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贾赦不住荣国府,他一家子住在哪里?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又称史太君,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贾敏嫁给了前科探花林如海,大儿子贾赦袭爵,二儿子贾政袭产。 也就是说,荣国府的产业归贾政所有,贾赦并不住在荣国府。这一点,在原文中亦有具体的文字佐证,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被邢夫人领着去拜见两个舅舅,文中就交代了贾赦一家子的住所离贾母处极远,要坐翠幄青紬车出门。 邢夫人答应了一声“是”字,遂带了黛玉与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前。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紬车。邢夫人携了黛玉,坐在上面,众婆子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
看官听说,文中的东西方向是有特殊寓意的,黛玉去大舅舅贾赦的家里,是“出了垂花门”、“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而书中写黛玉进荣国府,恰恰正好相反。两相对比,显而易见,贾赦一家子并不住在荣国府。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
那么,问题来了:贾赦既然不住在荣国府,难道他还能住在宁国府不成?贾赦一家子究竟住哪里? 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有。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以黛玉之心机眼力,明示世人,贾赦一家子,住在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地方。住在荣国府花园之外的地方?莫非他们住在街上不成? 再说贾赦袭爵、贾政袭产一事,历来众说纷纭,有红学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当今天子忌惮这些前朝功臣,故意为之,逐步削弱四王八公这些人的后代的权势力量。 专家们又说,太上皇集团和当今天子集团是两个不同的势力,四王八公及其后代,都是太上皇的人,贾府被抄家,就是因为站错了队。 这样的揣测,简直令人喷饭,如果太上皇真的和当今天子存在权势之争,那么,在他退位的那一刻,就已经意味着他已经输了,还和儿子争什么权利呢? 若说当日北静王功高,是四王八公的代表,有心聚集宾客,争夺帝位,莫非太上皇不愿意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反而希望把皇位传给北静王?太上皇反而支持北静王夺权?可知这些人的关系,并非是表面上所呈现出来的关系。 再说两代皇帝的年龄差距,若是按正常的逻辑推理,也不过是二十三岁,乃至于十几岁罢了,当日的四王八公,以贾府为例,早已经传了四五代人了,这太上皇与当日四王八公的年纪,似乎也对不上呀? 事实上,书中的人物宝琴已经指出,红楼即朱楼,而对比《桃花扇》的戏曲《哀江南》,可知朱楼即朱明江山。所以,哪有什么几世同堂呀?只有两个不同的朝代,荣国府便是太上皇集团,是已经灭亡的前朝——崇祯朝,是木石前盟,是二房阵营;宁国府便是当今天子集团,现任族长贾珍即当今天子,是清朝,是金玉良缘,是大房阵营。 荣即是华,亦是花,“出了垂花门”、“花园隔断过来”,是“无华”两个字,是写大房阵营“非华”属性。大观园即天下,贾府即皇家,东西之别,是写东邻窥宋玉。末世是荣国府的末世,所以,荣国公是贾源,而宁国府是贾演,是鸠占鹊巢的窃国大盗。 姜子说过,贾赦和邢夫人,大抵指多尔衮,其房屋院宇,借指崇祯灭亡之后,顺治未曾登基的那段时间,是一个过渡阶段,所以,他既不是荣国府之人,又不完全属于宁国府之人,但是,一个“东”字,及其大房属性,已经是告诉世人,贾赦与宁国府之人是一丘之貉。 但凡有点眼力劲的人,都能看出来,二房阵营的贾政和贾宝玉,是怎样善待女孩子,宽柔以待下人,是诗书礼仪之家的风范,即便是琏二爷和秦二爷、冷二爷等人,人品、相貌都是看得过去的,都是有良知的忠义之士。 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
看官听说,贾政这一番话,矛头分明直指大房阵营的珍大爷。后文中,贾蓉也以脏唐臭汉自比,回应荣国府和宁国府泾渭分明一说。贾赦、薛蟠、贾珍、贾雨村,这些“大爷”,哪一个不是视人命如草芥之人?若知史太君掰谎,当知作者句句史笔,白骨如山忘姓氏,字字看来皆是血,并非虚言!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