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红楼隐形富婆李纨,养出的儿子徒有其表,其实是个白眼狼!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最喜欢露富的人,男有贾珍,女有王熙凤,他们两人从小儿一块儿长大,脾性也相同。 那么,贾珍是怎么露富的呢?贾大爷平日里各种招摇过市、请客喝酒摆戏台,以至于光禄寺富得流油的官儿们竟然一到年下,就开始惦记贾珍的戏酒,自不必说。只看贾珍为儿媳妇办丧礼的名场面,就是再经典不过的炫富之举。 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做什么樯木,也没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罢了。”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
《红楼梦》故事里,贾珍为了让秦可卿灵幡经榜上好看、执事多、排场大,还特地花巨资给贾蓉捐了龙禁尉。秦可卿葬礼上的高规格,更是不用说。 《红楼梦》故事里,王熙凤又是怎么露富出风头的呢?首先是她整日穿金戴银,与众不同,誓要把同龄人都比下去,再则便是她炫耀王家嫁妆的名场面了。 凤姐听了,翻身起来说:“我有三千五万,不是赚的你的。你们看着你家什么石崇邓通。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有人喜欢炫富,就有人喜欢装穷,王熙凤的妯娌李纨就喜欢装穷,平日里穿得朴素不说,连个化妆打扮的脂粉都没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李纨这个失业寡妇多穷呢,然而王熙凤一番话却直接曝光了李纨这个隐形富婆。且看王熙凤透露了哪些消息? 其一、史湘云作为史家大小姐,在诗社偶尔做个东,还请不起,而王熙凤却对李纨说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可知诗社所用花销对于李纨来说,只是洒洒水的零花钱罢了。 其二、贾府照顾李纨,一开始原定一个月给她十两银子的月钱,比王熙凤多两倍银子,后来竟然改成二十两银子月钱,和老太太、太太平等,也就是说,李纨的月钱是王熙凤的六倍。贾府姑娘们的月钱是买脂粉之类用的,李纨不用这些东西,等于白得,一分钱不用花,可知李纨手头有多宽裕。 其三、贾府额外又给李纨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李纨又是上上分儿。所以说,李纨实际上比王熙凤有钱多了。李纨有多少钱呢?一年就有四五百银子,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月钱才二两银子,一年才二十四两银子,你说李纨富不富? 其四、李纨母子及屋里丫鬟和婆子,平时吃穿用度都是官中出钱,李纨没有任何需要花钱的地方,便是偶尔史太君一时兴起,凑份子,也还替李纨出钱,李纨真真是一分钱没地花。 然而,这样一个“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的母亲李纨,最后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兰桂齐芳真的是夸人的话吗?且看贾宝玉讽刺花袭人的一番话,何尝不是在说贾兰是假兰花,未必如兰呢? 宝玉道:“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
《红楼梦》故事里,贾兰不但“两耳不闻窗外事”,便是砚台落在他座上,打碎了磁砚水壶,溅他一书黑水,他都能拦着贾菌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有意思的是,袭人与贾兰一般,也是个省事的,偏生脂砚斋却不赞贾兰,倒赞贾菌,还偏拿袭人挨打对照贾兰挨砚台。 蒙双行夹批:要知没志气小儿,必不会淘气。不打着别个,偏打着二人,亦想不到文章也。此书此等笔法,与后文踢着袭人、误打平儿,是一样章法。
最有意思的是,贾兰文武双全,贾宝玉偏嘲讽他“栽了牙才不演”,作者又讽刺李纨和贾兰母子是“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而李家这个自诩“有德”的女儿及外孙子,更是在《晚韶华》里被作者骂了个底朝天。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却原来,李纨和贾兰母子竟是贾宝玉口中醉心功名利禄的禄蠹,贾兰读的也不是什么圣贤书,而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仕途经济学问。 《红楼梦》故事里,贾兰出身于荣国府,最后却成了荣国府的叛徒,自然是白眼狼了,他当的官,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荣耀,反而替他招来千古骂名,就如钱谦益与侯方域当了贰臣一般。明白了这一点,才晓得甄士隐《好了歌》解注的真相所在。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桃花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