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官)湛持将赴职时,天如谓湛持曰:『明年会试,同考公必压帘。今海内举子不愧会元者,惟陈大士暨杨维斗二人耳(这两人都是复社成员)。幸留意』!湛持曰:『天下人读大士文,取巍科者不知凡几;而大士久困,吾此番当收之夹袋中』。天如转语(另一个考官)项水心煜曰:『然则维斗乃公责也』。水心亦首肯。天如又言吴峦雉久为海内师范,此番不可不使之释褐。两人唯唯。比入闱,湛持压帘,觅得大士卷袖示水心曰:『昔为老社长,今作老门生』。水心狡,欲会元出已房,乃持一卷示湛持曰:『已得维斗卷矣。大士、维斗与吾党交情,无少轩轾。但冠冕天下,与其邻省,毋宁吾乡』。湛持乃持卷细阅曰:『诚维斗焉,何得不让?脱非维斗,奈何』?水心曰:『今场屋中谁能作此等文者?若非维斗,当抉吾眼悬之国门』!湛持见其真恳,遂许之。旧例:会元必让压卷,填卷在末后。时主司注视项卷,湛持反为逊谢,出己卷先填而让项卷冠军;及拆卷,乃李青也。湛持恚甚,然已无如之何矣。煜缪负罪,湛持正色曰:『此举不惟负大士,并负张天如矣』!榜发,锺峦亦中式。”
被张溥推荐给考官的曾是周延儒老师的吴钟峦顺利中式,可是另外二人却出了岔子。原来张溥向主考官湛持推荐复社的陈大士和杨维斗二人,但却只向另一考官项水心推荐了杨维斗,于是湛持、项水心商量后决定让杨维斗做该科会元。可榜文出来后,会元却是李青,原来项水心一个不小心错将李青的试卷当作了杨维斗的,气得湛持大骂项水心:“你不但辜负了陈大士,更辜负了张溥!”
如此舞弊奇景真是叹为观止!复社在科举上的大肆舞弊是崇祯大搞众正盈朝的一个后果。在崇祯除阉党兴东林后,东林党和复社所代表的江南士大夫势力全面恢复。这就是崇祯朝的科举舞弊之重,并且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
复社包揽科场中式终于被薛国观发现:“同帘薛国观出告体仁,以其「国表」姓氏查对,见中式者多出复社。体仁后欲废科目、用保举,以此。”科举中式的复社成员之多使得温体仁不得不“因思变取士之制,以禁其将来”,故向崇祯建议用保举令取代科举(见陆世仪的《复社记略》卷二)。
但是大量的复社成员已经通过科举进入朝堂,加强了崇祯朝的东林党的势力,对明朝末年的政局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于明末能否建立学校或是改良科举制,你有什么看法?按照清末新政废除科举来看,的确有点太过仓促了,导致许多读书人心怀怨恨。明代呢?在科举中加入六艺,废除八股,还是其它”
建立学校有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推广,但对于明末来讲,肯定是改良科举制更可行。但如何改良也是个问题。清末的废除科举正如你所说太过仓促,没有找到和确立切实可行的新制度前彻底废除科举制断绝了汉人士绅阶层的入仕的上升渠道,封建时期的皇权都是通过士绅阶层来掌控社会的,满清能够入主中原其实完全是因为李自成的对士绅阶层的拷掠镇压让地主士绅阶层选择投靠扶持满清的缘故。清末的废除科举让满清彻底被汉人士绅阶层抛弃,这也是满清迅速灭亡的原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一定要有,现代的公务员的考试选拔说白了不也是科举么。科举制发展到崇祯朝已经超过一千年,已经相当完善。科举的八股文形式限制过严,应该放宽或者废除,题目局限于四书五经禁锢思想、严重脱离实际,乡试和会试应该都如殿试时的实务策问一般切合实际,改以国情实务为题才好,还可根据所需人才的类型拟题,比如要选拔科技类人才,就以科技类为题,所以科举制要保留,改良形式和内容就可以了。
但是再完美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如果吏治腐败、舞弊横行,那么再完善的科举也是无用。昨天写了复社通过大肆舞弊而获得科举成功大举入仕,其实也算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公开透明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