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船山下那孤独的灵魂,成了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
2022-06-06 01:00 来源: 我的美食录
原标题:石船山下那孤独的灵魂,成了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 雕塑:船山抚琴
在中国文化史上,湖湘文化无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经世致用的求真务实精神、博采众长的包容开放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近代湖南人才辈出,乃至形成了“一部近代史,有半部是湖南人写就”的壮观景象。而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则被视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明朝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市)人。明清更替之际,王夫之投笔从戎,举旗抗清。抗清失败后,他隐居衡阳石船山,从事思想和文化方面的著述。王夫之学问渊博,精通经学、史学、文学、佛学,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亦有研究。他一生中有著作100余种、400余卷,近800万字。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们提出的经世致用思想,为近代湖南的读书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王夫之画像
少年时代的王夫之,曾是衡阳著名的学霸。他4岁时就跟随长兄王介之读书,7岁时读完了《十三经》,14岁时考中秀才,16岁时开始研习诗文,两年读诗10万首。20岁时,王夫之就读于中国历史上四大书院之一的长沙岳麓书院。崇祯十五年(1642年),24岁的王夫之参加湖广乡试,以第5名的好成绩中举。其兄王介之也以第40名中举。当年冬,王夫之与王介之赴京参加会试。行至江西,因李自成、张献忠军农民起义,道路被阻,只好返回衡阳。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张献忠攻占衡阳,曾慕名邀王夫之入伙。但王夫之作为深受正统教育的读书人,对张献忠并无好感,便以伤病为由予以拒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五月,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清入主中原。消息传来,王夫之作《悲愤诗》一百韵,表达自己痛不欲生的心情。可惜该诗作现已无存,我们无法再感受王夫之当时的悲愤。
湘西草堂
位卑未敢忘忧国。顺治三年(1647年)夏,王夫之听说南明抵抗力量内部不和,心急如焚,便只身赴湘阴求见南明监军、湖北巡抚章旷。他请求章旷调和内部矛盾,协同作战,并联合农民军一起抗清,还对军队后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过,此时的王夫之乃一介书生,并未引起章旷的重视,他的建议自然也没有被采纳。王夫之失望而归。
顺治四年(1647年)五月,清军攻陷衡阳,王夫之全家逃散。其父亲、二叔和叔母、二兄都死于战乱。顺治五年(1648年)十月,王夫之与同乡好友管嗣裘、僧性翰等,在南岳衡山发动武装抗清,有衡山等地农民、造纸工人近百人参加。然而,队伍刚成立不久,就遭湘潭反动地方武装突袭和清军围捕。战败后,王夫之逃往广东肇庆,投奔南明永历政权,后任永历朝廷行人司行人(九品小官)。当时的南明政权,派系复杂,内讧不断。顺治七年(1650年)四月,王夫之因三次上疏弹劾东阁大学士王化澄等贪赃枉法、结奸误国,险遭不测。幸得农民军首领高一功仗义营救,方免于难。
湘西草堂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王夫之回到衡阳。因誓不剃发,不容于满清当局,被迫辗转流徒,四处隐藏,最后定居于衡阳金兰乡高节里,潜心著述。清康熙三年(1664年),他写成《永历实录》,记述永历政权兴衰,总结明亡的经验教训。康熙十四年(1675年)九月,王夫之在当地石船山下,建造了一座茅草房,取名“湘西草堂”。在这里,王夫之度过了余生17个年头。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在这里写成。虽然生活贫困,体弱多病,但王夫之把著述立说,当作了一种使命。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那些文字后来可以启蒙天下,影响湖湘大地数百年。石船山下孤独的灵魂,成为了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反清复明战士的王夫之,也有自己的原则,决不为宵小之人效力。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起兵反清在衡阳称帝,曾派人请王夫之写《劝进表》,被王夫之断然拒绝。显然,王夫之看不起吴三桂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王夫之晚年,不得不接受了满清统一中国的现实,却始终没有剃发。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湖南巡抚郑端派人请他出山。他以病推辞,不肯仕清。他在给郑端的回函中,自称南岳遗民。
湘西草堂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月初二,王夫之病逝于湘西草堂,后葬于衡阳金兰乡高节里大罗山。王夫之的墓碑上刻着他自己写的墓志铭:“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也。自为铭曰: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大意是:明朝遗臣王夫之葬在这里,左侧是继配襄阳郑氏的合葬墓。我为自己写墓志铭是:我有着与西晋大将军刘越石一样的复国之志,无奈未能如愿;我希望实现北宋思想家张载“横渠四句”的理想,无奈力不能及。所幸我死后能毫发无损地安葬于此,也算无怨无悔了。
哲人远去,思想永存,如同夜空中不老的星星,熠熠生辉。(文/谢志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