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词条
- 添加义项
- 同义词
- [url=]收藏[/url]
- [url=]分享[/url]分享到[url=]QQ空间[/url][url=]新浪微博[/url][url=]人人网[/url]
西摩·赫什(1)
1959年,进入新闻界,就职于 芝加哥市新闻局。1963年,任美联社芝加哥、华盛顿特区记者。19 65年,成为专跑 五角大楼的记者。1969年,率先揭露了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的 “美莱大屠杀”,从此名声大振,并获得1970年的 普利策国际报道奖[2]。1972年,西摩·赫什进入《 纽约时报》。后曾就任于《纽约客》杂志社,负责军事和国家安全事务的报道。2004年,凭借对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的报道,第五次摘得 乔治·波尔克新闻工作者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获奖次数最多的个人。 [3]主要作品有书籍 《美莱四号》《坎姆勒特宫的阴暗面》等。 [3]
快速导航
西摩·赫什
如何获得
| 代表作品 | 《美莱四号》、《坎姆勒特宫的阴暗面》[3]
展开
| 职业 | 记者
展开
| 国籍 | 美国
展开
| 出生地 | 芝加哥[2]
展开
| 性别 | 男
展开
|
|
目
录
1人物经历编辑
早年经历1937年4月,生于芝加哥一个犹太家庭,毕业于芝加哥大学。[3]
工作经历1959年,进入新闻界,就职于芝加哥市新闻局。西摩·赫什
1961年,与人合办报纸,因经营不善很快关门。[3]
1963年,任美联社芝加哥、华盛顿特区记者,并长期为《大西洋月刊》《新共和》《纽约时报》等杂志和报纸撰写与越战有关的报道。[2]
1965年,他被提拔成为了专跑五角大楼的记者。[2]
1972年,西摩·赫什进入《纽约时报》。
后来就任于《纽约客》杂志社,负责军事和国家安全事务的报道。[2]
报道经历1969年,揭露了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的“美莱大屠杀”。赫什获知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1968年3月16日,美军一个连队进入越南广义省的美莱村,开始了持续几个小时的大屠杀,整个村子109名村民无一幸免。11月12日,他在《圣路易报》发文《在美莱:我们发疯了》揭发了这场大屠杀。第二天36家媒体争相转载,引起大规模反战游行,最终导致美国从越南撤军。赫什说,他只不过让美国人意识到,他们的孩子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变得和纳粹一样凶残。美国36家报纸转载了赫什揭露美莱村美军暴行的报道,消息震动美国,引发大规模反越战游行,并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 尽管涉案军人最后并未受到严惩,大多数逍遥法外,但是赫什的报道在美国和世界人民面前揭露了侵越战争反人性的残暴真相,激起全球反战浪潮。美莱村事件被认为是越南战争的转折点之一,它还促成了反对在东南亚部署美军的民众情绪。随后他找到参与屠杀的其他士兵,在《圣路易报》上刊登了他们的故事。最后结集成书《美莱四号:对一场大屠杀和其后果的报道》,赢得1970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国际报道奖。
1997年,赫什推出《坎姆勒特宫的阴暗面》,告诉国人他们喜爱的总统竟然招妓、暗杀,还与黑手党有染。
2004年,他披露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入侵伊拉克,绕过中情局正常的情报分析,寻找“莫须有”罪名。此后又发表系列文章揭露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凭借对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的出色报道,他第五次摘得乔治·波尔克新闻工作者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获奖次数最多的个人。他还揪出丑闻背后指使者拉姆斯菲尔德。为此赫什被军方看成是“新闻界中的恐怖分子”,甚至有人威胁说,要在取证标准较低的英国以诽谤罪起诉他。对美国虐俘事件进行系列报道,再一次掀起了美国国内新闻监督政治的高潮。
2005年1月,他宣称美国正在伊朗展开秘密行动,识别打击目标。
2006年4月,他报道说美国正考虑使用小型核武器摧毁伊朗的地下铀浓缩设施;11月,他又称美国中情局根本没有伊朗开展秘密核武计划的证据。
2007年3月4日,他在出版的《纽约客》中透露,五角大楼已成立了一个特别任务小组,制定轰炸伊朗的应急计划。只要美国总统布什一声令下,特别任务小组将在24小时内执行轰炸任务。这是他极力要提醒公众的一项工作:美国政府在酝酿对伊朗用兵。[3]
2023年2月8日晚,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布调查报告,指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露事故是此前一直将矛头对向俄罗斯的美国政府所为。据赫什所说,2022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在一次军演的掩护下,在管道下埋设了爆炸装置,以完成美国总统拜登亲自发出的命令。对此,白宫、美国中情局等美政府机构则紧急否认。他发表在其个人网站、题为《美国是如何毁掉北溪管道的》的调查文章在发布11个小时内,已被英国《泰晤士报》、路透社、法新社、俄新社等各国权威媒体转述,引起广泛热议。这篇指向鲜明的调查报告,将美国置于风口浪尖,也使得美国政府机构纷纷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1]
2主要作品编辑
[td]书名 | 出版日期 | 《针对所有敌人:海湾战争综合症,美国患病老兵和他们政府的战争》 | 2000年 | 《坎姆勒特宫的阴暗面》[3] | 1997年 | 《参孙的选择:以色列核武库和美国外交政策》 | 1991年 | 《美莱四号》 | 1970年 | 《生化武器:美国秘密武器库》
|
|
3荣誉记录编辑
1970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国际报道奖。[2]
2004年,凭借对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的出色报道,他第五次摘得乔治·波尔克新闻工作者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获奖次数最多的个人。[3]
4个人生活编辑
赫什出生在芝加哥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有个双胞胎兄弟和一对双胞胎姐姐。他的父母是来自立陶宛和波兰的移民,他们讲依地语并在芝加哥城南部开了一家小的干洗店。家庭条件的好转使赫什可以生长在海德公园附近的上流社区。但和所有美国当时的少年一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反叛精神也影响着少年赫什,1955年在他读高中的时候,抽了第一支大麻。进入芝加哥大学之后,赫什仍然不是一个好学生,他所迷恋的只有棒球、桥牌、填字游戏和小说。
大学毕业后,放荡不羁的赫什找工作遇到了困难,不得不在一家小药店里干点零工。后来,他被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录取,但不久后就因学习成绩差而退学。贫困潦倒的赫什不得不再次回到那个药店,直到他在市新闻局找到了一份工作。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去报道一个下水道电路失火的事故。他很快发现,原来生活中除了桥牌和填字游戏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东西。他的第二个任务是去报道一个凶杀案,从此后,他那天生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敏锐逐渐显露了出来,一个普通的凶杀案在他的报道下几乎吸引了全芝加哥城所有人的眼球。[2]
5人物评价编辑
他常常像狼一样嚎叫着,深入到世界的最黑暗处,尽可能地睁大眼睛,以看清肮脏的人性。[3](美国《沙龙》杂志评)
在纽约上流社会,西摩·赫什像一头闯进瓷器店的公牛,凭着记者敏锐的嗅觉、执拗的正直和广泛的人脉,以美联社、《纽约时报》和《纽约客》等知名媒体作平台,孜孜不倦地“扒粪”,把军方和政界的丑闻披露给公众,缔造了新闻史上一个福尔摩斯式记者的传奇。[3]
赫什在面临许多报纸不信任和不重视的情况下,虽然了解情况有限,但是他充分发挥了主动性,毫不畏缩,坚持不懈,终于突破了美莱事件这一重大新闻。赫什的报道符合普利策一向称道的新闻写作最高标准。[4](普利策国际报道奖评选委员会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