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1|回复: 10

元春看戏: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牡丹亭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发表于 2022-6-4 22: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春为什么赏龄官?元春看戏: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牡丹亭

长安昭阳王
2022-03-26 11:51

关注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33】

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元春看戏,为何赏龄官?



第一出,是《一捧雪》的“豪宴”。《一捧雪》是因一个珍品玉杯,被人害的家破人亡。《红楼梦》中也有一个珍品玉器,通灵宝玉,最终因宝玉被人害的国破家亡,所以《一捧雪》是预演《红楼梦》。“豪宴”是《一捧雪》的第五出,莫怀古初到京城,拜见严世蕃,在严府饮宴,谈说古玩,为以后埋下祸根。“豪宴”不是小旦主戏。



第二出,“乞巧”,可出自白朴的元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也可出自洪昇的《长生殿》。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乞巧”是第一折: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庆赏七夕,他赐杨贵妃七宝金钗和百花钿盒以表深情。深夜二人共赏月景,因感于牛郎织女地久天长,对天盟誓:“愿世世永为夫妇!”在《长生殿》中,第二出“定情”赐杨贵妃金钗、钿盒,第廿二出“密誓”杨贵妃乞巧,二人山盟海誓。唐明皇赐杨贵妃“七宝金钗”,是“宝钗”之名的来源,也指明宝钗实为“金”钗,宝玉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此戏演绎安史之乱中杨贵妃之死,即宝钗之死,并非伏元妃之死,元春并非主角,也无杨贵妃之专宠。“乞巧”也非小旦主戏。



第三出,是《邯郸梦》的“仙缘”。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邯郸梦》便是四梦之一,即黄粱一梦。“仙缘”演卢生梦醒,恍然大悟,随仙升天。此折的重点内容是众仙警醒卢生的戏,比如铁拐李:“甚么大功臣?掘断河津,为开疆展土害了人民。勒石的功名何处也?你个痴人!”卢生一一答谢:“我是个痴人!”反映一切皆是虚幻,正合红楼梦。卢生的仙缘伏贾宝玉经历虚幻后,最终梦醒。“仙缘”也非小旦主戏。



插一句:卢生梦醒彻悟后,便随吕洞宾升天,接替何仙姑当扫花人了。宝玉生日,芳官唱的《赏花时》,是《邯郸梦》第三折“度世”中何仙姑所唱,是在吕洞宾下界寻找仙缘之前,嘱吕洞宾不要迟了,叫人留恨。芳官所唱“翠凤毛翎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与原词“翠凤翎毛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相比较,有多处改动。红楼梦中,谁指何仙姑?显然是黛玉,芙蓉是荷花,第五回众仙姑迎接绛珠妹子,却见到宝玉,说宝玉浊物,令宝玉自惭形秽。而且贾母把小生藕官指给黛玉,把正旦芳官指给宝玉,明确指定宝玉黛玉配,正旦芳官演莺莺小姐等,都是芳官影射黛玉,所以芳官的何仙姑唱词,即指黛玉。因此解读宝玉生日《赏花时》,也要纵向串接此线索。



第四出,是《牡丹亭》的“离魂”。《牡丹亭还魂记》也是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之一,演小姐杜丽娘游园,春景触动春情,梦到和一个书生在牡丹亭云雨,梦醒后思恋成病,竟然不治而死,化为魂魄寻找书生柳梦梅,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超越生死的理想。所以此戏重点不是离魂,是还魂,是重生。“离魂”是小姐临死的这段戏,在中秋之夜,拜谢爹娘,并求爹娘“葬我梅树之下”,“离魂”最后一句是:“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



《牡丹亭》离魂

《牡丹亭》缠绵动人,文辞典雅,口齿噙香,余味犹长,比如: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离魂”中既有小姐杜丽娘,也有丫鬟春香。龄官是小旦,既可演旦,也可演贴。从贾蔷命龄官作“游园”、“惊梦”,可知龄官演的是“离魂”中的小姐,因元春喜欢,所以贾蔷趁热打铁,让龄官继续演杜丽娘游园和惊梦。但小旦龄官认为演小姐非本角之戏,非要作“相约”、“相骂”中的丫鬟云香,这是《钗钏记》里的两出,丫鬟云香都是主戏,可见龄官演丫鬟更拿手。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从贾府中十二个小戏子,说明当时戏剧处于“江湖十二角色”的时期,这是在明朝到康熙年间,昆剧角色行当还是十二个:



生、旦、净、末、丑、外、老旦



小生、小旦、小净、小末、小外



注意当时没有闺门旦、刀马旦、贴旦、彩旦、青衣这些细分,所以像“乞巧”中的杨贵妃,必是正旦来演。丫鬟云香,必定是小旦演。但因没有闺门旦,小姐杜丽娘,既可由正旦演,也可由小旦演。比如芳官说藕官烧纸之事,“藕官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说明小旦可以演杜丽娘、莺莺这样的小姐,跟小生演对手戏。芳官角色是正旦,洗头被干娘打,哭的泪人一般,麝月笑道:“把一个莺莺小姐,反弄成拷打红娘了。”说明正旦演莺莺小姐。



所以在这四出戏中,龄官能被赏的戏,只有《牡丹亭》的“离魂”,龄官演小姐杜丽娘。如果龄官在“离魂”中演丫鬟春香,只是个配角,不会被赏,而且贾蔷也不会让她继续演“游园”、“惊梦”的小姐戏。龄官非要作“相约”、“相骂”的丫鬟云香,说明其本角戏是丫鬟云香这种活泼娇憨的角色,正是强调龄官在“离魂”中演的非本角戏,演的是小姐杜丽娘。



龄官演杜丽娘“离魂”,为什么元春要赏龄官?因为龄官像黛玉,用龄官比黛玉,就是黛玉离魂,后来还魂,起死回生,是黛玉还魂记!“月明林下美人来”,黛玉是“绛珠草一株”,是朱明的代表,所以黛玉还魂就是朱明还魂!“离魂”最后一句“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就实现了。“月落重生”是“复明”,“红”是“朱”,月落重生灯再红:复明,再朱。所以黛玉的《牡丹亭还魂记》便是:朱明还魂!



“朱明还魂”是本书主旨,也是作者“有话说不出的大心事”。



龄官画蔷之谜便也解了:用龄官画了“几千个蔷”给宝玉看的夸张手法,是给读者看,强调“蔷”和龄官!读者仔细看仔细想:贾蔷和龄官有什么事?便是18回,贾蔷让龄官演《牡丹亭》的杜丽娘。而且宝玉看到画蔷的这个女孩子像黛玉,便是黛玉《牡丹亭》离魂又还魂,也是元春赏龄官的原因,上面说过了。



36回后,龄官便消失了,小旦换了菂官,再换了蕊官。说明龄官的角色功能已经完成,更突出龄官在前面专门表达的意义。



在多个线索,头绪很多时,要注意区分线索和证据:



有些是线索,不能作为证据。拿湘云来说,纵居那绮罗丛,一丛浅淡一丛深,都只能作为怀疑此人是丛帝的线索,不能认定为证据,因为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也可以不这样理解。但“明开夜合”的“棔”字,可作为湘云是丛帝的证据,是丛帝这个人物特有的属性,既是夜合树,又是开明帝,不能用巧合、无意解释



再以妙玉为例,因为中秋夜加入黛玉、湘云父子之列,以及续诗“香篆销金鼎”,甚至“赑屃”和“啼玉一声猿”,都是线索。从“赑屃”你可以怀疑此人是龙子,从“猿”你可以怀疑此龙子是属猴的定王,但都不能作为证据。但在“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之前,把“唐”和“五代”写反,并解出“一鑑”时,便能作为证据确定此人就是定王,因为“一鑑”是定王出家的名号,而且把“唐”和“五代”写反显然是作者故意为之。



所以,发生在历史人物身上的历史事件,一个人物特有的属性等可以作为证据。而且不能是孤证,假如妙玉出现了“一鑑”这样的证据,但没有其它任何线索表示此人是皇子、定王,那很有可能是你理解错了,瞎猜乱解。一般来说,我们读红楼梦过程中怀疑的“线索”,大部分是错的,所以在综合比较、相互验证中逐渐淘汰错误的怀疑,是一个正常、必须的过程,避免草木皆兵、全盘接受。尤其是对相互矛盾的线索和证据,必须综合分析,甄别真伪



点击看上一文: 拿黛玉比戏子,龄官画蔷,为什么龄官不演《牡丹亭》游园、惊梦?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1: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显祖《牡丹亭》10则名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时间: 2020-08-30 16:44:45

****************

汤显祖《牡丹亭》10则名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作者:素佛堂

发表时间:18-06-1321:00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1、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出自《牡丹亭·题记》,人世间的事情,不是人世间的人能说得完和经历得完的,表达出一种身为人的渺小和无奈,天大地大,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是从什么开始的,发觉时已经深入骨髓了。

3、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出自《牡丹亭·标目》但是相思莫相负:这里的“但是”是“只要”的意思。只要彼此思念不要忘怀,不要相互辜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是约定再世姻缘的地方。

4、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奈何天: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表示百无聊赖的思绪。这优美的景色美好的时光,让我怎样面对, 那让人快乐的事情正在谁家的院子里面上演?

5、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黄莺遇到风和日暖,歌声就变得婉转畅快;男女有了爱情,就不由得眉开眼笑。

6、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因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因为情而生。

7、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为了你这位貌美如花,流年似水(指青春易逝,合在一起其实就是“年轻貌美”的意思)的眷侣啊,把这儿都平白找遍了,(哪知道)你却在幽静的深闺里独自神伤呢?

8、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如若这花花草草任人爱恋,而人又是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一切都由自己决定,那么纵或还有什么不称心的事情,也不会怨天尤人了。

9、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人容易老去,很多事难以预料,好梦难以长久,深情一点,只换得浅土三分,只留半壁斜阳,青春易拭,世事难料,好梦难圆。

10、庭树不知人去尽,秋春还放旧时华。多情唯有池中鲤,犹为离人护落花。

庭院里的树木不知道人已经走光了,暮春初秋的时候还像以前一样芳华依旧。只有池塘里的鲤鱼最多情,依旧帮着离开的人守护着凋落的花瓣。

****************

《牡丹亭》名句:如诗一般的美丽
作者:乌衣巷的记事本

发表时间:02-0407:04
一 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必须砍的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

昆曲《牡丹亭》
二 半月之前,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著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正是: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三 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

牡丹亭
四 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愚老恭承捧珠之爱,谬加琢玉之功。五 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竹篱茅舍酒旗儿叉。雨过炊烟一缕斜。

六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

七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八 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绫罗。九 书要埋头,那景致则抬头望。十 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十一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十二 如花 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十三 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十四 夫婿坐黄堂,娇娃立绣窗。怪他裙裾上,花鸟绣双双。

牡丹亭
十五

春望逍遥出画堂,(张说 )

闲梅遮柳不胜芳。(罗隐)

可知刘阮逢人处?(许浑)

回首东风一断肠。(韦庄)

****************

传奇古树:“连理枝”与“同根生”
作者:丽丽的家常事

发表时间:08-2618:56
三山五岳之中,南岳衡山秀冠天下。造物主仿佛对这片土地格外偏爱,将最美的山岳之姿、最碧透清澈的水潭、最灵秀的花花草草一股脑儿全部堆到这里,任谁到了南岳,望着绵延不绝的七十二峰,都要由衷赞叹一句:“好美!

人们都说,南岳之美,美在山峦,但在我看来,也美在一株一株藏于深山的传奇古树。唐朝诗人徐凝在盛赞扬州月色时,写下了这样的名句:“天下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套用一下大诗人的逻辑,我要说:“南岳三分奇秀绝,二分无赖是古树。”

南岳精华景区藏经殿前,有一片“无碍林”,林中芳草萋萋,古树丛生,人入夏时节若能进入林中,只觉遍体清凉,眼前的苍绿仿佛是一柄拂尘,轻轻拂去的心中“明镜台”上的尘埃。“无碍林”生长了两株传奇古树,只听一听名字,就让人心生好奇:“连理枝”与“同根生”。

沿着林荫夹道的石板路蜿蜒前行,曲径通幽,绿荫送爽,清风徐徐,溪流明澈,边行边赏景,一会就看到了“连理枝”。

连理枝学名叫短柄青冈树,它高10余米,树的主干上另长出一根粗壮的树权,从主干分出弯曲成环后,又与母树紧紧环抱相连,远远望去,仿佛一对拥抱在一起喁喁私语的情倡,后人因之取名为“连理枝”。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出了他理想中爱情的最高境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连理枝”作为夫妻恩爱的象征。但人心易变,又有多少人能如眼前这株古木一般,历经沧桑风雨,依然不改初衷,紧紧拥抱在一起?

历史需要记载,爱情也需要图腾。眼前这一株“连理枝”,在我看来和《西厢记》《牡丹亭》等经典爱情小说一样,都像是爱情的“图腾”。也许在这株历经沧桑的古树看来,天长地久并不是爱情的全部,那发自内心的真情一瞬,同样值得被铭记顺着石板路继续前行,在连理枝下方20米远处,还有一株叫做“同根生”的奇树:它是由同一树根生长着两种不同科属的古树组成,靠南面的一株是多脉青冈树,属常绿乔木,靠北面的一株是稠李,属落叶乔木。两棵树的树干粗壮,主干紧靠平行,枝叶互映,冠盖如云。由于根同树不同,人们将此树称为“同根生”。

如果说“连理枝”是人们对于坚贞不渝的爱情的美好向往,“同根生”则更多地寄托了人们对于亲情、友情的期许。如同一对父母养育、成长环境相同,小时候一同玩耍的兄弟姐妹,长大后,若今后面临的人生道路不同,做出的人生选择不同,是否还能亲密如初?这样复杂的人生答案,“同根生”是给不出的,它只是默默地静立在土壤中,睛也好,雨也,一直郁感地生长。

拼音版对照
免责声明:「汤显祖《牡丹亭》10则名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本章内容出自「诗词赏析」,文笔优美俱佳,章节内容(即本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本站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屈原《离骚》里10句经典名句,千古名言,深刻动人!上一篇:优美的古文经典名句
返回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11: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黛玉是怎么死的?怎么理解脂批牡丹亭伏黛玉之死?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227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黛玉是怎么死的?怎么理解脂批牡丹亭伏黛玉之死?

《红楼梦》元春省亲一共点了四出戏,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牡丹亭》讲的是杜丽娘爱上梦中所见的书生柳梦梅,而后流连梦境竟至后抑郁而终。为什么脂砚斋明点《牡丹亭》伏黛玉之死?

《离魂》里面有这么几句话:

“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

“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

“恨西风,一霎无端碎绿摧红。”

“怕树头树底不到的五更风,和俺小坟边立断肠碑一统。”

“爹,今夜是中秋。〔外〕是中秋也,儿。〔旦〕禁了这一夜雨。〔叹介〕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那么,根据脂批《牡丹亭》伏黛玉之死推测,《红楼梦》里的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

周汝昌与刘心武师徒都说黛玉是沉湖而死,林语堂也说黛玉是沉湖死的。

刘心武指出,唱词“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一句,正中“冷月葬花魂”的意境。

刘心武认为,“玉芙蓉”指水生的荷花,“残生今夜雨中休”与“萍踪浪影”同样隐射黛玉死于水域。

姜子认为,林黛玉并不是沉湖死的,而是上吊自杀,《红楼梦》里,从秦可卿到林黛玉再带香菱,都是上吊死的。

林黛玉死后,葬在树下,正合《离魂》里那句“但葬我梅树之下可矣”!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黛玉之死,死于“风刀霜剑严相逼”,正合《离魂》里唱词“恨西风,风剪了玉芙蓉,残生今夜雨中休,怕树头树底不到的五更风”。

《红楼梦》里的三春指朱明之春,三秋则隐射满清,正所谓“助秋风雨来何速”!黛玉为明朝亡国之君朱由检,黛玉之死即朱明之亡,黛玉死于中秋,隐射朱明最终亡于满清。

姜子认为,“雨中休”跟沉湖搭不上边,《红楼梦》作者不过借“风雨”隐射地陷东南的“满清水患”。

姜子认为,黛玉是木芙蓉(《红楼梦》第一春),香菱才是水芙蓉(《红楼梦》第二春),而萍踪浪影说的则是柳家(《红楼梦》第三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离魂》里的五更风,隐射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林黛玉与芒种节葬花。黛玉葬花,葬的是自己,又是中华。

《离魂》里的唱词“奴命不中孤月照”,月即是林黛玉,林黛玉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孤零零死去。

禁了这一夜雨。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黛玉死后,谁来接替黛玉重生?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700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姜子说古书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西游记里三个片段,告诉你孙悟空有多残忍!
下一篇: 红楼梦里贾母为什么只给黛玉二等丫鬟?难道老太太不是真心疼爱外孙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11: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馆竹,有匪君子!有凤来仪,凤皇来仪?箫韶九成,百兽率舞 + 为什么黛玉住大观园主位?为什么黛玉雅号潇湘妃子?为什么黛玉占花名是芙蓉?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0】

1.3.2.2.2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
看黛玉住处潇湘馆,特征是:竹,朱!
贾政说“月夜坐此窗下读书”,黛玉的窗也是月洞窗,月是明。
“竹”和“淇水”,用了诗经中的《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
用在黛玉这里,却不是描述女人的诗。
诗中描述的是一个文采斐然的君子,这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终不可忘!不就是作者在怀念自己的君嘛。
有匪君子,可以理解为君吗?宝玉题匾“有凤来仪”四字,并说:
“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
可古人现成的四字是《尚书·益稷》中的“凤皇来仪”,差异:“有、皇”二字,是故意隐了“皇”字,欲盖弥彰。
有皇、颂圣:此处有皇帝。
“有凤来仪”既然是第一处行幸之处,是大观园的主位,为什么黛玉毫不客气地住到主位?宝玉也要叫黛玉住这里,姊妹们也都没觉得不合适?照表面看,毕竟贾家还有三位姑娘,而且黛玉平时多心敏感,怎么直接选了大观园的主位住?甚至都没有谦让一下姐姐迎春,黛玉这么没眼色吗?这不是喧宾夺主吗?
反面看,此人实为龙为皇,黛玉是崇祯帝,当然该住大观园主位。
1.3.2.2.3  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益稷》是记录舜帝和臣子讨论的篇章,箫韶九成,是虞舜时的乐章,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都是虞舜的标识,在红楼梦中却用来比黛玉,把潇湘馆比作凤皇来仪,百兽率舞也是黛玉之言:
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宝玉因下席过来向黛玉笑道:“你瞧瞧刘姥姥的样子。”黛玉笑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黛玉雅号潇湘妃子,是探春送的:“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的反应是低了头,不言语。
为什么探春说潇湘妃子送给黛玉是极当的美号,大家叫妙,黛玉默认?因为娥皇、女英是舜帝妻子,还是把黛玉比作舜帝。而且泪洒竹上的湘妃竹,有“湘妃,朱”的谐音,那些竹子以后也会变成斑竹,也是作以后“朱泪”的故事发展的谶语。
其实探春说的是半截话,说完整是: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知舜已死,抱竹痛哭,然后才泪洒竹上成斑。注意:洒泪竹上的前提,是“舜巡”、“崩”。
朱由校临终,对朱由检说:“吾弟当为尧舜。”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自己干木匠,却让弟弟为尧舜。应该也是想起了父亲临终把自己托付给群臣的话:“卿等辅佐为尧舜”,人之将死,良心发现:父亲让我为尧舜,我玩木匠活去了,没能为尧舜,弟弟你应当为尧舜啊。
崇祯至少是兢兢业业,想治理好,只是无力挽狂澜之能,明末小冰期天灾严重,气候失常,饥民遍地,揭竿而起,加之满清持续打击,无钱粮支撑对清作战,内外交困,一筹莫展。
在我们看来,虞舜崇祯,天壤之别,红楼作者却把崇祯比作虞舜,到了极致,无以复加,明显失真,这说明作者对大明、崇祯的态度,相当亲密,极力美化。另一方面,可作为红楼作者身份的一个线索。再如南明,把崇祯抬举到千古圣主的地步,在议崇祯庙号时说“先帝英明神武,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定庙号思宗。
其实对于舜本身是否贤良到传说中那样,我也怀疑,一个好人贤人,他兄弟甚至他父亲都那样对他?这明显不合常理。舜的王位是夺来的,还是尧甘心禅让的?看看王莽、曹丕、司马炎的禅让,再看看杨坚、李渊的禅让,可知禅让大抵如此。所以这种美化到失真的情况,自尧舜时便糊弄人,也非红楼作者才有。
书中写到黛玉的事,总是最精彩的,作者毫不掩饰对黛玉这个角色的偏爱,把最意味深长的笔墨总是留给黛玉,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那么把自己的君王写成个扭扭捏捏的女子,还跟人谈情说爱,合适吗?
骚人的榜样屈原,在《离骚》中“恐美人之迟暮……哀众芳之芜秽”,佩兰戴蕙,约会美人。美人是楚王,兰蕙是忠臣。
所以文人骚客把明朝的皇帝写成林黛玉,绝世美女,人见人爱,成为传世经典,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古时的秀才读到美女比拟君王,就跟我们看到做好事的人想到雷锋一样自然。现代人觉得有障碍,是因为我们不骚了,忘记了传统,又不读经典,离古典中国那个诗情画意的文人雅士的国度太遥远了。
恐美人之迟暮 VS 学雷锋树新风 (与雷锋无关,只比文字)
1.3.2.2.4  清水出芙蓉
黛玉占花名是芙蓉,结合“莫怨东风当自嗟”的签,容易想到高蟾的诗,这首诗也在红楼梦中多次引用: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当然不是用高蟾原诗的意思,此处是用后两句:东风不是春风,而是东夷、清风,芙蓉生在秋江是嗟叹生不逢时,因为芙蓉秋天开花,不是春天,秋是金秋,遭遇满清。
这跟李白的“清水出芙蓉”有异曲同工之妙:正面看,黛玉的性格雅趣甚至穿衣打扮都是清水出芙蓉,高雅玉洁,超凡脱俗。反面看,“清水”当然是“满清之水”,芙蓉处于“满清之水”围困之中,崇祯一朝自始至终受到清兵压境的困扰,甚至几次清兵入塞,多次围京。莲花是水中花,很好地表示了这种处境。
通灵宝玉是由一僧一道携入尘世,我们看佛教道教中莲花的含义:
莲花是佛教的教花,因其出污泥而不染,纯洁高雅,极合佛教修行的教义。佛国称为莲花国,念佛之人称结莲胎,佛座叫莲台,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佛陀、菩萨都是乘着莲花而来,而往生之人也是坐着莲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教认为三界的众生,都是以淫欲而托生;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则是莲花化身。
道教太乙真人的弟子哪吒,通过莲花涅槃重生,然后降妖除魔,民间奉祀为保护神。
莲花化身,涅槃重生,才是红楼作者真正的意图,就像把黛玉比作《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牡丹亭》的全名是《牡丹亭还魂记》,杜丽娘先是离魂,但后来还魂,所以红楼梦的主旨是还魂,是重生!
作为一个拿笔做武器的文人,在国破家亡之后,能在文化、精神领域离魂不死,涅槃重生,作品成为经典,流芳后世,已是红楼作者能达到的极限了,不负杜鹃啼血,呕心泪尽,一片痴心,十年辛苦!

点击下一个:“花气袭人知昼暖”为什么写错?+ 良宵花解语,静日玉生香:日暖玉生烟:月明珠有泪:一把辛酸泪:明朱泪!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16
林黛玉


红学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6: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杜丽娘、春 香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杜丽娘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5: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一捧雪》在《红楼梦》中为贾家之败埋下的伏笔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9-17 07:25:55)
标签: 贾雨村 冷子兴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潇湘夜雨  女王泡面

《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妃点了四出戏,批语说“这四出戏伏四事,乃通部之大过节大关键。”己卯本和庚辰本在第一出戏《豪宴》下有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一捧雪》是明末清初李玉创作的戏曲,共三十出,讲述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严世蕃依仗其父严嵩之势,为夺取一只价值连城的玉杯“一捧雪”,害得莫怀古家破人亡的故事。
《一捧雪》在《红楼梦》中为贾家之败埋下的伏笔
(《一捧雪》剧照)

《豪宴》是《一捧雪》的第五出,讲的是莫怀古拜见严世蕃,向严世蕃推荐了古董行家赏鉴颇精又会裱补的汤勤。严世蕃在设宴款待莫怀古和汤勤席间,命家班演出了一场明杂剧《中山狼》。这件事为后来汤勤向严世蕃告密莫怀古有玉杯 “一捧雪”,莫家遭受迫害埋下了祸根。《中山狼》,全名《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是明人康海作杂剧剧本,取材明代马中锡《东田文集》中的《中山狼传》。后人用“中山狼”一词用作形容那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汤勤恰恰后来做了中山狼。

《红楼梦》借莫家因严世蕃抢夺“一捧雪”而家破人亡,影射贾家也会因通灵宝玉的争夺而败家,笔者在《<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贾家之败》一文中已经论述过这个观点。通灵宝玉影射传国玉玺,通灵宝玉正面的篆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如传国玉玺上的八个虫鸟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贾家影射的是皇家。而贾宝玉是通灵宝玉的人格化,贾宝玉喜欢吃胭脂正如玉玺离不开印泥,通灵宝玉的争夺表现为对贾宝玉的争夺,结合《红楼梦》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林黛玉和薛宝钗争夺贾宝玉影射了明清争夺天下,贾家之败影射了明朝的灭亡。而胡适派红学认为贾家之败只是指贾家被抄,影射的是历史上的曹家被抄。其实曹家被抄只是没收财产,并没有任何人因抄家而死,这与书中所说的家事消亡以及白骨如山的结局是完全对应不上的。

《一捧雪》在《红楼梦》中为贾家之败埋下的伏笔

《一捧雪》在《红楼梦》中为贾家之败埋下的伏笔


第五回“枉凝眉”中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说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林黛玉本身绛珠仙草转世,因此阆苑仙葩说的是林黛玉。而贾宝玉是赤瑕宫神瑛侍者转世,何来无瑕呢?其实美玉无瑕指的是传国玉玺的前身和氏璧,暗喻贾宝玉乃传国玉玺。

《一捧雪》在《红楼梦》中为贾家之败埋下的伏笔
(和氏璧)

而在李玉的《一捧雪》中,“一捧雪”恰恰也是和氏璧所制。在《一捧雪》第二出《嘱训》中,有如下一段:

(生)先生洪量,何须用此小杯。(对末介)取古玉杯来!(末)晓得。(下,即持杯上)金觥浮曲水,玉斝泛回波。玉杯在此。(外)呀!好一执玉杯。色如白雪,制若鬼工,世间何以有此尤物?(付净接看介)这杯实是无赛!(生)此本和氏璧也。祖龙使玉工制之,命以殉葬。后因唐玄宗讲武骊山,郭振获此以献;传至宋末,俱为国库之宝。后因元乱,此杯遂流于江南,九代祖得之,永传奕世。(对付净介)此杯名为盘龙和玉杯,俗呼为一捧雪是也。(付净)晚生尝闻一捧雪乃是至宝,不想今日得见。难得,难得!(生)物虽盈把,价值连城,学生时常携带,以作珍玩。

《一捧雪》在《红楼梦》中为贾家之败埋下的伏笔
(一捧雪)

当然李玉如此描写是虚构的,是为了表现“一捧雪”的传奇色彩。这样,《红楼梦》提到《一捧雪》,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莫家和贾家都是因为和氏璧而家破人亡,而通灵宝玉正是影射了和氏璧(传国玉玺),贾家后来由于通灵宝玉的争夺而家破人亡。

在《一捧雪》中,汤勤是莫怀古提携并推荐给严世蕃的,这让人联想到了《红楼梦》里的贾雨村,贾雨村正是贾政提携的。而汤勤又是古董行家,《红楼梦》里周瑞的女婿冷子兴恰恰也是古董商,对贾家情况了如指掌。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正是通过冷子兴将贾家情况介绍给贾雨村。因此可以说汤勤是贾雨村和冷子兴的结合体。汤勤后来做了中山狼,害的莫家家破人亡。在《红楼梦》中,可以预料的是,贾雨村和冷子兴后来也会做中山狼,在贾家败落时,贾雨村和冷子兴不但不帮贾家,还会对贾家落井下石,贾雨村判英莲案就是明证。贾琏评价贾雨村在石呆子案中的表现:“为了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平儿也骂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杂种”、“没天理的”,而贾雨村最赞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对贾家落井下石正是贾雨村所说的“有作为大本领”。(关于冷子兴,详见至真斋主和潇湘夜雨合写的文章《冷子兴名字有什么含义?他在<红楼梦>中扮演何种角色?》)

《红楼梦》借《一捧雪》为贾家之败埋下诸多伏笔,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精妙构思。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7: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贾家之败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06-11 00:32:05)
标签: 贾雨村 贾赦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潇湘夜雨

《红楼梦》第18回,贾妃点了四出戏,批语说这四出戏伏四事,乃通部之大过节大关键。己卯本和庚辰本在第一出戏《豪宴》下有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贾家之败


《一捧雪》是明末清初李玉的戏曲,讲述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严世蕃依仗其父严嵩之势,为夺取一只玉杯“一捧雪”,害得莫怀古家破人亡的故事。既然批语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说明贾家也必然会因某件珍贵物品而败家。刘心武先生认为贾家是因一个佛手而败家的。理由是第41回有以下情节和批语:

凤姐又命攒了两盘并一个攒盒,与文官等吃去。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顽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庚双夹: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

刘心武先生根据批语,认为将来贾家因一个佛手导致败家。但上文中的佛手是水果,显然不可能。于是他在第72回找到了一个蜡油冻的佛手,认为就是这个蜡油冻佛手导致贾家败家。其实批语所说的“千里伏线”,指的是巧姐和板儿后边会有姻缘,并不是贾家因佛手而败家。贾家富贵无比,怎么会因一个蜡油冻佛手败家呢?

《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贾家之败


那么贾家到底因什么而败家呢?那就是因那块独一无二的通灵宝玉。贾宝玉是通灵宝玉的主人,对通灵宝玉的争夺表现为对贾宝玉的争夺。薛家到了贾家东北角就赖着不走了,并编造出“金玉良缘”的谎言,就是为了争夺贾宝玉。后来,贾家被抄并遭受流寇入侵而家破人亡,林黛玉上吊自杀,薛宝钗终于得到贾宝玉。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贾家影射的是皇家,通灵宝玉象征的是玉玺,薛宝钗和林黛玉争夺贾宝玉影射了明清争夺天下,而贾家之败正是影射了明朝灭亡的惨烈过程。胡适派红学认为贾府之败只是指贾家被抄,影射的是曹家被抄。其实曹家被抄只是没收财产,并没有任何人因抄家而死,这与书中所说的家事消亡以及“白骨如山忘姓氏”是完全对应不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捧雪》中,撺掇严世蕃向莫怀古家索取玉杯的是汤勤,而汤勤是莫怀古于他在风尘中提携并荐给严世蕃的。这让人联想到了《红楼梦》里的贾雨村,贾雨村正是贾政提携的,由此可以预见将来贾家败落的时候,贾雨村会对贾家落井下石,贾雨村判英莲案就是明证。

《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贾家之败


除了《一捧雪》,石呆子案也预示了贾家之败。贾赦贪图石呆子的二十把扇子,让贾琏去买未成。而贾雨村知道了这事,讹石呆子拖欠了官银,将石呆子的扇子抄了来。石呆子因扇子败家也预示了贾家会因通灵宝玉而败家。贾雨村是石呆子案的罪魁祸首,也预示着贾雨村在贾家败落时会有一番“作为”。正如贾琏所说:“为了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平儿也骂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杂种”、“没天理的”。

以小喻大是《红楼梦》的常见笔法,而作者正是通过《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后来的贾家之败。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15: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贾家之败
where5
2021-10-13   |  8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潇湘夜雨

《红楼梦》第18回,贾妃点了四出戏,批语说这四出戏伏四事,乃通部之大过节大关键。己卯本和庚辰本在第一出戏《豪宴》下有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图片

《一捧雪》是明末清初李玉的戏曲,讲述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严世蕃依仗其父严嵩之势,为夺取一只玉杯“一捧雪”,害得莫怀古家破人亡的故事。既然批语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说明贾家也必然会因某件珍贵物品而败家。刘心武先生认为贾家是因一个佛手而败家的。理由是第41回有以下情节和批语:
凤姐又命攒了两盘并一个攒盒,与文官等吃去。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顽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庚双夹: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
刘心武先生根据批语,认为将来贾家因一个佛手导致败家。但上文中的佛手是水果,显然不可能。于是他在第72回找到了一个蜡油冻的佛手,认为就是这个蜡油冻佛手导致贾家败家。其实批语所说的“千里伏线”,指的是巧姐和板儿后边会有姻缘,并不是贾家因佛手而败家。贾家富贵无比,怎么会因一个蜡油冻佛手败家呢?
图片

那么贾家到底因什么而败家呢?那就是因那块独一无二的通灵宝玉。贾宝玉是通灵宝玉的主人,对通灵宝玉的争夺表现为对贾宝玉的争夺。薛家到了贾家东北角就赖着不走了,并编造出“金玉良缘”的谎言,就是为了争夺贾宝玉。后来,贾家被抄并遭受流寇入侵而家破人亡,林黛玉上吊自杀,薛宝钗终于得到贾宝玉。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贾家影射的是皇家,通灵宝玉象征的是玉玺,薛宝钗和林黛玉争夺贾宝玉影射了明清争夺天下,而贾家之败正是影射了明朝灭亡的惨烈过程。胡适派红学认为贾府之败只是指贾家被抄,影射的是曹家被抄。其实曹家被抄只是没收财产,并没有任何人因抄家而死,这与书中所说的家事消亡以及“白骨如山忘姓氏”是完全对应不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捧雪》中,撺掇严世蕃向莫怀古家索取玉杯的是汤勤,而汤勤是莫怀古于他在风尘中提携并荐给严世蕃的。这让人联想到了《红楼梦》里的贾雨村,贾雨村正是贾政提携的,由此可以预见将来贾家败落的时候,贾雨村会对贾家落井下石,贾雨村判英莲案就是明证。
图片

除了《一捧雪》,石呆子案也预示了贾家之败。贾赦贪图石呆子的二十把扇子,让贾琏去买未成。而贾雨村知道了这事,讹石呆子拖欠了官银,将石呆子的扇子抄了来。石呆子因扇子败家也预示了贾家会因通灵宝玉而败家。贾雨村是石呆子案的罪魁祸首,也预示着贾雨村在贾家败落时会有一番“作为”。正如贾琏所说:“为了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平儿也骂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杂种”、“没天理的”。
以小喻大是《红楼梦》的常见笔法,而作者正是通过《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后来的贾家之败。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9: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出自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记题词》
译文他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

注释一往而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赏析情感的发生通常是出乎意料的,人们往往无法预测或控制。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原文
汤显祖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下多情女子,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就久病不愈,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汤显祖的剧作《牡丹亭》,完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即从遂昌辞官归还临川后不久。《牡丹亭》以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为线索,塑造了为追求幸福爱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形象;作者歌颂具有天下之至情的杜丽娘,并以“梦中之情,何必非真”一语,肯定了这种虚构的理想王国,以及青年男女对于传统礼教的大胆反抗,从而使全剧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文当亦作于此时。

简析
  《牡丹亭记题词》是一篇散文。首段剖析了杜丽娘形象的精神实质,并提示读者和观众,切不可仅作皮相的理解;第二段叙述《牡丹亭》故事的蓝本及源流;末段提出“情”与“理”的矛盾对立,表露出鲜明的倾向。全文层次井然,娓娓道来,以小品的笔调阐发观点,活泼生动,更觉情真意切。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f8e2f9fd947d.aspx
汤显祖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156篇诗文 ► 32条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6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幡绰 - 唐人黄旙绰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黄幡绰,又名黄幡绰,凉州(今甘肃武威)人氏,《霓裳羽衣曲》石刻的篆刻者,唐朝宫廷乐师。其擅长"参军戏",入宫30多年,侍奉唐玄宗。他性格幽默,善于口才,曾经用滑稽风趣的语言,谏劝玄宗不要轻信安禄山,应该疼爱自己的儿子(唐肃宗);提醒他注意安全,不要在马上打球摔坏了身子,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和信任。当时人说,唐玄宗一日不见黄幡绰,龙颜为之不悦。宋代陕西同州《霓裳羽衣曲》石刻传系根据其手书翻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黄幡绰

别名
又名黄幡绰

职业
乐师


代表作品
《霓裳羽衣曲》

性别


籍贯
凉州(今甘肃武威)

目录
1生平
2故事传说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
安史之乱,王室出逃到四川,黄幡绰陷于叛军,在长安被迫为安禄山表演。平定叛乱后,黄幡绰被拘,玄宗不以为有罪,将他开释了。一说晚年流落江南,死后葬在昆山正仪绰墩。《全唐诗》收有他的诗。

折叠编辑本段故事传说
其一:唐明皇(即玄宗李隆基)祭祀泰山,派张说为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来是个九品官。按照原来的规定,祭祀山川以后,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以下的官员,都晋升一级。惟有郑镒因张说的关系,骤然升到五品,并且赐给他红色官服。在一次大宴中,玄宗看到郑镒的官位突然越级升跃,觉得很奇怪,问他是怎么回事,郑镒无言可答。在旁的乐师黄幡绰听了,语意双关地说:"这就是'泰山'(岳父古称 "泰山")的力量啊。"

其二:听音避祸

黄幡绰耳音很准,能听出音乐旋律中的内在含义,从而判断演奏者的情绪变化。据《乐府杂录》记载:拍板本无谱,明皇遣黄幡绰造谱。乃于纸上画两耳以进,上问其故对:"但有耳道则无失节奏也。"

一天,唐玄宗召黄幡绰上殿伴驾,恰巧黄幡绰有事不在。唐玄宗大为恼火,令值殿武士立即去把黄幡绰抓来,并准备了皮鞭,要狠狠揍黄幡绰一顿。武士们还没有走出殿门,黄幡绰就回来了。这时,殿堂上传出玄宗打龟兹乐器羯鼓的声音,鼓声咚咚,急促激愤,紧迫中透出一股"杀气"。黄幡绰心中一惊,听出击鼓人正在火头上,急忙让带队武士暂时不要报告。

片刻,鼓声徐缓多了,但仍含有杀气。鼓声中玄宗板着脸问道:"黄幡绰那个狗奴才来了没有?"黄幡绰连连摆手,向殿上的人示意,叫他们不要说。直到玄宗一曲奏完,换奏一首新的鼓曲时,黄幡绰听出鼓音完全平和下来了,他才从容自如地走上前去。

唐玄宗问道:""刚才你到什么地方去了?"黄幡绰如实回答说:"家中有个亲戚来看我,我送他到郊外,不知圣上叫我,故此来迟,望圣上恕罪。"唐玄宗一面打鼓,一面点点头。等鼓曲奏完,他放下鼓槌,对黄幡绰说:"你回来的时候,我的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如果在我发怒时回来,你的皮肉就要开花了。念你入宫侍奉多日,偶然一次外出,姑且饶恕你吧!"

宫廷上的人都为他捏一把汗,同时也十分佩服他"听音避祸"的才能。

其三:玄宗於诸昆季,友爱弥笃,呼宁王为大哥,每与诸王同食。因食之次,宁王错喉喷上髭,王惊惭不遑,上顾其悚悚,欲安之。黄幡绰曰:「不是错喉。」上曰:「何也?」对曰:「是喷帝。」上大悦。

其四:安禄山之叛也,玄宗忽遽播迁於蜀,百官与诸司多不知之。有陷在贼中者,为禄山所胁从,而黄幡绰同在其数,幡绰亦得出入左右。及收复,贼党就擒,幡绰被拘至行在。上素怜其敏捷,释之。有於上前曰:「黄幡绰在贼中,与大逆圆梦,皆顺其情,而忘陛下积年之恩宠。禄山梦见衣袖长,忽至阶下,幡绰曰:『当垂衣而治之。』禄山梦见殿中槅子倒,幡绰曰:『革故从新。』推之多此类也。」幡绰曰:「臣实不知陛下大驾蒙尘赴蜀。既陷贼中,宁不苟悦其心,以脱一时之命?今日得再见天颜,以与大逆圆梦,必知其不可也。」上曰:「何以知之?」对曰:「逆贼梦衣袖长,是出手不得也;又梦槅子倒者,是胡不得也。以此臣故先知之。」上大笑而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0:02 , Processed in 2.4305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