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死去的金钏儿化作了薛宝钗?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  132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有人说薛宝钗是“鬼”,其实,作者也有暗示吧。那就是金钏儿之死里。只要仔细探究一番,我们就不难发现,死去的不只有金钏儿,还有薛宝钗。在一定的时空了,她俩其实就是一个人。

首先,我们看她俩的名字,就大有玄机。金钏儿,本性白,而薛宝钗姓薛,雪也。雪为白色,这就暗示了她俩在姓氏上的一致。再看金钏儿,可不就是宝钗儿,都是珍贵的饰品。

其次,宝钗的判词“金簪雪里埋”跟金钏儿道出的半句歇后语——金簪子掉到井里头,都有金簪一词。可见其二人实为一体,都是金簪子。这是作者给出的重要暗示。

再次,金钏儿死后,宝钗为了讨好王夫人,说自己的衣服愿意给金钏儿穿着入殓,因为金钏儿生前经常穿宝钗的衣服。宝钗在丫头们面前,一向高人一等,她与金钏儿却有着如此特殊的关系,比她和史湘云的关系都要好,其中必然大有文章。唯一的解释,那个金钏儿或许就是薛宝钗的分身,作者用了幻笔,把一个人分成两个人写了。许多人认为宝钗黛玉也是一个人,被曹雪芹分成了两个人来写,也是如此。



还有,王夫人平常对金钏儿的疼爱,也表明金钏儿的地位在贾府非同一般。王夫人那么个少有热血的人,却把金钏儿当作女儿来养,对金钏儿万分宠爱。前面我们就说过,王夫人自己不去清虚观打蘸,却让金钏儿跟着去玩,就可见她对金钏儿的喜欢。

而薛宝钗在王夫人那里,又何尝不等于是王夫人的女儿。金钏儿和薛宝钗都是王夫人的女儿了,再加上其它的相似性,其二人实为一体,似乎就没什么值得怀疑的了。

第五,二人的性格也甚是相似。薛宝钗虽然老练狡猾世故,但是那一切都只是她吃冷香丸造成的结果。她的天性,在她完全放松之后,也会表现出一二。

她跟金钏儿一样,同样喜欢贾宝玉。金钏儿是早已认定自己就是宝玉的人了。而薛宝钗在宝玉挨打后,规劝宝玉,不小心流露出真情,也十分的羞涩。薛宝钗因为有王夫人支撑着,她一直都不外嫁,说不定她心底也会认为她早已是贾宝玉的人了。



花朝节,薛宝钗去找黛玉,转身离开后,她一个人步入大自然,也不禁表现出了她活泼的天性,去追那对白色的蝴蝶。古诗有云“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写的是儿童的天真烂漫,那个时候的薛宝钗也当是如此。

金钏儿身上的热烈,薛宝钗也有。元春送她红麝串,所有的礼物跟宝玉的一样,她觉得没有意思。可是,她还是情不自禁地笼上了那红麝串到宝玉及大家面前转悠一下。这是因为她内心有着同金钏儿一样的热烈。她只是没有拉着宝玉吃自己嘴巴上胭脂罢了。但是,宝玉午睡的时候,她为宝玉绣肚兜,也是十分热烈的啊。



第六,死去的金钏儿化作了薛宝钗。因为生前深深地受过伤,她终于知道自己那样的性格不可能被封建家长包容。她也就不得不服用冷香丸,压制自己的天性,根除自己的真性情,不再做金钏儿,化身为藏愚守拙的薛宝钗。这也是一个人由天真走向成熟的过程。

说好听一点,死去的金钏儿,也就是薛宝钗逝去的青春。只是物极必反,薛宝钗的冷与无情,又有些过头了。以致许多人认为她是鬼一样的存在,让人感到可怖。除了冷血,还有蘅芜苑的阴森与她经常性地神出鬼没(很多时候,她的出现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她总是会冷不丁地来到他人的身后或面前),都让人不可能不这样想。因此,红楼梦里也就只有史湘云像中了邪一样去蘅芜苑,跟薛宝钗去住了一段时日,其他人要玩都只是去潇湘馆找林黛玉玩,他们都都难得踏入蘅芜苑半步。贾母去了蘅芜苑,都觉得不吉祥,可怖得佷。

重酬征稿←点击参与

主编:与心幽欢  微信号:hutashi1983

+关注
undefined
珍爱红楼梦
珍爱红楼梦微信公众号创办者,文史爱好者,教育工作者
共 2437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珍爱红楼梦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李纨一句话,是探春这辈子最大的悲情
下一篇: 红楼梦女子心灵深处,那些最深的执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钏儿和宝钗的关系?
《红楼梦》里金钏儿死后,宝钗听说了去探望王夫人。说起衣裳,宝钗提出要送几件自己的给金钏儿,同时说了一句:况且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衣服,身量倒也合适。…显示全部 ​

关注者
3
被浏览
4,740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你可以邀请下面用户,快速获得回答
搜索你想邀请的人

委托刘看山邀请
开启后为你智能邀请潜在的回答者
开启邀请
[object Object]
者也
曾在「红楼梦(小说)」话题获得 184 次赞同
邀请回答
[object Object]
高廷贞
曾在「红楼梦(小说)」话题获得 33562 次赞同
邀请回答
[object Object]
慕雪
TA 已帮助 74 人获得解答
邀请回答
[object Object]
清清也要托物言志
曾在「红楼梦(小说)」话题获得 31498 次赞同
邀请回答
更多推荐结果
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LinkinPark
LinkinPark
19 人赞同了该回答
1,白金钏与薛宝钗的名字存在对应关系。

2,金钏与宝钗都可用“金簪”代指。

3,金钏生前常穿宝钗的旧衣服,死后也穿着宝钗的衣服下葬。

4,第七回,甲戌侧批“金钏与宝钗相互映射”。

所以说,金钏与宝钗,确实存在着很强的映射关系的,甚至,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金钏就是宝钗的影子和分身。

金钏,是王夫人的首席丫鬟,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用王夫人的话说,金钏与宝钗都是她当亲生女儿对待的,虽然其中也有客套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不难看出,王夫人对于金钏和宝钗,都是十分信任的。

金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丫鬟,从原文可知,金钏是个比较天真活泼,无拘无束,性格刚烈,却又有些调皮轻浮的丫鬟。当然,从表面上看,金钏的这种性格与宝钗圆滑世故,端庄谨慎的性格是完全不符的。因为,金钏终究只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丫鬟,而宝钗却是经历过家族熏陶和雕琢的小姐,二人的成长环境,以及所受到的外界束缚,都是不一样的。再者,薛宝钗常常用冷香丸去压制自己的真性情,她的真性情,读者很难看到。要让宝钗像金钏那样,口无遮拦,举止轻浮,似乎也是不太现实的。

然而,宝钗的真性格,是流露过的,夏天的宝钗,就曾不止一次的流露出了性情中“金钏”的一面,比如,在扑蝶时流露出的活泼,在羞笼红麝串时流露出的轻浮,包括机带双敲时难得的一次生气,这些情节,其实都向我们展示出了宝钗性情中比较“金钏”的一面。

可见,金钏的那种纯真的性情,其实就是宝钗极力掩饰的“本心”,为什么宝钗要掩饰?因为这种性情虽然为宝玉所喜,但是却不能为王夫人所容。我们也看到了,只因为一句轻浮的话,金钏,作为王夫人的大丫鬟,被无情地赶了出去,并最终在耻辱之下投了并,可见,金钏的性情,是不能为王夫人所容的,那么既然如此,宝钗的真性情,又怎能得到封建家长的包容呢?

薛宝钗对于金钏,确实有些冷酷,但是也不泛同情,薛宝钗对于自己的姨娘,确实有包庇之嫌,但也是无奈之举,尽管在金钏死后,薛宝钗为了撇清自己与金钏的“映射”关系,出卖了自己的“真性情”,并且用几句充满冷意的话,否定了金钏,更否定了自己的“心”,但是,薛宝钗,却也毫不忌讳地用自己的衣服,装裹了金钏,这何尝不是宝钗在用自己的方式,送走了她的“内影”。祭奠了她的灵魂呢?

纵使宝钗无情,她也会毫不避讳地用自己的衣服装裹金钏儿。以了却她与自己影子的情分,可见,薛宝钗并非无情,她的冷酷,正是封建家长长期压制的结果。金钏之死,不仅仅意味着一个金子般的丫鬟的香消玉殒,更意味着薛宝钗的真性情,已经死了。
金钏儿和宝钗的关系?





《红楼梦》里金钏儿死后,宝钗听说了去探望王夫人。说起衣裳,宝钗提出要送几件自己的给金钏儿,同时说了一句:况且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衣服,身量倒也合适。 金钏儿为什么穿过宝钗的衣服?脂批曾说过红楼梦无一句是闲语。这是不是意味着宝钗为了讨好王夫人,从而嫁给宝玉,而把金钏儿发展成了自己的卧底?




[color=var(--GBL05A)]关注者
[color=var(--GBK02A)]3
[color=var(--GBL05A)]被浏览
[color=var(--GBK02A)]4,740







关注问题[url=]​写回答[/url]
​邀请回答​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起 ​









你可以邀请下面用户,快速获得回答



委托刘看山邀请[color=var(--GBK04A)][color=var(--GBL05A)]开启后为你智能邀请潜在的回答者


开启邀请




者也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L05A)]曾在「红楼梦(小说)」话题获得 184 次赞同


邀请回答





高廷贞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L05A)]曾在「红楼梦(小说)」话题获得 33562 次赞同


邀请回答





慕雪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L05A)]TA 已帮助 74 人获得解答


邀请回答





清清也要托物言志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L05A)]曾在「红楼梦(小说)」话题获得 31498 次赞同


邀请回答




更多推荐结果


1 个回答默认排序



[color=var(--GBK04A)]
[color=var(--GBK03A)]LinkinPark





​ 关注


19 人赞同了该回答



1,白金钏与薛宝钗的名字存在对应关系。
2,金钏与宝钗都可用“金簪”代指。
3,金钏生前常穿宝钗的旧衣服,死后也穿着宝钗的衣服下葬。
4,第七回,甲戌侧批“金钏与宝钗相互映射”。
所以说,金钏与宝钗,确实存在着很强的映射关系的,甚至,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金钏就是宝钗的影子和分身。
金钏,是王夫人的首席丫鬟,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用王夫人的话说,金钏与宝钗都是她当亲生女儿对待的,虽然其中也有客套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不难看出,王夫人对于金钏和宝钗,都是十分信任的。
金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丫鬟,从原文可知,金钏是个比较天真活泼,无拘无束,性格刚烈,却又有些调皮轻浮的丫鬟。当然,从表面上看,金钏的这种性格与宝钗圆滑世故,端庄谨慎的性格是完全不符的。因为,金钏终究只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丫鬟,而宝钗却是经历过家族熏陶和雕琢的小姐,二人的成长环境,以及所受到的外界束缚,都是不一样的。再者,薛宝钗常常用冷香丸去压制自己的真性情,她的真性情,读者很难看到。要让宝钗像金钏那样,口无遮拦,举止轻浮,似乎也是不太现实的。
然而,宝钗的真性格,是流露过的,夏天的宝钗,就曾不止一次的流露出了性情中“金钏”的一面,比如,在扑蝶时流露出的活泼,在羞笼红麝串时流露出的轻浮,包括机带双敲时难得的一次生气,这些情节,其实都向我们展示出了宝钗性情中比较“金钏”的一面。
可见,金钏的那种纯真的性情,其实就是宝钗极力掩饰的“本心”,为什么宝钗要掩饰?因为这种性情虽然为宝玉所喜,但是却不能为王夫人所容。我们也看到了,只因为一句轻浮的话,金钏,作为王夫人的大丫鬟,被无情地赶了出去,并最终在耻辱之下投了并,可见,金钏的性情,是不能为王夫人所容的,那么既然如此,宝钗的真性情,又怎能得到封建家长的包容呢?
薛宝钗对于金钏,确实有些冷酷,但是也不泛同情,薛宝钗对于自己的姨娘,确实有包庇之嫌,但也是无奈之举,尽管在金钏死后,薛宝钗为了撇清自己与金钏的“映射”关系,出卖了自己的“真性情”,并且用几句充满冷意的话,否定了金钏,更否定了自己的“心”,但是,薛宝钗,却也毫不忌讳地用自己的衣服,装裹了金钏,这何尝不是宝钗在用自己的方式,送走了她的“内影”。祭奠了她的灵魂呢?
纵使宝钗无情,她也会毫不避讳地用自己的衣服装裹金钏儿。以了却她与自己影子的情分,可见,薛宝钗并非无情,她的冷酷,正是封建家长长期压制的结果。金钏之死,不仅仅意味着一个金子般的丫鬟的香消玉殒,更意味着薛宝钗的真性情,已经死了。

[color=var(--GBL05A)]编辑于 2018-02-03 23: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金钏和宝钗都有金钢之性,为何一个脆弱一个坚毅?
漫话红楼 2023-12-25 发布于北京  |  26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金钏儿姓白,作者颇具匠心,用白金钏直接影射薛宝钗。钏是古代女性戴在手腕上的饰品,钗则是古代女性戴在头上的饰品,一金钏,一宝钗,是同类物品,又冠之以“白”和“薛(雪)”姓,其性质也是一样的。另外,在一众纤细苗条的美女中,宝钗和金钏又都属于微胖美女,所以才能共穿衣服。



这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作者为二人赋予了这么多的共同点,但她们的性格特点与命运却完全相反:宝钗稳重、金钏轻浮;宝钗活到了“两鬓成霜”,金钏却早早地就送了命。那么作者的意图何在?

因为在研读红楼的同时,对《易经》有所涉猎,总有种感觉,红楼中有太多《易经》元素。于是,突然有一天,我找到了答案。

宝钗和金钏,在五行上都属金,都有金钢之性。

五行学说是古人发明的一种哲学观,其来源即是《易经》之阴阳,由阴阳而生八卦,由八卦而生五行,它把世间万物都归属于金、水、木、火、土五种类型,它们互相产生作用,相生相克,因而形成了各种动态发展和变化。如《孔子家语》之《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五帝配五行:“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孔子家语 五帝》)

五行分别有各自的独特之性,据《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其中“金曰从革”是说金性物质有变革之能,因其刚毅果决,百折不挠,善于杀伐决断。通常来说,金属都是金性物质,宝钗和金钏都属于此类。



但是,并非所有的金性物质生来就刚毅果决百折不挠,必须经历一个淬炼的过程,即所谓百炼成钢。

什么是淬炼?即反复经受考验,在挫折中磨练。淬从水,炼从火,见识过打铁的人就知道,每一件金属刀具,都要反复经历火之高温和水之浸润,才能具备杀伐功能,且不会轻易被折断。这种淬炼的过程,即是经历水深火热。如果经历过水深火热的磨练依然能活下来,就成了钢,具备百折不挠的刚毅之性。

这便是五行生克的利弊转化,从生克来看,火克金,火对金起的是克制作用,但正因为有这样的克制,才让金得到了磨练。这就好比生活中的磨难,是我们所抗拒的,因为它对我们起着克制作用。但不经历磨难,又难以成材,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

这种能否经受风雨的能力,心理学上称之为挫商。

于是,同样具备金钢之性的金钏和宝钗,因为生活经历不同,挫商高低有别,而拥有了不同的特质和命运。

金钏虽为奴婢,但她在王夫人宽厚的环境里,长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贾府以“诗礼传家”,从不轻易苛责下人,王夫人更“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只要不犯大错,她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给了下人们宽松宽厚的环境,言行都比较随意。比如陪房周瑞家的,跟在王夫人身边二十多年,做事还极不严谨,不仅在梨香院门口和金钏儿谈论薛姨妈的家事,而且还在送宫花的过程中,只顾着自己“顺路”,违背了薛姨妈对顺序安排上的本意,惹火了黛玉。

金钏儿从小跟着王夫人,享受着一等丫头的待遇,却又没有什么清规戒律要守,活得舒适而自在。虽为奴婢,其生活环境远比史湘云、邢岫烟等主子要宽松得多。

   

这其实并非好事,无规矩不成方圆,就像一个公司没有制度,员工就会变得很懒散,没有禁区,没有边界,言行都很随意。

在这样的环境里,金钏儿长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她可以随意和宝玉调笑,也可以口无遮拦什么话都说。

这就好比一个被家里宠坏的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挫折,从来都是一帆风顺。某一天,突然一个挫折到来,因心理承受能力差,无法接受,便崩溃了。



因口无遮拦被王夫人撵出去,这原本算不上多大的挫折,因为其家人都并不在意,“在家里哭天哭地的,也都不理会他”。贾府虽然宽待下人,但也并非没有撵人的先例。

怡红院的茜雪只因一杯枫露茶就被撵,而且是受了冤枉委屈,并不是她的错,但她并没有因此就崩溃。  

贾母查赌,查出三个为首的,“每人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其中包括迎春的乳母,年纪一大把又有地位的老员工,她也没有因为这样的打击就过不去了。

因此,金钏因被撵而投井自尽,终归还是因为她挫商低,禁不起挫折,这和现代某些孩子动不动就跳楼是一回事。

宝钗身为闺阁女子,却在挫折中磨练,“愈冷愈苍翠”。         

理论上,养尊处优的闺阁女子应比奴婢脆弱,因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然而,宝钗和金钏正好相反,她人生的挫折来得早也来得强,正在茁壮成长之际,作为家里顶梁柱而又像导师一样给她无限关爱和希望的父亲突然走了。这就相当于把原本长在温室的宝钗突然丢到水火中。她在这个淬炼的过程中,不但完成了自救,而且代替父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这样的淬炼不止一次,因为有一个“性情奢侈,言语傲慢”的哥哥,经常给这个家带来新的风雨,还有家里赖以生存的事业,“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也时常让她焦虑。

宝钗一肩担起了这些风雨,并在这个过程中,从娇弱女子磨练成了百折不挠的钢铁。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这个理念,宝钗将之呈现在《柳絮词》中:“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挫折和磨难就像摧残柳絮的东风,然而柳絮却不断借助东风的力量,飞得更高。



这便是金钏与宝钗的本质区别,她们原本都有金钢之性,只因金钏被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而心理承受能力弱,一遇挫折便崩溃;宝钗却在风雨的摧残中不断磨练,终于百炼成钢,“愈冷愈苍翠”,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能体现应对能力。

这就是历练的重要性,作者曹雪芹通过金钏和宝钗这两个人物的对比,告诉读者:无论是谁,都不应养在温室,因为人生很长,不会永远阳光相伴,风雨的侵蚀也是大自然的常态。能禁受风雨洗礼的人,才能笑对人生!


而贾府这个葬花塚,正是培养花朵的温室,进入其中的人,如不能像宝钗一样保持清醒,就会像金钏一样葬身其中!

+关注
undefined
漫话红楼
阅人生百态,明世事沧桑。
共 980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漫话红楼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三进荣国府,刘姥姥的三副面孔,以及善对恶的感化
下一篇: 《红楼梦》|宝钗为何对邢岫烟说,宝琴不出嫁薛蝌不敢先娶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宝钗为何对邢岫烟说,宝琴不出嫁薛蝌不敢先娶亲?
漫话红楼 2023-12-26 发布于北京  |  11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已与薛蝌定亲的邢岫烟,在贾府的寄居生活很窘迫:二两银子的生活费,被姑母逼着拿一半给父母,另一半还经常要拿出来给欺负她的丫头婆子们“打酒买点心吃”,于是这二两银子的生活费就不够用了,不得不当掉冬衣,在大冷天穿着单薄的夹衣过日子。

这一窘迫的情状被宝钗看在眼里,她很清楚,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薛蝌和邢岫烟早日成婚,把她从邢家解脱出来,变成薛家人,就既不会再受邢家的压迫,也不必再受贾府下人的窝囊气。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薛蝌和薛宝琴兄妹父亲已亡,薛蝌长兄如父,“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敢先娶亲的”。

如果这样的情节放在玛丽苏剧情里,薛蝌会不管不顾,爱情比天大,爱人最重要,一定会把邢岫烟拯救出来,哪管什么妹妹的婚姻。

红楼当然不是玛丽苏,邢岫烟也不是女主角。作者描写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情节,有着两重含义。   

面对两难的境地,宝钗的解决办法,既体现了她的济世之心,又体现了她处事的智慧。

帮人之难,贵在有心。宝钗与邢岫烟,日后的关系也只是小姑子与堂弟媳,宝钗若要置身事外也无可厚非,没人能拿这个说事。岫烟的父母和亲姑姑都不把她当回事,未来的堂小姑子用得着为她操心吗?

然而,宝钗的心性是“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没被她撞见也就罢了,只要被她遇到有人陷入困境,她就没办法袖手旁观,总要出手帮忙解决。



但是,岫烟这件事确实两难:

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这事.离了这里就完了.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敢先娶亲的.如今倒是一件难事.再迟两年,又怕你熬煎出病来。
一边是邢家和贾府下人的相逼,一边是薛蝌对妹妹的责任,宝钗都不能去干涉,那就只能从两难之外另寻一条出路。   

等我和妈再商议,有人欺负你,你只管耐些烦儿, 千万别自己熬煎出病来.不如把那一两银子明儿也越性给了他们,倒都歇心.你以后也不用白给那些人东西吃,他尖刺让他们去尖刺,很听不过了,各人走开. 倘或短了什么,你别存那小家儿女气,只管找我去。
这条出路就是宝钗来付出,并且是悄悄地付出,暗地里长期接济岫烟,把她从窘迫里解救出来,又不致于得罪人。

注意,宝钗的这种做法,是和薛姨妈商议的,并非她自作主张。这就充分说明薛姨妈也和宝钗一样是乐于助人的慈善之人,宝钗对他人的资助,都是得到薛姨妈同意的。

薛蝌对妹妹宝琴的责任感,反衬贾府男人的无担当。        

红楼是以贾府为主角的,薛家以寄居的身份出现,对薛家的描写多为侧面,但这些侧面描写不容忽视,起着反衬贾府的作用。

比如,写薛蟠一出场便惹了人命官司,让读者对他产生厌恶,然而,马上作者就写了一笔:“谁知(薛蟠)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读者如果觉得薛蟠坏,这一笔就充分表明,贾府子弟比他坏十倍。   



作者曹雪芹在开篇就表明了,“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文中处处体现贾府男人的无担当,尤其是兄妹情上很淡薄:

贾琏对妹妹迎春从不过问,任其被下人欺负。这些婆子丫头敢欺负邢岫烟,对木头一样懦弱的迎春也不会有多好,累金凤事件就是例子。这还是因为贾母查赌才暴露出来,然而出了这么大的事,也只有探春这个妹妹为她出头。

贾珍把妹妹惜春丢在荣府就再不管了,从来不关心她有什么精神需求,有没有受委屈。

宝玉与妹妹探春倒是有互动,但这互动多是探春的主动。宝玉沉湎于风花雪月,也从不关心妹妹的生活。探春想要通过哥哥宝玉购买手工艺术品,还需要用给哥哥做鞋的方式来交换。这样的互动,完全看不出兄妹情,倒像现代职场的普通同事关系。   

贾府的亲情淡漠就这样体现在各种兄妹关系上,因此探春才感叹穷人家“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 ”。

作为反衬,再看薛家哥哥是怎么对妹妹的。

第三十四回,“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薛蟠口无遮拦惹哭了妹妹宝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马上自责且向妹妹赔礼:“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多疼妹妹, 反教娘生气妹妹烦恼,真连个畜生也不如了”;“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贾府兄妹何曾有过这样的亲情互动?

最让人感动的是,薛蟠外出经商,为母亲和妹妹带回好几箱礼物,尤其给妹妹宝钗的礼物,细心又周到:“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 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既有文化用品,又有化妆用品,还有娱乐用品。不知道妹妹喜欢什么,那就尽量多买一点,总有一款让妹妹喜欢。这份心意和情意,贾府哪个男人比得上?   

仅用薛蟠来代表薛家男儿还不够,于是,作用再出一个薛蝌,他对妹妹宝琴的关照更体现哥哥对妹妹的担当:“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敢先娶亲的”。男儿娶了亲成了家,就有了新的责任,到时候,对妹妹的关照自然会减少。同时,娶了新媳妇进来,万一和妹妹处不好怎么办?不能让妹妹受委屈。因此,长兄如父,作为哥哥的薛蝌,必须先安排好妹妹的生活,再考虑自己的幸福。这才是一个哥哥该有的担当。


通过薛家两个男儿来反衬贾府男人,就更能体现贾府男人的的无担当和亲情淡薄,贾府的“诗礼传家”就成了讽刺: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不关心,更何况是岫烟这样突然到来的寄居女子。男人们都在各自为了自己的快活而忙碌,无视男人该担当的护妻护妹护女之责,其“诗礼”体现在何处?

一个连亲情都没有的家,不败才怪!

+关注
undefined
漫话红楼
阅人生百态,明世事沧桑。
共 980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漫话红楼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金钏和宝钗都有金钢之性,为何一个脆弱一个坚毅?
下一篇: 《红楼梦》|和十二金钗相比,宝玉的才华是不是最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琴不嫁,薛蝌不能娶”:为何薛宝钗的理论如此奇怪?
江山携手 2019-08-25   |  262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薛蝌和薛宝琴,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他们的父亲,是薛宝钗的叔叔。薛宝琴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由父亲做主,许配给了京城中的梅翰林的儿子。后来他们的父亲病逝,薛蝌在妹妹薛宝琴成年之后,千里迢迢带着妹妹,赶赴京城,发嫁亲妹。



然而,事情却并不顺利。当薛蝌和薛宝琴来到京城之后,才知道梅家迁了外任,阖家皆不在京。于是,他们只好随着伯母薛姨妈,堂兄薛蟠,堂姐薛宝钗,一起在贾府住了下来。

在此期间,薛姨妈相中了邢夫人的侄女儿邢岫烟。于是,请贾母做媒,将邢岫烟许配给了薛蝌。邢岫烟家境贫寒,借居在富贵的贾府之中,也难免入乡随俗,经常拿了银钱,给自己住的迎春房里的婆子们,丫头们打酒打酒买点心。因为月钱不够使,邢岫烟不得不将自己的棉衣拿出去,偷偷当了几吊钱。



此事被薛宝钗得知,薛宝钗叹道:“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这事,离了这里就完了。如今不先订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敢先娶亲的,如今倒是一件难事。再迟两年,又怕你煎熬出病来,等我和妈再商议……”

薛宝钗这话,让很多读者十分费解。薛蝌是哥哥,薛宝琴是妹妹。按照中国的传统,谁家不是哥哥或者姐姐先婚配,然后是弟弟或者妹妹?为什么到了薛家这里,就变成了妹妹薛宝琴不嫁人,哥哥薛蝌就不能娶亲?

其实,这事儿也并非完全不在理。



第一,因为薛蝌兄妹进京,是奉了母命,发嫁妹妹的。这时,事情就不再是究竟谁先娶,谁先嫁的问题了,而是母命不可违的问题。首先,薛蝌应该先完成母命,才能再谈及自己的事。

第二,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薛蝌虽然和邢岫烟订了亲,但是是薛姨妈做主的,薛蝌之母还不知道这件事。定亲也就罢了,但结婚,薛蝌肯定要禀告母亲之后,才能娶亲。而他上京嫁妹的使命还未完成,暂时不能回原籍去禀告母亲。所以,他只能等嫁了妹妹之后,再返回原籍,禀告母亲自己的婚事,然后再娶亲。

所以,也就成了所谓的薛宝琴不嫁,薛蝌不能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的遮羞布,被哥哥一把扯下,难怪她哭了整整一夜
江山携手 2019-08-25   |  1029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当薛家阖家进京的时候,打的是“待选”的名义。然而,当薛家住进贾府之中,待选再也没有被任何人提起,反而是“金玉良缘”的传闻,在贾府上空飘荡。



对于在贾家越来越盛行的“金玉良缘”,曹雪芹是这些描述薛宝钗的,“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姻缘’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日见了元春所赐的东西,独她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而宝玉被一个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黛玉,并不理论这事。”

然而,《红楼梦》中的笔法很微妙,尽管曹雪芹这样明着描述薛宝琴,但实际上的笔触,却处处都写到薛宝钗往怡红院跑的多有劲,以至于被晴雯抱怨,“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

对于“金玉良缘”,薛宝钗究竟是什么态度?倒是她的哥哥薛蟠,一把扯下了她的遮羞布。



第三十四回,当贾宝玉挨打之后,薛宝钗把她从袭人那里听到的,蒋玉菡之事是薛蟠挑唆的话,一字不漏告诉了薛姨妈。等薛蟠从外面回来,薛姨妈便咬牙切齿地骂儿子:“不知好歹的东西,都是你闹得,你还有脸来问!”

薛蟠此时,是大写的懵圈。虽然懵了圈,但薛蟠还是没忘了替自己辩解:“人人说我杀了人,妈也就信了罢?”薛姨妈道:“连你妹妹都知道是你说的,难道她也赖你不成?”


这一句话惹恼了薛蟠,在酒精的作用之下,他不管不顾,一把扯下了薛宝钗的遮羞布:“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这就是薛宝钗对“金玉良缘”的真正态度!她早就对贾宝玉的玉留了心,她处处都在护着贾宝玉。虽然平日里,薛宝钗总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但她的内心,早就对“金玉良缘”渴望不已。

只不过,薛蟠这话,说的太直白了,这等于是一把扯下了薛宝钗脸上那层遮羞布,将薛宝钗对贾宝玉的居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对于一位一直在塑造自己端庄典雅形象的薛宝钗来说,实在是太不堪。所以,等她从家里回到大观园,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呜呜咽咽直哭了一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江山携手 > 《宝钗》举报/认领
上一篇: “薛宝琴不嫁,薛蝌不能娶”:为何薛宝钗的理论如此奇怪?
下一篇: 薛宝钗撒的谎,却被南安太妃无意间戳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撒的谎,却被南安太妃无意间戳破
江山携手 2019-08-25   |  32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当袭人告诉薛宝钗,“我前儿粘的那双鞋,明儿烦她(史湘云)做去”时,薛宝钗很谨慎地左右看了看,四下无人,才悄悄和袭人笑道:“你这么个没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地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们儿动手……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



“上次她就告诉我,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她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

这是薛宝钗告诉袭人的,史湘云在史家的状况。这些话是史湘云告诉薛宝钗的吗?据薛宝钗的口气,有一部分是,也有一部分是她根据“风里言,风里语”推断出来的。

那么,史湘云在史家的状况真的这么糟糕吗?倒是南安太妃一句话,无意间戳破了薛宝钗的谎言。

第七十一回,贾母的八旬之庆,各世交相与之家,达官显贵,太妃、王妃、诰命,都来为贾母贺寿。当南安太妃提出来,要见见小姐们时,贾母想了一下,命王熙凤将黛玉,宝钗,宝琴,湘云,探春,叫了出来,与太妃见礼。



南安太妃一见史湘云,立刻格外亲热,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账。”

南安太妃的这一句话,看似无意,却隐隐透漏出史湘云在史家的地位,绝非薛宝钗所说的那样,而是很受重视的。比如这次在贾家,贾母也是命自己最喜欢的几个女孩儿出来了,邢夫人还因为没叫迎春,而愤愤不平。南安太妃能和史湘云如此熟悉,足以证明,在史家每逢重大场合,史湘云都会代表史家的小姐们,出来拜见这些太妃、王妃、诰命等人。史家对史湘云的重视,可见一斑。


其实,史湘云自己,也曾经说过,自己在家里,有多自在。第七十六回,当史湘云和林黛玉,从中秋宴席上溜出来,一同下了山坡,来到凹晶馆的时候,只见“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水晶宫鲛绡室之内,微风一锅,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此情此景,让二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史湘云便笑道:“怎得这会子坐上船吃酒倒好,这要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三更半夜,说坐船就坐船,史湘云在史家的生活,难道还不是随心所欲吗?史家又何尝给了史湘云任何限制?

或许,史家确实是在自己动手做针线了,但这也是未雨绸缪,厉行节约,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史湘云动手做,史家的太太、小姐们,也是一样在做,没有人专门刻薄这个孤女。史湘云可能偶尔和薛宝钗抱怨过几句,做针线太累,但是薛宝钗借题发挥,再加上她所谓的听到的“风里语,风里语”,就成了一个史湘云在史家受刻薄的谎言。


薛宝钗的这个谎言,让袭人放弃了使唤史湘云给自己做针线的打算,而转由薛宝钗帮忙。而这些针线,都是贾宝玉的!这才是关键。

只可惜,薛宝钗费尽心思撒的这个谎,却被后文的南安太妃,无意间的一句话戳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虚伪过了头,众人看不下去,纷纷指责她的做作
江山携手 2019-08-25   |  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读的久了,读的遍数多了,就越是能发现在薛宝钗端庄典雅的背后,隐藏着颇为虚伪的一面。

比如她会一边表示对“金玉良缘”的不屑,“总远着宝玉”,一边往怡红院跑的不亦乐乎;比如她一边要表现出自己的有礼有节,一边又坐在午睡的贾宝玉床头绣鸳鸯;比如她一边表示要把黛玉当亲妹妹,一边又说要将黛玉说给她哥哥;她一边挂着个明晃晃的金锁,一边教训邢岫烟,要舍弃“富丽闲妆”。



姐妹们在一起处的久了,也难免都会发现薛宝钗的这一面。所以,第五十一回,当薛宝钗的虚伪,表现的过了头时,众人再也忍无可忍,纷纷表示不满,指责她的做作。

当时,是大观园中最热闹的时刻。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也都住进了大观园中。薛宝琴因为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便根据自己所走过的古迹,编了十个谜语。最后两个,一个是“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谢强搓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一个是“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这两个谜语的谜面,一个出自《西厢记》,一个出自《牡丹亭》。这两本书,对于当时的闺中少女来说,是不能随便阅读的。甚至于连贾宝玉,也要偷偷地阅读。



所以,薛宝钗立刻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太懂,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那么,后两首薛宝钗真的不懂吗?且不说她曾经和黛玉说过,自己小时候也偷偷地读过这些书,即便在当时的戏曲舞台上,《西厢记》和《牡丹亭》,也是最著名的两出戏,几乎每个大户人家都唱过。贾府中的小戏班子,也排演过这两出戏曲。林黛玉还在梨香院的墙角,听到过。

戏文里经常唱,大家也都听过的戏,被薛宝钗批为史鉴上没有,无考,我们不大懂。可谓甚是虚伪,她只不过是要通过所谓的“我们不大懂”,来掩饰自己曾经偷看这两部书的事实。她的这种虚伪,让群芳们再也看不下去了。


首先是黛玉,“这宝姐姐也太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诗虽是史鉴上无考,咱们不曾看过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探春立刻对黛玉表示支持:“这话正是了。”

因为寡妇的身份,而谨言慎行的李纨,这次也坚决表示对薛宝钗的不认可:“况且她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这竟无妨,只管留着。”

“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两部戏,贾府中也曾经唱到的两部戏,薛宝钗偏偏要装出不知道的样子来。让我们说点什么好呢?薛宝钗的虚伪,彰显的淋漓尽致啊!也难怪大家要对她“群起而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难以洗刷的黑点,由同盟袭人亲自制造,给了她致命一击
江山携手 2019-08-25   |  2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袭人对薛宝钗,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夸起薛宝钗来是滔滔不绝。其实这本来没有什么,谁和谁对脾气,是个人的事。可是,问题在于,袭人夸起薛宝钗的时候,总忘不了“黑”一把黛玉,“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她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她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她,你得陪多少不是呢?”



真不枉了宝姑娘将自己得到的绛纹石戒指,转手就送给了袭姑娘啊。

然而,虽然袭人是宝姑娘的“铁杆粉丝”,但也曾经为了帮助宝姑娘,而亲自给薛宝钗制造了一个难以洗刷的黑点,同时,这此次事件中,薛宝钗也受到了最致命的一击。

薛宝钗爱往怡红院跑,无非是因为怡红院有一个挂着玉的贾宝玉。于是,袭人就给薛宝钗制造了一次机会,让薛宝钗和贾宝玉有了一次很“暧昧”的相处。



彼时,袭人正坐在午休的贾宝玉的床头给他绣肚兜。忽然薛宝钗走了进来。客人来了,难道袭人不是应该陪着,给她倒茶,陪她说话吗?不!袭人告诉薛宝钗,自己要出去走走,将已经进入青年期的薛宝钗和贾宝玉,单独留在了屋里。更严重的问题是,贾宝玉此时在午睡啊,午睡啊!

贾宝玉是王熙凤的亲表弟,关系也非常亲密,他还知道王熙凤午睡的时候,自己不方便进去(第三十一回)。可是,端庄典雅,处处都是大家闺秀风范的薛宝钗,就这样毫不客气地在午睡的贾宝玉的房里,坐下下来。继而拿着贾宝玉的肚兜,亲自绣了起来。



对于薛宝钗来说,这是一个永远都洗刷不去的黑点,她太失态了。

然而,此时,她却受到了致命的一击。躺在床上的贾宝玉,忽然从梦中喊了出来,“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薛宝钗登时怔住了。从此,她再也没有独自往怡红院跑过。“金玉姻缘”,是薛家心中最大的期待,可是,男方贾宝玉,竟然如此的弃嫌。这让薛宝钗情何以堪?


同盟袭人,为了帮助薛宝钗,而给了她单独与贾宝玉独处的机会,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不仅成了薛宝钗难以洗刷的黑点,也让她受到了致命一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97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薛蟠娶亲的一些细节暗示了薛家落魄家底已空
快乐老年435 2017-07-18   |  264阅读  |  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香菱在大观园遇到宝玉,两人谈论薛蟠的娶亲之事。当时,香菱详细讲述这位夏家小姐,夸赞一番,最后说道:“我也巴不得早些过来,又添一个作诗的。”

宝玉却冷笑:“虽如此说,但只我听这话不知怎么倒替你担心虑后呢。”香菱感到被冒犯,疾言厉色地回击两句,然后转身离开。


《红楼梦》薛蟠娶亲的一些细节暗示了薛家落魄家底已空

宝玉一向追捧女孩,他尚未见过夏金桂,应该盼着这位夏小姐快点娶过来才是。为何他反而为香菱担忧呢?

因为薛蟠这亲定得非常窝囊。香菱提到上次薛蟠出门贸易,路过夏家,当时夏家老太太对薛蟠非常满意,原文“夏奶奶又是没儿子的,一见了你哥哥出落的这样,又是哭,又是笑,竟比见了儿子的还胜。”之后两个年轻人也相看对眼了。

后来,薛蟠一回家就告诉母亲去提亲,薛姨妈还特意提醒儿子:”张罗张罗买卖,二则把你自己娶媳妇应办的事情,早些料理料理。”可见,薛家诚意十足。

结果,雷声大雨点小,薛蟠的亲事不了了之。这肯定是夏家放鸽子了。


《红楼梦》薛蟠娶亲的一些细节暗示了薛家落魄家底已空

一年后,香菱再次提起薛蟠要娶夏家小姐。不过,确认夏家小姐之前的半年里,薛家已经相看好几家姑娘了。宝玉说道:“只听见吵嚷了这半年,今儿又说张家的好,明儿又要李家的,后儿又议论王家的。这些人家的女儿她也不知道造了什么罪了,叫人家好端端议论。”

为何夏家开始相中薛蟠,之后悔婚,后来又嫁过来呢?

这涉及到薛家的经济情况。

薛宝钗最能反映薛家情况。她看到薛蝌未婚妻邢岫烟戴着探春送她的碧玉佩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

薛蟠不懂事,依然保持着大排场。他出门贸易的人员装备”薛蟠之乳父老苍头一名,当年谙事旧仆二名,外有薛蟠随身常使小厮二人,主仆一共六人,雇三辆大车,单拉行李使物。“这绝对是富贵公子的阵容。


夏家被不期而遇的薛蟠给震住了,看到他的做派,自然认为薛家富贵,继而把他当作准女婿。后来,薛蟠离开后,夏家肯定打探薛家底细,他们都是一个圈子里的,都是户部挂名的皇商。

结果,这事黄了,薛蟠白折腾。

后来为何夏家又突然改主意嫁给薛蟠呢?这里涉及另一个事件。宝钗跟邢岫烟私底下聊天时提起:“梅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量你这事。”

由此可见,夏家突然改主意,就是看中薛家攀上梅翰林这门权贵亲戚。

后来夏金桂顶撞薛姨妈,故意讽刺薛家道:“谁不知道你们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我们家作什么去了!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陪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

薛家人对此反应各不相同。薛蟠急的说又不好,劝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咳声叹气,抱怨运气不好。而薛姨妈母女气的暗自垂泪,怨命而已。

《红楼梦》薛蟠娶亲的一些细节暗示了薛家落魄家底已空

薛蟠抱怨运气,可见他对这桩亲事有自己的算盘。夏家一门尽绝,夏小姐是家产的唯一继承人。薛蟠显然算计夏家的财产,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夏金桂不但把娘家财产守得牢牢的,而且还想在薛家称王称霸。薛姨妈宝钗受到连累,只能怨命。

书中还有一个细节表明薛家已经落魄。王夫人为给凤姐配药到处搜寻人参,最后不得不去外面买。宝钗劝慰一番,提议从自家铺子里拿二两来。当时王夫人自是喜悦,说道:“‘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自来家里有好的,不知给了人多少。这会子轮到自己用,反倒各处求人去了。”


后来王夫人问凤姐可曾配药了。凤姐儿道:“还不曾呢,如今还是吃汤药。”宝钗为何没有送来人参?王夫人以为她对贾家抄检大观园不满,所以把她叫过来,问她为何搬出园子。

宝钗解释为了照顾母亲,为了准备哥哥亲事等等,最后才说出实情:“所以今日不但我执意辞去,之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些的就减些。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

宝钗说出没送人参的缘由:如今家里非常冷落,家底已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快乐老年435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什么才是林黛玉的救命药引子?不是人参也不是燕窝
下一篇: 《红楼梦》中,谁是“金玉良缘”最坚定的支持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6-28 19:26 , Processed in 0.3909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