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建平 《破解五行 》之:五行 的物质原型|容建平
Wang海 2015-07-16 | 830阅读 | 124转藏
大 中 小
转藏全屏朗读打印转Word生成长图分享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展开全文
如果五行 的物质性基础原型在大自然中存在,那么它们是几种怎样状态的物质呢?在追溯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研究一下现在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些认识。
在人类生活的世界上,有一个风云变幻,气象万千的气候环境,大自然有时风和日丽,有时雷雨交加,有时风起云涌,有时晴阴不定,有时冰天雪地寒风凛冽,有时烈日当空热浪迫人,为了让人们在变幻莫测的气候变化中正常地进行各种活动,人们运用了最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气象进行预测。
在现在的广播电台或者电视节目,都毫不例外地有这样的公益事项,这就是无偿地向公众预报气象变化情况。如果注意一下气象预报的内容,就会发现,有三项指标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温度;二是湿度;三是风力。
在这三项内容中,温度一般以温度计显示的度数来表达,风力也以风力计的显示状态来表示,但湿度的表达就丰富多彩一些,出除了用干湿度计的显示的度数来表达外,还再以晴天、雨天、阴天、大雾等状态来表达,当人们掌握了未来气象变化的温度、湿度、风力后,就可以根据这些气候变化状态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活动形式。
如果问,气象预报中的温度、湿度、风力这三项科学性内容,是谁首先发明的呢?可能大部分都认为,这必然是外国人的发明创造,因为现代气象学说是由外国传入到中国来的,气象预测也是外国人创造出来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气象中的温度、湿度、风力这三项科学知识,是由中国人的祖先们首先发明的。
早在几千年前,祖先们就已经知道温度、湿度、风力这三项自然气象指标的重要意义所在,知道这三项指标内容对人类生理的重大影响,于是它们将由这三项气象变化状态对人类产生的影响记载下来,并创造出一套以气象因素的性质结构为主体,以人对自然的感受反应为重点的科学理论,五行 理论,首先就是一套以温度、湿度、风力相互关系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的理论。
现代科学知识中的温度、温度、风力,怎么会成为了五行 理论的知识呢?
现代科学知识中的温度、湿度、风力三项内容,是以机械设备为检验主体来确定,不同的是,古代人对这三项内容的确定,是以人体的感觉来感受,以机械设备为检验主体,优点是对温度、湿度、风力会有一个非常精确的度数显示,缺点是但不会有寒冷或炎热的感觉,没有干燥或湿润的感觉,以人体感觉为检验主体,缺点是没有精确的度数显示,优点是有寒冷或炎热感觉,有干燥或湿润的感觉,有风大与风小的感觉,就是凭人体的感觉,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存在有热气、冷气、湿气、燥气、和风这五种不同的物质状态,人们称这五种感觉到的自然物质状态为“五气”,简称为风、寒、湿、燥、火。
古代的人们认识到,风、寒、湿、燥、火是由大自然中寒冷的阴气和炎热的阳气相互作用产生,为阴气阳气不同量变的结果:
当处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状态时,会产生出一种以运动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风气”;
当处于阳气渐消,阴气渐长状态时,会产生出一种以干燥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燥气”;
当阳气处于最大极限状态时,会产生出一种以炎热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火气”;
当阴气处于最大极限状态时,会产生出一种以寒冷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寒气”;
当阴气与阳气处于相对的平衡时,会产生一种以湿润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湿气”。
寒与火的本质同属于温度范畴,火处于温度的高端,寒处于温度的低端;湿与燥的本质同属于湿度范畴,湿处于湿度的高端,燥处于湿度的低端;风表示空气正在不停地流动,为风力的体现。
由于现代科学中温度、湿度、风力的度数,是由没有生命活力的机械设备对自然的环境的机械反应,所有精确的度数都不能真实地反映生命对自然的体验,而风、寒、湿、燥、火,全部都是生命体感受自然气候变化后的感觉,它带有一种人与自然相结合后的身体反应。
如果感觉到热,身体会作出排汗的反应,在受热过度的时候,皮肤出现红肿,甚至起水泡;如果感觉到冷,身体的皮肤会自然地收缩,当受冷严重时,冻伤后会起红肿的冻疮;当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时,人体的皮肤会显得干燥粗糙;当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时,人体的皮肤会出现糜烂或起水泡;当长时间地处于大风吹的环境时,人体的皮肤会出现一种颤动性的麻木感觉,这一切,是机械设备不能显示出来的特定内涵,它唯有人体生命才有这样的感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献花(2) +1
举报/认领
上一篇: 容建平 《破解五行 》之:五行 的性质配属 “五气 ”的成因
下一篇: 容建平 《破解五行 》之:创造五行 的物质性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