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回复: 0

[真神] 叶可明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7
发表于 2023-2-7 17: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叶可明
  
原图链接  来自搜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1937年3月28日
上海市金山县(今金山区)
国籍中国
职业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叶可明(1937年3月28日--)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今金山区)人。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目录 [[url=]隐藏[/url]]

人物简介叶可明(1937.3.28--)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今金山区)人。
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1]
叶可明 ,1956年毕业于建工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并进入同济大学建工系进修。 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函授部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历任上海市建筑工程局所属公司技术员、技术科长、工程师、总工程师、公司副经理、经理及上海市建管局总工程师、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副主任、兼职为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
人物成就长期研究施工技术,形成了针对"高、大、深、重、新"不同对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施工技术体系。提出了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升板机提模提脚手体系。实现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艺;提出了上海软土地基中分地区、级别的支护原则,实现了20米深坑复合支护技术及10米深坑无支撑支护技术;完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管理,实现240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浇灌;提出了商品泵送混凝土双掺技术与级配优化技术路线,实现350米高度混凝土一次泵送到顶;提出了大型构件组合吊装、整体提升及现场工业化技术路线,实现高空特重构件简化施工。取得了10余项国际与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因上海南浦大桥工程,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功臣。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历程真知来自实践真知来自实践―――他的第一学历只是中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祖国建设正需要一大批的建设人才,土木工程人才更是奇缺。那时候,上海的松江还属于苏州地区的行政区域,使得松江人叶可明有机会来到苏州建筑工程学校上学,这是他正式的全日制学历。1956年毕业后,才18岁的他就来到建筑工地担任施工技术员,几十年一直工作在轰鸣的工地一线。他的同济大学毕业文凭还是工作后通过业余时间获得的。他靠实干巧干一步一个脚印靠吃"施工饭"从一个基层技术员走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履历翻开叶院士的人生履历,他直接参与并指挥的工程就有近百个,而参加主持、审定的项目更是数以千计,目前上海的许多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大多凝聚着他的心血。40多年施工实践,他主持了多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攻克了许多建筑界的重大难题,取得了10余项国内与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其中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施工工艺与设备研究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南浦大桥工程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塔施工工艺与设备研究应用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从苏州建筑学校走出来的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叶可明院士对苏州的发展热切关注。担任了苏州科技学院的兼职教授,每次到学校讲课,他都对苏州经济建设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他建议高校应该抓住苏州经济大发展的机遇,把围墙打开,老师学生都能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把产学研结合好。像同济大学一样,与建筑公司、建设单位结合,与典型的大工程结合,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依靠苏州这片土地把学校托起来。同时,学校还要好好利用校友这笔无形的资产,扩大自己的影响,壮大自己的实力。
成绩来自工地成绩来自工地―――58岁他徒手爬上350米高塔
叶可明院士一生经历了多少次施工的困难和成功的喜悦,实在记不清了。但有些重大的攻关场景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一般,还是历历在目。 比如世界上第四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南浦大桥。在建造南浦大桥时,要50米至100米高空各浇灌一根2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大梁,按照传统工艺浇灌这样庞大构件的时间很长,会导致混凝土凝固时间有先后而出现裂痕。原先设计师考虑用等重量替代办法,把一只装有2000吨水的水箱安置在构件上方,浇筑进多少混凝土就放出多少重的水。然而在百米高空建一个2000吨的水箱本身是一个大工程。他提出了向混凝土内掺添加剂以延缓混凝土凝固时间这一办法,不仅达到同样效果,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经费。后来的杨浦大桥、徐浦大桥都按此法施工。 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意境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同样凝聚了叶可明等人的智慧和汗水。东方明珠有3根直径7米、与地面呈60度夹角的斜筒体,从3个方向上至86米处与直筒体相交,这种独特的斜撑结构造型在中外建筑史上留下了令人惊叹的一笔。可当时这一方案还在设计图纸上时,许多国内行家曾认为在施工中根本行不通。后来经过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建工集团承担了这一难题。叶院士拿出一份可行性方案,提出按照3根巨柱的形状用钢筋制成巨大的骨架外形,采用分节脱模斜向振动工艺,用混凝土向其中浇筑,就是这个看上去似乎很简单的办法,使得决策领导最终拍板采用了现在的这一设计方案。东方明珠施工过程中碰到很多难题,但提升450吨天线到468米高空的这一成功攻关是所有重大工程中最让他激动和骄傲的事。因为他是吊升的现场技术总负责,58岁的他天天到现场,有时还需要从离地面280米处沿着狭窄的塔身徒手爬到350米高去处理问题。天线提升遇到了很多困难,他和有关技术人员一起致力攻关,经过上千次模拟测试,最后形成"集群钢绞索承重、液压提升器提升、计算机同步控制"的整体提升方案。可提升前夜,风云突变,风力超过原先预定的可升风力。他预见性地在天线爬升轨道上进行了钢壳混凝土抗强风的工艺处理,使天线照常在空中10级的大风中安全提升到位。 还有既有现代气派、又有民族风格的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上海超高层建筑基础深度一般不超过15米,而建在浦东的高88层的金茂大厦主楼基础开挖深达19.6米,裙房深15.5米,土方量达30万立方米,开挖深度创上海之最。业主和设计单位美国SOM设计事务所把德国专家请来,准备采用土锚杆方法,即先把基坑的土方全部挖出,再做基础工程。在论证时,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叶可明院士指出上海是典型的软土地基,采用上述方法,费用大,把握小。他提出了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基础施工方法,根据不同的基础深度,分步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围护,既减少费用,又能缩短了工期。这个方案实施在工程实施确实起到了不凡的效果。 气魄宏大的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已经成为上海一景,可当初如何支撑向外倾斜的36根头重脚轻硕大无比的大柱难倒了一批专家。叶可明院士依仗丰富的实战经验,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减少原来设计中的钢筋,代之以一组组角钢,再将这一组组角钢焊接成成组的钢型小柱,构成一个劲性十足的大钢柱,就能完全支撑住模板及混凝土的重量。再采用分节浇捣施工,使下节已硬结的钢筋混凝土能承受上节新浇筑的混凝土。如此从下至上施工,到了一定高度,只需再设置一根较小型钢柱,就能防止大柱的横向变形。不仅保证了大柱外型的美观,还减少了大量的陆地支架,施工速度比原来快了一倍。 40多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叶可明院士都在建筑工地上度过,一次次创造性地将图纸上的工程变成实物,一次次地攻克难题,突破前人,设计出独特的施工方法。经历许多的汗水与成功的喜悦,他一直在实践着自己的那句格言:知识是前人的实践,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有真知,才能增知。
叶可明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机遇来自时间机遇来自时间―――他说只是赶上了好时代
除了实践,叶可明院士的词典里另一个重要的词汇就是时间。他深有感悟地说,时间是刚性的又是弹性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每个人在公平的时间里做出的成绩又是不一样的。他告诫年轻人在青年时期要把自己压得紧些。他说他年轻时做事从来是今天事今天毕,从不拖拉,甚至还要多做一点,所以才会在今天让别人感到他做了不少事。的确,叶可明院士以世界一流的速度与质量完成了许多工程,就是他注重实践和时间的最好证明。
人物评价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一生能指挥、参加那么多重大项目的施工设计组织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谈起过去,叶院士微笑着,一再说:"我的确是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遇上了中国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好机遇。其实每次科技攻关都是集体的合力,自己充其量只是只'领头羊'而已。"他举例说他前面有很多才华杰出的总工程师,只是因为时代的缘故,没赶上好机遇,许多人一辈子只做了很小的工程,等机会来了他也退休了,非常遗憾不能很好地展露才华。
人物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建工集团顾问总工程师。
南昌大学访谈叶可明 ,1956年毕业于建工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并进入同济大学建工系进修。 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函授部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历任上海市建筑工程局所属公司技术员、技术科长、工程师、总工程师、公司副经理、经理及上海市建管局总工程师、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副主任、兼职为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干净简朴的衬衫,和蔼的笑容像是一阵轻柔的风给人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这就是叶可明院士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
叶可明院士是建筑施工领域内唯一的院士。1962年他毕业于同济大学,是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叶院士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娴熟的工程师,也是一位资历深厚的副总裁和诲人不倦的教授。身兼数职的他却表示在众多角色中自己最钟情的就是工程师了。"工程师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想使世界更加的美好,工程手段是有不可或缺的。"
"其实选择这条'土木路'也是很偶然的机会,但是我也很庆幸自己能走上这条'土木路'并这样一直为之奋斗。"从小生活在日本占领的半沦陷区经历着炮火的洗礼,家庭的贫困没有让他放弃学习的热情,反倒更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历经了无数苦难的他更是将改造人们的生活这个信念深深地扎根在了心中并愿意用一辈子去实践。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叶院士表示现在的土木工程的大学生动手能力还亟待提高,自动化的普及使学生的手工制图和手算的能力越来越弱,而这两个步骤对于一个建筑人员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 一个合格的施工人员"要勇往直前,既要在战略上有大将风度,又要在战术上细致细心地作好一切准备。实践才是硬道理,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才能称其为合格的建筑人才。"
第一次来到南昌大学的叶院士就被南昌大学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和热情向上的人文气息所吸引,他认为综合性大学更有利于大学生增加对其他学科的了解,更鼓励同学们要将眼界和胸怀放宽阔,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把眼光放到世界去。
叶可明工作室知识是前人的实践,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举一反三,才有真知。--叶可明
叶可明是著名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男,1937年3月出生,上海金山县人。1956年苏州建筑工程学校毕业,1962年同济大学毕业。先后任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直接参与并指挥的工程就有近百个,而参加主持、审定的项目更是数以千计,目前上海的许多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大多凝聚着他的心血。40多年施工实践,他主持了多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攻克了许多建筑界的重大难题。
他先后取得10余项在国内与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其中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施工工艺与设备研究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南浦大桥工程获1 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塔施工工艺与设备研究应用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995年他获得上海市工程建设十大科技明星称。1996年被评选为上海市科技功臣。并在2006年一月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20周年中,被授予"杰出贡献人物"称号。
他长期研究施工技术,形成了针对"高、大、深、重、新,,不同对象,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施工技术体系。提出了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升板机提模提脚手体系。实现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艺;提出了上海软土地基中分地区、级别的支护原则,实现了20米深坑复合支护技术及1 O米深坑无支撑支护技术;完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管理,实现240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浇灌;提出商品泵送混凝土双掺技术与级配优化技术路线,实现350米高度混凝土一次泵送到顶;提出了大型构件组合吊装、整体提升及现场工业化技术路线,实现高空特重构件简化施工。
在建造南浦大桥时,要在50至100米高空各浇灌一根2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大梁,按照传统工艺浇灌这样庞大构件的时间很长,会导致混凝土凝固时间有先后而出现裂痕。原先设计师考虑用等重量替代办法,把一只装有2000吨水的水箱安置在构件上方,浇筑进多少混凝土就放出多少重的水。然而在百米高空建一个2000吨的水箱本身是一个大工程。他提出了向混凝土内掺添加剂以延缓混凝土凝固时间这一办法,不仅达到同样效果,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经费。后来的杨浦大桥、徐浦大桥都按此法施工。
叶可明
[img=300,0][/img]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东方明珠电视塔,同样凝聚了叶可明等人的智慧和汗水。东方明珠有3根直径7米、与地面呈60度夹角的斜筒体,从3个方向上至86米处与直简体相交,这种独特的斜撑结构造型在中外建筑史上留下了令人惊叹的一笔。可当时这一方案还在设计图纸上时,许多国内行家曾认为在施工中根本行不通。后来经过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建工集团承担了这一难题。叶院士拿出一份可行性方案,提出按照3根巨柱的形状用钢筋制成巨大的骨架外形,采用分节脱模斜向振动工艺,用混凝土向其中浇筑,这一设计方案最后获得通过并成功实施。东方明珠施工过程中碰到提升450吨天线到468米高空的这一成功攻关是所有重大工程中最让他激动和骄傲的事。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基础深度一般不超过15米。而建在浦东的高88层的金茂大厦主楼基础开挖深达19.6米,裙房深15.5米,土方量达30万立方米,开挖深度创上海之最。业主和设计单位美国SOM设计事务所把德国专家请来,准备采用土锚杆施工办法,即先把基坑的土方全部挖出,再做基础工程。在论证时,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叶可明院士指出上海是典型的软土地基,采用上述方法,费用大,把握小。他提出了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基础施工方法,根据不同的基础深度,分步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围护,既减少费用,又能缩短了工期。这个方案的实施起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作为浦东新区城建局专家组的成员--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相邻建筑地下工程施工协调技术组组长,叶可明时刻不忘在工程建设中优化方案、解决难题。为协调关系尽心尽力,四处奔波。一次,浦东新区东方路旁的嘉兴大厦工程打桩过猛,导致附近的银行和商业大楼产生裂缝,还影响了不远处变电所的工作。叶可明得悉后,与小组成员一起于星期天赶往现场踏勘,查明原应后,要求施工单位限制打桩速度,并增加排泄地下水的砂井,从而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进行和周围居民的安宁。在浦东陆家嘴地区,由于高楼大厦纷纷开工,深基坑施工的矛盾不断出现。如石油大厦与煤炭大厦,都是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工程,两个项目之间的距离不足10米,而且两者的基坑都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由于距离近,谁先挖土都会影响另一家施工。叶可明同浦东深基坑协调组的专家王铁梦等一起研究,认为两项工程的两个大基坑可合成一个大基坑,这样一来,交界处附近的地下连续墙就可以省略不做,也避免了相互间的基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矛盾。这一锦囊妙计使得皆大欢喜,大厦工程为此节约投资800万元。面对开发浦东进程中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规范施工、强化管理成了当务之急。
叶可明针对浦东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设计中积累的经验,与协调组其他专家一起,协助新区城建局制订了相邻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有关规定,为改善浦东工程建设的管理作出了贡献。
迎接钢结构建设的春天--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 叶可明院士是建筑施工领域内唯一的院士。1962年他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是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他长期研究施工技术,形成了针对"高、大、深、重、新"不同对象,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施工技术体系。他亲自主持设计并施工了上海东方明珠电视观光塔,指挥了杨浦大桥、南浦大桥、上海经贸大厦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施工工程。为此记者采访了叶可明院士,请这位在施工实践中奋斗了一生的院士,谈了钢结构建设科技现代化的话题。
叶可明院士说,目前,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建筑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踏步前进,建筑市场一个又一个高潮迭起,一个又一个大型工程开工,大城市是这样,大型活动是这样,大型场所设施也是这样。作为标志性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奥运会鸟巢体育馆、水立方游泳馆等一大批大型钢结构建筑让世界为之瞩目。现在,就连以前建筑市场欠账较多的省会城市和其他中等城市也出现了开发建设的强劲势头。它们也在积极在建或者筹建各种标志性建筑,比如郑州300米观光塔,以及南京、青岛、温州在建的3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大型城市与中等城市的同步拉动,全国的经济的整体提升,使中国目前的建筑市场如日中天。
由于建筑市场的旺盛需求,钢结构建筑自然随之得到了长足发展。叶可明认为,首先,表现在建筑技术领域,不管是施工能力,还是加工能力,我国都有了很好的条件来搞钢结构,特别是大跨度的钢结构。其次,是钢产量的增多。建国初期,国家虽然也提倡使用钢结构,但是中国的钢产量较少,钢材昂贵,所以建筑行业不得不更多地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的钢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大量使用钢结构建筑变成了可能与现实。由此,今天,钢结构建筑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形成祖国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三,钢结构是一种绿色建筑,它不像混凝土一样,倒在哪里都是废料,并破坏和污染环境。它是可循环的、可持续利用的,这一优势表现得特别明显,废了拆了坏了,送到炼钢工厂加工后,又变成了和以前一样的好钢材,可以在任何地域和建筑中重复使用,同时,钢结构运输简便,安装快捷,具备了文明施工的先决条件。因此,钢结构的使用就成了现阶段需要使用,能够使用和完全可以使用,而且被国家倡导使用的建筑材料,于是便出现了北京、上海机场,上海、广州会展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北京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奥体中心、水立方、广州体育场、长沙体育场、武汉体育场等一大批大跨度、超高层的钢结构建筑群。
钢结构建筑的春天来了,来得如此灿烂而繁华。这让叶可明院士充满了欢乐与期望。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又摆在了这位施工建筑专家面前,那就是随之带来的施工技术问题。因为市场在扩大,建筑在增多,问题在不断提出,科研理论远远滞后于建筑实践的问题在随时发生。叶院士说,现在建筑施工领域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人力而不是现代化,构件与构件之间的结合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方法,而没有更为先进的材料来代替,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胀冷缩给建筑带来的负面作用至今没有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还有,钢结构施工技术扩展开来的设计、研究以及教学等领域,都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取得了10余项国际与国内领先科研成果的叶可明院士对于施工理论与建筑实践及出现的问题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他认为,理论不能远远脱离于建筑实践,问题需要尽快研究探讨,提出解决方案。不然,钢结构建筑春天的到来也会给我们大好的形势增加很多新的麻烦。
叶可明院士很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他认为,在钢结构的春天里,我们必然需要一支合格的施工队伍。这支队伍是保证春天旺盛生机的关键。说到做一名合格的施工技术人才,他讲了5条基本素质。
首先是结构稳定。高大特新的大型钢结构建筑,在施工阶段的安全与房子盖好后的安全同等重要,不是房子盖好了可能会有危险,而是盖房子时就有可能出现危险。世界上的结构事故,往往就发生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因为在这个过程之中,结构都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之下。作为一个负责施工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把握好结构的稳定强度,保证它不会有过大的变形,不会出现倒塌事故,一切都要在技术人员的控制之下。这个建筑过程往往要一年两年三年,其间往往要经历大风、地震,还有不可预见的灾害,所以一定要把握结构的基础,把握结构的稳定。
二是随机应变。一个好的施工技术人员头脑一定要比较灵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工制宜。因为一项大的工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没有先例可参照的,是独一无二的,你永远不可能照搬人家。所以,一定要确定一种最优化的施工方案。为此,这个施工技术人员就一定不能固执,不能一成不变,而要头脑灵活,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把过去的经验和实践灵活地运用到新的工程上面。
三是胆大心细。施工好像打仗一样,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如建筑东方明珠,当时考虑的自然风力是六级,但预想的八级风出现了。这时怎么办?那就只有应对,采取新措施。所以胆子一定要大,但心却一定要细。打仗的时候要准备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施工也一样,要考虑好足够的预备力量和后备的措施。要勇往直前,既要在战略上下决心,有大将风度,又要在战术上细致细心地作好一切准备。
四是谦虚谨慎,集思广益。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么都懂,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做到技术民主,这是做好工作的本钱,因为这样做可以把各种好的办法吸收过来。
最后就是成功不自居。成功了,好像都是自己的,把一切好处都给自己留着,这样,下次就没有人帮你了。何况,建筑业是千军万马的事业,几十个人、上百个技术人员都在一起努力,所以你不能将功劳全给自己。成功了,要把功劳归于大家,不能自居。
叶可明院士做的正像他说的那样,在他指导的好几个大项目上都将自己的名字取消了,比如上海经贸大厦和浦东机场。他说自己与工程技术人员关系处得很好,这也是因素之一。
视频叶可明院士为一建集团科技大会致贺词
参考来源
  

                                                                取自“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叶可明&oldid=4314733”                                                       
分类
隐藏分类:



相关页面
  • 本页面最后编辑于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1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15:32 , Processed in 0.0519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