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38|回复: 4

鱼玄机//长安昭阳王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65
发表于 2022-6-4 23: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鱼玄机
紫鹃对黛玉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鱼玄机诗句,隐有玄机

长安昭阳王
2022-05-30 10:42陕西

关注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9】

5.4 曲径通幽处

17回,贾政、宝玉初游大观园,在大门口的屏障山,宝玉题名时说:“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迳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



一说此山并非主山,园中另有大主山。



二说“原无可题之处”,却故意题,那就要注意题名之意了。



三说“曲迳通幽处”这句旧诗,那就要仔细看此旧诗信息。



而且宝玉提醒读者注意,此园有如山屏障,挡住园内真实景象,石头并非秉笔直书,而是“曲迳通幽”。读者亦需解悟“曲迳通幽”,注意屏障之后的真相。



唐诗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曲径通幽处,与宝玉所题意同,关键在此诗所题之处:破山寺。



破山寺,即兴福寺,位于苏州虞山,是江南四大名刹之一。此寺依山而筑,破龙涧从寺前流过。破龙涧,又称“斗龙涧”、“降龙古涧”,在寺门前,涧内山石都呈赭色,相传因龙斗山崩而成涧:唐贞观年间,相传有二龙相斗,冲迸成溪,遂成破涧,故此寺又名“破山寺”。



虞山之“虞”:一是“虞舜”之虞,红楼梦中一直用“虞舜”指黛玉崇祯。二是“鱼”,即鱼山。看大观园图,大鱼之头便是此山。原来早在第一次介绍大观园时,宝玉就说此山是鱼山,在揭示大鱼。而且,大鱼身上,是“虞舜”黛玉,后随三春。黛玉也是苏州人。



龙斗:在《红楼梦》中也有,湘云芦雪广联诗中有“龙斗阵云销”。宝玉在开始便说“龙斗”,即指大观园中的大鱼和大蛇争斗,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明争暗斗。



唐诗所题之处在破山寺,宝玉所题之处在门口山,重点都在地点!



再看明末苏州本地人的一首诗,吴鼎芳的《破山寺》:



巉岏随石转,迤逦踏花行。
古壁龙蛇气,空岩风雨声。
佛香清渡水,鸟路白过城。
绝顶遥观海,苍茫晓雾生。


吴鼎芳(1582—1636年)是苏州府人,字凝父。为诗萧闲简远,有出尘之致。年四十剃度为僧,名大香,号唵。留有《云外集》。



破山寺:有龙蛇气。



作者通过破山寺的诗,在给读者递纸条:鱼山、龙斗、龙蛇



5.5 难得有心郎

57回,紫鹃服侍宝玉回来,深夜对黛玉说:“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紫鹃笑道:“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这明显是对读者说的话,叫读者心里留神,留神什么?



紫鹃是个不识字的丫嬛,不能口出诗句,只好说俗语。而这两句俗语,显然是鱼玄机的名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紫鹃说的“易得,难求”,是把诗句中的“易求,难得”换了下,诗句中有“心”,紫鹃说知“心”,痕迹很明显,显然在说鱼玄机的这句诗。鱼玄机是唐朝有名的才女,长安人,这两句诗早已脍炙人口。



如果作者真想写出这两句诗,贾府识字能诗的人很多,安排谁都可口吐原句,根本不是问题,却为什么安排一个不识字的丫嬛来说?而且说成俗语,似是而非?



作者又在隐!故意隐鱼玄机,又叫读者“心里留神”看出来。



因为玄机是鱼!作者不敢把鱼玄机写明,怕泄露大鱼的玄机。



会不会是我们想多了?这里就是闺蜜私房话,就是说了个俗语,甚至就是说了这两句诗,却并无其它意思?



看黛玉反应:“黛玉听了这话,口内虽如此说,心内未尝不伤感。待他睡了,便直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个盹儿。”



黛玉用行动给我们做了指导:枕上潜垂泪。



黛玉直泣了一夜:枕上潜垂泪

所以作者是“有心”郎,有意指出“鱼玄机”,又故意藏头露尾。


点击看上一文: 大观园图,惊现龙蛇:蛇争龙玉!看黛玉和三春、宝钗住在哪里?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65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4: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红楼梦,三个阶段 + 红楼梦须看反面,照看正面是贾瑞!+ 书中美女:都是骷髅,历史人物!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11 人赞同了该文章
1. 读红楼梦,三个阶段
我读红楼梦三十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只读正文,不愿做任何索隐求证,觉得那些说黛玉指谁宝钗又指谁的人都脑子不正常,读书嘛就好好读原文,品鉴传统文学的经典之美。但读熟了以后,就发现很多问题甚至错误,而且越读越多,从正面文字和情节没法得到解答。然后就随大流,听专家言,放在康雍乾时代的背景下又去读。后来发现问题更多,然后就采取空杯方法,把以前脑子里被灌输的东西全部倒掉,把杯子置空,从零开始。既然书中多次出现唐寅,那就从唐寅时代开始;手抄本在乾隆时代流传,程甲本在乾隆年间刻印,那就把结束时代先算到乾隆。当视野放大到唐寅至乾隆时代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再读时发现豁然开朗,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甚至很多细节都吻合,很自然就能看到作者的一把辛酸泪,我深知这个方向没走偏。

1.1 第一阶段:只读正文
只读正面原文,不管所隐真事,脂批也仅作为参考和提醒。

享受中国古典的文字和意境之美,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儿女情长,红尘游戏,射覆斗草,饮酒赏戏,嬉笑怒骂,贫嘴吵架,不知不觉笛声转悲,随着剧中人物联诗流泪,寒塘鹤影,香销金鼎,已见沙尘渐起,腥风吹近,眼看要生离死别,芳魂消散,却在八十回戛然而止。但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已成定局。作者却用了更严重的句子:白骨如山忘姓氏!好像是天灾人祸如瘟疫战乱留下的人间地狱,残碎世界,把悲剧推向了高潮!已经不是小儿女的情缘婚变,也不止是一个家族的抄家衰亡,好像是身边的世界发生了水火大战、女娲补天这类涉及到整体国民的极大灾难。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红楼梦是个没写完的悲剧,已经让你我嗟悼悲怨,欲罢不能,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古瓷花瓶已经被推下,却尚未落地,在将碎未碎之际,才更让人不舍,想要看到结果又怕看到结果,干脆就维持这个美好的残像,在瞬间中永恒。

正面读发现很多问题,甚至错误,多到每回都有不少,仅列几个:

第一回说贾雨村“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何琼佩之偃蹇兮”,《九歌》“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而且左传、汉书等都有“偃蹇”,这样一个常见词,一个抄书的秀才都不会写错,却被错写成“淹蹇”,红楼作者能犯这种低级错误?类似这种错字每回都有,数不胜数。

玉在匮中求善價:论语中现成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玉椟的椟,为何不用?却用一个比装虎牛的柙更大的匮字?关于柜子的高大,刘姥姥在黛玉屋里还专门提醒:“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

第二回“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满书的琏二爷、琏二奶奶,作者会把贾琏是长子次子写错?而且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都没发现?只能是作者故意的。如果像有的版本改为“次名贾琏”,也不对,加上贾琮就不是二子了。

第三回宝黛初会,黛玉六岁,宝玉问:“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有这样问人名的吗?我叫李白、杜甫不行啊,非要白居易这样的两个字?奇葩的是宝玉居然又问表字,然后送妹妹“颦颦”二字,更奇葩的是姊妹们也跟着叫,甚至贾母也叫“颦儿”。宝钗十五及笄,贾母特意给她过生日,旧时女子十五,笄而字之,表示到了出嫁年龄。宝玉连这点常识都不懂吗?姊妹贾母也都跟着起哄?

宝钗十岁进贾府做客,都过十五岁生日还不走?仅从正面文字去读,这是一个怎么都无法自圆其说的异常现象,或者说小说这么安排情节是根本不及格的。有这么当亲戚的吗?在亲戚家一住五年?这次新冠肺炎有人被困在武汉亲戚家,一个多月双方都受不了了。如有亲戚一家子来你家,你殷勤留客,结果人家五个月不走,过一年还不走,你们双方还能正常相处吗?这跟黛玉的情况不同,黛玉是父母双亡,不能独自过活,外祖母接来养的。而且薛家在京有多处房舍,就不去自己家住,就赖在亲戚家不走,这就不是脸皮厚、不懂事、关系好、为子女等等任何理由能解释的了,这是何居心?即便贾母、贾政一声不吭,王夫人也不能坐视啊,毕竟是自己娘家亲戚,待在婆家几年不走怎么回事!这点破事如都摆不平,王夫人有什么资格当家?更过分的是,薛蟠居然把媳妇也娶到亲戚家来了,有这么办事的吗?

宝玉初试云雨情,是宝钗刚到贾府这年,宝玉八岁,作者为什么要让一个八岁孩子干这事呢?

作者又为什么要给宝玉选个李嬷嬷那么老的奶妈呢?不是太老就是太小,写成合适年龄有那么难吗?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刚进凤姐堂屋,“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确定“头悬”没写错?

写宝钗第一次正式露面:“满面堆笑让周姐姐坐”。下回对宝玉、黛玉这样重量级的人物来了,也只笑让坐,对一个下人,却“满面堆笑”让坐,作者什么意思?只随手那么一写,何必咬文嚼字?如果你把红楼梦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十遍以上,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而且宝钗给人的印象是大方、从容、优雅、稳重,“满面”堆笑绝不是宝钗的举止特点。

第11回贾敬寿辰,大老爷、二老爷并一家子的爷们都来了,然后贾蓉进来,当着邢王二夫人,说的那段乱辈分的话,什么给太爷送吃食……伺候老爷们……好生伺候太爷、太太们。大老爷、二老爷是贾赦、贾政,却称贾敬太爷,欺负谁?太爷、太太压根儿就不是一辈儿人。作者却在这回开始就让贾珍向贾蓉说了“你留神看太爷喜欢不喜欢”,摆明了是警告读者“你留神看太爷!”要我们看太爷什么?

秦可卿的葬礼,问题太多,后面专门探讨。我只想问作者,秦可卿死葬到底在春天还是秋天?前面说春天人死,后面做五七时却到九月以后了。为什么要把葬礼拉长到半年,还用国葬规模?宝玉都要穿孝服?宝玉和贾蓉出了五服,即使贾蓉死,宝玉也只需白布缠头,不能穿孝服,何况其妇。关系再亲近,不能乱礼仪。

经常把引用的诗文写错:像“留得枯荷听雨声”,错写成“留着残荷听雨声”,“玉碗盛来琥珀光”错写成“玉盏盛来琥珀光”等等,好像意思差别不大,还不要紧。但有些错,意思完全变了,像“花气袭人知骤暖”错写成“花气袭人知昼暖”,“泉香而酒洌”错写成“泉香而酒冽”,引文意思就变了。宝玉生日,芳官唱的《赏花时》,更是对原词做了多处改动。后来我发现,所有像这些错,都是作者故意写错的,要么另有深意,要么用错误来提醒读者:上下文里有重要隐情。

比如贾氏宗祠,大门的对联都写反了,“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烝尝之盛。”对联的规则是先仄后平,像“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觉得红楼作者会把对联写反?还是宁荣两府会把对联挂反?摆明了是“反了”,造反了,天翻地覆了。

像宝钗、薛姨妈、贾母、王夫人的生日日期,没一个对的,薛姨妈、贾母的生日更是给了两个日期,季节都对不上。尤其是贾母的八十大寿,您老人家只顾过八十大寿,您让孙女儿们二十多岁都没嫁人合适吗?刘姥姥七十五,贾母说比我大好几岁呢。到下个月九月份,黛玉说她十五岁。然后因贾赦要鸳鸯,老太太发火,骂贾琏时说,我进了这门子,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再次证明这年贾母七十出头,到八十岁至少还要七八年。那老人家八十大寿,黛玉都二十三岁了,还有迎春探春,都二十多岁的老姑娘,明显不合适。过完八十大寿,75回又过八月十五,贾珍说咱们是孝家,贾敬死后还没过三年,贾敬是黛玉十五岁的第二年死的,老太太说尤氏“可怜你公公死了已是二年多了”。那为什么要写成“八十”大寿?不可能没算过。后来我知道,作者精准地算过,一年不差!

用别字、时间、年龄、情节等各种错误来作为提醒,已经成了红楼梦里的一个规律。如果读时发现有错误,请在上下文里找,仔细思考,一定能发现惊喜。但可惜的是,有些版本,被负责任的编辑出于好心,把这些作者故意留下的错误,给“校对正确”了。

书中很多问题、错误,在正面阅读时得不到合理解答,不由得想起了瑞大爷。作者特意在书中设计了一个大爷贾瑞,这位大爷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是通部红楼梦中不世出的奇男子!宝玉凤姐都要当面叫他瑞大爷,座右铭是“杀人不过头点地”,什么香怜玉爱根本不放在眼里,连杀人不眨眼的凤辣子都敢硬上解闷,色胆包天,饿虎一般,为逑得美女敢以命相搏,屎尿淋头,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何惧风流!作者菩萨心肠仗义相救,命渺渺真人送风月宝鉴,告诫再三只看反面,瑞大爷骂道士混账,铁血丹心照看不误,举一返三精益求精!面对无常铁锁,志不改色,视死如归,仍要先拿宝鉴,大义凛然,梦萦魂牵,其真性流露铁骨蹂情,秒杀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瑞大爷以精尽人亡的悲壮场面,向聪明风雅的读者以死明示:“此书千万不可看正面,只看反面,要紧!要紧!”

红楼梦如看正面,瑞大爷便是榜样!

瑞大爷艺高人胆大,反面、正面同时看,不愧精英!生为人杰,死必鬼雄!这倒提醒了我:瑞大爷同时看到的美女和骷髅,不是美女死后变成骷髅,而是看到的美女其时就是骷髅,美女只是假相,骷髅才是真身!骷髅,都是已死之人,就是历史人物。书中美女:都是历史人物!只要我们看到骷髅含义,瑞大爷便死亦瞑目,含笑九泉了。

宝玉说黛玉的名字出自《古今人物通考》,作者不惜杜撰“古今人物”这样一个书名,也要警告读者:黛玉的名字在古今人物里。

所以本书纯非虚构。



点击下一个:红楼梦作者会把真名真姓写在书中吗?+“闲为仙人扫落花”能证明作者是曹雪芹吗? + 宝玉结局出家了吗?宝钗黛玉最后谁跟了宝玉?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65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9: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长安昭阳王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1015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2  第二阶段:写清朝事红楼梦照正面看的是精英鬼雄,想要看反面又不得其门而入时,最轻松的法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根据红学研究成果,听专家言:作者曹雪芹,写曹寅家事,康雍乾时代,随园的历史,袁枚的证词,敦敏敦诚与曹雪芹的交往和诗,富察明义的红楼诗及诗注等等。曹寅做了二十年江宁织造,曹顒继任,精明能干却又英年早逝,曹頫过继给曹顒之母为嗣,补放曹顒江宁织造之缺。曹家在康熙的皇子势力中与雍正薄,雍正继位后以骚扰驿站的罪名,将曹頫先是革职,然后抄家。经山东巡抚塞楞额奏,杭州等三处织造运送龙衣,经过长清县等处,于勘内外,多索夫马、程仪、骡价等项银两,请旨禁查,所以雍正在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下令查封曹頫家产。曹寅祖父曹振彦在天启年间即已投降努尔哈赤的后金,后归正白旗多尔衮,成为其属下包衣,就是家奴,其奴隶身份子子孙孙永不能变。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夺其正白旗,曹家成为皇帝家奴,归内务府。曹寅母亲做过康熙奶妈,所以曹寅父子与康熙关系密切。曹家也有老太太,也有姊妹是王妃。太祖皇帝访舜巡,被认为是写清朝事、曹家事的铁证。胡适先生在《红楼梦考证》中说,顾颉刚考得“康熙南巡,除第一次到南京驻跸将军署外,余五次均把织造署当行宫”。胡适先生考证:“考出康熙帝南巡六次,曹寅当了四次接驾的差,皇帝就住在他的衙门里。”“又《振绮堂丛书》内有《圣驾五幸江南恭录》一卷,记康熙四十四年的第五次南巡,写曹寅既在南京接驾,又以巡盐御史的资格赶到扬州接驾。”“当康熙帝南巡时,曹家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差。”“但我们却在这里得着一条很重要的证据。因为一家接驾四五次,不是人人可以随便有的机会。”“恰巧当了四次接驾的差。这不是很可靠的证据吗?”对曹家接驾到底是不是4次:胡适先生的考证,语焉不清!考证中有“四次接驾”、“接驾四五次”、“四次以上”的不同说法。还有,接驾是在织造署,而不是曹寅家,官员在办公地点接驾,与他家接驾,完全是两个不同概念。还有贾氏宗祠的匾联,为“衍圣公孔继宗书”,还有宝玉生日,湘云说的“时宪书”,还有洪昇的《长生殿》,定稿于1688年,还有引用“曹寅作品《续琵琶》”,以及曹寅的“闲为仙人扫落花”等等,都被认为是写清朝事、曹寅家事的证据,不再一一列举。但问题很明显:我是写电脑程序出身,电脑执行的每个操作,都要符合前提条件,就是if语句。人的行为其实也一样,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前提条件,只是人们往往忽略,人的大脑考虑问题比电脑要粗的多得多。比如我们为什么不去考证石头是红楼梦作者?作者自己都写了此书是石头记录的,所以书名叫《石头记》嘛,我们为什么不认可?因为有个前提条件:石头会写书吗?这个条件不成立。同样,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脂砚斋,这些人名就是作者真名真姓吗?判断一下前提条件:作者会把真名真姓写在此书来历中吗?此书为什么要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因为真事真人不能直接写,才用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用甄士隐、贾雨村、林黛玉、薛宝钗这些演员来演绎真实事件,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作者故弄玄虚。如果直接写真人真事,书会被查禁,作者被杀头,全家被灭族,达不到作者构思这本书的目的,所以不管是曹寅后代揭露抄家真相,还是明末遗民揭露亡国真相,还是其它不能直接告人的情况,都不能在书中角色用真人真名,更不能在本书来历中写作者的真名,尤其是真姓,只要朝廷顺藤摸瓜能找到这家人的,都不能写,不能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这是写书人最起码要考虑到的,所以这个前提条件不成立!去考证曹家,无论随园主人说的什么,还是敦敏敦诚兄弟写的什么,或者其他跟曹家、曹雪芹相关之人说的什么,都不如作者亲自说的靠谱,是不是这个道理?作者亲自说是石头写的!与其考证曹家,不如考证石家,到石家庄去查他个底儿掉!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曹雪芹、芹溪、棠村等人名,和脂砚斋、甄士隐、贾雨村、石头一样,只能是化名,根本不必去曹家孔家吴家甄家贾家石家去考证。这是一个电脑程序员的基本逻辑。胡适教授当年在花时间考证曹家之前,近水楼台,或许应该先到北大其它教室听几堂逻辑学方面的课,我认为胡先生虽然博学多才,但在数学逻辑方面不如其文学方面突出。人无完人,都有短板,尤其是文豪们在数学逻辑方面好像天生有短板,江湖留下钱钟书的传说,是以英文满分、国文特高分、数学十几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的。包括令人景仰的周汝昌等大家,拿到一大堆正确的证据,却很随意地推导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比如周先生提出,“闲为仙人扫落花”出自曹寅《楝亭诗钞》卷一,《些山有诗谢梦,奉和二首,时亮生已南旋》二首,作于康熙二十七年夏天,是写给杜岕的诗注。杜岕字些山,著有《些山集》,比曹寅大四十多岁,生于万历年间,是典型的明朝遗民,曹寅尊其为仙人,愿为其扫花。这怎么能推导出“闲为仙人扫落花”只能由曹寅孙子曹雪芹引用的结论?从而形成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的证据之一?这让律师们下巴要惊掉了,法官的榔头要敲脑袋了。逻辑严密的说法,应该是看到听到过“闲为仙人扫落花”的人都可以引用这句话。况且这不是原创,只是把李白的“闲与仙人扫落花”改了一个字,别人也改过,比如“闲看仙人扫落花”。其实曹寅、杜岕的文友们欣赏传颂这句诗,应该比他孙子从遗物堆里翻出来引用的力度更大,这不是传家玉佩、红木家具,只能由其孙子用。我举这例子不是个例,我们目前的红学成果有多少能经受住律师法官、电脑程序的逻辑检验?数学是一套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有的公式、理论都是逻辑推导的结果,而我们的文学爱好者恰恰在这块有普遍短板,所谓诗人气质,不可能受逻辑束缚,否则怎么会有“白发三千丈”的忧愁。说到忧伤,用《潜伏》里翠平说晚秋作诗的话:“你能说句姐姐能听懂的话吗?”金无足赤,瑕不掩瑜,我们没有因为数学不好而减少对钱钟书、胡先生、周先生这些大家的仰慕。李白不也一样嘛,拿个微积分考一下李白,估计会得零蛋。那是不是红楼作者也是诗人风度,逻辑不强,一哆嗦把自己真名真姓给写上去了?以我看红楼梦这几十年,以及对北京、深圳、西安软件同行的了解,红楼作者逻辑之缜密,秒杀我们绝大多数写软件程序的同行,尚未发现这家伙脑子进水了进海了,脑袋让天安门给夹了的伤痕。宝玉八岁云雨、贾母八十大寿不是伤痕?还真不是,目前我看到的错误少说也有几百个,在反面都有合理原因,甚至本身就是揭秘反面事件的钥匙,在后面我们逐渐解读。书中回回留下侦破线索,好多事件是一点一点透露,要串起来才能窥到大象,比如说龄官的线索,从18回到36回,这回让你摸到个牙,下回让你摸到个鼻,在这儿摸到个耳,在那儿摸到个腿,网上有人摸到象腿和鼻子就骂龄官,就是没有串起来看到大象。有些线索很长,有多长?望不到头。比如贾芸和红玉,在24回出场后,只提了个头,后来这线索好像断了,贾芸还偶尔出现一下,红玉直接消失了。我们程序员管这种情况叫多线程,不用的时候线程挂起,需要的时候线程激活,在您操作电脑时很常见。作者不可能忘了,在贾府败亡之时之后,两人才会大显身手,一个是南天一柱,一个是北地之梁,所以宝玉的“绛芸轩”才会以这两人的名字命名,林红玉和林黛玉只一字之差,这名字难道是白叫的吗?能看完整的长线索,也举个例子:比如宝玉的结局,大家都关心,其实作者在第二回就说了。贾雨村从黛玉家出来蹓跶,在碰到冷子兴之前,莫名其妙地跑到个破庙,叫智通寺,里面那个煮粥老僧,就是老年宝玉的幻相。那老僧既聋且昏,所答非所问,是雨村境界太低,根本听不懂老僧的话。就像其后甲戌脂批“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却先写一出世醒人”。为什么说这个既证之后的出世醒人就是宝玉的幻相、宝玉的预演呢?看77回末,芳官藕官蕊官寻死觅活要出家,水月庵的智通与地藏庵的圆心正好在王夫人处,等会儿,有点乱,咱们捋一捋:水月庵不就是秦钟得趣的馒头庵吗?当时被专门棒打鸳鸯戏水的宝玉按住,吓得不敢继续动的是智能,另一个徒弟叫智善,庵主就是那个口吐莲花的净虚,把凤姐奉承的云山雾罩,害死了长安县的金哥和未婚夫两条人命,什么时候冒出个智通做了庵主?而且这个智通巧舌如簧不输净虚,几句话就云雾了王夫人,“从此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蕊官藕官二人跟了地藏庵的圆心,各自出家去了”。多么希望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作者偏不这么安排,属宝玉的芳官单独跟了智通,属宝钗黛玉的蕊官藕官二人却去了地藏庵,宝钗、黛玉后来都没能跟宝玉在一起,这就是三人结局,不用各种猜,作者交待了。而宝玉的结局,作者用芳官、智通、智通寺、煮粥老僧也预演了。此线索长达八十回的一头一尾。这个煮粥老僧,还有金庸的扫地神僧,还有一些真正的高人都是这样,回归本真,默默无闻,大隐于市,不显山不露水。点击下一个:莺儿编花篮,为什么被骂?葫芦:胡虏 + 红楼梦中骂胡贬夷,耶律雄奴被骂野驴子,匈奴犬戎被骂跳梁小丑,作者会是满清包衣吗? - 知乎 (zhi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65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1: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 鱼玄机:玄机,是鱼!+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破山寺:鱼山,龙斗!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9】




5.4 曲径通幽处

17回,贾政、宝玉初游大观园,在大门口的屏障山,宝玉题名时说:“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迳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

一说此山并非主山,园中另有大主山。

二说“原无可题之处”,却故意题,那就要注意题名之意了。

三说“曲迳通幽处”这句旧诗,那就要仔细看此旧诗信息。

唐诗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曲径通幽处,与宝玉所题意同,关键在此诗所题之处:破山寺。

破山寺,即兴福寺,位于苏州虞山,是江南四大名刹之一。此寺依山而筑,破龙涧从寺前流过。破龙涧,又称“斗龙涧”、“降龙古涧”,在寺门前,涧内山石都呈赭色,相传因龙斗山崩而成涧:唐贞观年间,相传有二龙相斗,冲迸成溪,遂成破涧,故此寺又名“破山寺”。

虞山之“虞”:一是“虞舜”之虞,红楼梦中一直用“虞舜”指黛玉,崇祯。二是“鱼”,即鱼山。看大观园图,大鱼之头便是此山。原来早在第一次介绍大观园时,宝玉就说此山是鱼山,在揭示大鱼。而且,大鱼身上,是“虞舜”黛玉,后随三春。黛玉也是苏州人。

龙斗:在红楼梦中也有,湘云芦雪广联诗中有“龙斗阵云销”。宝玉在开始便说“龙斗”,即指大观园中的大鱼和大蛇争斗,就是黛玉和宝钗之间的明争暗斗。

唐诗所题之处在破山寺,宝玉所题之处在门口山,重点都在地点!

再看明末苏州本地人的一首诗,吴鼎芳的《破山寺》:

巉岏随石转,迤逦踏花行。
古壁龙蛇气,空岩风雨声。
佛香清渡水,鸟路白过城。
绝顶遥观海,苍茫晓雾生。

吴鼎芳(1582—1636年)是苏州府人,字凝父。为诗萧闲简远,有出尘之致。年四十剃度为僧,名大香,号唵。留有《云外集》。

破山寺:有龙蛇气。

作者通过破山寺的诗,在给读者递纸条:鱼山、龙斗、龙蛇。

5.5 难得有心郎

57回,紫鹃服侍宝玉回来,深夜对黛玉说:“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紫鹃笑道:“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这明显是对读者说的话,叫读者心里留神,留神什么?

紫鹃是个不识字的丫鬟,不能口出诗句,只好说俗语。而这两句俗语,显然是鱼玄机的名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鱼玄机《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紫鹃说的“易得,难求”,是把诗句中的“易求,难得”换了下,诗句中有“心”,紫鹃说知“心”,痕迹很明显,显然在说鱼玄机的这句诗。鱼玄机是唐朝有名的才女,长安人,这两句诗早已脍炙人口。

如果作者真想写出这两句诗,贾府识字能诗的人很多,安排谁都可口吐原句,根本不是问题,却为什么安排一个不识字的丫鬟来说?而且说成俗语,似是而非?

作者又在隐!故意隐鱼玄机,又叫读者留神看出来。

因为玄机是鱼!作者不敢把鱼玄机写明,怕泄露天机。

会不会是我们想多了?这里就是闺蜜私房话,就是说了个俗语,甚至就是说了这两句诗,却并无其它意思?

看黛玉反应:“黛玉听了这话,口内虽如此说,心内未尝不伤感。待他睡了,便直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个盹儿。”

黛玉用行动给我们做了指导:枕上潜垂泪。

所以作者是“有心”郎,有意指出“鱼玄机”,又故意藏头露尾。




点击下一个:绣春囊事件:鸳鸯看见司棋的首尾,是什么头尾?+ 鸳鸯为什么说凤丫头、虎丫头?龙头!+ 鸳鸯遇到司棋偷情,在哪里?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6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09: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绣春囊事件:鸳鸯看见司棋的首尾,什么头尾?看司棋偷情地点

长安昭阳王
IP属地: 西藏
2024.09.09 11:57:12
字数 1,781
阅读 53
【 红楼日月:连载57】
(接上文,大观园图的大鱼:易求无价宝,隐鱼玄机)

5.6 绣春囊事件
71回贾母八旬之庆,留下族中的喜姐儿和四姐儿,在园里顽耍,让人传话,不能小看了他们,要和家里的姑娘们一样对待。这么一个不是事儿的小事,况且是传个话,自有平日传话之人去办,本应不用鸳鸯亲自跑一趟,否则鸳鸯一天就光跑腿儿了。可作者偏偏安排鸳鸯去,我们就要注意了,鸳鸯脱离服侍贾母的重任,为一件小事去传话,属于异常情况,反面有重要信息。

鸳鸯先到了稻香村,说都在三姑娘那里,又到了探春的秋爽斋。鸳鸯传话,李纨忙起身听了,就叫人把各处的头儿唤了一个来,令他们传与诸人知道。注意:“头儿”,唤了一个来。

鸳鸯道:“罢哟,还提凤丫头、虎丫头呢,他也可怜见儿的!”

凤丫头、虎丫头:凤、虎,在汉语中、对联中对应的字,是同一个,无疑是“龙”,再重复两个“头”,反面明显强调“龙头”!

所以贾母特意传话,让读者“大家照看经心些”、“不能小看”的是:龙头。

探春笑道:“糊涂人多!”还是说读者,没看出来的糊涂人多。

然后看鸳鸯碰到了什么奇葩事?

且说鸳鸯一径回来,刚至园门前,只见角门虚掩,犹未上闩。

偏生偏要小便,因下了甬路,寻微草处,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

参见大观园图:从秋爽斋出来最近的角门,便是大门和门口山西边的角门。鸳鸯此时所在位置,便是图上标H处,已能看到角门虚掩。H处应在山石、大树后,图上没有标注绿化等元素。



看见司棋的首尾:正是大鱼的头尾


刚转过石后,只听一阵衣衫响,吓了一惊不小。定睛一看,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鸳鸯眼尖,趁月色看准一个穿红裙子、梳鬅头、高大丰壮身材的,是迎春房里的司棋。

原来是司棋在这里偷情。“衣衫响”,说明两人正在动作,不是拥抱、亲吻、拉手之类的情人课题研究。“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这不合常理。要是吹吹风、拉拉手、说说情话,找个山石、大树后就可以;要是衣衫响的大动作,就应找个人轻易不到的地方。此处是大观园门口屏障山的山脚下,往山里钻几步,便可放心动作了,为什么要见有人来了,才往石后树丛藏躲?

看大观园图标H处,给人第一反应就是,司棋在这里偷情?有没搞错?这也是我在画图标注时问自己的问题,对前后文又多次核对,确实是这里。这个地点,在园门口、路边上,谁都看出不适合偷情!

鸳鸯叫司棋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生恐叫喊起来,使众人知觉更不好。且素日鸳鸯又和自己亲厚,原不比别人。便从树后跑出来,一把拉住鸳鸯,便双膝跪下,只说:“好姐姐,千万别嚷!”

司棋复跪下道:“是我姑舅兄弟。”鸳鸯啐了一口,道:“要死,要死!”司棋又回头悄道:“你不用藏着,姐姐已看见了,快出来磕头。”那小厮听了,只得也从树后爬出来,磕头如捣蒜。鸳鸯忙要回身,司棋拉住苦求,哭道:“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超生要紧!”鸳鸯道:“你放心,我横竖不告诉一人就是了。”

作者把事件揭秘者鸳鸯作为读者的替身,在贾母、鸳鸯、探春等的提醒下,来发现一个重大隐秘事件:“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首尾,就是头尾,又说“头”,还说“尾”。看大观园图:这里是大鱼之“头”,迎春所居的紫菱洲是大鱼之“尾”!所以作者安排迎春的首席丫嬛司棋来这里偷情!司棋偷偷摸摸的当然不是男女之情,是隐情!作者之心,昭然若揭!您还觉得大观园图上画的大鱼画错了吗?

司棋,在前文出现不下20次,读者谁不知道司棋是谁的丫嬛!这里却写“是迎春房里”的司棋。作者在强调什么?读者还不明白?

生恐叫喊起来,使众人知觉!

“好姐姐,千万别嚷!”

“你不用藏着,姐姐已看见了,快出来磕头。”

“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超生要紧!”

作者把“已看见”首尾的读者叫“好姐姐”,求“千万别嚷”!求“姐姐超生”!因为“我们的性命”,是很多人的性命。

看到作者“磕头如捣蒜”,我的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心如鞭抽,想手执长剑砍天剁地,这是个什么狗屁世道!以红楼作者的绝世才华,要对一帮庸庸碌碌的瓜众磕头相求!否则很多人性命不保!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但愿这种文化灾难,不要在这个星球上再出现!

作者希望已看见“首尾”的读者,“横竖不告诉一人”。

想告慰红楼作者:

江山依旧,当年仇寇,真成姊妹。

国泰民安,盛世无饥,飞龙在天!

红楼众英灵,可泯血长笑,安然瞑目了。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14:27 , Processed in 0.1305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