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建平 《破解五行 》之:五行 的性质配属 “五气 ”的成因
Wang海 2015-07-16 | 1287阅读 | 182转藏
大 中 小
转藏全屏朗读打印转Word生成长图分享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展开全文
从阴气阳气的性质中特征中已经知道,火为阳气的聚集点,水为阴气的聚集点,阳气的极限产生炎热,阴气的极限产生寒冷,这两上问题基本上可以明白其原理,但将阴气消阳气长的状态定为风,将阳气消阴气长的状态定为燥,将阴气阳气的平衡状态定为湿,又有什么根据呢?
从阴阳 原理上来解释,“五气 ”的成因是这样:
风的成因:阴气是一种趋向静止的物质状态,而阳气则是趋向运动的物质状态,当阴气阳气的运动处于阴消阳长趋势时,阳气的性质性能起主导作用,阳气的不断增长和扩散,其特点就是产生不停的气流运动。人们以阳气不断增长的过程为特征,将这个过程称为“升发”;
火的成因:阳气的特点为炎热,当阳气不断重叠时,反映为温度的不断上升,温度上升的特点就是热。人们以热量密集造成的高温为特征,将这个重阳状态称为“热盛”;
燥的成因:当阴气阳气的运动处于阳消阴长状态时,阴气的收缩凝聚力起主导力量,阴气的收缩力实质是一种吸引力,它将物质中的水分带走,制造出一种干燥的状态。人们以阳气不断消减的过程为特征,将这个过程称为“肃降”;
寒的成因:阴气的特点为寒冷,当阴气不断重叠时,反映为温度的不断下降,温度下降的特点就是寒。人们以热量大量散失造成的低温为特征,将这个重阴状态称为“寒盛”;
湿的成因:阴气的特点是以水为载体,当阴气阳气处于平衡状态时,阴气中的水必然会随着阴气在干燥的阳气中扩散和合,产生一种以潮湿为主要特征的状态。人们将这种和合过程称为“运化”。
古代的人们用当时的思维方法,将风那种不停的运动特点比喻为“曲直”,将火那种升腾的运动特点比喻为“炎上”,将水那种渗透的特点比喻为“润下”,将燥那种干燥特点比喻为“从革”,将湿那种粘滞的特点比喻为“稼穑”。
把运动的性质喻为曲直,把升腾的性质喻为炎上,把渗透性质喻为润下,人们容易理解,把干燥的性质用皮革来表示,也还有一定的道理,但把湿的性质定为稼穑,似乎有点不好理解,或者可以这样认为,以当时人们的认识来看,干旱或者水淹的环境对植物都有一个选择,唯有湿润的状态最适合于各种植物生长与繁殖,于是就选择种植与收获的过程来代表湿。
人们已经知道,一天的日夜变化,是由大自然中阴气阳气相互作用的运动产生,一年的寒暑变化,也是由大自然中阴气阳气相互作用的运动产生,另外,以中原为基点的地区分布,也存在一个北阴气盛,南阳气盛的分别,有阴气阳气的存在,就必然有运动变化的发生,有运动变化的发生,也就必然从变化中制造出五气 ,当人们对大自然的变化进行观察后,找到了相应的存在。
一年中的春季,一天中的早晨,地哉中的东方,都同属于阴气消,阳气长的变化中,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共同处于不停运动的风状态;
一年中的夏季,一天中的中午,地域中的南方,都同属于阳气极盛的变化中,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共同处于热气腾腾的火状态;
一年中的秋季,一天中的傍晚,地域中的西方,都同属于阳气消,阴气长的变化中,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共同处于干燥坚硬的燥状态;
一年中的冬季,一天中的午夜,地域中的北方,都同属于阴气极盛的变化中,它们的最大特点是共同处于寒风凛冽的寒状态,
四季中的辰、戍、丑、未月,一天中的辰、戍、丑、未时,地域中的中央,都同属于阴气阳气的平衡状态中,它们的最大特点是共同处于粘滞湿润的湿状态。
“五态”由阴阳 运动变化产生,“五气 ”由阴气阳气运动变化产生,那么金、木、水、火、土“五物”又怎样产生出来的呢?它们配属于五行 的依据是什么昵?
以“五物”配属五行 ,是根据风、寒、湿、燥、火这五气 的性质特点来配备的。
古代的人们意识到,以五气 来做五行 的性质形象,虽然有一个直接性表达的长处,但也存在着一个不可否认和不可回避的问题,五行 是一种感觉性的体验。它们的性质特点和性质关系都不能被直接观察,没有一种从视觉上的跟踪、判别、和认定。
古代的人们觉得,反正任何事物都可分属于五行 之中,为什么不选用一套具体性的有形物质,来替代这些看不见的五种无形气态?以物质为形象,具有更加简单的认识功能和更加可靠的操作性,古代人们的这种有计划的选择,人们现在可以从五行 物质与五气 的对照比较中发现。
燥的特点是干燥坚硬,在所有物质中,有什么物质是不吸水的,从大的种类来看,只有金属才有这种性质,以金属坚硬干燥和不吸湿的特性,用它来表示从革的干燥特点形象,在性质上有一致性,金属的基本颜色为白色,故选择白色为金的基本色泽;
火的特点是炎热升腾,在物质中,唯有火具有这种性质,以火来表示炎上,是唯一的选择,火的颜色为赤色,故选择红为火的基本色泽;
风的特点是不停运动,在大自然中,能够体现出运动的物质有不少,比如火炎,流水,云层,草木,由于云层的变化莫测,形态虚幻又不可捉摸性,故不可用来当形象,火已经另有表示为热,已不可用,水已经在阴气中包含,成为了寒冷的特定形象,剩下只有草木的摆动能够显示运动中的风的存在,因此以木来表示风存在的形象,也是一种变通的方法,草木的基本颜色为绿色,故选择绿色为木的基本色泽;
寒的特点是渗透凝聚,水为寒冷的特定载体,有寒冷收缩客向下渗透的特点,以水来表示润下性质的形象,也是唯一的选择,由于水表示的本质为寒冷,寒冷的背景为黑暗,故选择黑色为水的基本色泽;
湿的特点是粘滞湿润,湿由水分与干燥物质混合而成,故有粘滞的性质特点,在大自然中,泥土含有水分,长期处于一种湿润状态,为表示湿的理想形象物,而湿润的泥土则是农作物最理想的种植基础,以土的最佳种植与收获来表示湿的稼穑特征,这个形象具有系统性的特色,也不失为一个最佳选择,土拥有的颜色虽然比较复杂,东北的为黑土,南方的为红土,东方的土呈灰色,但中原的土色基本上为黄色,故土选择中原大地的黄色为基本色泽。
对前面所有的五行 性质、特点、配属进行综合后,得到这样的情况;
阴消阳长状态的物质性基础原型为风,同属这个状态的有东方,早晨,春季,统属物质为植物,色泽为绿,选择木为代表性形象;
重阳极限状态的物质性基础原型为火,同属这个状态的有南方,中午,夏季,统属物质为火炎,色泽为红,选择火为代表性形象;
阳消阴长状态的物质性基础原型为燥,同属这个状态的有西方,傍晚,秋季,统属物质为金属,色泽为白,选择金为代表性形象;
重阴极限状态的物质性基础原型为寒,同属这个状态的有北方,午夜,冬季,统属物质为冰雪,色泽为黑,选择水为代表性形象;
阴阳 平衡状态的物质性基础原型为湿,同属这个状态的有中央,四季,四时,统属物质为泥土,色泽为黄,选择土为代表性形象。
《黄帝内经》将五气 与五物的关系作了一个非常简洁的表述: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原来古人将阴气阳气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变化定为风、寒、湿、燥、火五气 ,将阴气阳气相互作用成形后的基本物态定为金、木,水、火、土五物,而且说明宇宙 间一切物质形态的产生,都是由五气 与五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五行 的基本来源中知道,五行 既有理论性的内容,也有物质性的内容,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形象,包含了由阴阳 运动变化产生的五种“理”状态,又包含了由阴气阳气运动变化产生的“气”状态,基本上是以气的性质性能为物质化标准,再进行性质化抽象,形成以性质为特征的系列,然后再将相同或者类似性质的事物统属在其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献花(2) +1
举报/认领
上一篇: 容建平 《破解五行 》之:五脏配五行的根据
下一篇: 容建平 《破解五行 》之:五行 的物质原型|容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