的态度呢?“深采纳之”。这说明朱允炆认同了陈迪对爷爷的评价一一小肚鸡肚,对流民漠不关心。而正史对朱元璋的记载却是这样的:“锄豪强、抑兼并”;“豪民富户、划削殆尽”。一句话:打破禁锢,还土地给老百姓,等同铲除豪强,劫富济贫,建立天下为公的大秩序。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75/1000《建文皇帝遗迹》中提到的一件事非常有趣,原文如下:建文三年庚辰春三月,廷试进士,赐王艮状元及第。将传胪,以貌不及胡广,遂以广易之,艮次焉。意思是:在建文三年的殿试中,王艮以一篇雄文被确定为状元,当朱允炆正要宣告天下时,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为什么呢?因为王艮没有胡广长得好看,所以屈于榜眼。胡广捡了个漏,成为当年的状元户。这则故事告诉人们,颜值在线永不过时,胡广和嘉靖朝历经波澜的首辅夏言颇为相似。这件事说明,朱允炆并非那么敦儒、古板,他的幽默情商或不低于80后一一只是苦了王艮。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64/1000接着,《建文皇帝遗迹》展开了朱棣的秘辛。建文四年,朝廷向仅存的藩国继续派驻重臣,严密监视各藩王动向,对朱棣更是提升到了最高层级。书中提到:时朝廷既与燕藩绝好,声息不通数年。这说明,朱元璋死后朱棣根本不把朱允炆放在眼里;这说明朱棣靖难起兵绝不是被逼无奈,而是蓄谋已久,志夺天下。以这个思路为切入点,就可以否定《明史》的一段记载:夏四月……遣燕王世子朱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既然朱棣与朱允炆数年不通好,朱允炆早已知道了朱棣的反骨,那么朱棣怎么会冒奇险质子入京呢?反过来,彼此已经撕下伪装,朱允炆又怎可能放过三兄弟呢?这一切指向一个事实一一质子入京分明就是没有的事。《明史》记载朱允炆柔情百结,在靖难战场上告之诸将“毋使负杀叔名”,朱棣只想达到一个目的,告诉天下人一一这是一个愚蠢的君王,他担不起大明江山。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76/1000说说《建文皇帝遗迹》里的李景隆吧!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杀掉北平左布政使张昺后正式起兵靖难。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惊恐万分,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前去剿灭。不过,出征前,朝廷却吵得不可开交。陈迪、齐泰、黄子澄联名上疏,一致认为李景隆忠奸难辩,断不可委以重任,否则将后悔莫及,其中御史练子宁还强烈要求杀了李景隆,以免他做出反常举动。可朱允炆拒不采纳。结果,李景隆被朱棣打得抱头鼠窜、仓惶而逃,为朱棣成功反转赢得了时间和信心。这一段有个关键人物一一和齐泰共同参与国事的翰林学士黄子澄一一明史记载是他向朱允炆推荐了李景隆。可为什么又强烈主张杀了这个“奇货”呢?关于李景隆还有段记载:本文开头,朱橞和李景隆为燕王打开了金川门,而《建文皇帝遗迹》却是这样说的:六月壬辰日,靖难师至金川门,给事中龚泰纵城楼……三月后,有约开门迎纳者;大理寺丞邹瑾、监察御史魏冕率同僚十八人,即殿前殴之几死。意思是:有约开门迎纳者另有其人,而非李景隆;有想法打开金川门的那个人,之前差点被邹瑾和魏冕打死。这说明开门投降的也许真不是李景隆,不然这个“眉目疏秀、顾盼伟然”的货断不会被朱棣幽禁一生。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69/1000《建文皇帝遗迹》还记叙了一件悲怆的事,算是对朱允炆的失败作了一个总结。建文五年正月二十二日,朱棣打到沙河,吏部侍郎茅太芳、太常少卿卢原质奏请朱允炆命天下宗藩勤王,于是朱允炆下了一道诏书:朕躬冲幼,受领神器,于今五年,寡德闇昧。近被北燕侵耗,图我社稷,以致遭家不造,国有多难。尔诸王皆太祖皇帝子,其中祝有赤心竭忠,奉顺歼逆者,必厚获茅土之荐……如其各拥强兵,不捍君父之难,吾恐唇亡齿寒,理之自然,它日灶突炎上,栋宇将焚,虽欲悔诸,其可得乎戴?……朱允炆满怀深情地发了这道诏书:对诸王晓之以情理、动之以情,还向大家讲了社稷江山、唇寒齿亡的道理,并以高官厚禄相许,然而换来的却是“然卒无至者”。最后时刻,朱元璋的儿子们没有一个进京勤王。显然,朱允炆已被朱家子孙抛弃,他像一叶扁舟飘浮在大海上;他发出了哀伤的求救,但一个谦谦君子又岂是虎狼朱棣的对手呢?历史大浪淘沙,弱肉强食,朱允炆注定成为丛林法则的失败者一一他过于纤弱,没有历练,分明不知道一望无际的密林有多么可怕。为预防朱允炆卷土重来,朱棣把他的儿子朱文圭一生囚于凤阳,虚度几十年,得出牢笼那天,不知牲畜为何物,居然连牛马也不分。只因朱棣下令:使禁锢终身焉,令子孙世不许出仕。不知这是皇家还是江湖,或是比江湖更残酷的江湖。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67/1000好了,该揭穿谜底了。朱允炆浪荡漂泊、四海为家,随着时间流逝,追随的人渐渐离开,留下他孤身一人手捻佛珠与天地为伴。《建文皇帝遗迹》最后记载,建文帝还活着,而且心如止水,非常超脱。宣德元年(1425年)初春,一个眉清目秀的老和尚来到北京,他给明宣宗朱瞻基写了一封信:吾当时避难后宫,密窦以出,人不知也。就祝发为僧某寺,约居几十秋矣。吾于革代之际,深自退藏,故人无闻吾生者,且皇帝尚有密敕在此可考。吾今年余七十(原文如此),来无所望,只欲还家,死于自土上尔,何得淹没异乡而不知哉!他日史官亦知我非自刎也。意思是:当年我从地道出宫,削发为僧,在外几十年了,有皇帝的密敕可以证明我的身份。如今我年已七十,来日无多,只希望落叶归根,死在家中,也好让史官知道当年我并没有自刎。朱允炆选择了放下,情真意切打动了朱瞻基,可如何辩别这个老和尚的真伪呢?接下来,一幕温暖大戏让人忍不住泪流。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62/1000由于朱允炆已离开皇宫多年,宫里的人换了一拔又一拔,只有一个老宦官还活着,于是朱瞻基找他来辨认。这个宦官不敢直视当年的主子,只得耐心地听朱允炆的询问。朱允炆问:当年七夕日,我曾赐过你三枚桃实,你还记得吗?宦官回答:是吗?朱允炆又问:当时你只吃了一枚,把另外两枚藏了起来。我问你为什么不吃完,你说家里有老父亲,想带回家去让他尝尝,有这事吗?宦官的手不住颤抖,回忆起当年那一幕,双眼早已噙出了泪花,他说:您是…您真的是?朱允炆又说:当时我念你是个纯孝孩子,所以又赐给你五枚,你还想得起吗?一瞬间,宦官大哭,随即行三拜九叩之礼,他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与南京阔别23年之久的建文皇帝。就这样,朱瞻基把朱允炆悄悄接到紫禁城,给他最好的礼遇,朱允炆面目慈祥,一心向佛,对过往的事不提一字,所以宫里的人都称他为“老佛”。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961857357/1000可没多久,这位慈祥的“老佛”却突然暴亡,随后朱瞻基下旨以公爵之礼将他安葬在郊外。遗憾的是,《建文皇帝遗迹》同样没有记载他下葬的位置和碑文上留下的名字。永乐二十一年深夜,朱棣接见一位大臣,朱棣:我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2022-03-02 11:18                     来源:                                     王濛说娱乐                                                
         原标题:永乐二十一年深夜,朱棣接见一位大臣,朱棣:我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302/39cb67376dfb4ac68be2ad925ffb9ecf.jpeg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大军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为期四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大军进入南京城内,一片混乱,皇宫里燃起了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成为明朝第一大疑案。
尽管坐上了皇位,朱棣内心依旧焦躁不安,尽管对外宣布建文帝自焚,奈何难以堵住悠悠之口。朱棣决定派人去寻找,第一人选是户科都给事中胡濙(yíng)。胡濙是建文二年的进士,此人出生时头发是白发,一个月后才变黑,神奇无比。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302/79ee9ca959f34b6c831beaa37abcf740.jpeg这一定是十万火急的大事,不然内侍是万万不敢吵醒睡梦中的皇帝。当朱棣听到内侍通报来人的名字后,朱棣睡意全无,立即召见来人,“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302/a77dfb20034e44db9a9e91fd5e4f7fbf.jpeg不难想象,朱棣内心一定很激动,但也恐惧,胡濙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消息。朱棣也很清楚,胡濙一定是有所发现,不然他不会突然回来,而且一刻也等不及将结果告诉他。因此,可以作出断定,胡濙找到那个人,建文帝朱允炆。
没人知道胡濙告诉了朱棣什么,《明史·胡濙传》只有记载了过程,“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也就是说,两人交谈的很久,到了四更天才结束会谈。即便是汇报,有必要这样长的时间吗?
https://p2.itc.cn/images01/20220302/3156904f0bc34fad9fde60637a8db3a5.jpeg《明史·胡濙传》还有一句记载,“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意思是说在胡濙没有回来前,有传言说建文帝渡海而去,皇帝分别派遣内臣郑和数人渡海下西洋,到这时疑虑才消解。
https://p6.itc.cn/images01/20220302/dc5fd897aa114c80b1b5debef5561007.jpeg参考资料:《明史·胡濙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 发表于 2022-3-20 10:21:04

贵州老农自称朱允炆后代,还拿出铁证,交代后人不能与谢姓人结仇


















Scan me!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了不起的人和物,也留下了众多谜团,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结局,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遵其遗诏,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为帝,上位后,朱允炆严惩宦官,宽刑省狱,改革了不少朱元璋时期的弊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发展,算得上是一位不错的皇帝,然而朱允炆的皇位还没有坐热,一个人便开始筹划造反之事,他便是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

作为朱元璋众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个,大哥朱标死后,他本应该是最有力的皇位人选,可偏爱朱标的朱元璋,竟然将朱标次子朱允炆立为太孙,并将皇位传给了他,雄才大略的朱棣自然是不甘心的。



公元1399年,朱棣便以“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借口,正式起兵造反,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在朱棣的带领下,大军连连获胜,短短3年后,便打到了帝都门口,朱允炆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便放下一把大火……就此,朱允炆下落不明。

有人说,他被烧死在了宫里;有人说,他成功出逃,并出家为僧;还有人说,朱允炆逃到了海外,所以朱棣才让郑和下西洋去寻他……



但以上推测,都因为缺乏实质上的证据故而无法下定论,时至今日,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都是未揭开的历史之谜。然而2006年,一位来自贵州的老农却站了出来,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就是朱允炆的后代,并拿出“铁证”,还反复表示祖训上嘱咐后人不能与谢姓人结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

2006年,家住贵州安顺镇宁自治县的老农朱永斌联系到媒体和一些历史学者,表示自己乃建文帝朱允炆的后人,朱永斌说道,自己这一脉数百年来一直守着一个秘密:话说当年朱棣大军攻到了大殿门口,朱允炆自知无力回天,便一把火点燃了皇宫,接着与一队人马从密道出逃。



经过几年的逃亡,一行人辗转来到了安顺西秀区、镇宁、紫云三地的交界处,见此处山清水秀,且十分偏僻,便决定留在这里,后来,建文帝的长子朱文奎还与当地一美丽的苗族姑娘相爱并结婚,而朱永斌便是他们二人的后代。

见众人将信将疑,朱永斌便拿出了“铁证”,一枚神秘的印章。如图所示,该印章共有印纽、印台、印面3个部分,在印台正上方卧着一只辟邪神兽,经过检测发现,此印章中空外实,重达1.2斤。

再看印章上刻着的9个大字:

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

此乃九叠文篆书体,可专家们翻遍了史书,也没有发现关于“大仃国”的记载,最后还是贵州民族考古学者林明璋发现了一些线索,他表示,这“大仃国”并非指国名。

《说文解字》上书:仃,形声字,从人,从丁,声从丁,即为没有依靠。词如‘伶仃’。

而这枚印章上的“仃”,便是表达其主流落在外,孤苦伶仃的状况,奈何身份需要保密,所以只能用“王都行省”作为随王护驾的外从官员冠之的署事官名位,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而印章的材质和工艺,以及上面的九叠文篆书体,也确实和明朝时期的印章相似,若这枚印章为真,那么极有可能揭开困扰世人600多年的“建文帝下落之谜”。



就在专家学者们对该印章进行探讨时,另一位老农站来出来,他叫谢伟臣,今年已经77岁,而他的祖上,正是当年护送朱允炆一行人出宫的侍卫,当年的那把火,也是谢家祖上放的。当年他们一行人辗转来到贵州并定居后,谢家人也决定留在朱允炆身边,世世代代守护他的家人。朱永斌则表示,他们朱家的祖训上,明文写着,不可与谢姓人结仇。



很快,“贵州老农自称建文帝后代”的事情掀起了一阵波澜,不少历史学者都赶到这里进行探究,不过奇怪的是,几个月后,此事就渐渐没了水花,看来,建文帝真正的下落,还要继续等待……

admin 发表于 2022-3-20 10:26:07

贵州发现一枚印章,上面刻着9个字,专家:建文帝下落之谜解开了


















Scan me!















贵州发现一枚印章,上面刻着9个字,专家:建文帝下落之谜解开了

导语:说到明朝皇帝朱允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曾经朱元璋将皇位给他,可是却遭到了朱棣的嫉妒,随后朱棣发动政变,而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谜团,但是曾经有一位贵州老人拿出了一枚印章,却让这个谜团有了新的发现。



朱棣的"用心良苦"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虽然说成为了一国之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说朝廷很多大臣都是,祝有文的幸福,所以在他刚登基就开始了一场大屠杀,很多人才也都丧失了性命,可即使这样,朝廷办事的条令规则都是朱允炆立下的。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朱棣就决定搬迁国都,因为在这里有太多朱允炆的回忆,很多百姓都会觉得是朱棣造反才当上的皇帝,俗话说得天下者要先得民心,而朱棣要想让全天下的人信服,就必须让人们觉得他是一位好皇帝。



此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虽然说这件事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外交意义,但是朱棣也是有私心的,那就是去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因为只有确定朱允炆去世,他才能安稳的当明朝的皇帝,否则只能背上篡位者的骂名。



神秘的朱允炆

不过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从古到今一直都有专家猜测,只不过没有真实的史料依据,都无法作为事实,不过民间传说中有很多说法,比如说朱允炆带着自己的儿子朱文奎从皇宫的密室里逃走了,随后在南方出家当了和尚。

我们知道朱玉文当时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被朱棣抓住软禁起来,据说放出来的时候已经年近花甲,当时已经是明英宗年间了。但是他的结局在历史上也很少记载。另一个则和朱允一起下落不明,有人说朱文奎也随着父亲。

但是还有历史研究专家表明,朱文奎其实逃出宫外后,并没有出家当和尚,而是组建了家庭,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因为在2006年,一位老人拿出的印章,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历史谜团

这枚印章上面写着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并且这位老人把印章拿去让专家鉴定,结果表明,这枚印章很可能就出自黄帝的手里,而且朝代和朱允炆生活的时期非常相近,有可能这枚印章是朱允炆逃出宫外时代的信物。

根据老人介绍说,他叫朱文斌,自己是朱文奎的后代,当时朱允炆带着朱文奎逃出宫外,并没有出,而是在深山老林里安身,并且在朱文奎长大之后就和当地的女子成了家,然后一直到他这一代,印章是由父亲留给他的。

不过光凭借一枚印章很难确定朱允炆是否是逃出宫外,有了子孙后代,这枚印章可能为谜团提供了一些线索,同时我们也希望专家能够早日找到谜团的答案。



结语: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朱允炆真的活了下来,那么他看到明朝的历代皇帝如此不成器,他会不会也感到愤怒呢?

admin 发表于 2022-3-20 10:29:31


明朝朱允炆的下落




   

5个回答
#热议# 你觉得同居会更容易让感情变淡吗?





Frank5615   
2018-11-17·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关注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南明弘光元年七月,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后世称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

朱允炆的下落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朱棣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洪武二十五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史书评价

赞曰: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张廷玉《明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允炆

admin 发表于 2022-3-20 10:47:16


朱文奎 (明朝恭愍太子)
播报 编辑讨论1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朱文奎(1396—?),建文帝朱允炆长子,母皇后马氏。生于应天府(今南京),祖籍安徽凤阳。洪武二十九年十月晦日,据说朱文奎出生后,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所以很不高兴。建文元年(1399年),立为皇太子。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之后,与其父朱允炆一起失踪。明安宗朱由崧为朱文奎上谥号恭愍太子,明绍宗朱聿键又上谥号和简太子。

admin 发表于 2022-3-20 11:01:29


朱允炆 (明朝第二位皇帝)
播报 编辑讨论99+ 上传视频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男,汉族,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文 。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朱允炆在位期间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减冗宫冗员,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 ,史称“建文新政”。 但建文新政有浓重的复古色彩,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一些官名、殿名、门名的改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徒增纷扰。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上其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恭闵帝、惠帝。







人物关系


纠错




妻子 孝愍让皇后




儿子 朱文圭




父亲 朱标




弟弟 朱允熥




祖父 朱元璋




祖母 孝慈高皇后




叔叔 朱棣




   

本    名朱允炆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377年12月5日 主要成就建文新政 在位时间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 庙    号惠宗(追尊) 谥    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恭闵惠皇帝 年    号建文


目录

1 人物生平
▪ 立为皇储
▪ 继承皇位
▪ 推行削藩
▪ 靖难之役
2 为政举措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军事
3 人物评价
▪ 史书评价
▪ 其它评价
4 轶事典故
▪ 隐遁世间
▪ 转世活佛
5 个人作品
6 亲属成员
▪ 祖辈
▪ 父辈
▪ 兄弟
▪ 姐妹
▪ 皇后
▪ 儿子
7 结局争议
▪ 正史记载
▪ 出走方式
▪ “出家为僧”说
▪ “自焚而死”说
▪ “遁入道门”说
8 史书记载
9 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

编辑

 播报

   


立为皇储

朱允炆生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生母次妃吕氏    。朱标长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常氏死后,朱允炆生母吕氏也得以扶正,朱允炆从而成为朱元璋长孙。

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太子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九月,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太子朱标性格仁厚,对刑狱的判决多以减省为主,朱允炆也延续了朱标的宽大政策。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向明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了《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继承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次年(1399年)为建文元年 。朱允炆把三位文臣引为心腹,六月,命兵部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共同参军国事,七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同时下诏行宽仁之政,赦免有罪之人,蠲免百姓拖欠的赋税。

建文元年(1399年)春正月,朱允炆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修《明太祖实录》;二月,追尊其父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尊母其生母吕氏为皇太后,册妃马氏为皇后。封其弟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熞衡王,朱允熙为徐王,立皇长子朱文奎为皇太子。

朱允炆还诏告天下,求贤访能,推行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措施,赐给年老的百姓米肉絮帛等物资,令官府收养鳏寡孤独废疾者。同时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赈罹灾贫民,蠲免赋税等,又令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巡天下。

   


推行削藩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藩王,其中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谷王、辽王、宁王、庆王、肃王为九大塞王,领兵驻守边塞,这些藩王都有“护卫甲士“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地方上的一些大事以及军队调动,都要向当地藩王禀而后行。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便已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开始考虑削弱藩王的权力。朱元璋曾对朱允炆说:“ 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朱允炆却问:“胡虏不安定,让诸王不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朱元璋默然,问朱允炆的意见,他认为应该“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也认为他的看法确实无可代替。

朱允炆又曾在东角门问黄子澄:“诸王地位尊贵,又都拥有重兵,多不法,怎么办呢?”黄子澄说:“诸王的护卫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变,发六师出征,谁又能抵抗呢?汉朝叛乱的七国并非不强,还是灭亡了,势力的大小强弱不同,而顺逆之理也不同啊。”朱允炆很赞同他的话。

朱允炆即位不久后,便开始着手削藩。齐泰认为,应当先削诸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而黄子澄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洪武时期已有不法行为,削之有名。应当先削夺周王,周王与燕王同母,削周王相当于剪燕王的手足,朱允炆采纳了其建议。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周王朱橚有罪,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 ;十一月,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暗中监察燕王府中事 ;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下诏诸王不能节制王府的文武官吏;三月,为了防备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削弱其兵力,朱允炆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又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 ;夏四月,湘王朱柏无以自明,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

在建文削藩的过程中,朱棣也为起兵造反做了充分的准备,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己酉,燕山左护卫千户倪谅将朱棣密谋兵变的消息上报,朝廷下诏逮捕燕王府官僚,旗校于谅等人因此被诛杀,而北平都指挥张信则背叛朝廷,投降了朱棣 。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秋七月(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建文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靖难之初,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朝鲜国王李芳远都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燕王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直至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二十日,朱棣率师抵达长江北岸的南京龙江驿,朱允炆无力抵抗,只得下罪己诏,并派庆成郡主(庆阳公主)与朱棣谈判,以割地为条件要求停战议和,但没有成功。

同时,朱允炆颁布勤王诏书,下令天下勤王:“朕奉皇祖宝命,嗣奉上下神祇,燕人不道,擅动干戈,虐害万姓,屡兴大兵致讨。近者诸将失律,寇兵侵淮,意在渡江犯阙,已敕大将军率师控遏,务在扫除,尔四方都司、布政司、按察使及诸府卫文武之臣,闻国有急,各思奋其忠勇,率慕义之士、壮勇之人,赴阙勤王,以平寇难,以成大功,以扶持宗社。呜呼!朕不德而致寇,固不足言,然我臣子其肯弃朕而不顾乎?各尽乃心,以平其难,则封赏之典,论功而行,朕无所吝。故兹诏谕,其体至怀!”

六月十三日,朱棣抵达金川门下。 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朱棣登位后,处死忠于建文的诸臣,史称“壬午殉难”。



百科x混知:图解靖难之役
百科x混知:图解靖难之役

   


为政举措

编辑

 播报

   


政治

改革法制


朱允炆改进了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洪武帝曾经颁行了一整套法典,使之成为全帝国的法律准则。他有时用“诰”的形式来给法典做补充,有时又用“榜文”的形式来发布典型的案例。榜文第一次出现在《大诰》中;这种《大诰》在1385年和1387年之间曾经编纂、修订和扩充。它们出现在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这些诰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录中。朱允炆认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变革后来被永乐帝一扫而光;他恢复了太祖的所有严厉的诰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

实行削藩


朱允炆对诸藩王封地里的行政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设置了宾辅和伴读,并让翰林学士以儒家的为政传统教育和辅导诸幼年王子。王子们还进一步不准参与文、武政事;这个命令显然与《祖训录》中的规定大相径庭。这些加强了皇帝对藩王控制的新条令是意在取消半自治性质的封国的总战略的一部分。

削夺世袭封藩的政策的产生是由于担心几个有野心的皇叔可能要发难,特别是担心燕王朱棣。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袭;这些藩王都是用来作为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

为了确保他对分封诸王的控制,开国皇帝在他的《祖训录》中曾定下了一系列条令规章来管束诸藩王的行为;《祖训录》首次发布于1381年,后来又在1395年做了修改。其中有一条规定:在新皇帝登基以后的三年时间内藩王们不许来朝廷,只能留守藩封。可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廷当道,诸王得准备他们的兵力,听候新皇帝召他们来“拨乱反正”,而在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和驱逐了奸佞以后,他们仍应返回封地。

对于合法的继承原则定下了一条重要的规矩;它既适用于藩封王子的继承,也适用皇位的继承。其中主要的一条原则是继承人应该是长子,并为嫡妻所生。如果这一点已不可能,嫡妻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将成为合法继承人。为了使这些家法垂诸久远,明太祖对后嗣下了严厉的警告,禁止他们对他的训示有一丝一毫的改动;而且他告诫诸王,对任何违犯者,甚至皇帝本人,他们可以群起而攻之。这位开国皇帝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制度上的调整总是不可避免的。新皇帝现在企图削夺诸王的权力,这就使他与他的叔父们——特别是燕王朱棣——发生了公开的冲突。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这些藩王看来,他想削夺分封诸王一向享有的权利和特权的行动严重地违反了《祖训录》。人们向来认为削藩的政策是黄子澄和齐泰所出的主意,但是,它也可以说是出自皇帝的圣裁。黄子澄是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拥护者,据说他使皇帝对采取这项政策的重要性获得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他向皇帝讲述了公元前154年汉代的七国之乱反对汉景帝(公元前157年—141年在位)的故事,而且也一般地提示了这些强大而又拥有半自治权力的藩封所特有的潜在危险性。他们曾经考虑了两种行动路线:一是彻底废除藩封诸王;一是减少他们的政治和军事大权。主要的目标是燕王;在这个时候,洪武帝的二子和三子均先已故去,只剩下燕王是现在健在的最年长而又权势最大的藩王,同时他也是皇家礼仪上的尊长。几经斟酌之后,朱允炆决定走完全废藩的道路。这样便激起燕王举兵反对皇帝,他表面上是要恢复王朝原来的制度,实际上却是要保持他自己的权力和影响。

   


经济

在财政方面,建文朝廷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减轻前朝某些过重的税收。其中最重要的是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土地税,尤其是减少了富庶的苏州和松江这两个府的土地重税。这些减税措施是继续了洪武朝即已开始的减免政策,但是它们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办法。富庶而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自王朝开国以来就被课以重税,从而使这里提供了主要的财源。原来的税款意在实行惩戒。1380年4月洪武帝曾下令减税20%,但是即令如此,这里的土地税仍然过于沉重。例如在1393年,仅苏州一地就得全年交纳281万石粮米,这就是帝国2940万石全部土地赋税的9.5%。这样是太不平等了:苏州仅占帝国登记在册的耕地的1/88。由于这样过重的苛索,当地人民往往不能交足规定的税额,特别在凶荒年代更是如此;他们抛荒了土地,变成了游民,从而更加加重了纳税居民的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每年的税收。

1400年初,朱允炆因有人申诉直隶地区(直接隶属于京师南京的地区为直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和浙江等地区赋税不公而采取了行动。他下令按每亩地收一石粮的统一标准在这些府里收土地税。洪武帝曾经禁止苏州或松江人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借此防范出身于这些富庶州府的人们把持财政,偏私家乡,从而牺牲了国库的利益,现在朱允炆也解除了这种禁令。很可疑的是,这些新措施是否得到了贯彻;到了1400年,建文朝廷已经深深地卷入了和燕王对阵的军事行动之中。

另外一项财政改革是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这项政策是特别针对佛、道僧侣们在江南富庶州府的情况而发的,因为在洪武帝的庇护下僧道们都攫夺了大量的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他们的财富激起了人们的不满,因为宗教界的僧侣职事们不仅享有免除土地赋税和徭役的权利,甚至还把不法负担强加给当地居民,即占用他们的土地,强迫他们给自己服劳役。朝中的官员上了两份奏疏,请求限制佛教和道教的土地占有数量,朱允炆在1401年8月发出的一道诏旨中批准了他们的建议。这一新命令只准每一名僧道拥有不超过五亩免除赋税的土地;多余土地应分给需要土地的人民。这个政策又使得燕王找到了另一口实,说他的侄子如何违犯了《祖训录》;它进一步为他提供了对皇帝进行“惩戒行动”的理由。

这些命令未必都曾经付诸实施,因为建文朝廷此后不久就夭折了。但是,由于它们攻击了佛教和道教僧侣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政策无疑地疏远了宗教界,特别是得罪了佛教徒。因此,许多佛教僧人都为燕王叛军效劳是不足为奇的:他们的领袖是这位僭主的顾问,即和尚道衍,此人自1382年以来即已为燕王服务(他后来名姚广孝,1335年—1418年)。

   


文化

建文帝一改朱元璋重武轻文的倾向,优容文士,提高其品级。同时“锐意复古”,甚至要实行井田制,对官名、宫名、殿名等仿《周礼》频繁更改,徒增纷扰。

   


军事

名将云集


朱标死后蓝玉一案,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除耿炳文、郭英等人外,“元功宿将,相继尽矣。”,朱元璋为能确保皇孙顺利继位,在后期用实战训练出一批新生代优秀将领,既保嫡集团,如:瞿能、平安、盛庸、卜万、庄德、铁铉、徐辉祖、李坚、梅殷、吴高、何福、周兴、刘真、张文杰、房宽、宋晟、钱忠,卢震军、景诚、朱胜、徐祥、陈用、陈亨、周鹗、关忠、王才、耿成、陈玉等人,相比靖难集团中的燕府将领,建文麾下可谓名将云集。然相较元功宿将,这些将领虽然有较高的军事素养,但在军中资历稍低且不能服众。这些将领建文要么弃之不用,要么势穷降燕,少数坚定保嫡且战功卓著者也因统帅失律而战死。在靖难过程中随着南京方面将领的不断投降,燕方将领越打越多。

大边长城


《明史》记载建文帝时期修边:"然帝于边备甚谨,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 考古者发现今明长城之北有一条未完工的比现明长城更靠北的明长城,这条遗迹分布从开平、兴和向阴山河北方向延伸的大同镇大边长城,有的学者考证是建文时期修建,后被永乐废弃。

   


人物评价

编辑

 播报

   


史书评价

赞曰: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更越圣朝,得经论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

   


其它评价

朱允炆即位后,崇尚儒家仁政之说,一改朱元璋严政苛刑,“专欲以仁政化民”。改定律例,力纠洪武年间冤案、错案,使其统治期间的囚犯较之洪武年间减少2/3。免除各地拖欠租税,赈灾济民。令官府为民间卖子为奴者赎身。限制僧道占田数量,余田均与平民。建文帝采取的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

永乐时期的官方历史掩盖了建文的年号而人为地把明太祖的统治时期延长了4年,即从洪武32年延长到洪武35年(1399年—1402年):这个时期曾经被历史学家称之为”革除”时期。建文皇帝和他的顾问们致力于提倡文官统治,他们放弃了明太祖的政策,并且与燕王发生了冲突。燕王的权力是建立在北方边境上,而且依靠的是军官们的支持;朱允炆及其左右与此不同,他们是以南京为基地,他们依靠的是长江下游的阶层。他们认为搞像洪武帝时期的统治,会大大地危及王朝,因此他们相信只有提高儒家价值观和文官的权威,去掉半自治的诸藩封王子,才能使之得到纠正。他们没有成功,因为他们没有多少实际经验,在战场上缺乏果断的领导、周密的计划和首尾一贯的战略方针。

在通俗性的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过关于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传奇故事而受到人们的怀念——这些传奇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遇,以及被他的有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这一传统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人们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时皇帝并没有死于宫中之火,而是乔装成和尚设法逃离了京师;后来情节变得越来越复杂了。1440年末的一个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这个传说有多少人信以为真。有一个90岁的老和尚利用这个传说来到了正统皇帝的朝廷,自称他是从前的皇帝。这个骗子后来被揭露并处死了,但这个事件却助长了人们的幻想,也激发了其他相关传说的产生。

在16世纪以后关于这个题材的小说演义中,朱允炆和他的殉难的随从人士都逐渐变成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这些作品都把这位皇帝描写成为一位勤于政事的和仁慈的君主,对他的叔父慷慨大度,并自动地提出把皇位让给了后者。它们还渲染一个故事,说在京师失守之日他逃脱了叛变者的耳目,当了一位高寿的和尚,死后仍然留有后代。它们也同情地描述建文的殉节者,如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说他们是忠臣义士,声称他们的身后也仍有许多后嗣,尽管他们受到迫害。这些无奇不有的传奇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朱允炆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

晁中辰:建文帝继位后,在短短四年间进行了内容广泛的革新,有得有失,一改朱元璋重武轻文的倾向,优容文士,提高其品级;他宽刑省狱,平反冤案,改变了动辄诛杀的严酷的政治空气;他减轻赋税,解决“江浙赋独重”的积弊,颇得民心。但他“锐意复古”,甚至要实行井田制,对官名、宫名、殿名等仿周礼频繁更改,徒增纷扰。尤其是对威胁最大的所谓“藩王之害”,他未能果断处置,在“削藩”问题上连连失误,因而丢掉了皇位,致使那些很有意义的革新措施也未能有效推行    。

   


轶事典故

编辑

 播报

   


隐遁世间

据说,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也有称是陕西城固观音崖)一带。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之对太祖较为满意。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后来江山终究被朱棣所得。而上面的对联却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

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其中对观音崖风光的描写联“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

在长期的流亡过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晋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朱 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实在要强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有联为证:“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轻风吹拂着平静的心,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哪还管什么皇权富贵,都是过眼云烟。

多年以后,朱允炆触景伤情,咏联一副:“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这既是对湄江美丽风光的衷心赞美,也是对自己一生坎坷命运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无奈现实的宣泄、壮志难酬的遗憾的真实写照。

   


转世活佛

“蕃人相传察木多之大呼图克图,为明建文帝转世。虽无稽,足见当是天下怜建文帝,异域亦久而不忘也。”察木多即如今的昌都,而“察木多之大呼图克图”可能为帕巴拉活佛,康区历史最早、地位最高的格鲁派活佛世系。

   


个人作品

编辑

 播报

《逊国后赋诗》

《金竺长官司罗永庵题壁》

   


亲属成员

编辑

 播报

   


祖辈

祖父: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

祖母: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1382),民间传说中讳秀英,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也是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外祖父:吕本(?-1382年),凤阳府寿州人。仕元为元帅府都事,后投靠朱元璋。丙午年(1366年),为中书掾史。丁未年(1367年),授湖广行省照磨。洪武三年,升中书省右司郎中。四年改左司郎中,五年升刑部侍郎,寻进吏部尚书。六年,任太常寺卿。七年,以事左迁北平按察司佥事,寻召还授礼部尚书,未几出为两浙都转运盐使。洪武十二年,复授太常寺卿。洪武十四病逝。赐葬钟山之阴。

   


父辈

父亲:朱标(1355-1392),朱元璋长子,朱元璋为吴王时封为王世子,称帝后封为皇太子,谥号懿文太子,建文元年尊上庙号兴宗,谥号孝康皇帝,改太子陵为皇陵(陵号不可考),永乐元年取消庙号、谥号、陵号,复称懿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追复皇帝尊号,清朝乾隆年间升懿文太子陵为明东陵。

嫡母:常氏(1355-1378),开平忠武王常遇春长女,洪武四年册为太子妃,洪武十一年去世,谥号敬懿皇太子妃,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后,永乐元年复称敬懿皇太子妃,南明弘光元年追复皇后名号。

生母:吕氏(1359—1403年之后),大臣吕本之女,初为朱标妾室,常氏去世后成为太子的继室,被封为太子妃(具体时间不详),建文元年被尊为皇太后,史称吕太后,永乐元年被取消太后位号,改称皇嫂懿文太子妃,与幼子朱允熙住在懿文太子陵,去世时间已不可考,一说于1402年死于火灾。

   


兄弟

长兄:虞怀王朱雄英(1374-1382),太子妃常氏所生,夭折,太祖为其辍朝,追封虞王,谥号怀。

三弟:吴悼王(或哀王)朱允熥(1378-1417或1415),太子妃常氏所生,建文元年被封为吴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为广泽王,同年又和其弟朱允熞一起被召进京城,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暴卒。南明弘光元年追复为吴王,谥号悼或哀。有一遗腹子朱文坤,不知所终。《明实录》记载,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提到安置“吴庶人”、“建庶人”的问题,这里的“吴庶人”很可能是朱允熥的后人。

四弟:鲁悼王(或衡愍王,或衡悼王)朱允熞(1385-1417年或之前),太子妃吕氏所生,建文元年封为衡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为怀恩王,同年又和其兄朱允熥一起被召进京城,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卒。南明弘光帝追复其为鲁王,谥号悼,一说追复为衡王,谥号悼,隆武帝追复为衡王,谥号愍。

五弟:瓯宁哀简王,徐悼王(或简王、愍王)朱允熙(

admin 发表于 2022-3-20 15:52:03

湖南教师自称朱允炆后裔,还拿出一证据,专家表示:证据很完美


















Scan me!















这年头,有人自称是清代摄政王多尔衮的后裔,也有人自称是宋朝诗人苏东坡的后人,甚至有人自称是孙悟空的后人,那么自称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的后裔,就不足为奇了。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为让皇孙朱允炆坐稳皇位,大开杀戒,结果不成想朱允炆年纪轻轻登基,不谙政治,身边围绕着的也都是儒家人,削藩失败后,朱棣兵临城下。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的军队进入了南京,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大火,24岁的朱允炆自此下落不明,但他的亲信、后宫女子却都遭了殃,能痛痛快快死去的反而称得上是“好事”。



朱允炆的皇后孝愍让皇后马氏则是死于宫中大火,他的大儿子朱文奎一说是在了大火中,还有一说,朱文奎与朱允炆一起失踪,至于朱允炆的小儿子朱文圭,朱棣登基称帝时,他还是只有两岁,此后五十余年皆是在软禁中度日。

一直到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朱文圭才被释放,但放出不久后就去世了。

朱允炆下落不明后,民间流传有诸多说法,有说他归隐当了和尚的,也有人说朱允炆逃去了江西三清山求道,甚至还有人说朱允炆逃走后,在四川广安拜师准备复位。



而郑和下西洋,有一说法是为了寻找朱允炆,但至于朱允炆的真实下落,恐怕只有朱棣最为清楚。不过在现代,湖南湘潭老师何歌劲拿出了证据,自证是朱允炆的第十八代后裔,学者也表示证据很完美。

何歌劲拿出《湘潭锦石七修族谱》,声称道,自己的祖辈因为靖难之役逃亡到了湘潭,隐居在湘潭锦石,隐姓埋名,于永乐二年改为了核心;其次“何氏二祖”何福在朱元璋、朱允炆以及朱棣三朝中均担任大将军一职,何福这人在《明史》中亦有记载。



其三,在《银唐四甲何氏族谱》中记载,何福的女儿在永乐二年嫁给了姓朱的人家。最后,在《湘潭县志》中不仅记载了阿福,还记载了明朝另外两位将军落户在湘潭,不过《明史》中对这两位将军并没有记载。

何歌劲之言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有学者通过科学仪器对古籍进行鉴定,发现《湘潭锦石七修族谱》确实是属代代相传的族谱,另外府志、县志在古代也不可能被篡改作假。



何歌劲的证据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不过以朱棣的手段,他未必会放过朱允炆,也不可能让朱允炆的子嗣流落百姓,安然存活,至于何歌劲到底是不是朱允炆的后人,还是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

就算《湘潭锦石七修族谱》属实,也只是表示祖上原本姓朱,永乐二年(1404年)为躲避明朝灾祸而隐居于湘潭,也可能是其他朱姓人,而非就是朱允炆,毕竟朱棣刚刚登基,饱受争议,为铲除异己,也是大开杀戮。



以朱棣对待朱允炆小儿子朱文圭就可以看出,朱棣是个杀伐果断之人,并且他身边的谋士在他发兵时请求他不要杀掉读书人方孝孺,结果方孝孺还是因不给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而被灭十族,朱允炆的后裔能在民间安然存活下去,实在是不太容易。

admin 发表于 2022-3-20 16:07:15


何福 (明初军事将领、宁远侯)
播报 编辑讨论 上传视频



何福(?-1410年),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军事将领,宁远侯。洪武初年,其累功至金吾后卫指挥同知。后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有功,升为前军都督府督佥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授为平羌将军,讨伐越州叛蛮阿资,攻破了叛军。建文元年(1399年),叛蛮刀干孟再次叛乱,何福招降蛮军七万余人。进而分兵平定各山寨,麓川等地得以平定。靖难之役中,何福与盛庸、平安一起伐燕,因在淮北作战不利,南逃回京。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因为何福统兵多年,重新起用他。任命他充总兵官,镇守宁夏,节制山、陕、河南诸军。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北伐蒙古,召何福跟从出塞。之后,何福数次违反节度。北征结束之后,遭到都御史陈瑛弹劾。何福因害怕获罪,自缢而死,死后爵除。





本    名何福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濠州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1410年 主要成就讨平西南蛮族的反叛 封    爵宁远侯


目录

1 人物生平
▪ 平南征北
▪ 靖难之役
▪ 镇守边陲
▪ 自缢身亡
2 主要成就
3 历史评价
4 身份争议
5 史籍记载

   


人物生平

编辑

 播报

   


平南征北

明洪武初年,何福累功至金吾后卫指挥同知。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有功,升为前军都督府督佥事。洪武二十年(1387年),又跟从蓝玉出塞攻击北元,在捕鱼儿海之役中取得大胜。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江阴侯吴高帅北降的兵众南征,在抵达沅江时,众人叛变,由思州逃出荆州、樊州,通过渭河,准备进入沙漠。次年正月,何福与都督聂纬追击并消灭该部叛军。之后移兵讨平都匀蛮,俘虏斩杀敌军达万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拜为平羌将军,讨伐越州叛蛮阿资,均破降。何福择地立栅安置其众,并设置宁越堡。随后平定九名、九姓等蛮族。后与都督茅鼎会兵,准备攻占五开。未行之时,而毕节诸蛮复叛,大掠屯堡、杀戮吏士。何福命毕节部队戒严备战,命都督陶文等跟从茅鼎直捣其巢,并擒杀叛酋。随后分兵尽捕诸蛮,建堡设戍,逼近五开。

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水西蛮居宗必登等作乱,何福会同顾成讨伐平定。该年冬天,拜为征虏左将军,作为副将辅佐西平侯沐春讨伐麓川叛蛮刀干孟。次年,何福与都督瞿能越过高良公山,直捣南甸、擒拿其酋长刀名孟,后回军攻打景罕寨却未曾攻下。随后沐春率领精兵进入,敌军惊溃,而其酋长干孟亦恐惧乞降。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叛蛮刀干孟再次叛乱,明惠帝遂拜何福为征虏将军。何福继而攻破敌寨并擒拿刀干孟,招降敌军七万余人。进而分兵平定各山寨,麓川等地得以平定。

同年,何福被召还南京,论功升为都督同知,此后在德州练兵,晋升为左都督。之后率部增兵援助盛庸、平安在小河战役的中央军。当时,何福欲用持久战耗损燕军,于是移营灵璧并挖深堑筑高垒以自固;然而其粮运却并燕军所断,计不能成。平安于是分兵进攻,燕王朱棣派精锐骑兵使其部队一份为二。何福不得不开壁来援,却被朱高煦所败。诸将计谋移军淮河以解决粮草问题,密命部队晚上听三声炮声即走。次日,燕军偷袭并发三炮。中央军以为是己方号令,于是争先撤退,遂大乱。燕军趁乱进攻,何福单骑撤退;而平安与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位将领都被捕 。

   


镇守边陲

燕王朱棣即位后,为明成祖。成祖认为何福乃知兵宿将,于是推诚任用他为将领,并聘其侄女徐氏为赵王妃。之后,命何福佩征虏将军印,担任总兵官,镇守宁夏,管制山西、陕西、河南等部队。何福到任后,宣布德意,招徕远民众,塞外个部队纷纷求降。边陲无事,于是他请求设置驿馆、恢复东胜卫,进行屯田与积粮,并定明赏罚法律,为长久计谋 。当时有官员进谗言,而朱棣不听,且下诏进行褒慰 。

永乐五年(1407年),改为镇守甘肃。何福治军严格,属下多有不便者。于是朱棣派遣使者告诫何福,须要保护自己,不要被小人离间。

永乐五年七月一日壬子,宋晟奏哈密头目陆十等作乱,忠顺王脱脱已杀之,恐有他变,遣人请兵为守备。朱棣敕宋晟以兵五百或一千,选才能之将率领,赴之。且令熟计使相更代。更有甚者,因脱脱久在身边成祖知其心性,永乐帝敕甘肃总兵官左都督何福曰:“自今忠顺王脱脱遣人餽尔礼物,宜悉受之。盖其为人朴愚无智,识尔握兵边境,彼所畏也。礼馈见却则生猜疑,不若开心抚纳庶得其情。”哈密驻军加上何福手握重兵在侧,这一强制措施确保了明廷对哈密的控制。

永乐六年十二月,甘肃总兵官何福上奏称“官马进北京者,请俟草茂之时,由宁夏、绥德前去……斡儿朵(河套)之地水草便利,宜令土军百户领军选马孳牧,皆从之”。何福上书请派遣京师中的蕃将将到北方招降民众。朱棣对其说:“你长期带领蕃、汉兵,恐怕招致很多人的谗言。你是老将,我非常倚重,请不要顾虑。”此外,何福上书请用丝布换马,选其良种进行培养,并设置官至专门进行管理;此后马种繁殖昌盛,此亦是永昌苑牧的起点。

次年,本雅失里纠阿鲁台一同入寇,而被瓦剌击败,在胪朐河逃走,准备收复各溃散部队并窥视河西走廊。朱棣下诏命何福进行备战,当时迤北鞑靼脱脱不花王、把秃王、都督伯克帖木儿、都指挥哈剌你敦、国公赛因帖木儿、司徒撒儿桃赛罕、知院都秃阿鲁把撒儿等各率所部都驻扎到亦集乃旧城附近,徘徊近塞,欲进未果。乞求依附明朝。何福上报朝廷,朱棣命右庶子杨荣前往,辅助处理甘肃管理军务,使得该民众均求降于明。何福亲自到亦集乃巡抚,并送其酋长把秃、伯克帖木儿、哈剌你敦、阿鲁把撒儿、撒儿桃朵栾帖木儿等到京城。或因杨荣等优柔寡断、处置失当,脱脱不花、都秃等复叛去,但最终脱脱不花王子还是留了下来。朱棣嘉奖其功劳,命杨荣在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千石禄,鉴于脱脱不花之事并下诏何福在军中有先行后奏的权力    。

   


自缢身亡

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亲自北征,并命何福跟从一同出塞。起初,明成祖以何福有才能,宠任其超过其他诸位将领。何福以善于规避嫉嫌,有事不敢专断。当时尝请取西平侯沐英封地进行蓄马,以求繁殖牧养。明成祖则以此非对待功勋国戚的方法,以回绝何福请求。此外何福的各种请求,只要提出就一并批准。当时跟从出征时,屡次违背节度。诸位大臣有称其罪的,何福听后都有怨言。明成祖班师后,左都御史陈瑛再次弹劾何福。何福大惧,随后自缢而亡,爵位被除 。 而赵王妃亦因此被废。

   


主要成就

编辑

 播报

洪武十四年(1381年)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有功,次年又跟从蓝玉出塞攻击北元,在捕鱼儿海之役中取得大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江阴侯吴高南征,在抵达沅江时,众人叛变,由思州逃出荆州、樊州,通过渭河,准备进入沙漠。次年正月,何福与都督聂纬追击并消灭该部叛军。之后移兵讨平都匀蛮。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讨伐越州叛蛮阿资,均破降,擒杀叛酋。随后分兵尽捕诸蛮,建堡设戍,逼近五开。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水西蛮居宗必登等作乱,何福会同顾成讨伐平定。次年,何福与都督瞿能越过高良公山,直捣南甸、擒拿其酋长刀名孟。建文元年(1399年),叛蛮刀干孟再次叛乱,明惠帝遂拜何福为征虏将军。何福继而攻破敌寨并擒拿刀干孟,麓川等地得以平定。

   


历史评价

编辑

 播报

张廷玉《明史》:何福、顾成皆太祖时宿将,著功边徼。而一遇燕兵,或引却南奔,或身遭俘馘。成祖弃瑕录旧,均列茅土,亦云幸矣。福固不以功名终,而成之延及苗裔,荣不胜辱,亦奚足取哉。

   


身份争议

编辑

 播报

在民间的八修敦本堂《湘潭银塘何氏族谱》中记载何福为该支何氏二祖。书中记载何福最终并未自杀,而为引疾告终还乡 。

   


史籍记载

admin 发表于 2022-5-26 21:11:04

墓碑中的秘密:明朝最早的特务世家,首任掌门人监管朱允炆十四年
娱乐小走
3月前
建文帝在失去皇位后,是死于皇宫大火,还是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能被广泛接受的答案,直到明朝建文年间兵科给事中、永乐年间户科都给事中、礼部左侍郎胡濙的墓碑文被发现,这个秘密才算被揭开了一角:原来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死,他一直活在明成祖朱棣的严密监控之下,直到危险彻底消除,完成任务的胡濙才回到朝堂,最后一路高升,成了仕建文(朱允炆)、永乐(朱棣)、洪熙(朱高炽)、宣德(朱瞻基)、正统(朱祁镇)、景泰(朱祁钰)、天顺(朱祁镇)的六朝元老。
很多人都知道胡濙是六朝元老,却可能不知道他还是明朝最早特务世家的首任掌门人——胡家世代供职锦衣卫,就是因为他跟踪监视流亡在外的朱允炆十四年而没出半点差错。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来聊一聊明朝最早的特务世家秘闻:半个和尚胡濙寻找邋遢道士张三丰,其实是在跟踪监视出逃的建文帝朱允炆?

胡濙的谥号很有意思,这位生前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死后追赠太保的六朝元老,谥号为“忠安”。笔者遍翻古代名人录,好像谥号“忠安”的,仅胡濙一人: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好和不争曰安,庄敬尽礼曰安。胡濙获得“忠安”谥号,属于实至名归。
胡濙的墓碑文是李贤亲自撰写的,这位李贤也是明朝一位名人,他的名气比胡濙还大。据说于谦之所以平反昭雪,李贤出了不少力,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于谦之死,李贤难逃干系。
李贤是害了于谦还是帮了于谦,这件事有时间再讨论,咱们今天的主要话题是李贤为胡濙写的碑文。
那篇《礼部尚书致仕赠太保谥忠安胡公(濙)神道碑铭》很长,咱们只摘录跟建文帝朱允炆有关的一段:“上察近侍中惟公忠实可托,遂命公巡游天下,以访异人为名,实察人心向背……丁内艰,乞终制不允,寻进礼部左侍郎……车驾亲征北方,驻跸宣府,公驰谒行在所,上卧不出,闻公至,喜而起且慰劳之,赐坐与语。凡所历经川道里郡邑丰啬民情休戚以至所闻所见保国安民之事悉为陈说,上欣然纳之,向所疑虑者至是皆释,比退,漏下四鼓。”

这段碑文并不深奥,读者诸君一看就懂:胡濙如果真的是考察民情当巡视员,是不可能连母亲死了都不回家守孝的——这在明朝是绝不允许的。
胡濙为什么半夜三更前来打搅明成祖朱棣,这件事在《明史》本纪第四和列传第五十七中有不同记载:“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朱棣)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惠帝(乾隆给朱允炆的谥号)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很多人都说清人编修的《明史》不可靠,因为明朝世袭建州卫家族出身的清朝皇室,对明朝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既不能断绝关系,也不能刻意抹黑,就只好在修史的时候用春秋笔法,告诉人们明朝皇帝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清圣祖仁皇帝玄烨对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是极其推崇的,“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就是玄烨对朱元璋的终极评价。
虽然清朝皇帝对明朝皇帝比较尊敬,但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为了证明自己“通天纹”的高贵,却编造出了“明朝无明君,清朝无昏君”的顺口溜,估计这话被玄烨听见了,也会气得从景陵中爬出来扇他们的耳光:虽远必赔乃至认倭为父的咸丰、道光、同治、宣统不昏吗?
明朝有没有明君,清朝有没有昏君,这件事十万八万字说不清楚,但是《明史》与《礼部尚书致仕赠太保谥忠安胡公(濙)神道碑铭》互相印证,却可以解答一个问题: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驾崩于宫中大火,而是在朱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离开了京城——杀侄子这种事情做不得,养在宫中,燕王朱棣又不肯做辅成王的周公,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让他在大明臣民面前销声匿迹,但却又在朱棣亲信的严密监视之下。

胡濙母死不葬,在外漂泊十四年,就是为了监控朱允炆的一举一动,寻访张邋遢(即张三丰)那不过是借口而已,因为张三丰是道家人物,而胡濙则是“半个和尚”,和尚找道士,这件事是不是有点太滑稽了?
胡濙是“半个和尚”,事实李贤在碑文中写的:“公生而髪白,弥月方黑,母梦一僧持花以遗之,觉而生公,居数日,有僧至家索观,公见僧即笑。僧曰:‘此吾师天池髙僧后身也,命我求见,以笑为志,果然。’闻者咸惊异之。”
“天池僧”胡濙寻找邋遢张三丰是不可能的,于是碑文和《明史》的记载就解释得通了,胡濙半夜三更跟朱棣密谈的内容也可以推断得出了: 胡濙详细汇报的朱允炆这些年的行踪,并表示其人已经壮志全消,朝中大臣也没有跟他有什么接触,您可以放心了;朱棣一听侄子比较懂事,也表示比较欣慰,对建文朝留下的大臣也可以放心使用了。

“向所疑虑者至是皆释”“至是疑始释”,碑文和《明史》如出一辙的记载,表明了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已经将这对叔侄之间的恩怨消磨殆尽,从此朱棣安心做皇帝南征北战,朱允炆隐居山野相伴青灯古佛,明朝的车轮走上了平安的正轨。“喜怒不形于色,待人温恭有礼”的胡濙最后谥号“忠安”,就是对他一生的最中肯评价。
我们细看明朝史料就会发现,虽然“靖难之役”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朱棣确实比朱允炆更适合当大明帝国的掌舵人:当时北方不稳,而朱允炆又过于柔弱,是绝不敢以天子的身份去镇守国门的。
朱允炆的下落,直到今天也是一团迷雾,永乐二十一年的午夜密谈,只是揭开了秘密的一角,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胡濙已经给朱棣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的特工本领,也得到了朱棣的认可。

听完胡濙的工作报告,朱棣下旨,尽赦因建文帝而受株连的大臣及家属,发还其田宅家产,胡家也得到了一个“世袭锦衣卫镇抚”的铁饭碗,成了大明王朝最早的特务世家:“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南京,帝改濙官南京,因命廉之。濙至,密疏驰上监国七事……赐玺书、白金、楮币、袭衣,官其一子锦衣,世镇抚。”
胡濙跟踪监视朱允炆十四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紧接着又肩负起了监视皇太子朱高炽的重任,说他是明朝最受皇帝信任的“首席特务”,还真是一点都不为过,他的两个儿子穿上飞鱼服、挎上绣春刀,也当上了职业特工:长子胡长宁世袭锦衣卫镇抚使,次子官至锦衣卫指挥佥事,连名字都没留下,可能是他从事的工作,太过秘密了吧?

admin 发表于 2022-5-26 21:19:11

胡濙播报 编辑讨论2 上传视频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 ),字源洁,号洁庵 又因谥号“忠安” ,又称作“胡忠安” 。武进(今江苏武进)人 。明朝初年重臣、文学家、医学家,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

胡濙为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历授兵科、户科都给事中。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被比作北宋名臣文彦博。其中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师。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逝世,获赠太保,谥号“忠安”。

胡濙留心医学,曾与戴思恭讲《内》《难》诸经,推张仲景为医学正宗。著有《卫生易简方》《芝轩集》《律身规鉴》等。





本    名胡濙 别    名胡忠安 字源洁 号洁庵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武进 出生日期1375年 逝世日期1463年9月20日 主要作品《卫生易简方》《芝轩集》《律身规鉴》等 主要成就寻访建文,历仕五朝,助稳朝局 官    职礼部尚书、太子太师 追    赠太保 谥    号忠安


目录

1 人物生平
▪ 高中进士
▪ 寻访建文
▪ 任职南京
▪ 宠遇日隆
▪ 正统即位
▪ 助摄正统
▪ 助定朝局
▪ 协助景泰
▪ 议礼上皇
▪ 夺门之变
▪ 高寿而终
2 主要作品
3 轶事典故
▪ 生而白发
▪ 礼部憾事
▪ 从容得体
▪ 巧救林聪
▪ 耆德寿恺
▪ 宣府会面
4 人际关系
5 影视形象
6 历史评价
7 史料索引

   


人物生平

编辑

 播报

   


高中进士

胡濙生下来是白发,满月后才变黑。建文二年(1400年),胡濙中以二甲赐进士出身的成绩同后来的内阁首辅杨溥一同考中进士,被授为兵科给事中。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即位,胡濙升任户科都给事中。

   


寻访建文

建文帝朱允炆在大火中驾崩,而有人说他逃走了,还有许多旧臣随从。

胡濙自永乐五年(1407年)起连续14年受朱棣之命在外暗访建文帝踪迹。他所到之处,也间或向朱棣报告民间隐情,并访仙人张邋遢。 母亲去世时,他请求回去守丧,朱棣不许,升他为礼部左侍郎作为回报。



胡濙寻访全国路线
胡濙寻访全国路线
永乐十七年(1419年),胡濙又出巡江、浙、湖、湘各省府州,再次出访(有理由相信此次出访已经掌握了建文帝的具体情报)。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他回到朝廷,马上赶到宣府去拜见朱棣。当时朱棣已就寝,听说胡濙到来,立即起来召见他。胡濙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朱棣,到漏下四鼓(约凌晨两点)才出来。

在胡濙寻访国内之前,有传言建文帝从海上走了,朱棣便于永乐三年分派宦官郑和等人浮海下西洋(即“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并展示中国富强 ,到这时朱棣才消除了疑虑。

   


任职南京

皇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汉王朱高煦制造流言诽毁太子。朱棣改胡濙到南京任职,命他顺便调查此事。胡濙到后,秘密上疏驰送北京,报告太子监国七事,并说太子诚敬孝谨,并没有别的过失,朱棣很高兴。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召胡濙到北京任行在礼部侍郎。胡濙上书提出十个理由,力言建都北京不便,请仁宗回南京,以节省繁重的南北转运供给费用。仁宗都嘉许采纳了。

过后听说他曾有密疏上奏先帝,便怀疑他,最后没把他召来北京。胡濙转任太子宾客,兼南京国子监祭酒。

   


宠遇日隆

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驾崩,明宣宗朱瞻基即位,胡濙回迁为礼部左侍郎。

宣德元年(1426年),胡濙来朝见,宣宗便留他在行在礼部,不久进升为礼部尚书。同年,汉王朱高煦谋反,胡濙与杨荣等人赞佐宣宗亲征。叛乱平息后,宣宗给他的赏赐很丰厚。

宣德二年(1427年),宣宗把京师长安右门的一座宅第赐给胡濙,拨给两个守门人,赐给四枚银章。胡濙生日时,宣宗在胡濙家中赐宴庆祝。

宣德四年(1429年),胡濙兼管詹事府事务。

宣德六年(1431年),兼掌行在户部的行在兵部尚书张本去世 ,胡濙又兼管行在户部。当时国家开支项目渐多,胡濙担心财物不足开支。减免租税的诏书一下,胡濙常常阻拦不执行,宣宗曾恳切地告诫他,但对胡濙优待不减。宣宗曾设宴招待胡濙和杨士奇、夏原吉、蹇义,说:“天下无患,全倚仗卿等四人之力。”

宣德九年(1435年),明宣宗病重弥留之时将太子朱祁镇托给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五人,此五人被合称为’‘明宣宗托孤五大臣“ ,享年三十八岁

   


正统即位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下诏节省过度的开支。胡濙于是上奏减少对英宗的供应,以及裁省法王以下番僧四五百人,使得浮费大为减省。

正统五年(1440年),山西灾荒,朝廷下诏进行宽免抚恤,但过后又命令官员出去采买物料。胡濙上书说皇上的诏令应该言而有信。他又说军人旗校谋求受到差遣,他们一出便骚扰百姓,应撤消这一举动。都被批准了。胡濙行在礼部的印章丢失,英宗下诏不问罪,命令改铸。过后,印又丢了,胡濙被弹劾入狱。不久,印章找到了,胡濙得复职。

正统九年(1444年),胡濙年已七十,请求致仕,英宗不许。

   


助摄正统

宣德九年,时年九岁的朱祁镇即位 ,于二月戊申尊张氏(诚孝张皇后)为太皇太后 ,张皇后在便殿落座,英宗面西站立,召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胡濙入内,张氏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臣了,如今皇帝年幼,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万事都要与他们共同商议。” 将这五位老臣作为了正统政治的核心。

张氏又特意召杨溥上前,说:“仁宗皇帝念卿忠诚,多次发出叹息,不想今天还能见到你。”杨溥感动而流泪,太后也流泪,左右的人也都很悲伤。

过了一会儿,又派人把太监王振叫来,王振跪在地上,张氏突然脸色一变,厉声喝道:“你侍候皇帝不循规矩,应当赐死!”身旁的女官们应声而起,将刀放在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浑身颤抖。

这时,英宗和五大臣都跪下为王振讲情,张氏才饶了他。接着警告他说:“你们这种人,自古多误人国,皇帝年幼,哪里知道!现因皇帝和大臣为你讲情,且饶过你这一次,今后再犯,一定治罪不饶。”

此后,张氏时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独断而未交内阁商议的,就马上派人召王振来责备他。所以在张氏有生之年,王振一直无法真正擅政。

   


助定朝局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时,英宗被俘,群臣聚在朝廷上痛哭,有人建议南迁。胡濙说:“文皇(朱棣)把陵墓安排在这里,就是向子孙表示不再迁都之志。”他的意见与兵部侍郎于谦相合,中外人士心才定下来,朱祁钰的位置也得以坐稳。

后来也先在攻抵北京时,曾要求胡濙出城谈判,胡濙提议由自己出城,但明代宗未准,遂作罢。

   


协助景泰

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由郕王朱祁钰即监国位。 在兵部尚书于谦,守将石亨,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礼部尚书胡濙等人的协助下得以打赢北京保卫战。

京师保卫战结束后,朱祁钰即皇帝位 ,重用于谦、王竑、彭时、商辂、陈循、王文、胡濙、萧镃等人,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同时治理水患、制定了著名的地理总志《寰宇通志》 。短短数年就使明朝挽回了颓势,国势蒸蒸日上,不可不谓是一英明之主。

   


议礼上皇

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升授胡濙为太子太傅。

同年,工部右侍郎赵荣、右都御史杨善等出使也先,胡濙说上皇(即英宗)被俘已久,应该带上衣服饮食送去,不见回报。

英宗将回来时,代宗命礼部制定奉迎的礼仪。胡濙等人建议派礼部官员到龙虎台迎接,锦衣卫准备法驾在居庸关迎接,百官到土城外迎接,各将领到校场门迎接,上皇从安定门入京城,进入东安门,在东上北门面南而坐,代宗拜见完毕后,百官朝见,然后上皇进入南城大内。

这建议呈上后,代宗传下圣旨,说以一轿二马到居庸关迎接,到安定门后再换法驾,其他的准如所奏。

给事中刘福等人说这礼仪太轻,代宗回报说:“朕尊大兄为太上皇帝,这已是尊礼无加了。刘福等人还说礼太轻,其居心何在?礼部要集中官员详细调查他。”

胡濙等人说:“这几位大臣并没有别的用意,只是想让陛下亲情和睦深厚而已。”

代宗说:“昨天收到太上皇的信,说迎驾之礼应该从简,朕怎能违背?”群臣这才不敢说。

正好千户龚遂荣写信投给大学士高谷,说奉迎之礼应当从厚,并提到唐肃宗迎接太上皇的故事。高谷装在袖中带入朝廷,胡濙与王直等人一同观看。

王直与胡濙想上奏代宗,被都御史王文阻拦,而给事中叶盛竟把此事上奏给了代宗。叶盛的同僚林聪又弹劾王直、胡濙、高谷等人,说他们都是股肱大臣,应当有闻必告,不宜私下议论。有诏书索要那封信。胡濙等人便把信呈了上去,并且说:“肃宗迎接太上皇的典礼,如今正可仿效实行。陛下应亲自到安定门外迎接,分派大臣到龙虎台迎接。”代宗不高兴地说:“就听从朕的命令,不要再吵着更改了。”

上皇到京后,住在南城宫中。胡濙请代宗在第二年的元旦率群臣在延安门朝见上皇,代宗不许。上皇生日时,胡濙请让百官到延安门拜贺,代宗也不许。

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胡濙与王直都被升为太子少傅。同年,代宗改换太子,胡濙被加授为太子太师。

   


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重。同月十六日,胡濙与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于谦会同群臣商议,决定一起上奏请复立朱祁镇之子沂王朱见濡 (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为太子。众人推举商辂主草奏疏,疏成后已经是日暮西山,来不及奏上朝廷。于是群臣决定在次日清晨代宗临朝时,再将奏疏递上去。

但当天夜里,石亨为了自身利益,在拉拢身边人商讨后,与宦官曹吉祥、都督张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以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趁代宗病重,将太上皇朱祁镇带到东华门,守门的士兵上前阻拦。朱祁镇站了出来,表明自己太上皇的身份。守门的士兵顿时傻了眼,不敢阻拦。

于是,众人兵不血刃地进入了皇宫,朝皇帝举行朝会的奉天门而去,并迅速将朱祁镇扶上了奉天殿宝座。殿上的武士们挥金瓜要打徐有贞等人,被朱祁镇喝止。徐有贞等人一起叩拜,高呼“万岁”。石亨敲响钟鼓,召集群臣到来。

这时天色已经微亮,众臣因为朱祁钰事先说明今天要临朝,都已经早早等在午门外,准备朝见。听到钟鼓齐鸣后,众人按顺序走入奉天门。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的皇帝已经不是景帝朱祁钰了,而是太上皇朱祁镇。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徐有贞站出来大喊:“太上皇复辟了! ”朱祁镇对百官宣布道:“景泰皇帝病重,群臣迎朕复位,你们各人仍担任原来的官职。 ”众朝臣见此,只好跪倒参拜。明英宗朱祁镇就这样又重新取得了皇位。

英宗复辟后。胡濙撑着病体入宫朝见,并在不久后请求致仕。英宗允准,赐其玺书、白金、纸币及袭衣,拨给驿车,并让胡濙的一个儿子在锦衣卫供职,允许世袭锦衣卫镇抚使。

   


高寿而终

天顺七年(1463年),胡濙病重。在临终前,他将几个儿子召到面前,说:“你们要谋求报答国恩,不要败坏我家的名声。”说完便瞑目而逝,终年八十九岁,结束了他长达32年的礼部尚书生涯。

英宗闻讣讯后,惊愕悲悼,追赠他为太保,谥号“忠安”,并遣使前往祭吊。

胡濙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 六朝 ,且任礼部尚书32年而不倒,是谓一奇迹。

胡濙去世后,时人程敏政作有五律《胡忠安公挽章》两首:

其一

品秩登三事,忠勋历五朝。衣冠存典礼,风俗被薰陶。

泽国鸥盟解,钧天鹤梦遥。独留全德在,天不想风标。

其二

忆昔垂髫日,抠衣拜省庭。松筠知寿考,金玉见仪刑。

命笔看题字,扶筇问治经。百年回首处,无地候台星。

   


主要作品

编辑

 播报



胡濙书法
胡濙书法
胡濙留心医学,曾与医学家戴思恭讲《内》《难》诸经,推张仲景为医学正宗。著述有《卫生易简方》 《芝轩集》《律身规鉴》等。
《皇明经世文编》辑有《胡忠安奏疏》一卷。

   


轶事典故

编辑

 播报

   


生而白发

胡濙生下来时是白发,到满月后头发才变黑。

   


礼部憾事

胡濙在礼部任职共三十二年,每到礼部上表恭贺祥瑞,按官衔他应当第一个署名,人们因此说他喜欢奉迎。

南城人龚谦自称会妖术,胡濙举荐此人为天文生;他还推荐道士仰弥高,说仰弥高通晓阴阳兵法,派此人去守边。胡濙也因此招致时人讥讽。

   


从容得体

胡濙生性节俭,为人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屈尊待人。

明英宗正统(1436年-1449年)年间,胡濙在一天早朝时,跪着承接圣旨,起立时衣带松脱落地。他并不慌张惊恐,从容地拾起来系好,然后叩头,退回位次。连御史也无法纠劾他。

正统十三年(1448年),安福人彭时考中状元,在上表谢恩的前夕,坐等天亮上朝。不想等到四更,竟然靠着茶几睡着了,错过了上朝的时间。纠仪御史奏请英宗令锦衣卫前往捉拿,锦衣卫已经领到圣旨,此时胡濙从朝列中走出,禀奏英宗:“彭时不到,应当让锦衣卫去寻找,而不是捉拿。”英宗同意,彭时这才免遭捉拿。 明人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老成举措,自得大体”。

   


巧救林聪

阁臣王文厌恶吏科给事中林聪,便罗织罪名,想杀了林聪。胡濙不肯署名,便称病,几天不上朝。景泰帝派亲信的太监兴安去探病,胡濙说:“老臣本没有病,听说想杀林聪,受到惊吓而已。”林聪因此得被释放。

   


耆德寿恺

胡濙历事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中外人士称他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回家后,他有三个弟弟,都已七十多岁了,个个须眉皓白,这时候欢聚一堂,便把这样的相聚称为“寿恺”。

   


宣府会面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回到朝廷,马上赶到宣府去拜见已完成第五次北伐的朱棣。当时朱棣已就寝,听说胡濙到来,立即起来召见他。胡濙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朱棣,到漏下四鼓才出来。 谈话内容我们已无从得知,但朱棣闻后再无过问过朱允炆的下落,半年后朱棣就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七于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境内)病情加重 ,次日逝世,享年65岁 。

   


人际关系

编辑

 播报

长子:胡长宁,世袭锦衣卫镇抚使。

次子:名不详,官至指挥佥事。

   


影视形象

编辑

 播报

2003年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宋世英饰演胡濙。

   


历史评价

编辑

 播报

《明史》:濙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以身下人。

朱瞻基:海内无虞,卿等四人力也。 (《明史》引)

诚孝张皇后:此五臣,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 (《明史》引)

叶盛:如王直、胡濙、高谷,清德正学。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引)

李贤:① 我朝名公巨卿,聪明特达者多矣,若器识宏远,福寿隆长,惟武进胡公一人,呜呼休哉。 (《礼部尚书忠安胡公神道碑铭》)②公为人平易宽和,廉静寡欲,自奉澹薄,起居有常,居官敬慎,一毫不苟,历事四圣,无纤毫过举,蔚然为一代名臣,立朝几六十年,荐拔士类甚多,十知春闱,贡举天下之士,尽出其门。平居未尝疾言遽色,虽庸夫孺子亦知其为长者,暇则手不释卷,喜为诗文,晚年誉望益尊,其酬应愈剧,曾不厌倦。 (《礼部尚书忠安胡公神道碑铭》)③大明盛时,有臣胡公。从容其间,以笃其忠。始为夕郎,乃教胄子。舆论攸归,多士咸喜。作宾春宫,遂长春官。列圣倚之,四海乂安。国之老成,进位师傅。温恭维人,翊我皇度。公在朝廷,六十春秋。禄位优游,莫之匹休。公身虽亡,中有不死。懿行崇功,昭彼信史。皇恤耆英,旷典是承。隧道有碑,儒臣刻铭。 (《礼部尚书忠安胡公神道碑铭》)

孙继宗:濙为人节俭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待人温恭有礼,时以德量称。然性突梯多知,每朝廷建置大议,皆豫定于中而承迎于外,卒能因时以成其功名。故历事累朝几六十年,荣遇不衰,位兼孤卿,富寿罕俪。犹慕仙术,招致术士,出入无间,闺门不谨,以损誉云。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王鏊:王文威权赫奕,亦王振之流也。谏官林聪一忤其意,而遂欲文致其死,非胡濙挺然执争不与其议,聪岂能免乎? (《王文恪公笔记》)

李东阳:盖公履历之盛,为在朝几六十年,位尚书者三十余年,累奉密命,辙迹徧四方,十知礼部贡举,天下之士皆其所进。眷遇之盛,为赐坐便殿,天子呼为先生而不名,赐田、赐第、赐叛人家属、赐白金图书印,及告老而去,又赐勅给驿官其长子一人。福寿之盛,为八十三而致仕,八十九而考终,兄弟偕老,子孙蕃硕,有出乎五福之外,而凡人之所恒有者不与焉。合数者论之,殆国朝所仅见,前古之所罕闻者。呜呼!其可谓极盛也已矣……若公以宏才伟望,为一代元臣。永乐间,保卫储辅。宣德间,决防讨贼。正统间,留守京师。景泰间,请许敌和,以图迎复,其功尤大。其余咨诹献纳,断大政、决大疑,勋业在朝廷,阴德在天下者,盖不可数而计也。 (《忠安录后序》)

项笃寿:胡公硕德,历事六朝,并受知遇。即其忠勤笃棐,夙夜匪解,昼接蕃庶,冠绝百僚,有由然矣。说者谓为潞公之俦,信哉! (《今献备遗》)

徐咸:国朝名臣,久任享耆寿者,魏文靖公骥九十八,王端毅公恕九十三,胡忠安公濙八十九,马端肃公文升、韩忠定公文、吴文恪公讷、章文懿公懋,俱八十六。王文端公直、王忠肃公翱、王忠毅公骥、林文安公瀚、刘忠宣公大夏、谢文正公迁,俱八十四。兹数公者,名位禄寿兼而有之,岂易得哉? (《徐襄阳西园杂记》)

李贽:胡忠安之忠大矣!当永乐在位之二十一年也,犹未放心于建文之逊去;而所托腹心之臣,惟忠安一人。孰知忠安一日在湖、湘,则建文一日得安稳于滇、粤诸山寺耶?留一建文,固无损于事永乐之忠,而反足以结文皇之宠,完君父叔侄之伦。今观公之告文皇,直言其无足虑而已。呜呼!诚哉其无足虑也,公岂欺文皇者哉!上疑始释,建文无恙,吾故以谓胡忠安之忠大矣。 (《续焚书》)

焦竑:盖公自建文庚辰登第,立朝几六十年,为尚书三十一年,知贡举者十,天下学士多其门生。及乎名成身退,而犹有天伦之乐,福寿如公,世之一人而已。 (《玉堂丛语》)

张燧:国朝名臣久任,唯蹇义秉铨,夏原吉握利权,皆二十七年。黄福尚书两京三十九年,而在交南者十九年。胡濙大宗伯三十二年。周忱巡抚江南二十二年。文经武纬,各尽其长,章程故在,乃今又弗然矣。 (《千百年眼》)

张廷玉:高谷之清直,胡濙之宽厚,王直之端重,盖皆有大臣之度焉。当英、景之间,国势初更,人心观望,执政任事之臣多阿意取容。而谷、濙惓惓于迎驾之仪,直侃侃于遣使之请,皆力持正议,不随众俯仰,故能身负硕望,始终一节,可谓老成人矣。 (《明史》)

   


史料索引

编辑

 播报

《礼部尚书致仕赠太保谥忠安胡公濙神道碑铭》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六》

《今献备遗·卷八》

《续藏书·卷八·靖难名臣》

《明史·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
概述图册(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朱允炆+阳武侯薛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