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主页 > 中庸 > 目录 > 第33章 >
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1]!”故君子内省不疚[2],无恶于志[3]。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注释】

[1]“潜虽”两句: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小雅·正月》。《正月》是一首揭露现实的诗。潜:潜藏。伏:隐匿。孔:很,甚。昭:明。
[2]内省(xǐnɡ):经常在内心省察自己。疚:原意为久病。引申为忧虑不安。
[3]无恶:引申为“无愧”。志:心。

【翻译】

《诗经》说:“即使鱼潜藏很深,但仍然会看得明显的。”所以君子经常在内心省察自己,就不会有过失和内疚,就不会有愧心。由此可知,人们之所以不能超越君子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君子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也严格要求自己。

【思想】

君子慎独,因此君子内心不会感到愧疚,这是君子高于一般人的地方。我们经常说,做人要对得起良心,也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有人在场还是没人在场,做事都一样。
桃花源记
[ 魏晋 ] 陶渊明

原文
译文对照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

(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26)行:行走。

(2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8)平:平坦。

(29)旷:空阔;宽阔。

(30)屋舍:房屋。

(31)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32)之:这。

(33)属:类。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5)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6)种作:耕种劳作。

(37)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38)悉:全,都。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40)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1)并:都。

(42)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3)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4)从来:从……地方来。

(45)具:通“俱”,全,详细。

(46)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47)要:通“邀”,邀请。

(48)咸:副词,都,全。

(49)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50)云:说。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领。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5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绝处。

(56)复:再,又。

(57)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58)遂:就。

(59)间隔:隔断,隔绝。

(60)世:朝代。

(61)乃:竟,竟然。

(6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63)为:对,向。

(64)具言:详细地说出。

(65)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6)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67)余:其余,剩余。

(68)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69)去:离开。

(70)语:告诉。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72)为:介词,向、对。

(73)既:已经。

(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77)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

(80)遂:终于。

(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

(84)也:表判断。

(85)欣然:高兴的样子。

(86)规:计划。

(87)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88)寻:随即,不久。

(89)终:死亡。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91)津:渡口。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


桃花源记播报编辑讨论99+[url=]上传视频[/url]

陶渊明作品
展开20个同名词条






一口气看懂《桃花源记》!为什么至今还有人在寻找它
03:18







诗词欣赏《桃花源记》陶渊明
03:35







桃花源记 喵星人版
03:29









《桃花源记》是鬼故事?7个细节细思极恐,陶渊明是认真的吗?
03:24







神秘的《桃花源记》,内容或超越人类认知!书中到底讲了什么?
04:55







世外桃源是什么意思?
00:31









《桃花源记》是这样的吗?陶渊明如何理解呢?
01:56







桃花源记是怎样的故事?
01:05







《桃花源记》:桃花源,那是多少人梦想中的地方啊!
02:32









恐怖的《桃花源记》1
01:00







90后妈妈流利背出桃花源记:给儿子作榜样,激励他更热爱学习
00:40







初高中必背文言文精准断句朗读《桃花源记》横屏欣赏效果最佳
02:28

















收藏
67177
14162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相关星图查看更多


[url=]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诗文背诵推荐篇目[/url][color=rgba(0, 0, 0, 0.6)]共61个词条27.3万阅读


周南·关雎
[color=rgba(0, 0, 0, 0.6)]出自:《诗经》

秦风·蒹葭
[color=rgba(0, 0, 0, 0.6)]出自:《诗经》

十五从军征
[color=rgba(0, 0, 0, 0.6)]出自:乐府诗

观沧海
[color=rgba(0, 0, 0, 0.6)]作者:曹操


[url=]陶渊明的文学作品[/url][color=rgba(0, 0, 0, 0.6)]共62个词条1.4万阅读


桃花源记
[color=rgba(0, 0, 0, 0.6)]《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归园田居
[color=rgba(0, 0, 0, 0.6)]《归园田居》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

劝农
[color=rgba(0, 0, 0, 0.6)]《劝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共分六章:第一章写上古先民的朴素生活;第二章写古代圣君贤臣皆自躬耕,十分重视农业劳动;第三章写古代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和劳作者勤苦而自逸的生活;第四章写即使贤达之人也勤作于农田之中,众人更不可游手好闲;第五章旨在劝勤勉而戒懒惰;第六章说孔子、董仲舒专心学业,不事农耕的行为高不可攀,借以批评那些既不劳作又不进德修业的人。全诗结构环环相扣,写景观物,情致高远,体现出旷远的性情。

五柳先生传
[color=rgba(0, 0, 0, 0.6)]《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存争议)。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文章立意新奇,剪裁得当;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








作品名称桃花源记
作    者陶渊明
创作年代晋末宋初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文学体裁散文
篇    幅320字 [2]

目录




作品原文
播报编辑

桃花源记
晋太元1中,武陵人2捕鱼为业3。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复1415行,欲1617其林。
林尽水源18,便19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22有光。便舍23船,从口入。初24极狭,才通人25。复行26数十步,豁然开朗27。土地平2829,屋舍30俨然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3233。阡陌34交通,鸡犬相闻35。其中往来种作36,男女衣着37,悉38如外人39。黄发垂髫40,并41怡然42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43,问所从来44,具45答之46。便要47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48来问讯49。自云50先世51避秦时乱,率52妻子53邑人54来此绝境55,不复56出焉57,遂58与外人间隔59。问今是何世60,乃61不知有汉,无论62魏晋。此人一一为63具言64所闻65,皆叹惋66。余67人各复延至68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69。此中人语70云:“不足7172外人道也。”
73出,得其船,便扶向路74,处处志之75。及郡下76,诣77太守,说如此7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79,遂80迷,不复得81路。
南阳刘子骥,高82尚士8384,闻之,欣然8586往。未果87,寻88病终89,后遂无问津90者。 [1-2]

注释译文
播报编辑


词句注释

  •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 4.缘:顺着、沿着。
  •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 8.夹岸:两岸。
  • 9.杂:别的,其他的。
  • 10.鲜美:新鲜美好 [13]。
  •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 14.复:又,再。
  •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 16.欲:想要。
  •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 19.便:于是,就。
  • 20.得:看到。
  • 2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 22.若:好像。
  • 23.舍:舍弃,丢弃。这里是“离开”的意思 [3]。
  • 24.初:起初,刚开始。
  • 2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 26.行:行走。
  • 2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 28.平:平坦。
  • 29.旷:空阔;宽阔。
  • 30.屋舍:房屋。
  • 31.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 32.之:这。
  • 33.属:类。
  •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 35.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 36.种作:耕种劳作。
  • 37.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 38.悉:全,都。
  •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 40.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 41.并:都。
  • 42.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 43.乃大惊:于是就非常惊讶。乃,于是,就。大,很,非常。
  • 44.从来:从……地方来。
  • 45.具:通“俱”,全,详细。
  • 46.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 47.要:通“邀”,邀请。
  • 48.咸:副词,都,全。
  • 49.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 50.云:说。
  • 51.先世:祖先。
  • 52.率:率领。
  •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 54.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 5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绝处。
  • 56.复:再,又。
  • 57.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 58.遂:就。
  • 59.间隔:隔断,隔绝。
  • 60.世:朝代。
  • 61.乃:竟,竟然。
  • 6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 63.为:对,向。
  • 64.具言:详细地说出。
  • 65.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 66.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 67.余:其余,剩余。
  • 68.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 69.去:离开。
  • 70.语:告诉。
  •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 72.为:介词,向、对。
  • 73.既:已经。
  • 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 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 77.诣(yì):到,拜访。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 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 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
  • 80.遂:终于。
  • 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 82.高尚:品德高尚。
  • 83.士:人士。
  • 84.也:表判断。
  • 85.欣然:高兴的样子。
  • 86.规:计划。
  • 87.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 88.寻:随即,不久。
  • 89.终:死亡。
  •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2] [4]
田黎明绘国画《桃花源记》 [14]


白话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拜访,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5]
《桃花源记》意境图


创作背景
播报编辑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6]

作品鉴赏
播报编辑


整体赏析

《桃花源记》意境图 [7]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四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炼、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5] [8-10]

名家评价

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 [9]
方东树昭昧詹言》:“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真且实。” [11]
尤侗西堂杂俎》三集卷三《苍梧词序》:“文生于情,情生于境。” [10]
刘熙载《艺概·书概》:“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5]
龚望《陶渊明集评议》:林西仲曰:不曰“勿为”,而曰“不足为”,以此中之乐非门外汉所知,言之无益,不是戒令勿泄也。 [12]

作者简介
播报编辑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1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2张)


词条图片(4张)


参考资料图册(1张)
【原】林黛玉“渔翁渔婆”玩笑背后的深意 少读红楼 2020-02-11   |  372阅读  |  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虽然红楼梦未完,只存世前八十回,但根据各种线索,我们已经知道,宝玉和黛玉最终没能在一起,黛玉泪尽而逝,宝玉最终与宝钗成婚,曲词里说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正是宝玉宝钗婚后的情况。
关于宝黛爱情的结局,前八十回里,不止一处暗示,有的是通过他人之口交代,有的是在判词曲词里透露。宝玉越是跟黛玉亲近,最终两人越是不能走到一起,这也是曹公一贯的写作手法,这样到最后,才更能引起共鸣,才成其为悲剧。
黛玉虽然心系宝玉,但因寄人篱下,对于自己的未来尚且不知,更不要说她与宝玉的未来,也因此,她常常伤春悲秋,时时落泪,逐渐养成了敏感多疑,尖酸刻薄的性格,这跟她的身世和处境有很大关系。
实际上,除了别人拿黛玉和宝玉开玩笑,就连她自己,也无意中开过两人的玩笑,但这个玩笑并不好笑,因为它暗伏了一个凶兆。
原文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顾名思义,这一回说了两件事,一件是宝钗和黛玉以心相交,两人成了金兰姐妹。一个就是黛玉病情加重,思及自身,作了一首充满悲凉的风雨词。这之后,宝玉来访,于是黛玉便开了一个看似无心却被脂砚斋重点作批的玩笑。
  
原文: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一语未完,只见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宝玉雨夜来访,穿了一身北静王送的斗笠蓑衣,黛玉看到宝玉的装束,随口说出他像渔翁的话来,这里没有脂批。
接着,黛玉对宝玉的斗笠蓑衣产生了兴趣,就问宝玉是哪里来的,宝玉就说是北静王送的,并问黛玉要不要,要的话,他可以再想办法弄一套来,黛玉拒绝了,像上次她拒绝宝玉转赠给她北静王送的鹡鸰香串一样。
原文: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夺,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单读这话没什么,呆傻的宝玉也不会留心这些,偏偏锦心绣口的黛玉,想到了她之前说宝玉像渔翁的话,这里又说自己是渔婆,这不成了一对儿了吗?虽是玩笑,但因为是自己亲口说的,且她本身也有这个心病,因此心中就格外在意这些言语,没想到如今自己开了自己的玩笑,所以才有些后悔,接着是脸红。
如果没有脂批,我们对黛玉这个笑话的理解,也许仅限于此,但黛玉这个笑话之后,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脂批,隐约透露了宝黛爱情最终的结局。
庚辰本脂批: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儿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
脂批这段话可谓点睛之笔,直接帮黛玉说出了心里话,从黛玉口中说出她和宝玉是一对夫妻的话来,而这夫妻偏偏是画上画的,是戏上扮的,别有深意存焉。
  
我们知道,画上的是假的,永远不会成为真的;而戏上扮的也是假的,早晚都有戏散的时候,也当不得真。其所指之意,不言自明,也就说,宝玉和黛玉不是真的夫妻,前八十回中我们看到的宝黛之间的一切,都只是假象,是画上花的,是戏上扮的,两人不会真的走到一起,所以脂批说“暗隐不吉之兆”。
脂批又说“画儿中爱宠”,这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这是从宝玉眼中写来,把黛玉比作“爱宠”。这句话有两个出处,一个是《聊斋志异》:“忽镜中人笑曰:‘影里情郎,画中爱宠’今之谓也。”一个是《西厢记》:【斗鹌鹑】“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夫人哪,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他做了个影里儿的情郎,我做了个画儿里的爱宠。”
这里只说“画中爱宠”,不说“影里情郎”,似乎正暗示了黛玉早逝,而宝玉日日思念的结局,也正应了“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句话。
我们看,黛玉的一个玩笑,在脂砚斋眼中,成了暗伏宝黛爱情悲剧的一条线,两人虽看似亲密无间,两小无猜,却成不了夫妻,反过来,宝玉和宝钗虽看上去生分,最后却成了夫妻,而这正是脂批曾批出的宝玉黛玉的关系是“近中远”,宝玉宝钗的关系是“远中近”。
综上,黛玉看似随口的一个笑话,看似随口说出的渔翁渔婆四个字,经脂砚斋一点评,却透露这么多深意,不能不令人惊异。而即便没有脂批,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笑话推断出,宝黛之间越是亲密无间,越是有这种夫妻的玩笑,最终越是不可能走到一起。





[url=]+关注[/url]



少读红楼
微信、微博、头条、百度、知乎全网同名——少读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9: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源记
[ 魏晋 ] 陶渊明
原文 译文对照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

(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26)行:行走。

(2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8)平:平坦。

(29)旷:空阔;宽阔。

(30)屋舍:房屋。

(31)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32)之:这。

(33)属:类。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5)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6)种作:耕种劳作。

(37)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38)悉:全,都。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40)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1)并:都。

(42)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3)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4)从来:从……地方来。

(45)具:通“俱”,全,详细。

(46)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47)要:通“邀”,邀请。

(48)咸:副词,都,全。

(49)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50)云:说。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领。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5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绝处。

(56)复:再,又。

(57)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58)遂:就。

(59)间隔:隔断,隔绝。

(60)世:朝代。

(61)乃:竟,竟然。

(6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63)为:对,向。

(64)具言:详细地说出。

(65)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6)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67)余:其余,剩余。

(68)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69)去:离开。

(70)语:告诉。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72)为:介词,向、对。

(73)既:已经。

(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77)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

(80)遂:终于。

(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

(84)也:表判断。

(85)欣然:高兴的样子。

(86)规:计划。

(87)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88)寻:随即,不久。

(89)终:死亡。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91)津:渡口。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
《桃花行》全文
桃花行曹雪芹
【原文】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乾,泪乾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桃花行简介
曹雪芹《桃花行》介绍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歌,全诗情境融洽,构思奇巧,对比鲜明,使诗的形象鲜明,感情浓郁,语言清爽,语势流畅,读来如行云流水,体味一下,却又感柔肠百转,感人至深。在《桃花行》里表达的情感,属于黛玉自己的情感要远比《葬花吟》要来得浓,来得重。《桃花行》则专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


曹雪芹桃花行注释
桃花行》注释
桃花行:即是桃花诗,原系唐乐曲名,据唐武平一《景龙文馆记》载,唐中宗景龙四年春,宴桃花园,群臣毕从,学士李矫等各献桃花诗,中宗令宫女歌之,辞即清宛,歌乃妙绝。其中十二篇入乐府,号曰《桃花行》。这里作者借用旧题。闲苔院落:庭院里长满荒苔。茜裙:茜纱裙。茜是一种根可作红色染料的植物,这里指红纱。“雾裹烟封一万株”句:千万桃树盛开花朵,看上去就像被裹住在一片红色的烟雾中。程高本改“雾裹”为“树树”,“树树烟封一万株”语颇不词。烘楼照壁:因桃花鲜红如火,所以用“烘”、“照”。“天机烧破鸳鸯锦”句:传说天上有仙女以天机织云锦。这是说桃花如红色云锦烧破落于地面。“烧”、“鸳鸯(表示喜兆的图案)”皆示红色。春酣:春天酣睡。亦说酒酣,以醉颜喻红色。珊枕,珊瑚枕。或因张宪诗“珊瑚枕暖人初醉”而用其词。影蘸:即蘸着有影,指洗脸。影,程高本误为“饮”。北齐卢士琛妻崔氏有才学,春日以桃花拌和雪给儿子洗脸,并念道:“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後传桃花雪水洗脸能使容貌姣好。何相类:什么东西与它相像。人之泪:指血泪。杜宇:即杜鹃,也叫子规,传说古代蜀王名杜宇,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此鸟,啼声悲切。


曹雪芹桃花行欣赏
桃花行》赏析
《桃花行》与《葬花吟》,《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相近,同为歌形体。歌行是古典诗的一种体裁,汉人或称歌,或称行,唐人因之,也通称歌行。关于歌行体的特点,前人看法亦不一。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认为“体如行书曰歌,放情曰歌,兼之为歌行。”徐师曾《文体明辨序目》也道“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为歌行。”他们将“放情”作为歌体形的重要特色。在《红楼梦》中,长篇歌行共有四首,其中林黛玉共占四首,另外一首为贾宝玉的《姽婳行》。曹雪芹这样安排,大概是因为歌行体“放情”的特征,与林黛玉、贾宝玉最为契合吧。这三首诗的基本格调是一致的,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诗谶”的成分。《葬花吟》既是宝黛悲剧的总的象征,广义地看又不妨当作“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第二十七回脂批)《秋窗风雨夕》隐示宝黛诀别后,黛玉“枉自嗟呀”的情景。《桃花行》则专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作者描写宝玉读这首诗的感受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并且借对话点出这是“哀音”。不过,作者是很含蓄而有分寸的,他只把这种象征或暗示写到隐约可感觉到的程度,并不把全诗句句都写成预言,否则,不但违反现实生活的真实,在艺术上也就不可取了。《桃花行》虽然作于春暖花开之时,却充满了哀音。此诗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六句一换韵,或四句一换韵。《桃花行》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从诗的开始到“烘楼照壁红模糊”。写桃花盛开的景象。花事缤纷,如同一场春梦。而后半部分,从“天机烧破鸳鸯锦”到结尾,写春梦化为虚无,桃花与诗人将同归于凋谢、憔悴的命运。诗的前半部分,将桃花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对照着来写,而以”帘“作为两者之间的屏障。“帘”似卷非卷,隐喻未曾挑开的“心扉”。桃花与诗人之间那微妙的关系,正是黛玉与宝玉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一个“软”字与一个“懒”字,点明了两者各怀心事。宝玉、黛玉朝夕相处,在彼此试探之后,终于“隔帘消息风吹透”。但是,心扉虽然打开,人却不能朝夕相伴,只能“茜裙偷傍桃花立”。诗人的心事,如同春天的桃花桃叶一样,不断疯长,最后发展到“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这壮丽的景象,代表着诗人对爱情的美好幻想。诗的后半部分,则陡转直下。“天机烧破鸳鸯锦”,既是承接前半部分而来,桃花漫天盛开的景象,又可以理解成朝霞满天,为晨起梳妆作铺垫。诗人从甜美的春梦中醒来,在富丽堂皇的金盆中和泪梳妆。鲜艳的胭脂,让诗人联想到泪水和桃花的花瓣。诗人以泪眼观桃花,桃花犹自不觉。待桃花发觉时,诗人泪已流尽,春天逝去,桃花也随之憔悴。全诗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结束,含蓄地预示了诗人之死。“一声杜宇春归尽”,写杜鹃声中群芳散尽,隐含了大观园中所有女儿的悲剧。“寂寞帘栊空月痕”,写人去楼空,与“风透湘帘花满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诗形象地描绘了宝、黛爱情的历程,并表达了黛玉对未来的不详预感,难怪宝玉看罢此诗,竟要滚下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9: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花行
[ 清 ] 曹雪芹
原文
花花帘外东风软,花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花花帘内人,人与花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花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花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花花立。

花花花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花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译文
帘外花花绽开春风柔柔地吹拂,帘内的少女情绪慵懒无心梳妆。

帘外的花花和帘内的人儿,人和花花相隔不远。

东风有意要揭起窗帘,花花想要看看佳人帘子却不肯卷起。

花花依旧在帘外盛开,帘里的人儿却比花花还要清瘦。

花儿如果懂得怜爱佳人的话它也会忧愁,风儿把她们互相怜惜的心思透过帘子传递。

东风穿过了斑竹作的帘子,花花开满了庭院,庭前的明媚春光只是让人倍增伤感。

青苔长满了院子,门几虚掩,落日下一个人独自靠在栏杆边。

凭栏的人儿在东风里暗暗哭泣,穿着红色的纱裙悄悄地站到花花旁边。

花花花叶相互交杂乱纷纷的,花儿吐出了新红叶儿翠绿如碧。

花花盛开时花树好像被烟雾笼罩,如火似荼的花花映红了楼台,照红了墙壁模糊一片。

织女的织机上烧破了鸳鸯锦被掉落在地,春梦正酣要移走了珊瑚枕才能醒来。

侍女用金盆送了水进来,面容的倒影蘸在清冷的泉水中。

胭脂的颜色这么鲜艳有什么能和它相似呢?花的颜色像愁人的血泪。

如果将人泪和花花相比的话,泪水任它长流花花仍然妩媚。

含泪去观赏花花泪水容易干枯,眼泪干了春光已尽花儿也凋萎。

凋谢的花花遮掩着面容憔悴的人,花花飞去人也疲倦天色已黄昏。

杜鹃一声啼叫春色已尽,只有那寂静的窗帘上空空地照着月痕。

注释
花花帘外东风软:“帘外花花东风软”的倒装。

帘:用布、竹、苇等做成遮门窗的用具。

东风:即春风。东风软,即春风徐徐吹来,轻柔和软。

花花帘内晨妆懒:“帘内花花晨妆懒”的倒装。花花指人,即黛玉自己。

晨妆懒:早晨由于伤春而没有情绪梳妆打扮。

人与花花隔不远:即人和花花相隔不远。

隔:间隔,距离。李白《江行寄远》诗:“疾风知片帆,日暮千里隔。”

东风有意揭帘栊:即春风像故意掀开帘栊的一角。

栊:窗上的棂木或窗户。帘栊即门帘或窗帘。

花欲窥人帘不卷:花花欲看帘内之人,但帘不卷,所以看不清楚。窥:观看。

仍旧也作一仍旧贯,即照旧行事。《论语·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花花帘外开仍旧:帘外的花花开得依然很艳。

瘦:肌肉不丰满,指病态、愁容。

花解怜人花也愁:花若能懂得同情人,它也会发愁。

解:懂得,知道。

隔帘消息:指帘外花花与帘内少女互相怜惜的情绪。

消息:音讯。隔帘的消息只有春风送递。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这句是说看到庭前春色使人倍加伤感。

伤:悲伤。伤情,即忧思之感。

闲苔院落:庭院里长满了荒凉的青苔。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花花立:此句指身着红色衣裙,悄悄地倚着花树而立。

茜裙:茜纱裙,红色的裙子,这里是指穿着茜纱裙的人。唐《李群玉诗集·黄陵庙之二》:“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儿女茜裙新。”茜是一种根可作红色染料的植物,这里指红纱。偷:即悄悄的。

花花花叶乱纷纷:指东风吹得花花花叶分散披离。纷纷:杂乱貌。

花绽新红叶凝碧:花儿刚红,叶儿已成碧绿色。

花绽:花已饱满裂开。北周庹信《庾子山集·杏花》诗:“春色才盈野,枝枝绽翠英。”

叶凝碧:花叶颜色碧绿。

雾裹烟封一万株:千万花树盛开花朵,看上去就像被裹在一片红色的烟雾中。程高本改“雾裹”为“树树”,“树树烟封一株”语颤不词?

雾裹烟封:花花盛开时,像被一层朦胧的烟雾笼罩。

烘楼照壁:火红的花花颜色反映到楼阁和墙壁上,或指花花颜色很红,烘托得楼房和墙壁十分美丽。因花花鲜红如火,所以用“烘”“照”。

天机:天上织女的织机。

鸳鸯锦:带有鸳鸯图案的丝织物。传说天上有仙女以天机织云锦,这是说花花如红色云锦烧破落于地面。

“烧”“鸳鸯(表示喜兆的图案)”皆示红色。

春酣欲醒移珊枕:春梦长酣,睡眠欲醒,移动一下红珊瑚枕,即不忍晨兴之意。

春酣:春梦沉酣。亦说酒酣,以醉颜喻红色。

珊枕:珊瑚枕,即珊瑚做的枕头,或因张宪诗“珊瑚枕暖人初醉”而用其词。

金盆:铜盆。

香泉影蘸胭脂冷:手隐没在有香味的泉水中,觉得有些冷。香泉影蘸:面影映在清凉的泉水中。

影蘸:即蘸着有影,指洗脸。“影”,程高本误为“饮”。北齐卢士琛妻崔氏有才学,春日以花花拌和雪给儿子洗脸,并念道:“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后传花花雪水洗脸能使容貌姣好。

胭脂:在此指涂了胭脂的脸。

花之颜色人之泪:承上句意,鲜红的胭脂与什么相似。全句意是:花的红颜色像愁人的血泪。

人之泪:人的泪像胭脂一样红,是说流出的是血泪。相传杨贵妃选入宫中,与父母告别时,哭泣面流血泪。

若将人泪比花花,泪自长流花自媚:若将愁人的血泪与花相比,泪水总是常流,花花总是明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泪水流干,春色也消逝,花儿也随之枯萎。

憔悴:瘦弱萎靡,也泛指受折磨、困苦。屈原《渔父》:“颜色憔悴,形容桔槁。”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此句指花瓣飘落,人也疲倦,黄昏迅速来临。

杜宇:即杜鹃乌,也叫子规,过去有“杜鹃啼血”的说法,传说古代蜀王名杜宇,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此鸟,啼声悲切,又说它的叫声很像说“不如归去”,所以后人称杜鹃为杜宇。《十三州志》:“当七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望帝使鳖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禅鳖冷,号日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一称杜主。晋左思《蜀都赋》: “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字之魂。”

寂寞帘栊空月痕:寂静的窗棂上只留下月儿的光痕。

寂寞:寂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9: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陶渊明
栏目:陶渊明诗集
2022-03-29 11:32:14
祭从弟敬远文
【原文】

岁在辛亥[1],月惟仲秋[2],旬有九日[3],从弟[4]敬远[5],卜辰云窆[6],永宁后土。感平生之游处,悲一往之不返。情恻恻以摧心,泪愍愍[7]而盈眼。乃以园果时醪,祖[8]其将行。呜呼哀哉!於铄[9]吾弟,有操有概。孝发幼龄,友自天爱。少思寡欲,靡执靡介[10]。后己先人,临财思惠。心遗得失,情不依世。其色能温,其言则厉。乐胜朋高[11],好是文艺。遥遥帝乡,爰感奇心[12],绝粒委务,考盘[13]山阴[14]。淙淙悬溜,暧暧荒林。晨采上药[15],夕闲[16]素琴。曰仁者寿,窃独信之。如何斯言,徒能见欺。年甫[17]过立,奄与世辞,长归蒿里,邈无还期。惟我与尔,匪但亲友,父则同生,母则从母[18]。相及龆齿[19],并罹[20]偏咎[21]。斯情实深,斯爱实厚。念畴昔日,同房之欢。冬无缊褐[22],夏渴瓢箪。相将以道,相开以颜。岂不多乏,忽忘饥寒。余尝学仕,缠绵[23]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24]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25]彼众意。每忆有秋,我将其刈[26]。与汝偕行,舫舟同济。三宿[27]水滨,乐饮川界。静月澄高,温风始逝。抚杯而言,物久人脆[28]。奈何吾弟,先我离世。事不可寻,思亦何极。日徂月流[29],寒暑代息。死生异方,存亡有域。候晨[30]永归,指涂载陟[31]。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32],礼仪孔闲[33]。庭树如故,斋宇廓然。孰云敬远,何时复还。余惟人斯,昧[34]兹近情。蓍[35]龟有吉,制我祖行。望旐[36]翩翩,执笔涕盈。神其有知,昭余中诚。呜呼哀哉!

【注释】

[1]辛亥:公元411年。

[2]古人以孟、仲、季加上春夏秋冬完成对十二个月的叙述。仲秋,即农历八月。

[3]旬有九日:十有九日,即十九日。一旬为十日。

[4]从弟:堂弟。

[5]敬远:陶渊明的堂弟兼表弟,比陶渊明小十五六岁,见诗《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6]窆(biǎn):下葬。

[7]愍(mǐn)愍:哀愁。

[8]祖:送行前祭祀路神。

[9]於(wū)铄(shuò):光明。

[10]执:执着。介:孤僻。

[11]是句犹言,乐于结交高人隐士。

[12]是句犹言,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13]考盘:考,敲。敲着盘子唱歌。

[14]山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或曰,山中幽静处也。

[15]上药:仙药。

[16]闲:悠闲自得地拨弄。

[17]甫:刚刚。

[18]从母:母亲是堂姐妹。

[19]龆(tiáo)齿:即幼龄也。

[20]罹:遭逢。

[21]偏咎:此指丧父。

[22]缊(yùn)褐:粗布棉衣。

[23]缠绵:意指在官场中斡旋。

[24]敛策:辞官。

[25]置:搁置。

[26]刈(yì):收割。

[27]三宿:犹言数次住在水岸上。

[28]脆:弱。

[29]是句犹言岁月匆匆流逝也。

[30]晨:特指八月十九日早晨。

[31]陟(zhì):登上。

[32]嫠(lí)人:亡者的妻子。

[33]是句犹言其行止有度,不因过度哀伤而失态。

[34]昧:遮蔽。

[35]蓍(shī):蓍草,占卜用之。

[36]旐(zhào):旗名。《诗经·小雅·出车》:“出车彭彭,旂旐央央。”旂(qí)旐本意是大战旗,引申为出殡灵柩前的旗帜。

【译文】

时间到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我的堂弟陶敬远,占卜定下时辰要下地安葬了,他将永远安息在大地的怀抱。感念我们平日一同游历的地方,悲叹你一去而不复返。悲切切而心碎,哀愁愁而热泪满眼。于是用园子里的果蔬和新酿之酒,出行前祭祀路神送你将要远行。痛彻心扉啊!我那光明如星辰的弟弟啊,有节操有胸怀。孝顺父母从幼年就开始了,对兄弟的友爱出自于天性。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对人对事要求不多,既不执拗,也不孤介。先人后己,面对财物总是先想着别人。心里不在意得失,感情上的好恶不依靠于世俗的标准。他的脸色能温和,他的言辞却很严厉。乐于结交高人隐士,喜欢好的诗辞文章与琴棋书画。遥远的仙人世界,使他感到探胜之心,他绝弃食物抛弃世俗事务,隐居于山林中人迹罕至的地方。淙淙作响的高悬的流水,昏暗幽深的荒芜的树林。清晨采摘上好的药材,晚上闲暇的时候研究一无装饰的琴。圣贤曾说:仁者长寿。我单单相信了这句话。为什么这句话,却白白地能将我欺骗呢?敬远年纪刚过而立,遽然和世界告别,永远安眠于荒草丛中,永远没有回归的时候。只有我与你,不仅仅是相知的亲人,我们的父亲还是同胞兄弟,我们的母亲还是同胞姊妹。我们一起到了六七岁时,一起痛遭丧父的灾难。我们这样相亲相怜的感情实在深切,我们这样的感情确然很深厚。想想过去的时光,同住一处的欢乐。冬天没有旧袍子和粗布短袄,夏天渴了靠瓢饮勉强度日。我们用圣贤之道来相互扶持,用笑脸来让对方开心。生活怎么可能不贫乏艰难,只是忽然间我们暂且忘记了饥寒。我曾经外出学习做官,纠缠斡旋于繁杂的人事俗务。四处奔波却无依无靠一事无成,全然辜负了一直以来的志向。我收起书籍回到家乡,你懂得我心中所想。常常愿意与我携手交游,而不顾及那些大多数人的议论。每当回忆起那年秋天,我将要收割庄稼,和你一道前往,一起同舟而行。我们连宿数夜于河边,饮酒取乐在河流的岸边。静静的明月一片澄碧挂在高空,温热的风开始消减。我们抚摸着酒杯畅谈,事物常在而人的生命却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啊我的弟弟,竟在我之前离开了这人世!往事再也不可追寻,思念也哪有尽头?日去月流,寒暑更替。死和生各在一方,存与亡各有界域。等待清晨到来安葬你永远归去,准备踏上泥泞的道路前往墓地。呱呱啼哭的你的幼儿,尚未能学会说清楚话。你悲哀的寡妻,痛哭着一一行礼。庭院中的树木还是原来的样子,屋舍之中上下空空荡荡。谁还在说着“敬远你什么时候回来呢?”我只剩下人在这里,却无法再和你亲近了。占卜好吉利的时辰,按照规定的丧礼送你远行。眼看着魂幡翩翩飘舞,我拿着笔泪水充满双眼。你的神灵一定有知觉,会明白我心中的真诚。呜呼哀哉!

【赏析】

本文作于公元411年八月,陶渊明四十七岁,而哀悼的对象,是作者的堂弟陶敬远,于三十一岁时过世。颜回四十一岁过世,而自己这位与颜回相似的堂弟却死得更早。这不仅仅是兔死狐悲的伤感,更有着伯牙子期般痛失知音的悲痛。关于两人高山流水的一段近乎淡泊的友情,见诸《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而这篇哀而不伤,或者说,伤而不恸的四言韵文,则记叙了两个人的亲情。

首先交代了时间,继而在“永宁后土”后记述了两个人的亲情加友情。陶渊明化用《楚辞·九歌·国殇》的“出不入兮往不反”来寄托自己这份伤感,“感平生之游处,悲一往之不返”,但毕竟仅仅和自己友情大于亲情,所以不同于程氏妹,作者仅仅用果蔬和酒祭祀他。但是注意到一个字,祖。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字充分表达了陶渊明对于亡者的敬重,哪怕这个人年龄上小他很多。

下文谈及这个堂弟的嘉言懿行。有原则,同时不失气度。待人接物的方面都温润而祥和。遇到金钱也与《世说新语·俭啬》中的人物不同,总想着先人后己。他寄情山水,“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晨采上药,夕闲素琴”,过着半人半仙的逍遥生活,同时这种生活也是安静的。

继而引用了孔子的话,“知(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事实上,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颜回,就早夭了。相信陶渊明此刻,与孔子听闻颜回过世时的心情是相若的。孔子说:“天丧予!天丧予!”而陶渊明相对温和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思:“年甫过立,奄与世辞,长归蒿里,邈无还期。”

继而追忆两人的亲情:父亲是亲兄弟,母亲是堂姐妹。“冬无缊褐,夏渴瓢箪”,还“相将以道,相开以颜”,颇有孔子周游列国时弟子之间的那份相濡以沫的亲情。自己还曾怀抱一腔热血地出仕,而堂弟则超然物外。到了辞官归来之际,还过来帮忙收庄稼,收完了庄稼,还要“与汝偕行,舫舟同济,三宿水滨,乐饮川界”,想必其间一定有一些玄谈高论。

以下的内容(“静月澄高,温风始逝。抚杯而言,物久人脆”)可以视为雅谈的场景,也可以视作陶渊明睹物思人心怀感伤所依托的氛围。毕竟,已经“死生异方,存亡有域”了。而以下安静而感伤的人:“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礼仪孔闲。”和物,尤其是那句“庭树如故”,虽然作者可能想表达的是桓温北征时那句“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见《世说新语·言语》),但更让笔者想到归震川的《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不同于那篇《祭程氏妹文》,本篇全文哀而不伤。从另一个角度,与其说是追悼一个生命的离世,不如说是纪念一个生命的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3: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东平郡王】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千年古县之峄县,建国后改了名且升为地级市
原创来源:沧海桑田史海沉钩2019.2.28我要分享
山东省,位于我国华东沿海北端,省会为济南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之地,为儒家文化的诞生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东历史悠久,千年古县众多,其中峄县就为其中一个,现在已经改名并升为地级枣庄市。


峄县,山东省古县名,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自古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古峄县地域秦时为兰陵、鄫、傅阳等县地,狭小地域内设置数县,由此可见当时古峄县地域的繁华。


自秦始,古峄县地域建制、隶属多变,据《峄县志》记载,“峄为缯、承、兰陵之旧疆,匡、疏诸贤之故里”,但实际上峄县建制沿革还是比较清楚的。峄县直接传承自承县,西汉初置承县(氶县),到金时改称兰陵县,承县之名使用了一千四百多年。


承县改称兰陵县不久,于兰陵县置峄州,此为以峄为名之始。元初,兰陵县省入峄州,到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降峄州为县,峄县之名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明清时期,峄县隶属于兖州府。


建国后,峄县先后属台枣专区、滕县专区、济宁专区等,1958年峄县县城移到枣庄镇,1960年改峄县为县级枣庄市,一年后又改县级枣庄市为省辖市(今地级市),为当时山东省第四个地级市。现在,枣庄市仍有以“峄”为名的市辖区峄城区。


如果喜欢,欢迎关注、点赞,欣赏更多原创文章。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曹雪芹的背后真相
2019-11-29 03:39·红楼隐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些无一不是提示读者:《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拙作《红楼隐史》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均有售,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脂批中提到的“曹雪芹”就如同文中“空空道人”和“情僧”一样都只是化名,无论是《石头记》的悼明讽清的主旨,还是皇四子朱慈炤身为崇祯儿子而具备的汉人政权的正统继承人的敏感身份都是绝对不能见容于清廷统治者的。



简单分析一下皇四子永王朱慈炤为何取笔名为“曹雪芹”。



一般认为,“朱”姓起源于“曹”姓,是周初曹挟的后代。成书于唐代的《元和姓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姓氏专著,里面记载:“朱,颛顼之后。周封曹挟于邾,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以为氏。”据今人考证,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有六个儿子,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名安,被大禹赐姓曹。周武王时封安的后裔曹侠于邾国,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他的后代有的以国名为姓,称邾氏。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邾氏后人把邾字去掉右边的“邑”旁,改姓朱氏。



“雪",通“血”。“芹”,通“亲”,如书中的“贾芹”其实就是指“假亲”。“曹雪芹”合起来就是“朱血亲”,即皇朱血脉至亲。



而且“曹雪芹”音似“抄写勤”,也是朱慈炤对自己反复修改《红楼梦》的十年辛勤的一种表达。



其实争论作者是什么清廷包衣奴曹家的后代也罢,或是文坛的名儒大家吴梅村也罢,都是无法对应作者一开篇的自述的,更不要提作者已经在第十六回中的自亮身份:“老明公号山子野者” ——-"朱三(太)子爷”。



再好好琢磨琢磨书中作者的自白吧:



1,“作者自云:“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饱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蒙府侧批:明告看者。】”



看到作者明告看者他是有兄长的么?曹雪芹只是个笔名,清廷的包衣奴曹家根本找不出曹雪芹这个人,而吴梅村是家中长子,并无兄长,只有两个弟弟。

2,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戌侧批:无稽也。】练成高经十二丈、【甲戌侧批: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甲戌侧批: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甲戌侧批:合周天之数。蒙侧批: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甲戌侧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甲戌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 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甲戌侧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 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这个就更加要紧了,因为作者明告看者他是剩下的唯一的补天之石,独此一块,这也算是作者自亮身份的另一种方式了。



补天之石,请问谁有资格补天?不言自明,自然是帝王家!



为何是唯一的一块? 因为只有崇祯的儿子才有资格,而崇祯送出皇宫的三个儿子里后来只剩下了年纪最小的皇四子朱慈炤还活着。



唯一幸存的皇四子朱慈炤自然就是唯一的补天之石了。不然的话,为何民间的反清复明的抗争只打“朱三太子”的旗号而不打“朱太子”或是“朱二太子”的?又为何这些明遗民不随便尊奉个“朱氏子孙”?



明朝用玉牒记录皇族宗室的宗支繁衍,现在能查到的最晚的明朝玉牒记录是万历四十年的“六十万余”,见《明神宗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二》:“万历四十年二月○丁丑,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题:万历三十三年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踰十四年,又有六十万余位矣,比之弘正等年间不啻百倍,开局纂脩,必须设法、定限、分委、责成,谨列款以请。”从万历三十三年到万历四十年不过短短8年,但明朝的宗室人口已经暴增了四五倍,而万历四十年距离明亡还有32年,不难想见明朝宗室的人口数量后来该是何等惊人!不同于清廷的玉牒只登记男性,明朝玉牒是男女均录,但即使只算男性人数减半,其数量依然可观,应该不下百万。虽然明亡后明朝宗室被农民军和清廷杀了不少,但就算百个里头留一个,也能剩个上万皇孙吧。可是明遗民们是根本不认这些姓朱的,因为不是姓朱的皇室后裔就有资格做补天之石的,这一点就是个普通百姓都是明白的。



而文坛名儒吴梅村即使再有才华再有名望,也断不敢自称“补天之才”,就连吴梅村都毫无资格,就更不要提什么清廷包衣奴家的后代了。



单是《红楼梦》悼明讽清的家国情怀就根本不是一个清廷包衣奴家的孙子所能具备的,更不要提他哪里能见得到紫禁城帝王家的大世面了。



“于国于家无望,古今不肖无双”,这天下除了朱明政权唯一的真正继承人——朱三太子朱慈炤,哪个人还能有资格做如此感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隐史
2024-03-21 08:36

已关注
棠棣之悲——红楼梦究竟为何而写?

第二回写甄宝玉“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作者特别在此批注道【甲戌眉批:以自古未闻之奇语,故写成自古未有之奇文。此是一部书中大调侃寓意处。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
《红楼梦》中写得明白,甄宝玉是贾宝玉的镜中之影,也就是说甄宝玉就是贾宝玉,即作者朱慈照的另一分身。作者在此借脂批明告读者,他之所以费尽心血创作闺阁庭帏之传——《石头记》,“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这究竟是何意思呢?
作者所写的“鹡鸰之悲、棠棣之威”出自《诗经·小雅》中赞颂兄弟亲情的名篇——《常棣》诗。
“鹡鸰、棠棣”,借指的是兄弟手足血脉相连的爱深情重;而“鹡鸰之悲、棠棣之威”呢?形容的是面对兄弟手足遭遇困难险境时束手无策的悲哀,和面对手足兄弟遭遇死亡危险时无能为力的痛苦。
作者是在借此暗示他创作《红楼梦》一书为的是揭露他的血亲兄弟被残害而死的历史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梦红楼何处醒(二)
南烟舍 2013-05-19   |  79阅读  |  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一梦红楼何处醒(二)
——假如启动满学视角读《红楼梦》又会怎样
关纪新
内容提要 满学及满族文学研究方式的缺位,不能不说是“红学”迄今之先天不足。《红楼梦》鲜活完整地摹现出了清中期满洲贵族现实生存及精神世界的大千样况。作者通过笔底叙事,不仅反省了豪门贵宦由盛及衰、由奢返贫的教训,还宣泄了一种无可自拔的民族历史文化幻灭感触。曹雪芹和他的作品主人公,均当被视为充斥悲情的文化英雄。
关键词 曹雪芹;《红楼梦》;满学视角;民族文化
那宝玉投胎人间,偏被携“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成为贵族府邸鼎盛时光的公子哥儿,[16]两首[西江月],把他由大荒“顽石”骤然化身百年望族纨绔子弟的尴尬相儿,刻画得入木三分:“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他纵然有贵公子堂皇外表,内里却保持着草莽儿郎的精神特质;尤其是他的价值倾向,皆为身边现世所不取——即所谓“天下无能第一”,甚至于遍访古今之中原社会,他这块料也叫人看不准弄不懂,“不肖无双”。

那宝玉来到世间,就发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一类“离经叛道”的“宣言”,代表着彼一种文化风采,向此一种文化现象,发动了貌似“荒诞不经”实则严肃非常的挑战。假使世间认可他的主张,中原社会千百年来的纲常秩序势必大乱无疑。可是,这部书假使没有宝玉这番“宣言”在前,许是雪芹笔端想要容纳许多可爱可叹的少女命运,也是铁定的“难乎哉”。

那宝玉日日出入封建宅门,却并非“反封建的典型人物”。他的锦衣玉食得益于封建制度,没见他有何不满;他的家族因战功而封袭偌多爵位,没见他有何非议;皇帝老儿百多年来持续荫庇赐福他家,更没见他有何抵制;就是宝玉,能在随贾政拟写大观园联额时刻,主动纠正父亲及众幕僚的“关键性失误”,出言恳切:“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必须颂圣方可”,还亲口提出用“有凤来仪”四个阿谀皇权的字。我们实在不必给宝玉其人义务赠送会压趴了他的煌煌冠冕,赋予他本不会有的“反叛思想”。那么想必有人要问:宝玉一贯反对读儒书考科举总是真的吧?是了,这一点千真万确是他的思想与作为。宝玉只爱读《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的“闲书”,却讨厌读最终要把人送上科考取仕的儒教经典,他对通过读书“考”得功名最没兴趣,谁劝他这个他都要翻脸,还把“读书上进的人”叫做“禄蠹”,连儒家传统说法“文死谏武死战”他都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在宝玉这里,凡是沾了儒家儒教儒学边儿的人和事,他都只一接触便摇头,全都持本能的抵触态度。这跟入关前后许多满洲人的文化心理是吻合的。满洲传统文化,就其集体无意识这点来稍加辨析,就可看出它是相当就近感性、疏远理性的。

那宝玉始从石身衍来,终向石身化去,其灵性之存在有赖大自然。他的性子看似乖张独步,却总一味地由着自然又自在的方式走行。他“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蹋起来,哪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他忒意地崇尚天然、师法天然,且有自己不落窠臼的“天然”观。[17]他追求无拘无束惯了,初次神游太虚幻境,“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但见朱栏玉砌,绿树清溪,真是人迹不逢,飞尘罕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地方儿有趣!我若能在这里过一生,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管束呢。’”所呈现出和强调着的,还是亲近自然礼赞自然的心性。

那宝玉作为《红楼梦》头号主人公,带有浓烈的满洲民族原初文化质地,来到中原人文环境后,苦心孤诣保持他的真性情,却时时为强大的异质文化所不容。这种看来已经不合时宜的“灵石”心性,其本质便是满洲先民长期生息于天地之间、自然万物当中所形成的思维与心性,是对“大荒山”中极有灵性的自然界的秉承与师法,近似于该民族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思想范式。

《红楼梦》不曾提及萨满教,却可以断定,作家雪芹的精神世界里较为深入地拥有着此种文化因子。否则,他就不会为作品第一主人公设计一个大荒山间灵石出身的大背景(他曾将此书命名为《石头记》),他就不会暗示他的男女主人公原本是与自然界命息相通的“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他就不会让多愁多病的黛玉强打起精神去完成“葬花”劳动(还要歌赞纷繁落英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他就不会写宝玉笃信小丫头编的晴雯之死是去做了芙蓉花神的谎言进而撰出大篇追怀文字《芙蓉女儿诔》……崇尚自然敬畏自然,认定自然界“万物有灵”,这一萨满教思想之核心观念,在《红楼梦》里不期而遇者良多。雪芹犹恐读者不解这一观念,还要宝玉这一萨满教文化理念的负载者,直截了当做如斯言说:“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大题目比,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雪芹小心翼翼绕开满、汉问题的敏感性,也将“萨满”之类惹眼的概念遮蔽起来。

“萨满”概念被隐藏的同时,作者却纵笔疾写出来他所欲以宣介的诸多萨满教文化理念及事项。不妨把那笼罩整部《红楼梦》故事的“太虚幻境”乃至于其主宰者“警幻仙子”,都认定是萨满教理念演化而成。原始宗教萨满教自来就是格外尊奉女性神祇的精神体系,人类在蒙昧时代的生存中,曾经认为身边的一些女性大萨满具备无穷尽的预知力、洞察力和救助力。[18]而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刚好和满洲人眼里法力无边的女萨满如出一辙,她能准确无误地预知贾府内外各色人等的命运走势,能够向所有陷于混沌的人们发出强烈尖厉的“警幻”(“警”告他们从“幻”梦中自醒)之音。她为懵懂中的宝玉精心准备的“金陵十二钗”种种判词以及一首首谶言歌唱,皆是面对未来的“警幻”(启蒙)表达。宝玉有“灵石”在身且有警幻仙子之妹引路,得以较凡胎俗子们捷足先登于太虚幻境,而他又无缘参透前尘后果。后来,当他看到梦里那些谶言和判词一一灵验,方才渐渐醒悟,终致毅然遁空,返回了与萨满教精神导向一致的自然界———大荒山。就连书中时隐时现的二位神界使者,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也终究不像释家和道家模样,[19]倒很像是借僧道外表(这在写书的时代是需要的)写出来的一对萨满使者。他们先是送大荒山间的“灵石”投胎人世,又借一面“风月宝鉴”给贾瑞惩其毙命,[20]再以标准的萨满法术帮助熙凤、宝玉从妖巫折磨下脱身,干的尽是萨满教神职人员“萨满”与“栽力”[21]常干的事情。

作为警幻仙子的妹妹,秦氏可卿也有萨满技能。她辞世前给王熙凤托梦,说的尽是预卜未来的“警幻”之语。

秦氏道:“婶婶……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不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

《红楼梦》到底需要以萨满教的方式,来预卜和警示些什么,这即是作者意欲诉诸读者的思想。自康、雍朝代始,满洲社会内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八旗生计”。人们提到“八旗生计”,多关注的是下层旗兵家庭人口激增引发的粮饷不支,贫寒迭起,殊不知,这满洲上层“大有大的难处”,却一样存在“生计”难题。在雪芹这里,印象深刻并且需要向他的读者全面摊开的,乃是满洲上流家庭或尚在潜伏或业已爆发的生计危机。[22]秦可卿以萨满口吻警告王熙凤及其大家族之际,贾家外表看去还享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警告者言之凿凿,被警告者则浑浑噩噩。凤姐儿和那不可一世的贾氏家族,依然沉浸在对当年接驾“把银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回忆中,依然兴奋于再造一回迎接皇妃省亲的大铺张大快活中,连秦可卿的葬仪也要操持得阵仗非常。

雪芹“十年辛苦”,所要完成的,就是这样一个满洲极盛家庭于毫不自觉的状态下,一举彻底跌落于读者视野的震撼过程。作为强化这条主线的写作副线,又讲述了“颦顰宝玉两情痴”,那场看似构成绝佳配偶的“木石前盟”,同样完输完败的故事。此外书里差不多所有有价值的事物,也都是面向美好目标而走行不远,便兜个圈圈儿,无可奈何地去向于毁灭。

雪芹是个敢于正视天地翻覆的大艺术家,也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

实不知雪芹在此书词曲之中,消耗了多少异常精准又万般用情的话语,来抒发他胸中的大凄凉大悲切: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笔者发现,《红楼梦》从作品叙事,到词曲搭配,一切用意竟然全在于要写出那个身处末世之中“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悲观逻辑。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甚至我们都可以用宝玉说给黛玉的一句既似情话又像气话的偈语,更简约地概括出雪芹的创作主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23]

跟读者常读到的诸多文学叙事不同,《红楼梦》不是循着中心事物由弱至强奋斗发迹[24]的走向运笔,却是逆向写了一座巨厦华堂将倾终倾的大势,作者全部用心皆包蕴于这盛极而衰的故事中。现世生活的乐极生悲、追悔无望,是作者至信不疑的。

那么,他想要表达的痛切追悔究竟是什么?是仅只在于豪门由盛及衰、由奢返贫的一般教训么?当然有这一层,却又不会局限于此。由我们观察到的作者在作品中暗自布排了偌多满洲元文化——萨满教文化基因来看,雪芹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亦不像是只为了倾吐贾府的伤心往事。业已具备满洲元文化精神站位的作家, 在故事讲述基础上,尚要表达的是对于本民族进关以来文化遭遇的辨思。

雪芹与其笔端的宝玉,如前所述,不大喜欢儒教,不大喜欢道教,不大喜欢佛教,他们对“熟透了的”中原文化,持敬而远之态度。他们认可满洲尊崇自然之文化的滋养,更愿意在满洲先民留下来的文化江河当中畅游。[24]然而入关了,需要在儒、道、释交融的汪洋中游弋,需要在儒、道、释规定的框架里舞蹈,虽说有些满洲人较早适应了变化,就其整个民族来讲,不适应则依旧是主流。一个难以适应异质文化环境的民族,可能会触发灾难,特别是当这种异质文化本身就显现出末世景象的时候。试想,贾府这等满洲人家如若还在关外生活,《红楼梦》全部悲剧便没有了来由。与其说它是一场政治性的或者社会性的伤痛,毋宁说是文化上的伤痛为宜。

满洲人进关前后在其高层出现的有否必要准备再撤回东北故乡的辩论,余音尚在,贾府深陷他方文化境地的故事已经上演。还记得纳兰性德那首有名的[浣溪沙](小乌剌)么:“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双重文化之间的折冲兴废,早就苦苦折磨过清初满洲人中的民族文化敏感者。在雪芹写《好了歌》之前,雍亲王(就是即位前的雍正皇帝)曾很喜欢另一首民谣《好了歌》:“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两首歌谣,思想上一脉相承,[25]读之写之,都暗藏有满人入关是否值当的意绪于其中。或有人问,假如雪芹真的有这种精神文化追悔,为什么其他出自女真谱系的满人反而没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这等认识为何会出自远祖却是汉人且对汉文化颇多修养的雪芹头脑?这当然是个有见地的问题。殊不知,“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因为这只智慧的“鸭子”既游过寒水又游过暖流,它才拥有一番清醒感触。当我们再联想到乾隆之际满洲作家和邦额、庆兰等正兴奋地“跃入”文言小说写作水域,而独有雪芹却“反潮流”地“跃出”文言写作水域,上述想法便获得了一道辅证。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不须枉猜与索隐,这两段曲词说得够明白了。

作家雪芹将其有关文化冷暖的一腔悲恸与追悔,一股脑儿撒到这里,显见的,是不很中肯和公允的。一个人总有他的偏爱,总有他的历史倾向与历史局限。但是,像雪芹这样一位至为聪颖而又杰出的文学家,能有这般深彻的历史文化洞悉,已然极其难得。笔者不能苟同的,是把雪芹和宝玉生硬地推到封建时代“反叛”的位置上,却以为,把他和他的男主人公看成是一种充斥悲情的文化英雄,会更确当。

雪芹的写作怀着强烈的目的,即要世人都来认认这烈火烹油般的“红楼”贾府,与这“红楼”贾府终归残“梦”一枕的宿命。他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八个字,以及触目惊心的《好了歌》,抽象概括出他独有的历史文化体验,向一个虽扬帆百年却有可能一朝搁浅的民族,鸣示出强烈警号。一式幻梦般的宿命指向,是雪芹创作心理的核心。他为作品设计了多重写作脉线,首先演绎了满洲大家族的盛极而衰,其次又讲述着令人憧憬的“木石前盟”毫无前途,再其次则是告诉读者,包括大观园里一切少女命运的美好物约,到头来都得毁灭,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彻头彻尾的“悬崖撒手”叙事,是雪芹文化宿命创作心理的绝佳证明。他陷于一种根本性的无可自拔的民族历史文化幻灭感,将所书各项悲剧线索彼此互构,皆向民族文化折冲来寻取解释。于是,他追觅,他痛悔,他反省,他彻悟……

我国满族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参凭于历史大背景的民族文化反思。在先前的满洲族别书写当中,此特点已出现端倪。是乾隆年间的曹雪芹,通过《红楼梦》将它初次激为洪波。人们会看到,绞结于历史、纠缠着文化的一批批满洲文坛后起之秀,还将在随后的时代,就此而奉献出许多许多。

雪芹以《红楼梦》参与满、汉交往时代的历史文化思辨。他的基本立场与价值观是服膺于满洲传统倾向的。主人公由大荒山“灵石”化身为人却直截楔入进关百年后的满洲望族家庭,这一点精巧的时空错置,恰好有利于观察关外与关内、百年前与百年后满洲文化遭逢之迥异,有利于写透不同历史岁月的同一文化持有,竟能将人们引向天壤不同的境地。作者对满民族建清定鼎之利害得失有着怎样的运思跟判断,值得人们根据其作品去深切考量。

“开弓没有回头箭”,历史之船从来也驶不回出发时的港湾,沧桑阔变常会与绝代风骚雄踞史册的英雄们开些玩笑。一部捶胸顿足追悔过往的《红楼梦》,终于成了满汉文化交通碰撞的生动摹本。许多年来,人们针对这部巨著书写者的心态,恐已给出了多达百十种的解说,实难说到底有没有切近肯綮的答案。

笔者在这里的议论,顶多也不过是完成了自圆其说的、发微于满学视角的一家之言。



[1]有一类情况属于例外,在某些“红学”著述里,认为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排满”。这种思路主要来自于辛亥年间(1911)的革命宣传,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中国小说史略》)

[2]凡“民人”(即“旗人”以外的所有人),则不必也不许可自称“奴才”。这已经成了清代辨识一个人身份的标志之一,“民人”当时被认为是无权享受自称皇家“奴才”的“荣誉”。

[3]一旦遇有战事,满洲将士奉命开赴战场冲锋陷阵以至于为国(君)捐躯,便是必然的事情。

[4]清代虽有旗民不得通婚的制度,人们还是偶能看到相反的例子。我们在读《红楼梦》时,抑或会有一种感触,尤氏一家的女性总有些跟满人贵族不大相像,譬如尤氏与尤二姐的凡庸无能以及尤三姐虽不凡庸却嫌泼辣失度的做派。

[5]宁府上下都姑息焦大,很少主动招惹他,他一气之下连主子家“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家丑都能嚷出去。对他,唯有偶过宁府来的王熙凤敢惩治他,作者写此事也为了体现“凤辣子”不把族中规矩当规矩,“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霸道性情。

第五十五回,吴新登的媳妇回李纨和探春: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李纨道:前日袭人的妈死了,赏银四十两,这也赏四十两罢。探春不同意,叫去查茶先前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即家生儿女),也有外头的(非家生女儿),亲属死了是赏多少。取了旧账来,探春看到,两个“家里的”皆赏过二十四两,两个“外头的”皆赏过四十两。探春便说:给二十两银子。“忽见赵姨娘进来……说道:‘我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又有你兄弟,这会子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连你也没脸面,别说是我呀。’探春……拿账翻给赵姨娘瞧,又念给他听,又说道:‘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这段叙述的前提,便是赵姨娘这家是“家里的”(家奴)身份,早已享受“家里的”待遇,不能再按未享受家奴待遇的“外头的”即一般仆人的则例对待。第四十六回里,写鸳鸯决意抗婚,“鸳鸯道:‘……你们不信,只管看着就是了!太太才说了,找我老子娘去,我看他南京找去!’平儿道:‘你的父母都在南京看房子,没上来,终究也寻得着。现在还有你哥哥嫂子在这里。———可惜你是这里的家生女儿……’鸳鸯道:‘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吗?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子娘不成!’”可见鸳鸯一家包括父母兄嫂都是家奴,她和她的哥哥,还是“家生子儿(女儿)”。这刚强的鸳鸯以弱抗强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贾母的偏袒庇护,另一方面也是“家生女儿”的身份起了些作用。

[6]这也成为满、汉两种文化当间一道不大不小的分水岭,甚而构成了清初清末两度由皇太后掌控政局,满、汉两大范畴反响差异巨大的潜因。

[7]满洲豪门女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要比坚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汉族同样人家多。

[8]至清乾隆时期,满洲人学用汉文创制诗文,已不囿于男性范畴,上层家庭的一些才女也多有能够写得一手好作品者,例如纳兰氏、佟佳氏、莹川等等。

[9]此段描写见于庚辰本、乙卯本中的第六十四回。

[10]《大义觉迷录》,卷一上谕。

[11]以往,《红楼梦》曾被判为反封建、反朝廷的“进步作品”,此等话语也就常被视为作者意欲逃脱阶级报复的“狡猾之笔”;其实,细加揣摩,这几句声明拿来看做作者有更深一层——即不得不隐去书中族别印记——的曲意交代,也许更说得通。因为那年月清朝和满洲是容易被画等号的。

[12]请参见陈景河十多年来发表于各地各种报刊上的多篇论文。

[13]千山位于今辽宁境内,是长白山之重要支脉。署名“千山曹寅”与署名“长白曹寅”盖为一意。

[14]有个别研究者认为他是去过的。

[15]陈寅恪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金明馆丛稿二编》,第334页,三联书店2001年版)

[16]不禁让人记起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的句子:“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对于这班异路民族的草莽青年来说,入关前后的处境简直像是个化解不开的梦。

见第十七回:“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17]譬如满族说部《乌布希奔妈妈》、《尼山萨满》等等,都是浸透此种信奉理念的突出证据。

[18]雪芹假若真的笃信佛教道教,为何要把这僧、道二人写得如此残缺不美。再看书里,铁槛寺的老尼贪财少德,佛门庵堂对于妙玉来说也全靠不住,贾敬修道家导气之术致一命呜呼……都不大像一般信徒之运笔。

[19]在萨满教的故事里头,萨满们用铜镜来祛病、禳灾、除恶的事迹相当多。

[20]栽力,萨满教神职人员的一等,在萨满跳神时充当助手。

[21]此点请参看《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笑道:‘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22]此语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黛玉听说,回头就走。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黛玉听见这话,由不得站住,回头道:‘当初怎么样?今日怎么样?’宝玉道:‘嗳!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玩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收拾的干干凈凈,收着,等着姑娘回来。一个桌子上吃饭,一个床儿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替丫头们都想到了。我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别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里,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倒把外四路儿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妹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我隔母的?我也和你是独出,只怕你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一番心,有冤无处诉!’说着,不觉哭起来。”另,查得宋代典籍中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23]《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均属这种模式。

[24]有些人不解,为何宝玉那么反感父亲贾政教他读书科考,却又要在诀别时深情跪拜父母。假如了解了尊奉萨满教的民族后代对前辈均会持由衷敬畏(前辈递升到一定程度则可能成为祖先神),此问题便可告迎刃。

[25]这也是教人们怀疑雪芹也许不会对雍正皇上十分怀恨的地方之一。









〔作者简介〕关纪新(1949-),男(满族),吉林伊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编审,《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当代多民族文学理论研究、满族文学暨老舍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秋桐抱怨贾赦年老“贪多嚼不烂”,是什么意思?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首发原创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家世袭不只是功臣勋爵,而是借鉴了明清宗室的爵位。

贾赦的荣国公世袭一等爵的将军,由荣国公降等,当是一等镇国将军,不比侯爵等级低。

按照明初品级,镇国将军遇到公、侯、正一品,也要先向他行礼,他再还礼。

当然,越往后镇国将军等级降低,但依旧不低于正一品。

这等勋贵贵族何等荣耀。贾赦承祖荫不说青出于蓝胜于蓝,也该励精图治。




谁知他却在袭爵后一味贪淫好色,偌大年纪身边姬妾丫头成群,又“贪多嚼不烂”。引得那心思不轨的丫头们各种抱怨,反成家族之羞。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六十九回)况素习以来因贾赦姬妾丫鬟最多,贾琏每怀不轨之心,只未敢下手。如这秋桐辈等人,皆是恨老爷年迈昏愤,贪多嚼不烂,没的留下这些人做什么,因此除了几个知礼有耻的,馀者或有与二门上小幺儿们嘲戏的。甚至于与贾琏眉来眼去相偷期的,只惧贾赦之威,未曾到手。

贾赦彼时五十多岁,人生已到暮年,却人老心不老,贪慕年轻貌美女子收为姬妾丫头。

之前就因向贾母讨鸳鸯惹得老太太暴怒,坚决没给他。

贾府上下也都提到他年纪不小,应该以保养身体为重,不应该还像年轻人那样“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味好色。

贾母对贾赦和贾琏“贪色”的立场就有区分。




贾琏年轻,偷情鲍二媳妇,贾母说:“什么要紧事,年轻人馋猫一样,保不齐不这么着,世人都打这么过来的”。

贾赦年老,讨鸳鸯,贾母教训邢夫人:“你们如今也是孙子儿子满眼了,你还怕他,劝两句都使不得,还由着你老爷性儿闹。”

知子莫若母,贾母一言将贾赦任性妄为的性格讲了清楚。

贾赦到底也没听任何人劝,讨不到鸳鸯就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个十七岁的女儿嫣红回来做了小妾。

可怜嫣红“红颜配白发”,终不免“一树梨花压海棠”。

贾赦得了嫣红肯定还不满足,等嫣红失去新鲜就会被弃若敝履,又寻找新鲜人去了。

正所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嫣红结局不得而知。可跟着贾赦的这些姬妾丫头们,对是早有不满。




贾赦年老,精力比不得年轻人。这么些年轻丫头,别说雨露均沾,最可能只是浅尝辄止。

贾赦“多心无余力不足”,还肚饱眼不饱,姬妾丫头不免怨声载道。

品行好的也就认命了,等时间到了,只求放出去嫁人就是。

秋桐这种品行不好的,便开始与小厮们嘲戏不轨,甚至背着贾赦打起贾琏的主意。

贾赦身边如此乱局,必然导致后院起火,家宅不宁,隐患未显丑闻已生。

真有一天闹起来,终不免《水浒传》阎婆惜、潘金莲和潘巧云之祸。




就以那秋桐来说,若不是被赐给贾琏,还不知道与二门小厮做成什么丑事。

贾赦只图新鲜,一味将秋桐这些人白养着不发放,可知其人其性自私。

秋桐会被他赐给贾琏为妾,到不是察觉二人私情。而是知晓王熙凤妒忌,尤二姐一人不成事,才派性格狠厉的秋桐过去,抵抗和防备凤姐暗中下手,确保贾琏打破王熙凤的妒忌封锁。

贾赦虽不堪,到底不傻,对贾琏迟迟无子也着急。

他趁着贾母收下尤二姐,将秋桐赐给贾琏,正是母子二人默契,协同突破凤姐的妒忌封锁,声援贾琏。




可笑他身边姬妾丫头成群,最不听妻子的话。儿子贾琏却是妻管严,身边连个平儿都不敢碰。

这也是之前贾琏办不成石呆子扇子的事,被他劈头盖脸一顿打,只说他“不能”。等贾琏偷娶尤二姐后从平安州回来,他又喜笑颜开夸奖“会干事”,赏赐银子和小妾的原因。

贾赦聪明却乖张,可惜不务正业,一味贪图女色,老年贪多又嚼不烂,终究贻笑大方。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01 20:51・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99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怎么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贵族豪门家大丫头的妙用你不懂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母招待刘姥姥在大观园吃喝后,酒足饭饱喝了茶,却又跑去了栊翠庵。既不拜菩萨,反而要妙玉再煮茶伺候。

等妙玉煮好了茶,她又是挑茶,又是挑水,又将妙玉煮了半天呈上的好茶,只喝了两口就给了刘姥姥,简直是对妙玉降维打击和羞辱。




妙玉客居在贾府,尽管是贾家投帖子请来的客卿,面对贾母如此,无论愿意不愿意,都要好生接待贾母骚扰,笑脸相迎。这本就对她是一种强迫。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妙玉招待贾母,礼节上是一丝不错,也并不忙乱体现出良好的教养和品味。

这从她给贾母准备了老君眉茶和旧年蠲的雨水,就能体现出来。

(第四十一回)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

妙玉的茶,从茶器、茶具到茶水,无一不雅致精巧,不带有一丝的俗气。




尽管贾母喝了一半被给了刘姥姥,却被形容为“淡了些,再煮弄点才好”,就仿佛一个农家不识字的婆子,点评王羲之的字是狗爬一样,明显d对烧水煮茶的妙玉包含羞辱之意。妙玉也只能忍耐,尴尬的听着众人引起的哄笑,谁叫她也寄人篱下呢。

这段故事最重要的点,其实不在妙玉如何表达,而在于贾母和刘姥姥的表现,对妙玉的刺激。

然而,很多人嗯关注点,却放在了妙玉投贾母所好,涉及到的六安茶和隔年雨水问题。

煮茶用水,自然代表妙玉的个人品味。她虽没有条件要求贾府给她提供山泉水,又不肯用井水糊弄。但也会每年承接足够的雨水,再存放好泡茶用。

这里不讲陈年雨水是否能喝的问题。反正古人认为使用“无根水”喝茶,才是那个年代的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极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追求。




那雨水怎么接,如何存放都有学问,就不多赘述了。

妙玉用雨水给贾母泡茶,是出家人接待的最高礼敬。就算贾母存心来找茬,对此也挑不出什么礼来。谁叫主人家不给客人提供山泉水饮用呢。

水还罢了,最瞩目的反而是妙玉选用的茶叶。

贾母主观认为妙玉给她泡的茶是六安茶,不免令人奇怪贾母的依据。

其实熟悉六安茶历史的人一点不会奇怪。六安茶始于唐代,在明清两代就是宫廷御用贡品。尤其清代初期,六安茶中的齐山云雾被制成六安瓜片,更成了宫廷御用之茶。为上流贵族社会所追捧。




贾家吃穿用度一贯追求“上用”和“贡品”,这也是他们贵族的特权,能够有渠道弄到与皇帝一样的贵重物品自家享用。也是彼时默认的潜规则,倒也没人追究僭越的事儿。

六安茶不过是个茶叶,当时风靡一时,肯定不只是专供皇家。贾家肯定也是享用当时最好的茶来待客。

当时分给各房最好的茶,或者待客专用茶,大体就是这六安茶。

只是六安茶对年纪大的人来说,会刺激脾胃,贾母并不喝。

妙玉对此一清二楚,看似很玄妙,其实说穿了一文不值。

贾母主观认为妙玉给她的是六安茶,别人大概也是如此认为。

但鸳鸯作为贾母的贴身大丫头,可不能干等着看妙玉的笑话。毕竟真端上六安茶,贾母不自在,她这大丫头当的也太失职。

这件事说白了一点不复杂。领导不喜欢喝茅台,秘书在每次行程时,必然要确保万无一失,提前告知接待方按领导的喜好准备。




贾母来到栊翠庵,鸳鸯肯定要告诉妙玉,贾母爱喝老君眉,甚至这个茶叶不排除也是鸳鸯随身携带,提供给妙玉的。避免贾母随时有喜欢的茶叶喝,不出一点差错,才是她作为贴身大丫头的本分。

至于贾母是否有意危难妙玉,不影响鸳鸯尽自己的职责。对妙玉来说,贾母做出的姿态就已经够她受的。不需要真让贾母自己再受委屈。

所以,当时的情况是贾母喝的是老君眉,但其他人肯定是六安茶。

我们只看妙玉应对贾母时对答如流,如果忽略了鸳鸯背后的努力,则不免白看了文章,失去了通览全局的视角和乐趣。您说呢?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6-26 17:04 , Processed in 0.0872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