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17: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管中窥豹:王熙凤为何能管理荣国府?兼谈阿凤理家处境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王熙凤向以管家强悍著称,其担任荣国府的管家女人,可谓呼风唤雨,权力滔天,甚至风头盖过了自己的丈夫贾琏。

故第26回贾芸谋职,期望能在“修建大观园”这件事上捞点油水,多番苦求贾琏,皆石沉大海,后买麝香、冰片等礼物送与王熙凤,不过两日工夫,便“荣获”大观园采买绿植的肥差。

可细窥红楼,王熙凤能力虽强,但她的身份地位其实很尴尬,一言以蔽之:王熙凤是荣国府大房的儿媳妇,却管理着荣国府二房的家事。

荣国府大房贾赦、二房贾政,业已分家,各过各的,贾赦袭了祖宗留下来的爵位“一等将军”,贾政则做了工部员外郎,占了荣国府正房荣禧堂,掌握了荣国府大部分的资源——贾政二房成了荣国府的真正主人。

贾琏、王熙凤乃是贾赦之儿、儿媳妇,故而是大房的人,按理来说,是没资格管理二房的家务的,但很奇怪的是,琏、凤两口子都在二房这边做事,书中曾借冷子兴之口阐述过这一点:

冷子兴道:“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喜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到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二爷到退了一射之地。”——第2回
琏、凤两口子能在二房这边做事,若是掰开揉碎地分析,其实答案并不难:贾政二房这边没有能干之人,长子贾珠虽才学优渥,却早早去世,贾宝玉、贾环尚是孩童心性,如何管家?只能将诸事交给年长且有世俗经验的贾琏;

王熙凤也是如此,二房这边王夫人年近五十,心力不济,管不了这么复杂的家事。二房这边倒是有一个李纨,却是个寡妇身份,加上才干不佳,不足以撑起荣国府的管理重任,最终王夫人只能从大房那边将王熙凤“借”过来用用。

王夫人选择王熙凤来管家,应当是有一定考量的。王熙凤的能力不用多说,自然是一流的,更重要的是,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自家人自然用着放心——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就算王熙凤能力通天,王夫人恐怕也不敢用。

在这种背景下,就注定王熙凤在荣国府的处境很微妙,一方面王夫人将整个荣国府的全部家务交给她,貌似对她很信任;可另一方面,王夫人一直防备着大房,也防着王熙凤,对其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理。

笔者试举一例,目前很少有论者深究此例,那就是第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的鸡汤事件。

彼时贾宝玉被贾政笞挞,卧病在床,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薛宝钗等人前来探望,期间贾宝玉提出要喝汤,王熙凤便张罗下人去烹调,并自觉做了在场所有人的份,让大家都尝尝,期间王夫人就曾出言询问:

凤姐儿说着,接了过来,递与个妇人,吩咐厨房里立刻拿几只鸡,另外添了东西做出十来碗来。王夫人道:“要这些做什么?”凤姐儿笑道:“有个原故: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作。今儿宝兄弟提起来了,单做给他吃,老太太、姑妈、太太都不吃,似乎不大好;不如借势儿弄些大家吃,托赖连我也上个俊儿。”——第35回
客观来说,王熙凤的做法不存在任何问题,甚至颇有当家做主的精明之风——贾宝玉要喝汤,在场诸多长辈、亲戚,难道让大家眼巴巴看着?

王熙凤就是看到了这一层,所以默认做了所有人的量,王夫人却出言询问,单从这个情节来看,貌似是王夫人不明就里,所以询问王熙凤做汤的来龙去脉。但如果结合后文贾母的一个玩笑,便知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贾母在一旁听到王夫人、王熙凤的对话后,随口开了一个玩笑,调侃了王熙凤一番:

贾母听了,笑道:“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说的大家都笑了。凤姐也忙笑道:“这不相干!这个小东道我还孝敬得起。”回头便吩咐妇人说:“给厨房里只管好生添补着做了,在我的账上来领银子。”妇人答应着去了。——第35回
贾母的这个玩笑很奇怪:王熙凤好心考虑到在场长辈、亲戚的存在,给大家都做了汤,即便花费荣国府官中的钱,亦在情理之中,贾母的玩笑太没道理!

是贾母犯了糊涂吗?笔者窃以为,结论恰恰相反,贾母看得太明白了,她开这个玩笑,让王熙凤自己掏钱来“请客”,完全是在保护阿凤。

因为相对于王夫人而言,王熙凤的身份太复杂了:她既是王夫人自家的内侄女,又是对手大房家的儿媳妇,更是自家的管家,管理荣国府各项事务,王夫人不得不监督、敲打王熙凤。

贾宝玉要喝汤,王熙凤向厨房吩咐,为了顾及在场所有人,就干脆做了大份,每人都尝尝,这些事本身都不存在任何问题,真正引起哗变的是王熙凤最后的那句:不如借势儿弄些大家吃,托赖连我也上个俊儿。

当然,王熙凤这话肯定是玩笑话,仅仅是为了展现自身的幽默,可对于曾有管家经验的王夫人、贾母而言,凤姐儿的话就涉及到一个严肃的经济话题:如果这碗汤是为了你自己喝,顺便带上众人,那你就不该拿官中的钱来请自己的客!

贾母必定都知道王熙凤的那句“托赖我也上个俊儿”是开玩笑的,但针对管家、财务而言,不允许有任何模糊的弹性言辞,王熙凤既然说是为了自己喝,那就应该你来掏钱,否则就会授人以柄。

这并非是笔者主观臆测,《红楼梦》中是有隐隐的暗示的,譬如第25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赵姨娘在背后向马道婆说王熙凤的坏话,便言之凿凿地称:了不得,了不得,提起这个主儿(王熙凤),这一分家私要不教她搬送了娘家去,我就不是个人。(第25回)

可见,贾府中已经有人对王熙凤形成了偏见,认为她搜罗贾府的钱,放入自己的囊中。

站在王夫人的角度,给贾宝玉做汤,本是一桩小事,可王熙凤将这件厨间小事扩大化,变成了又要买鸡、又要备料,花费不少银子的“大事”,而且是打着“我王熙凤很懂事,给大家都安排了汤”的旗号——花着荣国府的钱,给自己挣名声,王夫人心里能舒服吗?

恐怕王夫人看到这些,也会产生王熙凤是不是素日里就“大方”惯了,太过随便花费自家的钱的疑虑,这无疑是个很大的忌讳。

贾母很明显看到了这一点,故而有意帮衬王熙凤,看似让王熙凤破费,实则是在“救”王熙凤。

而从这个情节也可以看出,王夫人虽然任用了王熙凤当管家,但始终对其保持警惕心理,甚至第74回大观园发现绣春囊的踪迹,王夫人第一反应就觉得这是王熙凤的东西,并气势汹汹前来问责,读之令人心寒,后40回中,宝玉前脚娶了宝钗,王夫人后脚就断了王熙凤的后路,将管家权全部收回,交给自己的儿媳妇宝钗......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王熙凤的一生恰是对这十二个字最好的诠释。

发布于 2021-07-30 23:03
王熙凤
贾宝玉
薛宝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22: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为何明知秦可卿品行不端,仍愿与之交好?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王熙凤

纵观《红楼梦》全书,虽女子众多,但能得“女强人”王熙凤青目相待的,屈指可数,算来算去无非这几位:秦可卿、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

黛玉、宝钗、探春自然不消多说,皆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顶尖女子,个个才貌双全,能力不俗。唯独秦可卿,王熙凤能看得上她,并与之成为闺蜜好友,受到很多读者的质疑。

究其原因,秦可卿与公公贾珍之间,有过一段畸形的“爱情”,这是秦可卿无法摆脱的黑料,而且从《红楼梦》文本中来看,王熙凤无疑是知晓这件事的,譬如第7回的“焦大醉骂”,王熙凤就在现场,听了个一清二楚,且看原文:

焦大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哪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听不见,贾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第7回
何为“爬灰”?乃指公公与儿媳妇私通是也。

王熙凤远远听见,却装作没听见,已然暗示了王熙凤早已心知肚明。退一万步说,即便王熙凤当时不知道,可在听到焦大醉骂后,以她的脾气,岂会不打听?

所以王熙凤知道秦可卿与公公贾珍之间的不洁关系,是确定的。问题在于,王熙凤既然明知道秦可卿品行有污,为何还愿意继续与之做闺蜜呢?

王熙凤与秦可卿之“姐妹情”

秦可卿只出场寥寥数回,可她跟王熙凤的交集却是多之又多,譬如第7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中,薛姨妈赠送了王熙凤四朵宫里的堆纱花,王熙凤收到花后的第一反应就是送两支给秦可卿,且看原文:

周瑞家的忙起身,拿匣子与她,说送花一事。平儿听了,便打开匣子,拿出四支,转身去了。半刻工夫,手里又拿出两支来,先叫彩明来,付她送到那边府里,给小蓉大奶奶送去。——第7回
再有其后秦可卿生病,卧床不起,探望她最勤的也是王熙凤。第11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中,荣国府众多女眷皆来宁国府做客,一向喜欢在人群中显摆自己的王熙凤,居然主动要求先离场,去探望正卧床的秦可卿:

凤姐儿、宝玉方和贾蓉到秦氏这边来。进了房门,悄悄的走到里间房门口,秦氏见了,就要站起来。凤姐儿说:“快别起来!看起猛了头晕。”——第11回
王熙凤和秦可卿不是一辈人,可王熙凤与秦可卿的相处模式却如姐妹一般。

王熙凤的待人原则

究其原因,是因为秦可卿不论是外貌,还是才干,都跟王熙凤不相上下,甚至比凤姐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牵扯到王熙凤为人做事的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

王熙凤很会看人,就比如赵姨娘,人品卑劣,到处惹是生非,常常为了自己那一点点蝇头小利到处告状,王熙凤就看不上她,甚至处处针对她;

反之,邢岫烟乃是邢夫人的侄女,邢夫人一直对王熙凤有偏见,所以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邢岫烟初进大观园时,王熙凤就对邢岫烟有些抵触,觉得“邢家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于是她故意将邢岫烟跟迎春安排住在一起,其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责任:

邢夫人便将岫烟交与凤姐儿。凤姐儿筹算得园中姊妹多,性情不一,且又不便另设一处,莫若送到迎春一处去,倘日后邢岫烟有些不遂意的事,纵然邢夫人知道了,与自己无干。——第49回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熙凤在跟邢岫烟日常相处过程中,发现这个女子品行端庄,为人甚好,跟邢夫人不是一丘之貉,于是渐渐在生活中有意帮助岫烟:

凤姐儿冷眼敁敠,岫烟心性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她的父母一样,却是温厚可疼之人。因此凤姐儿又怜她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多疼她些。邢夫人倒不大理论了。——第49回
这就是王熙凤最可贵之处,她不会因为个人偏见把一个人一棒子打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她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秦可卿的品行与能力——秦可卿确与贾珍有染,可她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

秦可卿去世之前,曾托梦给王熙凤,叮嘱要提前给贾家留条后路,否则将来必定落得个“树倒猢狲散”之结局,王熙凤耐心听秦可卿的分析,并且是抱着虚心求教的心情的: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内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人也不能过你......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第13回
纵观红楼全书,能让王熙凤这般“敬畏”的人,少之又少,可见秦可卿之能力,不在阿凤之下,两个“女强人”之所以能成为朋友,并不是偶然。

琏、凤夫妇之相通之处

最后,笔者想延伸一个话题,那就是贾琏、王熙凤夫妇其实有过类似的操作:贾琏、王熙凤对世俗文化有着相当的包容能力,换言之,他们对“道德”一词没有那么深的执念。

上文已经说过,王熙凤明知秦可卿品行不太好,跟自己公公有不良关系,可她却能摒弃这种世俗偏见,跟秦可卿相处得如同姐妹一般,为何?

因为王熙凤虽然自己不会干“爬灰”这种事,但她能对秦可卿的这种处境予以包容,换言之,王熙凤并不是个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居高临下批判别人的人,这跟她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要跟各种人打交道,这些人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经历过这些大风大浪,一览过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阴暗面,由此培养了她的心胸包容能力。

就像电影《绿皮书》中的托尼,他在纽约酒吧干了大半辈子,见过各种各样的人,所以能发自内心地对谢利博士的“男男取向”表示尊重和理解。


非常有意思的是,贾琏和妻子王熙凤一样,他也具备这种超前的包容性,所以他能接受尤二姐这样的失洁女子,当尤二姐对自己过往的经历表示悔恨时,他反劝尤二姐不要自责,只要知错就改便是好的:

尤二姐如今虽已改过,但已经失了脚,凭她有什么好处,也不算了。偏这贾琏又说:“谁人无错?知过必改就好。”故不提以往之事,只取现今之善,便如胶授漆,似水如鱼,一心一计,誓同生死。——第65回
仅此一项,琏二爷人性中亦有闪光之处,即便放在今天,大部分人也会一棒子打死尤二姐,不肯给她半点改过的机会,这是个异常现实的社会问题:对于有心改过的失洁女子,能否应该给她一个机会。

发布于 2021-02-24 21: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2: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家疯了接连娶王家女儿进门?但凡有一点办法,贾琏都不娶王熙凤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王熙凤被嫁给贾琏之前,贾家已经将王夫人娶进门成了二太太。如此接二连三又娶了王熙凤,以王家两代女儿为媳,可不只是亲上做亲,而是非常不寻常。

像贾家这种世家大族,讲究的是均衡和发展。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非王家女儿不娶。


他们多方联姻,既符合自身壮大的需求,也不令皇帝侧目疑心。毕竟太过亲近的两家臣子,势必引起朝中各方势力的疑心和揣测。

最关键的是,王家女儿固然是不错,但从贾母评价王夫人“木头一样,公婆跟前不显好”,就知道她对王家女儿的综合素质并不认同。

既然如此,还要继续娶王熙凤又是为什么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王熙凤嫁给荣国府嫡长孙贾琏为妻,成为贾母嫡长孙媳妇。荣国公世袭一等爵(镇国)将军贾赦的长媳,与王熙凤的“优秀”无关,而是纯纯的不得已而为之。

再说王熙凤嫁给贾琏的问题前,不得不提贾政娶王夫人的原因。


王夫人嫁给贾政,便是妥妥的政治联姻。

彼时贾家在宁荣二公、贾代化、贾代善两代掌握军权后,到第三代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于军中掌权,必须扶植一个可靠的“代理人”。

尤其是宁国公创建的“京营”,掌控着京城与皇帝的命脉,对贾家的权力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贾府要培植代理人,自然四大家族是优选。

不过史家从文,薛家从商,只有王家从军。于是王子腾便被选出来成为贾代化的接班人,接受贾家培养、提拔并资源倾斜。

不过,四大家族终究只是利益集团,约束力远远不够。贾家还不能完全靠利益就将未来交到王家手里。

贾政娶王家二小姐王夫人,让王子腾成为贾政的小舅子,贾家与王家正式成为姻亲。


贾家以中驷对王家上驷是有赚不赔的。可惜,他们终究小看了王家的野心和大胆。

王夫人嫁给荣国府的二儿子贾政,注定不是好姻缘。

贾政没有继承权,日后贾赦当家继承爵位,他注定像叔叔贾代儒一样搬出荣国府,分家另过。,得不到任何好处。

王家白嫁了一个女儿进贾府,却只成为二房媳妇,日后荣国府九成九的权力和财富与她无关,又如何给王家带来最大利益?

于是,让人细思极恐的一幕就发生了。

贾代善死前,贾赦突然“出事”失去了继承权。

如果不是贾代善死前上遗本为长子求情,贾政就将取哥哥贾赦而代之。

好在皇帝最终同意将荣国府一分为二,长子贾赦袭爵,二子贾政当家荣国府。

至此,原本一无所有的王夫人,成了荣国府的女主人,同为一品诰命夫人。她的子孙成了荣国府的继承人。并掌控了荣国公世袭的最大爵产资源,可以为王家源源不断的输血,形成臂助。

贾赦字恩侯,寓意他能袭爵,是皇帝开恩赦免。

贾政字存周,寓意他能当家,是效仿周武王以贤而立。


但事实真相如何,怕只有贾政王夫人心知肚明。

未来,贾宝玉含玉而生,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贾赦被石头崴脚,以及贾琏娶王熙凤,都暗示了当初贾赦出事,贾政上位的不正常。

读书人能想到这层,贾母、贾赦肯定也能想到。但苦于都没有证据,也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

于是,王熙凤嫁给贾琏就在两个被动中被执行。

一,贾琏是荣国府嫡长孙,贾政嫡长子,未来荣国公世袭二等爵的继承人。要与二房贾宝玉(贾珠已死)共同承继荣国公第四代世袭。

但贾赦当年故事如何避免重演?一旦贾琏再出事,二房极大可能将世袭全占。如何避免王家“可能”再出手帮助外孙贾宝玉,威胁贾琏?

最好的办法就是贾琏娶王熙凤,也成为王家姑爷。

如此一来,在姑爷和外孙之间,贾家与王家达成平衡,不怕再搞小动作。甚至姑爷比外孙更亲近,贾琏反而占了上风。


贾赦这个决定,也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更是王夫人一定要促成金玉良姻的原因。她对娘家的无情最清楚。更怕日后贾宝玉被舍弃。

二,荣国府自从两房继承,便不可避免走向分裂。全靠贾母还活着维持。

分裂已经削弱了贾府,真要分崩离析,将是重大的打击。

从贾家和贾母的立场,需要借王熙凤平衡两房关系,与王夫人的子女形成纽带,以弥合两房的裂痕,不至于在贾母死后,一家人彻底决裂。

王夫人嫁给贾政是政治联姻。

王熙凤嫁给贾琏是无可奈何。

但凡贾家有第二个选择,绝不可能接连娶两个王家女儿。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08 10:2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13: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五个女人密谋的一件丑事,揭开王熙凤罄竹难书的罪恶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受馒头庵的净虚老尼姑蛊惑,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包揽诉讼,派来旺去处理了张金哥退婚案。

王熙凤赚了三千两银子的同时,却间接“杀死”张金哥和未婚夫。


虽说张金哥二人不是凤姐有意害之,但以因果报应论,王熙凤此举有伤阴德,也是她日后惨淡结局收场的主因。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张金哥一案,让王熙凤吃到甜头,原文说“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原文对此没有再详细描写是不犯重复,只告知凤姐从此越发大胆,持续做起了包揽诉讼敛财的违法之事。

日后她被休后“哭向金陵事更哀”,也与此事大有关系。不提。

不过,按照行文的需求,尽管不详细写包揽诉讼之事,后文肯定还要有蛛丝马迹提带一笔才是。就像放印子钱,也是前后提过两三次。


所以,当小红向王熙凤转告平儿的话时,尽管李纨听晕了,小红更不明所以,王熙凤却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

(第二十七回)红玉道:“平姐姐教我回奶奶: 才旺儿进来讨奶奶的示下,好往那家子去。平姐姐就把那话按着奶奶的主意打发他去了。”凤姐笑道:“他怎么按我的主意打发去了?”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这段话的核心便在这些“奶奶们”,以及凤姐派旺儿去那家里要回“这里奶奶”的话。

原文的从字里行间和话里话外,便内涵出很多意思来。

首先,王熙凤派来旺去的那家里,只有“奶奶”没有“爷”,未必是说“爷”有问题。而是主要联系人是这家奶奶。凤姐也不能与那家爷“对话”。


其次,那边奶奶有事求到王熙凤,凤姐回复说贾琏不在家,耽搁了几日。然后就开口要东西,提什么“神验万全丹”。

最后,来旺是凤姐陪房,原文中他只干两件事:

一,替王熙凤在外头放高利贷。

二,替王熙凤借贾琏名义在外包揽诉讼。

张金哥的案子就是来旺拿着贾琏的名帖,去找的长安节度使云光给办了。

那家奶奶分明有事相求,凤姐派来旺去回复……只需简单串联就能大概推测出又是一件包揽诉讼的事。

“神验万全丹”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什么叫“神验”?古人讲“钱通神路”,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就是神验。


什么叫“万全丹”?完全就是万事周全,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丹就是救命之药。

说白了就是“拿钱买命”,确保万无一失。

“神验万全丹”十有八九是当时黑话,代指银子。

两丸神验万全丹,就是指两千两银子。

凤姐假托是舅奶奶管姑奶奶要,就是在“报价”。

先说能帮忙的人,是来信的“舅奶奶”。

再指出真正有事相求的,是这家的“姑奶奶”。

大概梳理一下前因后果,应该是这么回事:

这家奶奶的小姑子家里犯了事,找到他哥嫂帮忙却难成。


这家奶奶与五奶奶认识。五奶奶与凤姐关系好,或者知道凤姐能办事,就在中间做了掮客。

凤姐知道前因后果,借口此事得“舅奶奶”家帮忙,索要两千两银子。

但两千两银子别送舅奶奶那边,直接送凤姐这里就行了。

这话熟悉不?当初贾珍给贾蓉买官时,戴权就是这么说的:“若到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

你看,一件案子,王熙凤得了两丸神验万全丹,就是赚了两千两银子。她可真是一本万利。至于对方是否犯罪,是否冤枉,她才不管呢。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22 10:2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3 10: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千岁”魏忠贤如何走上权力之巅,又是因为什么被崇祯轻松拿下?

悠然修史
IP属地: 上海
2021.12.21 17:29:25
字数 6,279
阅读 403
魏忠贤,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肃宁县)人。魏忠贤家境贫寒却还喜欢赌博,其生活境遇可想而知。万历十七年,二十一岁的魏忠贤因生活所迫,选择了自阉,入宫做宦官。

魏忠贤像
说明: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宦官制度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做宦官已经成了当时穷苦百姓的一条热门出路。不少人会主动把自己的孩子阉割或者自阉(手术存活率不高),到京城报名等待宫廷招募。这些已经净身还未成为宦官的人当时叫做“无名白”。因为阉割有悖人伦,加上贫穷,如果不能被选中,流落在市井,会被所有人耻笑排挤。为了生存这些人只能抱团成“丐阉”团伙,靠乞讨、偷抢为生。魏忠贤能熬过手术、并被选上,这运气相当不错了。

入宫之后魏忠贤就被淹没在庞大的宦官队伍中,在底层一蹲就是十几年。等了十几年之后魏忠贤发现自己没钱、没背景、没能力,坐等升迁那是痴人说梦,必须得换一个活法。于是他先巴结司礼太监孙暹,在甲子库(内廷十库之一,负责收地方上贡的特产)谋了个差事。

通过这个肥差,魏忠贤积蓄了一些资本,然后开始巴结魏朝(司礼监秉笔王安的下属)。万历三十三年通过魏朝的帮助,魏忠贤获得了进入东宫当差的机会。

魏忠贤在东宫并没有捞到好差事,而且是个相当没有前途的差事。被安排伺候太子(朱常洛)不得宠的侍妾王才人,感觉魏公公是被魏朝给忽悠了。但是人生境遇飘忽不定,这个王才人后来给太子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名叫朱由校。

当时万历皇帝并不怎么喜欢太子朱常洛,而朱常洛也不怎么喜欢自己这个妾生的孩子(这两父子的喜好也一样,都嫌弃孩子生母身份卑贱)。所以魏忠贤的境遇也没什么大的变化,只能在东宫默默无闻地当差,一干就是十几年。

但是魏忠贤在默默无闻中也收获了丰厚的成果,首先和朱由校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其次和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建立的亲密关系,成为了“对食”(可以理解为精神夫妻)。而朱由校因为打小不被重视没人疼,所以特别迷恋客氏(类似恋母情结吧)。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剧变,神宗皇帝驾崩,一个月后继位的光宗皇帝(朱常洛)也驾崩了。原先不为人所重的朱由校一步登天,成为了皇帝,年号天启。已经五十二岁的魏忠贤总算是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天启初年,内廷的权力还掌控在大太监王安手里。一开始天启也没有打算换人,还打算升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此时外朝的东林党凭借“移宫案”重新掌权后仍不满足,他们揪着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不放,打算将非东林的派系全部赶出朝堂。

天启并不热衷于三案,他多次对三案作出过解释,比方说对“红丸案”,天启说自己父皇“素有旧疾,嗣因皇帝殡天哀痛,劳瘁过伤,以致医药无效”。对“移宫案”的主要目标李选侍,他是这么说的“朕今奉养李氏于岁鸾宫,月分年例,供给钱粮,俱仰尊皇考遗爱,无不体悉。外廷误听李党渲谣,实未知,朕心尊敬李氏之不敢怠也。”

天启知道三案牵动朝堂上下众多人等,最佳方式就是把它们尘封不提。其实东林党不是听不出来天启的弦外之音,他们也不是故意就是要跟皇帝作对。他们是想完成万历年间没有完成的事业,建立自己的理想国。

单就这个目标来说,也不是什么多坏的事情,但是坏在这个理想国不接受非东林的人,而且这个理想国里皇帝是垂衣拱手的菩萨。这就注定了东林必须斗争,不但要把非东林的人全部赶出朝堂,还必须调教皇帝。这种“狂妄”也是东林虽然势力庞大,但是数次均失败的根本原因。

此时揪着三案不放,声音最大的是御史杨涟。

魏忠贤感觉机会来了,他散布谣言说,由于杨涟等人没事找事,搞得李选侍自尽了,李选侍唯一的女儿皇八妹也投井自杀了。实际两人都活得好好的,但是杨涟又不能进宫去把这两人拉出来作证,所以杨涟被搞得百口莫辩。

接着才是重点,制造起舆论后,魏忠贤接着造谣说,杨涟勾连内廷司礼监王安逼走方从哲,想自己当首辅。这下杨涟只能以退为进,于泰昌元年十二月上表请辞。

说明:明朝官员们辞职大多不是真辞职。辞职只是自己受到弹劾、攻击时的一种反击手段。目的是表示自身清高,绝不尸位素餐。上表请辞后,同僚们会联名上疏挽留,以此证明自己仍然被朝野上下信任、支持。真的想辞职,一般都要上表三次,所以皇帝收到官员们的辞职报告,一般都不会批复同意,以表示自己对他的信任。但是有时候皇帝为了斗争,也会故意直接同意。

天启皇帝像
天启没有按套路出牌,直接就批复了杨涟的辞呈。由此有理由相信,魏忠贤的行为是受了天启的暗示,他可能就是想赶走杨涟,平息三大案的风波。这个节骨眼上王安又出来帮倒忙,他不满天启对杨涟的处理,对于天启升他为掌印太监,坚辞不受。不管王安本人怎么想的,在天启眼里,这就是在自证魏忠贤的谣言。

对于所有的皇帝来说,主动和文官合作的太监都是威胁。天启虽然年轻,但是下起手来真的是一点也不手软。王安很快就被魏忠贤搞掉,并杀害于南海子。这个时候的魏忠贤并没有什么实权和实职(此时魏忠贤都不能被称为太监),如果没有天启的授意和默许,魏忠贤是干不了这事的。

杨涟被革职后,东林并没有消停,仍然揪着三大案不放。天启二年二月,皇帝下旨吏部、都察院:

朕览科道官,屡疏纷嚣,全无正论。辽左继陷,皆因经抚不和,以致官民涂炭。朕深切惊忧,昨张鹤鸣慷慨自请视师,具见忠义为国。江秉谦妄言乱政,已从轻薄罚,今又结党渎奏,各逞已见。不恤国家之急,臣谊何在?尔部院便传与大小各官,以后务要虚心,协力共图宗社大计。将当行事,务着实整理,毋事空言。再有仍前乱言,溷淆是非的,决不姑息。

意思就是,辽东都已经失守(此时熊廷弼和王化贞已经丢了广宁,撤回了山海关),你们这些官员除了整日吵闹之外,没一个拿出应对方案的。

但是群臣并没有理会小皇帝的愤怒,在熊廷弼和王化贞返京议罪时,争吵得更加厉害。因为王化贞是东林党(他的老师是东林骨干叶向高),熊廷弼是楚党,东林党想为王化贞脱罪的同时,整治楚党。

天启又下了一道圣旨斥责:

上谕吏部都察院:朕自御极以来日夕冰兢,守我祖宗之法,惟恐失坠。每见科道各官屡次纷嚣,前有旨,不许擅出私揭。昨览报,又见揭帖,显是不遵。全无为国为民,肆行狂噪,嚣讼弗已,是何景象?其中是非公论难泯,自奴酋发难以来,徵兵转饷,军民涂炭已极,皆因偏见党论,致使经抚不和,故将辽左疆土尽行失陷。未见恢复奇谋,朕深痛恨。新进后辈,遽司耳目,全无秉公,专行报复。逞意妄言,淆乱国政,本当杖褫。姑从轻薄惩,已后科道各官俱要虚心尽职,共襄国事。再有结党排诬的,朕遵祖制宪章决不姑息。

“全无为国为民”,“全无秉公,专行报复”,可以说天启比万历看得更透彻而且天启比万历更有勇气。最有一句意思很明显,再敢如此,我就要效法祖宗动刀子了 -- “朕遵祖制宪章决不姑息”。

已经这样几十年了的文官,哪里把小皇帝的威胁当回事儿,在他们眼里现在早就不是洪武年间了。这个时候的天启是没有办法向洪武那样直接挥刀屠戮大臣,于是他决定动用特殊的刀。

天启三年,迫于东林的压力,天启召回了杨涟。但是同时天启也让非东林的顾秉谦代替孙慎行担任礼部尚书,并入阁,又任命非东林的郭巩、阮大铖为给事中,让魏忠贤提督东厂(这个时候太监大头司礼监目掌印太监是王体乾)。

这些都是信号,很快被东林打压的齐、楚、浙、昆等派系成员就纷纷投靠魏忠贤形成了“阉党”。到这里应该可以看出,天启虽然年轻但是政治手腕并不弱于嘉靖皇帝,不过他不想直接操控群臣,而是把提绳放在自己的奴才手里。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阉党”成分复杂,只是一个反东林的联盟。这样的组织的特点就是缺乏凝聚力,没有统一的纲领,当共同的威胁消失后就会一盘散沙。不过这些缺点,在帝王眼里都是优点。

天启四年四月,魏忠贤首先把目光瞄向了汪文言(汪主要负责东林内部联络、消息传递),试图通过他在东林身上打开一个缺口。东林找到了负责此案的锦衣卫同知刘侨,审讯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很快汪文言被无罪释放。可见魏公公斗争水平并不高。

受此影响,五月份魏公公因为在天启面前骑马,被天启训斥一通,并把他赶回家让他居家反省了几天。东林觉得机会来了,准备乘机搞掉魏忠贤。当时东林内部对此事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些人认为应该先让小臣试探一下,看看情况,留下回旋的余地。

杨涟像
但杨涟等不及,他于六月初一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基本是条条死罪),要求皇上立即将魏忠贤处死,并让“奉圣夫人”(客氏)搬出皇宫。看到奏疏的魏忠贤害怕了。

他居然跑到内阁找次辅韩爌求情,希望韩爌替自己说话。韩爌虽然平时不跟其他的官员走得近,但他也是东林大佬级人物,所以韩爌没有搭理魏忠贤(魏公公的斗争水平,大家自行评议吧)。没有办法的魏忠贤只得去找天启哭诉。

天启没有关心这二十四大罪的真伪,因为他最关心的罪这里面没有(宦官主动或者说背着皇帝结交外臣)。天启想的是魏忠贤倒掉,朝堂就被东林独霸了,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于是天启下旨申斥了杨涟,说他捕风捉影、造谣中伤。东林见一击未能成功,就要求首辅叶向高和他们一起施压。叶向高觉得这种方式太激烈只会适得其反,因为阁臣与廷臣一个声音,只会让皇帝认为他们结党(他们实际也确实是结党)。

但是东林党人并不接受这个理由,在他们的压力下,叶向高只好和稀泥。他并没有去说魏忠贤的罪行,只是建议天启,现在舆论沸腾,最好把魏忠贤免职了事。但这一样是削掉了天启的外援,所以天启直接拒绝。

两头没有讨到好的叶向高只好辞职。东林党人并没有接受教训,收敛行为。接下来的阁臣会推,已然变成了东林的内部选拔。这彻底激怒了天启,他以“朋党”定义了东林,并下旨申斥。

内外连结,呼吸答应,盘踞要地,把持通津,念在营私,事图颠倒,朋比为奸,恣行欲甚,将使朕孤立无与而后快。

面对这样的申斥,东林骨干高攀龙(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南星(吏部尚书)愤而辞职。这两个重要部门长官离职,朝廷又需要会推,结果会推的是杨涟(都察院)、陈于廷(吏部)。这两个也是铁杆东林。

天启干脆把陈于廷、杨涟以及参与会推的其他东林官员全部免职。至此留在朝堂的主要东林官员就只有内阁首辅韩爌(顶替叶向高)了。天启还特意要求韩爌在票拟的时候多与其他阁臣商议。

说明:从嘉靖年间开始,内阁的票拟权实际就控制在内阁首辅手中,其余阁臣最多就是提下建议。

韩爌虽老,但是并不糊涂,自然明白天启的意思。很快就上疏申请辞职归乡,果然天启没有犹豫就同意了。至此,东林与阉党的第二轮斗争,在天启亲自出马帮助下,魏公公胜。

现代复刻的《东林点将录》
魏忠贤虽然没啥学问但是深知斩草除根,他做了份《东林点将录》,把东林也依照《水浒》的模式排了个座次。有了名单就该考虑怎么行动了。阉党决定还是从汪文言入手。

这次没人保护,酷刑之下汪文言交代了两个重要线索,一个是甘肃巡抚李若星花五千两银子托他活动巡抚一职;一个是熊廷弼的家人花钱托他为熊廷弼免死罪。对于魏忠贤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儿,重要的是谁收贿赂。

在阉党骨干徐显纯的亲自审理下,一个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通过汪文言收受贿赂的口供就出台了。杨涟之前的死劾时就已注定了斗争的结局,很快六人被抓捕入狱,并惨死于狱中。

但是斗争还是没有结束,天启六年正月,天启指派内阁顾秉谦、冯铨编撰《三朝要典》对三大案进行了重新定义(和东林党说得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将胜利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如同嘉靖编《明伦大典》)。

编撰的过程中自然要重申东林的罪行,天启不愿意他们逍遥法外。天启六年二月下令东厂去抓捕周宗建、缪昌期、周起元、周顺昌、高攀龙、李应升、黄尊素。三月十五日厂卫抵达苏州,准备抓捕,结果激起了“开读之变”(也叫六君子之狱、六君子事件)。

关于此次民变的书籍、文章多得就数不胜数了(比方说大家都学过的《五人墓碑记》),这里就不再复述。关于这次民变笔者说一个比较小众的观点。

首先东林党代表的是工商阶级。因为那个年代没钱的平民读书非常地困难,不说书、文房四宝、老师要花费大量金钱,光是读书所需要的大量时间也是一般家庭无法付出的(得干活养家糊口)。所以读书人基本都是家境富裕或者被富商资助的。

而魏忠贤专门榨取工商阶级的钱(他觉得农户太穷,也收不到啥钱)。所以东林就煽动与商业活动联系非常密切的市民来反对阉党。实际上万历年间工商阶级发起的暴力抗税事件就非常多了。

这其实也涉及到了明朝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朝廷为什么那么穷。对应地有很多文章,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搜索查阅看看。

如果各位没有时间去详细研究这些,笔者换一个说法也可以简单类比。明朝的开读之变可以看作明朝版的“弗洛伊德之死”,或者说明朝版的“商命贵”。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也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经过这次血洗,波澜壮阔的东林时代落入低潮(崇祯初年又兴起过),魏公公再无敌手。此后魏公公在做什么呢。收贿敛财这些权阉常规操作就不必多提,实际几百年里也只有汪直这样的奇葩才不收贿敛财。

从大局来说,九千岁啥也没做。既没有像汪直那样,横刀立马、纵横草原;也没有像刘瑾那样锐意改革,指点江山。因为没有冯保那么高的文化修养,你让他编书弹琴、泼墨评画好像也不怎么现实。

他只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天启,去实现皇帝的所有意图,然后接受天下官员的奉承马屁(九千岁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奴才自然是皇帝的最爱)。有时候没有作为就是大作为,朝廷不折腾对朝廷自己、对天下来说也是一种幸福。起码天启那几年,大明王朝享受了最后的宁静时光。

对于九千岁来说,平静的时光结束得很快。天启七年,22岁的皇帝朱由校就走到生命的尽头。临终前他拉着弟弟朱由检的手嘱咐:

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

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宜委任。

吾弟当为尧舜。

结果朱由检一句也没有做到。

第一句是希望朱由检善待自己的皇后张嫣,严格来说朱由检并没有做到,因为十七年后张嫣被迫自缢殉国(尸身也无人管,顺治入京后将其合葬于熹宗德陵)。

第三句就不用说了,差了十万八千里。

至于第二句,朱由检当时就在心里拒绝,他没明白他哥哥为什么这么说。在天启眼里,帝国是一辆马车,魏忠贤只是控制马匹们的缰绳。

登基之后的朱由检(崇祯皇帝)非常紧张,这个时候的魏忠贤也非常地紧张。崇祯紧张的是,自己会不会成为傀儡,会不会被魏忠贤直接杀掉另立新君;魏忠贤紧张的是新皇帝还会不会用我,如果不用我了,我咋办?

魏忠贤的担心是正常的,因为他很清楚他看上去权势滔天,但是权力都是皇帝的。虽然手下阉党儿孙众多,但是皇帝一个眼色,这些孝子贤孙都会毫不犹豫地大义灭亲(实际上事实就是这样)。

崇祯的担心就有些多余了,不过也在于他太年轻,没有在权力场上历练过。

我们先不管魏忠贤有没有这个能力,假设魏忠贤真想让崇祯做傀儡。那他当晚可以安排张皇后殉节;也可以安排遗诏命魏忠贤为顾命大臣辅政(冯保就干过);可以把自己的亲信全部安排到重要岗位;可以调换宫内侍卫和宦官把崇祯看管起来(想想曹丞相怎么伺候汉献帝的)。

也许有人会说魏忠贤不敢,那他为什么不敢?良心过不去?曹操、王莽在乎过么?唐朝的权阉们在乎过么?不敢的本质还是权力或者说力量不够,明朝的权阉们从来就没有掌握过唐朝先辈们的权力。

有人说魏忠贤可以像英宗复辟后的曹吉祥那样谋反。那谋反之后呢?没有文官集团的支持他能真正的成为皇帝或者拥立皇帝么?他一旦这么做,即便是杀掉崇祯,阉党内的文臣都会群起反对,另立藩王来清君侧,他魏忠贤也还是得束手就擒。

换句话说,魏忠贤可能有决定崇祯个人生死的权力,但是他没有决定皇权的归属的权力。所以对于魏忠贤来说,要么就是急流勇退,乞求新皇帝开恩让其安享晚年;要么就是讨好新皇帝,让自己继续被庇护在皇权之下。

所以这两个人完全就不在一个频道,互相就那么战战兢兢观察着对方。过了差不多半个月,崇祯才明白过来,魏忠贤虽然被人称为九千岁,但是别说九千岁就是九千九百九十九岁也仍然是万岁的奴才。

明白了这个之后,魏忠贤的结局已然注定,很快就被去职,勒令归乡,并于途中被崇祯赐死。从头到尾没有反抗,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09: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稻香村为什么种满红杏花?李纨暗中做的事,贾家只有她能做
君笺雅侃红楼 2019-10-04   |  433阅读  |  2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解读大观园之二|稻香村|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上一章说到大观园的“蘅芜苑”,本文聊聊“稻香村”。作为大观园数易其名的处所,从稻香村到浣葛山庄再到稻香村,虽是一处人力穿凿之所,却是贾政评价最高,也是专门为李纨设计的地方。这个遍植杏花如“杏花村”一般挑着酒旗的茅舍,承载着非常不一样的意义。李纨在此暗中所有作为,贾家没有一人能做出来。



(第十七回)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榆、槿、枳 ,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

稻香村种了几百株杏花,自古以来“寡妇”与“红杏”都带有一股意味不明的暧昧。曹雪芹将李纨与杏花联系到一起究竟有什么所指呢?

稻香村在贾宝玉的题额中得名“稻香村”,取“柴门临水稻花香”之意。贾政虽说大喝一声贾宝玉“放肆”,其实对此特别满意。皆因稻香村虽是人力穿凿,到底有富贵之家见田舍阡陌,契合古代文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欺世盗名”之意。


稻香村的优势体现在“耕读”之意。贾家富贵之家,最害怕“三世而斩”,耕读传家仅次于道德传家,是士大夫们的高追求。这也是当初设计大观园,建设稻香村的初衷。贾政对贾宝玉说出“柴门临水稻花香”是满意的。



李纨选择稻香村,其意与贾政的希望类似,背后心思则远高于贾政、贾宝玉。代表的是她国子监祭酒李家出身的女儿,自小受到的良好家教,以及李家培养子弟方面的优秀家风。李纨借稻香村培养儿子贾兰,并非为了契合她寡妇身份。

李纨出身虽然清贵之极,李家却并不富裕。贾家豪门生活对子弟的浸染和影响极其严重,李纨耳濡目染深怕儿子贾兰也被贾家富贵奢侈腐蚀。恰巧大观园有洗尽铅华的稻香村,李纨毫不犹豫选择这里,就是给贾兰营造一个纯净的生长环境。


李家金陵巨宦、仕宦之家,与贾家这种世宦之家的区别就是李家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子弟靠科举入仕。可以令家族不至于因为单一的传承而中断。李家到了李守中这一代,已经开始注重道德方面培养子女,他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有德”与“是德”二字看似相同,实则迥异。有德证明李家的家风摸到了“道德传家”的门槛。这是古人最推崇的家风,远不是书香门第能够比拟。

李纨自小家学渊源,家风严谨。她能够在丈夫贾珠死后,安心奉养公婆,教养幼子,正是她的德行。换成王熙凤和夏金桂,必然不甘于此。



贾宝玉题名稻香村为“杏帘在望”,题联: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借《诗》《风》《雅》称颂李纨,是对其最大的肯定。

“浣葛”典出《诗经·周南·葛覃》,“薄浣我衣…归宁父母”。寓意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儿女,教养成人。明着称颂贾元春节俭,实则歌颂李纨慈母节妇美德。

“好云香护采芹人”,更是暗示李纨对贾兰科举高中,复兴贾家居功至伟。《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以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入泮”。


贾家抄家后,李纨贾兰母子同样遭难,第一回甄士隐解读《好了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说的就是贾兰从抄家后破袄寒衣到功成名就的过程。贾兰能独秀贾家子弟,在于李纨选择稻香村背后的深意。

贾家骄奢淫逸必不长久,小红一个丫头都能说出“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林黛玉也说“恐后手不接”,李纨当然也会考虑到后路。她一个寡妇失业,唯有教育儿子成才是最大依靠。

稻香村承载了李纨对贾兰未来的未雨绸缪。贾兰从小长在茅檐瓦舍的稻香村,并没有镶金佩玉的富贵温柔。一朝抄家,李纨母子真正居于茅檐瓦舍,对贾兰来说打击会降到最低。意志不屈,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事实上贾兰确实替母亲争气,最终出人头地。而这与李纨传承自李家的家风密切相关,与贾家几无关系!


李纨一生得幸,虽说年轻丧夫不幸,偏偏又给她留下儿子。古代女子做寡妇不可怕,可怕的是没儿子。从这点看,李纨就比王熙凤幸运。



稻香村遍植数百株红杏花,开的“喷火蒸霞”一般,代表“极幸”。能与之相比的,也就贾探春的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留了一线,并非所有人都以悲剧结局。李纨、探春与娇杏不一样,结局是幸而非侥幸。反观与莲相关的,则大多不幸。林黛玉、香菱、晴雯、秦可卿、柳湘莲、菂官、藕官、蕊官和龄官这些人都不好。

稻香村是为李纨教子量身打造。其间遍植红杏,代表李纨的结局幸运。而她教育贾兰成才复兴贾家,也是贾家之幸。贾政评价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三处地方,以稻香村评价最高。李纨确也是贾家的“护芹人”。

至于有人说“如冰水好空相妒”以及“也要阴骘积儿孙”是曹雪芹对李纨的讽刺,纯属误读,这两句都是借王熙凤对李纨的妒忌和不积阴骘导致的不幸,对比李纨的幸运,借以警戒世人。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终究不过历史长河中后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唯有自身独立才是正途!而这正是稻香村存在的意义,也是李纨被称颂的原因。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09: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李纨居住的稻香村是什么地方?为何会有杏花?
liuhuirong 2022-05-11 发布于北京  |  47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李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

  李纨,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其父亲李守中曾担任国子监祭酒。她与高中秀才的贾珠成婚,可谓是一对幸福的婚姻。因为荣国府由二房当家,贾珠又是长子,自然,作为荣国府大奶奶的李纨,风光无限。

  只是,李纨的幸福生活太过短暂,她与贾珠成婚没多久,便因为贾珠的去世成了槁木死灰的寡妇。

  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然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如同槁木死灰一般的李纨,其居住的地方,却是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如贾政同众人所见的:


  一面说,一面走,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中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

  作者对她如此安排,究竟有何深意呢?这个答案,其实包含在原文中,归纳而言,大致有两层深意。

  第一层深意:揭露了李纨不甘的内心。

  作为书香门第之家的小姐,又年纪轻轻,外表看似槁木死灰的李纨,其实内心充满着不甘,而最让她不甘地,莫过于她对权力的欲望。

image.png

  因为作为荣国府二房的大奶奶,她无疑是最有资格管理荣国府的,但是,因为丈夫的去世,因为贾府特殊的规矩:寡妇不宜抛头露面。所以她退居了二线,反而那个长房儿媳妇王熙凤,成为了荣国府的管家。

  在原文中,李纨对管家权的不甘心,体现的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王熙凤看上了言语爽利的小红,想要认同做干女儿,小红听了,却噗嗤一笑。凤姐对此不解,直到李纨说出她是林之孝家的女儿时,她才恍然大悟,因为,小红的母亲林之孝家的,才是她的干女儿。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一向精明能干,但谁能想到,这一个连凤姐都不认识的小红,李纨却对她如此熟悉。

  再比如,在史湘云螃蟹宴上,当平儿来当众人的面前时,她一把便将平儿拉到了怀里,在她身上乱摸。

  注意了,李纨对平儿的行为,同同性恋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因为她最终的目的,是平儿身上的那把象征着管家权的钥匙。

  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只摸得我怪痒的。”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李氏道:“什么钥匙?要紧梯己东西怕人偷了去,却带在身上。

  由此可见,看似槁木死灰的李纨,其内心之中,依然渴望着那份荣耀。

  第二层深意:预示了李纨富贵而短暂的风光生活。

  年轻守寡的李纨,一门心思的抚养儿子贾兰。在贾府之中小心翼翼的生活,从不愿意得罪他人,因此获得了活菩萨、老好人的好名。

  而她的儿子贾兰,也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最终扬眉吐气,成为了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的体面人物,作为母亲的她,也跟着披上了凤冠霞帔,熬出了希望。


  只是,付出了一辈子的李纨,最终没能享受多久幸福的生活,便昏惨惨黄泉路近了,对于这一点,在她的判曲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

image.png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只是,李纨的结局,同稻香村生长的杏花有着什么联系呢?

  几百株开着如喷火蒸霞一般的杏花,预示着着贾兰出人头地后他们母子二人的荣耀生活。“霞”同凤冠霞帔中的霞,正有此意。

  而这几百株开得火热的杏花,即便再美丽,却注定了不能长久,几天后便凋谢了;这同样预示着,李纨一辈子的栽培,虽然换来了“凤冠霞帔”的风光生活,却因为无常的命运,导致了她早早地死去。


  除此之外,“杏”同幸,也预示了李纨母子,在贾府获罪被抄时躲过了劫难,也有着幸运的意思。只是,对于青春已经逝去的李纨,这样的幸福来的太晚,也过于短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liuhuirong > 《红楼文化》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贾母两宴大观园时,薛宝钗的表现如何?
下一篇: 红楼梦贾琏跟王熙凤离婚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09: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的《杏帘在望》,是为了颂圣?实际是暗讽李纨的稻香村
播报文章

烨霖谈历史
关注
2020-10-31 16:03

为什么说最后一句是暗讽呢?我们看看,这首诗前面几句,描写了农家景象,韭菜,稻花,菱荇,鹅,桑树,榆树。可如此生机勃勃的乡村,却没有一个耕种的人,这不奇怪么?于是黛玉才作了最后一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暗讽稻香村这个田庄上,明明是耕种季节,却没有一个人在地里劳作。可见,黛玉也认为稻香村不合时宜,扭捏造作。
大观园刚落成后,宝玉被贾政抓了去,一同游园,考较诗才。走了大半个园子,宝玉作诗作词,都是称颂的多。唯有到了李纨的稻香村,宝玉哪怕顶着贾政的责骂,也非要说出一大通话来,把稻香村批了个体无完肤。
宝玉批判稻香村的点,主要在落在“穿凿扭捏”这四字之上。宝玉认为,稻香村很不自然,和大观园这个花柳繁华的富贵之地,终不相宜,实在穿凿扭捏。宝玉这番明贬虽尖刻,却也是实情。

广告
恩施大峡谷,山水之间的奇幻仙境,你准备好了吗?
×
元春省亲那晚,为了试试宝玉的学问,特意命宝玉单独作四首诗。宝玉当时很着急,作了好一会,才作了三首。想必他是因为太过紧张的缘故,连现成的典故都忘了,还需要宝钗提醒。
黛玉见宝玉紧张得直冒冷汗,就走过去,悄悄对宝玉说,帮他作最后一首。当然,黛玉帮宝玉作诗,倒还有一番心思,那就是卖弄卖弄自己的诗才。

第一句自然是点明“杏帘在望”四字,并且交代稻香村田庄模样;第二句描绘了稻香村一派乡村气息,鹅在长满菱荇的湖里游着,燕子在桑树榆树上筑巢;第三句依然是描绘稻香村的乡村气息,春天的韭菜绿油油,以及十里稻花飘香的景象;

广告
6-7月青海甘肃大环线旅游实用攻略,带你游遍大西北!
×
曹雪芹之所以安排黛玉来作《杏帘在望》,一方面是突出黛玉的才华,另一方面,就是通过黛玉的眼睛,再次告诉读者,李纨的稻香村多么扭捏。曹雪芹之所以两次强调,稻香村的扭捏,想必是为了伏笔贾府落难后,李纨对流离失所的贾家人袖手旁边。

因为八十回后的故事遗失,我们也无法知道,贾府如何落难,李纨如何袖手旁观。但从太虚幻境的判词判曲来看,曹雪芹对李纨这个人物评价不高,不是说她“枉与他人作笑谈”,就是说她没给儿孙“积阴骘”,以至于儿子贾兰早逝。
曹雪芹对李纨的判词判曲如此不客气,又通过宝玉和黛玉,大加批判稻香村扭捏,想必就是因为李纨对落难贾家人袖手旁观。而前80回中,也的确有李纨袖手旁观的线索。


×
比如群芳夜宴的时候,李纨抽花签时,就说了句:“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由此看来,很可能贾家被抄后,宝钗湘云宝玉等落难,李纨并没有伸出援手,也是一幅“不问你们废与兴”的态度,只顾自己和贾兰的生活。如此一来,曹雪芹对李纨的评价不大客气了。当然,这些也只是我的推测,毕竟没有原文,我们也无法得知真相。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09: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寡妇李纨的稻香村,为什么会安排那么多的杏花呢?
风临酒把2 2018-05-25   |  1017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寡妇李纨的稻香村,为什么会安排那么多的杏花呢?​在《红楼梦》的大观园里,几处住所都暗合着居住主人性格特点,比如宝玉的怡红院,黛玉的潇湘馆。但寡妇李纨所住的稻香村,却种了几百株的杏花,着实耐人寻味。

《红楼梦》寡妇李纨的稻香村,为什么会安排那么多的杏花呢?​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对此处描写原文:

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巷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蓠。蓠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此处宝玉先题了“浣葛山庄”,后贾元春改作“稻香村”,是李纨的居所,稻香村的主树就是杏树,而且是几百株,而且不说杏树,直写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作者为什么给青春守寡的李纨安排这么多的杏花呢?我们从两处着手,一看李纨其人,再者我们看古人对杏花的理解。

《红楼梦》寡妇李纨的稻香村,为什么会安排那么多的杏花呢?​李纨是贾政一脉的长房长媳,小说第四回有一段对李纨的介绍,原文: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女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力德”故生了便不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罢了,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表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作者说李纨如槁木死灰,真如此吗?我认为不尽然。这有几处例子,一处是芦雪庵即景联诗,只有李纨要折一枝红梅来插瓶,其他的姑娘们都无此要求,这就不合理,花呀粉呀应该是年轻的姑娘喜欢折来插瓶装饰才对,偏偏是让寡居的李纨来要,而且红梅在《红楼梦》里本就是喻外冷内热的妙玉,现在李纨也爱红梅了,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李纨掣出的签是“一枝老梅”,所以大观园中,红梅不但喻妙玉,也喻李纨。

第七十回一日清晨方醒时,李纨急急打发碧月来怡红院寻帕子:

“昨儿晚上奶奶在这里把块手帕子忘了,不知可在这里?”小燕说:“有、有、有,我在地下拾了起来,不知是那一位的,才洗了出来凉着,还未干呢。”
《红楼梦》中专写手帕子的一共有三处,一处当然是宝黛感情的重头戏“晴雯送帕、题帕三绝”;另一处也是表达爱情,是小红对贾芸爱情进攻的戏码“遗帕惹相思”;再一处就是这次李纨寻帕了,怎不令人浮想连篇?

《红楼梦》寡妇李纨的稻香村,为什么会安排那么多的杏花呢?​那么杏花呢?在古时,杏花常喻“轻浮易懈”,最著名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轻愁淡喜”“心绪缭乱”之花。杏花还是“变节”之花,杏花初开,鲜妍红艳,进而颜色转淡,待花期将尽,凋落之时,已成白色如雪,宋诗人杨万里《咏杏》就表达了这一主题“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所以,作者一边说李纨如槁木死灰、心如枯井,一边让她喻老梅、红挴插瓶、寻手帕,更在稻香村里植上喷火蒸霞的杏花。

其实早在试才宝玉题额之时,经宝玉之口已说出稻香村之端倪:

“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我看这段专为李纨所作倒是很贴切。宝玉嘲笑稻香村是“穿凿扭捏、终不相宜”,作者不也在李纨的判词里批判嘲笑她“不积阴骘”、“也只是虚名儿”、“枉与他人作笑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55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09: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李纨的稻香村为什么会有几百株红杏开成“喷火蒸霞”,看懂的不多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5-22   |  489阅读  |  1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李纨是贾家的一个另类存在,丈夫贾珠早早去世,她守着年幼的儿子贾兰独立于喧嚣的荣国府内。繁华永远属于别人。母子二人从来不瞩目,李纨的青春更是早早枯萎。原文说她“心如枯蒿”,除了在贾母王夫人跟前尽孝,就只抚养幼子而已。一如她遗世独立的稻香村,不张扬,只是静静的存在着。不过令人不解的是曹雪芹为什么让稻香村栽了几百株“喷火蒸霞”的杏花呢?这些红杏与李纨能有什么关系?让我们试着解开曹雪芹将杏花与李纨联系起来的深层用意。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提对额,稻香村第一次呈现在贾政等众人面前,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几百株“如喷火蒸霞一般”的杏花。贾政对稻香村很满意,贾宝玉却有点不以为然,不过还是留下“杏帘在望”的好提额,定名稻香村。“新涨绿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两联出自《诗》《风》《雅》,是对李纨的赞美,脂砚斋都忍不住叫好,批语云【冠冕中又不失香奁格调】。



“稻香村”最后被李纨选作居所,曹雪芹如此安排大有深意。“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其实影射了李纨过早枯萎的人生。??而“诗风雅”的采芹人李纨却居于穿凿附会,生扭硬套不自然的稻香村,显然证明底子粗陋的贾家根本配不上正统书香世家的李纨。

杏花开三月,要早于桃花,开的好却凋谢的早,杏子成熟更是最早。开花结果后,孤零零的杏树在漫长的夏秋冬乏味的狠,再也无人问津。


李纨出身国子监祭酒李家,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真正的书香门第。贾珠虽是国公府公子,能娶到李纨也算祖坟烧高香。皆因读书人一般看不上贾家这种军旅出身的富贵子弟。李纨嫁给贾珠,盖因贾珠十四岁进学,科举有前途。不排除还有林如海的穿针引线。李纨的嫁入就像春天盛开的杏花,一派繁盛气象。并很快生下儿子贾兰,在贾家一时风头无二。可惜与杏树一样,繁华易冷,随着贾珠的离世,属于李纨的人生戛然而止。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贾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杏花当然不止寓意李纨短暂枯萎的人生。还有“侥幸”的寓意。《红楼梦》中与“杏”有关的有三个人。贾雨村的续弦妻子娇杏,贾探春的杏花签,再就是李纨的如火杏花。这三人无一例外全部得以侥幸。根据李纨的判词,抄家后,她们母子虽然家产尽丧,一度贫穷(昨怜破袄寒),到底含辛茹苦培养出了好儿子贾兰。若干年后,李纨年老,贾兰科举高中后身居高位(今嫌紫蟒长)。李纨母凭子贵,得以诰命凤冠霞帔,一如老树开新花。可惜命运再次捉弄了她,“喷火蒸霞”本就指短暂一瞬,李纨的荣华再次弹指即逝,“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李纨的一生,就像杏花一样来的快,去的快,虽然侥幸,更多时间都是默默然平淡无奇。她隐忍的一生,何尝没有“喷火蒸霞一般”的期望,但命运总是对她施予又很快夺走,她又能怎样?而“枉于他人作笑谈”真是曹雪芹对她的讽刺?并不是!我们现在对《红楼梦》评三语四不也是“笑谈”,又讽刺了谁?李纨真有钱对贾家见死不救?抄家之罪能逃得了谁?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29 00:56 , Processed in 0.0639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