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8: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贾府的重阳节过得别开生面?

搞笑社会趣闻新发现
关注
2019-10-21 09:00

作者:李大奎

作为与"清明、中元、除夕"并称的我国传统四大祭祖佳节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自然不会摞下,只是没像写中秋、元宵等欢庆的节日那样很显眼地明示,而是采取隐写的方式鸿篇巨制地娓娓道来,同样精彩。
可以说,《红楼梦》中贾府的重阳节,过得别开生面,可谓低调奢华有内涵,品糕、赏菊、踏秋、开螃蟹宴(吃桂花酒)等重阳习俗一一展示。
更有深意的是,《红楼梦》把贾府在重阳节期间成立海棠诗社、赏菊写诗和刘姥姥感恩、二进大观园通过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艺术手法,写得另有一番情趣,还有意写了贾赦向贾母讨要丫环作妾的场景,既重塑了贾府重阳赏秋的诗情画意,又彰显了感恩敬老这一传统美德,还隐隐透出宁荣二府之间的不和谐及整个贾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盛极而衰"的迹象。
那,贾府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怎么体现了低调奢华有内涵?

广告
人生最低谷时,冷艳女上司让他迎来人生新的机会!
×
曹公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芙苑夜拟菊花题"章回里,通过贾宝玉安排丫环袭人让宋嬷嬷给史湘云送粟糕,引出贾府过重阳节一系列热闹而又诗意的活动。
"品糕"是贾府过重阳的第一个场景,写得很简单,旨在低调地道出重阳节吃糕点的习俗。
因《红楼梦》是一部为闺阁女子立传的长篇世情小说,就省去了重阳登高的习俗,毕竟过去闺阁女子养在深闺,一般不抛头露面,"品糕"更贴切雅致些。
书中是这样写这一场景的:
宋嬷嬷给史湘云送去两个小梅丝盒子,一个装的是鲜果,另一个装的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粟粉糕。
这粟糕,在过去是重阳节既应景、又讲究的一道美食小吃。清代才子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就专门记载了粟糕的做法:
煮粟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

重阳节赏海棠、菊花(桂花),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曹公在《红楼梦》里是不吝笔墨钩陈了这一场景。
先是在三十七回里,通过贾家远房子弟贾芸低调"尽孝",送给"义父"贾宝玉两盆白海棠,之后曹公马上笔锋一转,在"金陵十二钗"正册排四的贾探春的提议下,大观园以钗黛为首的闺阁女子积极响应,于是便成立了"海棠诗社"。
书中对海棠诗社结社后赏菊写诗的场景写得奢华而又有内涵。诗社成员所写的12首七言菊诗《忆菊》《画菊》《访菊》《种菊》《咏菊》《问菊》《菊梦》《对菊》《供菊》《菊影》《簪菊》《残菊》,可以说写得异彩纷呈,可谓行云流水,用心良苦、用意深远。

广告
老婆把男子爸妈赶出家门,翌日小姨子对他说....
×
曹公先以薛宝钗所写的《忆菊》、《画菊》开题,接着是贾宝玉的《访菊》《种菊》,林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史湘云的《对菊》《供菊》《菊影》,最后是贾探春的《簪菊》《残菊》,以《残菊》收题,隐隐的以这十二首菊花诗,象征"金陵十二钗",这海棠诗社,是她(他)们在大观园最后的欢愉时光,《残菊》为结,弦外之声,预示了各自悲剧性的人生命运。
钗黛二人及宝玉、探春、湘云作完十二首自选命题菊诗后,李纨作了点评,"潇湘妃子"林黛玉所写的《咏菊》《问菊》《菊梦》构思新颖、句子巧妙、很有韵味,写得最好,取为前三,尤以《咏菊》夺魁: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白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贾探春以"蕉下客"为笔名所写的《簪菊》表达了重阳节古时的一个习俗:头戴菊花,称为"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诗中所指的陶令与彭泽先生,都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彭泽县令大诗人陶渊明,以"爱菊"而著称,他在《饮酒》一诗中所写"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名句,千古传诵家喻户晓。

因贺"海棠诗社"结社,又引出贾府过重阳另一道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风景:吃螃蟹,作螃蟹诗。
由史湘云提议作东,请贾母等一大家人吃螃蟹过重阳节,考虑到史湘云经济上的不便,作不了主,善解人意的闺蜜薛宝钗便承接了操办这席令贾母及贾府上下都欢心的螃蟹宴。
螃蟹虽然价格不菲,但于薛宝钗而言轻而易举,一句话,她的哥哥薛蟠就把需要的螃蟹送上府来。
这一重阳螃蟹宴,又饮桂花酒,让贾府上下吃得尽兴、很是满意。这在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描述得淋漓尽致。
意犹未兴下,贾宝玉不甘心在赏菊写诗里落了下先,又提议作螃蟹诗更增雅致,他先写道: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贾宝玉把吃螃蟹的"爽"真切地表达出来,还借用美食家苏东坡对螃蟹的喜爱,道出重阳节,也是"吃货节",是老老少少都喜欢过的佳节。
林黛玉附和着也写下她的螃蟹诗《螃蟹咏》,重点突出吃螃蟹之美。她写完后笑着说没有宝玉写得好,就烧掉了。这首诗如下,不妨也参考一下: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斟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贾宝玉和林黛玉所写的螃蟹诗是感性的,体现了两人的真性情和浪漫情怀。

理性的薛宝钗从关注现实的角度也写了一首《螃蟹咏》"讽"诗,借螃蟹而怦击虚伪的社会风气,堪为上乘之作,在这场作"螃蟹咏"环节中迎得第一名: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红楼梦》用了三十九、四十两个章回详细地表述了贾母带领一大家人踏秋的场景,竭尽所能地展现了重阳节荣国府"敬老"的隆厚氛围。
但在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拒绝鸳鸯偶"中,特意提写宁国府贾赦专挑在重阳节向贾母讨要她身边的丫环鸳鸯为妾,引起贾母大怒。
这两个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意味着贾母的重阳节其实过得并不圆满,有堵心的地方。很显然,贾母对长子贾赦已严重不满,母子之间不和谐的矛盾已彻底显现。
《红楼梦》三十九回、四十回所写的荣国府重阳踏秋,主要是通过底层人物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从而徐徐拉开这一低调奢华有内涵画卷的。

贾母带刘姥姥并率荣国府一大家人"阖家"坐船秋游,赏大观园后,同席宴饮,又令丫环鸳鸯"三宣牙牌令",行令吟词,把荣国府过重阳节的热闹而又诗意的场景提升到极致:老人也有诗情画意呢;同时,也烘托了荣国府满满的"敬老"氛围!
刘姥姥作为一个乡下老人,她洞察世事的能力,迎合大观园年青人朝气蓬勃的思想,不落后,又对年高望重的贾母百般敬重,自然得到表面风光无限、其实内心很是忧愁的贾府当家人贾母的认可与喜欢。
贾母对刘姥姥在重阳节前带上孙子板儿登门拜访,送上庄稼人种植的粮食和新鲜瓜果蔬菜,还恭敬地表示为了给贾府"尝鲜",大喜之下,自然热情接待了老姥姥。
于是,刘姥姥得以参加贾府重阳节的部分活动。
这正是曹公在《红楼梦》写重阳节深意之所在,点而不明、含而不露地浓缩了重阳习俗,还把一个乡下老人也浓墨重彩地写进来,不仅仅为贾府"盛极而衰"及"残花飘零、万艳同悲"的结局作了又一铺垫,还把传承敬老爱老这一优良传统的寓意深刻地表达出来。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汉族,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主张饿死赵武灵王的权臣李兑后来是因为失去利用价值而下台的?
鲁迅是怎么评价康乾盛世的?
您知道重阳节赏菊花习俗的缘由吗?与陶渊明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8: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知道重阳节赏菊花习俗的缘由吗?与陶渊明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8: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知道重阳节赏菊花习俗的缘由吗?与陶渊明有关

写乎
2018-10-17 17:51
· 历史领域优质创作者
+订阅
作者:陈二虎



(陶渊明)


中秋已过,重阳又来,登高望远,携一壶菊花酒,体会诗意的悠长无边,洒脱胸怀。

九九重阳之雅兴,莫过于赏菊,当你徜徉于菊花的海洋里,五彩缤纷的菊花各呈风骨,或亭亭玉立、或翩翩洒脱、或小巧玲珑、或繁复舒卷,红的如火焰般热烈,白的似皎月样静谧,黄的若羽毛轻盈,紫的胜贵妇持重,倚的、倾的、仰的、俯的;似语、似笑、似歌、似舞,尽极妍态逸姿,美不胜收,令观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菊花如端人”的风采;这“高情守幽贞”的神韵;这“本性能耐寒”的气节,让秋天的菊花与重阳有机地联系到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8: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节为什么有赏菊习俗?菊花为何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2019-09-29 10:33
重阳节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民间在该日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赏菊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赏菊的习俗。

一、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

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二、重阳节赏菊的风俗


唐朝时人们对重阳节赏菊已十分重视,当时的诗人在咏九日的作品中,涉及到菊花的比比皆是。王缙的诗句:今日登高樽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生动形象地说明唐朝已形成无菊不重阳的风尚。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朝时,有的地方在重阳节期间举办菊花大会,人们倾城出动观赏。在京城几乎家家种菊花,富贵人家往往要种上数百盆,在重阳节时用盆菊堆成前低后高的山形,称为九花山子。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三、古人重阳时节赏菊的诗篇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一位赏菊专家。有一记载说,有一年九月初九,他正在宅边东篱下赏菊,弹琴吟唱,突然酒瘾大发,忍耐不住,立刻吟出了一首《九日闲居》的名诗。

重阳之时,芳菊盛开,独傲秋霜,文人雅士感物怀人,于是除饮菊花酒之外,又有插菊花、赏菊花的逸事。唐杜牧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中看到了唐代重阳节习俗,不仅有“登高”,还有“插茱萸”。



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便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赏菊记事。到了宋代赏菊之风更炽,宋代的都城九日赏菊,那菊花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赏菊形式花样翻新。

重阳赏菊是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人民赏菊其历史也很久远。汉代,曹丕在给钟繇的书信中就曾写道: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

可见,当时就有君王在重阳节赐臣子以菊花的习俗。不仅说明古人赏菊成风,而且描述了他们爱菊的程度,赏菊既罢,还要摘些菊花插在头上,何等欢欣鼓舞。

其实,古代人过重阳节时,有不少内容和“菊花”相关,比如赏菊花、咏菊诗、戴菊囊、喝菊花酒等等。插菊花盛行于唐代,九日赏菊之风亦蔚然大盛。各位看官,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8: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表里有寓下晚明历史上的八公确有其人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红楼梦原文: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庚辰眉批:牛,丑也。清,属水,子也。柳拆卯字。彪拆虎字,寅字寓焉。陈即辰。翼火为蛇;巳字寓焉。马,午也。魁拆鬼,鬼,金羊,未字寓焉。侯、猴同音,申也。晓鸣,鸡也,酉字寓焉。石即豕,亥字寓焉。其祖曰守业,即守夜也,犬字寓焉。此所谓十二支寓焉。]这六家与荣宁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

红楼梦文本到了这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王公贵族的官僚集团,那就是所谓的八公。历史上的八公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确有其人,淮南王刘安门客﹐有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称"八公"。他们奉刘安之招﹐和诸儒大山﹑小山相与论说﹐著《淮南子》。

《史记·淮南王传》"阴结宾客"司马贞索隐引《淮南要略》﹐田由作陈由﹐毛被作毛周。魏﹑晋以来﹐《神仙传》﹑《录异记》等道家著作以刘安好方技﹐遂附会八公为神仙。

晋武帝建国,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太宰等八官都是公。因同时封此八人,乃称太宰等八官为八公。见《晋书·职官志序》。

北魏明元帝时置八大人官﹐世号"八公"。《魏书·官氏志》:“神瑞元年春,置八大人官,大人下置三属官,总理万机,故世号八公云。”记录他们八公历史的《八公图》被传为唐代画家陈闳所作,幅中描绘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八公决政”的历史典故。在《八公图》中,以秀劲流畅的线条描绘眼神的微妙变化,从武将的勇猛、刚烈,到文臣、谋士的沉着、机智,达到了“神似”的境界,画面所创造的色彩形象,丰富、浓烈,绚丽多采,具有视觉冲击力,展示了大唐绘画的盛世气象。

不但历史上有八公,诗词曲赋里也到处是八公的影子:

老惟交此三益友,梦不贪渠十八公。南宋·刘克庄 赋得老松老鹤各一首 其一

谁言彭祖无千岁,自信淮王有八公。明·边贡 送钱屋舟医官归京口次韵

即此堪招隐,何须问八公。明·佘翔 武霞纪游 其三 其三

汉君祠五帝,淮王礼八公。初唐·杨炯 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

能歌风雅惟三楚,解注离骚是八公。明末清初·屈大均 为族父国子先生七十又一寿作 其三

叹息劳尘事,无因访八公。明末清初·彭孙贻 入南宫道院

威仪有日过三辅,草木何人借八公。明末清初·林荐 丁亥春感

英雄不复归三户,草木犹能助八公。明末清初·黄淳耀 游石钟山二首 其二

谒帝留双舄,宾王遇八公。明·区大相 黎惟仁梁少仲麦仲张黎君玺邀集浮丘 其一

诗传青玉詶双案,秘有丹书寿八公。明·李孙宸 正月初六同饮天恍宗侯 其一

黄花栗里初三径,丛桂淮南旧八公。明·卢龙云 寿杨民部兼送寿卮

枕中得秘术,冥感来八公。明·邓渼 豫章王孙幼晋来旴见麻姑泉酿驰献尊人孔阳先生为寿余美其事系之以诗

天上朝群帝,淮南忆八公。明·邓云霄 闲居杂诗二十首 其十三

枣龟有意戡灵武,风鹤无人呼八公。明末·孙承宗 春怀六首 其四

关内收三杰,淮南养八公。明·张宪 感古

竹林此日延诸士,桂崦何年下八公。明·欧大任 齐王孙同春园

香山同社只九老,淮海异时迎八公。明·区越 午日节集便观竞渡

。。。。。。

明末清初的五言律诗 · 彭孙贻入南宫道院也记录了八公:

晨行入古雾,幽径过琳宫。

得句人烟外,开门坠叶中。

茶烟文火细,啄木禹符工。

叹息劳尘事,无因访八公

明末重臣 孙承宗的诗词里里也有八公:

春怀六首 其四

猎火千群向晓红,凌河冰泮未全通。

枣龟有意戡灵武,风鹤无人呼八公。

属国貒弓弯汉月,上林鸿帛系秋风。

如山飞挽填辽海,杼轴谁怜空大东。

孙承宗(1563—1638)是明末著名将领和军事家。在后金(清)夺占辽东、进图中原,与明王朝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相对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进行民族征服的战争中,他受明廷之命,两次督师蓟辽,建有重要业绩。他一生忠于大明王朝,维护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孙承宗的继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孙传庭,秦可卿葬礼上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的历史原型就是孙传庭,孙传庭就是红楼梦里八公之一。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4-14 15:31・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表里有寓下古诗词里的无锡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宋·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北宋熙宁六年岁末(公元1074年初),苏轼因拜访钱道人来到无锡,步履所至,群峰有情。他带来了神宗所赐形似团月的小龙团贡茶饼,在惠山取二泉水煮茶品茗。喝了茶,苏轼意犹未尽,又登惠山之巅,眺望太湖,临风怀古,万千情愫溶万壑松涛之中。

无锡自古人文荟萃,文风极盛。数千年间,泰伯奔吴、寿梦称王、阖闾筑城、勾践灭吴、黄歇封国……一件件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加上吴地淳厚的民风民俗,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到访。他们因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名篇佳作。

过无锡(宋·文天祥)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德祐元年(1275年),文天祥被派往元军军营中谈判,遭元军扣留,并沿大运河押解北上,路过无锡,夜泊河中黄埠墩。文天祥回想起他十八年前和弟弟文璧一起赴京城廷对,也曾经过这里。

《无锡东郭送友人游越》 唐·刘长卿

客路风霜晓,郊原春兴馀。

平芜不可望,游子去何如。

烟水乘湖阔,云山适越初。

旧都怀作赋,古穴觅藏书。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

江湖无限意,非独为樵渔。

无锡,简称锡,又称梁溪、金匮、锡城、震泽。无锡是江南文明、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鼋头渚、灵山大佛、惠山古镇、东林书院、南禅寺等著名古迹。

《过历山湛长史草堂》(南朝·刘铄)

兹山蕴灵诡,凭览趣亦赡。

九峰相接连,五渚逆萦浸。

层阿疲且引,绝岩畅方禁。

泉溜夏更深,林交昼长荫。

伊予久缁涅,复得味恬澹。

愿逐安期生,于焉惬高枕。

题碧山吟社图(明·吴宽)

诗坛高筑壬寅岁,胜事遥传大历年。

买地有资酬野衲,品泉无谱问茶仙。

树藏亭子清风里,路绕云根小洞边。

赓倡愿随诸老后,结盟迟我赋归田。

明代苏州状元吴宽是碧山吟社秦旭等“十老”的晚辈,又是诗友。他常被邀请来无锡惠山相聚。《题碧山吟社图》是吴宽为沈周所作《碧山吟社图》而作的一首题画诗,叙事巧妙、写景自然。

《离无锡夜入溪庄港口》 宋·张镃

出川犹自雨随车,到得溪桥一点无。

冷月半明云未去,垂杨成行叶全枯。

竹添东野方清荫,人在南湖已白须。

应是田翁喜侬至,旋吹灯火竞欢呼。

《夜泊毗陵无锡县有寄》 唐·罗隐

草虫幽咽树初团,独系孤舟夜已阑。

浊浪势奔吴苑急,疏钟声彻惠山寒。

愁催鬓发凋何易,贫恋家乡别渐难。

他日亲朋应大笑,始知书剑是无端。

谒先师顾洞阳公祠(明·海瑞)

两朝崇祀庙谟新,抗疏名传骨鲠臣。

志矢回天曾叩马,功同浴日再批鳞。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

世德尚余清白在,承家还见有麒麟。

惠山古镇,祠堂林立,既有钦定官设的祠堂,也有民间联宗立庙所建之祠,神祠、先贤祠、墓祠、寺院祠、贞节祠、宗祠、专祠、书院祠、园林祠、行会祠等。

《寄无锡诸蒋》 宋·朱翌

夜帆起奔牛,乌竿鸣五两。

百年几寒暑,两岁五来往。

竟不到惠山,闲日真难亭。

闻道山中泉,煮茗蒙珍赏。

《送王安之无锡州判》 宋·陆文圭

龙峰邻吾州,赤子久失乳。

或加手斲削,谁肯顷摩拊。

有客来嘉禾,谈我读书坞。

口称王侯贤,可配循吏古。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宋·姜夔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

太湖烟波浩渺,激起千倾波浪万千诗,或忆旧事,赞范蠡,叹西施;或寄情七十二峰,让人浮想联翩;或登高远眺,一览云涛鸥群起。

鼋头渚游眺

(明·孙继皋)

渚势欲吞湖,湖流归旧吴。

天浮一鼋出,山挟万龙趋。

浪急悬厓动,风颠系艇孤。

持竿堪此地,渔钓本吾徒。

惠山坐落于江苏无锡西郊,属于浙江天目山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南朝称历山,相传舜帝曾躬耕于此山。山有九陇,俗谓九龙山。惠山九峰中最著名的有三个山峰,即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

泊舟无锡雨止遂游惠山

(宋·杨万里)

天教老子不空回,船泊山根雨顿开。

归去江西人问我,也曾一到惠山来。

《题惠山寺(一作常州无锡县惠山寺)》 唐·张祜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

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

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无锡南禅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年间,规模宏大,南朝名寺无与伦比,号称“江南最胜丛林”。

别无锡南禅莲老

(宋·曹勋)

生平罹百忧,老来始一欣。

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

留锡憩福境,禅悦志所勤。

日款乡关旧,俱叹鸿鹄分。

偶同一窗雨,永怀九仙云。

好持洞下香,法界期普薰。

《同子瞻、参寥和三唐人惠山诗》

北宋•秦观

辍棹纵幽讨,篮盥入青苍。圆顶相邀迓,旃檀燎深堂。

层峦澹如洗,杰阁森欲翔。林籁含雨湿,岫日开云光。

涓涓细清溜,靡靡传幽香。俯仰任登览,悠哉身世忘。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4-14 18:26・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8: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表里有寓下古诗词里的芜湖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因成十六韵

[唐] 杜牧

南指陵阳路,东流似昔年。重恩山未答,双鬓雪飘然。

数仞惭投迹,群公愧拍肩。驽骀蒙锦绣,尘土浴潺湲。

郭隗黄金峻,虞卿白璧鲜。貔貅环玉帐,鹦鹉破蛮笺。

极浦沈碑会,秋花落帽筵。旌旗明迥野,冠珮照神仙。

筹画言何补,优容道实全。讴谣人扑地,鸡犬树连天。

紫凤超如电,青襟散似烟。苍生未经济,坟草已芊绵。

往事惟沙月,孤灯但客船。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故国还归去,浮生亦可怜。高歌一曲泪,明日夕阳边。

芜湖位于安徽东南部,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是通往皖南腹地和黄山、九华山风景区的北大门。东北邻马鞍山、南京,西接铜陵、池洲,西隔长江遥望江淮平原,东南与宣城接壤。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杜牧

  南指陵阳路,东流似昔年。

  重恩山未答,双鬓雪飘然。

  数仞惭投迹,群公愧拍肩。

  驽骀蒙锦绣,尘土浴潺湲。

  郭隗黄金峻,虞卿白璧鲜。

  貔貅环玉帐,鹦鹉破蛮笺。

  极浦沉碑会,秋花落帽筵。

  旌旗明迥野,冠佩照神仙。

  筹画言何补,优容道实全。

  讴谣人扑地,鸡犬树连天。

  紫凤超如电,青襟散似烟。

  苍生未经济,坟草已芊绵。

  往事唯沙月,孤灯但客船。

  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故国还归去,浮生亦可怜。

  高歌一曲泪,明日夕阳边。

芜湖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城池兴盛于此地,因为这里“湖沼广布 鸠鸟繁多”,所以得名为鸠兹。在汉武帝元丰二年,这里又因“地卑蓄水 而生芜藻”,再度易名为芜湖,从此芜湖这个名字就始终回应在史册的清简中,直到如今。

《过芜湖》北宋 林逋

  诗中长爱杜池州,说着芜湖是胜游。

  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

  风稍樯碇网初下,雨摆鱼薪市未收。

  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山幽。

芜湖历史悠久。春秋时代,为吴国的西陲重镇。《左传》记载:“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6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鸠兹”就是芜湖是最早的名称,当时属吴国。吴灭属越,越灭属楚。因地域特征,故有“吴头楚尾”之称。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因“地卑蓄水,而生芜藻”易名“芜湖”,始建芜湖县,隶属丹阳郡。三国时,隶属东吴丹阳郡,自宋至清,属太平州、太平路、太平府,在不同的时代,芜湖又有祝兹,于湖,鸠江等名称。

《五松山送殷淑》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芜湖,在历史上一直是皖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唐代的杜牧、温庭筠,宋代的沈括、苏轼,黄庭坚、陆游,张孝祥,明代的汤显祖、萧尺木,画僧渐江,清代的吴敬梓,近代的阿英、王莹等都在故乡芜湖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芜湖是一座山水相依,景色秀丽的城市,素有“江城入画”美誉。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李白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

  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

  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

  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

  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

  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汤显祖,晚年曾经寓居在芜湖的雅积楼上,并在此完成了他的绝世名作――《牡丹亭》。这位可以与莎士比亚媲美的戏剧文学家将一生的精彩留给了芜湖,流传千古。

《赤铸山》(明汤显祖)

干将昔此铸芙蓉,风雨千秋石上松。

借问阊门腾虎气,何如江上锁蛟龙。

赤铸山东距赭山一里许,与神山、火炉山、马鞍山连绵一体,山势逶迤,曲径幽邃,虽冰雪阻断,而致打水、买酒不得,但绿树青萝的翠色仍然环绕着白雪皑皑的群峰。

《赭山》 【北宋】黄庭坚

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

汲绠愁冰断,村醅怯路蹉。

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

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

天门山可以说是芜湖人尽皆知的自然风景区,山势陡峭,如刀削斧砍,突兀江中,隔江对峙。每到夕阳西下,江水拍击崖壁,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

《望天门山》(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古就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的芜湖,无数文人墨客在芜湖留下无数传世佳作,宋代文豪苏东坡曾题七言古诗《湖阴曲》,咏叹的是芜湖八景之一逍遥津“玩鞭春色”的故事。芜湖籍状元、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盛赞芜湖“日照山如画,云浓水似烟”。

《入芜湖港过吉祥寺》 (南宋 岳柯)

  昔时曾访后山松,天道那令霸业穷。

  夹岸人观新太守,拥门僧认旧诗翁。

  隐矶漫指六朝事,鲁港尝淹五宿风。

  从此片帆湖际去,只应日在段云东。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4-14 17:58・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21: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偈颂十八首
[ 宋 ] 释如净
原文
上大人,丘乙己,

西湖南山图画里。孔门弟子无人识,

空有三千七十士。忽然一阵秋风吹,

吹作秋云送流水。

作者介绍

释如净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21: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孔乙己》中的“上大人,孔乙己”有什么来历?怎么解释?
濉园主人
2020-02-28 22:23
我们在中学课文中学过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主人公孔乙己,一个旧社会低层知识公子,受封建科举制度影响,虽然也读过“四书”、“五经”,但因为连一个秀才也没考上,人又懒,又不会经营,自认为是“读书人”,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他不屑于体力劳动,穷困潦倒,迂腐穷酸,常受人嘲笑戏弄。又有偷的毛病,经常挨打,最后被打断腿,沦为乞丐,因穷而死。

大家都清楚,也不用多说了,只说说他的名字出处,看看究竟有什么来历,是什么意思。上学的时候没搞清楚,现在忽然想起来查个究竟。
小说中说,“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描红”是过去儿童们刚学写毛笔字时,在老师写好或直接买来的红色范字纸上,再蒙上纸用黑墨描摹,学习写字,叫作描红,也叫描朱、描纸等。这描红纸上选的字就有“上大人孔乙己”等。

不查不知道,借助现代发达的网络系统一搜索,就查出用于描红的字一般有二十五个, “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矣”,有人称之为《上大人》篇。并且,“孔”字原为“丘”字,“己”字有写成“已”、“巳”字的,“矣”字也有写成“也”字的。这几个字除了“尔(繁体为,爾)”“礼(繁体为,禮)”笔画复杂外,其它的都很简单易写,这为孩子们初学写字的开始。就像现在的孩子们初学“山石土田日月水火人口刀手”一样。
并且,这段话用于初学写字的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宋代,甚至在唐代敦煌石窟写经卷子背面习字用的残篇中也有发现。但具体是谁初创的,已无法弄清,只知道一直沿习到清末,广为流传。甚至有些地方(比如在湖南、湖北一些地方)还流传着这除“也”之外的二十四个字的“花牌”“长牌”“叶子牌”等,男女老幼识字不识字的都念记得滚瓜烂熟。


这句话的意思,也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这句话中表示的是对孔夫子的崇敬,说孔夫子教书育人,门下弟子三千,有七十二位圣贤。然后,教导孩子们好好学习的。
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 (号枝山,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 笔记小说《猥谈》中说,“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右八句末曳也,字不知何起,今小儿学书必首,此天下同,然书坊有解,胡说耳。”
“《水东日记》言宋学士晚年写此,必知所自。又说《郛中曾记》之亦未暇检。向一友谓予:向一友谓予:‘此孔子上其父书也。上大人(句,上,上书大人,谓叔梁纥),丘(句圣人名),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句,乙一通言,一身所化士如许),小生八九子佳(句,八九七十二也,言弟子三千中,七十二人更佳),作仁(句,作犹为也),可知礼也(仁礼相为用,言七十子善为仁,其於礼可知)。大概取笔画稀少,开童子稍附会理也。’”

祝允明,祝枝山
这位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并称"吴中四才子"的书法家,说书坊老师解释的意思是胡说。他的一位朋友给他解释得更奇,竟成了孔给父亲(叔梁纥)写的信或上的书,读成:“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说孔子给父亲说:他以一己之力教化了三千零七十个学生,有七十二个更佳,为人仁,善知礼了。
这个解释,我们看来也可以说是像祝老先生批评别人一样,也是胡说。
还有人说,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异母哥哥叫伯尼,仲就是老二,二是乙,所以孔乙就是孔子。“己”字是指孔子生年,公元前552年己酉年,所以叫孔乙己。
而在金刚经、华严经、法华经、转轮经及《五灯会元》、《列祖提纲录》等多部经卷和释家著作中,禅师多次提到“上大人,丘乙己”之语,作为参禅要旨。

在《古尊宿语录-宋-赜藏》(卷二十九 第 187b页)中有,北宋诗人郭祥正(1035~1113年,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在拜谒白云禅师时,白云禅师就在禅堂上对他说:“上大人,丘乙己,……可知礼也。……言虽粗浅,理实甚深。若不会上大人,如何登孔圣门,通晓六经子史、百氏诗书?纵使身名显达,不晓上大人,如何佐国安邦,使功成身退?至于百工伎艺、负贩庸人、孩稚小童,无上大人,如何成就能事?山林河海,日月星辰,上圣下凡,无上大人不能安立。”
这是说,不学好“上大人”,就不能学到高深的学问,纵使坐到高官,也不可能名成功退,凡夫俗子和小孩,也不能成事,甚至上圣下凡也不能安身立命。这清楚地说明,学好“上大人”,不光是学习文化的基础,也是“为仁知礼”学会做人的基础。光有学问,不懂“礼”,即使做了高官,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所以说,“上大人”这名,不是光为了学习写字的描红字帖,也是从开始就教育孩子们学习做人。可见,这句话不仅有实在意义,并且很深刻。可惜后来连一些学者也搞不清他的涵义了,倒是这些禅师更清楚些。
鉴于孩子们和禅师们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那断句必定也是三字一断,而不会是乱七八糟。解释起来,也就是上大人孔夫子,以一己之身教化了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圣贤,(七十是个概数了),你们这些小学生,只有八九岁,要好好修身做人,知仁知礼,最后才可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上大人”后来成为学习读书或读书人的代名词,有时也成了对那些一知半解读书人的嘲讽。并且广为流传,在小说、戏曲里都有许多提及,如《西游记》里猪八戒变个小和尚不会念经时,也哼哼的是“上大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09: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耶律雄奴:甚至于叫出“野驴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耶律雄奴:甚至于叫出“野驴子
脂硏石頭記
脂硏石頭記
解剖音韵固体物理民法统计量子力學模拟电路实变函数拓扑解石頭記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用芳官:一骂,有趣。】咱家現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况且人人说我打联垂好看,你想:这话可妙?”

宝玉听了,喜出意外,忙笑道:“这却很好。我亦常見:官员、人等,多有跟从外国献俘之種,图其不畏風霜,鞍马便捷。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種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俯頭,縁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

芳官笑道:“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个反叛来,岂不进忠效力了。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宝玉笑道:“所以你不明白。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寕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偹。【脂批:痴话:可嘆。】咱们虽一戏一笑,也该称颂,方不负坐享升平了。”

芳官听了有理,二人自为妥貼甚宜。宝玉便叫他“耶律雄奴”。

究竟賈府二宅,皆有先人当年所获之囚,赐为奴隶,只不过令其饲养马匹,皆不堪大用。湘云素习憨戏异常,也最喜武扮的,每每自己束銮带,穿折袖。近見宝玉将芳官扮成男子,他便将葵官也扮了个小子。那葵官本是常刮剔短发,好便于面上粉墨油彩,手脚又伶便,打扮了又省一层手。李纨、探春見了也爱,便将宝琴的豆官:也就命他打扮了一个小童,頭上两个丫髻,短袄紅鞋,只差了涂脸,便俨是戏上的一个琴童。湘云将葵官改了,换作“大英”。因他姓韦,便叫他“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暗有‘惟 大英雄 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才是男子。豆官身量年纪皆极小,又极鬼灵,故曰豆官。园中人也唤他作“阿豆”的,也有唤他作“炒豆子”的。宝琴反说琴童、書童等名:太熟了,竟是豆字别致,便换作“豆童”。

因饭后平儿还席,说紅香圃太热,便在榆荫堂中摆了几席新酒佳肴。可喜尤氏又带了佩凤、偕鸾二妾:过来逰玩。

这二妾,亦是青年:娇憨女子,不常过来的,今既入了这园,再遇見湘云、香菱、芳、蕊一干女子,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二语不错,只見他们说笑不了,也不管尤氏在那里,只凭丫鬟们去服侍,且同众人一一的逰玩。

一时到了怡紅院,忽听宝玉叫“耶律雄奴”,把佩凤、偕鸾、香菱三个人笑在一处,问是什么话,大家也学着叫这名字,又叫错了音韵,或忘了字眼,甚至于叫出“野驴子”来,引得合园中人凡听見无不笑倒。宝玉又見人人取笑,恐作贱了他,忙又说:“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它,就改名唤叫‘温都里纳’可好?”芳官听了更喜,说:“就是这样罢。”因此又唤了这名。众人嫌拗口,仍翻汉名,就唤“玻璃”。

发布于 2023-09-09 11:32・IP 属地河北
《石头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1 08:04 , Processed in 0.0494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