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1|回复: 0

郑崇俭:明朝三边总督,未曾打败仗,却被崇祯处死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发表于 2023-10-29 23: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崇俭:明朝三边总督,未曾打败仗,却被崇祯处死

岩岩说史

2022-08-26 17:38:56发布于广西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1641年,李定国攻克襄阳,督师杨嗣昌忧郁而死。崇祯大怒,将革职在家的三边总督郑崇俭逮捕,斩首示众,郑崇俭为明军的失败买单。




郑崇俭,明朝三边总督,管理陕西、宁夏、甘肃、延绥军务,地位非常重要。
崇祯继位后,郑崇俭镇守河套,多次设伏击败蒙古林丹汗,威震边陲,将领们都佩服他。
北击蒙古,南征张献忠,郑崇俭未曾一败。南征四川期间,郑崇俭五天内赢得三场胜利,张献忠元气大伤。
论军事能力,郑崇俭不输洪承畴,却终究为明军的战败买单,成为背锅之人,替崇祯受过。
1638年,议和失败,清军再次进入中原,京师告急。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回京,抵御清军。
杨嗣昌主张对清军议和,反对调回洪承畴、孙传庭,让他们尽快消灭已经元气大伤,几乎陷入绝地的李自成。
崇祯爱面子,不想承担议和的责任,战斗还是议和,他犹豫不定,导致卢象升阵亡。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起兵,罗汝才率数千兵马响应,李自成则乘势逃离商洛山,准备投奔张献忠。
议和失败,清军进攻中原,卢象升阵亡;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再次闹腾,杨嗣昌的“十面张网”计划破产。
杨嗣昌内外交困,只好亲自率兵南下,剿灭张献忠,摆脱困境。郑崇俭取代洪承畴,担任三边总督,从陕西南下配合。




杨嗣昌驻守襄阳,节制军务,四川的军务实际由郑崇俭负责。郑崇俭麾下名将很多,贺人龙、李国奇、高杰,都随军南下。
张献忠从谷城起兵,本想杀入陕西,得知郑崇俭南下,转而攻打夔州,试图进入四川。
1640年,双方在玛瑙山对决。郑崇俭派刘国能假扮成农民军,运送粮食给张献忠。
刘国能进入军营后,郑崇俭帅左良玉、贺人龙、高杰等从东西方向发起进攻,猛攻张献忠的大营。
刘国能率兵在营垒内行动,张献忠腹背受敌,数千精兵阵亡,二十几位将领投降。
李定国、孙可望奋力拼杀,掩护张献忠突围而出。张令率兵追击,遭遇张献忠反包围,处境不妙。
郑崇俭派贺人龙、李国奇、高杰率骑兵增援,明军在柯家坪击败张献忠,斩首两千余人。
张献忠继续溃逃,贺人龙穷追不舍,在寒溪寺、盐井再次击败农民军,张献忠的盟友大多 投降。
五天内,三次击败张献忠,郑崇俭名声大噪,威震川蜀。张献忠陷入绝地,躲到山林,明军即将赢得胜利。
胜利指日可待,但明军内部相互倾轧,导致明军在土地岭战败,左良玉所部溃败,四川局势再次闹腾。
1641年,张献忠派李定国奔袭襄阳,焚毁明军粮草、物资,处死襄王朱翊铭。李自成也攻克洛阳,处死福王朱常洵。




两位王爷遇害,督师杨嗣昌忧愤成疾,病逝军中。崇祯很恼火,便将郑崇俭逮捕入狱,斩首示众。
杨嗣昌兵败时,郑崇俭已经革职在家,却依然逃不过崇祯的屠刀。究其原因,是崇祯寻找替罪羊,郑崇俭自己也有点责任。
土地岭之战惨败,以及洛阳、襄阳的陷落,主要责任是杨嗣昌。问题是,杨嗣昌是崇祯的大红人,又病逝军中,只能郑崇俭背锅了。
郑崇俭在前线督师,张献忠已经陷入绝地,只要明军齐心协力,进山搜捕,张献忠难逃一死。
张献忠能杀出山林,在土地岭击败左良玉所部,是明军内部倾轧,赏罚不公的结果,杨嗣昌要承担责任。
贺人龙、左良玉,明朝两位悍将。左良玉桀骜不驯,不听约束,杨嗣昌对他很不满意。
征讨张献忠时,杨嗣昌对贺人龙许诺,事成之后,让贺人龙取代左良玉,担任平贼大将军。
玛瑙山之战,左良玉出力最多,杨嗣昌不能兑现承诺,贺人龙非常不满,便将此事告诉左良玉。如此。贺人龙、左良玉,都恼火杨嗣昌。
郑崇俭,玛瑙山之战的实际指挥官,赏赐却不如杨嗣昌,让他非常不爽。玛瑙山之战,杨嗣昌在襄阳,没有到四川。




郑崇俭南征时,经过汉中,贺人龙劫掠瑞王的田庄补充军需,被崇祯革职,就在军中效力。
受贺人龙牵连,郑崇俭被降职。玛瑙山之战后,郑崇俭又连战连捷,却只是恢复原职,没有更多的封赏。
张献忠躲进深山,郑崇俭认为杨嗣昌已经足以搞定农民军,便请求辞职回家养老。崇祯没有同意,让他回到陕西,贺人龙、李国奇继续留在四川。
郑崇俭返回后,左良玉、贺人龙不听调遣。贺人龙干脆返回陕西,半路又劫掠,闹得民怨沸腾。
左良玉留在土地岭的士兵,兵力单薄,被张献忠击败,四川局势再次恶化。如此,杨嗣昌只好前往夔州督师。
杨嗣昌离开行营,左良玉不配合,张献忠乘机派李定国奔袭襄阳,焚毁明军粮草,还杀了襄王。
李自成也顺利进入河南,攻克洛阳,杀了福王朱常洵。一个月内,两位王爷被杀,崇祯颜面尽失。
明军的溃败,郑崇俭离开四川是原因之一,关键还是杨嗣昌的问题。杨嗣昌没能处理好左良玉、贺人龙之间的矛盾,将领各自为战,不听调遣,酿成大祸。
从当时的局势看,只要左良玉、贺人龙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捉拿张献忠并非难事。可惜大好局面被杨嗣昌毁了。




当然,杨嗣昌也很无奈,他许诺让贺人龙取代左良玉,也是因为左良玉桀骜不驯,经常不听调遣,明军已经开始军阀化了。
土地岭之战惨败,崇祯偏袒杨嗣昌,将责任推给郑崇俭:撤兵太早,没能配合杨嗣昌。郑崇俭被革职。
1641年,襄阳、洛阳相继陷落,两位王爷被杀,崇祯陷入了被动,杨嗣昌也胆战心惊。
行走到荆州,杨嗣昌忧愤成疾,病逝军中,崇祯下旨厚葬。两年后,张献忠攻克武陵,焚毁杨嗣昌的棺木。
杨嗣昌,崇祯的大红人,是他守住祖宗基业的希望所在。杨嗣昌病逝,崇祯对郑崇俭更加恼火,便将其逮捕,斩首示众。
土地岭之战,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惨败,郑崇俭并未参与,本人已经革职在家,却没能逃过一劫。
郑崇俭“提前”回陕西,固然是明军战败的一个因素。杨嗣昌不能妥善处理明军将士之间的矛盾,以及明军的军阀化,是明军溃败的关键。




无论怎样,战败总得有人出来担当,杨嗣昌是崇祯的红人,又病逝军中,郑崇俭只能倒霉了。
崇祯继位以来,有七位总督被杀:郑崇俭、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熊文灿、范志完、赵光抃,都是背锅者。
内忧外患之际,崇祯太过着急,对将领太过严苛,又不愿意担当责任,明朝走向穷途末路。
参考书目:《明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2-4 01:07 , Processed in 0.0493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