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9|回复: 2

朱棣一意孤行迁都北京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166
发表于 2022-6-12 09: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棣一意孤行迁都北京,不仅仅是因为心中有愧
2022-06-04 16:01:40 来源: 南玄子命运预测                 安徽                                    举报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靖难之役,指的是公元1399年至1402年三年时间里朱家的皇权争夺战。燕王朱棣对决建文帝朱允炆,最后以朱棣登上位于南京的皇帝宝座、朱允炆下落不明而告终。
在朱棣靖难之役取得全面胜利以后他想的是迁都北京,在朝堂众人的反对下,他还是一意孤行,难道这是永乐大帝的思乡情?显然不是!

迁都的原因
燕王朱棣,一语道破玄机。朱棣被朱元璋封藩燕地(今北京一代)说白了,北京就是朱棣的地盘。可是大明当时的首都是应天,一南一北相距甚远,强龙也压不过地头蛇。那时虽说大殿一片火海,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首,他跑了。凭借着朱元璋的布局和建文帝这个正统皇帝的名号,东山再起不无可能,况且当时齐泰等人还在南方募兵。朱棣靖难的旗号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之他继位大肆屠杀老一朝的武将文臣,百姓们也颇有怨言。加上世人皆知他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进京勤王,实际上是觊觎大明万里江山。在百姓的眼中,他燕王朱棣又带来了战火,在他诸位兄弟眼中,皇帝凭什么让他朱棣做,朱棣又不是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所以说朱棣在应天做皇帝,坐的不稳啊。
内部的忧虑使得朱棣担心,但他更为担心的是北方的蒙古鞑靼。朱棣自幼随父朱元璋抗击蒙古,还刻意被父亲安排到北方蒙古易于侵犯的地方,当作卫国利器使用。这些年他也见过蒙古鞑靼有不少小动作。再加上朱棣发动靖难之时,已经有不少藩王被朱允炆给削掉,自己还把宁王的朵颜三卫相借,事成之后,又把这一北方抗击蒙古的屏障——宁王一支举家南迁。如此一来北方国防力量甚是空虚,如若蒙古鞑靼卷土重来,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般内忧外患之下,朱棣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果断迁都北京。

迁都的利弊
跨越大半个中国迁都,有舍有得,有利有弊。
江南烟花之地,自古留有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更有李后主、隋炀帝等前车之鉴,如果不迁都北京,不知道明代帝王能在这纸醉金迷的烟柳之地撑多久,恐怕朱厚照这位贪玩的皇帝都见不到这个乐园,因为在这之前,大明朝估计就亡国了。以南方为政治中心,而北方边患严重,鞑靼的铁骑不知要践踏我中华大陆多少次,到那时,难道大明朝也要向南宋那样偏居一隅?

可是,迁都北京,虽然避免了安逸亡国的忧虑。但是,天子守国门向来是大忌,蒙古鞑靼南下第一要面对的就是精良的禁卫军。试想,能称得上禁卫军,应该是全国的精锐,如果这一股有生力量灭亡的话,那么整个大明的天下将面临危亡,至少,北方诸地可让敌方唾手可得。如果于谦没有抵住瓦剌的进攻的话,大明的政治系统将会崩溃,集中的军事力量也将消耗殆尽。那时,便是士大夫所说的亡天下了。
壮举的成就
迁都可不是闹着玩的。选择北京作为都城,得有气派的宫廷殿宇供皇亲国戚居住吧。这就需要运送大量的木材和大量的工匠。古时的交通状况不比现代,当时八百里加急的鸡毛信都得快递个把月,更不用说运送制造皇室宫殿的大木料、石料。而且宏伟的紫禁城建筑群所用的木料、石料还是云南深山的名贵材料,先不提把木料运往北京的路途遥远,单单就当时的民间俗语——如山一千,出山五百就可以看出,将木料运下山都损失惨重。
紫禁城从公元1406年开始建造,历时14年完成,到公元1420年永乐十八年,这座宏伟的建筑摆在世人眼前。可殊不知,如此浩大的工程,耗费了三十万民工和部分卫兵,并集中了当时几乎全国所有的能工巧匠。

如果没有永乐大帝的那分创举,那北方明珠估计要20年也建不完。
为了缩短工期,永乐大帝下旨打通古时荒废的渠道,这样一来,建筑材料的运输周期大大缩短,民工和戍边卫兵的粮食供给也有了保障,还大大方便了建筑落成后的搬迁事宜。
在民间,古渠道的打通,便利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极大的改善了南北方的交通情况,刺激了南北贸易的兴起。满清皇帝的江南寻访也得感谢朱棣的这一举措。
三都的隐患
了解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明代有三个国都,分别为北都——北京,中都——凤阳,以及南都——应天。
中都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设立凤阳为都,仅仅只是为了怀念故乡,埋葬朱家列祖列宗,这是个标志问题,也是个政治信号。就像明末农名起义攻下凤阳后,抛朱家祖坟,崇祯下《罪己诏》检讨自己,这是个体面问题,并无实际作用。
北都北京,这是几近明代所有时刻的政治中心(从永乐皇帝开始),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威慑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本就脆弱不堪的北方军备力量。
重点是南都——应天,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明代官员的养老院、避难所。
大明王朝之所以灭亡在表面上是,气数已尽,国库空虚,两头迎战。实际上明朝亡于党争,亡于冗官、冗军。据史料记载,洪武年间,大明王朝在职官员有两万七八千人,而到了万历年间,大明在职官员达到了八万人左右,整整四倍。试想每年王朝要花费大量的帑金去给这么多官员开支,那还有多少分给军需,还有多少用于公共建设。

应天,那可真是个养老圣地。朱棣也是有所忌惮啊。他当年不顾大臣的反对北迁国都,可是应天是开国皇帝朱元璋钦定的国都,有些东西这位在明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应天在作为南都后,仍旧保留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虽然没有实权,但这个应天城寄居了太多的寄生虫。以至于后期,任命海瑞为应天巡抚,去整治这帮寄生虫,得到了老百姓给予"海青天"这一爱称。应天官员的腐朽已经遭到了百姓们的百般唾弃,可是海瑞的到来,也难及骨里。真正的病患早在公元1420年,迁都的那一刻就已经滋生,直到大明王朝病死。

迁都不是一个小事,朱棣永乐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迈出这一步。不得不说,迁都北京,便于了大明王朝对北方大片国土的管理,也疏通了渠道,刺激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徒有虚名的官职,让无数吸血虫吮吸着大明王朝的骨髓,在嘉靖年间甚至出现了无禄可发的情况。
历史过眼云烟,拂去种种的表象、决策,留给后世的是一个偌大的紫禁城,是一个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一个世界级的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166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1: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乐迁都  播报 编辑  讨论8 上传视频  



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自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京一带已有约430年不在汉族政权的控制之下;而靖康之难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永乐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赞成成祖迁都的意见认为,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成祖就曾以北京为基地五次北伐北元的残余势力,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例如土木堡之变明军覆灭及皇帝被俘之后,明朝坚决地组织了北京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放弃北方。

而反对者则认为,一方面迁都北京给明朝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北京地位陡然提升,令整个北方防线在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向北京集中,反而破坏了明太祖时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明宣宗放弃开平等三卫后,长城以外明军再无据点,令北京暴露了两翼,也失去了战略纵深,使京师长期处于外敌的直接威胁下,同时也是明中期鞑靼在大漠、明后期女真在辽东坐大的重要肇因。





中文名永乐迁都 迁    都北平 人    物明成祖 原    都南京 发生时间 1421年1月 [8]  


目录

1 背景介绍
2 过程
3 主要影响
4 火灾

   


背景介绍

编辑

 播报

迁都前的南京



明成祖像
明成祖像
自唐朝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位于江南的南京和其上下游的采石、瓜洲一起构成的江防体系是保证南京安全的直接屏障。同时,南京自身的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因此,几乎所有占据中国南方的政权都以南京作为首都。明太祖朱元璋也以南京作为基地,统一全国建立明朝。
南京地势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幕府山,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北边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南边有长命州、张公州、白鹭等沙州形成夹江,这些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使得历代统治者都很看中这块地。 不仅如此,南京还交通便利,东南的太湖平原和钱塘江流域是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沿江可上溯到九江、武汉,沿江下行可到上海,加上秦淮河与太湖水系,使得南京四通八达。

明初的南京城自外而内,有外城、京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层。内城周长九十六里,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  其都城形制与历代故都近似方形的布局不同,明南京城形状不规则,南京明城墙(即京城城墙)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

迁都前的北平

北平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北平(范阳)在全国的地位日渐显著。北平是辽的南京,金元两代的故都。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大都改称北平。徐达将城中部分居民迁往开封,平毁了元朝宫殿,其在旧址堆土筑成景山;为了便于防守,将北面城垣南移。由于运河淤塞,南方的物资主要改由海运和陆运转运。这样,原本繁华的元朝京师大都城变成了一座相对冷清的北方边城。

洪武三年,太祖四子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燕王之国,在北平设立王府,俗谓燕平。徐达死后,华北边防部队多由燕王节制,北平也就成为明朝北部边防的中心。

   


过程

编辑

 播报

明太祖定都南京



明太祖
明太祖
由于历代统一王朝的都城大多都在中原,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洪武元年,下诏以汴梁为北平,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京平故事。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今安徽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但是开封和凤阳都是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朱元璋于是放弃了迁都这两处的打算。洪武十一年,罢北平,改南京为京师。
由此,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发展高峰。明初京师(即南京)总人口近百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垣。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2]  

明成祖迁都北平



北京紫禁城
北京紫禁城
靖难之役后的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平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安徽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平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平府,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平;被强令迁入北平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

永乐七年,明成祖以北平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亲征回师后,明成祖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平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平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北平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新修的北平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3]  

明仁宗还都南京



明仁宗
明仁宗
刚刚迁都几个月的永乐十九年初夏,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成祖大怒,立即处死萧仪,并以强权压制朝中大臣。
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即位。明仁宗长期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即位后,面对残破的北平皇宫,立刻有还都南京的打算,下令修葺南京宫殿。随即,北平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重又加印“行在”,等于废除了北平作为京师的地位。但仁宗享国日短,未满一年即已驾崩,此时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尽管仁宗的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 [4]  ,继位的明宣宗还是暂缓了还都的计划。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北平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终明一代再未改变。

   


主要影响

编辑

 播报

政治和军事

大都陷落、元朝灭亡约半个世纪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平附近已有约500年不在汉族朝廷中央政权控制之下;而靖康之变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成祖迁都后,北平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赞赏成祖迁都的意见认为,其一,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成祖本人就曾以北平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北平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例如土木堡之变、平军覆灭之后,明朝坚决地组织了北平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放弃北方。其二,辅佐建文帝的多为江南人士,成祖即位后,在南京杀戮过甚,唯恐结怨太深,有损执政基础。从稳固皇位考虑,返回其发迹之地似乎更为有利。

而反对者则认为,一方面迁都北平给明朝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北平地位陡然提升,令整个北方防线在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向北平集中,反而破坏了明太祖时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明宣宗放弃开平等三卫后,长城以外明军再无据点,令北平暴露了两翼,也失去了战略纵深,使京师长期处于外敌的直接威胁下,同时也是明中期蒙古在大漠、明后期女真在辽东坐大的重要肇因。 [5]  

经济

明朝初期,华北相对于江南的贫困相当明显。北平的营建使北方的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但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城市,京师对物资的大量需求无法就近解决,必须依赖于大运河从江南转输。因此在明清两朝,漕运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漕运的繁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市镇的发展,如扬州、临清和沧州等,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而反对者一般认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过分远离为明朝和继之的清朝经济增添了巨大的、不必要的负担 [6]  。另一方面,由于大运河关乎京师命脉,漕运从纯粹的经济行为上升为带有明显政治意义的行为。在运河沿线发生水患时,公家却只会优先保护漕运的利益,而往往忽视周边百姓的安全。

   


火灾

编辑

 播报

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北京紫禁城内建成仅百日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遭雷击引发火灾。成祖为此“心惶惧,莫知所措”,急“诏群臣直陈阙失”,希望“庶图悛改,以回天意”。但是群臣“多言改(迁)都之故,而主事萧仪言尤峻,被诛”。即便如此,言官们依然认为:“朝廷不宜轻去金陵,以致此变。在这些奏疏中,邹缉的《奉天殿灾疏》最为有名,言辞也较为激烈。他在奏疏中指出:“陛下肇建北京,焦劳圣虑,几二十年。工大费繁,调度甚广,冗官蚕食,耗费国储。”使农民“不得躬亲田亩以事力作”,加之官吏横征,物价上涨,“大青一斤,价至万六千贯”。营建都城,财力耗尽,灾害来时,人们“剥树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他还进一步指出:“今天意如此,不宜劳民。当还都南京,奉谒陵庙,告以灾变之故,保养圣躬休息于无为。”邹缉的奏疏较客观地反映了营建北京及迁都后出现的种种危机,但朱棣依然发怒,“谓言事者谤讪,下诏严禁之,犯者不赦”。在永乐十八年(1420),户部尚书夏原吉曾言:“连岁营建,今告成,宜抚流亡,蠲逋负以宽民力。可以看出营建北京使国家的财力消耗殆尽,急需恢复经济,以安民心。因而邹缉的言论从某种角度来讲并不为过。朱棣通过这次对言官及一些主张南迁大臣们的打击,使反对迁都的声音暂告一段落。 [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166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1: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明的败笔,还是明智之举?  

2022-05-31 08:16  




朱棣乃明朝第三任皇帝。六百年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暴虐成性、杀人如麻,与其父朱元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有人觉得他在政治上设置内阁,在经济上疏通大运河,在军事上亲征蒙古、巩固南北边防,在外交上多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不仅维护了我国完整版图,还促进我国经济繁荣,甚至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当然还有部分人认为他功大于过,尽管他性情暴躁,但他所作之事均为大明朝的繁荣发展。众所周知朱棣夺得皇位不久便迁都北京,人们对此很是疑惑:南京乃明朝的龙兴之地,且属于国家的经济中心,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一、迁都念头

朱棣当年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最初他为得民心,在历时三年的战争中坚持严明军中纪律,禁止士兵杀戮与掠夺无辜百姓,甚至宽容俘虏,善待亡灵。然而当他夺得政权后立即暴露本性。许多前任大臣由于不服其统治,誓死不屈,最终被处以死刑。其中最惨烈的要属黄子澄、铁铉与方孝孺等人。



黄子澄作为朱棣“清君侧”口号的对象之一,从始至终没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正义凛然地怒斥朱棣:“殿下向来悖谬,不可为训,只怕子孙后代有跟着殿下学坏的。”朱棣听完恼羞成怒,当即下令将黄子澄的族人带到殿前嚎哭,并逼他写下罪状。谁料他竟写道:罪在削燕太晚,以致成此凶残。朱棣看完怒不可遏,先命人砍去其手脚,接着又将他解肢。随后朱棣又将屠刀伸向在靖难战役中使他吃尽苦头的铁铉。他先是将铁铉的耳朵切下,然后烤熟逼其吞下,接着得意洋洋地问道:“好吃么?”铁铉答:忠臣孝子的肉,当然好吃。朱棣听后暴跳如雷,当场让人将其扔进油锅。而方孝孺更因气节高尚、不肯低头被灭十族。

这种惨无人道的杀戮方式实在令人心惊胆战。一时之间,朱棣残杀“忠臣烈士”的暴行传遍金陵内外,以致朝野上下无人不怕他。不过真正打心底里服他的人却少之又少。史料在这方面的记载或许有些夸张,但众人心中有怨乃毋庸置疑。对此,朱棣一方面心中恐惧,每日都被亡灵缠绕,难眠入眠。另一方面压力倍增,不知如何服众。于是他想到了迁都。不过这个念头并非仅源自恐惧与压力,还关乎他的梦想。



朱棣从小尚武,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武功最佳、野心最大者。他的梦想是巩固蒙古、控制东北,实现南北方共同发展。金陵经济虽好,但其地形北高南低,防御系统甚差,北上难度极大。而且金陵地处东南一角,实在不利于王朝对北方的控制。尽管朱元璋早前在北方设有三藩,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实际上朱元璋在位期间已有迁都打算。他曾派朱标先后考察凤阳、关中、洛阳、开封等城市,只可惜朱标在这个节骨眼上离世了,而朱元璋则因此放弃了迁都之想。直到朱棣上台,迁都念头才再次被提,那么迁到何处比较好呢?



二、首选北方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迁都一定要迁到北方。原因有二:一是北方边境不安稳,游牧民族时有动乱。元朝统治者自从被明打回蒙古后,一直在等待时机、意图反攻。即使后来蓝玉出征将其大范围歼灭,他们仍有残余力量遗留在北方边境。另外北方边境的游牧民族众多且民风彪悍。他们时常来明朝边境抢掠,甚至发动战争。尤其是东北地区,一直很难控制。为平定战乱,朱棣几次亲征,但每回均从金陵出发,战线着实过长。不但消耗巨大,而且指挥吃力。如果迁都北方,北征将会更加顺畅,而北方地区也尽在掌控中。二是北方经济逊于南方,若想南北方共同发展,必须增强北方的政治地位。出于以上原因,朱棣深感北方建权的重要性。那么建在北方的哪儿呢?



三、定都北京

“要不就北平吧?”朱棣在心里再三斟酌。北平,昔日老对手的首都;北平,昨日自己的成王封地。如果迁都至此,能否更好地平定蒙古,控制东北?又能否更广泛地启用自己七年来的旧府人脉,从而摆脱金陵那帮不服自己的人?想到这,朱棣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迁都北平。



这个决定自提出一直遭到多数官员反对。他们认为金陵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不仅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商业繁荣,而且气候湿润、温度适宜,十分适合居住。尽管这些都是事实,可封建社会若想长治久安,光有经济还不行,必须兼顾军事共同发展。而北京自古就是军事重镇,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既能坐北朝南、又邻近东北,甚至还有山海关与长城防守,实属“易守难攻”的不二之选。于是朱棣不顾大臣反对,坚持迁都北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并非单纯迁都北平,他采取的是“二京制”,即以北京(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为首都,是为政治、军事中心,再以金陵为副都,是为经济中心。“二京”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明朝繁荣发展。



事实证明朱棣迁都北平是明智之举。尽管他驾崩后,其后代想迁回金陵,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刚刚迁都那几年,北京经济动力不足,很多物资需要从南方运来。而漕运又不佳,国库因迁都花费巨大,无力疏浚,因此人们有了迁回金陵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却被两件事打消了。一是朱高炽仅当十个月皇帝便西归。二是金陵发生了密集型地震。史载,光洪熙年间,金陵城地震39次。如此频繁的地震,还能做首都么?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它仍旧是个不错的选择,就比如崇祯末年,金陵作为副都,具有完备的行政班子且百姓与官员都忠于明朝,如果崇祯迁至于此,或许还能东山再起。只可惜明朝太有“风骨”,拒绝了这种“逃跑”行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7 11:08 , Processed in 0.0558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