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绛珠仙子贾宝玉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21: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
出自宋代秦观《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妙手写徽真。
水翦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
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
谁记当年翠黛颦。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
任是无情也动人。

作者秦观简介
秦观画像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苏门四学士”之一,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观祠,丽水的秦观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后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于绍圣元年亲政后(1094年)“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秦观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哪里?shanxinyijiu2013.04.21浏览4938次理工学科[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bjX42013.11.26


满意答案
牡丹花
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待,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罗隐的诗常常带有没落的冷冷讽刺意味,讽刺着世间的不公.他把关注的目光更多放在了审视考场与人际之上,对许多凭借谄媚,奉承而飞黄腾达的人,罗隐常会投去凌厉的目光,即使在赏着牡丹的时候,也不忘讽刺一下那些趋炎附势之人.

牡丹随着东风一起开谢,当是别有原因吧,是不是因为它能赢得东君眷顾?就好比昔日杨贵妃的玄宗的一枝解语花......是啊,牡丹也是一样,只要有着倾国之美,即使无情,不也一样动人么?美艳的芍药也只是牡丹你的近待罢了,芙蓉也为了避开你的芳尘而挤入了池中去,可怜啊,没有想到,如此美艳的牡丹,也有被韩弘这种人砍掉的时候,当韩令做成了事之后,牡丹的秾华也便被辜负了.

诗无达诂,何况罗隐此诗喻意极深,这首<牡丹花>竟无法全然明了,只知道,罗隐是在抒发着自己的感慨了.

严格来说,罗隐这首从反面称赞牡丹的诗,几乎没有怎么写牡丹,不写花之美,花之开,花之谢,而是以花喻人,这样的诗歌往往无法站在同煤在诗歌的前列中.但罗隐的<牡丹花>例外,正是他独特的光芒,使之格外引人注目.

“任是无情亦动人”,自己也曾羡煞这种冷艳,奈何“无情”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何况,无情即使动人,又怎如有情来得更回可爱,可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21: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要看:1058年,一家6口同时考中进士、轰动朝野,原因在这
广州玉 2020-01-14   |  16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39岁的曾巩带领着弟弟曾牟、曾布、堂弟曾阜,妹夫王无咎、王幾共赴京师,参加当年由欧阳修主持的科举考试,结果一门六人全部中第,这在全国乃至科举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分析原因,只因曾巩有一个好妻子、大家有一个好嫂嫂——晁文柔。

晁文柔是潭州清丰县人,父亲是光禄少卿晁宗恪。晁文柔属于典型的大家闺秀,家教良好,知书达理,她早就听说曾巩的大名,对曾巩非常钦慕。

男人要看:1058年,一家6口同时考中进士、轰动朝野,原因在这

曾巩画像

曾巩出生于江西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的一个官宦之家,自幼就天分过人,脱口成诵,终生不忘,12岁时他就试做《六论》,援笔即成,词句雄伟,诵者无不夸奖。然而这个才华横溢,文章出类拔萃的才子,却命运多舛,屡试不中,而且家庭屡遭变故。

曾巩18岁时,父亲曾易占突然遭诬陷被罢官,在家赋闲多年,全家一时陷入困境。特别是后来,父亲曾易占、哥哥曾晔又先后去世,此时,弟弟曾布、曾肇等又均未成人,曾家的境况就更是惨淡,生活重担就全压在大哥曾巩的身上。为了维持生计,教养弟妹,曾巩一边用功读书,一边下田劳作。因此迟迟未能成亲。

直到曾巩35岁那年,才经亲戚介绍,与18岁的大家闺秀晁文柔结婚。晁文柔过门之后,夫妇非常恩爱。这时,曾巩还没有考中进士,家里生活非常困苦,晁文柔从来不嫌弃跟着丈夫过贫困生活,家里的事务都由晁文柔一人承担,减轻了曾巩的负担,使曾巩有足够的时间用功。

尝到爱情甜蜜的曾巩更加发奋努力,他在劳作之余,抓紧用功读书,从来没有放弃追求上进。为了让曾巩兄弟吃上及时的午饭,晁文柔亲自为劳作的曾巩兄弟置备饭菜,这给了曾巩极大的鼓励和安慰。为此,曾巩在《南源庄》中写道:“梁鸿妻亦高,能快穿衣与黎茹。成家倘已嫁诸妹,有立不忧吾弟孺。”

不仅如此,对于曾巩的文友,晁文柔也是精心照顾。一天,山中的几位文友前来拜访曾巩,曾巩非常高兴。尽管家里的条件不好,但是,晁文柔马上点火煮黄米饭,并且把家里的公鸡也杀了,让客人吃上可口的饭菜。那一天,主客谈得非常投机,客人对曾巩的学问和人品佩服得五体投地,谈着谈着,就谈到了天亮。第二天,客人依依不舍地离开曾巩家。

曾巩婚后生活幸福,夫妻恩爱,妻子温柔体贴和勤劳能干,再加上文友的经常造访,互相切磋文章技法,使曾巩的学业突飞猛进。

同时,晁文柔尽心尽力服侍婆婆,细心周到;对曾巩的同胞手足,关心爱护,尽到为嫂之礼;对于曾府的其他人,无论男女老少,也都各尽其意。她出身官家,带来一些首饰,都是别人没有见过的,有人喜欢,她就解下来相赠,一点也不吝啬。全家上下,远亲近邻,都夸她仁孝慈恕,四德俱全。

晃文柔是曾巩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正是有了晁文柔的鼎力相助和爱的浇灌,婚后第4年,曾巩终于考中了进士。那是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39岁的曾巩带领着弟弟曾牟、曾布、堂弟曾阜,妹夫王无咎、王幾共赴京师,参加当年由欧阳修主持的科举考试,结果一门六人全部中第,这在全国乃至科举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由此,曾家困窘状况得以改变,晁文柔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

晁文柔是了不起的女人,可惜她只活了26岁。嘉祐七年(1062年),曾巩43岁那年,晁文柔病逝于京师。对于晁文柔的不幸去世,曾巩痛心不已,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给晁文柔写下了《秋夜》诗:

秋露随节至,霄零在幽篁huáng。

灏hào气入我牗,萧然衾蕈xùn凉。

念往不能寐,枕书嗟jiē漏长。

平生肺腑友,一诀余空床。

况有鹊巢德,顾方共糟糠。

偕老遂不可,辅贤真淼茫。

家事成濩hù落,娇儿亦彷徨。

晤言岂可接,虚貌在中堂。

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诚知百无益,恩义故难忘。

晁文柔去世两年以后,曾巩又为她写了墓志铭:

“文柔姓晁氏,讳德仪,字文柔,年十有八嫁余。余时苦贫,食口众,文柔食菲衣敝自若也。事姑,遇内外属人,无长少远近,各尽其意。仁孝慈恕,人有所不能及。于栉珥衣服,亲属人所无,辄推与之,不待己足。于燕私,未尝见其惰容。于与人居,未尝见其喜愠。折意降色,约己以法度,学士大夫有所不能也。为人聪明,于事迎见立解,无不尽其理,其概可见者如此。盖天畀之德而夭其年,遗以相余而夺之蚤,余不知其所以,而又不自知其哭之之恸也。”

【后来呢】
在曾巩二十七年为官的日子里,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做官从不贪图私利,如果说确实有的话,那就是在他调任福州之后,年迈母亲随弟弟曾肇居于京师,作为长兄,他不便尽孝敬之责,故多次申请调任近所(但是,这个“母亲”还是曾巩的继母)。

曾巩长曾布十七岁,长曾肇二十八岁,曾布、曾肇正是在曾巩亦父亦兄般的关爱之下长大成人。曾巩才学品行俱佳,自然成为包括曾布、曾肇在内的曾氏子弟学习的榜样。曾肇在曾巩去世后深情地记道:“光禄不幸蚤世,太夫人在堂,阖门待哺者数十口,太夫人以勤俭经理其内,而教养四弟,相继得禄仕,嫁九妹皆以时,且得所归,自委废单弱之中,振起而亢大之,实公是赖……属则昆弟,恩犹父师。”

男人要看:1058年,一家6口同时考中进士、轰动朝野,原因在这

【附录】曾巩在任地方官时,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全信共124字。2016年,此信拍出了2.07亿元的天价。
男人要看:1058年,一家6口同时考中进士、轰动朝野,原因在这

《局事帖》为年迈的曾巩在任地方官时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全信共124字。 2016年,在中国嘉德2016春季拍卖会上,以2.07亿元成交(平均一个字高达167万元),被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收入囊中。

《局事帖》,水墨纸本,29×38.2cm。此件作品是书写在宋代印刷书籍纸张的背面。《局事帖》书于印书纸背,仍能看出图书印刷的字痕为《三国志》刻本。

《局事帖》书信的原文为:
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汨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难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宜。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印文:曾巩再拜

经专家考证,《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曾巩唯一一件传世墨迹。曾巩是一个金石碑拓的收藏家,曾经收藏拓片有500张之多。《局事帖》虽累经名家递藏,历尽劫波而纸墨如新,可谓千年遗珍、人间孤本,实为至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08: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绛珠仙子绛芸轩绛洞花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0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绛珠仙子贾宝玉&林黛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3: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绛珠仙子神瑛侍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4: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绛珠仙子自张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5: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绛珠仙子太虚幻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7: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有高人已看穿,通灵玉的本来出身,在北邙山:红楼美人全是骷髅

安阳源易缘

2024-06-17 10:42河南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有高人早看穿:红楼是鬼世

贾宝玉并非凡人,他出生时口衔美玉,贾母因此玉,视他为珍宝。

宝玉一生的荣耀和禁锢,都源于此玉。黛玉和宝钗的命运纠缠,也源于此玉。

那么,通灵玉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什么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通灵玉的出处,如同神仙显圣,只露出一抹痕迹,其他隐于云雾之中。


这就是曹翁的狡黠之处,他不停地给你设悬念,留线索,让你心里疯狂长出无数手,要把神仙拽出来看看真身。

具体你能看到什么神,那就是各凭本事,各凭慧根喽!

其实,早有高人已看穿,通灵玉的本来出身,就在北邙山,红楼梦是一个鬼世!

通灵玉现身梨香院

通灵玉第一次现身,是在第八回,宝玉和宝钗在梨香院相会时。

这个时间,是有深意的!

“‘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与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二宝第一次单独交际,是在梨香院。通灵玉也是在这时才露出真颜。

记住,这个时机,是解开通灵玉之谜的一把钥匙。

众所周知,梨园是戏曲的代名词,本来这是被奉上神坛的国粹。

但在历史的流变中,梨园子弟被称作优伶,优伶是下九流,带有淫色的元素。

宝钗一来,就被安排住进梨香园,被一些网友误解,认为这是贾家高待薛家。


但事实完全相反,梨香院的位置,地处荣府的后宅最深处,它的后门直接通向的是仆人、杂客的地界,绝非什么高贵之地。

这梨香园最初开辟者,是荣公,原文说是:“乃当年荣公暮年养静之所。”

“养静之所”,说的是冠冕堂皇,但这地界真的静吗?

未必!

大户人家的宅院大,越靠近大门的建筑,都是正大光明的明堂,而越往后的地方越荒凉,几乎是一府里最杂乱的地方。比如大小便,都是选这个地方。

那为什么说是“养静之所”呢?

像荣公这样的肱骨之臣,在朝堂,就是名利场,退下朝堂,养静,养的是自己的精神和爱好。

现代人培养爱好,不过是喂鸟遛狗,古代贵族养静,可不是枯坐喂鸟哦!是养人!

荣公这座梨香院里,养的是什么人?

看名字可知,就是戏子,也就是优伶。

后来建造大观园,从姑苏来的小戏子们,住的果然也是梨香院。

所以,梨香院在荣府,一直以来就是优伶的代名词。


你说,薛家,宝钗的地位能高吗?她在荣府人心中,是什么身份呢?

就是优伶!

庄子的骷髅

请问:黛玉早于宝钗进府,为啥通灵玉的真颜,直等到宝钗进府,和宝钗独处一室才现出来?

答案是:因为宝钗是优伶!

通灵玉就是优伶勾引出来的!通灵玉下世,就是来寻优伶的。

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脂批:二语可入道。故前引庄叟秘诀】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通灵玉有两个相,通灵玉有两个相,通灵玉有两个相!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个本相,是青埂峰下的顽石;一个幻相,就是荣府里的贾宝玉。

这首嘲讽诗,前4句,说的是本相;


后4句,是幻相。

而真相,和幻相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一句:【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1、失去的是本相,本相是幽灵真境界,即青埂峰下的顽石就是幽灵真境界。

2、臭皮囊是幻相,幻化成的即贾宝玉。

3、皮囊是皮,而本相是骨。

这就是真身和幻相的关系。

出考题:没有皮,只有骨头的是什么?是骷髅!

通灵玉的本相,就是骷髅啊!

屏幕前的网友,请不要着急说笔者脑洞大开。

因为脂砚斋,也早已看出曹翁的用意,在这句旁侧批:【二语可入道。故前引庄叟秘诀】

【庄叟】是谁?

是庄子!

庄子《至乐篇》中,有一篇著名的关于骷髅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庄子去楚国的路上,碰见一具骷髅,便枕着骷髅入眠。

梦中骷髅和庄子对话。

庄子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lǘ)里,知识;子欲之乎”
我让神仙恢复你的骨骼肌肤,让你返回你的父母、妻子、邻里、师承中,你愿意吗?

髑髅曰:死, 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骷髅婉言谢绝,因为死后,无君臣尊卑,无寒暑之苦,就是称王拜相,也比不上一具骷髅的快乐!

看到了吗?骷髅是睿智的,它是幽灵真境界。

但通灵玉是蠢物,它的蠢,不是人世间的蠢,而是悟道中人的蠢。


通灵玉,蠢在看重皮囊之美,而拥有美丽的皮囊的,是什么人?是优伶啊!

本相是幽灵,而幻相亲就的是优伶!

所以,通灵玉在优伶出现时,才会现出皮相:一块无瑕美玉。

宝钗就是优伶!

通灵玉是石鼓文墓碑

为什么一块石头,和骷髅产生这么密切的联系?

且看嘲讽诗的最后两句,很耐人琢磨:【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白骨如山,这是什么地方?是骷髅堆,是乱葬岗!

这就是通灵玉的本相生存的环境。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其实一僧一道早就告诉我们,就是北邙山啊!

“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消号。”
北邙山是什么地方?自周起,就是天下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优伶美人的墓葬群。

自古贵圈就流传有“生在苏杭,死在北邙”的名言。

因为北邙山上墓葬过多,就出现了白骨磊白骨,白骨尸无主的情况。

“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这就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的来历。竟然是写实。

那么,通灵玉作为一个石头,为啥和白骨为伍呢?

因为通灵玉,就是一块缩小形的石鼓文墓碑!


石鼓文,是刻在石头上的一种文字,因石鼓文的载体石头像鼓,而得名。

其实,通灵玉的形状,就是鼓形,而非平面!

再次划重点,石鼓文,一般都是墓志铭。

石鼓文的文字,是大篆,而非小篆。它是先秦遗留的瑰宝。

而曹雪芹介绍通灵玉上的文字,明确说是篆体字,但没说是大篆还是小篆,只把图样留在原文中,如下:


有人根据文字通灵玉上文字的内容“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认为通灵玉就是秦始皇时期李斯刻的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但其实不是。

通灵玉的文字式样,是大篆,比小篆更粗放、雄浑。

通灵玉,就是一块石鼓文墓碑!

所以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正面是美人(优伶),背面是骷髅(幽灵)!

红楼第一大男主,就是墓葬群里的墓碑,围绕他产生的红楼故事,里面的一切人物,实际都是鬼世,什么十二金钗,都是幻相,你可知道!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7: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世间绝无仅有的伟大传奇
少读红楼 2024-06-06 发布于上海  |  22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壮美深邃的文学“庐山”,站在不同的角度欣赏,就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带有一定程度自传性质、具有相当纪实色彩的小说。如脂批指出“非经过者,哪能写得出?”等等。因此,小说中某些人物有生活原型,但此书“满纸荒唐言”,《红楼梦》又远远超出了自传体小说的范畴,因而小说中的人物又远远超越了他们生活的原型,成为作者艺术再创造的、独特的“这一个”。
如对于贾宝玉及其象征物石头,脂砚斋明确地指为作者本人的“化身”或曰“自寓”,但同时脂批又指出"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曾亲目睹者。”而文本中有些人物则完全是作者虚构的,是隐喻的载体,是具有寓言性质的艺术典型。如一僧一道、甄英莲等等。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一面镜子,有两面,正面为假,背面为真。文本呈现的是正面,正面的"假”,通过隐喻、比托等手法,又隐现背面的“真”,是隐真之“假”,是“写假则知真”的“假”。如果不能跳出正面,就会身在庐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
文本“大旨谈情”,但脂批指出“此书表里皆有喻也”,因而这“情”,就不是简单的男女之情,而是以男女之情作喻,相当于“色”,即世间万象,其中自然包含政治权力。试举一例,第三十四回,宝玉因种种“不肖”大承笞挞,差点送命;宝钗和黛玉分别探视,其中有如下脂批:"天下古今英雄同一感慨。”、“英雄失足,每每至死不改,皆犹此耳。”、“不避嫌疑,不惜声名,破格牵连,诚为可叹,着实可怜。”如果是简单的男女怜爱之情,没有隐喻,这些脂批岂不莫名其妙?
如果不必追究隐喻,只看风月宝鉴的正面,可以以物理时间观照文本时间。文本呈现的是末世哀歌,正如脂批指出:“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其后的部分"迷失无稿”,真实原因应该是为避“文字狱”之祸,因为在接近第八十回的第七十二回,脂批指出,"一提甄家,盖假事将尽,真事将显”;第七十四回,对于甄家被抄,脂砚斋又批道"奇极!此曰甄家事”。

《红楼梦》毕竟是天才创作的伟大小说,其中固然有作者自身经历的艺术再现,但更多的是作者的艺术创造和虚构,又用荒唐的"一番梦幻”展现。楔子中,石头上的偈诗写道“此系身前身后事”;第一回,甄士隐听跛道对癞僧说,“你我不必同行,三劫后,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脂批又指出:“佛以世为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
因此,在"表里皆有喻”的“一番梦幻"中,时间也是隐喻,而且打破了物理时间的界限,时间既是现在又同时融合了过去,或者融合了未来;人鬼可以共舞,人神可以并存,文本中的形象既是鲜活的人,又可能同时是鬼或是神。文本的时间,是独特的“梦时间”,文本更像是一部寓言性质的小说,处处有隐寓。
《红楼梦》,世间绝无仅有的伟大传奇,书外有书,是“大书、特书”。风月宝鉴正面,是"大书”;风月宝鉴背面,是书外书,是"特书”。如人有两足,鸟有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书”,大旨谈情,石头和神瑛侍者"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下凡造历幻缘,迷陷于情,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最终开悟,从"空"中来,又回到“空”中去,其中既有对人情世态栩栩如生的摹画,又有作者超凡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智慧的深刻展现,是“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的心血结晶。

但此书并不空,作者也不空,否则世间便无此传奇。文本中的人物,时不时闪现作者的影子,如薛宝钗,罕言寡语,安分随时,是"花香袭人正意”(第八回脂批),“历着炎凉,知着甘苦,虽离别亦自能安”(第七回脂批),在自安中也有一颗昂扬的心,期待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史湘云"寒塘渡鹤影",历经坎坷,却"自是霜娥偏爱冷”。虽然同入"薄命司”,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使是无头之身,也要悲壮地舞出生命的精彩。
而书外书、“特书”,用融合了过去、现在、未来的独特的曹氏文学的"梦时间”,以"三春”和"三秋”隐喻“九十春光”,隐晦地以胤礽为中心,既呈现了自己家族的兴衰史,又几乎神不知鬼不觉地暗写了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近百年清史。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关注
undefined
少读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57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20: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隐史
2024-05-27 09:44

已关注
《红楼梦》中神秘的“赤瑕宮神瑛侍者”是谁呢?

我在第一回中视频解密过了这个名字有玄机,接下来再细细详解:

——“赤”为“朱”;

——“天宫”暗喻皇族;

——“神”既是暗示高高在上的皇家身份,也是暗示已经去世的先人父母,因为中国传统信仰以祖先神为主,已逝的先祖和父母会被供奉为血缘性的家神;

——“瑛”字拆开为“王”与“英” ,男左女右,左边“王”指帝王崇祯,右边“英”则是取自田秀英之名。原来,“神瑛”其实是“绛珠“和”仙草”的合二为一,也就是说,“神瑛”实为已经仙逝去往西天的朱由检与田秀英二位先人。

——“侍者”除了谐音“四者”, 暗示朱慈炤排行第四外,还有侍奉之意,即朱慈炤作为儿子侍奉父母神瑛——也就是已经仙去的、化为家神的帝王崇祯和田秀英之意,因此自称“神瑛侍者”,即神瑛的侍者——儿子四者朱慈炤。

所以,“神瑛侍者”同“绛珠仙草”一样,其实也要拆解成两部分看,即:“神瑛”,已经仙逝化为神灵的“王”与“英”;和“侍者”,身为儿子侍奉父母的皇子“四者”——朱慈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6-26 10:21 , Processed in 0.0598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