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0: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贾迎春——结局最悲惨的金陵十二钗,一生饱受折磨,却被读者厌弃
2020-04-15 18:28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误入太虚幻境,翻开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并一一查看了正册十二名女子的结局,其中贾迎春的判词和判曲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判词乃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单看判词,我们只知道迎春最终死于中山狼孙绍祖之手,尤其是“一载赴黄粱”五个字,轻飘飘地将迎春之死一笔带过,而到了红楼梦曲《喜冤家》,曹公就详细写出了迎春之死的过程: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从这判曲中,我们得以看到迎春生前经受了怎样的折磨,一个正值妙龄年纪的千金小姐,被步入中年,不知怜香惜玉的孙绍祖得了去,对她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一句“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足可见孙绍祖这个禽兽都对迎春干了什么,最终这位可怜的少女被活活折磨致死。

毫无疑问,迎春堪称是金陵十二钗中命运最为悲惨的女子,而在众多读者心中,对迎春几乎是无感的,因为她太平凡、太普通了,而且她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懦弱!奶娘偷了她的金凤去赌钱,迎春一句话也不敢说,反而助纣为虐地称“送来我收着,不送来我也不要了”,正是迎春这一次又一次的怯懦,导致贾府中无人怕她,下人们称她是“二木头”,针扎了也不嗳呦一声;宝钗一向不关己事不张口,可也对迎春怒其不争,称她是个“有气的死人”;林黛玉评价迎春是“虎狼屯于阶壁,尚谈因果”,总之不论是书中人物,还是读者,却对迎春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迎春从小母亲去世,父亲贾赦无视她的存在,贾母因为喜欢热闹,故将迎春接到自己身边,但并不宠爱她,她仅仅是贾母喜欢热闹的人海中的背景墙,直到后来林黛玉来到贾府,贾母一心放在了宝玉、黛玉身上,于是将迎、探、惜三人抛开,让她们三个移到距离王夫人较近的三间小抱厦内居住,后来迎春在孙家受了欺负,回娘家曾哭着对王夫人说:“我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

此情节足可见贾母一直忽视迎春,所以迎春在贾母身边住的那几年,想必并不开心,包括后来众姊妹住进大观园,贾母去过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秋爽斋等地方,唯独就是没有去过迎春的住处。所以迎春从小缺乏长辈的关爱,整个贾府,恐怕也只有王夫人对她好过,所以笔者一直认为,王夫人并没有众多读者想象的那般不堪,她自有善良的一面,至少胜过贾母的偏心。



迎春本身善良敏感,不愿意沾染是非,这本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但由于长辈关爱与教育的缺失,导致迎春走向了极端——懦弱!王熙凤、贾琏是迎春的嫂子、哥哥,但纵观全书,却从未见到这两个人有任何关心迎春的举动,贾琏这个哥哥与迎春从未有过交集,王熙凤更是对迎春无感,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邢岫烟来到贾府,王熙凤便将锅甩到了迎春身上,她想的是:“莫若送到迎春处,倘日后邢岫烟有些不遂心的事,纵然邢夫人知道了,与自己无干。”很明显,王熙凤也不是很喜欢迎春。



但为何众人都不喜欢迎春?其实这又要归结到迎春的懦弱上,若是这份懦弱只是针对自己而言,倒也无碍,但迎春的懦弱每每会伤害到身边人,还是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因为奶娘偷金凤的事,绣橘与王住儿媳妇争吵起来,迎春却一句公道话都不说,气得绣橘直哭:

迎春忙止她道:“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比拉三扯四的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便是太太们问时,我只说丢了,也妨碍不着你什么。出去歇息歇息倒好。”一面叫绣橘倒茶来,绣橘又气又急,因说道:“姑娘虽不怕,我们是作什么的?把姑娘的东西丢了,她倒来说姑娘使了他们的钱。倘或太太问姑娘为什么使了这些钱,敢是我们就中取势了?这还了得。”一行说,一行就哭了。——第七十三回


迎春不喜欢惹事,遇到事又怕事,金凤丢失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难免会牵扯到绣橘等人,可她根本不管这些,只想快点息事宁人。其后探春赶到,替迎春处理这件事,迎春不但不感激,反而言语间有些责怪探春多事的意思,探春叫来平儿协助处理这件事,平儿的反应很奇怪,她直接问迎春想如何处置,且看原文:

当下迎春只和宝钗阅《感应篇》故事,究竟连探春之语亦不曾听见,忽见平儿如此说,仍笑道:“问我?我也没有什么法子。她们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讨情,我也不去苛责就是了。至于私自拿去的东西,送来我收着,不送来我也不要了。太太们要问我,可以隐瞒遮饰过去,是她的造化,若瞒不住,我也没法。没有个为她们反欺枉太太们的理。少不得直说。”——第七十三回


我一直都觉得很奇怪,平儿是何等聪明的人,迎春天生懦弱,遇事就躲,她压根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为何平儿专门要问迎春想如何处置?这不等于没问吗!所以此处我觉得平儿是故意将皮球踢给迎春的,很有可能之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同类事情了,甚至我认为一开始王熙凤、平儿对迎春应该是有所照顾的,但其后被迎春坑惨了,所以才慢慢疏远迎春,且看迎春的这句话“没有个为她们欺枉太太的理,少不得直说”,这句话分量太重,不知要害多少人。

试想一下,若是王夫人、邢夫人事后询问迎春事情来龙去脉,迎春实话实话:我本来想息事宁人,但是三妹妹非要惩治,我也没办法,所有事情都是探春、平儿她们决定的,与我无关。这么一来,迎春倒是实话实说了,可平儿、探春则成了枪打出头鸟的那只“鸟”,王夫人可能对探春之前的好印象就会减分,邢夫人跟会去找平儿,甚至王熙凤的麻烦。所以,探春、平儿等人的好心,反而成了惹祸上身的导火索。



所以很有可能,王熙凤当初刚嫁过来的时候,在生活中是照顾迎春的,但迎春这“实话实说”的本事实在太害人,尤其是处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贾府,王熙凤被迎春这般坑了几次之后,发现迎春是个“猪队友”,跟她掺和上关系,只会被她坑,所以干脆跟迎春这个小姨子保持距离。

所以,迎春的性格悲剧与命运悲剧,有很大因素是她自己造成的,正应了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反过来,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0: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绣橘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绣橘: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迎春的丫头,她伶牙俐齿、好胜争强。是一个一心护主的二等小丫鬟,为了迎春,她跟王住儿媳妇为攒珠累丝金凤快言快语地吵架,吵不出结果时又气又急,竟至于哭了。对懦小姐迎春的"只是脸软怕人恼",众人是无奈兼觉得好笑,绣橘却是满心的着急忧虑和奋力维护。绣橘第二次出场,是司棋被撵走时,她在大观园中哭着赶来给司棋送绢包,说是姑娘给的,做个念想吧。最后,迎春被贾赦许嫁孙绍祖之时,绣橘是四个陪嫁丫鬟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绣橘

国籍
中国

出处
《红楼梦》


主人
贾迎春

注音
ㄒㄧㄡˋ ㄐㄩˊ

身份
贾迎春的丫头

目录
1人物介绍
2出场记录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绣橘
绣橘

是《红楼梦》中贾府二小姐迎春的丫头,性格泼辣,有义护义,最出彩的一次是看不过柱儿媳妇哄骗懦弱的迎春,当场和柱儿媳妇吵起来,还有一次出场是司棋要吃炖蛋派莲花儿向厨房柳家的要去,莲花儿去了半日不回来,绣橘受司棋的派去厨房将莲花儿召回来,从她冲莲花儿的一句:"莲花儿,死在这儿了!"可以看出她和司棋一样是性子泼辣的人。

折叠编辑本段出场记录
在《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回中,因为迎春的奶妈把迎春的八宝攒珠累丝金凤
绣橘
绣橘
偷拿去当钱还赌账,绣橘和她儿媳柱儿媳妇吵起来。而懦弱的迎春不闻不问,自己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旁若无人地读起来。大丫头司棋听不过去,也抱着病起来帮绣橘一起质问柱儿媳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绣橘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绣橘: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迎春的丫头,她伶牙俐齿、好胜争强。是一个一心护主的二等小丫鬟,为了迎春,她跟王住儿媳妇为攒珠累丝金凤快言快语地吵架,吵不出结果时又气又急,竟至于哭了。对懦小姐迎春的"只是脸软怕人恼",众人是无奈兼觉得好笑,绣橘却是满心的着急忧虑和奋力维护。绣橘第二次出场,是司棋被撵走时,她在大观园中哭着赶来给司棋送绢包,说是姑娘给的,做个念想吧。最后,迎春被贾赦许嫁孙绍祖之时,绣橘是四个陪嫁丫鬟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绣橘

国籍
中国

出处
《红楼梦》


主人
贾迎春

注音
ㄒㄧㄡˋ ㄐㄩˊ

身份
贾迎春的丫头

目录
1人物介绍
2出场记录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绣橘
绣橘

是《红楼梦》中贾府二小姐迎春的丫头,性格泼辣,有义护义,最出彩的一次是看不过柱儿媳妇哄骗懦弱的迎春,当场和柱儿媳妇吵起来,还有一次出场是司棋要吃炖蛋派莲花儿向厨房柳家的要去,莲花儿去了半日不回来,绣橘受司棋的派去厨房将莲花儿召回来,从她冲莲花儿的一句:"莲花儿,死在这儿了!"可以看出她和司棋一样是性子泼辣的人。

折叠编辑本段出场记录
在《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回中,因为迎春的奶妈把迎春的八宝攒珠累丝金凤
绣橘
绣橘
偷拿去当钱还赌账,绣橘和她儿媳柱儿媳妇吵起来。而懦弱的迎春不闻不问,自己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旁若无人地读起来。大丫头司棋听不过去,也抱着病起来帮绣橘一起质问柱儿媳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红楼物语 | 王熙凤的金丝八宝攒珠髻,到底是什么?
2021-12-11 19:42
《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在这一回里,作者巧妙地通过黛玉进贾府,把贾府的重要人物都一一的推到读者面前,并通过黛玉的视角让我们见识到了贾府的繁荣景象。话说到黛玉进贾府之后,跟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家三姐妹打过照面后,重量级的人物王熙凤就要出场了。





书中在写三春服饰的时候,只写了一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但到王熙凤的时候书中写道: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这一段话可谓从头到脚,详细的描写了王熙凤的穿衣打扮。我们大部分人初次看到这样的描写的时候,都会一边感叹书中对于首饰和服饰的描写真是详尽,一边又觉得拗口难懂。到底什么是金丝八宝攒珠髻?什么是朝阳五凤挂珠钗?更别说什么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听都没听过。



其实我们分开来看就知道了,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为什么说是头上带着而不是梳着?说明王熙凤其实带着假发髻,而攒珠指的是假发上的珠饰,可以参见“攒珠勒子”,而金丝八宝则指的是用金丝制成的八宝配饰,就像后文里提到的宝玉的金八宝坠角一样。另外,红楼首饰中,出现不少“金丝八宝”、“金螭璎珞”、“累丝嵌宝”、“金累丝攒珠”的工艺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0: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累金凤”为何能掀起大风浪?这个物件不简单
2019-11-18 13:22:20 来源: 挨踢民工何青  举报
4
分享至
事实上,紫菱洲财物被盗不是一次两次,而且不论是底下的奶娘婆子,还是伺候的侍女丫头,都早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连贾迎春她自己,都渐渐默许了这种事情地不断发生。



当时贾母在府中大行整顿之风,刚揪出来三大聚众赌博的头目,其中一个就是贾迎春的乳娘,贾母震怒。所谓物伤其类,乳娘出事,贾迎春作为主子也连带着没有好脸色。所以,对于原本就不受待见的紫菱洲人,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小心行事,避免节外生枝。



从第七十三回中我们可以看到,贾迎春丢失的“金凤”是一个攒珠累丝金凤,听着名字就有一种高贵华丽的感觉。这个“金凤”其实跟《后汉书》里提到的“步摇”非常相近,是古代女性用来装扮的一种头饰。



《红楼梦》中主要出现两种,一种是颤枝大凤钗,居中佩戴,多出现在隆重的大场合,例如元妃省亲;另一种是带有流苏或坠子的垂珠小型凤钗,多佩戴于一侧,这种凤钗比较日常,园中姐妹多以此类。



贾迎春的月例银子十分有限,除了日常花销还要打点屋里难缠的婆子仆人,捉襟见肘完全不可能重新打造一支凤钗。如果是旁得什么东西,或许还能侥幸瞒混过去,可是这攒珠累丝金凤是八月十五几个姑娘都要戴的,所以到日子如果赎不回来,就绝对会露馅无疑。



请大家回忆一下,当初贾母赏了贾宝玉一件雀金裘,就因为不小心烧了一个洞,怡红院就闹了个人仰马翻,贾宝玉一夜忧心根本睡不着觉,晴雯甚至为了补这么件褂子,搭进去了半条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1: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专属首饰:每一个都暗示着主人命运(上)
2020年05月08日 07:24 新浪网 作者 生活的滴滴点点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专属首饰:每一个都暗示着主人命运(上)

  林黛玉·白玉珠钗

  林妹妹的这根白玉珠钗,从出场带到香消玉殒,见证了潇湘妃子还泪的一生。白玉珠钗玲珑剔透,跟林黛玉的高冷清洁相得益彰。正所谓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抷净土掩风流。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专属首饰:每一个都暗示着主人命运(上)

  薛宝钗·金锁

  宝姐姐不喜过度装饰,唯有金锁,是日日佩戴的首饰。金锁是一癞头和尚所赠,上面镌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的通灵玉酷似一对。金玉良缘是宝黛钗三人的心头隐疾。金锁可以说是最能代表宝钗的首饰。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专属首饰:每一个都暗示着主人命运(上)

  史湘云·金麒麟

  金麒麟是史湘云自小佩戴之物,后来清虚观打醮,贾宝玉无意得到一只更大更精美的,与史湘云的金麒麟恰似一雌一雄。“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回,据说就是在暗示史湘云未来的婚姻。有人说史湘云的金麒麟暗合的是卫若兰的金麒麟,也有人说原著中史湘云就是嫁给了贾宝玉。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金麒麟确实是云妹妹的专属首饰。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专属首饰:每一个都暗示着主人命运(上)

  王熙凤·朝阳五凤挂珠钗

  还记得王熙凤的出场描写吗?“这个人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一个朝阳五凤挂珠钗,把王熙凤的奢华艳丽衬托的淋漓尽致。尽管荣国府大管家的首饰琳琅满目,但只有这支凤钗,最能代表王熙凤的风采。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专属首饰:每一个都暗示着主人命运(上)

  贾元春·金烧蓝镶宝凤钗

  元春出场不多,省亲之时所佩戴的头饰,就是金烧蓝镶宝凤钗。这只凤钗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皇家气象,据说凤尾高耸,是《红楼梦》中最大的一只凤钗,与贾元春皇妃的身份正好相符。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专属首饰:每一个都暗示着主人命运(上)


  贾迎春·攒珠累丝金凤

  贾府二小姐,性格懦弱。累金凤事件中,她的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姐妹和丫头们都要为她讨回公道,只有她不追究。她自小爹不疼娘不爱,只知退让,只想安宁度日,却最终被家人那去抵债,带着攒珠累丝金凤,走向狼穴之中。

  87版《红楼梦》中的首饰,个个都是道具组根据原著亲手打造的,在有限的经费下,尽可能高度还原。看到这些专属首饰,马上就能想起它们的主人,真真做到了人饰合一。可以说,这正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1: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攒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攒 <动>

把木或竹片捆在一起。

停放棺木暂时不葬。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拼音
cuán


注音
ㄘㄨㄢˊ

部首


目录
1基本释义
2古籍解释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释义
cuān

攒 <动>

把木或竹片捆在一起。

停放棺木暂时不葬。

若袭与柩,则安能有逾月不殓,逾月不櫕之理。――清·毛奇龄《丧礼言事不实说》

见"攒2"。

郑码:FMRL,U:6B11,GBK:99E7

笔画数:23,笔顺编号:12343121353121352511134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集韵》《韵会》徂丸切《正韵》徂官切,$音襸。《说文》一曰积竹杖也。《礼·丧大记》君㩵用輴攒至于上,毕涂泥。《注》輴,盛柩之车。攒,犹菆也。菆木于輴之四面,至于棺上,以泥涂之。此攒木似屋形,故曰毕涂泥也。《后汉书·岑彭传》田戎横江水,起浮桥、关楼,立攒木。

又地名。《左传·隐十一年》王与郑人攒茅。

又《春秋·宣十一年》晋侯会狄于攒函。

又《韵会》祖官切,音钻。

又《集韵》祖算切,钻去声。义$同。

又《类篇》矛戟柄也。

又《集韵》在坦切,音瓒。《左传·昭元年》注:禜祭为营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1: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攒宫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明十三陵之思陵虽然终清之世一直是崇祯皇帝的陵名,但在顺治、康熙年间,一些知识分子却不称其为思陵而称之为"攒宫"。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攒宫

属于
明十三陵


拼音
cuán gōng

表示
暂厝,

目录
1释义记载
2名称由来
3解说
折叠编辑本段释义记载
攒宫(攒宫):cuán gōng ㄘㄨㄢˊ ㄍㄨㄙ,古代皇帝、皇后暂殡之所。宋南渡后,帝、后茔冢均称"攒宫"。表示暂厝,准备收复中原后迁葬河南 。

《旧唐书·哀帝纪》:"庚子,启攒宫,文武百僚夕临於 西宫 。丁未,灵驾发引。"

宋·张淏 《云谷杂记》卷三:"初, 隆佑太后 升遐时,朝廷欲建山陵。两浙漕臣曾公养谓帝、后陵寝今存伊洛 ,不日复中原即归祔矣,宜以攒宫为名。佥以为当。"

《元史·世祖纪十》:" 会稽有泰宁寺 , 宋毁之以建宁宗等攒宫。"

明·陈霆 《两山墨谈》卷十五:"是钦宗之柩终 南宋之世未尝返行在也,然则又安有攒宫於六陵之闲耶!夫攒宫且未尝有,而木灯檠又安所寄耶?"

折叠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从公元前21世纪宋朝立国,至1911年满清政府灭亡的诸多个王朝中,与绍兴关系最为密切的除了土生土长的越国外,当数南宋王朝了,在南宋立国的153年中,先在绍兴建立行宫,接着宋高宗取"绍弈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改元为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继而将绍兴列为陪都。当哲宗孟太后在绍兴驾崩后,又选定会稽上皇山(又名宝山)作为孟太后灵柩的攒殡之地。"攒宫"之名由此而得。

后来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右,不思收复失地,孟太后欲身后归葬这宗山陵的愿望亦成了南柯一梦,使攒宫暂厝之地变成了宋高宗赵构以下六帝的永久性陵园,即历史上所称的宋六陵。

折叠编辑本段解说
如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就直称思陵为"攒宫",并加以解释说:"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帝陵图说》的作者梁份亦云:"烈皇帝殡于田妃墓,国耻未雪,不谓之攒宫不可也!以陵称不可也!以思称尤不可也。"

显然,他们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认为明朝的国耻未雪、君父之仇未报,因此,崇祯帝虽葬于田妃墓中,但却不能称"葬",思陵也不能称"陵"。他们拒不接受清朝为崇祯帝墓所定的陵名,反映了他们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明朝的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1: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幼年承祖父命出继堂叔为子,嗣母王氏,十六岁未婚守节,抚育他成人。他相貌丑怪,瞳子中白而边黑,性情耿介,不谐于俗,唯与同里归庄(玄恭)为挚友,时有“归奇顾怪”之谓。

  少时深受嗣祖顾绍芾的影响,关心现实民生,注重经世学问。十四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归庄共入复社,与复社名士纵论天下大事,反对宦官擅权。二十七岁乡试落第后,他“感四国之多虑,耻经生之寡术”(《亭林文集》卷六),断然弃绝科举之道,发愤钻研经世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全国各地山川、地理、农田、水利、兵防、物产、赋税、交通等资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书未成而明亡,清兵南下,昆山城破,嗣母王氏绝食二十六日,慷慨殉国,遗命勿仕清廷。顾炎武深受感动,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积极投入苏州、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武装斗争。起义失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随行的骡马驮着书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清顺治十三年(1656),只身北上,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研究,并垦荒种地,结纳同道,以图恢复。康熙七年(1668),为山东“黄培诗案”株连入狱,经友人营救获释。

  顾炎武律己极严,身处逆境而终无颓唐之想,刚正不阿,坚毅不屈,一生誓不与清廷为伍。其诗《精卫》写道:“尝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对于投清变节者,他毫不留情,愤然直斥:“蓟门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康熙十六年(1677)开博学鸿词科,都中争相举荐,他致书曰:“刀绳俱在,毋速我死。”并郑重声明:“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次年议修明史,总裁叶方蔼又特邀他入明史馆,他严词拒绝,回信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亭林文集》卷三)其超行气节,令清廷都敬畏不已。

  此后,顾炎武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世。晚年筑土室于华阴丛冢间,与妻偕隐,自署门联云:“妻太聪明夫太怪,人何寥落鬼何多。”并说:“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势。”可见即使隐居,仍不忘其志。康熙二十一年(1682),卒于曲沃。

  顾炎武阅历深广,学问渊博,著述宏富,今可考见者已有 50 余种,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他于经史百家、音韵训诂、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乃至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水利河漕、兵农田赋、经济贸易等都有精湛研究,为清代学术开辟了众多门径。如在经学上,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注重确实凭据,辨别源流,审核名实,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在音韵学上,考订古音,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在阐明音学源流和分析古韵部目上,有承前启后之功,被誉为古音学的奠基者,其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音学五书》中。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为其鲜明旨趣,认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并以其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清代朴学的先路,对吴、皖考据派有深刻影响,被誉为明清学问有根柢第一人,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

  顾炎武强调为学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秉承“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认为对社会历史(“文”)的探讨和操守气节(“耻”)的砥励,同样重要;还提倡“利国富民”,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更是影响深远,流传至今。

  顾炎武的治学思想同样贯策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主张作品应为“经术政理”服务,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日知录》),“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与人书》三)。又说:“诗不必人人皆作”,“和韵最害人诗”,反对一切阿谀、剿袭及无聊的应酬文学,提倡严肃的创作态度。他主张“诗主性情,不贵奇巧”,但并不一般地反对运用技巧。他指出《汉书》“束于成格,而不得变化”,《史记》则“情态横出,文亦工妙”,所以他认为《汉书》不如《史记》。他反对盲目地摹仿古人,曾批评一位朋友的诗文说:“君诗之病在于有杜,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与人书》十七)

  顾炎武的文学成就主要以诗见称,现存各体诗412首,其中包括徐嘉《顾诗笺注》的《集外诗补》中所收的4首佚诗。顾炎武生当乱世,诗歌创作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十分强烈,形成了沉郁苍凉、刚健古朴的艺术风格和史诗特色,精神骨力,接近杜甫,成就很高。沈德符评他:“肆力于学,……无不穷极根柢,韵语其余事也。然词必己出,事必精当,风霜之气,松柏之质,两者兼有。就诗品论,亦不肯作第二流人。”(《明诗别裁》)如著名的七言律诗《海上》四首,关心恢复事业,悲感苍凉,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便评曰:“独超千古,直接老杜。”

  清军南渡,一路烧杀淫掠。顾炎武写下了一系列国亡家破、长歌当哭的壮烈诗篇。他在《秋山》中描写江阴、昆山、嘉定等地人民抗清失败后被屠杀劫掠的惨状:“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烈火吹山冈,磷火来城市。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杨廷枢、陈子龙、何腾蛟等抗清不屈而死,他都作诗哀悼。他起初寄希望于南明政权,在《京口即事》中,他将督师扬州的史可法比作东晋志图恢复的祖逖。南明唐王遥授他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他收到唐王的诏命后十分激动和兴奋,《延平使至》诗中写道:“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南明政权相继覆灭,使他深感悲痛,以“春谒长陵秋孝陵”(《重谒孝陵》)寄托胸怀。《五十初度时在昌平》、《一雁》、《元旦》、《又酬傅处士次韵》、《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井中〈心史〉歌》等,都表现了他直至垂暮之年,怀念故国之心仍耿耿不释。

  顾炎武同时也是出色的散文家,他的书信笔锋锐利,议论文简明宏伟,记事文如《吴同初行状》、《书吴潘二子事》等,或揭露清军屠城罪行,或表彰志士的高风亮节,读来情景如在目前,人物跃然纸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37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1: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最好色的男人,堪比西门庆!
2018-01-21 23:50:01 来源: 少读红楼  举报
107
分享至


文/夕四少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但其实在《红楼梦》之前,明代的四大奇书里,除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另一部书便是《金瓶梅》。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是世情小说,描写家长里短,男欢女爱,不过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是下里巴人,一个是阳春白雪,但内核其实都是一样的,写的是家族的兴衰,世态的炎凉。只不过红楼梦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一层豪华的外壳包裹,显得更高雅,而金瓶梅则是赤裸裸的生活原貌,没有任何伪装,看起来就显得粗俗。

从红楼梦里,我们能看到很多金瓶梅的影子,金瓶梅里有西门庆和潘金莲,其实红楼梦里也有西门庆和潘金莲式的人物,不过曹公写的很隐晦很高明,处理的非常干净罢了,但仔细品读,还是能够得出红楼梦在华丽背后的龌龊事。

今天我们先说说谁是红楼梦里西门庆式的人物。

我曾在之前文章中有过分析,要说红楼梦里的西门庆,好像贾琏挂的上边儿,因为他的生活的确够乱,在男女之事上也够无耻,背着王熙凤先后跟多姑娘、鲍二家的、尤二姐等多人有过关系,且还跟自己父亲的小妾勾勾搭搭,后来贾赦就把秋桐赏给了他,加上平儿,这么算起来,贾琏有五六个女人,这跟西门庆有得一拼。

贾母也曾骂过贾琏,说他“成日家偷鸡摸狗,脏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又何尝不是?七个老婆还不知足,连家里下人媳妇和婆子丫头都不放过,比如王六儿、宋惠莲、春梅等人。



但仔细一想,贾琏还没有西门庆那么不堪,还是有节制的,似乎他的老不正经的父亲贾赦更像是西门庆式的人物,年纪一大把了,还到处挑姑娘给自己受用,鸳鸯抗婚一回,就连一向温柔和顺的袭人都忍不住说:“这个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

可见,贾母的这个大儿子有多不正经。后来鸳鸯被贾母给救了下来,贾赦虽然羞愧,装病不去贾母那边,但他并没有放弃找年轻姑娘,“只得又各处遣人购求寻觅,终究费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来,名唤嫣红,收在屋内。不在话下。”八百两银子什么概念?够刘姥姥一家人生活四十年!而在贾赦眼里,不过就是买个小妾。

后来贾琏办成了事,贾赦一高兴,就把自己的一个小妾秋桐赏给了他,这一回提到了贾赦的姬妾时说:况素习以来因贾赦姬妾丫鬟最多……如这秋桐辈等人,皆是恨老爷年迈昏愦,贪多嚼不烂。一大把年纪了,不好好含饴弄孙,或者升官发财,却总是在风月之事上下功夫,即便不行了,也不愿轻易放人,由此可知,贾赦有多不正经。

但这些总觉里西门庆这样的人物还差了一点儿,他们都还不算是无耻到极点的人。直到我们读到迎春出嫁后回家娘的一番哭诉,才知道,原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竟然还有比贾赦贾琏更无耻的男人,这人就是孙绍祖。从迎春的口中我们知道,他才是真正的西门庆式的人物。



原文第八十回,迎春回娘家时,这么评价中山狼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这一句话,就让人立马想起了金瓶梅里的西门庆,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是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这个孙绍祖应该也都占全了。

孙绍祖不仅酗酒赌博,还好色,好色也就罢了,竟然无耻到家里所有的媳妇丫头都不放过的地步,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正是这样的男人,看到不错的,就需要想法弄到手。这简直令人发指,这样的府第,不是豪门侯府,而是青楼泥潭,是有去无回的地方,果然迎春最后就“一载赴黄粱”。

在孙绍祖面前,贾赦贾琏父子倒显得正经了很多,起码他们还有基本的人性和道德观,即便好色,也并没有好色到身边的媳妇丫头都不放过,这个孙绍祖简直可以与西门庆拜把子了。

我们看,对孙绍祖,曹公并没有明写,只是通过迎春之口交代,但短短几句话,一个无情兽的形象就出来了,迎春的曲词里说他“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就是对孙绍祖最好的定评,也就是说他不仅好色,还贪婪,在贾府败落后还构陷了贾府,是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的小人,是禽兽不如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6-24 20:55 , Processed in 0.0641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