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3: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贾政舔了谁的脚?王夫人还是赵姨娘? 讲出的笑话太下流
播报文章
兴趣认证
屏山品红楼
关注
2023-12-17 23:45来自云南原创
仙灵神域 良心爆率回馈玩家 仙灵神域今日新服>>
仙灵神域 良心爆率回馈玩家 仙灵神域今日新服>>
高血糖的原因终于出现了,不是少吃饭,少吃糖,而是它在作怪!
高血糖的原因终于出现了,不是少吃饭,少吃糖,而是它在作怪!
一整个晚上,她如狼似虎的要了他一次又一次...
一整个晚上,她如狼似虎的要了他一次又一次...
《红楼梦》七十三回,荣国府度过了家败之前最后一个中秋节,不同于往时贾府过节的富贵荣华、欢声笑语,这一次的中秋看似团圆,却发出“异兆”“悲音”。就连这次过节的花费都得凤姐当了嫁妆首饰的二百两银子才得以置办的,摆谱要混到当媳妇嫁妆的地步,贾府岂能不悲?


但期间还是有那么一段欢笑的,这欢笑来自平时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贾政。贾母罚他讲个笑话,因为贾政平时太严肃,尤其是晚辈们,别说笑话了,不挨骂或者老爷能给个笑脸已经算是造化了。

贾政还真是讲了个笑话,因为形象反差太过巨大,贾政一说自己就讲一个笑话吧,席间众人期待不已,你捏我一把,我掐你一下,均张着脖子等贾政说笑话。

贾政说:

“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

这一句话就把大家都惹笑了,因为从来不曾见到这样的老爷。

贾政接着说,一个人中秋节去购物不想到朋友家喝醉了酒,睡了一夜才醒往家赶,到家只得给老婆赔罪,她老婆正在洗脚,于是惩罚令他给自己舔脚才绕过他,于是这人就给老婆舔脚……


慢不说封建贵族大家庭,中秋节全家团圆赏月吃饼饮酒,上有高堂、下有一群的儿孙,还有小姐们,还有亲戚史湘云林黛玉,堂堂大家长五品员外郎读书人,当着晚辈讲笑话,多少经典故事讲不得?偏偏要讲一个下流恶心的舔老婆脚的恶俗笑话,这样的一件小事虽说大家都笑了,也足见贾政本质是个粗鄙不堪的人。

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不堪和下流更是来源于实践,贾政一天板个脸,王夫人是贾母口中的木头,这两个人在一处更是无趣,王夫人也绝不可能有那个风情让贾政给她舔脚,贾政的私生活里只有三个女人,周姨娘他基本上是忽略的,那就只有赵姨娘了。

虽说是下流恶心,但不得不承认蝎蝎螫螫的赵姨娘的确是能干出这样的事,假正经的贾政既然能当着众儿孙、女眷、小姐们说这样的下流笑话,在内帷私室,干下流不堪的勾当自在情理之中。不得不承认,贾政和赵姨娘都会玩儿,也应了那句俗语:一起干好事不见得关系牢,但一起干了坏事的一定关系铁。人人讨厌不待见的赵姨娘能得到贾政十余年的专宠不衰,那洗脚的功夫可是不一般。


贾府的最后的团圆中秋一片悲凉,贾政的这个不合时宜且低俗下流的笑话看似活跃了气氛,也不过是和贾府过去看似的繁华做告别,只是这个告别太无聊了,就像百年公府的辉煌,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泡影,光鲜的表面之下,藏着的都是不堪。只有悲凉悲剧才是它真实的底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3: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贾政舔了谁的脚?王夫人还是赵姨娘? 讲出的笑话太下流
liuhuirong 2023-12-27 发布于湖北  |  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七十三回,荣国府度过了家败之前最后一个中秋节,不同于往时贾府过节的富贵荣华、欢声笑语,这一次的中秋看似团圆,却发出“异兆”“悲音”。就连这次过节的花费都得凤姐当了嫁妆首饰的二百两银子才得以置办的,摆谱要混到当媳妇嫁妆的地步,贾府岂能不悲?


但期间还是有那么一段欢笑的,这欢笑来自平时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贾政。贾母罚他讲个笑话,因为贾政平时太严肃,尤其是晚辈们,别说笑话了,不挨骂或者老爷能给个笑脸已经算是造化了。

贾政还真是讲了个笑话,因为形象反差太过巨大,贾政一说自己就讲一个笑话吧,席间众人期待不已,你捏我一把,我掐你一下,均张着脖子等贾政说笑话。

贾政说:

“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

这一句话就把大家都惹笑了,因为从来不曾见到这样的老爷。

贾政接着说,一个人中秋节去购物不想到朋友家喝醉了酒,睡了一夜才醒往家赶,到家只得给老婆赔罪,她老婆正在洗脚,于是惩罚令他给自己舔脚才绕过他,于是这人就给老婆舔脚……


慢不说封建贵族大家庭,中秋节全家团圆赏月吃饼饮酒,上有高堂、下有一群的儿孙,还有小姐们,还有亲戚史湘云林黛玉,堂堂大家长五品员外郎读书人,当着晚辈讲笑话,多少经典故事讲不得?偏偏要讲一个下流恶心的舔老婆脚的恶俗笑话,这样的一件小事虽说大家都笑了,也足见贾政本质是个粗鄙不堪的人。

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不堪和下流更是来源于实践,贾政一天板个脸,王夫人是贾母口中的木头,这两个人在一处更是无趣,王夫人也绝不可能有那个风情让贾政给她舔脚,贾政的私生活里只有三个女人,周姨娘他基本上是忽略的,那就只有赵姨娘了。

虽说是下流恶心,但不得不承认蝎蝎螫螫的赵姨娘的确是能干出这样的事,假正经的贾政既然能当着众儿孙、女眷、小姐们说这样的下流笑话,在内帷私室,干下流不堪的勾当自在情理之中。不得不承认,贾政和赵姨娘都会玩儿,也应了那句俗语:一起干好事不见得关系牢,但一起干了坏事的一定关系铁。人人讨厌不待见的赵姨娘能得到贾政十余年的专宠不衰,那洗脚的功夫可是不一般。


贾府的最后的团圆中秋一片悲凉,贾政的这个不合时宜且低俗下流的笑话看似活跃了气氛,也不过是和贾府过去看似的繁华做告别,只是这个告别太无聊了,就像百年公府的辉煌,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泡影,光鲜的表面之下,藏着的都是不堪。只有悲凉悲剧才是它真实的底色。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3: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贾政用一个给老婆舔脚的故事,嘲讽了谁
入诗A
2021-03-17 09:48
文/入诗 原创
《红楼梦》里过中秋节,贾府诸人去大观园一起赏月。但见园内正门大开,“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

众人去嘉荫堂,焚香拜过神明。便一起上山赏月。
山脊上有一座敞厅,贾母到厅内便居中坐下,“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环、宝玉、贾容、贾兰等团团围坐。”
贾母命人折一枝桂花,击鼓传花,这枝花传到谁,谁就饮一杯酒,讲个笑话。
鼓声响起,恰好传给贾政住了。
众兄弟姐妹都知道贾政平日不苟言笑,就私底下都悄悄的,你扯我一下,我捏你一把,都心照不宣的暗自发笑。
看贾政能讲个什么笑话?

只见贾政喝了一杯酒,就想开始讲故事。方欲说时,贾母笑道:“若说的不笑了,还是要罚。”
看来贾母也没见这个儿子,平日里讲过笑话,认为贾政不会讲啊。
贾政笑道:“只得一个,说来不笑,也只好受罚了。”第七十五回
贾政告诉众人,他只会讲一个笑话,若是讲了大家不笑,他就甘愿受罚。
贾政接着说道:“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没想到,贾政出口就讲一个、怕老婆的故事。才刚开头大家就都笑起来了。

……贾政又说道:“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买东西,便遇了几见个朋友,死活拉家里去吃酒,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里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后悔不及,只得来家里赔罪。他老婆正洗脚,说:“即是这样你替我舔舔便饶你,”这男人只得给她舔,未免恶心要吐。他老婆便恼了,要打,说:“你这样轻狂!”唬的她男人忙跪下说:“不是奶奶脚脏。只因昨晚多吃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酸呢。”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这要怕老婆怕成什么样!说让舔脚,马上去舔。舔的想吐,也不敢说老婆脚臭啊。只说是吃了月饼馅子,又喝了黄酒,胃里不适泛酸。
大家都听出来,是嘲讽贾琏怕王熙凤呢。
看似贾政是轻描淡写的,讲个怕老婆的小故事,这是从侧面表示对王熙凤的不满。
作为长辈的贾政,也因讲这个月饼馅子故事,被不少红迷们,骂为老不尊。
贾政一个出口之乎也者,满腹经纶的人,难道不懂长幼有序吗?他为什么要冒着被批的风险,暗讽王熙凤?
这还要从贾环与赵姨娘,这对母子说起。

众所周知,王熙凤是贾政太太的内侄女,是个连男人也万不及一的铁腕人物。
王熙凤这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素来喜欢有能力的人。与生育机器,赵姨娘完全属,价值观不同。
从王熙凤讨厌赵姨娘。赵姨娘与马道婆一起陷害王熙凤,这么看,这两位也已是到了,水火不容。
最是世间人心险,漫说黄河是危途
赵姨娘与马道婆说:“我只是不服这个主儿。”一边说一边,一面伸出来两个指头。马道婆会意,便问道:“可是琏二奶奶。”赵姨娘唬的连摇手儿,走到门前掀帘子看看无人,放进来向马道婆悄悄说道:”了不得,了不得,提起这个主儿了,真真把人气杀,叫人一言难尽。我白和你打个赌,明儿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她搬送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第二十五回
王熙凤见赵姨娘上窜下跳,极为鄙视。

赵姨娘终日里,却也暗自发恨,不服王熙凤。和马道婆说,贾府里的万贯家财,早晚要让王熙凤都搬娘家去。
赵姨娘奴才出身,目光短浅,她哪里知道王熙凤的娘家,“地缝子扫扫都够贾府吃几辈子。”她所能理解的就是,王熙凤如此当家,应该就会往娘家倒腾财物。
王熙凤这样的女强人,又哪里是赵姨8娘这样格局的人,所能理解的。
王夫人属睁只眼闭只眼,作为孩子的嫡母,不看僧面看佛面,为了探春贾环,也就对赵姨娘网开一面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王熙凤不同于王夫人,她对赵姨娘的无理取闹,豪不宽容。
这些事,赵姨娘也少不得,对贾政吹枕头风。
贾政能在中秋节,这个赏月的欢庆时刻,讲这样一个嘲讽的故事,说明内心,至少是对王熙凤,很是不满。
对太太的这个泼辣的内侄女,贾政也是毫无办法。只好趁着贾母让讲笑话,嘲弄一番。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3: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险歹毒的赵姨娘,偏偏贾政却离不开她?两个细节
思明居士 2017-10-05   |  317阅读  |  1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首先,贾政是一个很正派的人,是一个忠诚、严父,孝子的儒家思想人。按照书中的描写,贾政最是端方正直的一个人,不苟言笑,一本正经。

阴险歹毒的赵姨娘,偏偏贾政却离不开她?两个细节揭秘真相

贾政

贾政早年爱读书,也想科举出生,只是因为贾政父亲临终的遗言,被封为一个工部员侍郎。深受儒家思想的贾政,有着当时官宦家庭少爷的明显性格。年轻的贾政也是一个诗酒放诞的人,后来为了家族的兴旺,贾政父亲传统家族教育下,选择了读书,才走上正途。稳重多数表现的都是贾政的正派作风。

娶的妻子是四大家族之一王家的大小姐,王夫人。大家感觉很是般配啊

他还有两个妾,一个是周姨娘,一个是赵姨娘。周姨娘很少提及,几乎属于被忽视的存在。而赵姨娘却频频出现,尽管她都是不堪的形象出现,她经常做一些蠢事,说一些蠢话,几乎人人奚落。

贾母啐她,凤姐指桑骂槐,女儿探春以她为耻,就连下人也敢和她作对,看起来她体面全无,活得极为难堪。

阴险歹毒的赵姨娘,偏偏贾政却离不开她?两个细节揭秘真相

赵姨娘

赵姨娘和贾政可谓是格格不入了。但贾政却偏偏爱和这个下作的女人待在一起。贾政除了正妻王夫人外,还有两个妾,一个是周姨娘,一个是赵姨娘。同为“半主半奴”的妾,周姨娘比较安分,人缘也比较好;而赵姨娘却很能折腾,在贾府口碑极差。然而,贾政却对赵姨娘偏爱有加,对赵姨娘说的话他极其在意(每次宝玉倒霉,背后几乎都有赵姨娘的影子),对赵姨娘的闹腾他能够容忍(比如用烛台烫伤宝玉),对赵姨娘的过错他可以庇护(比如说魇宝玉和王熙凤),就连晚上睡觉都由赵姨娘一人“垄断”性的伺候。从周姨娘没有生育,而赵姨娘却接连为贾政生下一女一子的骄人战绩上,也可以看出贾政对赵姨娘的宠爱程度。

那么到底为什么呢?

小编认为有以下两个理由。

阴险歹毒的赵姨娘,偏偏贾政却离不开她?两个细节揭秘真相

赵姨娘

第一,赵姨娘年轻漂亮过,而且不止是一般的漂亮。

从许多细节可以看出来。

首先是探春的漂亮: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由此可见,赵姨娘当年也可能是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的美人儿。

其次,王夫人对晴雯这种长着水蛇腰、瘦削肩膀的人,总有种莫名其妙的敌视和猜忌,可能就有当年赵姨娘带来的阴影。袭人可以和宝玉XX,晴雯就不行(事实上也没有),看着就像狐狸媚子。

还有,王熙凤骂赵姨娘时,曾经说过:隔窗骂道“狐媚子霸道,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怨人家偏心。”要是长得不够漂亮,能配得上“狐狸媚子”这个称呼吗?

阴险歹毒的赵姨娘,偏偏贾政却离不开她?两个细节揭秘真相

探春大美女

第二,贾政内心中可能非常讨厌王夫人、讨厌这个家

贾政是整个贾府中活得最累的男人。贾政虽然名誉上是家长,但上有贾母的至高权威,下有宝玉的捣乱生事,外有贾赦、贾珍的一味闹腾,内有王夫人、王熙凤的两手把持,他想主持家务却插不上手,他想教育儿子却做不了主,他想重振雄风却没有能力,他想发号施令却没有力度,贾府所有重大事务一律由贾珍、贾琏出面打理,而他能做的只能是一天到晚,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高兴了和清客、相公们喝茶下棋,郁闷了就对儿子、小厮无端训斥。

《红楼梦》中有这样的暗示,那是贾政第一次讲笑话……

贾政道:“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才说了一句,大家都笑了,因从不曾见贾政说过笑话,所以才笑。(真的只是如此吗?我总感觉如果真是因为贾政从没讲过笑话,后面的解释显得多余了)

阴险歹毒的赵姨娘,偏偏贾政却离不开她?两个细节揭秘真相

王夫人

贾政说道:“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偏那日是八月十五日,到街上买东西,便偶遇见了几个朋友,死活拉到家里去吃酒。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后悔不及,只得来家里赔罪”

他老婆正在洗脚,说:‘既是这样,你替我舔舔就饶你’这男人只得给他舔,未免恶心要吐。他老婆便恼了,要打,说:你这样轻狂!

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说:“并不是奶奶的脚脏,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也有些作酸呢。”说的贾母与众人都笑了。

在此处,脂批道:这方是贾政之谑。谑是指“取笑作乐”那贾政又在取笑谁?拿谁作乐呢?

贾府的故事我们猜不透,但恐怕这里面的水是很深的。



贾政和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3: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贾政中秋笑话的另一种解读
秋雨无边吗 2013-03-27   |  8087阅读  |  3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江亚丽
摘要:《红楼梦》贾政的中秋笑话,学界大多认为表现了贾政的低级趣味。认为贾政并无任何低级趣味. 此笑话是贾政为
娱亲所说,妙在“对景”,表现了贾政身上“道学”气的淡化和“人情味”的回归 体现了作者对贾政克尽孝道的赞许 正确
解读这个笑话.有助于对贾政这个形象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红楼梦》;贾政;中秋笑话:克尽孝道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贾政讲了一个怕老婆的笑话:“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 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买东西,便遇见了几个朋友.死活拉到家里去吃酒 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后悔不及,只得来家赔罪。他老婆正洗脚,说:‘既是这样,你替我舔舔就饶你。’这男人只得给他舔,未免恶心要吐。他老婆便恼了,要打.说:‘你这样轻狂!’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说:‘并不是奶奶的脚脏。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 ”’①这个笑话.红学界大多认为其表现了贾政的低级趣味.“怕老婆也很容易描写的.他却说那个人舔老婆的脚。恶心要吐。描写得很恶赖。这也十足地表现出贾政的低级趣味来。”[11316“从这里,不禁暴露出这个道学家的趣味和精神境界 ”{2]85“最有意思的是.作者竞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的贾政,也讲了一个笑话,讲的竟是一个怕老婆的人舔脏脚这样庸俗不堪、令人恶心的笑话。如此低级趣味的东西.从自命清高风雅的政老爷嘴里说出来.就有双重的喜剧意味了。”[31212“笑话说得庸俗低级.也正好照见贾政灵魂深处的肮脏。” 这个笑话乍一看确实比较低俗.也令人匪夷所思.一贯古板正经的贾政何以讲出这样一个笑话?曹雪芹难道真的是想要以这种方式含蓄地嘲讽贾政性格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在此笑话的旁边有脂批“这方是贾政之谑 亦善谑矣。”f第七十五回1批者明显带有欣赏的口吻.认为这个笑话符合贾政的身份,并夸赞贾政善于说笑话.这确实让人费解.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个笑话进行重新解读。
一、贾政有没有低级趣味
前八十回书中.作者通过他人之1:3对贾政有这样的间接描写:“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第二回).“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第三回),作者也如此评述“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第j回),俱是褒奖之词。一个人的趣味是否低级可以从他的日常爱好看出来,贾政13常除了上朝应差之外,“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第四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欲拜见舅舅贾政.王夫人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第三回);宝玉上学堂读书之前要告知父亲,所见的是贾政“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第九
回):贾珍让贾蓉请贾政来宁府听戏,贾蓉回禀“二老爷是不爱听戏又怕人闹的慌”(第十一回)。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贾政El常爱好并不低俗 尽管曹雪芹以婉曲的笔法写出了贾政的教子无方、治家无术、做官无能.但曹雪芹笔下的贾政仍不失为一个正人君子形象。历来的《红楼梦》评论者也大多指责贾政的平庸无能、迂腐古板,如“贾政性本愚暗,乏治繁理剧之才”(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贾政迂疏肤阔,直逼宋襄,是殆中书毒者”(涂瀛《红楼梦论赞》),“贾政有德无才”(王希廉《红楼梦总评》)? n,而对其人品情操却极少批评否定之语 事实上.贾政“是作者在文字辈中惟一基本肯定的角色”[5].在贾府文字辈中.贾敬只知道烧丹炼汞.“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第二回),最后“吞金服砂,烧胀而殁”(第六十三回),极其荒唐可笑:贾赦年纪一大把还“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天和小老婆饮酒”,“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第四十六回).极其荒淫可耻 文字辈以下的儿孙多为纨绔子弟,“竞一代不如一代”(第二回),现任族长贾珍及
其子贾蓉。“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第七回),贾琏是一个“不管香的臭的都弄到屋里来”的“下流种子”(第四十七回) 对比其兄弟辈和子侄辈的恣意妄为、无耻下流.贾政无声色犬马方面的劣迹,虽有人指责贾政有侍妾赵姨娘、周姨娘,但“有两个姨娘很正常.不宜斥之为假正经”[61174。贾政可称得上是洁身自好.品行端正.就如同他自己制作的灯谜“砚台”所言的那样“身自端方”(第二十二回),“在《红楼梦》中,贾
政无疑是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具象化人物。”[7]从《红楼梦》文本描写中确实看不出贾政有低级趣味。
二、贾政为什么说这样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产生的背景是中秋贾母带领儿孙赏月,但此时的贾府已呈现衰败之兆。与贾府是世交的甄家获罪被抄没家产调取进京治罪.贾母听说后心中“不自在”.却道“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十五赏月是正经。”(第七十五回).在此处有庚辰双行夹批“贾母已看破狐悲兔死,故不改正.聊来自遣耳”,“贾母吩咐中秋赏月.直接就是为了排遣甄府抄家消息带来的不愉快”l8]263 在凸碧山庄赏月时.贾母看到“只坐了半壁。下面还有半壁余空”的坐席,睹今思昔,伤感倍增,“未饮先感人丁”(第七十五回脂评),但仍强颜欢笑命人击鼓传花,“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 ”“鼓声两转,恰恰在贾政手中住了”,“贾政见贾母喜悦.只得承欢 ”“只得”二字写出贾政的为难心理.贾政不是不愿承欢.贾政非常孝顺母亲,对此书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如除了日常按时晨昏定省外.为讨母亲欢心,命宝玉也随姐妹们一道人大观园居住:为维护封建纲常教训儿子被母亲责骂时.“躬身陪笑”认错、“跪下含泪”解释、“叩头哭”着请罪;在元宵节间,备了彩礼酒席主动参加贾母组织的赏灯取乐,猜贾母制的灯谜时“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方猜着”.其孝心孝行确实让人感动 此处的“只得”是写贾政不想以“说笑话”的方式承欢.因为说笑话就像本回下文宝玉心里所想一样,容易给人一种“油嘴贫舌”的印象.这有悖于贾政平时端方正统的形象 贾政平时在子侄辈面前一贯是“大家严父”形象.宝玉怕他如避猫鼠.薛蟠进京初不想住在贾府.原因就是“恐姨父管约拘禁”(第四回),家庭取乐场合。如有贾政在席,大家都“缄口禁言”(第二十二回)。在这样一个上有长辈、中有同辈、下有小辈的场合.让贾政开口说笑话真是勉为其难啊!但贾政竟然说了.真使我们读者
大感意外,连当时的批书人也惊叹“竞能使政老一谑.真大文章矣!”并称“贾政戏谑”为“异文”(第七十五回脂评)不过细读文本.可以发现贾政的这个大转变其实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一是因为贾政事母至孝.他想借自己说笑话所产生的喜剧效果冲淡笼罩在老母亲心头的感伤 “人物随着语境而突然改变自己一贯操持的语言体式.其‘陌生化’效应.是极易营造出一种喜剧气氛的。[92624二是因为贾政自身性格的悄然变化。此时的贾政“年景渐老,事重身衰”.出外任学政三四年遭受“骨肉离异”之苦,“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概益发付于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子夫妻共叙天伦庭闱之乐。”(第七十一回)严父的形象已有所改变.生硬古板的面孔下流淌着
脉脉温情.他渴求并享受天伦之乐.如暗中操心宝玉贾环的亲事,脂批“妙文,又写出贾老儿女之情”(第七十二回脂评),对宝玉的文采也流露出赞赏、爱怜之意,贾政对宝玉的无心科举.也不再苦苦相逼(第七十八回)。此时的贾政.身上“道学”气淡化“人情味”回归,说笑话正是贾政性格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贾政想借说笑话制造家庭和乐的氛围.“单就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笑话这一事实.已使这位严父与子女的感情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许多.显得更加亲近了 ”
三、这个笑话是否低俗
单独抽出来看,这个笑话确实低俗.令人难以恭维。但是.如果联系上下文来解读.就不能简单下这个结论。“怕老婆”笑话,古今俯拾皆是.男性说来更含有自我取笑的意思.更添笑味.贾政想要通过这个笑话达到贬低包括自己在内的男性以取悦贾母的目的.所以刚一开口.贾母就说“这必是好的”.就引起了母亲的兴趣 这个笑话最为人诟病之处在于说到舔脚以至于“恶心要吐”.但妙在贾政结尾一转“并不是奶奶的脚脏。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真是“卒章显其志”.结尾不露痕迹地应景点题!曹雪芹常借书中人物之口阐述自己的创作观点.如绘画“在创作前必须心中先有丘壑”:作诗要“要命意新奇,另开生面”;制谜语要“雅俗共赏”;说笑话.作者也明确地主张“笑话儿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五十四回)。“对景”即切合当时的情景。如元宵节,同样是击鼓传花说笑话.贾母针对王熙凤在宴席上的心
灵口利之情景说了一个巧嘴媳妇喝猴儿尿的笑话.王熙凤针对元宵放爆竹之情景说了一个元宵聋子放炮仗的笑话,都引起听众开怀大笑。贾政的这个笑话说的正是八月十五之事.结尾擅抖包袱巧妙对景不但引人发笑而且巧妙化解了笑话正文的低俗.脂评“亦善谑矣”点出此笑话说得巧妙。下文贾赦和尤氏也说了笑话—— 贾赦说的偏心母亲的笑话.尤氏说的一家子四个有缺陷的儿子的笑话.这两个笑话不仅不对景.而且大煞风景,相比之下,贾政的笑话非常成功.“说的贾母与众人都笑了”.而且贾母还听出了对景之语一儿子向母亲讨酒喝.贾母于是非常凑趣地顺水推舟,“既这样,快叫人取烧酒来。别叫你们受累 ‘众人又都笑起来”,使这个笑话又起一层笑的余波.平添了浓浓的喜乐氛围贾政以他的文化修养不会不知道什么是低俗什么是高雅,不会自毁形象。贾母也有较高的欣赏趣味.她也不会辨别不出低级趣味.从书中贾母的几次笑看出她对这个笑话的欣赏。可见这个笑话无伤大雅家庭聚会中笑话承载着很强的娱乐功能.逗笑取乐活跃气氛是说笑话的主要目的.元宵节贾母不是也说了一个喝猴儿尿的貌似低俗的笑话吗?有谁就据此评价贾母有低级趣味呢?同样也不能以一个笑话就判定贾政有低级趣味
四、作者为什么写这个笑话
《红楼梦》两次写家庭宴会说笑话取乐.都写得摇曳生姿,各具特色.“特犯不犯” 行文的安排处处体现作者的匠心.曹雪芹是把笑话作为塑造人物的文学手段之一加以运用的 “在小说中.笑话往往也同那些诗词曲赋、灯谜酒令一样.合于人物的身分和性格 ”[31211从创作意图看.作者写这个笑话是有意把贾政和贾赦放在一起对比来写的 文中紧接着贾赦也说了个笑话.是讲了一个“偏心”婆子的笑话.含有明显的弦外之音.曲折萦回地发泄了对母亲的不满情绪,暴露了这位家庭长子阴暗丑恶的心理.引起贾母很大的不快 之前贾赦欲强娶母亲的心腹丫头为妾已是不孝.遭拒绝后不但不思己过反而含沙射影讽刺母亲更是不孝,诸家批评本《红楼梦》中,姚燮在第七十五回有眉批“是岂儿子对母之言耶?”[11]二知道人的《红楼梦说梦》此回也有批语“中秋家宴.赦尚以父母偏爱之笑谈陈於膝下.是诬其母矣 ”[11]贾政的曲意承欢和贾赦的用心叵测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贾政克尽孝道的孝子形象.也暗示了在大家族表面兴隆的背后,隐藏的母子、兄弟之间的深刻矛盾《红楼梦》虽塑造了宝玉黛玉两个反封建的叛逆者形象.但作者对封建的伦理道德也并非全然否定。贾宝玉曾向林妹妹表白:“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 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林妹妹了 ”可见祖母和父母在宝玉心里的地位.也可看出曹雪芹对封建孝道的维护 封建社会统治者强调“百善孝为首”。《红楼梦》不厌其烦地写元宵、中秋、除夕的贾府的集体活动,“所有这一切对死去的祖先和活着的‘老祖宗’的致敬尽礼.其伦理原则.无非都是一个‘孝’字.是‘孝思’的仪文化和具体化。”[8】 《红楼梦》有专门回目题为“王熙凤效戏彩斑衣”.脂砚斋回前批“今题‘斑衣戏彩’是作者酬我阿凤之劳,特贬贾珍琏辈之无能耳。”可以说贾政说笑话颇有点老莱子娱亲的味道.曹雪芹是想要借此写出贾政真诚的娱亲之心。与第二十二回贾政制的砚台灯谜“身自端方,体白坚硬”旁的脂评“的是贾老之谜”一样,此处的脂评“这方是贾政之谑”都说明它们符合贾政的身份,前者符合贾政的人格特征.后者符合贾政的“孝子”形象。这个笑话所体现的创作意图是:并非暴露贾政的低级趣味.而是对贾政克尽孝道的赞许
五、为什么这个笑话被解读为表现了贾政
的低级趣昧对贾政这个笑话的解读.与对贾政形象的接受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都是把贾政当成贾宝玉的对立面来看的,贾宝玉是封建仕途经济的叛逆者.贾政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是欺世盗名的伪君子_I2] 贾政姓名也因此被谐音误解,许叶芬在《红楼梦辨》中说:“贾政,庸人也。盖为言假正。当其盛时,詹光、程日兴居于外,赵姨、周姨居于内,不闻交一正人。”?既然是假正经,那么自然就有低级趣味但我们从文本中看不出贾政假正经.他虽碌碌无为.但品行端正。他真诚地信奉封建伦理道德并努力践行,脂评多处尊称贾政为“严父”、“贾老”、“政老”,他既是严父又是孝子.可以说曹雪芹对这个形象是多有维护的 正确解读这个笑话.有助于我们对贾政这个形象的重新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秋雨无边吗 > 《红楼梦幻》举报/认领
上一篇: 《曹雪芹与<红楼梦>》语言指瑕
下一篇: [转] 为何说红楼梦里最漂亮的丫环是晴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4: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王夫人为何一直容忍赵姨娘?她无意中说的一句话暴露了的实情
2019-12-24 21:14
王夫人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算得上是名门闺秀。她嫁给贾政生下贾珠、贾元春和贾宝玉三个儿女。虽然贾珠夭亡,但贾元春身为贵妃,贾宝玉又是衔玉而生的不凡之人,他们为王夫人挣足了脸面。所以在荣国府里王夫人主母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

但就这样一个身份尊贵的人,却一直斗不过小妾赵姨娘。

贾元春省亲,贾环有病未省亲大会,背后主使人是赵姨娘;为了害死贾宝玉,赵姨娘请马道婆做法,此事她是罪魁祸首;贾环为了陷害贾宝玉,用灯油烫伤贾宝玉的脸。这些或明或暗发生的事情发生后。王夫人最多骂骂赵姨娘后就不了了之了。



为何会这样呢?

1.难道是因为赵姨娘长得漂亮?

赵姨娘长得是否漂亮无从得知,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来判断。

王夫人对她有过一次暗中的评价。红楼梦第78回,查抄大观园之后,王夫人将晴雯等人撵走之后,趁贾母开心时将此事进行了汇报。说起晴雯和袭人时,王夫人说出了“贤妻美妾”的标准。从中可以推测,赵姨娘应该还是比较漂亮的。

此外,赵姨娘的女儿贾探春是贾府上下公认的玫瑰花儿,长得非常漂亮,从她身上似乎也可以推测出,赵姨娘应该是一个美女。

但是岁月无情,贾政和王夫人都已是中年人,那么赵姨娘也应该是中年妇。女人到了中年,无论长得有多漂亮,都已经不是“一枝花”了,所以赵姨娘绝对不会恃美而骄。

2.难道是因为赵姨娘是贾政以前的屋里人?

如果不是因为赵姨娘长得漂亮,会不会是因为赵姨娘和贾政以前就有旧呢?毕竟男女之间感情基础还是很重要的。

红楼梦第65回,贾琏的小厮兴儿向尤氏姐妹介绍贾府的情况时,曾经说过贾府有一个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赵姨娘有可能就是这种屋里人。

最有力的证据是赵姨娘的哥哥赵国基死后,为了多要20两丧葬银子。赵姨娘不顾自己的脸面,亲自向女儿贾探春讨要。贾探春为了服众,拿出家里的旧账,指出赵国基是贾家里的家生子,按照老规矩只能给20两。这一细节说明赵姨娘一家其实都是贾家里的奴才——是家生子的身份。

既是家生子又是贾政的屋里人,这种双重身份让贾政对赵姨娘偏爱是说得通的。尤其是贾政在中秋节讲了一个男人喝老婆洗脚水的笑话,更透露出贾政骨子里是一个品格不高的人。所以贾政宠爱赵姨娘是极有可能的。

但是贾政做为荣国府里的管家之人。人过中年,对赵姨娘的兴趣自然会减少,更何况赵姨娘到处惹是生非,所以贾政不会应该不会因为以前的旧情就格外呵护她。



3.难道是因为贾探春的缘故?

贾探春非常精明,虽然她是赵姨娘所生,但在很多的时候都是努力维护王夫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当好王夫人的女儿。

贾探春曾经为此跟宝玉红过脸。为了让宝玉帮自己买一些小玩意儿,贾探春说帮他做一双鞋。贾宝玉由此说起赵姨娘埋怨贾探春不给贾环做鞋之事后,贾探春勃然大怒,明确说出她只认王夫人是娘。

不仅跟宝玉翻过脸,贾探春还有关键时候帮王夫人解围。

贾赦看上了鸳鸯,三番五次讨她做妾。鸳鸯将此事闹到贾母身边,贾母大怒,开口便骂身边的王夫人。碍于大家规矩,王夫人只能是背着黑锅挨骂,关键的时候贾探春从外面进来帮助王夫人解了围。

贾探春如此维护王夫人,王夫人自然是对他呵护有加。王熙凤病重之后,启用了贾探春、李纨和薛宝钗三人共同管理荣国府。

两个人关系如此亲密,王夫人会否会看在贾探春的面子上而容忍赵姨娘呢?

自然不会,王夫人之所以看中贾探春,无非是看中他的才能和忠心而已。贾探春在王夫人面前都是努力巴结,她根本不可能有能力让王夫人因自己而厚待赵姨娘。

4.难道是王夫人心慈手软?

王夫人是一个一心念佛的人,在刘姥姥看来她是一个悯老恤贫的人。但是在贾府内部人看来,王夫人却是心狠手辣之人。

她的贴身丫环金钏儿因为跟贾宝玉说了悄悄话儿,便被撵了出去。贾宝玉身边的晴雯,因为眉眼长得像林黛玉,也被他狠心的撵了出去。另外还有芳官四儿等小丫环,包括贾兰的奶娘也都被王夫人绝情的撵走。

这样的王夫人对赵姨娘肯定不会心慈手软。



5.王夫人为何还一再容忍赵姨娘呢?

答案只有她心里知道。红楼梦第67回,薛蟠从南方做买卖回来,给薛宝钗带了一大箱子南方的土特产。薛宝钗为了收买人心,留下自己所用之外,将礼物分给众人,其中就送给贾环一份。

赵姨娘收到礼物之后,想到薛宝钗和王夫人的关系亲密,便拿了礼物去找王夫人卖人情,夸薛宝钗会做人,没想到热脸贴在了冷屁股上。听完他的话,王夫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你自管收了去给环哥顽罢。”

这一句话里有玄机,王夫人称贾环是“环哥”。

王夫人为何要这样称呼?因为贾环的身份特殊。毕竟他身上流淌的是贾政的血脉,王夫人对贾环有管教抚养之责。

红楼梦第25回,贾宝玉到王子腾家中给她的夫人庆祝生日。贾环放学回来,王夫人让他帮助抄写金刚经。

红楼梦第72回,赵姨娘伺候贾政睡觉时,替贾环讨娶彩霞。贾政没有答应,但是明确说出已经为贾宝玉和贾环两人各选了一个人。这说明在贾政的眼里,贾环和贾宝玉基本上还是一样的。

红楼梦第75回,贾府里过中秋节,贾环做诗,贾赦连声赞好,道:“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

这些细节都表明,贾环的身份不一般。

封建大家族里,赵姨娘自然是母凭子贵。有了贾环这个护身符,所以她敢隔三差五的向王夫人叫板。因为有了贾环,王夫人对赵姨娘也只能一忍再忍。

一家之言,仅供闲看【文/小涵读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4: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天下贵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崇祯为何怒罢周皇后的授业恩师——翰林名士陈仁锡? (2018-01-31 12:02:34)

标签: 崇祯 红楼梦 明朝 朱三太子 东林党        分类: 独家明史真相



《明宫词》、《罪惟录》、《烬宫遗录》、《玉堂荟记》等众多史书都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使以‘通鉴’教之!”后于此书,最详贯。一日,皇后与皇帝,同看除目。后见陈文庄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上不悦。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阁老?”后因言他事,以解之。”


崇祯六年,周后一时得意失口说出翰林陈仁锡与她家的关系亲如一家,崇祯听闻后极为不悦,不久就找机会将陈仁锡免职赶出朝堂。



有朋友对此大为不解,因为陈仁锡教授周后毕竟是周后参加选妃之前的事,而且陈仁锡又是出了名的翰林贤士,为何崇祯会怒将陈仁锡解职免官呢?



其实崇祯这看似有些过激的反应并不奇怪。崇祯一贯非常忌讳后宫或是宦官与朝臣交通,例如首辅周延儒犯下滔天大罪,被满朝大臣弹劾,但崇祯依然包庇维护周延儒,说周延儒“尽心报国,始终不渝”,“功多罪少”,下令免议,并赐给周延儒路费一百金,直至发现周延儒竟然与内臣勾结乱政才勃然大怒,将其追回处死,详情请参见前文《小议崇祯朝两任首辅的周延儒的倒台》。



如果周后一开始就告知崇祯陈仁锡是她年少时的授业恩师,崇祯并不会如此大动干戈,毕竟拜师学艺是选妃之前的事,可令崇祯不能原谅的是周后和陈仁锡居然刻意隐瞒此事长达六年之久!



周后非常爱向人炫耀她对《资治通鉴》的精熟,见《全史宫词》的记载:“凤阁晨开贺岁初,特宣命妇拜丹除。中宫好学勤谘访,多少香闺习史书。《钱廉益崇祯诗集注》载,元日命妇朝贺中宫(即周后)。传闻中宫好学,新参夫人有延师学“通鉴”者。”,可奇怪的是如此爱炫耀自己史学造诣的周后却从来绝口不提她的授业恩师究竟是谁。



陈仁锡乃天下闻名的翰林名士,能得这样的名师传业授道该是何等的荣耀?为何周后却对此只字不提呢?



陈仁锡的“天下贵人”的预言成真,足下高徒不但成了一国之母,而且帮助皇帝建立了铲除阉党的“圣人”功业,这又是何等的骄傲啊?为何陈仁锡却对此讳莫如深呢?





周后和陈仁锡刻意向崇祯隐瞒此事自然是因为此事不可告人、见不得光。整整六年多的时间里,崇祯对枕边人周后与翰林陈仁锡之间的亲厚关系一无所知!如果不是因为周后一时得意说漏了嘴,估计崇祯就要被蒙蔽终生了。



周后在铲除阉党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史载“协谋除魏逆、称贤功”,正是周后的恶意构陷和极力鼓动让崇祯对所谓阉党恨之入骨,而崇祯翦除阉党的一步步行动背后也正是周后在给他出谋划策,六年后才知晓周后的东林党背景的崇祯如何能不心惊?又如何能不生气?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令崇祯对东林党深感失望,已对东林党失去信任的崇祯惊闻如此隐秘自然会产生被周后和东林党联手蒙蔽利用的感觉,也会忌惮身为朝中重臣的东林党大佬陈仁锡未来将会通过周后进一步左右朝政的意图,所以深感被欺骗利用的崇祯才会勃然大怒并很快将陈仁锡解职赶出朝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4: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姨娘的私心逼贾政说出心里话,原来贾珠一蹶不振的原因如此不堪
江山携手 2019-05-04   |  60阅读  |  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贾珠是红楼梦里的一个隐现人物,在红楼梦故事开始的时候,他就已经去世了,后面提到他的部分也是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围绕着他的传说是此起彼伏。红楼梦里关于贾珠的描述虽然不多,但是从这极少的描述里,还是能推测贾珠放到现在社会那绝对是三好学生,是别人家的孩子。

贾府的两位国公之祖,很有眼光,在受封之后,他们把目光放到了科举之上,让子孙后代读书。后面贾政一生酷爱读书做学问,贾敬年纪轻轻考了进士,都是受父辈这种认知教育的影响。

贾政本身就没有什么爵位可承袭,自己又是老学究,在教育自己几个儿子时,他也丝毫不放松对他们学业上的管教。


少年初长成,已经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基于贾政的管教,贾珠确实很优秀,年纪轻轻就考了秀才。冷子兴的原话是贾珠十四岁就进了学,这里的“进学”,不是指去私塾读书,而是考上秀才的一种代称。

根据古代的那种考试制度,童生参加院试,考上后成为秀才;秀才参加乡试,考上后成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考上后成为贡士;贡士参加殿试,殿试的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其余通过的人选则是进士。在红楼梦里,拿下进士的人不多,提到的只有贾雨村、林如海和贾敬。

古文《范进中举》中,范进一直到头发发白才考上举人。贾珠年纪轻轻,14岁就拿下了秀才,算是后生可畏了。这放到现代社会,绝对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了。


14岁拿下秀才,之后却止步不前,到死都没有成为举人。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冷子兴跟贾雨村提及贾珠的时候,是这么说他的,可见贾珠直到死都是一个秀才的身份,并没有在学业上面能更进一步。古代社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贾政又是一个对儿子们的学业极为重视的一个父亲,即使贾珠有心在少年得志之后放松学业,贾政也未必会答应啊。

古代乡试,三年一次,也就是说贾珠考上秀才之后,至少有2次参加乡试的机会,只要他考试通过,就能成为举人。贾珠年纪轻轻,正是做学问的最好年纪,贾政又是一个极为严苛的父亲,到底是哪一环出了问题,以至于贾珠一出道就是顶峰,之后便一蹶不振,到死都没考上举人呢?


赵姨娘的一次小私心,逼得贾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原来贾珠学业止步的原因是这么不堪。

后文里旺儿家的仗着自己和王熙凤的关系,要仗势娶王夫人房里的丫鬟彩霞,但是彩霞一早就和贾环交好,一直想做贾环的屋里人。即使挑剔如赵姨娘,也都希望彩霞能嫁给自己的儿子,这样一来自己也能有个左膀右臂。

但是,彩霞身份卑微,要嫁给谁,由不得她。赵姨娘也只算是贾府的半个主子,她根本没有能力和王熙凤去,贾环也不愿意因为一个丫鬟去和王夫人张口。在那种危急情况下,赵姨娘只能找到贾政,希望由贾政出面,帮她和贾环夺回彩霞。对此,贾政却是嗤之以鼻的。

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林黛玉和薛宝钗和好的那一年,林黛玉说自己是十五岁,那一年贾宝玉就是十六岁了。这离赵姨娘求贾政,中间至少有2年的间隔了,也就是说赵姨娘求贾政的时候,贾宝玉已经是十八岁的人了。

贾府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凡爷们大了,还没有娶亲的时候,长辈们会挑两个屋里人给他使唤。贾宝玉都是十八岁的人了,是贾政口中的“年纪还小”吗?绝对不是了。

贾珠不到二十岁就娶亲生子了,在他娶亲之前,毫无疑问也是有两个屋里人。贾琏十八九岁就娶了王熙凤,兴儿曾说贾琏之前也是有两个屋里人的。毫无疑问,根据这两位的情况来判断,十八岁的贾宝玉绝对已经到了可以有屋里人的年龄了。且按照贾府的规矩,这个时候即使是贾环也到了可以有屋里人的年纪,不然赵姨娘为什么会开口求贾政?那贾政到底是为什么不给贾宝玉、贾环屋里人使唤呢?贾政的原话就是怕他们因此耽误学业。


贾府那个不成文的规定,不是从贾宝玉这一代才开始有的,是祖上传下来的,贾政何必如此多心谨慎,想来只能是说子侄中曾经有人因此误了学业,这让贾政吃了教训,有了前车之鉴,所以管教贾宝玉好贾环时都比较谨慎了。

这个人大概就是贾珠了,小编曾分析贾珠之死另有隐情,以至于贾府上下不愿意过多提及这位曾经优秀的少年。可能贾珠当初就是因为沉溺男女之事,耽误了学业,以至于至少在两次考试中未能晋升举人,贾政对他逐渐不满,后面在一次类似贾宝玉和金钏之事中,才一时失手打死了他。

所以到了贾宝玉和贾环这里,即使他们老早过了可以有屋里人的年龄,贾政仍然心有余悸,不愿意给他们屋里人,怕影响学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江山携手 > 《红楼梦探》举报/认领
上一篇: 贾府被抄是否就意味着从此无后?曹雪芹在这二人名字留下线索
下一篇: 红楼梦中,贾雨村纳娇杏为妾,为什么大晚上就用轿子抬进府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7: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牛之叹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汉语成语
司马牛之叹,汉语词汇,拼音:sī mǎ niú zhī tàn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中文名司马牛之叹
拼    音sī mǎ niú zhī tàn
释    义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出    处《论语·颜渊》
目录
1释义
2出处
3例句与说明
▪例句
▪说明
4用法
释义
播报
编辑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1]
出处
播报
编辑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例句与说明
播报
编辑
例句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 司马牛之叹’。” [2]
说明
自己是孤独的,无父母亲戚的人。林黛玉正是这样,而宝钗认为自己也是没有父亲的孤儿,而哥哥薛蟠向来不上进,因此也这样感叹。
用法
播报
编辑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8: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愚蠢的赵姨娘为何被曹雪芹赞情商高?原来大有深意
2021年09月07日 07:41 新浪网 作者 三角电竞
广告
  文\萧梦

  赵姨娘这个小人物,从出场开始,只要她到的地方总是能闹得人仰马翻,可以说刷足了存在感。连亲生女儿贾探春都疏远她,觉得赵姨娘这个生母总是做一些愚蠢的事,给她丢脸,索性她就远远的躲开了,除非有不得不到一处的场合,不然探春唯一能做的就是有多远躲多远。


图片摘自百度
  

就是这样一个被亲生女儿骂愚蠢的赵姨娘,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中,却赞她情商高,专爱架桥拨火儿。

  可巧遇见赵姨娘,姨娘因笑道:"嗳哟哟,我的嫂子!这会子还不家去歇歇,还跑些什么?"林之孝家的便笑说何曾不家去的,如此这般进来了。又是个齐头故事。赵姨娘原是好察听这些事的,且素日又与管事的女人们扳厚,互相连络,好作首尾。方才之事,已竟闻得八九,听林之孝家的如此说,便恁般如此告诉了林之孝家的一遍,林之孝家的听了,笑道:"原来是这事,也值一个屁!开恩呢,就不理论,心窄些儿,也不过打几下子就完了。"赵姨娘道:"我的嫂子,事虽不大,可见他们太张狂了些。巴巴的传进你来,明明戏弄你,顽算你。快歇歇去,明儿还有事呢,也不留你吃茶去。"

  从赵姨娘与林之孝家的对话来看,赵姨娘的情商真的不像探春骂的那样低,相反作者曹雪芹却从细节处发现了赵姨娘的精明。只是曹雪芹并不是真的夸赞赵姨娘的情商高,而是正话反说。


图片摘自百度
  

在曹雪芹看来,赵姨娘这一次是利用基层管理者与领导之间的矛盾,借题发挥,挑拨离间,故意制造矛盾。很显然,赵姨娘这种架桥拨火儿的做法,在林之孝家的面前起了作用。

  林之孝家的在王熙凤处受的气,她会在贾府被抄家后,全部还回去。只是眼下,她还不敢公然顶撞王熙凤,违背王熙凤的命令。她唯一可以做好的就是严格执行领导的命令,处理好这件棘手的事情。


图片摘自百度
  

而赵姨娘却不甘心放过这次搅局的机会,她架桥拨火儿后,看林之孝家的脸上有了怒色,就找个借口溜之大吉,怕自己会引火上身。

  果然赵姨娘的挑拨起了作用,林之孝家的给那两个被捆婆子的女儿支招,让她们去大太太那边,找大太太邢夫人帮忙。


图片摘自百度
  

这两个小丫头子才七八岁,原不识事,只管哭啼求告。缠的林之孝家的没法,因说道:"糊涂东西!你放着门路不去,却缠我来。你姐姐现给了那边太太作陪房费大娘的儿子,你走过去告诉你姐姐,叫亲家娘和太太一说,什么完不了的事!"

  可见,林之孝家的对王熙凤也已不满。这两个婆子的女儿,在求了邢夫人的陪房费婆子之后,邢夫人也参与到这件事,后来王夫人和尤氏与邢夫人三方联手,让王熙凤难堪。


图片摘自百度
  

这样赵姨娘架桥拨火儿的目的就达到了,她把平时对王熙凤的恨,还有她对自己半奴半主的身份不满,都借这件事出了一口恶气。

  至于林之孝家的听赵姨娘话的原因,还要从赵姨娘的身份说起。赵姨娘在王熙凤眼里或许什么都不是,但在林之孝家的眼里,赵姨娘也算是嫁入豪门的灰姑娘,也是一位嫁得好的成功女性。虽然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不高,甚至让人厌恶,但林之孝家的对赵姨娘的示好也是照单全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6-24 21:38 , Processed in 0.4548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