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7: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家的送宫花,为什么林黛玉不道谢还出言讥刺
2017-06-11 10:40
简析周瑞家的送宫花事件

作者:子凡shine

《红楼梦》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这一情节集中体现了曹公的生花妙笔,脂批曰“总是得空便入,可知一支笔作千百支用”。知微见著,小小的一件事端蕴含着无穷妙处。可是,历来的读者都纠结于送宫花的顺序,为什么最后送给林黛玉呢?指责周瑞家的见人下菜碟,狗眼看人低,认为她是瞧不起黛玉才有意为之。

事实究竟如何呢?本文无意为周瑞家的洗白,试图从《红楼梦》的写作技法和世事人情两个角度辨析送宫花一事,得出一个尽量客观的,符合生活情景的结论。



首先,周瑞家的送宫花选择的是最经济的路径。原文也提到“如今周瑞家的故顺路先往这里来”。

薛姨妈此时住在梨香园。“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梨香园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因此周瑞家的从薛姨妈这里出来,最先到的就是王夫人的住处。

“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儿们太多了,一处挤着倒不方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这边解闷,却将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

迎探惜三姊妹居住在王夫人这里,因此周瑞家的顺路先来到王夫人住处,给迎探惜三姊妹送宫花。

出了王夫人处,最先到达的是凤姐处,然后才是贾母处。《红楼梦》第三回介绍了王夫人、王熙凤和贾母的住处。

林黛玉从贾母处去拜见王夫人,“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从王夫人处回贾母处晚饭,经过了凤姐的院落。“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凤姐的住处在贾母住处和王夫人住处之间,从王夫人处出来,必先经过凤姐处才可以到达贾母处。

因此,周瑞家的送宫花的路线图是按照最省时省力的路线来的,先到王夫人处送了三春的,再到凤姐处,最后到了林黛玉所在的贾母处。



其次,从宫花来说,本身没有优劣之分。

薛姨妈说“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堆纱是一种制作工艺,就是将薄绢等丝织品折迭缝制成花朵的样子。这十二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应该是一样规格、形状的,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第三,通过送宫花,实际是相当于《红楼梦》主要人物的一次集体亮相,每一言行都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和性格。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最重要的东西。

首先出场的是香菱,将装宫花的小锦匣捧了出来。香菱问“奶奶叫我作什么?”此时香菱还没有正式过门给薛蟠作妾,名义上还是薛姨妈的使唤丫头。



接着薛宝钗,“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唇不画而红,眉不点而翠”,穿的衣服也是半新不旧的。薛宝钗被称为冷美人大概也和她不事雕琢有关系吧。



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围棋。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可以看出贾家女孩良好的修养和教养。



惜春正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顽笑。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这段话可以说照应了惜春以后出家为尼的命运。有其父必有其子,贾敬好道,喜欢和道士胡羼;而惜春向佛,独独喜欢和佛门中人玩笑。



李纨: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李纨为孀居,不宜戴花,因此宫花并没有说送李纨,但此处也略提了一下李纨居处。



凤姐和巧姐: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中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足往东边房里来,只见奶子正拍着大姐儿睡觉呢。……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凤姐是已婚的年轻妇人,如此午休,读来也颇觉凤姐的风骚可人之处。



秦可卿:半刻工夫,手里拿出两枝来,先叫彩明吩咐道:“送到那边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去。”次后方命周瑞家的回去道谢。这里体现了王熙凤和秦可卿的良好关系,连一枝花也想到与秦可卿分享。



林黛玉: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林黛玉的活泼、尖刻,口锋伶俐简直要从书中跳出来一样。



送宫花一事,将金陵十二钗中的九钗悉数带出,此外还夹写了香菱、周瑞家的女儿女婿、水月庵中事、智能、迎探惜的丫鬟等等,真是各人有各人的神采,各事有各事的情理,不得不钦佩曹公的笔力千钧。体会到这一点才是送宫花的深意所在,如果只是计较于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是不是有点心境狭隘,因小失大了呢?

当然,以上是从作品创作手法和写作技巧上来分析的,体现了送宫花一事在《红楼梦》总体结构中的意义。从文本故事的发展来看,从世事人情的角度来考虑,指责周瑞家的也不是全无道理,但还是有些过于主观了。

首先送宫花的场景是王夫人和薛姨妈闲话家常,那么和王夫人关系最亲近,最适合戴宫花的无疑是迎探惜三姊妹。因此,薛姨妈道:“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王夫人的回答也是很客气的:“留着给宝丫头戴罢了,又想着他们。”因此在薛姨妈和王夫人的对话中,薛姨妈说给你家的女孩拿去戴,而王夫人谦让说给你自家的女孩戴吧,都是以自家女儿为中心的。



其次,林黛玉的身份地位非常特殊,也非常尴尬。他是贾母的外孙女,而且是贾母最疼爱的小女儿的唯一的骨血,因此贾敏去世,贾母再三致意一定亲自抚养林黛玉才放心。书中也写到“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贾母在贾府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她对于林黛玉的格外疼爱,势必会影响到其他人对于林黛玉的态度。不管是像贾宝玉一样从心里喜欢林黛玉,还是如凤姐一样善于取悦贾母的人,上上下下人等都会格外留意到林黛玉。因此薛姨妈说的,“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虽然没有毛病,挑不出任何失礼之处,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人情的厚薄冷暖,一览无余。



林黛玉是寄人篱下的孤女,她不像薛宝钗、史湘云一样属于客居的身份,经济上可以完全独立。这也是林黛玉内心深处的伤痛,时时触及着她的敏感和自尊。林黛玉曾经和宝钗倾诉衷肠:“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正是林黛玉真实处境的描述!并不是说贾母喜欢林黛玉,其它的人就一样会喜欢林黛玉,会真心待黛玉好。虽然,贾府人视她和贾府迎探惜姊妹完全一样,无论是日常行走坐卧还是生日宴庆等场合,林黛玉都和她们是一样的待遇;但是那些客气和笑脸之后又有多少是真情真意,有多少是虚情假意?

林黛玉毕竟不是贾府的女孩,除了贾母的怜爱,她还有什么可以获得其他人重视的资本呢?即使在王夫人、薛姨妈的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将林黛玉和三春姊妹相区别呢?更别提周瑞家的这些下人了!从紫鹃为林黛玉的深深忧虑之中,从王熙凤和平儿讨论嫡庶之中,我们也为林黛玉而深深忧虑。一个没有至亲的孤女,是多么的单薄,将来的幸福是多么渺茫!那些早已参悟世事人情的大人一打眼,就看穿了、看透了林黛玉的无可依傍的未来。



具体到送宫花的事情:周瑞家的为人处事圆滑乖觉,很难说她日常趋炎附势的行为没有在林黛玉的心里留下了不那么正面的印象;很难说周瑞家的骨子里没有对林黛玉的轻视甚至厌恶。当林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的时候,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这或许是被林黛玉说中内心阴暗之处的缄默。单单从送宫花一事来说,周瑞家的或许没有想那么多,林黛玉也没有故意针对周瑞家的,她们的表现都只是她们日常思想、性格的具体体现而已。虽然她们之间没有故意的针对和敌对,但是她们内心的真实的思想活动早已经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也不唯独送宫花这一件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甄嬛传、宫斗片并不会每天都在日常生活中上演;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于情于理是那样的自然而平淡,但桩桩件件的背后都是权与利的角逐与制衡。林黛玉是一个身份尴尬的主子,这一些些微小的差异,对于过于聪明敏感的林黛玉来说,可以清晰而深刻地感知并感受到其中的寒意,她无能为力,只有用锋芒毕露的口角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7: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林黛玉和薛宝钗初进贾府,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同一件事
少读红楼 2020-02-11   |  322阅读  |  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黛玉和宝钗在曹公笔下是平分秋色的两个人物,所以十二钗判词两人合为一副,就连宝玉身边分别象征宝钗和黛玉的两个大丫鬟袭人和晴雯也是不分伯仲,各有美态。

对于宝玉来说,一个是木石姻缘,一个是金玉良缘,黛玉病如西子,宝钗富如杨妃,有些难分高下,时时不知如何是好,就像妓女云儿说的那样,两个冤家,都难丢下, 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宝玉虽然钟情黛玉,但又像黛玉说的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也会变成一只呆雁。


黛玉和宝钗先后进贾府后,最高兴的当属宝玉了,一个是姑舅姊妹,一个姨表姊妹,以后能够日日相伴,吟诗作对,诗酒人生,对于最喜內帷厮混的宝玉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原文里,黛玉进贾府一回可谓风光排场尽矣,在曹公是明写,而宝钗进贾府则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过多笔墨,在曹公是暗写。二人虽然进贾府时间有先后,但她们进贾府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却惊人地相似,因为她们提到了同一件事,今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黛玉进贾府之后,众人见他身体怯弱不胜,知道他有不足之症,就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治疗?”此时的黛玉,才第一次开口说话。

黛玉笑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饭食时便吃药,到今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故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已后总不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这是黛玉进贾府后说的第一句话,这段话至少包含了这样几条信息:一是黛玉天生体弱多病,一直靠药物维持;二是黛玉之病并非不可医治,但条件苛刻,很难实现;三是黛玉三岁时遇到过一个癞头和尚(记清,是和尚,也就是僧,不是道),给了她治病的药方。

黛玉初进贾府,就交代了自己的病根儿及遇到癞头和尚的经历,说的不可谓不详细。请注意,黛玉说这些话的时候,上至贾母、邢王二夫人、李王两妯娌、迎探惜三春,下至丫鬟婆子等,基本都是在场的,也就是说黛玉之病,初进贾府时就尽人皆知了。



我们再来看宝钗的第一句话,宝钗初进贾府并没有像黛玉一样有详细的场面描写,更没有她与宝玉、凤姐初次见面时的情形及文字,宝钗的第一句话要到第七回,曹公借周瑞家的送宫花一回侧面引出。

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去回王夫人话,王夫人到薛姨妈那里去说闲话,周瑞家的就拐进了宝钗房里去看宝钗。周瑞家的因说:“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玉兄弟冲撞了你不成?”宝钗笑道:“那里的话,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所以这两天没出屋子。”


这是宝钗进贾府后的第一句话,与黛玉之语相比,简短了许多,但提到了同样一件事,那就是她也是有病的,且也是天生如此。宝钗说这话的时候,正是冬季,可见她这病冬季是高发季,而我们知道,黛玉之病也是每遇冷天或雨天,就嗽个不停。

不仅宝钗跟黛玉一样有病根儿,就连生病后请医问药的经过都出奇地一致。周瑞家的听说了宝钗的病,就感叹了一回,建议找个大夫来看看,开个方子吃。此时宝钗的第二句话道出了她的病情经过。

宝钗听说,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总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到也奇怪,吃他的药到效验些。”


从宝钗的这段话里,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几个信息:一是宝钗之病也是先天的,从胎里带出;二是遍请名医,试了很多药,都没用;三是遇到秃头和尚(记清,也是和尚,是僧,不是道),给了药方,给了药引子,吃了才有效。

将这些信息与黛玉的对照,相同点有这样几个:二人都是自幼生病;请医问药都不见效;都碰到和尚,都给开了方子。不同的是,黛玉的方子不是吃药,宝钗是实实在在的吃药丸。黛玉没有听从和尚的建议,而宝钗听从了。



从后文我们知道,宝钗吃的药叫冷香丸,很难配制。她跟黛玉幼年生病请医问药的经历简直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黛玉拿到的药方不是吃药,而是要么出家,要么不见外姓之人且不能再哭,这两个黛玉都没有遵从,而是仍旧吃人参养荣丸,也就说,黛玉的病不仅不会好转,且可能会不断恶化。

宝钗拿到的药方虽然难配,但终究配成了药,病发时吃一丸,加上天生体壮,不似黛玉怯弱,慢慢好转过来也说不定。

我们知道,黛玉之病跟宝玉有莫大的关联,宝玉既是外姓之人,且是神瑛侍者的化身,黛玉要为他一生不停流泪,这些也都是黛玉最终病逝的根源;那么宝钗之病,自然也会跟宝玉有很深的关联,只是这里曹公并未明说。

但从原文我们知道,冷香丸的配置过程不仅复杂,且完全要看天气,错过了只能等第二年,在现在来说,这个药方简直不可能完成,如果放在贫寒人家,估计也只有等死了,但此时的薛家乃皇商,有钱有势,即便再难,只要有药方,也能配出药来。只要出得起钱,可以同时请很多人来配此药,以确保万无一失。

宝钗的病既然是从娘胎里带出的热毒,又遍求名医不能医治,虽然得了秃头和尚的药方,但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根治的,甚至可能会吃一辈子药,此时的宝钗吃得起冷香丸,但她能一辈子吃得起吗?我们知道八十回后四大家族败落,试想:那时的宝钗还配得起冷香丸吗?还有钱请别人配药吗?

宝钗和黛玉两人先后进贾府,但都说生病之事,所不同的是,黛玉之病是面对贾府众人所说,阖府上下皆知,而宝钗之病只是对周瑞家的一人说起,加上体壮,以宝钗心机,估计贾府知道的人并不多。

黛玉的命运系在宝玉的前半生,宝钗的命运系在宝玉的后半生,所以黛玉最大可能是泪尽而病逝,宝钗最大的可能是无钱配药而病逝。

另一方面,二人一出场就交代了自幼是多病之身,且只有癞头和尚的药方管用,不难得出,曹公意在借此提醒世人,一切如梦幻泡影,她们都不过是在警幻处挂了号的薄命之人,下凡世间历经一番富贵繁华儿女情长,时限一到,无论结局如何,仍旧要回警幻处销号的。

最后有一点需要注意,黛玉和宝钗遇到的都是和尚,是僧,香菱小时候父亲抱着她,遇到的是一僧一道,但念出她命运谶语的也是僧,贾瑞临死前来救他命的则是道,第一回中甄士隐最后遇到的也是道人,宝玉凤姐遭魔魇时,则是一僧一道,僧是为凤姐,道是为宝玉。

(作者:夕四少,转载请**授权,违者必究!)

+关注
undefined
少读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7: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为啥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
蓝色百合335 2015-05-06   |  1814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风语红楼》之一千一百零二

             风之子原创



        是啊,王熙凤为啥要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要知道,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是从王家陪嫁过来的,原本也是王家人,王熙凤也是王家人,而且是王夫人的亲侄女,这本是一家人啊,为啥这么下狠手呢?还是来听听凤哥儿是怎么说的吧:

       凤姐儿道:“前日我生日,里头还没吃酒,他小子先醉了。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说在外头张罗,他倒坐着骂人,礼也不送进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幺们往里抬。小幺们倒好,他拿的一盒子倒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头。人去了,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不撵了作什么!”


     如果真听信了凤哥儿的话,以为凤哥儿是为赖嬷嬷出气,那就错了,连赖嬷嬷都不相信呢。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前儿凤哥儿生日,发生了一件令凤哥儿终生难忘的事情,那就是贾琏和鲍二家的偷情,被凤哥儿逮个正着,闹将起来,贾琏借酒装疯,要杀凤哥儿。鲍二家的上吊自杀,还惹了官司。所以,这个生日,是凤哥儿心底永远的痛,是奇耻大辱,是触霉头。在这件事情上,凤哥儿的气还没消呢?居然有人敢于在这个时候闹事,岂不是硬要往刀口上撞?凤哥儿能饶得了他?

    第二,周瑞家的儿子,好歹你妈也是王家人,论根系,你也该是我王家人,是我王熙凤的人啊,怎么就这么不得力呢?除了添乱还会什么?王熙凤在生日发现贾琏偷情,当然生气,但更生气的是,满屋子的小厮,其实都被贾琏给买通了,都背着王熙凤给王熙凤难瞧。这也是王熙凤感觉到伤心的。王熙凤除了平儿彩明,手底下得力的没几个,偏生有个表面上看属于自己人的人,还在那里丢人现眼,这样的自己人,与其有不如没有,王熙凤痛定思痛,当然要痛下杀手。


    第三,请注意周瑞家的儿子和贾琏的一个共同之处,贾琏是喝酒偷情,周瑞家的儿子是喝酒误事,然后都是借酒装疯撒泼。贾琏使得王熙凤颜面扫地,难道周瑞家的不是公然在挑战王熙凤的权威,居然敢骂彩明?在王熙凤看来,都是一丘之貉。贾琏,王熙凤奈何不了,你个小小的周瑞家的小流氓,王熙凤还奈何不了?

     第四,从周瑞家的儿子的言行来看,其实和贾琏一个球样,都是酒色之徒,臭味相投,说不定,早就惟贾琏马首是瞻了,早就被贾琏收买了,别忘了,贾琏可是王熙凤的丈夫,荣国府的大管家。因此,极有可能,周瑞家的儿子和贾琏就是一伙的,这样的娘家人,王熙凤要了来干什么?

    第五,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这件事情上,就是王夫人也只会站在王熙凤的立场上来处理事情。贾琏偷情,要杀凤哥儿,王夫人会很有面子会很高兴?不会的。在侄女和一个小家奴之间,王夫人还是拿捏得住的。


     所以,王熙凤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要断其生路,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从深层次看,还有更有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王熙凤选择贾母;在王夫人和除了贾母的其他人之间,王熙凤选择王夫人,这是王熙凤周旋于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的不二法则。因为贾母的选择(林黛玉为贾宝玉妻子)更有利于王熙凤,而王夫人的选择(薛宝钗为贾宝玉妻子)对王熙凤不利。因此,从根子上看,周瑞家的虽然是王家人,但不是她王熙凤的王家人,而是王夫人的王家人,王夫人的王家人,只要不和自己一条心,只要逮到错,也是可以借机消除的。这才是凤哥儿最为深层的考虑。

     总之,就是这些原因,使得王熙凤痛下杀手,差点就断了周瑞家儿子的生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蓝色百合335 > 《要看的美文》举报/认领
上一篇: 让男女永不出轨的五句话(原创)
下一篇: 趣闻传说:宋朝灭亡竟然源于一首词(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7: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周瑞家的送宫花,林黛玉为什么生气?只因宫花背后另有寓意
君笺雅侃红楼 2019-11-12   |  2948阅读  |  2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周瑞家的送宫花,兜兜转转一圈下来,背后有非常多值得说的环节,最引人注意的有两个,一个是“贾琏戏熙凤”,还有一个就是林黛玉“掷而不取”。关于林黛玉说“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多数人认为是黛玉觉得自己被冷落,这是表面现象,其实还有背后深层原因,下面聊聊。



(第7回)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呢。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这段三人对话描写有几点特别需要注意:

第一,林黛玉在贾宝玉房中“解九连环”。

第二,周瑞家的申明宫花是薛姨妈所送。

第三,宫花款式第一次呈现,是“堆纱新巧的假花儿”。

第四,林黛玉只看了一眼并没有接。

第五,林黛玉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第六,周瑞家的“一声不言语”。



[一]

九连环是古人制作的一套非常繁琐的集趣味与智慧的游戏。九连环拆不开,主要是九个环给对方制造麻烦,令对方将决定的环或上或下的调动,所有环又连在一起,难在“无解”二字。

林黛玉和贾宝玉解九连环,代表二人缠绕无解的复杂情感局面。周瑞家的恰巧送宫花来,游戏也不玩了,宫花成了解开“九连环”的关键。一切复杂的局面,架不住不可抗拒的搅局者。


对林黛玉来说,“宫花”的出现暗示她与贾宝玉的结局牵扯“宫中势力”。贾家的宫中势力当然是贾元春,正是元春插手令二人乱麻无解的姻缘被粗暴的解决。

第十八回贾元春省亲更改怡红院的“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黛玉就是绿玉,也是香玉。贾元春不喜绿玉和香玉将其去掉,预示宝黛姻缘因贾元春插手而夭折。

端午节赐节礼贾宝玉薛宝钗一个样,是贾元春的态度。林黛玉的结局是贾元春插手下旨赐婚,林黛玉和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二女同嫁,黛玉出嫁后很快客死异乡,贾宝玉因人伦大节娶了薛宝钗。



[二]

“宫花”本是宫中之物,代指皇权。林黛玉只看了一眼,弃而不取,是对未来命运被皇权粗暴干涉的抗争。

(第16回)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

林黛玉对“宫花”的态度,与对待鹡鸰香串一模一样。而鹡鸰香念珠看似北静王所赐,实则同样是宫中之物。皇帝赐给北静王,北静王又送贾宝玉(北静王大不敬啊),贾宝玉想给林黛玉被掷而不取。林黛玉与“皇权”划清界限的态度非常明显。

第5回林黛玉的判词图画“四株枯木,一围玉带”,以及“玉带林中挂”,“玉带”固然指明林黛玉的名字。可有资格围玉带的,红楼梦中出场人物除了北静王,就是贾元春、皇帝、忠顺王之类。贾家被抄家,也是他们权力争夺下的炮灰。林黛玉首当其冲作为牺牲者被迫与贾宝玉分离。她拒绝“宫花”和“鹡鸰香念珠”,代表她的抗争,也代表林黛玉受皇权胁迫远嫁死异乡的命运。



[三]

宫花是薛姨妈送来的。没有薛家到来,不会有金玉良姻,木石姻缘早都成了。薛家到来令宝黛爱情横生枝节,陷入“九连环”一般难解的境地。

薛姨妈送宫花,暗示薛家图谋得金玉良姻最后能成功,源于贾元春插手。这些才是“宫花”对林黛玉来说代表的背后意思。


表面看林黛玉将宫花弃而不取,确实被轻视了。古人送礼招待人都有讲究,要先远后近。林黛玉与薛姨妈关系远,应该先送林黛玉再是贾家人,这是古人的礼。

薛姨妈未必有异心,但周瑞家的心里不拿林黛玉当回事,才造成都分完了才送林黛玉,本质上代表王夫人对林黛玉的冷淡。换成贾母的人送宫花,一定先给林黛玉。



林黛玉心直口快一句话说的人“心颤”:“我就知道,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此话明着冲薛姨妈而去,多少有点情商不高。得罪了周瑞家的,就等于得罪了王夫人。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也与这些小人搬弄是非脱不开。

最后,“堆纱新巧的假花”再好看也是假的。贾家人戴假花,终究是富贵如浮云,大梦沉酣终须醒。第7回,送“宫花”一节,仔细阅读有非常多值得说的故事。


以上观点基于《红楼梦》80回文本为基础,80回后续书仅供参考,不作**依据。文中观点为君笺雅侃红楼主观理解,线索都为原文所引用见仁见智,多歧为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文/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
undefined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多岐为贵
共 5862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君笺雅侃红楼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妙玉三件茶具都是假的,曹雪芹却将《红楼梦》全部结局隐藏其中
下一篇: 贾母几年没撵走薛宝钗,邢夫人出手一招薛宝钗仓皇搬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7: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步步留心的林黛玉,为何怒怼周瑞家的?很多读者都理解错了
法国风科技开发 2020-03-12   |  253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作者特意描写了她的小心谨慎,“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中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奴仆,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在贾府中,黛玉确实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做事说话之间,都要先揣度别人的意思,再小心翼翼地回答。比如去拜见贾政的时候,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往东边让黛玉,“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她上炕,她方挨着王夫人坐了。”在二舅母房里,黛玉更是格外小心。图片文字识别

然而,当薛姨妈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给贾府中的姑娘们送宫花的时候,黛玉却表现出来令人难以理解的一面。周瑞家的满脸堆笑,告诉黛玉:“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给姑娘戴。”宝玉听说,先便道:“什么花?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了过来。开匣看时,原来是两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着宝玉手里看了一看,便问道:“这是单送我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了?”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替我道谢罢!”



黛玉这时的举动,令人费解。说好了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呢?难道黛玉在贾府中待的时间久了,就把这一切都忘了?难道她真的不知道,面前这个婆子是王夫人的陪房?

也正是因为这一幕,很多读者都认为黛玉有些尖酸刻薄了。其实,这是很多读者对黛玉的误解。黛玉此时耍小性子,另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周瑞家的拿来的宫花是谁家的?薛家的!看到宫花后,贾宝玉是什么反应?立刻就抢在黛玉前面说:“什么花?拿来给我!”一面说一面已将宫花抢在手里了。

在《红楼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只要和薛宝钗有关的事情,都能引起林黛玉的“尖酸刻薄”。至于为什么,大家也都很清楚。因为自从薛家来了,贾府中便兴起了“金玉良缘”的传闻。这件事无论放到谁身上,谁也不会高兴,谁也不能大度。



此时,周瑞家的从薛家拿来了宫花,你看看这贾宝玉积极的!几辈子没见过花儿似的。林黛玉心里能舒服吗?可是,她能怎么说呢?她难道说,贾宝玉,你不许对薛家的东西感兴趣?此时的林黛玉,还根本吃不准贾宝玉心里在想什么。贾宝玉这个多情的公子哥,对哪个姐姐妹妹,都是款语温言,还常常跑过去找薛宝钗玩。这无疑更是会激起林黛玉对薛家任何一件事物的过敏反应。

所以,此时的林黛玉,只能拿着周瑞家的耍性子,给贾宝玉看。好在贾宝玉也立刻就明白了林妹妹的不痛快,听说宝姐姐在家里生了病,便和丫头们说:“谁去瞧瞧?就说我和林姑娘打发来问姨娘,姐姐安,问姐姐是什么病,吃什么药,论理我该亲自来的,就说才从学里来,也着了凉,异日再亲来。”


“我和林姑娘打发来问姨娘、姐姐安”,这一句话,就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拉得非常近,远远超越了和薛宝钗的关系。林黛玉的怒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法国风科技开发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为了宁国府的体面,尤氏苦苦支撑,不料回到家中,却看到了最恶心的一幕
下一篇: 《红楼梦》里这个通房丫头不简单,比袭人的手段高明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8: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蘼芜满院泣斜晖+】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蘼芜满院泣斜晖,贾政游至蘅芜苑提及此诗,为何众人皆道“颓丧”?
探谜古小说 2019-11-18   |  633阅读  |  1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蘼芜满院泣斜晖,贾政游园时提到这句诗,为何众人皆道“颓丧”?
贾政游至蘅芜苑

蘼芜满院泣斜晖
大观园建成之后,贾政在宝玉和众清客陪同下游览,行至一处院落,见山石重叠,满院尽是藤蔓香草,异香扑鼻,即命众人题写对联以咏眼前之景。

有一清客当即说道: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没想到此联一出便惹来争议。

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那人道:“古人诗云‘蘼芜满院泣斜晖’。”众人道:“颓丧,颓丧!”

对联里的麝兰、杜若,以及他后来解释时提到的蘼芜都是香草名,要说还是很应景的。可是因联中有“斜阳”二字,众人便认为不妥,毕竟夕阳西下的意境有些消沉。及至他辩解引用了一句“蘼芜满院泣斜晖”,没想到却是越抹越黑,众人竟然皆道“颓丧”。为什么颓丧?从字面上看是大概因为又多了个“泣”字。

然而并没那么简单,《红楼梦》作为奇书,一字一句皆有所指,此“颓丧”二字亦不虚出,这是对薛宝钗命运的预言!

蘼芜满院泣斜晖,贾政游园时提到这句诗,为何众人皆道“颓丧”?
蘅芜苑

贾政所到这座满是香草的院落,就是后来薛宝钗在大观园内的居所“蘅芜苑”。此刻,清客们的笑谈早已点出薛宝钗未来凄凉的命运。清客引用的诗句“蘼芜满院泣斜晖”,实际上乃是小说作者化裁唐诗“蘼芜盈手泣斜晖”而成。此句出自唐朝女道士鱼玄机的《闺怨》: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顾名思义,诗名《闺怨》自是表达女子在深闺中与夫君离别的幽怨之情。一枝蘼芜在手,孤芳自赏,独立残阳,一切不言自明。

蘼芜满院泣斜晖,贾政游园时提到这句诗,为何众人皆道“颓丧”?
鱼玄机

那么,为什么“蘼芜”是表达两情离别的必备之物呢?
此典出自魏晋时无名氏的《古诗五首》之一: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这是说一个女子上山采摘蘼芜花时偶遇前夫,此时丈夫已有新妇,二人回忆起前情今事,不胜伤感之至。自此诗之后,“蘼芜”便成了专门表达弃妇幽怨的专用词,蘼芜草也成了弃妇或者男女离别的象征。比如唐刘禹锡的《怀妓》诗:

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言青鸟罢衔笺。

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若向蘼芜山下过,遥将红泪洒穷泉。

也有记载此诗为唐刘损的诗《愤惋》。不管是谁的作品,都表达的是一对男女生离死别的情感。《金瓶梅》在李瓶儿之死一节即用此诗开篇,以显哀婉离情。

蘼芜满院泣斜晖,贾政游园时提到这句诗,为何众人皆道“颓丧”?
蘼芜

所谓蘼芜,即川芎的幼苗,是一种品质非常好的香草。此草又名江蓠。其谐音有“将离”之意,故暗喻分别。蘼芜满院泣斜晖,贾政游园时提到这句诗,为何众人皆道“颓丧”?川芎

芬芳多子,自烈其真
蘼芜不但香气芬芳而且多子,也是妇女用来祈求多子的象征植物。

有人也因此猜测,《古诗五首》中的弃妇或许是因为不育而离开丈夫,她之所以去采蘼芜正是以此寄托离思,慰藉心灵。似乎在说,如早些采摘到蘼芜而怀孕,也不至于与丈夫分离。

因此,如果将一个女子比作蘼芜,这个女子一来应是夫君分离之妇人,二来还应是有子之妇。

此外,郭璞曾赞蘼芜:蘼芜香草,乱之蛇床。不损其真,自烈以芳。这是说蘼芜草的外形很容易跟杂草蛇床想混淆,然而它自有一身芳香之质,贞烈之性难以被掩盖。


蘼芜草的几个象征含义,在薛宝钗身上一一应验
其一,分离。她和宝玉结为夫妇,谁料之后宝玉竟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留她独守空房。

其二,有子。宝钗为宝玉产下一子名为贾桂。(虽然有人认为这是续作不足为信,但笔者认可此情节。)

其三,芬芳贞烈,卓尔不群。宝钗一向气度雍容,寡语少言,不苟言笑,纵是贾府名姝云集群芳争艳,她仍有一种超越众人的高傲气质。

这从她抽得的花名签即可看出:图案是花王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还有一句唐诗作注:任是无情也动人。

蘼芜满院泣斜晖,贾政游园时提到这句诗,为何众人皆道“颓丧”?

薛宝钗

+关注
undefined
探谜古小说
探索古小说中的奥秘
共 142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探谜古小说 > 《原创》举报/认领
上一篇: 贾宝玉人见人爱,为何出场词说他“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下一篇: 薛宝钗一个女孩子,为什么偏要放“七个大雁”的超大风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8: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周瑞家的为何最后一个送花给林黛玉?原来和一个人有关
江山携手 2019-04-28   |  2589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林黛玉从小无依无靠,寄养在外祖母家里,一直是寄人篱下。因此黛玉一直有一种小心翼翼的谨慎,最开始轻易不肯多行一步路,不肯多说一句话。到了后来时间长了,为了保护自己,浑身长了很多次,最明显的就是她有时未免尖酸刻薄得罪人。


像是周瑞家的送宫花一节,但是周瑞家的忙完了刘姥姥一事,前去找王夫人回话。但是王夫人在梨香院和薛姨妈说话,薛姨妈就要周瑞家的将自己屋里的十二枝宫花送给姊妹们去戴。周瑞家的拿了花就给众人送去,而她最后一个去给林黛玉,惹得林黛玉不快,出言讥讽。

黛玉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这段话历来很多人都认为是黛玉小心眼,根本没必要,一样是花,先送后送有什么区别。何必生气使性子,说这些话伤人呢?

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周瑞家的最后一个给黛玉送花是有心还是无意的,肯定是有心的,而且周瑞家故意最后一个给黛玉送花还和一个人有关。


这个人就是王夫人,都知道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配房,红楼梦里的配房都是主子的心腹,所以周瑞家的完全是按照王夫人的态度在行事,王夫人是不喜欢黛玉的。

从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王夫人明知贾政不在家,还是听贾母的话带黛玉去拜见舅舅。表面上是这样,可是私底下王夫人却给了黛玉一个下马威。

她告诉黛玉以后见到宝玉不可招惹,要远着宝玉等话。可见王夫人一开始就不待见黛玉,不希望她接近宝玉。


想想也是,但是黛玉母亲已死,家里面也没有多少基业,王夫人自然看不上她。

后来有了宝钗,王夫人一心只想着撮合金玉良缘,让宝玉娶自己的外甥女,对黛玉就更加不待见了。

所以周瑞家的最后一个送花给黛玉,当然也是察言观色,看主子的脸色行事。虽然黛玉深受贾母疼爱,但毕竟王夫人才是贾府的真正管理者,连王熙凤也是贾赦一房,帮忙管家的。


周瑞家的又是王夫人的心腹,自然事事要揣摩王夫人的心思,知道她不待见黛玉,也就不将其放在心上。

也难怪黛玉生气,她其实是明白了这点,忍不了才发作的。她写的诗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读者都觉得黛玉是贾府的小姐,锦衣玉食,何以就这样惨?


如今想来,从她进贾府的那一刻,就在遭受各种各样的“风刀霜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江山携手 > 《黛玉》举报/认领
上一篇: 林黛玉在贾家的真实处境,在邢岫烟和一个小丫头身上,都有所体现
下一篇: 林黛玉为什么能二两月钱活成富豪,随手赏人不眨眼有谁看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8: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抄大观园中的周瑞家的------重任在肩
江山携手 2019-10-13   |  6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为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自然深负重任。

从书里看周瑞家的应该也是陪房中的心腹,王夫人的左右手,周瑞能管着荣府的田地租子,闲了陪小爷们出门,都是好差事。

王夫人虽然同意了夜抄,以证清白,可是执行中的分寸还是不一样的,事关大观园的治安风化问题。

别处自然都是省事的,唯有两处,可见周瑞家的手段。

第一处是探春处,这里不是奴才们有意见(比如晴雯),而是探春严阵以待,探春名份上王夫人的女儿,是贾政的千金,总算是自家主子。探春明确表态,她的东西,可查可看,丫环们的不许,有什么事情,回太太,她担着。

主仆界线有别,既然三小姐表态了,清查队伍里只凤姐是主子,身份上与探春是平等,可是姑嫂关系最是微妙,当嫂子的凤姐,可不招惹探春这位娇客。可是清查是邢夫人王夫人的意思,凤姐自然也不会卖这个人情,所以只看了这几位大陪房。


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此话必要周瑞家的开口,凤姐是不好发话的,周瑞家的是代表王夫人)”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察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没有?”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明白了。”(最后这一句,也必要周瑞家的回复)。

周瑞家的是不会和探春为难的,说来那是自己人,哪里能当着长房的王善保家的,自己人反而争论呢。

接下来是迎春处,这才是重点。整个大观园里,唯此处才是长房的小姐处,事关邢夫人的脸面。因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儿,凤姐要看王家的可藏私不藏,遂留神看他搜检。先从别人箱子搜起,皆无别物。及到了司棋箱中,随意掏了一回,王善保家的说:“也没有什么东西。”才要关箱时,周瑞家的道:“这是什么话?有没有,总要一样看看才公道。”说着,便伸手掣出一双男子的绵袜并一双缎鞋,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是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给凤姐。(这分明是周瑞家的故意不给王善保家的面子了,王已经说了没东西,周瑞家的还特意上前去查。)结果一查就出了问题。

这才是清查的关键处,不能无功而返,必要寻个结果,而最好的结果就是着落在这里,这样王夫人才能反败为胜。如果王夫人素与邢夫人真的和气,她的陪房完全可以睁一眼闭一眼给王善保家的面子。做为王夫人的心腹周瑞家的所行所言,都是代表了王夫人的态度 ,这才是根本。

应该说周瑞家的到这一步,才算是胜利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凤姐如何奚落王善保家的,就是一场好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江山携手 > 《王夫人》举报/认领
上一篇: 王夫人撵人怡红院
下一篇: 王夫人被动反击---夜抄中王夫人的失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8: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陪房周瑞家的,一天干三件坏事,林黛玉:狗仗人势真小人
播报文章

无泪蓝天使
关注
2020-11-27 08:09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天然“雄激素”终于找到了,男人坚持吃,身体悄悄发生惊喜变化!
天然“雄激素”终于找到了,男人坚持吃,身体悄悄发生惊喜变化!
高血糖的原因终于出现了,不是少吃饭,少吃糖,而是它在作怪!
高血糖的原因终于出现了,不是少吃饭,少吃糖,而是它在作怪!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她负责的是荣国府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类似于平儿之于王熙凤,主子身边的人,是奴才里比较有体面地,因为此,她相当的有优越感。周瑞家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红楼梦》第六回,因为刘姥姥来荣国府打抽丰,而周瑞当年买地得过王狗儿的帮助,因为这样的一点故旧,刘姥姥觉得可以请周瑞家的帮她引荐。于是,周瑞家的粉墨登场了。

第六回至第七回,从刘姥姥进荣国府一直到送宫花,这里面故事极多、信息量极大,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就是周瑞家的,而在所有的内容里,这位周瑞家的可谓上蹿下跳,上下翻飞。曹雪芹笔下的周瑞家的,一天之内,算是干了三件大事,这三件事,要说是坏事有些冤枉她,但是毫无疑问,对这位周瑞家的,作者所持贬大于褒的态度。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

刘姥姥借助周瑞家的得以见到王熙凤,得了足以全家活命的20两银子,是因为周瑞家的积德行善对刘姥姥的真诚帮助吗?可以肯定的说不是。

说起来也是人情冷暖悲酸。王狗儿的祖父当年和王夫人之父一处为官连了宗。两家也算是一家子的亲戚。只是后来王狗儿家渐渐败落了下来,两家悬殊越来越大,也就不来往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巨大悬殊,在王狗儿家是知趣,毕竟对等才是良好交往的基础,但中国还又一句老话叫:不忘本。王熙凤都懂,她说:原该不等上门就应该有照应才是。这个照应贾府就一直在践行,比如到了年下,宁国府会给族中没有营生的子弟派发年货。刘姥姥家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要说一家人冻饿而死,王家知道了,会于心不安的。这是儒家伦理社会的一个普世价值。

破衣烂衫、一脸穷相的刘姥姥进了周瑞家的门,周瑞家的表面上应承客气着,她满心满眼里都是嫌弃和秀优越感,她说:

“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去的呢。伦理,人来客至会话,却不与我相干。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时只带着小爷们出门子就完了;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皆因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就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




刘姥姥家是穷,那和王家当年也是连宗的一家子,周瑞家的一个奴才她是没有资格说三道四的,她唯一需要做的是向主子王夫人汇报。见不见的,嫌不嫌的,那是主子的事。但是在这里,周瑞家的将此作为了自己的权力,她之所以愿意为刘姥姥通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年周瑞买地多仰仗了王狗儿的力量。现在物是人非,刘姥姥倒要求周家了,周家的不知知恩图报,反倒是将此说成了自己的破例和恩典,其实是有些令人寒心的,刘姥姥厚道宽宏,周瑞家的愿意为她通报,她已经感激不尽了。

得了银子的刘姥姥拿一块银子答谢周家的,她没有接受,不接受的理由作者说:她哪里能看上这个?说白了,这位周瑞家的到什么地步说什么话,她倒是很会与时俱进,她倨傲的态度令读者不舒服。

第二件事是处理女婿冷子兴官司

那位演说荣国府的冷子兴就是周瑞家的女婿,他惹出事来,被人告了,衙门里要将他递解还乡。她女儿着急得了不得,跑来荣府找母亲商量,说冷子兴是喝了酒和人争执,被人造谣中伤告了恶状。但都要递解还乡了,应该没有这么简单。

听了女儿的话,周瑞家的一点儿不着急,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有什么,忙得如此。”“小人儿家没经过什么事,就急得你这样了。”


广告
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这事后来没有了下文,不用说一定是完满解决了,因为这种事对周瑞家的来说不过是随便向太太奶奶提一句话的事。

《红楼梦》里或为钱财、或因争斗,参合搅局的官司不少,无一不是弄得对方家破人亡,像是李衙内和守备争夺张金哥,再比如王熙凤唆使张华状告贾琏,还有石呆子等。能与冷子兴这等贩夫走卒产生矛盾的,和荣国府的力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如若王熙凤或者王夫人出手,简直是要非死即伤啊。周瑞家的轻描淡写的背后,很可能就埋下了一个冤案。

第三件事是送宫花和黛玉发生的令人不舒服的互动

因为要给王夫人汇报刘姥姥的情况,薛姨妈顺便让她跑了一趟差,就是给各房奶奶小姐送宫花。大家族里处处要讲规矩。薛姨妈给出了送花顺位:你们家三位姑娘一人两支,林姑娘两支,还有四支给了凤哥儿吧。

薛家寄居荣国府,自然要将主家的姑娘放第一位,林姑娘是贾母的心头肉,自然要高看一眼,但在薛姨妈这里越不过贾府小姐。王熙凤是王家人,自己的亲侄女儿,放在最后且最得实惠,这个安排是很完美的,谁也挑不出理来。




这个事被周瑞家的改了顺序,她给迎探惜送完,出荣禧堂入穿堂,顺脚去了凤姐院子里,这倒是最省力气的路,送完凤姐,最后送林姑娘,匣子里还有最后的两支花,自然没得挑没得拣了,其实小姐们当然不会挑拣,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将客人林黛玉放置到最后是极无礼的。周瑞家的这么做很可能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就是顺路,却忘了规矩和礼仪。

读者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事,林黛玉进贾府,行走坐卧那是一步也不能错的,晚饭安排座位,安排她坐贾母左手第一位,黛玉就不坐,因为不合规矩,当贾母告诉她你舅母嫂子们都不在这里吃饭时,她才告了坐。去荣禧堂,王夫人把她往贾政位置上坐,她一样不会坐,王夫人一再让,她也不妥协而是靠着王夫人坐了。曹雪芹细细描绘这些细节,而且每次宴会都会具体交代每个人的座次,是因为,前后、顺序、座次都是不可轻慢的,卑贱高低、等级高下是封建社会一切关系的基础。

当黛玉得知所有人都有,这最后的两支给了自己时,她不留情面地将给周瑞家的甩了脸子。可以理解林黛玉这里的表现是刻薄和使小性吗?肯定不能这么理解。




黛玉后来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那是她在葬父二进贾府之后的事,她没有了归路,知道无论处于何种境遇,也没有父母为她主张了,她是真正的寄人篱下了。但送宫花时,林如海还是大权在握的钦点巡盐御史,林黛玉的身份是荣国府的客人,说得再直白一些,面对林姑娘,贾府中人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否则,黛玉哪里有必要在这里看人的鼻子眼睛。周瑞家的轻视林黛玉,就是轻视林家,这是黛玉决不允许的。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其实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周瑞家的当然心知肚明,她不自觉地将这个态度流露出来,说白了,她不过是狗仗人势,是个真正的势利小人罢了。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8: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王狗儿的钻营
2018-11-01 23:41
作者:韩雪丽



王狗儿家也做个官,虽然官不大,可是祖上也聪明,和王家搭了个桥,连了宗。后来王狗儿家中落,搬出了京,一代不如一代,积蓄折腾光了,日子艰难起来。

王狗儿小时候,家里条件还好,不到缺衣少吃的地步,到了他,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终于连冬天的衣物都成了问题,难免喝酒生气。刘姥姥劝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灵机一动,想到了王家。

我们看刘姥姥两进荣国府,收获多多,其实这是借的王狗家的祖上交情。



王狗本人还和周瑞合作过,帮着周瑞争田买地,这说明,这是个聪明人,当然搭上了王家,自然要联络,和主子们不好往来,这才和太太的陪房一家往来密切。有力出力了。

所以第一次刘姥姥进贾府,苦于无门路,大门都进不得,还是王狗儿建议找周瑞家的,估计凭了当年的交情,不会拒绝,如果这太太的陪房肯出力,事情自然就成了。

应该说王狗儿还是了解豪门的事,这种事,直接找主子,是进不得门的,必要有个中间人,所以当年交好周瑞是对的,为今天铺路搭桥。



事实证明,这件事全靠周瑞家的跑来跑去一力促成。

周瑞家的一来是还当年的情份,二是卖弄自己的体面,三是举手之劳,落个人情。

凤姐根本不认识刘姥姥,也是无可不无可,可是周瑞家的传太太的话,当年没空过他们,如今也不可简慢了。这等于是明示凤姐,还要给钱的,只是给多少的问题。凤姐最护着王家的体面,刘姥姥是代表了王家的亲戚,虽然这个亲戚是对方贴上来的,可是当年却是往来过。



凤姐一出手二十两银子,也算可以,虽然她每日经手的钱无数,那是按例办事。她的月钱也不过几两银子,虽然她不靠月例过日子,可是给刘姥姥二十两,那是姑娘们一年的月钱了。

难怪刘姥姥欢喜异常,这次成功的打秋风行动,演员是刘姥姥,导演是王狗儿,帮助者是周瑞家的。

日子难过也要过,王狗儿这打秋风的想法,成功了,不过后来,也是认真过日子了,再出场,不是打秋风,是送新鲜瓜果了。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作家荟》《长江诗歌》等刊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7-1 03:29 , Processed in 0.0527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