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5: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赵马作怪算计宝玉和凤姐,为啥两人反应不同?暗藏三个阵营大乱斗
姜子说古书 2024-05-17   |  2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赵马作怪算计宝玉和凤姐,为啥两人反应不同?暗藏三个阵营大乱斗!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宝玉有个寄名的干娘,唤作马道婆,而宝玉的姨娘姓赵,这两人作恶算计贾宝玉和王熙凤,为的是让贾环继承荣国府的家业。



  马道婆听说,鼻子里一笑,半晌说道:“不是我说句造孽的话,你们没有本事!──也难怪别人。明不敢怎样,暗里也就算计了,还等到这如今!”赵姨娘便说道:“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那时你要什么不得?”

  马道婆和赵姨娘作怪,把年庚八字写在纸人身上,把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果然效验了,只是区别却很大。



  宝玉忽然“嗳哟”了一声,说:“好头疼!”大叫一声:“我要死!”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口内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寻死觅活的,闹得天翻地覆。正没个主见,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位胃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

  看官听说,作者写宝玉寻死,是暗示宝玉死于赵姨娘和马道婆的这场算计。而王熙凤却是个杀鸡杀狗杀人者,是个屠杀者,其实暗示了凤姐是最后的渔翁得利者。



  赵姨娘和马道婆是何身份呢?她们就是《姽婳词》里的黄巾、赤眉,又称“赵女”,而宝玉就是惨死的恒王。“赤眉”“黄巾”两时之事,借指以道士身份起义的马贼,这也是马道婆三个字的真正寓意。民以食为天,马道婆代表农民和农业,自然也算是国之干娘了,所谓衣食父母。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

  姨娘姓赵,是黄袍加身之寓,赵家的男人叫赵国基,自然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林四娘率领的女将为秦姬,为胭脂红粉,杀死恒王的黄巾和赤眉,便是杀死宝玉的“赵女”、“马贼”,逻辑闭环,作者是一个字都没有乱用,字字看来皆是血,此言不虚。



  《姽婳词》:恒王得意数谁行,姽婳将军林四娘,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秾桃临战场。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胜负自然难预定,誓盟生死报前王。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

  再看赵姨娘的儿子是谁?贾环谐音家患,且看贾政为何不悦?贾琏是嫡长子,贾宝玉是小祖宗,贾琏是嫡长孙,贾赦为何会有贾环袭爵之说呢?

  贾政遂不悦道:“哥哥是公然以温飞卿自居,如今兄弟又自为曹唐再世了。”贾赦乃要诗瞧了一遍,连声赞好,道:“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为什么贾环是“曹唐再世”呢?曹唐作《病马》诗以自况,颇传于时,作者用“病马”两个字隐射贾环是自杀自灭的害群之马,对应贾环三番五次要害死贾宝玉,还有史湘云及贾探春口中之言。



  贾探春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湘云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

  《红楼梦》故事里,史湘云口中的太太自然是指王夫人,而太太屋里人自然是指赵姨娘。而书中的第一次抄家,其实就是亲骨肉手足相残,贾环夺了贾宝玉的龙椅,即李自成逼死崇祯。

  外头杀不死荣国府这样的大族人家,是说清军奈何不了明军,是李自成和吴三桂的自杀自灭,才导致汉人政权的一败涂地。王熙凤隐射清朝帝王,所杀狗为王狗儿,王家与狗隐射家患,即自杀自灭。鸡为凤凰,宝玉即凤凰,指明朝帝王。青面白发的鬼对应青脸红发的瘟神爷,是写薛家这个孽海迷津的夜叉海鬼。



  茗烟道:“那庙门却倒是朝南开,也是稀破的。我找的正没好气,一见这个,我说'可好了’,连忙进去。一看泥胎,唬的我跑出来了,活似真的一般。”宝玉喜的笑道:“他能变化人了,自然有些生气。”茗烟拍手道:“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真正的内心强大是:当别人误会你嘲笑你的时候,你表现得就像林黛玉

红楼梦:为人父母长辈,好大的官威!道家与儒家之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红楼梦:赵姨娘夺了荣国府的家私,却被贾桂送给了芳官!难怪她会被戏子群攻

赵姨娘坑女儿的行为很蠢吗?只怕她是跟潘金莲的母亲学的!可怜天下女儿身

作者写宝琴,就是为了揭露红楼真相,你看她写了什么诗?太直白了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687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5: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珍贾蓉有“聚麀之诮”,除了秦可卿,还有谁遭受他们的摧残
播报文章

惠普文化宏学娱乐资讯
关注
2020-06-25 18:13
新疆什么时候去旅游最合适旅游怎么玩?多少钱?必看攻略
新疆什么时候去旅游最合适旅游怎么玩?多少钱?必看攻略
北疆旅游 90%的人想去新疆?看完攻略才明白
北疆旅游 90%的人想去新疆?看完攻略才明白
7.8月到青海甘肃旅游怎么安排?分享一篇青海甘肃实用攻略!
7.8月到青海甘肃旅游怎么安排?分享一篇青海甘肃实用攻略!
文/小冷
得知贾敬在道观之中暴毙的消息,友氏一方面安排人处理贾敬的丧事,一方面派人将消息通知在外地的贾珍贾蓉父子。

广告
6-7月青海甘肃旅游全攻略,带你游遍大西北!(西北导游力荐)
×
贾珍贾蓉父子两人往回赶的时候,从下人口中得知尤二姐,友三姐也来到了宁国府,他们父子二人相视一笑,就快马加鞭的往家中赶去。
贾敬的去世,更加的衬托出了贾珍贾蓉的无耻、泯灭人性,他们两人心中并没有过多的哀痛,满脑子都是如何去调戏,挑逗尤氏姐妹。
在第六十四回,通过贾琏的侧面叙述,我们得知贾珍贾蓉父子还做出了更加无耻的勾搭。
“却说贾琏素日既闻尤氏姐妹之名,恨无缘得见。近因贾敬停灵在家,每日与二姐三姐相认已熟,不禁动了垂涎之意。况知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从“况知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知,贾珍贾蓉父子经常有聚麀之诮的行为。
那么,究竟什么是“聚麀之诮”呢?词语的本意指的是“兽类父子共有一个母兽的行为”,后来引申为“父子两人共同侵占一个女子的禽兽行为”。
众所周知,秦可卿本是贾蓉的妻子,但是,丧失人性的公公贾珍,强迫秦可卿与自己云雨,这给她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对于贾珍与秦可卿的事,宁国府上上下下都是知道的,贾蓉也是知晓的,所以,他在秦可卿面前再也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与关怀。

广告
攻城策略无敌版所向披靡,原唐门攻城新区开服,送首冲
×
在最初的《红楼梦》版本当中,贾珍强迫秦可卿云雨的时候,被其他人给撞见,于是,秦可卿就选择了自杀。
正是贾珍贾蓉父子人给秦可卿身体心灵上的双重摧残,才使得她命丧黄泉。
那么,在《红楼梦》中,除了秦可卿之外,还有哪些女子也受到了贾珍贾蓉父子的摧残呢?
简单的处理一些贾敬的后事之后,贾蓉就找了个借口回家,名义上是告诉贾珍自己回宁国府处理事务,其实,是想要去调戏尤二姐、尤三姐。

广告
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见到尤二姐尤三姐之后,贾蓉先是对尤二姐说“好久不见,我父亲正想你呢”,接着又故意滚到尤二姐怀里,趁机占便宜,最后,又当着尤二姐、尤三姐的面,亲旁边一个丫环的嘴,实在是可恶。
结合书中前后文的描写,尤二姐尤三姐也都是被贾珍贾蓉父子共同占有、摧残的女子,最后,她们两人虽然搬出了宁国府,但是,命运都非常的悲惨。
尤二姐被王熙凤迫害致死,柳湘莲得知尤三姐被贾珍父子玩弄过,就悔婚了,性格刚烈、伤心欲绝的尤三姐,就选择了自杀。

试想一下,如果她们姐妹两人没有被贾珍贾蓉摧残过,她们的下场也就不会如此凄惨。
除了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之外,生性放荡的多姑娘,也是贾珍贾蓉父子都占有过的一个女子,不过,由于她生性风流,她的下场要比秦可卿三人好的多。
贾珍贾蓉父子对女子的摧残、玩弄,仅仅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缩写,在女子地位极其低下的古代,有太多的女子被玩弄、迫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5: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珍把堂侄子贾蔷养大,他的好心让人怀疑,或者另有隐情
播报文章

人情薄如纸一张
关注
2022-02-25 01:35
40岁农村留守妇女日记曝光,揭秘农村生活有多混乱,令人头皮发麻.
40岁农村留守妇女日记曝光,揭秘农村生活有多混乱,令人头皮发麻.
专家呼吁:“前列腺”克星!白开水+它,排尿顺畅、好轻松
专家呼吁:“前列腺”克星!白开水+它,排尿顺畅、好轻松
岳母万万没想到,这女婿竟然这么饥饿,吃了一遍又一遍
岳母万万没想到,这女婿竟然这么饥饿,吃了一遍又一遍
小说《红楼梦》里,宁国府之主贾珍不是个正面人物,宁国府被他搞成乌烟瘴气,连柳湘莲都说宁国府除了门前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其他都不干净。

可是贾珍做了一件好事,就是把堂侄贾蔷养大。贾蔷父母双亡,也别无亲人,这时贾珍就把贾蔷收养,让贾蔷跟他的儿子贾蓉一起长大。贾蔷和贾蓉情同兄弟,好的像一个人似,所以奴才们心怀嫉妒,传出谣言,说他俩有龙阳之好似的。贾珍却也害怕谣言,只得给贾蔷分配了房屋和财产,让他离开宁国府自立家门过日子。


广告
青海甘肃大环线旅游实用攻略,带你游遍大西北!
×


这样说来,贾珍对贾蔷是真的好。可是贾珍这种人会做好事吗?贾珍对儿媳妇秦可卿特别好,秦可卿的房屋特别华丽,超出了正常范围。

而秦可卿病故时,贾珍哭得像泪人一样,还拄着拐杖强撑病体,这真是悲痛欲绝啊!贾珍给秦可卿买了名贵棺材,葬礼做的非常宏大。所以读者都怀疑贾珍居心叵测,和儿媳妇秦可卿关系非常。否则他对儿媳妇怎么比对亲儿子还好?

但是贾珍做的另一件好事就是抚养大了堂侄贾蔷,还给贾蔷分配房子和财产,却没有人怀疑他呢?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贾珍对贾蔷这么好,会不会另有隐情?当然有人也怀疑过,认为贾蔷有可能是贾珍的私生子。贾蔷的母亲算是贾珍的嫂子。而焦大骂人时说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就是讲的贾珍和贾蔷母亲的事。


广告
[正版] 攻城<新>掠地_劲爆开启_全新体验
×


如果一个品德败坏的人干了好事,别人都会怀疑他,居心叵测,别有用心,好事下面隐藏的是他干的另一件坏事。所以贾珍是不能做好事的,贾珍做的好事都让人怀疑。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5: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楚辞·招魂》。注:“金玉为珍。”】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 zhēn ]
部首:王        笔画:9        五行:火        五笔:GWET
基本解释
1. 宝贵的东西 奇~异宝。山~海味。如数家~。

2. 宝贵的;贵重的 ~本。~品。~禽。

3. 看重 ~视。~重。~惜。

4. 姓。

详细解释
〈名〉

1. (本义:珠玉等宝物)

2. 同本义

珍,宝也。——《说文》

珍圭。——《周礼·典瑞》。注:“王使之瑞节。”

多珍怪些。——《楚辞·招魂》。注:“金玉为珍。”

珍怪奇物。——《淮南子·主术》

远方莫致其珍。——《荀子·解蔽》

希世之珍。——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珍积(积蓄的财宝);珍翰(墨宝);珍币(珍宝财物);珍赂(珍赀。珍宝财物);珍瑰(珍玮。珍宝)

3. 比喻难得的人才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墨子》

4. 精美的食品

交广市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珍杂(珍错,山珍海味);珍鲑(山珍海味);珍滋(美味);珍异(珍贵奇特的食物);山珍海味

〈形〉

1. 珍贵的,宝贵的

珍器重宝。——汉· 贾谊《过秦论》

奇草珍木。——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珍惠(赐予珍贵的恩惠);珍贶(珍贵的礼品);珍木(珍贵的树木);珍卉(珍贵的花卉);珍甘(珍贵甘美的食品)

2. 珍美,珍奇美丽 。

如:珍符(罕有的符瑞);珍具(珍美的器物)

3. 贵重 。

如:珍投(贵重的赠物);珍贵(贵重,宝物)

4. 精美 。

如:珍草(仙草;药草的美称);珍祥(祥瑞,吉兆);珍象(华美的景象)

〈动〉

1. 珍爱,珍视

书曰:公子遂,珍之也。——《左传·文公八年》。注:“珍,贵也。”

又如:珍袭(珍藏);珍宠(珍惜宠爱);珍练(珍重、保重);珍调(保重调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5: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珎”作为“珍”的异体字最早出现的用例是在什么时候?(“珎”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yifu2014.04.29浏览86次其他分享举报
我看到您的回答,“见1955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请问里面有说明“珎”作为“珍”异体字最早被使用是什么时候吗???大概时期也行,谢谢!!
1个回答
caoyuxiaoxue
2014.04.29
满意答案
南朝时期的字书《玉篇》就记载了:“珎, 俗珍字”
我估计,珎出现在汉代,由隶书变为楷书的阶段,由于当时笔划尚未定型,所以和珍字出现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5: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錱珎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5: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玉为珍。薛宝钗===贾珍

[tr] [/tr]
贾珍
薛宝钗//天下贵人//天现祥瑞
金玉为珍为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5: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死后,贾珍为了遮丑,慌忙做了一件事,却露出更大的马脚
tng1959 2019-05-09   |  5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在脂评本的《红楼梦》第十三回的文末,有这样一段脂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红楼梦》中的角色塑造,成功就成功在她们再重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她们都是优缺点并存的。林黛玉是如此,薛宝钗是如此,王熙凤是如此,秦可卿也是如此。

秦可卿在曹雪芹的笔下,是一位“袅娜纤巧,温柔可亲”的女子,她处事周全妥帖,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然而,她的缺点,就是“情既相逢必主淫”。然而,“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段文字,脂砚斋因为其不同凡响的见识,托梦王熙凤,预测贾家后事,给予王熙凤警示,而被删去了。

尽管这段文字被删去,但《红楼梦》中还是留下了很多关于贾珍和秦可卿之事的破绽。比如焦大的那声醉骂,“扒灰的扒灰”;比如秦可卿的葬礼上,贾珍的失态与贾蓉的无所谓;比如秦可卿死后,贾府“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秦可卿若真的是因为久病而亡,贾府人哪里用得着“纳罕”,“疑心”?



最关键的,是第五回的秦可卿的判词以及判词旁边的画面——“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这与后文中秦可卿的病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矛盾。

改了后文,前文却一丝不改,无疑证明了曹雪芹,依然还是希望秦可卿担任“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的使命。所以,我们还是很必要读懂《红楼梦》中的这一深意。

而秦可卿死后,贾珍为了遮丑,而慌忙做的一件事,也是对这部分内容的补充,也使得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丑事,露出了更大的马脚。

第十六回,秦钟从姐姐秦可卿的葬礼上回来,因为和智能儿私会,因为智能儿寻到家里,他被父亲秦业打了一顿。在秦业被气死之后,秦钟也奄奄一息。原文:

那秦钟的魂魄,哪里就肯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儿尚无下落……



然而,在第八回秦钟到贾家家学读书的时候,“(秦业)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不久之前,二十四两的学费,都让秦家东拼西凑的;不久之后,秦家竟然有了三四千两银子。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那么,这莫名其妙的三四千两银子,究竟是哪里来的?其实,第四十四回有答案。当贾琏和鲍二家的丑事被王熙凤闹破,鲍二家的自缢身亡的时候,鲍二家的娘家人不肯善罢甘休,贾琏只能拿出二百两银子,安抚其家人。

鲍二家的和秦可卿,是《红楼梦》中仅有的两个自缢身亡的女子(八十回后的鸳鸯自缢是续书,不作考虑)。《红楼梦》中的女子,青春殒命的不在少数,但几乎没有哪两个是相同的方式殒命——,瑞珠是撞柱,金钏儿是投井,尤三姐是自刎,尤二姐是吞金,晴雯是绝望而死……只有秦可卿和鲍二家的,是自缢。



而且,在她们身上,都有着一件丑闻。所以,鲍二家的,在某种程度上,是隐射了秦可卿。所以,鲍二家的家人得到的这二百两银子,和秦家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三四千两银子,其来源也相差不多。

所以,贾珍在秦可卿死后,为了遮掩这件丑事,也为了安抚秦家人的情绪,给了秦可卿三四千两银子。曹雪芹刻意在秦钟将死之时,将这三四千两银子写出来,也无非是为了再次暗示读者,贾珍所做的见不得人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后 - 明思宗妻子周后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妻,嘉定伯周奎之女。生于苏州,后迁居大兴。天启年间被纳为信王妃。生三子;甲申之变期间自尽,与崇祯、贵妃田氏并葬于思陵。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周氏

国籍
明帝国

民族



出生地
苏州

出生日期
不详

逝世日期
公元1644年

目录
1基本信息
2所生子女
3生平经历
4相关史料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周皇后(1611年-1644年),崇祯帝皇后。甲申国变,于坤宁宫自尽殉国,与崇祯帝合葬于思陵。

孙承恩《思陵典礼记》记载:"后生辛亥(即1611年)三月二十八日子时。""初为信王妃,晓书画,亦谙药性,在潜邸,与上甚和庄,既册立,协谋去魏逆,称贤功。"

周皇后是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皮肤洁白如玉,国色。《崇祯宫词》记载她:"皇后颜如玉,不事涂泽"。《旧京遗事》记载:"烈皇后圣质端凝","皇后玉体,从容而定。初无金张四性之心,及进谒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国色朝酣,见者识其有凤翥之贵矣"。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 周皇后年少时,"尝岁时出拜亲故,当之者輙暝眩不自持,贵后始知其异"。周皇后也是位仁心贤德的女子,掌管后宫之后,特别节约,削减了不必要的花费,也不为自己的亲属在皇上那里乞讨恩泽。即使逢年过节,大臣命妇们入朝参贺,她所给的赏赐完全按照礼节规定,从不滥加施予。

摘自樊树志《崇祯传》

朱由检的皇后周氏,苏州人,父亲周奎,母亲丁氏是周奎的继室,家境清贫,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迁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看相算命谋生。天启六年(1626),当时的信王朱由检为了大婚挑选王妃时,主持后宫事务的懿安皇后,以长嫂代母的身份,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了周氏。朱由检即位以后,周氏就由信王妃晋升为皇后。

由于她出身贫寒,又在藩邸(信王府)生活过一段时间,始终保持平民本色。清初历史学家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这样描述周皇后:在后宫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与皇帝一起提倡节俭,一切女红纺织之类事务,都亲自动手。张岱的这些话,并非毫无根据的阿谀奉承之词,这从周氏在后宫设置二十四具纺车,教宫女纺纱一事,可以得到印证。《崇祯宫词》称赞她"有恭俭之德",亲自操持家务,身穿旧衣服,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员分百二领璇宫,撙节咸资内教功。三洒亲蚕重浣服,拟将恭俭赞王风。所谓亲自操持家务,还包括亲自烧饭。天启七年(1627)朱由检刚刚登极时,由于魏忠贤专权,形势十分险恶,懿安皇后(即朱由检的皇嫂)秘密告诫:不要吃宫中的食物,朱由检是带了家中的麦饼进宫的。进宫后,还得提防魏忠贤买通御膳房下毒暗害,饮食全由周皇后亲自操作。这件事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许多野史都有记载。一个能够烧饭洗衣、纺纱织布的皇后,不能说绝无仅有,至少是罕见的。

皇帝与皇后之间情深谊笃,"上重周后贤,伉俪恩甚备",看来是真实的写照。《崇祯宫词》有一首这样写道:湘管挥来口授余,俨然村校接天居。何当一顿童蒙膝,遂揭鸡竿下赦书。说的是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太监秦某,在坤宁宫侍候皇后。有一天,皇后问他是否识字,秦某回答不识字。皇后就教他识字,少顷考问,秦某全部忘记,被罚跪阶下。皇帝见了笑着说:我请求先生宽恕他,如何?皇后佯装嗔怒说:坏了学规。秦某谢恩而起。透过这种日常生活细节,人们似乎可以看到皇帝、皇后之间那种寻常夫妻谈笑谐谑之情。

折叠编辑本段所生子女
1、 皇太子朱慈烺。

2、 怀隐王朱慈烜,早殇。

3、 定哀王朱慈炯。

4、坤仪公主(待考)。

5、 昭仁公主。

6、长平公主朱徽娖。

关于长平公主的生母,之所以会引发是否为周皇后的疑问,因为明史将公主的年龄记为甲申年十六,因此,有些人按实龄算,便说其生于1628年,有些人按虚龄算,便说其生于1629年。实际上,《崇祯长编》明确记载"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十月甲戌,皇第一女生,中宫出。"又于崇祯十六年的记录里说:"帝谕礼部:'朕长女年已及笄,礼宜择配,卿部榜谕官员军民人等,年十四五岁,品萃端良,家教清淳,人才俊秀者,报名,赴内府选择。'皇长女婚礼应用府第及冠服等仪,敕所司如例造办。"

而公主年纪,甲申年十六的说法仅仅存在于明史,其余史籍均作年十五,并都写明为周皇后所出,与《崇祯长编》记录公主生于"崇祯三年,中宫出"相符。因此明史应是记错了公主年龄。

1、《长平公主诔》: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

2、《人海记》:长平公主崇祯周皇后所出,甲申春,年十五。

3、《明季琐闻》:长平公主,毅皇帝周后出也。名徽妮。崇祯甲申,年十五,议降周太仆子世显。

4、《春明梦余录》:公主名徽娖,明思宗女,周皇后产也。甲申年十五,伤后臂肩际,明年九月成婚。

5、《明宫词》:帝入寿宁宫,长平公主年十五,方哭。

6、《明季北略》:召长公主至,年十五矣。

7、《明史纪事本末》:上召公主至,年十五,叹曰:"尔何生我家!"

所以,公主生于崇祯三年(1630年),周皇后出,甲申年虚龄十五,应是无疑的。

至于传说长平生母乃王顺妃,王顺妃为信王府的选侍,生下长平后血崩而亡,公主遂被周皇后收养的故事,实际并无任何史料出处,最早来源只是一段杜撰的小说情节,出自1996年林佩芬所著《天问·明末春秋》,却被后人广泛引用。

附《明末春秋》相关情节

林佩芬著.天问:明末春秋(上册),文汇出版社,1996年03月第1版。

话才说完,一个宫女进来报喜:"启禀皇后,王选侍生了--是位公主!""哦,太好了!"一听这喜讯,周皇后高兴极了,王选侍本是她的贴身婢女,个性柔顺忠实,主仆间的感情一向很好,在崇祯皇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她被选为信王妃,王选侍就跟着她进了信王府,做了选侍。后来。熹宗薨逝,因为三个儿子全都夭折,所以传位皇弟信王,她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后,王选侍则依旧为选侍。去年两人先后怀孕,时间上差了两个月左右,到了今年,便是两个小生命先后来到人间了。

原先派去给王选侍道喜、赏赐的秀香却慌慌张张地三步并做两步跑了回来。她跑得满脸通红,一进宫门,几句话更是讲得上气不接下气:"启禀皇后王选侍她……血崩……。""什么?"周皇后一听,心中立刻一惊,连忙问着:"怎么会……"秀香几乎哭出声来:"奴婢才到那里,接生的产婆都已经急得团团转了……奴婢不懂那些,只有跑了回来……"周皇后立时打断她的话,沉声的吩咐侍立的太监道:"快召太医……"一面又回头吩咐几个老成的嬷嬷们道:"秀香是个小姑娘,还是你们过去看看才使得上力,产后血崩可不是件小事!"说着她又补充了一句:"太医来以前,先拿上好的人参给她保住元气!"交代完了事情,她才吁出一口长气来,可是心口还是突突突的不停的加速剧跳;生育的知识告诉她,产后血崩是极危险的症状,而自己虽然贵为皇后,到了这种节骨眼上,除了命令太医们尽力医治之外,其他的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于是,这一天,她的情绪整个的陷入了焦虑与不安中;一边不停的派出太监、宫女们来来回回的去看望王选侍的状况来向她报告,一边又是唉声叹气,又是焚香向天祷告的折腾了一天,直到黄昏时分,崇祯皇帝结束了和臣下们的谈话,来到坤宁宫中,她才勉强的藏起愁容,强扮起笑脸来迎接。

她用征询的眼光看着崇祯皇帝,脸上却流露着乞求的神情:"赏王选侍一个'妃'位吧!"话虽出口,心中却没多少把握,因为,以宫中的惯例,如果生的是皇子,生母即使出身寒微,封妃的机会还是很大,但如果生的是公主,一切就难说了;可是,此刻的崇祯皇帝悬念着国事,根本心不在焉,也就无可无不可的随口应了一句:"好吧!就封她个妃吧!你替我想个名号,明早上朝我就叫人办去!"这下,周皇后喜出望外,立刻拜倒在地:"谢万岁爷--臣妾先替王选侍谢万岁爷隆恩!"说着,随即吩咐身后的一个宫女道:"你快去绐王选侍报喜,告诉她万岁爷已经答应封她为妃了,让她安心静养吧。"

丈夫朱由检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明思宗,名朱由检(公元1611~1644年),明光宗朱常洛第5子,明熹宗朱由校弟。熹宗死后继位。在位17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后自缢,终年34岁,葬于思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朱由检,于公元1622年封为信王。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

朱由检继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谈笑间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

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朱由检性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于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在与后金战争的紧要关头,朱由检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冤杀袁崇焕,使辽东防卫几近崩溃。他又增加赋税,增调重兵全力防范雄居东北的后金政权和镇压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中,他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终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市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良。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忙又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朱由检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十九日凌晨,李白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祖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登上煤山,自缢于寿皇亭。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吊死。

明朝灭亡。李白成进城后,将他的尸体抬到东华门,搜出身上的血书,葬在昌平州。当地平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史又称崇祯皇帝。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一、成为王妃

周皇后十六岁被选为信王妃。那时主持为信王选妃这件大事的是大启皇后张氏,即现在的懿安皇后。在许多备选的良家姑娘①中,信王同张皇后都看中了姓周的姑娘,真是玉貌花容,光彩照人,而且仪态端庄,温柔大方。张皇后小声问他:"信王,你看这位姓周的姑娘如何?"

信王不好意思地小声回答:"请皇嫂决定。她容貌很美,只是瘦了一点。"

张皇后微微一笑,说道:"她才十六岁,还没有长成大人,再过两三年就不会嫌瘦了。"为信王选妃的大事就这样定了。又过了半年,天启皇帝病故,得力于张皇后的主张,当夜将信王迎进宫中继承皇位。

这几句颤声叮咛的话,还有他当时望见周妃明亮凤眼中闪着的泪光,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经过十七年记忆犹新,如今又在他的心上出现。

注释:①良家姑娘--明代为防止外戚于政,不许从贵戚和官宦之家选妃,只选身家清白的平民百姓姑娘。

二、后宫轶闻

崇祯继位后立周氏为皇后,册封田氏、袁氏为贵妃。皇后周氏是苏州人,后来徙居大兴。明熹宗天启间选入信王府邸。周皇后性情严慎,曾经有一次敌寇紧急,她婉转对崇祯说:"我家在南中还有一处家居。"崇祯再想细问,周皇后就不说了。大概她的意思是避寇南迁,至于其他的政事,周皇后从不参与。

田妃因为受到了崇祯的宠遇,她也自恃绝色而渐渐带了些骄横,六宫的妃嫔她从来不正眼相看,就是中宫的周皇后以及位次与她相等的袁贵妃也没有放入眼里。周皇后一向性格严慎,见到田妃的举止越来越骄盈,于是决定打击一下她的气焰。

一次元旦的时候,户外天寒地冻,冷风割面而来。田妃循宫中的旧例去坤宁宫朝拜皇后,等到了坤宁宫外面她停车听候皇后的宣召。不料等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出来,这时寒风差点将她冻成一个冰雕。又过了许久她密问宫监,才知道袁贵妃先她一步去了皇后的坤宁宫,此时周皇后正与袁妃促膝谈心,两个女人凑在一起那是有说不完的闲话,早将田妃忘了个干净。

直等到袁妃退出来,田妃才被召进去,周皇后竟然穿起了朝服高坐在御座上接受田妃的跪拜,拜完之后也不与她说话,令她立刻出去。此时的田妃气得七窍生烟,惭恨交集,恨恨地回到自己的宫里。

第二天见到了崇祯,田妃立刻泪流满面,泣诉周皇后对她刻意的糟践,崇祯听了心疼不已。于是极力地劝慰,好半天田妃心里的块垒才稍稍化解开。

春天的时候上林苑一夜之间绽开了许多花朵,崇祯领着后宫所有的嫔妃去苑里赏花。田妃见了周皇后,触动了心里的伤痕,扭转了脸不去看她。周皇后又起了无名的怒火,她走到崇祯的面前诉称田妃无礼。崇祯也假装没有听见,周皇后还站在地上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崇祯早因为田妃的事情将周皇后恨之入骨,此时惹起旧恨,他挥臂将周皇后一下子抡在地上。周皇后扑通一声仰面跌倒,宫人都急忙上前搀扶起来。周皇后哭泣呜咽说:"陛下忘了当初为信王时,因魏阉用事而日夜忧虑,只有妾与陛下共历患难,现在当了皇帝就这样对待糟糠之人?"说完后自己转身回到了坤宁宫。崇祯心里也不是滋味,想起以前孤立无倚的时候与周皇后同历苦境的一幕幕,对自己的行为也颇后悔。三日后崇祯召坤宁宫的宫婢问周皇后的起居,宫婢回答说:"皇后三天水米不沾。"崇祯为之恻然,立刻命中使持貂裀赐给皇后,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周皇后才起来吃了一点东西。 崇祯非常信任首辅周延儒,清兵入境时周延儒带兵抵御,到了前线他只是终日饮酒自娱,根本不敢出战。明清时代妇女流行裹小脚,并以三寸金莲为贵。所谓"猩红软鞋三寸整"、"廉前三寸弓鞋露"、"凤嘴弓鞋三寸",都是小脚的最佳标准。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崇祯之所以最宠爱田妃,其次袁妃、再其次才轮到周皇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田妃的脚最小,袁妃比田妃大一些,而周皇后双足相比较最大。宫中的嫔妃里田妃的莲钩纤细瘦削,崇祯时常加以把玩。这天他看见田妃的绣鞋刺绣得精美无比,他仔细端详了半天,极口称赞。忽然看见绣鞋上用金线绣成的一行字"周延儒恭进"。崇祯的脸色立刻沉下来说:"你身为嫔妃,怎么敢无故交通外臣?!"田妃急忙叩头谢罪,崇祯不理她抽身而走。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史料
《明史·列传第二》:

庄烈帝愍皇后周氏,其先苏州人,徙居大兴。天启中,选入信邸。时神宗刘昭妃摄太后宝,宫中之政悉禀成于熹宗张皇后。故事: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陪;中选,则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不中,即以年月帖子纳淑女袖,侑以银币遣还。懿安疑后弱,昭妃曰:"今虽弱,后必长大。"因册为信王妃。帝即位,立为皇后。

后性严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至他政事,则未尝预。田贵妃有宠而骄,后裁之以礼。岁元日,寒甚,田妃来朝,翟车止庑下。后良久方御坐,受其拜,拜已遽下,无他言。而袁贵妃之朝也,相见甚欢,语移时。田妃闻而大恨,向帝泣。帝尝在交泰殿与后语不合,推后仆地,后愤不食。帝悔,使中使持貂裀赐后,且问起居。妃寻以过斥居启祥宫,三月不召。一日,后侍帝于永和门看花,请召妃。帝不应。后遽令以车迎之,乃相见如初。帝以寇乱茹蔬。后见帝容体日瘁,具馔将进,而瀛国夫人奏适至,曰:"夜梦孝纯太后归,语帝瘁而泣,且曰:'为我语帝,食毋过苦。'"帝持奏入宫,后适进馔。帝追念孝纯,且感后意,因出奏示后,再拜举匕箸,相向而泣,泪盈盈沾案。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暝,都城陷,帝泣语后曰:"大事去矣。"后顿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乃抚太子、二王恸哭,遣之出宫。帝令后自裁。后入室阖户,宫人出奏,犹云"皇后领旨"。后遂先帝崩。帝又命袁贵妃自缢,系绝,久之苏。帝拔剑斫其肩,又斫所御妃嫔数人,袁妃卒不殊。世祖章皇帝定鼎,谥后曰庄烈愍皇后,与帝同葬田贵妃寝园,名曰思陵。下所司给袁妃居宅,赡养终其身。

有宫人魏氏者,当贼入宫,大呼曰:"我辈必遭贼污,有志者早为计。"遂跃入御河死,顷间从死者一二百人。宫人费氏,年十六,自投眢井中。贼钩出,见其姿容,争夺之。费氏绐曰:"我长公主也。"群贼不敢逼,拥见李自成。自成命中官审视之,非是,以赏部校罗某者。费氏复绐罗曰:"我实天潢,义难苟合,将军宜择吉成礼。"罗喜,置酒极欢。费氏怀利刃,俟罗醉,断其喉立死。因自诧曰:"我一弱女子,杀一贼帅足矣。"遂自刎死。自成闻大惊,令收葬之。

《旧京遗事》

中宫周娘娘质厚少文,以恭俭起关雎之化,宫中翕然从风。

毅宗烈皇周氏,钟祥茂苑,天启中选于龙邸,时皇太后崩,神庙刘昭妃主太后事,中宫之政,禀成于张皇后。烈皇后圣质端凝,少颀颀之美,张皇后钦迟之意见于色端。昭妃曰:今信王殿下,睿质方冲,黄花女得婚姻配合,自然长大,合得配信王。赞襄之下,乾坤因而定位矣。初,嘉定伯以穷售医,而医颇不售,家尤日穷。皇后玉体,从容而定。初无金张四性之心,及进谒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国色朝酣,见者识其有凤翥之贵矣。崇祯元年,圣上即祚,皇后正位宸极。甲申之变,遂为一代烈母。体泉芝草,岂偶然哉?

《彤史拾遗》

1、上念寇祸,茹蔬断庖割,后见上体瘁,具酒肴,为上解。菜上,接瀛国夫人奏。瀛国夫人者,孝纯太后母也。瀛国夜梦孝纯归语上瘁而哭,言动举止如平时。又云:"翼日有为解菜者,上勿却也。"上持奏入宫,见后解菜,惊询曰:"汝何以为此,岂亦有所闻耶?"曰:"无有。"因念先后慈在冥冥,尚保惜至此。乃出奏示后,再拜举箸,相向哭,泪溢盘槅。

2、后家本节啬,而入典宫政,务减俭,裁宫中縻费,不为外家乞恩泽。即岁时大臣、命妇入朝贺,亦赏赉必以礼。时天下饥馑,府库虚。上忧劳议节用,而后所行合上意,上甚敬之。初,神庙以孝养故,设两宫百戏,自宫中旧戏,以及民间爨弄,无不备。至是悉裁革,而独留旧戏承应。如所称过锦戏者,仿佛古优伶供养,取时事谐谑,以备规讽。时旱蝗,中州贼大起,戏者作驱蝗及避贼状。后见之,徐谓上曰:"有此耶。"因掩面泣,上亦泣,是日遂罢戏。(原评曰:后语只三字,而仁心、静质、减言、啬事种种圣德无一不见。)

3、后严正自处,而性最仁。母丁太夫人,入宫必先朝后,始行家人礼。后见母之朝己也而泣,欲太子为谢,左右力言不可,乃止。后闻寇渐棘,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盖意在南迁也。上问:"何从知之",后不语。后凡有所言,不欲尽,且不欲言,外多类此。

《崇祯宫词》

1)后有恭俭之德,既定位,首减椒房资用,衣浣衣,内治克修。

2)后性慎,每裁抑外家恩泽。宫中礼数,加严于旧。定位数年矣,赐黄乃敢服。

3)六月某日,后着珍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宝石为梅花缀于衫上,对镜梳洗。帝从后调之,后展手以扞,适为进瓜内侍所见,后深恚焉。

4)后喜茉莉,坤宁有六十余株,花极繁。每晨摘花,簇成球,缀于鬓髻。凡服御之物,亦俱挹取其香。

5)帝回宫见后曰:"大事去矣,而为天下母,当死。"后恸哭曰:"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遂自尽。

《甲申纪事》

嘉定伯周奎,以继室丁夫人生后。家贫,后尚幼,躬操作,不苟言笑。尝岁时出拜亲故,当之者輙暝眩不自持,贵后始知其异。

附:明朝选皇后的八级考试

明朝后宫:想当皇后要通过八级考试。在大明一朝,谁想贵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语专业考级那样,四六八级逐级过关,一直考过"八级",才有资格母仪天下。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汲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而且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罢了。但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却是十分规范,其过程大致分为"八级",逐级加以筛选淘汰。

第一级是"海选"。在皇帝届大婚年龄时,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十三至十六岁之间的良家美少女,从中海选出五千名。这五千人相当于拿到了一张选美"准考证"。皇家则支付若干银币作为聘金与路费,令被选少女父母按规定时限送女儿京城应选。

第二级叫初选。这初选得选择一个大场子,由太监们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后,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这初选便会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级叫复选。一般于初选的第二天,这些初选过关的少女继续列队,太监们用十分挑剔的标准,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当然也包括"三围",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即令"靠边站"。然后就是让大家自报门第、姓名、年龄等,以考察音色、仪态,淘汰掉嗓音粗浊、口齿不清、仪态欠雅者。如此又筛掉二千人。

第四级是精选。太监们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再让她们走上几十步"台步",看看步姿与风韵。于是,那些脚稍大的,手腕稍粗的,举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终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考级"。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号。

第五级是留宫。分头安排宫中的老宫娥,将美女们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其体检的严格程度不亚于选"航天员"。通过体检,确定其中的三百人成为入选留宫的宫女。

第六级是晋嫔。这三百名留宫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专员详细观察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是否性格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据此,再筛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

第七级是"选三"。所谓"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这倒有点类似科举廷试后张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选后为例,当年由太妃刘氏亲召五十人,"与之款语,试以书算诗画诸艺"后选定三人,即皇后张嫣,贵妃王氏、段氏。

第八级是钦定。刘太妃先把张嫣等三人的美态转告皇帝,熹宗再亲自召见三人,直接进行面试。熹宗见着三个姝艳绝伦的美人,真有些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便让赵选侍决断。赵建议定张嫣,于是钦定张嫣为中宫皇后,王氏封为良妃,段氏封为纯妃。是年,张嫣年方十五。

一般"选三"后陪选的两名美女,都会被封为贵妃,但也有被赐予金银币退回家的。如明光宗当太子时选太子妃,刘大姑与郭氏姐妹进入最后一轮角逐,郭氏老大被选为太子妃,其妹与刘大姑落选,赐给金币后返回家中。据载,这位刘大姑自感身价百倍,回故里后不愿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辈子老处女。

令人不无遗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选后制度,选出来的后妃终未能辅佐朱元璋的子孙们,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6: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的葬礼上,贾珍为什么拄着拐杖?
tgyy100002019.12.15浏览29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evolzac88
2019.12.16
满意答案
  
秦可卿的死亡与贾珍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因为他的腿带着一些疾病并且他心里有亏,然后他有点难过, 拐杖撑住了他的身体和他有亏的心里。

就像曹雪芹删除了秦可卿的死,却留下了一些线索一样,曹雪芹写了两个不可能的原因导致贾珍拄着拐杖,同时他还秘密透露了另一个细节。  贾珍去问邢夫人和王夫人时,想跪下来迎接他们,这本书形容这是“挣扎着蹲下”  说明腿可能有病。



无论如何,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跪着的经历,比如在节日里向长辈磕头。尽管礼仪和排场在古代非常重要,但在一些大型的现实历史剧中,大臣们向皇帝下跪,腿的跪着动作和我们正常人完全一样。  贾珍犯了寻求帮助的罪。秦可卿半夜梦见了他。自然,他会害怕。他惊恐地伤了腿是正常的。



秦可卿因为贾珍,失了她的生命,而贾珍只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毕竟价格太低了。贾珍先蹲下来,同样奇怪的是他挣扎着蹲下来。即使他真的需要跪前先蹲下,有必要挣扎啊。如果有必要的话,跪下的人一定是腿部受了重伤,不能顺利弯腰,这就解释了贾珍为什么先蹲下来,然后再跪下来。  



俗话说,问心无愧就是一张有把握的牌,才能半夜不怕鬼敲门。贾珍不是问心无愧,自然他不是不怕鬼敲门的,毕竟秦可卿放弃生命与他也有一定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6-24 21:28 , Processed in 0.0750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