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停机德是写宝钗?咏絮才是说黛玉?你们想得太简单了!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世间万物皆有三重境,80%的人只能接受第一重,剩下19%可以接受第二重,最后只有1%能理解第三重境界。 《红楼梦》故事里,也有三重境,单说这开篇的第一首仿《推背图》式谶语,几百年来,古今中外,就没有几个人能够看懂。 只见“正册”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大多数人只能看懂第一重境,便认为“停机德”是劝学之喻,“咏絮才”是才情之说,便以为前者写薛宝钗,后者写林黛玉。 可是,《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里的东汉河南郡乐羊子妻虽有“停机德”,却是以“织布中途而停,前功尽弃”来劝勉丈夫在求学路上有孜孜不倦,不能中途而非,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然而,贾宝玉对求学这件事,却是连开头都没有,又如何谈得上半途而废呢?宝二爷一生视读书上进的人为国贼禄鬼之流,又怎么会听从薛宝钗之流的劝谏,用一生的努力,去去当一个腐儒呢? 而且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 诚然,贾宝玉不读书,不上进,是观念所致,并非顽劣偷懒,因为读书辛苦,有半途而废之心,这分明是两个概念,他自然不是东汉河南郡的乐羊子,而薛宝钗更不是有“停机德”的乐羊子妻。 再者,乐羊子最终听从妻子的苦心劝告,成了读书上进的人,而贾宝玉显然没有听从规劝,改变自己的观念,就连贾母,甚至于贾政,也支持贾宝玉这样不读书不上进的做法。 贾母:“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所以近日是这等待他。又要环兰二人举业之余,怎得亦同宝玉才好。 再说“咏絮才”,林黛玉诗才一流,诚然是这样,只是薛宝钗也是个博古通今之人,那篇《柳絮词》,胜出者却是薛宝钗。 《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见柳花飘舞,调寄《如梦令》,首先作词并且心中得意的人是史湘云,黛玉的《唐多令》被大家点评为“太作悲了”,薛宝钗的《临江仙》却是“翻得好气力”,被赞为“自然是这首为尊”,且看薛宝钗是怎么写柳絮的呢? 《临江仙》道是: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难道“咏絮才”是薛宝钗,“停机德”反而是林黛玉,这是第二重境?那么,第三重境是什么呢?是世人看不懂的“怀金悼玉”故事! 国人为啥看不懂《红楼梦》?《桃花扇》都成言情小说了!朱楼到底指什么?专家们这样的定义,简直就是睁眼瞎!忽悠世人! 一部《桃花扇》,一曲《哀江南》,“起朱楼”、“宴宾客”、“楼塌了”,这倒塌的朱楼,不是什么寻常的朱门大户,而是特指明朝江山。 《哀江南》: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哀江南》,哀悼的对象,正是《红楼梦》里的甄家,甄英莲与娇杏的主仆颠倒,是写朱由榔与康熙的地位变更,四姑娘贾惜春曲子里的“青枫林下鬼吟哦”,便是“莫愁湖鬼夜哭”,王熙凤便是凤凰台所栖枭鸟。 一部《红楼梦》,正是残破的江山朱楼旧梦,所以,开篇第一回回目唤作“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舆图换稿便是“江山改姓”,故有“白骨如山忘姓氏”之说。 《红楼梦》里可怕的街坊薛家,是窥宋玉的东邻,亦如炸供的葫芦庙,荣国府为源,是草木之人的西堂,所谓春,兄弟宁国府为演,是取而代之的窃国大盗,所谓秋冬;家人霍起,以及上不了台盘的三房,赵家、贾环、贾琮,则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窃国大盗,大顺政权之流,所谓夏。 回到开篇那首谶语,“停机德”到底是啥意思?还真是钗黛合一的怀金悼玉故事,停的是明朝的祖宗基业,“停机德”隐射崇祯亡国,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至于“咏絮才”,朱明是柳絮,满清是飞雪,后两句是“更衣”与“遗簪”故事,写朱由检上吊情形,林黛玉是画上之木,薛宝钗是画中之雪。 没错,所谓的钗黛合一,是怀金悼玉四个字,并非一体,只是告诉世人,荣国府与宁国府,原是不同时空的同一个空间,荣国府等于崇祯朝,崇祯亡国之后,有了南北对立,北边的便是宁国府,南边的便是甄府,这便是林黛玉与甄英莲“根并荷花一茎香”的秘密,亦是主仆颠倒的真正谜题,后来,甄府也没了,只剩下宁国府。覆巢之下无完卵,三姑娘去了九州之外,却也逃不过悲剧。最终,春已“息”,只剩下四姑娘独自面对着如山的白骨。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柳絮词》、《桃花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