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1|回复: 0

清代明帝后裔延恩侯真相考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5
发表于 2023-10-13 18: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代明帝后裔延恩侯真相考甘德霜
爱逛皇陵,偶尔看看互联网






13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在很早以前,我写过关于明末太子疑案的故事,其中也提到了传说中的朱三太子朱慈焕和太子朱慈烺的下落,不过真正的朱三太子朱慈焕最后在康熙四十七年被捕身亡。而真正的太子则不知下落。
说一条新闻,前几天原东北局的高岗的儿子等红二代都参加了几年毛泽东诞辰联谊会。不懂的去查高岗是干嘛的。
有清一代,对于朱明后人可谓是斩尽杀绝,在立国初期,就以各种方法引诱和胁迫朱明后裔现身诱杀。杀归杀,满清人总算知道得起祭拜明帝的陵寝,这时候就需要朱明王朝的后人去献祭,以显示满清的仁义。那朱明被能发现的后人都被杀了个精光,那时候谁还敢说自己是朱元璋的后人啊,被发现之后,万一背上一个“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这样莫须有的罪名,不久又完蛋了么?
一直到了满清雍正二年,突然他们找到了一个叫做“朱之琏”的人,此人被号称是朱元璋十三子代王朱桂的后人。当年十二月,朱之琏被赐为一等侯(死后被追赠延恩侯,世袭罔替。),因为据说他是明帝的后裔。
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一种说法,说这个延恩侯朱之琏的父亲叫做朱彝?,这个问号的确是个问号,名字找不到,但根据代王家的排序,应该第十代代王是彝字辈的,可惜他的全名在战乱中丢失了,按照备份表来说,应该是叫做朱彝(木?),意思就是木字旁。但是他的儿子名字还真有记载,叫做朱传㸄,是在大同被攻陷时被杀的,之后就没有后人的记载了。
但清代史料《东华录》对于朱之琏的来历是这么写的:“查得镶白旗朱文元,系明太祖第十三子简王之后,...简王后裔代王为洪承畴监军于松山...,亲询宗系,...今见任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琏一支是也。”
按照《东华录》的记载,似乎朱之琏的确就是明代代王的后代了,但问题就在这儿,刚才的引述当中我提到了“朱文元”这个人,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三子简王之后,但是朱元璋的26个儿子当中并没有简王,而十三子就是代王朱桂,谥号简王,完整称谓应该是代简王。OK,就算这里是笔误,那么朱文元这个名字也显然不适用于朱元璋后裔的起名特色。我在朱三太子的故事里边写过,朱慈焕就是因为给儿子起名字太遵守规矩了,才被捕的。朱元璋后裔的名字有一个特别大的特色就是在名字当中按照“木火土金水”排序(也就是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当中必须有这五个之一字做偏旁),朱文元这个名字显然就不符合这一条件,而朱之琏也是不合格的,因为王字旁只有朱元璋才有。
其次,就算他们家是代王一脉,按照辈份表代王家排字是“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其中没有“文”也没有“之”。说到“文字辈”,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建文帝的儿子,虽然朱文奎几乎没有什么名气,但他才是钦定的“文字辈”的,而“之字辈”那就在朱元璋后裔的辈分表里根本就没有。这里八卦一个,据说前朝太师“朱rong 机”(大家懂的)是明代岷王的后裔。按照辈份表排下来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岷王家的辈份表(徽音膺彦誉,定幹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当然了,现在已经不流行这套了,所以后来就没继续沿用。
就是这么一个身份不明不白的人,突然之间被满清政府宣布是朱明的后裔,并被司以明孝陵延春秋案扫的工作。此外,我们在结合满清政府前几十年四处缉拿追杀朱明后裔,谁都不敢出头,自然是皇家说了谁就是谁了。
我们再来说说延恩侯吧,第一任“延恩侯”朱之琏为官还算可以,在没有“被发现”是朱明后裔的时候,曾两任毫州知府,工作做的不错,也算有些名望。他死于雍正八年,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被追赠“延恩侯”,他的孙子朱绍美被满清历史上第一腹黑皇帝乾隆任命为第二任,其实是真的第一任“延恩侯”,唉,延恩侯这个爵位,一看就知道是告诉朱家后人,要永远的延续的感谢清廷给你的恩赐,我勒个擦擦,真不要脸啊。
不得不说延恩侯的后人生存能力真特么的强,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后人早就满世界死翘翘的情况下,他们一直活到了清末。最后一任延恩侯叫做“朱煜勋”,他出名则是因为溥仪。在溥仪老师庄士敦所著的《紫禁城的黄昏》当中就有过他出场,这个延恩侯朱煜勋一直活到民国。1924年,庄士敦偶然看到一份宫门抄,上面写着“朱侯今天去明陵祭祖;延恩侯完成了祭扫明陵的使命,回来向皇上谢恩。”他探查之后发现,虽然清朝灭亡了,但延恩侯还是清朝的遗臣,还在按原来的规矩例行公事,并且从紫禁城里领取微薄的津贴。事实上,在民国时代,朱明后裔和逊帝溥仪的“君臣”关系,也就是靠着这点津贴才得以继续维系。
然后这个奇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居然建议溥仪去见一下上一个被灭亡的王朝的后裔,溥仪欣然接受。据记载:1924年9月7日,43岁的朱煜勋遵旨从东直门赶来晋见。这时候,可怜的“延恩侯”已经穷困潦倒,房屋破烂,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4岁。为了在“皇帝”面前体面一些,他特地借了一套官服,带了名片,大清早就赶到紫禁城。他的名片上写着自己的官衔、姓名和住址:“明裔延恩侯朱煜勋炳南东直门北小街羊管胡同”。
两个从未见过面的皇家后裔,就这样见面了。见面之后也没什么话可说,溥仪只是勉慰了朱煜勋一番,然后告诉他,这次接见是自己的老师庄士敦建议的,让他出来找庄士敦表示一下谢意。
于是,朱煜勋又出来和庄士敦见面。这个朴实而敦厚的中年人给庄士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礼貌,有自尊。庄士敦和朱煜勋谈了一会儿,说自己计划以后找机会去回访朱煜勋,但被这位延恩侯坚决地推辞了。朱煜勋坦言,自己家里非常破败,会给这位外国人造成不便。不过,他答应庄士敦的请求,拍了一张照。(也就是今天的题图)
几个月后,冯玉祥带兵进京,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末代皇帝惶惶逃往天津。又过了些日子,朱煜勋不知从哪凑了点钱,坐火车到天津探望主子。庄士敦说:“我想,在他跪在大清流亡君主之前,延恩侯的名字从未使他的状况好转过,但他还来此忠诚地感谢‘延恩’,而不久,皇上(指溥仪)也就同他一样,陷入隐姓埋名和贫困潦倒的境地。
事实真是这样么?这个朱煜勋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么?民国时期有一个叫做张相文的人去了一趟这个延恩侯朱煜勋的家,他们发现其人三十多岁,是个粗浊的胖子,一脸的酒肉气,寒暄过后,客人向他请教,出自明太祖的哪一支系?哪一年受封为侯?传了多少代?朱煜勋茫然支吾,无以为答。
不谈祖先,谈他自己的职司,客人们以为他既奉祀明陵,当然到过凤阳,祭扫过在南京的孝陵;谁知他连凤阳和孝陵的远近所在,亦不明白。
于是只好请他拿家谱出来看了。不知道他是根本没有家谱,还是另有别的顾忌?吞吞吐吐地,表示改一天再说——很可能是没有家谱。因为封侯的来历就不明;而看朱煜勋的家教,亦不像是慎终追远,重视谱系的人家。
唉,不过也没什么可叹气的,本来这个朱煜勋的祖上朱之琏就不会是明帝的直属后裔,清廷只不过找了个姓朱的意淫了一番而已。
哦,对了,有文章说1929年,延恩侯朱煜勋以“生计奇窘,无法维持”为由,“呈请国民政府格外抚恤,委以末职,俾维生计”。民国政府内政部经研究决定,取消其爵位,委以明陵保管委员之职。月薪50大洋,列入财政部预算。孰料朱煜勋不但白拿钱不干活,又被控参与盗挖雀山妃坟墓地等事,有监守自盗之嫌。1933年10月民国政府下令撤销其职务,将明十三陵交由昌平县管理,陵区内设护陵警察所,抽陵户为护陵警察。
文章的最后,我再引用了一下张相文先生的话,哪怕到了今天还很有用呢。
以布衣而奄有天下的明太祖,其子孙最后的消息是如此。坐食恩俸,蠢如彘豕;而如朱慈炤,少年流离,反倒教养成知书达礼、练达人情,若非身世所限,必是有用之人。帝制的最大罪惡,即在封建,制造了无数废物。因此,现在如还有恩荫承袭之制,政府的优待,不宜在教育上有所姑息,否则,真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




发布于 2013-12-06 1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7:40 , Processed in 0.0493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