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6|回复: 3

梅殷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发表于 2022-5-8 18: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106有用+1 已投票
[url=]9[/url]




梅殷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6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梅殷(1360年—1405年),字伯殷,归德下邑(今商丘夏邑人,明朝初年外戚、将领,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明太祖朱元璋之婿。
洪武十一年(1378年),娶朱元璋次女宁国公主,任驸马都尉,加封荣国公。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奉命镇守淮安。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溺水而死。
民间传言其封荣国公,但未见史料记载。
(概述图来源 [1]  



人物关系
纠错
关闭纠错


     
本    名梅殷 字伯殷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归德下邑 出生日期1360年(至正二十年) 逝世日期1405年(永乐三年) 主要成就儒学大成 封    爵荣国公 谥    号荣定
目录



梅殷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梅殷早年经历
洪武十一年(1378年),宁国公主下嫁梅殷,梅殷在诸多驸马之中最受朱元璋喜爱。当时李文忠任上公,主管国学,而梅殷任山东学政。朱元璋赐诏赞美梅殷精通经史,当朝官员都尊重他。 [2]  后来朱元璋还密令梅殷辅助建文帝 [3]  
洪武十二年(1379年),定下俸禄,每年六百石。 [4]  
洪武十五年(1382年),赐予宅人一区,江西田租二千石。 [5]  
洪武十七年(1384年)十月,北平、河南水灾,奉命前往北平赈灾。 [6]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奉命检阅凤阳留守司的军队。 [7]  

梅殷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梅殷辅佐建文帝。 [3]  
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奉命镇守淮安,对防御之事很上心,发布号令都很严明。 [3]   [8]  
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朱棣大败建文帝军队,平安、马溥、徐真等将领皆被俘虏,朱棣派遣使者以进香为借口欲图借道,梅殷说:“进香之事,先帝(朱元璋)有禁令,不遵守的人可是不孝。”朱棣听闻大怒,写信给梅殷说:“如今我兴兵清君侧,是顺应天命,不是常人所能阻挡的。”梅殷割去送信使者的耳、鼻后,将其放归朱棣,并对他说:“留下你的嘴巴,好让你对朱棣说什么叫做君臣大义。”朱棣气得不行,只得从扬州进军南京。 [9]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失踪。七月,朱棣登皇帝位,是为明成祖,时梅殷仍驻军淮安,朱棣逼迫梅殷妻子宁国公主咬破手指,写成血书一封送与梅殷,梅殷见血书后大哭,询问使者建文帝去向,使者说:“死了。”梅殷乃说道:“本应君死我跟着死,君生我跟着生,但我姑且忍耐一会。”梅殷又听从黄彦清的建议,为建文帝发丧,追谥孝愍,上庙号神宗,接着前往南京。到南京后,朱棣亲自迎接,说道:“驸马你辛苦了。”梅殷回答道:“劳而无功,只能惭愧罢了!”朱棣沉默不语。 [10-11]  
此后梅殷愤怒之情久久不能平息,经常有不平的言语和神态,朱棣经常派人于夜中潜入梅殷的府邸,为梅殷所察觉,梅殷更加愤怒,二人关系也就不可调和。 [12]  
永乐二年(1404年),都御史陈瑛上奏称梅殷培养死士,和女秀才刘氏勾结,诅咒朱棣。朱棣说:“我自己会处理。“因此朱棣让户部考核公、侯、驸马、伯的仪仗从人数量,另外派锦衣卫将梅殷的家人押送到辽东。 [13]  

梅殷惨遭溺死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梅殷入朝,在过笪桥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挤入水中,溺死,两人却上奏称梅殷自己投水而死。后都督同知许成揭发此事,朱棣下令将谭深、赵曦斩首,抄没其家,并派遣官员办理梅殷的丧事,谥号荣定,封许成为永新伯。 [14-15]  
宁国公主听说梅殷死讯,认为朱棣果然杀了他。于是找到朱棣,扯着朱棣的衣服大哭,向他要梅殷的下落,朱棣说:“我已经帮你找出贼人,你不要自己为难自己了。”不久,朱棣封了梅殷的两个儿子为官,并告诫二人说:“如果不是我念及你们的母亲,你们能有今天?” [16]  又写信给公主说:“驸马虽然有过失,但兄长我因为是至亲之意不予追究。近来听到他溺死后,我非常怀疑。后都督来报,已经处死谋害的人,特向妹妹通知。” [17]  

梅殷人物评价编辑 播报
朱元璋:①精通经史,堪为儒宗。 [18]  ②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 [19]  
《明史》: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 [18]  
《明太宗实录》:颇骄侈,不慎行检。
解缙:克忠于国,克孝于亲。帝日汝谐,乃配天潢。承受密诏,笃以忠贞。赍志以没,含笑丹青。 [1]  
郑晓:恭谨有谋,能骑射。
焦竑:国初李曹公掌国子,梅都尉摄山东学政,皆一时文武才。

梅殷亲属成员编辑 播报
从父:梅思祖,明朝开国功臣,封汝南侯,梅殷父亲的弟弟。 [20]  
从兄:梅义,梅思祖子,辽东都指挥使,坐胡惟庸案被灭家。 [20]  
妻子:宁国公主,明太祖次女,宣德九年(1434年)八月去世。 [18]   [25]  
长子:梅顺昌,中府都督同知。 [18]  
次子:梅景福,旗手卫指挥使。 [18]  
长孙:梅纯,中都副留守。 [21]  

梅殷历史争议编辑 播报

梅殷死因
《明史》记载梅殷之死为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派人挤入水中而溺死,《明史》还记载梅殷仆人瓦剌灰证实二人杀梅殷之事实, [18]  《明太宗实录》也记载是梅殷和谭、赵二人有仇被仇杀。 [22]  但梅殷乃建文帝旧臣,和朱棣素有嫌隙,其进朝之死应当与朱棣有些关系。《明史纪事本末》、《国朝献征录》则记载,朱棣审判谭深、赵曦时,二人说:“这是你命令我们做的,你为何杀我们?”朱棣因此大怒,让力士拿金瑵打落二人牙齿,佐证了朱棣谋杀梅殷这一猜想。 [23]  

梅殷品行
梅殷通常被认为是忠君爱主的高尚之士,但也有人认为梅殷的虚有其表,其一是因为朱棣南下攻打南京时,虽然梅殷没让朱棣通行,但在朱棣绕过淮安进攻南京时,梅殷却坐拥四十万大军而不发一兵一卒援救南京,甚至不派军队截断朱棣后路。其二是朱棣登基后,没发圣旨招降梅殷,而让其妻宁国公主写信,并且梅殷得知建文帝死讯后并未以身殉国。

梅殷生卒
《江苏暨阳梅氏宗谱》记载梅殷“生于元至正三十年(1370年),卒于明永乐三年十月,享年四十有五”,但四十五岁和生卒年相冲突,故多认为其生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

梅殷轶事典故编辑 播报
奴仆报主
梅殷有个老仆人是蒙古降人,叫做瓦剌灰,他证实确实是谭深、赵曦杀了梅殷,请求朱棣将二人手足砍断,剖出二人肠子以祭奠梅殷,朱棣同意后,上吊自杀。 [24]  
洪武托孤
《明史》记载朱元璋密令梅殷辅助建文帝,而《续英烈传》则更为详细地讲述了这一事情: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即将驾崩时,梅殷在一旁服侍,因此朱元璋嘱咐他道:“你老成忠信,可以将朱允炆托付给你。”又下圣旨给梅殷,写道:“如果有违大者,你可以讨杀他。” [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8: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辜负朱元璋背叛建文帝,托孤大臣驸马梅殷,跳进黄河能洗清吗?


原创|发布:2021-03-26 15:26:58    更新:2021-03-26 15:26:58

阅读 7374赞 94

而在建文帝的忠臣里面,人们记忆最深的可能就是,方孝孺、景清和铁铉之类的人物,根本没有托孤大臣梅殷的位置。


朱元璋的期待

梅殷本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1378年,因为娶了宁国公主,遂成为朱元璋的驸马都尉。

据《明史》记载,梅殷"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所以,在朱元璋的十六个驸马之中,他备受朱元璋的喜爱。李文忠也曾经夸奖梅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

不难看出,梅殷确实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人才,文能通经史、著文章,武能骑马、拉弓。

朱元璋建国之后,实行藩王守边的制度,藩王分驻各地,以"国内外之势",这些藩王位高权重,最重要的是他们手中握有一定数量的兵权,"少者三千人,多者万至九千人"。以至于朱元璋也隐约感觉到了各位藩王有尾大不掉之势。

1392年,朱标太子病逝,朱元璋最终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并"殷常受密命辅皇太孙"。也就是说,朱元璋任命了梅殷为托孤大臣。

显然,朱元璋是有所期待的。这种期待当然不难理解,就是希望梅殷能够辅佐建文帝朱允炆当政。

当时,有能力的功臣已经被朱元璋处理地差不多了,只剩下各地藩王是朱允炆的威胁。朱元璋肯定期待,万一藩王谋反,梅殷能够发挥"托孤大臣"的作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遗憾的是,朱元璋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梅殷辜负了朱元璋。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元璋在靖难之役的表现。

靖难之役的表现

靖难之役的时候,虽然梅殷在态度上表现的十分忠心,但是,在行为上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1401年,梅殷奉命镇守淮安,"悉心防御,号令严明"。1402年四月,燕王朱棣以"进香"为名,想要从淮安借道攻向南京。结果,遭到梅殷的严词拒绝,还对朱棣说朱元璋有禁令,不遵从的人就是不孝。

朱棣知道后,大怒,又写信给梅殷,说自己兴兵是"清君侧,天命有归,非人所能阻。"梅殷这次的做法更绝。

他下令将送信人的耳朵和鼻子都割了下来,只留了一张嘴,让他回去给朱棣讲讲君臣大义。朱棣十分沮丧,只得从扬州进军南京。

表面上看,梅殷似乎是忠于建文帝的,但是,问题是,既然忠于建文帝,而且建文帝当时已经在各地募兵,那为什么,梅殷当时没有在朱棣进攻南京的途中袭击朱棣呢?

还有史料说,梅殷当时手握40万大军,我们且不说,这40万大军是真是假,梅殷当时肯定是有一定的兵力的,不然以朱棣的性格,他只要能胜利肯定会直接攻打过去的。

因此,唯一的可能是梅殷考虑到了当时的形势,选择了识时务,选择了“背叛”。当时,朱棣已经"破何福军,执平安等将领",攻取南京,几乎是势不可挡。

1402年六月,朱棣登基后,朱棣并没有招降梅殷,梅殷是自己主动前去南京投降的。而且,即使在得知建文帝已经驾崩之后,他仍然没有选择以死殉国,而是选择了苟且偷生。

结果,1405年十月,梅殷入朝,在过皋桥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挤入水中,溺死。其实,整个过程都是朱棣一手策划的。既然选择苟且偷生,被人溺死又能怪谁呢?

人民心中有杆秤

在人民群众心中,"靖难之役"无论如何包装都是一场篡位之争,不管怎么说,都是叔叔夺取侄子的皇位之争。

朱棣夺权,本身就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是有悖道义的,是有违民心的。而且,朱棣在夺权之后,对建文一朝的忠臣大肆杀戮,为此还创造了"诛十族"、"瓜蔓抄"等酷刑。更是有损他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反观建文帝,他登基之后,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对待全国的人民群众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而且,他一直追求仁政,在很大程度上是得民心的。

所以,不难想象,在"靖难之役"中,人民群众的心是向着建文帝的。建文帝失踪之后,总有很多关于建文帝在外出行的各种传说,就是证明。这些传说不管真真假假,至少说明了人民群众是不希望建文帝无故而亡的。

这样一来,人民群众又会在心里责怪那些不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其中,托孤大臣,驸马梅殷自然是最难逃其责的。

所以,尽管不少人,认为梅殷是忠臣义士,但是,人民群众心中有杆秤,他们对这种说法可能并不买账。因为,驸马梅殷作为朱元璋唯一的托孤大臣,在靖难之役前后的表现,是让他们很难理解的,甚至是失望的。

而在建文帝的忠臣里面,人们记忆最深的可能就是,方孝孺、景清和铁铉之类的人物,根本没有托孤大臣梅殷的位置。

"靖难之役"中他畏首畏缩,"靖难之役"后他又选择苟且偷生,最终,他在人民群众心中的那杆秤上是没有什么重量的。

所以,无论多少人在"漂白"梅殷,我们都很难说,他是一位忠臣义士,也很难说,他有什么高风亮节。

总体上来说,他辜负了朱元璋的期待,没有真正地忠诚于建文帝,对不起"托孤大臣"的名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四木以为,他即使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不知道大家对这位朱元璋唯一的托孤大臣,梅殷,到底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能够各抒己见,多多交流。

作者:四木,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8: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驸马遇害,凶手说出幕后主谋后,朱棣为何将其灭口?


原创|发布:2019-08-26 10:51:44    更新:2019-08-26 10:51:44

阅读 15584赞 64

永乐三年十月,发生了一件明朝历史上的奇案,驸马梅殷在上朝时,遭人陷害,被推入笪桥之下,结果溺水身亡。事后凶手被擒获,在审讯时,他们说出了幕后主谋,朱棣闻讯后做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赶紧杀人灭口!


永乐三年十月,发生了一件明朝历史上的奇案,驸马梅殷在上朝时,遭人陷害,被推入笪桥之下,结果溺水身亡。事后凶手被擒获,在审讯时,他们说出了幕后主谋,朱棣闻讯后做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赶紧杀人灭口!那么这桩谋杀驸马案幕后的主谋到底是谁,他为何要杀驸马呢?

事情还得从驸马梅殷说起,他是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将此女宁国公主嫁给了梅殷。朱元璋女儿很多,因此女婿也不少,在众多女婿中,他最欣赏的就是梅殷。因为梅殷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性情恭谨。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在临死前非常清楚当时的形势,“诸王强盛”,而皇太孙孱弱,为此他让梅殷接受密旨,辅佐建文帝。后来,朱棣在北平起兵,并向南京进军。建文帝这才想起姑父,赶紧让梅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此时,朱棣取得胜利,“遣使假道于殷,以进香为名”。

梅殷回答道:“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朱棣闻言大怒,又派出使者传话:“今兴兵诛君侧恶,天命有归,非人所能阻。”梅殷也不示弱,割掉使者的耳鼻,然后放回,并对他说:“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朱棣非常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绕道进军,结果出其不意,攻下了南京。



​此时梅殷依然手握重兵,朱棣很不放心,逼迫宁国公主“啮血为书“。梅殷与宁国公主感情很好,得到书信后痛哭流涕,只得返回南京。朱棣亲自迎接,还说:“驸马劳苦。”梅殷答道:“劳而无功,徒自愧耳!”朱棣默然不语,气氛非常尴尬。永乐二年,都御史陈瑛上奏,说“殷畜养亡命,与女秀才刘氏朋邪诅咒”。

朱棣以此为借口,“考定公、侯、驸马、伯仪仗从人之数”,同时还命锦衣卫把梅殷的亲信送到辽东。这个细节非常值得注意,也就说梅殷身边已经没有自己的人了,仪仗从人全是朱棣安排的。结果到了永乐三年十月,梅殷在上朝时,途经笪桥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挤下桥,溺水而亡。



​宁国公主闻讯后,闯进宫中,拉着朱棣的衣服放声痛哭,“谓上果杀殷”。宁国公主虽说是妇道人家,但她的生母是马皇后。朱棣没有办法,只好安慰妹妹,“为主迹贼,无自苦。”此时都督同知许成站出来揭发,说是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害死驸马的,于是两人被逮捕审讯。

谭深、赵曦在审讯时说出了幕后主谋,“此上命也,奈何杀臣?”原来两人是受朱棣的指示,害死梅殷的。朱棣勃然大怒,“立命力士持金瑵,落二人齿”,然后立即处死,也不再继续审下去。事后,朱棣写信安慰公主,还加封两个外甥的官职,另外他还警告两个外甥,“朕不念尔母,尔安得至今日”。

参考资料:1.《明史》;2.《明史纪事本末》;3.《国朝献征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8: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最器重的女婿,拥兵40万却不救建文帝,最后被朱棣派人暗害


原创|发布:2019-10-08 07:09:09    更新:2019-10-08 07:11:30

阅读 4756赞 23

朱棣为了能顺利地渡江,便派使者求见梅殷,以“进香”为借口,希望妹夫能给他“让路”,结果遭到后者的拒绝。梅殷虽然没有给朱棣“让路”,但他坐拥40万大军却既不驰援京师,又不主动进攻朱棣,最终竟坐视朱棣从扬州偷渡过江,实在是令人费解。


文/格瓦拉同志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16个女儿,除十女、十三女早夭外,其他14位公主都成年并下嫁。而据史书记载,在14位驸马中,最受朱元璋喜爱的,无疑是宁国公主的丈夫梅殷。那么,梅殷为何会受到朱元璋的另眼相看?他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

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儿,综合能力超强,是个文武兼备、能力出众的复合型人才。正因如此,梅殷被朱元璋看中,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迎娶宁国公主,成了皇帝的“乘龙快婿”。朱元璋女婿众多,但最受他喜爱的,无疑就是梅殷(“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的器重使得梅殷踏上仕途升迁的“快车道”,就在迎娶公主的当年,他便被委任为山东学政,主管孔孟之乡的文化教育工作。梅殷不负岳父的重托,在任期间卓有政绩,由是被朱元璋下诏褒奖,一时间成为美谈(“殷视山东学政,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当世皆荣之。”引文同上)。

此后20年间,梅殷被朱元璋委以多项要职,一度还作为皇帝的代表,到中都凤阳检阅留守司的军队,实在是莫大的荣耀。朱元璋临终前,因为担心自己死后诸王会作乱,还暗地里嘱咐梅殷,要他竭尽全力地辅佐皇孙朱允炆,消除一切危及江山社稷的隐患(“帝春秋高,诸王强盛。殷尝受密命辅皇太孙。”引文同上。)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朱元璋的担忧没有错,就在他死后没多久,四子朱棣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反叛,意在夺取侄儿朱允炆的皇位,史称“靖难之役”(1399-1402年)。战事初期,建文帝占尽优势,数次有将叔父消灭的机会,然而朱棣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总能在关键时刻摆脱危机。等到朱棣吞并宁王朱权的精悍部队后,便开始在战场上扭转劣势,一路上连战连捷,数度击败朝廷军队,令建文帝忧心不已。

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建文帝为防止朱棣偷渡长江,便命梅殷率军镇守淮安。梅殷以效忠建文帝为己任,将朱棣视为必须要除掉的“乱臣贼子”,所以等到他到任后,便加强防御工事,令朱棣闻讯后头疼不已。次年四月,朱棣在灵璧大破朝廷军主力,并俘获大将平安、马溥、徐真等37人,然后乘胜直逼淮安,准备渡江进攻京师。



“靖难之役”形势图

朱棣为了能顺利地渡江,便派使者求见梅殷,以“进香”为借口,希望妹夫能给他“让路”,结果遭到后者的拒绝。梅殷虽然没有给朱棣“让路”,但令人倍感蹊跷的是,他坐拥40万大军却既不驰援京师,又不主动进攻朱棣,最终竟坐视朱棣从扬州偷渡过江,实在是令人费解。

同年六月,朱棣在谷王朱橞、大将军李景隆的内应下,攻占京师应天府,随即篡位称帝,是为明成祖。朱棣篡位后,逼迫宁国公主给丈夫写了一封血书,要求他卸甲投降。梅殷读到血书后痛哭流涕,在为建文帝发丧后(此时建文帝被传言已遇难),便将军队交给朱棣派来的将领,然后单骑入城向新皇帝“谢罪”。

等到达南京后,朱棣亲自去迎接梅殷,并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然而梅殷对此却并不感冒,反而淡淡的说道:“劳而无功,只能惭愧罢了!”朱棣听后,心中大为不快。此后,明成祖又多次派人去监视梅殷,发现他经常有不平的言语和神态(“久之,殷不能平,时见词色。”见《明史纪事本末》),心中极为不安,进而产生要杀死他的念头。



梅殷被朱棣派人害死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梅殷在上朝途中经过笪桥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挤入水中溺死,但两人在上奏时,却宣称梅殷是自己投水而死。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谭深、赵曦之所以敢害死驸马,背后主使只能是皇帝。所以等到梅殷遇害后,朱棣本打算按意外身亡来处理,并没有处罚谭、赵的意思。

然而当时在场的都督同知许成却很“不识趣”,向皇帝上书揭发此事,坚称驸马是被谭深、赵曦故意害死的。此时,宁国公主也猜到了真相,便扯着朱棣的衣服大哭,并向他讨要自己的丈夫(“殷入朝,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挤殷笪桥下,溺死,以殷自投水闻。都督同知许成发其事......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明成祖朱棣画像

朱棣见事已至此,便只好把谭深、赵曦当做“替罪羊”斩首了事,算是给了妹妹一个“交代”。事后,明成祖派遣官员办理梅殷的丧事,并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官。与此同时,明成祖还给宁国公主写了一封信,声明事情到此为止已经全部了结,并让她不得再“无理取闹”。公主虽然心有不甘,但碍于杀夫仇人是自己的哥哥兼皇帝,却也是无可奈何。

史料来源:《明史》、《明史纪事本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8:12 , Processed in 0.0896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