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真田信繁(1567年3月8日-1615年6月3日)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的武将,现在以“真田幸村”之名而广为人知。但史料中,真田信繁本人并没有使用过“幸村”这个名字。
因其不畏惧死亡,虽然最后全军覆殁,但以寡击众而造成敌军重创的事迹,使其与源义经、楠木正成并列为日本史上“三大悲剧英雄”,被视为武士道的典范之一。[1]
真田信繁在日本战国时期的最后一役大坂之阵中受到丰臣家邀请,加入即将被德川家康灭亡的丰臣氏阵营,并与另一武将毛利胜永正面攻破数万德川大军和击溃德川家康本阵,这些英勇行为被江户幕府和诸国大名记录下来,后来以这些记录史料为脚本的小说将真田信繁以及虚构人物真田十勇士描绘成与德川家康大军对抗的武将“真田幸村”而闻名于现世。初代萨摩藩主岛津忠恒称誉他为“日本第一勇士”(日本一の兵,《旧记杂录》),江户时代的史学家更称其为“战国时代最后的武士”。而在现代,作为日本战国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真田信繁的形象更经常出现在各种以战国时代为背景的娱乐产品(如电视剧和游戏)上。
目录 [[url=]隐藏[/url]]
生平少年人质真田信繁出生于1567年(永禄10年,于武田信玄的居城甲斐国踯躅崎馆城,即今山梨县甲府市。一说出生于永禄13年,即公元1570年),少年时期被送往上杉景胜处成为人质,受封北信浓川中岛五千石的领地;其后被其父派至丰臣秀吉的大坂城做人质,成为其“马回众”(近侍)。
丰臣秀吉的马回众天正十八年(1590年)信繁参加小田原征伐,与父亲真田昌幸、兄真田信幸一同和前田利家、上杉景胜为北国军之一,越过东山道进攻后北条氏。北国军约三万五千兵力。首先进攻的是由北条家“御由绪众”之一的大道寺政繁镇守的松井田城,并于途中的碓冰峠展开决战,信繁于此战中手持十文字长枪冲阵杀敌;最后大道寺政繁抵挡不住北国军相继攻陷支城的气势,于4月20日投降,并带北国军一路攻克、摄伏上野国一带的城池,接著进入武藏国,随“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进攻北条家臣成田氏长位于武藏国的居城:忍城。由于忍城是当时有名的坚城,三成虽以水攻但是失败,更遭到氏长之妻(当时氏长在小田原城,因此由妻女代守)的反击,此时真田军以援军援助三成军,信繁率兵猛烈强攻而攻破忍城的一处城门,虽然随即遭到甲斐姬(氏长之女,后为秀吉侧室)的出城反攻而撤退,但是信繁仍因为以上的军功而备受阵中诸将的瞩目。
文禄元年(1592年)朝鲜之役时,信繁陪同丰臣秀吉坐镇北九州的大本营名护屋城,并官拜从五位下左卫门佐,迎娶了大谷吉继的女儿竹林院。
关原之战在庆长五年(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信繁和兄长真田信幸(关原战后改名真田信之)分道扬镖,跟随父亲脱离德川方转投石田三成的西军,并协助其父于上田城以二千五百兵力拖住了德川秀忠(德川家康之子)的三万八千大军。当中信繁率领小部队军势以游击战术扰乱德川军,配合父亲昌幸的战术成功拖延了德川秀忠的进军行程,使其数万大军被牵制在信浓 而来不及参加关原之战。
虽然在上田城之战以寡击众成功,但在关原主战场的西军却因为将领小早川秀秋的叛变而在一天之内战败,由率领东军的德川家康 取得了统治权,并于三年后成立幕府。而西军在关原的战败,使所有参与西军的诸侯大名都受到了战后惩处:西军领导人石田三成,以及安国寺惠琼、小西行长等甲级战犯先后遭到捕获并斩首。宇喜多秀家 领地被家康没收,继承领地的正是背叛西军的小早川秀秋 ;逃亡四年后遭到逮捕,被软禁于骏河国 久能山。两年后又被流放到八丈岛。德川秀忠 则因为缺席关原 决战遭到德川家康 的责骂。而家康原本有意处死真田昌幸 及[url=]真田信繁[/url] ,但在其兄真田信之 与亲家本多忠胜的求情后,与父亲真田昌幸一同被流放到纪伊国(今和歌山县)高野山麓的九度山,希望被赦免但又苦等不到赦免的父亲在九度山流放的岁月中失意病逝,信繁也因此非常怨恨把事情做绝的德川家康 ,心中燃起熊熊的复仇火焰。
大坂之战大坂冬之阵庆长十九年(1614年),因为丰臣家 在当时名义上是德川家康的主君,但德川家康 为了图谋江户幕府 之后的安泰,便开始著手考量对丰臣家 进行“政治处理”的工作;而丰臣家 在关原之战 后领地被德川家康削减去分封给有功将领,由222万石大幅降到65万石,已经心存埋怨,之后德川家康又为了丰臣家重建京都方广寺的钟铭文,认为丰臣家是在诅咒他不得好死而要丰臣家提出说明并谢罪,两家积怨已久的火药终于被引爆,德川家康向丰臣家宣战,大坂冬之阵由此展开。同年10月,真田信繁受到丰臣家的邀请,出九度山进大坂城加入丰臣方对抗德川家康,和一样是浪人武将的后藤基次(后藤又兵卫)等主张狙击德川大军于宇治濑田河口之地,但这项提议遭到丰臣家臣的否决,遂著手于大坂城外的平野口构筑东西向约180公尺的半圆形防御工事真田丸,这个形同小型要塞的真田丸是为了强化大坂城城墙南方的弱点。
庆长19年11月19日(1614年12月19日)的大坂冬之阵中,信繁亲率五千兵力挑衅前田军作为开始,再以铁炮攻势大败德川方数万大军而声名大盛。但大坂冬之阵在德川家康的政治手腕下停战,和解条件是要丰臣方必须将大坂城四周的护城河以及战略沟渠填埋并拆除外墙;在冬之阵中发挥强大、重要防御功效的工事真田丸也在被要求拆除的行列里,信繁等主战的丰臣军将领为此大叹功亏一篑。
大坂夏之阵 (阵亡)1614年12月23日,丰臣方发现德川军除开始动手填平大坂城四周围战略沟渠以及冬之阵时用来防御的建筑和土城以外,还对城内的其他地方进行破坏与填平工程,立即向德川家康抗议,德川方回复:【填平沟渠就是指所有的沟渠】,这时丰臣方才知道中了德川家康的阴谋,但为时已晚。隔年在德川军离开大坂城后,丰臣方因认为德川家康近期内应该会再度开战,所以开始著手挖掘一部分沟渠以因应紧急防备工作,并且雇用大量的浪人众与运送粮食进入大坂城。德川家康在得知消息后向丰臣家做出通牒,除了指控丰臣方违反当初和解条件,还要丰臣方必须做出选择:1.丰臣秀赖离开大坂城,出任大和或伊势诸侯。2.遣散大坂城内所有的浪人众。丰臣方立刻一口拒绝德川方开出的所有条件,随即引发后来的大坂夏之阵。信繁在1615年6月2日(元和元年阴历五月六日),先与五人众参与了道明寺之战。
在此役中,由于薄田兼相、明石全登与真田信繁等后续救援部队都没能及时赶到,以致先出战迎敌的友军后藤基次在小松山被伊达政宗率领的德川军围剿歼灭,后藤基次因此阵亡;随后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援军薄田兼相,抵达时正好直接遭遇德川军的水野胜成,两军交战之下因兵员疲惫且寡众悬殊,而薄田兼相在悲愤后藤基次的阵亡之馀,竟亲自到阵前攻击敌兵,又导致了薄田兼相的牺牲。对于后藤军被歼灭,信繁在自责未能及时救援后藤基次的同时,也已经作好了和薄田兼相一样的战死心态。毛利胜永劝慰信繁道:“信繁君在此时战死,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要壮烈牺牲的话,何不在右府(丰臣秀赖)的马前华丽死去?”。听到了此言的信繁,遂与毛利一起整理军势,收编了后藤基次与薄田兼相的残馀部队后,往大坂城撤退。在撤退时,信繁在誉田之战,以三千兵力击败伊达政宗的先锋大将片仓重长率领的一万二千名铁炮骑兵队,当日伊达政宗后方的数万大军,包括水野胜成及带领二万越后兵的松平忠辉皆为之却步,不敢出面迎战真田军,信繁令兵士大喊:“百万关东军,无一男儿身!”,悠然于当日回师至大坂城。
次日进行决战为1615年6月3日的天王寺之役。德川军以总兵力十五万团团包围了大坂城,而丰臣方仅五万兵士,且实际迎战者仅天王寺方面的真田信繁、毛利胜永,和冈山口方面的大野治房(道犬)、北川宣胜、山川贤信共仅约一万五千的兵力,但丰臣秀赖的亲卫主力却通通躲在城内没有出战,浪人众里拥有最多兵力的前土佐国主长宗我部盛亲,甚至更带领所部兵马直接退至大坂城北方准备逃命。
按照正史和《德川家康传》的记载,大坂城的丰臣方原先作战计画是这样的:由真田信繁与毛利胜永两军在天王寺缠住德川方十多万先头部队,再由明石全登率所部兵马绕至家康后方偷袭本阵。可是当决战开始,毛利军的铁炮射击造成德川军不敢向前推进,在炮击结束之后毛利军立刻向德川军发起进攻,首先攻破了德川军的本多队,击杀了大将本多忠朝后,再击溃秋田实季、浅野长重两军,接著又再击退真田信吉的5,500兵力。而此时布阵于茶臼山的真田信繁因见到德川军若再不向前推进,明石全登的军队便无法从后方偷袭家康本阵的情况下,决定先率领大谷吉治、渡边糺、伊木远雄等3,500人从正面攻击位于德川本阵前方的松平忠直15,000越前军引诱德川军向前进攻。不久,毛利军的4,000兵力已连续突破德川军的先锋,并进入第二阵击败了诹访忠恒、榊原康胜、仙石忠政、保科正光、小笠原秀政、小笠原忠脩等人带领、总计约5,400的兵力,接著又再进入德川军第三阵,击退了酒井家次、相马利胤、松平忠良的总计约5,300兵。而在真田军方面,此时恰好德川方的浅野长晟军在越前军旁的行动被误认为是要叛变至丰臣方,造成德川军士气迅速败坏,所以使得真田军很快的就突破了松平忠直的15,000越前军,并直接攻打家康本阵,击溃了德川亲卫队15,000主力军。家康本阵的士兵见到信繁,皆纷纷四处逃散,而家康身边只剩家臣小栗正忠一人跟著他逃命。
面对真田和毛利军的凌厉攻击,德川家康一度以为自己难逃信繁的追杀而极想自尽,但最后家康本人逃跑成功,信繁仅见到德川本阵留下因兵士慌乱而没带走的家康马印。随著战事持续漫延,在冈山口的藤堂高虎、井伊直孝等两部德川军分别从左翼攻击已经连续攻破德川3个阵的毛利军,毛利胜永在彻退中引爆早先埋入土中的炸药,大破藤堂高虎,抵制住了德川军的追击而与真野赖包一起成功撤退。但另一方面,原先在德川军前阵被信繁击溃的松平忠直却在重新整编好越前军的阵容后,占领了茶臼山切断了信繁退路,信繁撤退至安居神社想企图经由神社绕回大阪城。撤到神社后,信繁和士兵正在整编兵力并稍做整备,不久却被松平忠直的军队赶上追击并且包围。信繁左冲右突,于阵中反复冲杀,尽管伤亡人数快速攀升,仍然对松平忠直军发起3波疯狂般激烈的总攻击,但却始终无法突出重围,跟随的士兵也逐渐阵亡殆尽、所剩无几,终于在下午大约16时左右,被松平忠直的军队攻破了安居神社。信繁受重伤,在持刀抵抗后气力用尽,遭到松平忠直的铁炮大将西尾宗次以长枪刺杀身亡,真田军全军覆殁。
真田信繁死后,丰臣方的战线也开始完全一路溃败;丰臣秀赖向德川家康求和被拒绝,便与其母淀殿和家臣亲信毛利胜永、大野治房、大藏卿局等人于大阪城内切腹自尽,德川家康更下令将丰臣一族男丁不分老少全部处死;秀赖的7岁儿子丰臣国松逃亡时被捕获,在京都的六条河原遭斩首,女儿千代姬虽幸免于难,但被迫终身为尼;随著丰臣家的灭亡,日本战国时代也同时宣告结束。
“真田幸村”的由来“幸村”之名最早见于大坂之阵57年后宽文12年(1672年)出版的军记物《难波战记》。因为这本书的流行和高人气使得幸村之名在后代的史书中反而取代了正式的名字,连德川幕府编纂的《宽政重修诸家谱》以及真田信繁长兄真田信之后代的子孙松代藩也在正史中使用“幸村”之名。而左卫门佐成为了称呼信繁的专有官职,其延袭自武田家统一赤色旗帜和军装的部队-赤备也成了劲旅的代名词(虽现今真田博物馆所留下的铠甲显示并非全部赤色,但其旗帜是全红镶上金黄色细线的“总赤地金线”)。江户时代时,信幸(信之)的后代成为了藩主或旗本,真田氏在政治舞台上仍然活跃,之后也出现了不少以别名“幸村”为蓝本的说书和戏曲,如真田勇士。因此,反而以真田幸村而不是本名真田信繁广植在人们心目中。
信繁出生于武田信玄在世时的甲斐,父亲真田昌幸是武田家的人质,昌幸原本要继承甲斐的望族武藤氏而被称作武藤喜兵卫,也因此信繁幼年名为“武藤弁丸”,后来真田昌幸因两位兄长真田信纲和真田昌辉在1575年长篠之战战死后回归继承真田本家,弁丸也在成年元服后改名为“真田信繁”——取自武田信玄之弟武田信繁。
“信”是武田及其庶流甲斐武藤家通字,“幸”则是真田及其本家海野氏的通字;“村”的由来一说是源自信繁的姐姐村松,另外则是信繁的后代子孙仕奉的伊达家当主伊达纲村。也有说是来自诅咒德川家的妖刀村正。
信繁另有法名“好白”,别名“源次郎”,还有后来丰臣秀吉赐姓而被称“丰臣信繁”,其馀皆非出自史料,如信贺、信仍、昌尚、幸重、信氏、信次、信就、信成等别名,以及传心月叟或高野山莲华定院给他的谥号“大光院殿月山传心大居士”。
家室妻- 堀田氏:真田家臣堀田作兵卫之妹,生卒年不详。
- 高梨氏:真田家臣高梨内记之女,生卒年不详。高梨内记则曾跟随昌幸、信繁一起被流放到九度山,后随信繁进入大阪,元和元年(1615年)在大阪战死。
- 竹林院:(?-1649年)为真田信繁的正室,又名安歧、小石、德、小屋。大谷刑部少辅吉继之女,也有资料认为其应为吉继之侄女,后跟随信繁一起被流放到九度山。元和元年(1615年)五月二十日,她与四女栗子在纪州伊都郡被浅野长晟抓获,其后得到了亲戚泷川一益之孙泷川一积的庇护。竹林院于庆安二年(1649年)五月十八日在京都去世,法号竹林院梅渓永春清大姊。
- 隆清院:生卒年不详。丰臣秀次之女,瑞龙院之孙女,出羽龟田藩的资料中称之为隆清院,大阪陷落之前,与五女御田一其逃往瑞龙院处避难,之后行踪不详。但根据出羽龟田妙庆寺中有她的牌位,所以推断可能后来寄身于此地。
- 不详:
子女- 长女阿菊:天正十二年(1584年)生于上田,后成为了其舅父堀田作兵卫的养女,嫁给了小县郡长洼乡的石合十藏道定。宽永十九年(1642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其墓所在长安寺。
- 次女于市:天正十五年(1587年)生于上田,病死于九度山,卒年与墓所不详。
- 三女阿梅:参照下文。
- 长男幸昌(大助): 庆长六年(1601年)生于九度山,陪伴信繁一起度过了九度山的流放岁月。后跟随父亲进入大阪,参加了大阪冬、夏之阵。元和元年(1615年)五月八日殉死,谥号真入全孝大居士,长野市的普提寺有其供养塔。
- 四女栗子:生于九度山,具体时间不详,与母亲一起得到叔父泷川一积的庇护,并成为其养女。后嫁给蒲生飞騨守氏乡的重臣阪乡喜(蒲生源左卫门)的长子阪乡明。宽永十年(1633年),因主家蒲生氏断绝,阪乡明成为浪人,移居日向延冈,并于两年后病死在近江大津,其后栗子之消息也不详。
- 五女御田(显性院):庆长九年(1604年)生于九度山,与其母隆清院在瑞龙院日秀尼处避难,成年后嫁给了佐竹常陆介义重的四子岩城但马守宣隆。宽永十二年(1635年)殁于江户,时年32岁,供养于出羽龟田妙庆寺,寺中同时还有其母隆清院、兄幸昌、弟幸信的牌位。
- 六女阿菖蒲:庆长十年(1605年)生于九度山,跟随了姐姐阿梅移居白石城,嫁给伊达家臣田村金兵卫定广(片仓定广)。宽永十二年(1635年)去世,葬于白石藏本胜阪的田村家墓所。
- 七女山冈:庆长十三年(1608年)生于九度山,跟随了姐姐阿梅移居白石城,嫁给了茶人犬山城城主石川备前守贞清(石川光吉/宗林)之子藤右卫门重正(宗云),随夫居住在京都。曾在京都龙安寺大珠院为父母修建墓所,于明历三年(1657年)去世。
- 八女:庆长十五年(1610年)生于九度山,名不详,跟随了姐姐阿梅移居白石城。《仙台真田系谱》中曾提到此女,卒年不详。
- 次男守信(大八):被片仓重长收留,为躲避幕府的搜捕,因而改名片仓守信,为仙台真田家初代当主。
- 三男幸信:元和元年(1615年)七月十四日生于梅小路家的知人宅,继承外公三好(丰臣)秀次姓氏。宽永三年(1626年)随姐御田前往出羽岩城,名三好左马之介幸信,以三百八十石出仕龟田藩,为秋田真田家初代当主。宽文七年(1667年)去世。
- 四男之亲:生卒年不详,石田之亲,通称权左卫门。生于九度山,生母传闻为农民之女,不过详细的出生经过不明。在大阪夏之阵父亲以及兄长战死后,出逃至赞歧,后被细川(石田)民部大辅国弘庇护,并成为其养子。也有一闻为信繁从大坂出逃至赞歧,于该地生下之亲。
有关三女阿梅的传说元和元年(1615年)五月六日,真田信繁曾在道明寺与德川方的伊达军交锋,这场战斗在《武将感状记》和《武德编年集成》中皆有记载。在此之前,伊达军前队的片仓小十郎重长曾先后与大阪方的名将后藤又兵卫基次和薄田兼相交战,并击败了以上二人。重长是伊达氏的名臣片仓景纲的长子,被认为是战国后期优秀的将领之一,在随后的战斗中,信繁也见识到了他的实力。
在道明寺之战中,大坂方的后藤基次和薄田兼相战死,第一道防线被德川军击破,大坂已经无险可守,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等待信繁的可能是最后的决战。在《仙台士鉴》中也记载着:真田信繁于六日夜里给伊达军的片仓重长写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他将三女阿梅托付给了重长。当天深夜,有两顶轿子到达伊达军营,每个里面分别坐者一个女孩,当别人问到哪个才是信繁的女儿的时候,两个女孩却都不回答,而且她们的怀中都揣有短刀以防不测。后来这些人才知道,这两个女孩一个就是阿梅,当时她年仅十二、三岁,而另一个则是穴山小助的女儿。此举是为了遇到危难之时,能够有机会保全阿梅的性命。在《老翁闻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在大坂城陷落之时,片仓重长在乱军之中看到一个大约只有十六七岁,并且头扎白绫、手持白柄长刀的美丽女子。当得知她是真田信繁的女儿时,便将其收留。无论如何,阿梅的确是在即将到来的混战中幸免,最终嫁给片仓重长。
关于阿梅的生母存有一些疑问,一些资料中认为其应为竹林院所生,于庆长九年(1604年)生于九度山,该观点与《仙台士鉴》中对其年龄记载大致相符。如此一来她就是与五女御田同年,但有些资料认为信繁的四女栗子却是生于庆长三年,这两者明显有些矛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阿梅之母为高梨内记之女,她在文禄三年(1595年)出生于信州上田,这样在大坂之阵的时候应是二十岁左右,与《老翁闻书》中的年龄记载相差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