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2-10 09: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潘承洞(1934·5·26-1997·12·27),男,江苏省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 [1]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5月晋升为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
潘承洞在解析数论研究中成绩卓著,尤以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为中外数学家所赞誉。他还倾注大量心血著书立说和培养青年人才。他和潘承彪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一书,是“猜想”研究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学术专著,被国内外数学家评价为“成功的再创造”、“解析数论研究宝库中的又一新作”。
人物关系
潘承洞的人物关系
共2个词条 1223阅读
潘承彪
弟弟
展涛
学生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潘承洞的著作
共7个词条 1692阅读
哥德巴赫猜想(第二版)
《哥德巴赫猜想(第二版)》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承洞、潘承彪。
初等数论
《初等数论》是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承洞、潘承彪。
模形式导引
《模形式导引》是2002年6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承洞,潘承彪。
潘承洞文集
《潘承洞文集》是2002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部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潘承洞。
山东大学历任校长
共16个词条 2.4万阅读
李术才
任期:2022年-今
樊丽明
任期:2017年-2022年
张荣
任期:2013年-2017年
徐显明
任期:2008年-2013年
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
共671个词条 42.8万阅读
王圩
逝世日期:2023.01.26
钱逸泰
逝世日期:2023.01.14
陆熙炎
逝世日期:2023.01.04
杨福愉
逝世日期:2023.01.05
1991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当选院士
共38个词条 6560阅读
丁大钊
核物理学家
王业宁
物理学家
甘子钊
物理学家
吕敏
核物理学家
1995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数学力学奖得主
共4个词条 1823阅读
谷超豪
谷超豪(1926.5.15—2012.6.24),汉族,浙江温州人,数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6月,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1月,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88年2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99年8月,担任温州大学校长。谷超豪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齐性黎曼空间、无限维变换拟群、双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规范场理论、调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首次提出了高维、高阶混合型方程的系统理论,在超音速绕流的数学问题、规范场的数学结构、波映照和高维时空的孤立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张恭庆
张恭庆,1936年5月29日生于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研究与高等人才培养中心主任。张恭庆于1954年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毕业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1959年至197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助理教授;1978年至1982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系副教授;1983年起,张恭庆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1988年至1999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恭庆长期坚持数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廖山涛
廖山涛(1920年1月4日—1997年6月6日),湖南衡山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生前是北京大学教授。廖山涛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算学系;1946年—1947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系助教;1948年—1950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助理研究员;195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1953年—195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5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8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7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廖山涛毕生从事代数拓扑和微分动力系统领域的研究。
潘承洞
潘承洞(1934·5·26-1997·12·27),男,江苏省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5月晋升为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潘承洞在解析数论研究中成绩卓著,尤以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为中外数学家所赞誉。他还倾注大量心血著书立说和培养青年人才。他和潘承彪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一书,是“猜想”研究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学术专著,被国内外数学家评价为“成功的再创造”、“解析数论研究宝库中的又一新作”。
中文名潘承洞 国 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34年5月26日 逝世日期1997年12月27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 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信 仰共产主义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主要成就
▪ 科研成就
▪ 人才培养
3 获奖记录
4 社会任职
5 出版图书
6 人物评价
7 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编辑
播报
潘承洞
潘承洞(13张)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5月26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旧式大家庭中,他父亲名子起、号艮斋,母亲高嘉懿江苏省常州市人。 [1]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8月,考入苏州振声中学初中。 [1]
1949年,毕业后考入苏州桃坞中学高中,读高中时,他发现《范氏大代数》一书中一道有关循环排列题的解答是错的。 [1]
1952年,潘承洞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3]
1956年10月,潘承洞以优异成绩毕业,留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工作。
1957年,潘承洞考取闵嗣鹤教授的研究生,闵嗣鹤教授极有远见地为潘承洞确定了研究方向:L函数的零点分布及其在著名数论问题中的应用。在学习期间,他还参加了华罗庚教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的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与陈景润、王元等一起讨论,互相学习与启发。
1961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山东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
1962年,潘承洞通过对大筛法与L函数零点分布结论的改进,证明了命题成立,这是一个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领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进展,在这之前,尚未有任何人对r给出具体数值。
1963年,又证明了(1十4),发表论文《表大偶数为素数与一个不超过4个素数乘积之和》。这些成果使中国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实现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关键性突破。 [2]
1973年,潘承洞提出并证明了一类新的素数分布均值定理。
1979年,发表论文《一个新的均值定理及其应用》 。
1979年至1986年,先后任山东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1979年7月,在英国达勒姆举行的国际解析数论会议上,潘承洞应邀以此作了一小时的报告,受到华罗庚和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4]
1981年,出版了潘承洞与潘承彪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对猜想的研究历史,主要研 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介绍与有价值的总结,得到了国内外数学界的一致好评。 [4]
1982年,又发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新尝试》一文,提出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不同于经典“圆法”的新途径,其误差项既简单又明确,受到国际数学界的极大关注,认为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探讨。 [2]
1986年,举办的山东大学教工桥牌赛上,他不但登场献技,赛后还亲自为获奖选手书写并颁发了获奖证书。 [5] 同年底, 被任命为山东大学校长。
1997年12月27日,在济南病逝。 [2]
主要成就
编辑
播报
科研成就
1956-1960年,主要从事L—函数零点的分布研究,首先得出关于算术级数中最小素数的上界定量估计,曾被广泛引用并作为一个定理。
1961-1965年,主要从事被誉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他第一个得到了"算术级数中最小素数"的上界定量估计。这一工作被国际数学大师哈斯作为一条定理收入其名著《数论》中。 六十年代,他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首先确定出命题(1+C)中常数C的具体数值,证明了命题(1+5)和(1+4),两次在这一著名世界难题研究中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七十年代,他在简化陈氏定理(1+2)时提出并证明了一条新的均值定理,该定理成为"筛法"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为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由于以上工作,他与陈景润、王元一起共同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八十年代以后他致力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解决,他所提出的研究"猜想"的新途径,完全不同于经典的"圆法",其崭新的学术思想为国际数论界所关注。 [2] [6]
在三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潘承洞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1981 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潘承洞与潘承彪合著的《Goldbach猜想》,对猜想的研究历史、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介绍与有价值的总结。1992年,科学出版社又出版了该书的英文版。潘承洞还与潘承彪合著了《素数定理的初等证明》(1988),亲自撰写了科普读物《素数分布与Goldbach猜想》(1979)。这些著作对中国数论的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潘承洞在解析数论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算术数列中的最小素数,2:哥德巴赫猜想,大筛法,以及素数分布的均值定理,3:小区间上的素变数三角和估计与小区间上的三素数定理,4:哥德巴赫数的例外集,5:大筛法及其应用。 [7]
●
学术论著
论文
[1] On (n) and (n), Bull. Acad. Polon. Sci. Cl. III, 4(1956), 637-638.
[2] On (n) and (n), Acta Sci. Nat. Univ. Pekinensis, 2(1956), 303-322. (in Chinese)
[3] On the Least Prime in an Arithmetical Progression, Sci. Record , New Series, 1(1957),311-313(in English)£?283-285.(in Chinese)
[4] On the Least Prime in an Arithmetical progression, Acta Sci. Nat. Univ. ekinensis, 4, 1 (1958), 1-34. (in Chinese)
[5] Some New Results on Additive Theory of Prime Numbers, Acta Math. Sin., 9 (1959), 315-329. (in Chinese)
[6] On the 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a Kind of Multiple Integrals, Sci. Record, New Series, 3(1959), 534-537 (in English) 430-432.(in Chinese)
[7]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undamental Equation of Flat Skulls,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61.
[8] On Representation of Even Numbers as the Sum of a Prime and an Almost Prime, Acta Math. Sin., 12(1962), 95-106 (in Chinese); Sci. Sin., 11 (1962), 873-888. (in Russian)
[10] On Representation of Large Even Numbers as the Sum of a Prime and a Product of at most four primes, Acta Sci. Nat. Univ. Shangdong, 1962, no.2, 40-62 (in Chinese); Sci. Sin., 12,(1963), 455-473. (in Russian)
[12] Generalized Cauchy Formula, J. Shandong Univ.,1962,9-13. (in Chinese) [13] On Dirichlet Functions (Russian), Sci. Sinica, 12(1963), 615.
[14] On the K-th Mean Value of the Class Numbers of Imaginary Primitive Quadratic forms, Sci. Sinica, 12(1963), 737-738. (in Russian)
[15] On the Least Prime in An Arithmetic Progression,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63, 22-42. (in Chinese)
[16] A note on the Large Siev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Acta Math. Sin., 13(1963), 262-268. (in Chinese)
[17] New Application of Linnik's Large Sieve Method, Sci. Sini., 13(1964), 497-508.
[18] New Application of Yu. V. Linnik's Large Sieve Method, Acta Math. Sin., 14(1964), 597-606(in Chinese); Sci. Sin., 13(1964), 1045-1053. (in Russian)
[19] On the K-th Mean Value of the Class Numbers of Imaginary Primitive Quadratic Forms,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63. (in Chinese)
[20] On the Distribution of Zeros of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64.(in Chinese)
[21] On the Zeros of the Zeta Function of Riemann, Sci. Sinica, 14(1965), 303-305.
[22] Spline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75, no. 3, 64-75. (in Chinese)
[23] Spline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I), ibid. 1975, no. 4, 56-77. (in Chinese)
[24] Spline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II), ibid. 1976, no. 1, 63-78. (in Chinese)
[25] Spline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V), ibid. 1976, no. 2, 59-73.(in Chinese)
[26] On Representation of Even Numbers as the Sum of a Prime and an Almost Prime (with Ding Xiaxi, Wang Yuan), Sci. Sin., 18(1975), 599-610.
[27] On Representation of Even Numbers as the Sum of a Prime and an Almost Prime (with Ding Xiaxi, Wang Yuan), Chinese Sci. Bul., 20(1975), 358-360. (in Chinese)
[28] A Mean value Theorem (with Ding Xiaxi), Acta Math. Sin., 18 (1975), 254- 262. (in Chinese)
[29] On Representation of Large Even Numbers as the Sum of a Prime and an Almost Prime (with Wang Yuan and Ding Xiaxi),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75.
[30] Correction to "A Mean value Theorem" (with Ding Xiaxi), Acta Math. Sin., 19(1976), 217-218. (in Chinese)
[31] Goldbach Problem,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78, 46-53. (in Chinese)
[32] A New Mean Value Theorem (with Ding Xiaxi), Sci. Sinica, Special Issues (II), 2(1979),149-161.
[33] On the Exceptional Set of Goldbach's Numbers (with Chen Jingren),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79,1-27(in Chinese); Sci. Sin., 23(1980), 219-232(in Chinese); Sci. Sin., 23(1980), 416-430.(in English)
[34] A New Mean Value Theorem and Its Applications, Recent Progress in Analytic Number Theory (edit. H.Halberstam), vol. 1, 275-287. Academic Press, London, 1981.
[35] A New Mean Value Theorem and Its Applications, Chin. Ann. of Math., 1:1(1980),149-160.
[36] Goldbach Numbers, Chinese Sci. Bull., Special Issue, 1980, 71-73.(in Chinese)
[37] On the Minor Arcs of Goldbach Problem,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80,1-4. (in Chinese)
[38] On Goldbach Problem,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81,1-6. (in Chinese)
[39] A New Attempt on Goldbach Conjecture, Chin. Ann. of Math., 3:4(1982), 555-560.
[40] An Estimate of Trigometric Sums, Acta Sci. Nat. Univ. Shandong, 1982,19-23. (in Chinese)
[41] On Estimation of Trigometric Sums over Primes in Short Intervals (I) (with Pan Chengbiao), Sci. Sinica, 31(1988), 1121-1128(in Chinese); 32(1989), 408-416. (in English)
[42] Analytic Number Theory in China (II), (with Pan Chengbiao, Xie Shenggang),AMS, Contemparary Math., 77(1988), 19-62.
[43] On Estimation of Trigometric Sums over Primes in Short Intervals (II) (with Pan Chengbiao), Sci. Sinica, 32(1989), 641-653.
[44] On Estimation of Trigometric Sums over Primes in Short Intervals (III) (with Pan Chengbiao), Chin. Ann. of Math., 11B:2(1990),138-147.
[45] On Representation of Odd Numbers as Sum of Three Almost Equal Primes (with Pan Chengbiao), Acta Sci. Nat. Univ. Sichuan, Special Issue, 1990, 172-183.
著作
与学生于秀源一起
与学生于秀源一起
1. 素数分布与哥德巴赫猜想,,山东科技出版社,,济南,1979。
2. 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彪合著), 科技出版社,,北京,1979。
3. 阶的估计(与于秀源合著), 山东科技出版社, 济南, 1984。
4. 素数定理的初等证明(与潘承彪合著), 上海科技出版社, 上海, 1988。
5. 解析数论基础(与潘承彪合著), 科技出版社, 北京, 1991。
6. 初等代数数论(与潘承彪合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 济南, 1991。
7. Goldbach Conjecture (with Pan Chengbiao), Science Press, Beijing,,1992。
8. 初等数论(与潘承彪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1992, 凡异出版社, 台湾 新竹, 1995。
9. 简明数论(与潘承彪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
人才培养
在山东大学数学系任教的 30 多年中, 为大学生、研究生开设了10多门课程, 如数学分析、高等数学、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阶的估计、计算方法、初等数论、拟保角变换、素数分布、堆垒素数论、Goldbach猜想等等。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提纲挈领,讲透精华。他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循循善诱,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1978年国家重新开始招收研究生起,至1997年去世,他总共指导培养了14名博士研究生和20多名硕士研究生, 如学生:于秀源、王炜、张文鹏、李红泽、李大兴、郑志勇、刘建亚、蔡天新、王小云 [8-9] 。 [1] [4-5] [10]
●
学术谱系
王小云,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1987年考入山东大学教学系研究生。1989年,王小云听从导师潘承洞院士、于秀源教授的建议,将研究方向由“解析数论”转向新兴的“密码学”。2019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11]
获奖记录
编辑
播报
所获奖项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1995 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 获奖
1982 获得了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12] 获奖
1981 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均值定理与哥德巴赫猜想》 获奖
1978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 《大偶数理论》 获奖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1988 获山东省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5] 获奖
1984 被评为全国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2] 获奖
1979 国务院授予潘承洞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 获奖
1978 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 获奖
社会任职
编辑
播报
1979-1986年,先后任山东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 [1]
1984年7月起,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1986年-1997年,担任山东大学校长。 [1] [6] [13]
曾任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励委员会委员,及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6] 山东省科协主席,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数学年刊》常务编委。 [1]
出版图书
编辑
播报
初等数论(第三版)
作者名称 潘承洞
作品时间 2013年08月29日
《初等数论(第三版)》是2013年8月29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承洞、潘承彪。
【正版现货】初等数论
¥20.00
¥55.60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初等数论 第三版 高等学校数学教材 潘承洞,潘承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5.00
¥48.00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初等数论 潘承洞 潘承彪第3版 北京大学
¥51.4
服务由京东提供
上新 初等数论(第3版)/潘承洞等
¥52.7
服务由京东提供
初等数论(第三版) 潘承洞 潘承彪 大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BJDX
¥57.00
¥61.99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模形式导引
作者名称 潘承洞
作品时间 2002年6月1日
《模形式导引》是2002年6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承洞,潘承彪。
模形式导引——高等学校数学教材 潘承洞,潘承彪 9787301055168 北京大学出版社
¥27
¥31.00
服务由京东提供
模形式导引 潘承洞,潘承彪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055168
¥177.20
服务由京东提供
哥德巴赫猜想
作者名称 潘承洞
作品时间 2011年11月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
解析数论基础
作者名称 潘承洞
作品时间 1997年8月1日
查看更多书籍
人物评价
编辑
播报
家人合影
家人合影(6张)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潘承洞为山东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山东大学今天的学科布局和特色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潘承洞先生爱才、惜才、用才,是首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教育家。(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评) [7]
潘校长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和品格却时时影响和激励着我们。(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展涛评)
潘承洞院士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山东大学和山东省,他在世界数学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两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兰院士评)
潘承洞院士为人爽快、坦荡,他不只关心自己的学科而是关心整个学校,他对年轻人也充满信任、鼓励,人们不知不觉间就会受到很大的鼓舞,潘先生的精神不仅是山东大学而且是中国数学界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科学院王元院士评)
潘承洞院士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建设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刘玉柱教授评)
后世纪念
编辑
播报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铜像
铜像
铜像(2张)
2007年10月27日上午,数学家潘承洞院士铜像揭幕仪式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大厅隆重举行。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铜像
2013年1月3日,数学家、教育家,山东大学原校长潘承洞铜像揭幕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举行。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