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0|回复: 166

稻香村===借问酒家何处有,一饭之恩死也知!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发表于 2024-6-27 18: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玉为什么批稻香村?盗香村!+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不是归宁父母,不是爱护学生 +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41】

4.2  李纨住在盗香村
17回,贾政带宝玉游大观园。从潇湘馆出来,向东青山斜阻,是大主山,然后向北转过山怀,“隐隐露出”“稻茎掩护”的稻香村。
宝玉说:“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这里有错:“柴门临水稻花香”是明人诗句,源自唐诗许浑的“野门临水稻花香”,宝玉说“古人诗”应指唐诗,却故意把“野门”错写为“柴门”,是用错误提醒的方法。众人的反应是,一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的反应是,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
错误提醒什么?众人为何道妙?贾政为何断喝?稻香村:盗香村。宝玉直指李纨“盗香”!有人说李纨还没住到这里,怎么能说李纨?不能死脑筋,赞住处、批住处,就是在评论以后住在这里的人物。
步入茆堂,贾政问宝玉:“此处如何?”宝玉答:“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注意两个关键字:朱、清,宝玉说此处不及潇湘馆,贾政说“你只知朱”,“那里知道这清”?是摆明了说潇湘馆是“朱”,此处是“这清”。贾政重复“无知”,并说“不读书”,在说宝玉吗?是说读者,要读者仔细读书,看出贾政和宝玉父子俩在说什么,要知道“稻香村”是在说“盗香村”。
宝玉道:“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贾政为何又夸张表演?看宝玉的话:“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非其地、非其山,就差明说“强占我江山”了。
宝玉题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此联用了两个典故:《葛覃》、《泮水》。
诗经《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表面看起来,此典“归宁父母”,深合“元春省亲”。
但“葛覃”二字何义?葛藤蔓延。“藤蔓”是答案在前的手法,随后去了蘅芜苑,蘅芜苑的特点便是:“藤蔓”! “一株花木也无”。我们用关键字“朱、花、木”来看“一株花木也无”,就非常清楚。
诗经《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表面看来,“好云香护采芹人”是爱护学生贾兰,或者用采芹表达准备迎接大典的喜庆。
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称学生为采芹人,来源便是此诗“薄采其芹”。引用此诗还表达第二层意思,泮水采芹之“乐”,是忙并快乐着,准备迎接鲁侯大典的喜气洋洋,符合准备迎接元妃之大典和喜庆。这都是正面读。
反面读,要问准备迎接鲁侯大典的原因是什么?是鲁僖公征伐淮夷,凯旋而归!然后写明明鲁侯,既克淮夷,淮夷卒获,众将献俘,屈此群丑,在泮饮酒,庆祝胜利的场面,结果是淮夷攸服,献琛赂金。
东夷:《尔雅注》云“九夷在东”,有淮夷、莱夷、鸟夷、岛夷等。
淮夷:《通志·氏族略》记载,淮夷,在淮河流域。西周初年,曾参加管蔡、武庚反周的叛乱,周公东征,武力征服。厉王无道,再次反叛。召公用兵,始表臣服,但一直没得到周王朝承认和封赠。
秦以后,东夷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专指东边非华夏的域外文明。
鲁僖公是春秋名人,而他爷爷、奶奶、父亲、叔父比他更有名。
他爷爷鲁桓公,以一国之君而惨死闻名。娶了个齐国美女文姜,齐国出美女,随便出个这姜那姜都是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最著名的便是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庄姜,嫁给卫侯,羡煞后生,却遭冷落,漫漫长夜,无人陪伴。这个卫侯,娶个绝世美女,往深宫里一放,眼不见心不乱,让她寂寞,让她写诗,燕燕于飞,之子于归,看着她成长为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流芳百世,这思想境界,绝非常人。感觉这卫侯怎么跟孙猴一个“德性”,把七个仙女都定住不能动了,却跑到别处偷吃偷喝,真是千夫所指:不如禽兽!这文姜和姐姐宣姜也不例外,都是国色天香,色香到什么程度?宣姜本来是嫁给卫国太子的,但卫宣公听使者说了宣姜的美貌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迎亲路上筑新台,然后自己跑到新台,亲自迎娶了宣姜,并亲自洞房!而且一直居住新台,朝欢暮乐,“淫不避人,如鸟兽耳”,更禽兽不如!令人感慨:历史的戏剧性总是远远超越戏剧!剧情的发展更加证实了这点:这样禽兽不如的父亲,却生了两个至仁至义的儿子,真是苍天瞎眼!宣姜生二子,长子寿仁义,次子朔阴险。原太子急子仁孝非常,并未忌恨父亲,与寿禀性相近,兄弟亲爱如同胞。15年后,儿子们都大了,阴险的朔陷害急子,与父亲密谋杀掉急子,你没看错,是与“父亲”密谋,便是禽兽国君卫宣公,派急子出使齐国,在途中安排刺客杀之。这样狗血的剧情,却有一个震撼人心的结局。公子寿得知阴谋,忙赶上兄舟,如实告诉了急子,劝他出奔别国。急子流泪道:“君父之命,不可以逃。世间岂有无父之国,我能逃到哪里去呢?”寿感兄仁孝,愿代兄去死,以践行为由,劝酒灌醉了,留书“弟已代行,兄宜速避!”持兄使节而去,被刺客所杀。急子酒醒,看书大惊,只恐“误杀吾弟”,全速赶路,然后呢?……然后,也被刺客杀了。兄弟争死,令人动容,国人伤而思之,便是诗经《二子乘舟》,咏此兄弟情义,千古流传: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但此事的结果是:两个人头送回,卫宣公面如土色,受惊生悲,半月而亡。剩下唯一的烂人公子朔,没想到一箭双雕,顺理成章继承君位,就是卫惠公。所以有谁再说什么善恶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上帝爱你们、佛祖保佑,对着这两颗死不瞑目的人头说去。有人说兄弟俩为何不想方设法逃难保命,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辜被杀太不值了……。好,继续想,你就快找到我们失落的文明、古人的高贵了。在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什么都要放到天平上去称的世界,怎能理解中国古人推崇备至的“义”字?如何理解情义之无价!如何理解灵魂的高贵?在落后文明屠杀先进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失落的岂止是诗情画意!我们高贵的中华文明,也如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07: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宋 ] 辛弃疾
原文 译文对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07: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十二咏集古 其七 水南养
[ 明 ] 程敏政
原文
箨冠新带步池塘,二顷湖田一半荒。

忽到庞公栖隐处,柴门临水稻花香。

作者介绍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 唐 ] 许浑

原文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村径绕山松叶暗,

野门临水稻花香。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
清明
[ 唐 ] 杜牧

原文
译文对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color=rgba(0, 0, 0, 0.8)]清明节的别称和雅称

[color=rgba(0, 0, 0, 0.8)]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清明节这一正式名称外,它还有多个别称和雅称。以下是清明节的一些主要别称和雅称:

  • 踏青节:清明时节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故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

  • 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这是一个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相近,两者逐渐融合,寒食节也成为清明节的一个别称

  • 三月节:在古代,清明节也被称为三月节,这是因为清明节通常发生在农历三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里的“清明”指的是气候清净而明媚

  • 柳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记载,清明节又称为柳节。这可能与清明节期间人们有插柳枝的风俗有关,插柳枝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 秋千节:清明节期间,人们有荡秋千的习俗,因此清明节也被称为秋千节。在古代,荡秋千是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人们会在清明时节换上春装,开始荡秋千

  • 上巳节:上巳节是古代中国的节日,原本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庆祝。后来,上巳节与清明节合并,成为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上巳节也被称为女儿节

  • 鬼节: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因此它也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color=rgba(0, 0, 0, 0.8)]以上就是清明节的主要别称和雅称。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也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的尊重。


[tr][/tr]
[tr][/tr]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宋 ] 辛弃疾
原文 译文对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明月清风,丰年好大雪!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红楼梦上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是哪四大家族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21个回答#热议# 空调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哪些疾病?

老墨说史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8-19 · 专注人文领域,聚焦历史焦点
关注



展开全部

“上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是贾府、史家、薛家;王家四大家族。

《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它以表面的“假语村言”为障幂,敷衍了一个大家族兴亡的故事,同时用影射、隐写的手法,让读者去挖掘背面那段惨不忍睹的明末清初的历史。

“贾王薛史”四大家族,巧妙地用历史的视角演绎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这段历史对于汉民族来说是“家亡血史”,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红楼梦》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扩展资料:

四大家族影射:

1、“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家影射国家。以家喻国,书中每个人物都有明末历史人物原型。贾府中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原型均为皇公贵胄,丫鬟奴婢也大多影射文武百官。他们都是国家栋梁,代表“士农工商”中的“士”。

2、“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驰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3、“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东海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粮食,缺少良田,也就是缺“农”,于是就要找金陵王家接济。刘姥姥是狗儿的岳母,而狗儿、板儿、青儿,都是姓王的。昔年狗儿的祖上与王家连了宗,认作侄儿,所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找的就是王夫人,而实际接待她的也是王熙凤,因此王家的影射为“农”。

4、“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丰收之年是商人营销交易的好时节,赚得盆满钵满,真正是珍珠如土般堆成山,金银似铁到处都是。书中薛家本就是皇商,故薛家的影射为“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护官符




153   
评论(6) 分享
[url=]举报[/url]








夸克
广告2024-09-21

夸克AI,一键AI生成PPT,契合主题内容,生成大纲,智能排版AI润色扩写!适用多场景,可根据各行业需求定制!立即体验


b.quark.cn








娱乐我知晓哟

推荐于2019-11-08 · 专注各种娱乐,欢迎一起探讨
关注


指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原文是: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王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贾史王薛)是指以贾府为首的一个金陵省的封建官僚集团。他们势力庞大,都名列当时的“护官符”之中。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

扩展资料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08: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忆金陵三首
王安石王安石〔宋代〕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读西游_vacodia_xy 忘掉我了 2016-04-21   |  1290阅读  |  1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首诗写在整本西游记的开篇,也是作者在向读者暗示,整本西游,到底要给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尾联“欲知造化会元功”,就是在说,想要知道天地变化的规律,万物生长的玄机,就一定要看看这本《西游释厄传》。
其实《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为了普及教育,早被精简改编成白话浅显的小说,还衍生出很多其他类似《西游外传》、《大话西游》等快餐产物,失去了一些“本真”。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原版的半白话文可能会更对胃口一些,而且还可以细细推敲当时作者的用意等等。
我被激起读西游的兴趣,是在大半年前看了网络上的论坛吴闲云的《煮酒探西游》之后。大概是人相较于正史更喜野史一般,对于一些生僻的趣闻总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这个论坛上,作者给出了很多匪夷所思却又让人觉得有点道理的小观点,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又觉得刺激有趣,忍不住要拿原著在旁一一对证。但细看下来,却发现很多出入。不看那些似是而非之处,单看他对人物刻画的分析,颇觉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只懂明哲保身的唐僧,冲动的孙行者,懒惰圆滑的猪八戒,默默无闻的沙和尚组成了一个看似和谐的取经四人组。但西游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描写,远不及其他三大名著来的丰富深刻,因为开头作者就直说,这是西游“释厄”传,倒是作者对景色山水描写的花了较大功夫,映衬西天沿路之景。
其实小时候看电视剧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疑问,比如说,为什么唐僧偏爱猪八戒,却总是要向悟空念紧箍咒?为什么唐僧明明是取经团队里最无能软弱的那个,却能够成为三个神仙的师父,最后在如来处也是最先封的佛,成为地位最高的那个人?为什么要让师徒四人经历满了九九八十一难才给他们真经?为什么真假美猴王里会有两根金箍棒?这一系列的问题似乎在暗示,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师徒四人中最先出场的是孙悟空,这也是贯穿全文的一个最鲜活的角色。说猴子来历“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一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便是生下来就无父母,生长在自然间无拘无束。后因缘际会拜了师傅学了变化,就开始骄傲之心膨胀,想要与天比高,结果发生了之后的一系列故事。在悟空做了“弼马温”时,他自己对职位不满,留书出

走,回花果山做“齐天大圣”,在很多妖怪看来其实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孙悟空放着神仙不做,要跑到凡间做“大王”,好好的国家公务员不做,要去混黑社会。好不容易被承认了做“齐天大圣”,就因为没有福利,跑去蟠桃会捣乱,结果啥都没捞着,就被判了有期徒刑五百年。所以在我看来,孙悟空大闹天宫完全就是自身力量膨胀后的发泄,损人不利己,从阴谋论来说,他可能还不知道他为一些神仙做了嫁衣。
翻开西游任意一章节,基本都能看到“功果”两个字。师徒四人踏上十万八千里的取经之途,也是为了那四个字“修成正果”。那到底什么算是“正果”?借鉴《煮酒》一文,得出结论,“功果”应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编制”。当孙悟空在花果山占山为王时,他是神佛口中的“妖猴”,当他保唐僧取经时,他是“大圣”,不同的,只是一个“名分”。由猪八戒和沙和尚原来的“位列仙班”到“被贬下界”成了妖怪,差的,也是这个“名分”。



从何得出这个结论?在第三十二回平顶山逢金角银角大王时,悟空想“若是打得过他,就算他一功”;第三十回,唐僧被害变成虎精时,白龙马的“我今若不救唐僧,这功果休矣!休矣!”;第二十一回,“行者要见功绩”,降完妖后,师兄弟“二人撞入里面,把那一窝狡兔、妖狐、香獐、角鹿,一顿钉耙铁棒,尽情打死,却往后园拜救师父”。可见,这“功果”在三个徒弟心目中的分量。
西行一路,也是悟空成长的一路。他会从大闹天宫、随心所欲,到刚开始看到妖怪抓了师父就去叫门打架,再到后来智取,渐渐学会用“脑子”想问题,解决问题,一心成就“正果”。
我一直很好奇在清苦的取经之路上,八戒还能在大耳朵里藏“私房钱”,而被悟空抓住。八戒一边想着打妖怪“修正果”,一边想着散伙回高老庄,一边偷偷摸摸藏私房钱,一边还能哄得唐僧高兴,让悟空多次在他手里吃瘪。八戒的能力,可见一斑。虽然多数时候他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不可否认,他在取经团队中的正面作用和贡献,不可抹灭。



相较于两个师兄打杀妖怪的热情和长袖善舞,沙和尚就显得无能了一些。但我从不觉得沙和尚是“无能”的,而是有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因为八戒作为天蓬元帅掌管十万天兵,在收服沙僧时,在流沙河底也是“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负。”,而沙僧在天宫的职位是“卷帘大将”,相当于玉帝的贴身保镖一类,武艺想必不会太差。那为什么在取经途中要默默无闻,而甘愿将功劳让给两个师兄呢?而且,沙僧在人情世故方面也比两位师兄通透得多,比如在第四十回碰到红孩儿时,他就劝过悟空:“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而在同第四十回里,八戒和悟空都说要散伙,“沙僧闻言,打了个失惊,浑身麻木”,劝两个师兄打消念头。可见,在取经团队中,沙僧虽不起眼,却绝对不可没有。
有人以取经四人组比拟现代的团队合作,唐僧即董事长,不需要有多大的才干,只要有能力,让整个队伍以他为中心就行(如果取经团队少了唐僧,到了西天也是白搭);悟空是CEO,敬业型人才,工作热情高,带领团队勇攀高峰;八戒CFO,头脑灵活,思维清晰,肯定能做好财政工作;沙僧内勤,在团队出现矛盾时,他来调剂缓和,却也恰当。



陆陆续续看了小半年的西游,虽只读了半本,以上仅是自己的一点浅层看法,却也算是有了点心得。曾看过一句老话“少不读西游,老不读三国”,虽不是很理解,但我想,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同本书,都会读出不一样的味道罢。也许在我读完整本西游之后,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了。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想必也是一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01: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宋 ] 辛弃疾
原文 译文对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朝代】唐拼音
译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标签:
情感写景思乡初中古诗景色

出自部编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 《行香子》 《长沙过贾谊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月夜忆舍弟》 《无题》


[url=]译文[/url]
[url=]注释[/url]
[url=]讲解[/url]
[url=]背景[/url]
[url=]知识锦囊[/url]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url=]赏析[/url]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温庭筠(yún),又做温庭云(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 百科详情>>


栊翠庵中隐藏的秘密,妙玉的一句诗,细琢磨,一身冷汗
播报文章



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
关注


2019-11-21 12:08




为了元春省亲,贾府中兴建了大观园;贾元春省亲之后,贾府中的姑娘小姐,还有贾宝玉,都搬进了这所花繁柳盛的大花园中。

广告
你还记得你玩的第一个网游吗,痴迷到什么程度?×

因为搬进大观园中,姑娘小姐们都各自欢喜,贾宝玉更是心花怒放。事实上,有一个人,比他们更早入住了大观园。这个人,就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
妙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位非常神秘的女子。她在大观园中的住处,也非常特别——栊翠庵。好好的一个家庭园林,却偏偏有一个庵堂。这处庵堂,还是元春省亲的时候,特意去过的。其实,就连妙玉入住大观园,都透着一丝诡异。
当时,贾府中为了迎接元春省亲,上上下下都忙得不可开交。作为贤德妃的母亲,作为贾府中的当家太太,王夫人更是忙乱到了十分。原文中是这样的,“连王夫人并上房丫环等众,皆一时不得闲的。宝钗便道:‘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找探丫头去。’”


就在王夫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林之孝家的的偏偏来回,有一个在外修行的小尼姑,但又并不是为了元春省亲而采访聘买的,而是“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这个尼姑,还十分的清高,林之孝家的去请,她还不肯来,直到王夫人下了帖子,她才来了。
这位十分清高的小尼姑,就是妙玉,她也成了第一个入住大观园的人,而且还是王夫人下帖子请了来的,而且还是在王夫人忙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专门安排了车轿接了过来的。这件事,怎么看,怎么透着一丝诡异。

广告
2024网页游戏大全_超热网页游戏_点开即玩×

这也就罢了,妙玉入住了贾府之后,还不将贾府中的主人放在眼里。她说贾宝玉:“不是我说句狂话,只怕你们家里,未必找得出这样一件俗器呢!”她说林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她给贾母奉的茶,是“如何吃得”的旧年蠲的雨水。刘姥姥吃了一口茶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她说扔就扔了,还补了一句:“幸亏是我没用过的,若是我用过的,就是砸了,也不能给她。”
这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妙玉是没用过,可是贾母用过啊!这一句话,不仅没将刘姥姥放在眼里,也根本没将贾母放在眼里。也难怪李纨会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
一个寄居与贾府的栊翠庵的小尼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她的身上,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才使得她如此清高孤傲?


第七十六回,贾府中一个分外冷清凄凉的中秋节,身为外姓女子的史湘云和林黛玉,悄悄来到凹晶馆,看着月色如水,不由动了诗性。最后,史湘云的一句“寒塘渡鹤影”,林黛玉接续的一句“冷月葬花魂”,让两个人的联诗,有些进行不下去了。此时,偏偏有一个妙玉走了过来,为二人接续了下去:
香篆锁金鼎,脂冰腻玉盆。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岐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广告
2024网页游戏大全_超热网页游戏_点开即玩×

妙玉接续的诗,有些佶屈聱牙,还有不少的生僻字,但是有一句,非常的简单直白,“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栊翠寺,就是栊翠庵,这里很明显是为了平仄而稍作改动;稻香村,也是大观园中一处非常有名的住处——大奶奶李纨的院子。
李纨,在《红楼梦》中,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女子。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金陵十二钗”画册中,其他女子个个都是悲切切的画面,只有李纨的画面,是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身旁有一盆茂兰。这是因为,在贾府衰败,女子们都各自走向自己的悲剧结局时,只有李纨,因为儿子贾兰,而成了诰命夫人,可以穿凤冠霞帔。这与妙玉诗中的“鸡唱稻香村”,前后吻合。


那么,前一句的“钟鸣栊翠寺”究竟又隐藏了什么秘密呢?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爱用谐音。曹雪芹也是如此,“钟”即“终”。贾府,因为栊翠寺而终。
这就是栊翠庵中所隐藏的秘密,也是妙玉的这一句话诗,所透漏的真相,这个真相,细思之下,让人直冒冷汗。原来,贾府中费尽心思,接进府中的妙玉,竟然是贾府的终结者。这也就隐隐透漏出,妙玉的身份,绝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尼姑,而是有着非常深厚的背景,所以,她才能在贾府中清高孤傲的可厌,才能不将贾府中的主人放在眼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09: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
[ 唐 ] 杜牧
原文 译文对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
查看百科>>
约客【作者】赵师秀【朝代】宋拼音
译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标签:
写景古诗三百首写人季节写雨人物夏天初中古诗景色生活

出自部编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
《贾生》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竹里馆》 《泊秦淮》 《晚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url=]译文[/url]
[url=]注释[/url]
[url=]讲解[/url]
[url=]背景[/url]
[url=]知识锦囊[/url]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url=]赏析[/url]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以此入,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歌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乡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静、和谐美妙。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这里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于景中寄寓了他独自期客的复杂思想感情。“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5: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
[ 唐 ] 杜牧
原文 译文对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
唐多令·惜别
[ 宋 ] 吴文英

原文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译文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注释

心上秋:“心”上加“秋”字,即合成“愁”字。

飕(sōu):形容风雨的声音。这里指风吹蕉叶之声。

年事:指岁月。

“燕辞归”句: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悉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此用其意。客,作者自指。

淹留:停留。

萦:旋绕,糸住。

裙带:指燕,指别去的女子。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 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07: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吕·罗江怨》(四首其一、其四)原文赏析-明代杨慎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1:26
南【南吕·罗江怨】(四首其一、其四)作品原文
南【南吕·罗江怨】(四首其一、其四)

杨慎

空亭月影斜,东方亮也,金鸡惊散枕边蝶。

长亭十里,阳关三叠,相思相见何年月。

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鸯被冷雕鞍热。

关山望转赊,程途倦也,愁人莫与愁人说。

离乡背井,瞻天望阙,丹青难把衷肠写。

炎方风景别,京华书信绝,世情休问凉和热。

《南吕·罗江怨》(四首其一、其四)原文赏析-明代杨慎散曲

南【南吕·罗江怨】(四首其一、其四)作品赏析
这组曲有人疑为杨慎夫人作。杨慎夫人叫黄峨,也堪称为文学家,工散曲,明时即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杨夫人乐府》问世,有“曲中李易安”之誉。婚后第六年,杨慎即被远配滇南,黄峨将之送到江陵,然后转道杨慎故乡四川新都,从此一个在滇,一个在川,竟分别三十年。二人的别情思绪,只能通过笔墨相传,因而也留下了很多深挚凄婉的相思曲。因为所抒情感相似,故而二人的作品多有相混。此南〔南吕〕第一首就很像是女子在思念远人,故而有黄峨所作之可能,但如果与第四首合观,再依据谢伯阳《全明散曲》的划定,我们仍然认为是杨慎的作品。

第一首写思念,一种棰心泣血的思念。亭台是空落的,长夜是无眠的。报晓的金鸡一声鸣叫惊散了枕边与“我”唯一做伴的梦中蝴蝶。开篇三句营造了一个失落、孤独、忧惧难定的情境。接着道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即在于思念远人。以“长亭十里”“阳关三叠”,先透出离别之意,接着就顺势喊出了“相思相见何年月”,将思念之情推到高潮,继之以形象可感的对身处痛苦思念中人的描摹:襟上流的泪不是泪,而是滴滴鲜血,心上缠绕的结是以愁为线拧成的打不开的结。最后一句以一“冷”一“热”推出,冷的是鸳鸯被,热的是马上鞍。此句可以帮我们往前推,“鸳鸯被”自然是指留在空闺中的女子,而“雕鞍”的主人定是奔波在外的远人,前边的“空亭”“枕边”以及痛苦思念的主人公应是女子。当女子在空闺冷寂中痛苦之时,也是远人不离鞍鞯奔波劳苦之际。

第四首写怨愤,对世态炎凉的怨愤。因为这是四首联章,此首与第一首相呼应的一是雕鞍主人的出场,二是同样以一凉一热结尾。远人也是“愁人”,他愁的是离乡背井,被贬之地远而又远,鞍马劳倦,他的愁不仅仅在思念闺中人,从“瞻天望阙”,从“京华书信绝”我们感到主人公已跳离了一己之相思,他的愁开始来自宫阙、来自京城,也就是来自君臣之想。君王,只能如望天上的宫阙一般遥不可及,忠诚之想难达;原来共事的大臣们,也一改原来的热络,渐渐书信稀少。因而怨愤地喊出“世情休问凉和热”!

这四首联章应该是杨慎所写,第一首虽是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在写思念,我们不妨认为是杨慎本思念闺中的妻子,然以想象中妻子在思念自己来写思念,此谓对面着笔,可谓巧思!第四首,杨慎又从男女相思暗移到君臣之想及对世情的揭露,从而使这相思曲又增加了承载力,更显厚重。因此,该曲还属于身处逆境的抒发文人士大夫情怀的作品,应该是杨慎所作。

(胡元翎)

《南吕·罗江怨》(四首其一、其四)原文赏析-明代杨慎散曲

南【南吕·罗江怨】(四首其一、其四)作者简介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属四川成都人。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正德十二年(1516),武宗逝,朱厚熜嗣位,大礼议起,慎与同列极谏,削籍,谪云南永昌卫三十余年。慎著述之丰,记诵之博,明世推为第一。有《升庵集》《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者】杨慎【朝代】明拼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标签:
情感咏史哲理抒怀人生目的


[url=]译文[/url]
[url=]注释[/url]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url=]赏析[/url]
[url=]相关内容[/url]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 百科详情>>


临江仙 杨慎yang16732013.04.19[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并简要赏析!



1个回答

SKYMOR2013.04.20


满意答案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这首词,词牌叫“临江仙”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杨慎(14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中叶杰出的词人正德六年进士。官经筵讲官。以直谏忤旨,被明世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年七十二,死于贬所。升庵博闻广识,著述极富,为明代第一。诗风渊博缛丽,词则华美流利,好入六朝丽字,似近而远,然其妙处亦能过人。

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作者认为,英雄豪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一个“空”字。“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夕阳”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在景语中蕴含了丰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伤情结。

下片写江上渔樵闲话,娓娓动听。“白发渔椎”是作者塑造的形象,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此翁正是作者的化身。词的一、二句写老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他远离尘嚣,遁迹山林,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看惯了“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苏轼《前赤壁赋》),与世无争,其乐无穷,是一位志向高洁、风怀潇洒的老人。第三句写老翁的生活情趣,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断绝一切人际交往的隐者,而是仍旧同世俗社会保持着联系。“美酒要逢知己饮,好诗须向会家吟”(杨慎《说三代》)。“一壶浊酒”以“秋月”“春风”为背景,正显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怀朋友之间的志趣相投。最后两句直揭“白发渔樵”并非胸无点墨的老翁,而是通晓古今、博学多识、知权达变的高士,他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成败荣辱都化作可助酒兴的谈资;在笑谈之中,纵论古今,品评人物,其旷达和豪放可以想见。我们不难发现,在老翁身上有许多同渔樵的身份不相符合的特征,这正是作者的性格和人生理想的反映。

这首词可称为“史论”。它综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表现出一种旷达超脱乃至“大彻大悟”式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14: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巢鸾凤

[宋代]
史达祖

全文
拼音
译文
赏析
完善
复制
人若梅娇。
正愁横断坞,梦绕溪桥。
倚风融汉粉,坐月怨秦箫。
相思因甚到纤腰。
定知我今,无魂可销。
佳期晚,谩几度、泪痕相照。
人悄。
天眇眇。
花外语香,时透郎怀抱。
暗握荑苗,乍尝樱颗,犹恨侵阶芳草。
天念王昌忒多情,换巢鸾凤教偕老。
温柔乡,醉芙蓉、一帐春晓。


智能诗词翻译
换巢鸾凤译文
投稿内容通过审核,可获得 2-8 红包奖励,快来参加吧!
添加
作者简介


史达祖[宋代]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更多
该古诗《换巢鸾凤》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6d8c43ac9b6d8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14: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温柔乡苦不胜衣
朝代:宋朝|作者:方蒙仲
温柔乡苦不胜衣,端正楼嫌微有肌。
安得花神供步辇,不肥不瘦美兼之。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 宋 ] 方蒙仲

原文

夜色朝光两莫知,树间但见白差差。

江南到处名姝少,一律前村雪里词。




红楼梦第77回中“端正楼之相思树”是出自哪个典故?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1个回答#热议# 什么是淋病?哪些行为会感染淋病?


爱创文化
2022-09-06 · TA获得超过9861个赞
关注


端正楼在华清宫,乃杨贵妃梳洗之所.唯“端正楼之相思树”,恐出于温庭筠《题端正树》一诗,诗云:“路旁佳树碧云愁,曾侍金舆幸驿楼.草木荣枯似人事,绿阴寂寞汉陵秋.”


题端正树
- 360国学

题端正树唐·温庭筠
路傍佳树碧云愁,曾侍金舆幸驿楼。草木荣枯似人事,绿阴寂寞汉陵秋。


题端正树唐·贞元文士
昔日偏沾雨露荣,德皇西幸赐嘉名。马嵬此去无多地,合向杨妃冢上生。



来自360国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06: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首页
登录
一首“鬼诗”,错进错出后,引发文坛1200年之争,最后竟成经典
槐序姑娘
2024-11-05 20:08
吉林
提示:本文为“每天读一首好诗”系列,历时一年精心打造,高度还原正史,建议从第一章节开始跟进阅读。


这是一篇极其烧脑的文章,我们先从一个“鬼故事”开始讲:

中唐元和年间,宰相于頔曾镇守襄阳,因要事派遣一位刘姓官员入京公办。刘某在往长安的途中,偶遇一位举子,20出头的模样,两个人聊得非常投机,于是决定结伴同行。

行至数里后,两个人寻了一块草地小憩,便开怀畅饮起来,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举子站起身,指着一条岔路说,“我家就在不远处,要不您来我家里住一晚?”

刘某以行程紧婉拒,致谢后便要上路。举子见不能挽留,便赠诗一首,曰:

流水涓涓芹努芽,织乌西飞客还家。

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

刘某虽然懂诗,却对此绝一知半解,不过碍于面子,也没有追问,只是默默记了下来。

第二年,刘某从京城归来,路过此地时突然想起了那位举子,就顺着岔路往深处走,可是越走越荒凉,尽头处只有一座孤坟。

当刘某再次吟起那首诗时,不觉脊背发凉。


诗颇有意境,大意可解为:

溪水潺潺,缓缓流淌,长芹刚刚发出嫩芽,日暮时分,戴胜鸟向西飞去,远方来的客人也回到了家中;荒凉的村落空无一人,适逢寒食节,更是不见炊烟,寂静的墓地,只有棠梨花默默相对。

这首诗后来被载入段成式所著的志怪小说集《酉阳杂俎》中,《太平广记》和《全唐诗》均有收录,作者注为:襄阳旅殡举人。

如果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倒也没什么,不过是一桩奇谈而已。

不曾想,200多年以后,苏东坡写了一组《和陶贫士七首》,其中第一首为:

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

青天无今古,谁知织乌飞。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

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当时苏东坡已经被贬惠州一年,日子清贫,衣食堪忧,尤其赶上重阳节,令苏大学士感慨万千,于是决定效仿陶渊明的《咏贫士》,写了七首诗,并寄给亲友们。


仔细观察,“襄阳旅殡举人”诗中有一句“织乌西飞客还家”,苏东坡诗中亦有一句“谁知织乌飞”,其中的“织乌”引来无数学者揣摩,从北宋开始,一直争论到近现代。

比如宋人施元之、顾禧、施宿,清人查慎行、冯应榴、王文诰等都曾为此注释,当代苏诗研究大家马德富、周裕锴、张志烈等人,也纷纷加入了这场跨越千年的大讨论。

“织乌”这个词,在“襄阳旅殡举人”留诗前,是没有的,属于自造词,因此部分学者认为,“织乌”当为“织鸟”,为段成式误录。

织鸟就是戴胜鸟,俗名山和尚、臭姑鸪、咕咕翅、呼哱哱、花蒲扇等。

且比“襄阳旅殡举人”更早的,天宝年间的诗人张何在参加省试时,曾作《织鸟》诗一首,并一举中第,其中两句为:

季春三月里,戴胜下桑来。

映日华冠动,迎风绣羽开。

尤其一些典籍中,也对织鸟作“戴胜鸟”解,如《鸟谱》中就有载:戴胜……一名织鸟也。


甚至在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四卷本和明成化刊《东坡七集》本中,均写作“织鸟”。然而,苏东坡的好友,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赵令畤在著《侯鲭录》时,曾言之凿凿地写:

“东坡尝言鬼诗有佳者,诵一篇云:流水涓涓芥吐芽,织乌西飞客还家……尝不解“织乌”义。王性之少年博学,问之,乃云:织乌,日也,往来如梭之织”

王性之即“雪溪先生”王铚,少而博学,善诗论,强记闻,其父王乐道是欧阳修的学生。

因此从那以后,“织乌”一词便常见于诗词和典籍,比如宋人洪刍就有诗:彤云不见织乌飞;

元人黄玠亦有:织乌西飞何日还;

明人李昌祺也曾写:织乌西去逐奔川;织乌沈处晴霞敛。

那到底是诗集笔记讹误,还是“襄阳旅殡举人”和苏东坡等人错了呢?


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求赏析 典故 释义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1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草壁匠
2017-06-20 · TA获得超过239个赞
关注



《全唐诗》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总计收录诗作48900余首——所谓“诗盈数万,格调各殊”。其中,卷860至867格外独特,卷首标明作者谓神鬼怪,于此三个条目下,按作者名录其诗。这些作者有的有名有姓,有的无名无姓,以其特征或诗歌创作地点命名为“某鬼”、“某仙”、“某怪”,或以其身份命名,如某某道人,有的则以“无名鬼”冠之。诗前往往有一段文字叙述该诗的“本事”,读来殊为有趣,可总括地称之为灵异诗。抒发科举落第、客死异乡举子的愁苦、战乱中枉死之人悲情的鬼诗在《全唐诗》中也屡见不鲜,如《襄阳旅殡举人》。流水涓涓芹努芽,织乌西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这首诗第一句描绘寒食时节的自然景象。第二句感叹孤魂无人拜祭,在幽冥间的寂寞。

收起追问追答



追答

诗中第一句的“芹”是一种水生植物。“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毛 传:“泮水,泮宫之水也。” 郑玄 笺:“芹,水菜也。”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以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入泮”。后亦指考中秀才,成了县学生员。以“芹宫”指学宫、学校。



作者是读书人(已死成鬼),但春天的时候看到“芹”发芽,总是能有联想,并感怀身世。


追问

谢谢

追答

“织乌”是指太阳,织乌西飞,即日薄西山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四453:鬼诗酿酒匠关注IP属地: 宁夏
12022.12.30 00:25:46字数 829阅读 786



鬼诗
“流水涓涓芹努芽,织乌西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此鬼诗中之最峭者。“盘塘江上是儿家,郎若游时来吃茶。黄土覆墙茅盖屋,门前一树马缨花”。此鬼诗中之最逸者。又姚古芬丈尝诵其江南杨姓友人鬼春词句云:“数点鬼灯移近岸,夜深苏小踏青归。”设想幽绝。

〔试注〕
1、流水涓涓芹努芽四句:作者唐·襄阳旅殡举人。
2、努芽:努力发芽。以文中引诗最早。后有元·于立《渔庄》:“放船直入云水乡,芦荻努芽如指长。”明·王世贞《西亭王孙许殿卿左相远寄牡丹芍药赋此志谢》:“牙牌占彩贴红纱,袅袅双茎欲努芽。”
3、织乌:借指太阳。因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如织梭之往来,故称。乌,太阳的代称。
4、殡宫:停放灵柩的房舍。又指坟墓。
5、盘塘江上是儿家四句:出自元·陶宗仪《辍耕录》:揭曼硕先生未达时,多游湖湘间,一日舟泊江涘。夜二鼓,揽衣露坐,仰视明月如画。忽中流一棹渐近舟侧,中有素妆女子,敛衽而起,容仪甚清雅。先生问曰:“汝何人?”答曰:“妾商妇也,良人久不归,闻君远来,故相迓耳。”
因与谈论,皆世外恍惚事。且云:“妾与君有夙缘,非同人间之淫奔者,幸勿见却。”
先生深异之。迨晓,恋恋不忍去,临别,谓先生曰:大富贵人也,亦宜自重,因留诗曰:
盘塘江上是奴家
郎若闭时来吃茶
黄土作墙茅盖屋
庭前一树紫荆花
明日舟阻风,上岸沽酒,问其他,即盘塘。行数步,见一水仙祠,墙垣皆黄土,中庭紫荆芬然,及登殿,所设像与夜中女子无异。余往闻先生之侄孙立礼说及此,亦一奇事也。后先生官至翰林待学士,可知神女之言不诬矣。
6、盘塘江:广济县盘塘镇(今武穴市西盘塘乡),滨临长江。
7、马缨花:合欢树的别称。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内有石桥,桥北有树二株曰马缨花。” 清·吴震方《岭南杂记·马缨花》:“色赤,如马缨,其花下垂,一条数十朵,树高者丈许。有白者,有桃花而大红镶边者,皆异种也。”
8、姚古芬:姚伊宪,号古芬,仁和诸生。
9、苏小:苏小小(479-约502年),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钱塘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车。

[color=rgba(150, 150, 150, 0.4)]©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9篇诗文 ► 446条名句











首页文言文辞赋作文对联成语安卓






“清明时节雨纷纷”
(19人评价) 5








朝代:唐朝
作者:杜牧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清明 The Mourning Day>

qīng míng shí jiē yǔ fēn fēn
清明时节雨纷纷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lù shàng háng rén yù duàn hún
路上行人欲断魂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借问酒家何处有"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my sad hours?"

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牧童遥指杏花村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翻译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精彩推荐


写翻译 写赏析
评价: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诗词名言
  • 琴曲歌辞。别鹤
    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声断碧云外,影孤明月中。 青田归路远,月桂旧巢空。矫翼知何处,天涯不可穷。
  •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官为骏马监,职帅羽林儿。两绶藏不见,落花何处期。 猎敲白玉镫,怒袖紫金鎚.田窦长留醉,苏辛曲护岐。 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 连环羁玉声光碎,绿锦蔽泥虬卷高。 春风细雨走马去,珠落璀璀白罽袍。
  • 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
  • 杜秋娘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 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
  • 郡斋独酌(黄州作)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 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 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 我爱李侍中,标标七尺强




猜您喜欢的分类:
写景的诗句 清明节的诗句 写雨诗句 悼亡诗句 春天的诗句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

    出自宋代谢逸的《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译文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

    注释杏花村馆:即杏花村驿馆。酒旗风:使酒旗摆动的和风。溶溶:指河水荡漾、缓缓流动的样子。飏:意为飞扬,此指飘散的样子。残红:喻指凋残的花。

    赏析此句语言清丽疏隽,描绘了一幅暮春村野的图画,展露出淡淡的惆怅情绪。





    [url=][/url]




    原文[url=][/url]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译文及注释[url=][/url]

    译文
    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
    惟有芳草连碧空。楼外夕阳晚烟笼。粉香四溢淡眉峰。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也有称《江神子》。
    “杏花村馆”:即杏花村驿馆。据说位于湖北麻城岐亭镇。“酒旗风”──使酒旗摆动的和风。
    “溶溶”:指河水荡漾、缓缓流动的样子。飏:意为飞扬,此指飘散的样子。“残红”:喻指凋残的花。
    “野渡”:村野渡口。
    “望断”:指一直望到看不见。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鉴赏[url=][/url]

      词的主题是怀人,于忆旧中抒写相思之情。首先从空间着笔,展开一个立体空间境界。杏花村馆的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花,已经谢了,春风吹过,卷起阵阵残红。这是暮春村野,也是作者所处的具体环境。这一切都显示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在作者的心态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惆怅色彩。杏花村与酒连在一起,出自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酒店多以杏花村为名。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野渡”句用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野渡舟横”显出了环境的凄幽荒凉。而一见到“杨柳绿阴浓”,又不免给词人增添了一丝丝离愁。杨柳往往与离愁别恨联在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创作背景[url=][/url]
      一年的暮春时节,在黄州属地一个叫杏花村的驿馆中,词人谢逸独自一人在驿馆外闲游散步。面对着美丽的江南风景,词人不禁想起昔日相恋的情人,一种无法压抑的情感充溢在作者心中。于是词人回到驿馆,向负责杂役的人要来笔墨,在墙壁上挥毫题写了这首《江神子》。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
    1、程艳杰,靳艳萍编著·宋词三百首 精读·故事 上·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02


    简析[url=][/url]
      《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是一首游子怀人之作。它与同类作品相比,感情没有那么凄凉、哀伤,相反,所选用的语言、意向,有一种明快清新的感觉。上片写景。溪边柳荫浓郁,落红轻扬,酒馆酒旗迎风,渡口小舟闲放,远山空蒙,碧草连天,一派清幽典雅的江南景象;下片怀人,词人由眼前美景,回想起昔日恋人。这里并未正面描写人物的相貌,而是采用借代手法,用胭脂香、娥眉淡来表现所忆之人的美貌。结尾又回到现实,借明月表达无尽相思。全词风格清丽疏隽,写景抒怀,自然天成,笔尽而意不尽。





    谢逸 [url=][/url]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322篇诗文 ► 78条名句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 宋 ] 吴文英

原文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注释

草:草,起草,拟写。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yì):埋葬。铭,文体的一种。庾信有《瘗花铭》。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中,读仄声也。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

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 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


100.清明祭诗十四首
(佚名)
其一
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
东风解语拾我意,送送萦肠入君家。
其二
一沾春雨一断肠,飘零无计觅君乡。
方羡飞花随风去,天涯尽处惹兰芳。
其三
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
却把长条攀折遍,才道相思始成灰。
其四
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
情到伤心频无赖,始信清明断肠期。
其五
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
回眸映雪成千古,染尽湘竹无计追。
其六
风吹残杏舞絮轻,唤起愁肠千百萦。
疑天亦解伤情恨,哭君泪雨遍清明。
其七
昨夜听春愁不堪,初晴天气泣容颜。
赏芳时节清明日,百般明丽也怅然。
其八
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
谁想栏杆拍倚遍,欢声犹不近楼头。
其九
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
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
其十
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
历历如君离别日,哀魂和雨泣流沙。
其十一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歌君一曲还偷泪,怎是伤心无处依。
其十二
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
半洗天光晴如碧,半和残泪一沾襟。
其十三
或有追思到天涯,天应怜我泪黄沙。
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
其十四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
合化子规啼血尽,不悼家川悼君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13: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杏林春燕
[ 明 ] 唐寅
原文
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转黄骊。

鸟声花影留人住,不赏东风也是痴。

作者介绍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2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病中作
[ 宋 ] 杨时
原文
此身如幻病何伤,白日无人景自长。

寄傲南窗容膝地,时时飞梦到羲皇。

此身如幻病何伤,白日无人景自长。寄傲南窗容膝地,时时飞梦到羲皇。求翻译谢谢?jozgoo2021.08.13[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芝士回答来自: 芝士回答2021.08.15


满意答案咨询官方客服
此身如幻病何伤,白日无人景自长。寄傲南窗容膝地,时时飞梦到羲皇。这身体如梦幻病了又怎么样,白天没有人的时候景色依然常在。寄托傲骨南窗一席之地,经常在梦里梦到羲皇。


病中作

杨时〔宋代〕

此身如幻病何伤,白日无人景自长。
寄傲南窗容膝地,时时飞梦到羲皇。




[url=][/url]





杨时 [url=][/url]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267篇诗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8 22: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风辞
[ 汉 ] 刘彻
原文 译文对照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译文
秋风刮起,白云飘飞,草木枯黄大雁南归。

兰花、菊花都无比秀美,散发着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丽的人的心情却是难以忘怀的。

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行至中央激起白色的波浪。

鼓瑟齐鸣船工唱起了歌,欢喜到极点的时候忧愁就无比繁多。

少壮的年华总是容易过去,渐渐衰老没有办法!

注释
辞:韵文的一种。

黄落:变黄而枯落。

秀:此草本植物开花叫“秀”。这里比佳人颜色。芳:香气,比佳人香气。兰、菊:这里比拟佳人。“兰有秀”与“菊有芳”,互文见义,意为兰和菊均有秀、有芳。

佳人:这里指想求得的贤才。

泛:浮。楼船:上面建造楼的大船。泛楼船,即“乘楼船”的意思。汾河:起源于山西宁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黄河。

中流:中央。扬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鸣:发声,响。发:引发,即“唱”。

棹(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的歌。

极:尽。

奈老何:对老怎么办呢?

作者介绍

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7: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山早行
[ 唐 ] 温庭筠
原文 译文对照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雁,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注释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茅店:乡村小客舍,同“茅舍”。用茅草盖成的旅舍。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yún)(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
查看百科>>
天净沙·秋思
[ 元 ] 马致远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天涯
[ 唐 ] 李商隐

原文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译文

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

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注释

天涯:一指此处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

天涯:二指此处特指具体的天边。

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可以读古音,也可以按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通例上读今音。

莺啼:莺鸣。宋辛弃疾《蝶恋花》词:“燕语莺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啼”字语意双关啼叫和啼哭。

最高花:树梢顶上的花。也是盛开在最后的花。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09: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焦大杏花刀//红刀子进白刀子出}】

红楼梦里的“杏花”李纨的“稻香村”里的大秘密 (2016-11-10 09:21:40)
标签: 东林党 红楼梦 历史 明朝 人文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稻香村”这名字可有大名堂,先看书中第十七回的详细描写:“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己夹:配的好!】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因为有红的“如喷火蒸霞一般”的红色杏花盛开,于是众人为它取名“杏花村”。这名字马上就会让人想起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清明》暗示了大观园处于明清两朝交替的时代背景。

  可宝玉却不满意,他要通过改名以进一步揭穿李纨这个杏花村的老底!“(宝玉)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 【己夹:妙在一“在”字。】四字。”宝玉的“杏帘”是从杏花村的酒旗化用来的,这杏帘----杏花酒旗到底有何玄机?

  让我们先看看杏花究竟有何深意!杏花很接近桃花和梅花,不易分辨。但杏花有一个极大的特点,却是别的花没有的,杏花会变色!!!杏花是变色花!!!杏花先红后白: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调落时就成雪白一片。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咏杏五绝》中写道:“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就非常形象的描述了杏花的变色特点。

   杏花先红后白,聪明的朋友看到这就一定明白了:杏花是先朱明“红”后满清“白”的变节花!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68EN00SIGG.gif



  杏花的花型外观看似梅花又似桃花不易分辨,李纨在第六十三回里抽到的是“老梅”,乃是对应殉国的梅花元妃张嫣!可是杏花李纨最终会由红转白变节投清,变作“桃红又一春”的桃花贰臣花袭人,这是在暗喻李纨之子----最是“不言利只言义”的圣贤君子东林党们后来一个个都变成了“光闪闪腰悬金印”做了后金奴才的伪君子贾兰!

  那么宝玉提出的“杏帘在望”即“红杏梢头正挂酒旗”的深意就清楚了:旗就是“满清八旗”,杏花东林党正高高挂着满清的八旗!脂批的【妙在一个“在”字】正是痛挞东林党的奴才状正在当前进行时态!



  李纨自号的“稻香老农”乃是取自宝玉命名的“稻香村”,“稻香老农”谐音“盗乡老农”,令人联想到盗匪农民军李自成,可是朱慈炤偏偏写了稻香村“墙头上皆稻茎掩护”,脂批还特地强调这个“稻茎掩护” 【配的好】!

这一是影射皇后张嫣实乃盗匪孙二女儿的史实,后面我会详细分析;

二来寓意李纨看似盗匪李自成却只是作者以盗匪作掩护,实际上是曲笔指出:李纨所影射的东林党给朱明带来的危害其实是同盗匪---农民军头领李自成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朱明不仅是亡于盗匪李自成,更是亡于张嫣的清流东林党!



  宝玉又为李纨住的“稻香村”题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这对联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稻香村”的东林党实质。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68EN00SIGG.gif

  ----“浣葛”是化用《诗经。周南。葛覃》中的“薄浣我衣”,借用“浣葛”称颂妇德,正是影射尚“德”的天启皇后东林党张嫣, 因为东林党对张嫣极力歌颂,所以脂砚在此特批道【庚辰双行夹批:采《诗》颂圣最恰当。】,强调李纨就是东林党著史美化称颂的圣后张嫣。

  ----“采芹”:《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泮宫之水。泮宫即学宫,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学宫称“入泮”或“采芹”。宝玉所说的“采芹人”就是影射读书人东林党文官。“香护”实为“相护”,意为互相保护包庇,影射了张嫣和东林党读书人的关系。

      
      朱元璋自登基伊始,就修訂皇室家法,颁布《女诫》,“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規定後官不得干預朝政。可是我们看到明朝历史上违背祖训的公然干政的张嫣,不但没有被最是满口道德礼仪的东林党唾弃批驳,反而被东林党不断地赞誉称颂,更被称为“圣后”“贤后”!


  因为“杏花村”“稻香村”是先误国后又叛国的东林党的再造之母张嫣的居所,所以宝玉对众人齐赞的“杏花村”嗤之以鼻,“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黛玉的)‘有凤来仪’多矣。” 【己夹:公然自定名,妙!】”

  朱慈炤在第十七回为大观园题对额时,先写遍布翠竹的潇湘馆,而后紧接着就是杏花环绕的稻香村。唐代诗人钱起有一首对比杏花和幽竹的《暮春归故山草堂》恰好应景对题:“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如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写的是什么呢?春光消逝黄鸟稀,玉兰花尽杏花飞,在这百花凋零的春残时节,我那窗前的幽竹依然傲然葱茏,不畏春残。随风飘舞的杏花与“不改清阴”的幽竹形成鲜明对比,宝玉不听人言,故意说到“不及(黛玉的)‘有凤来仪’多矣。”这是朱慈炤用“有凤来仪”的幽竹的不为俗屈的坚贞高洁,狠狠鞭挞着屈俗变节、趋时易变的伪君子杏花!



  不仅说李纨不及黛玉多矣,宝玉更是指出李纨的问题所在:“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

  宝玉的这番话是对误国又叛国的东林党的痛挞:“李纨不及黛玉多矣!张嫣和东林党的圣贤忠良的贤名都是东林党自己依仗着著史权美化捏造杜撰而成就的。东林党亡国前没做过好事,亡国后也没做过好事,上不能为国分忧,下不能为民解难,怎比得了黛玉的高洁操守?”

      可叹世人都被东林党所著的官修明史和野史所欺骗,宝玉这一番对东林党的揭露自然不能为糊涂的世人贾政所接受,被颠倒黑白的东林党伪明史所欺骗的世人不仅听不进去宝玉的大实话,反而要将揭露真相的宝玉“叉出去”!


  杏花易色更盗乡,三百年来费思量,圣贤李纨东林党,怎及黛玉真凤姿?




     朱慈炤在书中写了“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什么意思?就是李纨天启皇后张嫣就是声称的“不言利,只言义”的标榜高德清流的东林党的宫闱代表。



     在诗社中作裁判的李纨私心喜欢宝钗,主动交好宝钗,不喜欢黛玉,比如黛玉作的海棠诗“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可李纨却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力排众议,评宝钗为首。

  这正是影射懿安为崇祯选妃的历史,张嫣最后听取刘昭妃的建议,将排在最后一名的周后选为正妃。由于真正的原因拿不出手,于是做出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来:“懿安见其丰容端丽,特拔之为信王妃。”




  但黛玉毕竟才高,李纨终究还是要做几分公平的样子出来的。所以第三十八回里推黛玉菊花诗为魁,黛玉考虑到上次的《海棠诗》落败原因,说:"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还是不够含蓄浑厚,结果李纨又有了新说辞:"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李纨的嘴实在是巧啊!但下一回还是又评了宝钗的咏柳絮第一。不管怎么说,毕竟周后是自己提拔的,又都是东林党背景,所以懿安太后张嫣还是更喜欢周后,这就是李纨喜欢宝钗却疏远黛玉的历史真相!



  第五十回说李纨讨厌妙玉“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为何?因为“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妙玉是才女,自然难得李纨喜欢。妙玉是谁?妙玉其实就是才女田秀英的儿子----四皇子朱慈炤!红楼梦中写妙玉孤僻不喜与人往来,但朱慈炤不安排别人,却偏偏要实为懿安太后的李纨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却是大有深意。为何?

  田妃死前为保护儿子免遭周后暗算,将儿子托付给懿安太后抚养,虽然懿安太后与周后关系好,但懿安只是不喜欢田妃母子,而周后却是要置田妃母子于死地的! 两害相较取其轻,孩子呆在懿安太后的身边,周后就是动手也是不大方便的,田妃选择让两个儿子跟随张嫣。

  从书中惜春无人关心、李纨不理妙玉的描写我们终于了解到:懿安太后张嫣对四皇子朱慈炤并不关心,但是朱慈炤毕竟已经十岁了,于是小心翼翼的朱慈炤终于活了下来,可是他那个虚岁才三岁的小弟七皇子最终还是逃不脱早夭的结局。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09: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明代唐寅《题杏林春燕》、唐代许浑《晚至章隐居郊园》全诗,一定要全文,谢谢?hgji0m1m52021.08.14[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芝士回答来自: 芝士回答2021.08.16


满意答案咨询官方客服
《题杏林春燕》  燕子归来燕子花,  红桥低影绿地斜。  清明时节斜阳里,  个个行人问酒家。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许浑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云来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蟠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稻香村和南北点心铺子
昵称37581541
2021-06-10   |  147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图片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于大观园建筑原型的探讨一直未曾停歇,其中关于李纨所居“稻香村”的由来,也多有论证。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领着贾宝玉并一干清客游览新修成的省亲别墅,行至一处黄泥筑墙、稻茎掩护的青篱茅舍。有人提议用杜牧《清明》诗的典故,取名“杏花村”,还要做个酒幌挑在树梢上。贾宝玉偏偏觉得“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遂取许浑《晚至章隐居郊园》诗“柴门临水稻花香”之意,定名稻香村。【{野杂种&雪中抱柴}】【{野门临水稻花香}】

图片
黄菊倚风村酒熟,柴门临水稻花香.诗名:《《晚至章隐居郊园》》 作者:唐代许浑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云来海气...

从设计原型上看,有学者认定,大观园稻香村实脱胎于圆明园的“杏花春馆”。也有学者考证,曹雪芹的一位姑祖父傅鼐有书斋稻香草堂,稻香村很可能取名于此。

提及老北京糕饼铺子,当属“稻香村”最为有名,尤其近年来北京稻香村和苏州稻香村的品牌之争,更是引得南北食客的关注。恐怕很少有人相信,大观园的稻香村,和这家糕饼铺子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片

按资料的记载,北京稻香村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当时的店名叫做“稻香村南货店”,位于前门观音寺。

这稻香村既是“南货店”,其糕饼制法自然来自南方,于是苏州稻香村十分硬气地表示,自家的品牌创立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论源头,该算是北京稻香村的祖爷爷,而创办北京稻香村的郭宝生,本是苏州稻香村的伙计。

虽说徒弟出师后另立门户是常有的事,但怎么也不会抢了师父的名号。而关于糕饼铺子“稻香村”名号的由来,似乎倒有个比较统一的说法:取《红楼梦》大观园之稻香村。

此说法乍看之下并无不妥。毕竟,糕饼铺子从《红楼梦》取名,当属饮食清雅的美谈。可其中却有一个“破绽”:苏州稻香村若真的创立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恐怕店主看到的得是早期的《石头记》手抄本吧?难不成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曹雪芹归省江宁时带去,由此传抄开的?

图片

在成书于1931年的《醇华馆饮食脞志》里,记载了苏州观前街稻香村的得名:一位沈姓商人因“洪杨之役(太平天国运动)避难乡居”,遂开了一间茶食铺,积攒下资本。此后,他回到观前街开设商铺,其好友“喜观小说,见《红楼梦》大观园有稻香村等匾额,即选此三字,为沈店题名”。

如此算来,这间苏州观前街稻香村的名号当始自同治初年,与北京稻香村创建时限不过差了三十年而已。

以《红楼梦》解南北稻香村创建之谜,如果以上史料确凿无疑,那么苏州稻香村始于乾隆年间的说法便难以立足了。至于同治年间沈姓店主以《红楼梦》“稻香村”之名创建糕饼铺子的说法,更像是许多江南名小吃都要有一段和乾隆皇帝下江南相关的传说一样,只是时人附庸风雅的趣谈罢了。

图片

成书于1916年的《清稗类钞》汇辑了有清一代的许多掌故遗闻,书中列有“稻香村”的词条,称“商店之以稻香村名者”,实源自魏文帝曹丕的《与朝臣论秔稻书》:“江表惟长沙名有好米,何得比新城(今安徽合肥北郊)秔稻耶,上风吹之,五里闻香。”钱穆先生则在他的《略论中国社会学》里提及苏州的稻香村、采芝斋两家糕饼店铺,“自数百年前明代已有之”。

倘若稻香村糕饼铺子真的在乾隆年间甚至是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呢?它的名号与《红楼梦》还有关联吗?

图片

所谓南北稻香村之争,争来夺去的只是个招牌名号,至于做糕饼的手艺究竟从何而出,更无法溯源了。世人也不甚在意:那个将稻香村从苏州开到北京的人——郭玉生,本是个南京人,是雪芹曹公的同乡。其实稻香村的糕饼手艺,也有可能出自南京。

1937年底,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当时,旅居城中的苏州籍文人顾天锡(别号顾蔗园、顾白莲)携妻小暂避于西郊陶吴镇。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躲避兵燹的百日光阴,取名《藕孔日记》。1938年1月29日,即农历除夕的前一天,顾天锡在日记里写下了一则和陶吴老翁的趣谈——《因糕饼师话及稻香村》。

老翁告诉顾天锡:“苏沪一带之糕饼师,大半为金陵南乡陶吴、横溪、秣陵关、禄口一带人”。顾天锡不由想起故乡苏州的“对邻陶姓,在昆山以开'稻香村’起家,仅知其原籍为南京乡间,及今始知其殆陶吴镇之陶姓欤?”

图片

顾天锡所处的民国时代,“南北通都大邑,殆无不有'稻香村’之开设”。当时的人们都默认此店号源自姑苏,顾天锡却“独疑其为金陵”。因为“金陵为明代国都,各色事物,均较精究,糕饼亦然”。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糕饼铺子都由苏沪人开设,而南京的糕饼师,遂成为苏沪人的雇佣了。

在日记里,顾天锡就提及“曹雪芹之《红楼梦》一书中,李纨所居,亦名'稻香村’”,由此想到,曹雪芹是否取了金陵糕饼店铺的名号为自己所用——“在南京织造衙门,殆习见市上有'稻香村’店招,因其典雅,遂不知不觉而移作大观园中之斋额欤?”

图片

顾天锡把这段趣闻当作是“金陵考据之一”赘笔以记,但他的推测并非毫无道理。想烤鸭不就是永乐大帝迁都时从南京带至北京的吗?便宜坊烤鸭店的介绍里至今还留着源自金陵片皮鸭的文字。这稻香村南货糕饼的做法,如何不能自明清时的南京传遍苏沪,再传至北京呢?曹公当年亦有“南酒烧鸭换作书”之举,因思念故乡的糕饼而将稻香村的名号写入《红楼梦》,想来也不为过吧?

可惜,这终究都是我们后辈的妄自臆度、假语村言了。

图片

但是,若要说今天稻香村的糕饼曾是曹雪芹吃过的,只怕荣国府的厨娘们头一个不同意。毕竟,曹公笔下的的菱粉糕、鸡油卷;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还有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和奶油松瓤卷酥……

这些让人想想就流涎的精致细点,在如今南北稻香村的店铺里是一个也没见着呀!


本文原题为《稻香村和糕饼铺子杂谈》
作者:周舒
编辑:芹僮.Lan/美术编辑:Snow
头图素材选自
文内照片选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许浑〔唐代〕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村径绕山松叶暗,
野门临水稻花香。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url=][/url]
[url=][/url]





许浑 [url=][/url]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496篇诗文 ► 69条名句




[url=][/url]





猜您喜欢



李商隐〔唐代〕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url=][/url]






微雨夜行

白居易〔唐代〕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url=][/url]






后宫词

白居易〔唐代〕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湿 一作:尽)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三生石上旧精魂
朝代:明朝|作者:孙蕡
三生石上旧精魂,化作阳台一段云。
词客有灵应识我,碧山如画又逢君。
花边古木翔金雀,竹里香云冷翠裙。
莫向西湖歌此曲,清明时节雨纷纷。¤

猜您喜欢
1.《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唐朝·王维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2.《铜官窑瓷器题诗》唐朝
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祇愁啼鸟别,恨送...
3.《樊山口二绝·其一》宋朝·刘挚
洲觜崭崭乱石排,濯风寒浪踏苍苔。长江万里从西北,泻向幽人两足来。
4.《忆冯宗谕》宋朝·释元肇
去岁无辜出帝乡,石头城下水云长。凤凰台上多今古,李白题诗恐断肠。
5.《峡山杂咏十三首·其六·瑶林》明朝·何吾驺
颇笑葛洪时,求为勾漏令。若早见瑶林,应无炼丹井。

孙蕡简介
孙蕡(1337—1393),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平步(今顺德平步乡)人。生于元至元二年(1337年)。他仪表堂堂,性格通达、豪爽。孙蕡于书无所不读,写起诗文来不用起草稿,开卷展纸,挥笔而成。初读起来好像并无刻意经营,细加体味,则气象雄浑,兴喻深致,有魏晋风度。他从小就志气不凡,不随便与人交往,乡间的人都很尊敬他,称他孙先生。
负节概,不妄交游。何真据岭南,礼遇之。洪武三年(1370),举于乡,旋登进士。授工部织染局使,长虹县主簿。召入,为翰林典籍,与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主簿,坐累逮系,旋得释。起为苏州经历,复坐累戍辽东。后因尝为蓝玉题画,论死。蕡博学工诗文,诗风清圆流丽,著述甚富。蕡殁,诸书散佚,今存九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杏花村的古诗有哪些?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4个回答#热议# 上班途中天气原因受伤算工伤吗?

柠檬的酸酸
2019-02-28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关注



展开全部

关于杏花村的古诗:

1、《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宋代-谢逸: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

译文: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

2、《清明》唐代-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老翁》宋代-何应龙: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桥边问牧童。

译文:杏花村的酒家每家都很好,不要去问桥边的牧童。

4、《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其一》宋代-于兴: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一行人想到青帘酒家共同饮一杯,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5、《访杏花村》 现代-谢觉哉: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

译文:遇到人就说起杏花村的汾酒,汾酒的品牌闻名天下。

扩展资料:

1、《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译文:

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惟有芳草连碧空。楼外夕阳晚烟笼。粉香四溢淡眉峰。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老翁》

宋代-何应龙

八十昂藏一老翁,得钱长是醉春风。
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桥边问牧童。

译文:

一个八十岁的老翁精神饱满,有钱就像是春风吹醉了一般。杏花村的酒家每家都很好,不要去问桥边的牧童。

4、《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其一》

宋代-于兴

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今只有花含笑,悍吏催租夜打门。

译文:

一行人想到青帘酒家共同饮一杯,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如今只有花儿含笑,凶暴的官吏晚上打门催着要钱。

5、《访杏花村》

现代-谢觉哉

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

草长莺飞春已暮,我来仍是雨纷纷。

译文:

遇到人就说起杏花村的汾酒,汾酒的品牌闻名天下。草儿长,莺儿飞,春天已到了尽头,我来到这晨仍然是细雨纷纷。




9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







生活家马先生
2019-03-26 · TA获得超过18.4万个赞
关注


1、《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译文: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

惟有芳草连碧空。楼外夕阳晚烟笼。粉香四溢淡眉峰。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2、《清明》

唐代:杜牧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老翁》

宋代:何应龙

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桥边问牧童。

译文:杏花村的酒家每家都很好,不要去问桥边的牧童。

4、《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其一》

宋代:于兴

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一行人想到青帘酒家共同饮一杯,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5、《杏花村》

明代:沈继祖

杏破繁枝春意闹,牙盘堆实荐时新。

仙家种此应知味,试问庐山姓董人。

译文:杏花在枝头上面闹着春意,杏花芽儿堆在一起看起来很新鲜。如果想要知道是什么味道,可以试着去问庐山中姓董的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9   
评论(1) 分享
[url=]举报[/url]收起





念小小小小鱼
推荐于2019-10-18 · TA获得超过957个赞
关注


1、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3、

《一萼红(前题)》

宋代:王沂孙

翦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4、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5、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宋代:刘灿伦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9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





宿命本无能为力
2017-11-16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关注


1、下第归蒲城墅居
  作者: 许浑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2、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春日北归舟中有怀
  作者: 薛能
  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
  净镜空山晓,孤灯极浦昏。边城不是意,回首未终恩。
4、与友人别
  作者: 温庭筠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5、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作者: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作者: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赏析
  此词抒发了游子的这一番眷怀之情。首句"杏花村馆酒旗风",出于杜牧《清明》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杜的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也是词人的借意所在,下面四句以景色作铺垫之后,词人便抒发了望断远山人不见的忧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对浓萌,顿陷苦思,他回忆起温馨的往事,不由百感交集。

鉴赏
  此词抒写了异地思乡怀人的情怀。全词风格清丽疏隽,写景抒怀自然天成,写得情意荡漾,凄恻感人,似肺腑中流出。

  起首一句源于杜牧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春暮夏初的时候,地点野外村郊临水的路边。这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轻风中微微飘扬的酒旗。目光下视,才看到杏花村酒馆。以下的写景抒情,都从此生发开去。

  接着两个三字短句写眼前景象:“水溶溶,飏残红”。一句写水,一句写风。溶溶,流动貌。碧波粼粼,是令人心清气爽的美景。可是后句便迥然不同了:“飏残红”。“红”本已“残”,何况又“飏”!此时见“残红”,词人兴起的思绪是伤春即逝的悲情。

  “野渡舟横”用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原诗虽写景如画,野趣盎然,但诗人的寥落之感,悠然可见。宋初的寇准把韦诗衍为两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意境仍出一辙。总之,“野渡舟横”四字,暗示“杏花村馆”前的凄清冷落,给予词人的感受,应与“飏残红”同。但接下去一句,“杨柳绿阴浓”情趣又迥异了:一湾江水,两岸杨柳,绿叶成阴,遮蔽天日,别有一番幽美情趣。

  “水溶溶”以下四句,这幅用淡墨扫出的画图中,前两句是近景,后两句是远景;一、四句使人鼓舞,二、三句使人神伤;以景衬情,巧妙地透视出词人感情上泛起的微波。至“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几句,词中才正面显现出人物来。江南山色,连绵无际,如何能望尽(“望断”)呢?这个“远”字,如王维写终南山峰接连不断:“连山接海隅”(《终南山》),也如杜甫写泰山的绵亘旷远:“齐鲁青未了”(《望岳》)。山远,路遥,所思之人,望而不见,所能望见的,只是“草连空”。这三个字,如秦观的“天连哀草”意味。不过谢词的三句是连成一气的:所见者是山色烟云,芳草树木,一片大自然景色,所不见者是人!于是,词人铺叙直陈,把满腔心事和盘托出了。

  过片三句写“人不见”之后,词人脑海中展现出楼外夕阳西下,不久,暮霭渐深,晚烟朦胧这样一幅往日见贯的温馨旖旎的画面。这充满神奇色彩的环境里,一位“晚妆初了”的美人出现了。词人用借代手法,不正面写人的丰姿神采,花容月貌,只闻到她暖融融的脂粉香,只看到她那淡扫的蛾眉。这三句写环境用实笔,写人则虚中寓实,用侧笔。接着,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直述其事,加以补叙:“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粉香眉淡,那是去年,是相见画屏中的时候。这五句都是记叙往事。“夕阳”三句之意境重现脑际,空灵超脱,而“记得”两句,则完全是写实之笔。既见清空,又复质实,虚实方可相生。

  最后以感叹作结:“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万水千山,芳草连天,“人不见”,是肯定的了。人陷入难以解脱的苦闷中时,常常会作自我慰藉,强求解脱。这个结尾便是。南朝宋谢庄《月赋》云:“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此词末韵虽只化用其中一句,实亦包孕全部四句之意。以此收尾,称得上是“如泉流归海,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江顺诒《词学集成·法》)的一个较好的结尾。

  传说,作者过黄州关山杏花村馆驿时,曾题此词于壁,观者如云。可见此词名重于当时。究其妙处,合用清丽疏隽四个字。






谢逸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322篇诗文 ► 78条名句




[url=][/url]




猜您喜欢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李白〔唐代〕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url=][/url]
[url=][/url]





行路难·缚虎手

贺铸〔宋代〕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url=][/url]
[url=][/url]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唐代〕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杏花村
沈继祖沈继祖〔宋代〕

杏破繁枝春意闹,牙盘堆实荐时新。
仙家种此应知味,试问庐山姓董人。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沈继祖,字述之,兴国(今属江西)人。 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知当阳县。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除校书郎,追论程颐为伪学,迁监察御史。是年十二月,在韩侂胄支持下,沈继祖联合监察御史胡纮弹劾朱熹,论“不孝其亲”、“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哭吊汝愚”、“为害风教”等六大罪,第六条又有“诱引尼姑以为宠妾”,“家妇不夫而孕”之言;还主张斩熹之首,以绝朱学,而史称“庆元党案”。朱熹赶忙上书:“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并表示“深省昨非,细寻今是”。 有《栀林集》,已佚。沈继祖之诗,曾收入《永乐大典》。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22d863fd91c3.aspx
沈继祖
沈继祖
沈继祖,字述之,兴国(今属江西)人。 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知当阳县。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除校书郎,追论程颐为伪学,迁监察御史。是年十二月,在韩侂胄支持下,沈继祖联合监察御史胡纮弹劾朱熹,论“不孝其亲”、“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哭吊汝愚”、“为害风教”等六大罪,第六条又有“诱引尼姑以为宠妾”,“家妇不夫而孕”之言;还主张斩熹之首,以绝朱学,而史称“庆元党案”。朱熹赶忙上书:“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并表示“深省昨非,细寻今是”。 有《栀林集》,已佚。沈继祖之诗,曾收入《永乐大典》。► 26篇诗文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猜您喜欢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宋代·欧阳修(一说李清照)《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73885949171b.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欧阳修(一说李清照)〔宋代〕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收藏下载详情完善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宋代·苏轼《晁错论》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e4fd012517cb.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晁错论

苏轼苏轼〔宋代〕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收藏下载详情完善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宋代·陆游《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f6b79e8c06bd.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陆游陆游〔宋代〕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红杏枝头春意闹

出自北宋宋祁的《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赏析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本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上阙写初春的风景。起句“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缓缓写来,表面上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以下三句就是“风光好”的具体发挥与形象写照。首先是“縠皱波纹迎客棹”,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那一条条漾动着水的波纹,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欢迎。然后又要人们随着他去观赏“绿杨”,“绿杨”句点出“客棹”来临的时光与特色。“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波纹”、“绿杨”都象征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下阙再从词人主观情感上对春光美好做进一步的烘托。“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二句,是从功名利禄这两个方面来衬托春天的可爱与可贵。词人身居要职,官务缠身,很少有时间或机会从春天里寻取人生的乐趣,故引以为“浮生”之“长恨”。于是,就有了宁弃“千金”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贵可爱,词人禁不住“为君持酒劝斜阳”,明确提出“且向花间留晚照”的强烈主观要求。这要求是“无理”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却能够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1697篇诗文 ► 41条名句




[url=][/url]




猜您喜欢

石卵不敌。蛇龙不斗。——《警世通言·卷九》
算命若有准,世上无穷人。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惠能《菩提偈》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慈禧《祝父母诗》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格言联璧·学问类》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铨定,故是周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旧唐书·列传·卷五十二》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经·第二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7: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为什么批稻香村?盗香村!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2023-08-17 12:17 发布于:陕西省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41】
(接上文,李纨贾兰身份解密)

4.2 李纨住在盗香村
17回,贾政带宝玉游大观园。从潇湘馆出来,向东青山斜阻,是大主山,然后向北转过山怀,“隐隐露出”“稻茎掩护”的稻香村。



宝玉说:“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这里有错:“柴门临水稻花香”是明人诗句,源自唐诗许浑的“野门临水稻花香”,宝玉说“古人诗”应指唐诗,却故意把“野门”错写为“柴门”,是用错误提醒的方法。众人的反应是,一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的反应是,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

错误提醒什么?众人为何道妙?贾政为何断喝?稻香村:盗香村。宝玉直指李纨“盗香”!有人说李纨还没住到这里,怎么能说李纨?不能死脑筋,赞住处、批住处,就是在评论以后住在这里的人物。

步入茆堂,贾政问宝玉:“此处如何?”宝玉答:“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注意两个关键字:朱、清,宝玉说此处不及潇湘馆,贾政说“你只知朱”,“那里知道这清”?是摆明了说潇湘馆是“朱”,此处是“这清”。贾政重复“无知”,并说“不读书”,在说宝玉吗?是说读者!要读者仔细读书,看出贾政和宝玉父子俩在说什么,要知道“稻香村”是在说“盗香村”。

宝玉道:“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贾政为何又夸张表演?看宝玉的话:“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非其地、非其山,就差明说“强占我江山”了。

宝玉题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此联用了两个典故:《葛覃》、《泮水》。

诗经《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表面看起来,此典“归宁父母”,深合“元春归省”。

但“葛覃”二字何义?葛藤蔓延。“藤蔓”是答案在前的手法,随后就去了蘅芜苑,蘅芜苑的特点便是:“藤蔓”!“一株花木也无”。我们用关键字“朱、花、木”来看“一株花木也无”,就非常清楚。

诗经《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表面看来,“好云香护采芹人”是爱护学生贾兰,或者用“采芹”表达准备迎接大典的喜庆。

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称学生为采芹人,典故来源便是此诗“薄采其芹”。引用此诗还表达第二层意思,泮水采芹之“乐”,是忙并快乐着,准备迎接鲁侯大典的喜气洋洋,符合准备迎接元妃之大典和喜庆。这都是正面读。

反面读,要问准备迎接鲁侯大典的原因是什么?是鲁僖公征伐淮夷,凯旋而归!然后写明明鲁侯,既克淮夷,淮夷卒获,众将献俘,屈此群丑,在泮饮酒,庆祝胜利的场面,结果是淮夷攸服,献琛赂金。

东夷:《尔雅注》云“九夷在东”,有淮夷、莱夷、鸟夷、岛夷等。

淮夷:《通志·氏族略》记载,淮夷,在淮河流域。西周初年,曾参加管蔡、武庚反周的叛乱,周公东征,武力征服。厉王无道,再次反叛,召公用兵,始表臣服。但一直没得到周王朝承认和封赠。

秦以后,东夷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专指东边非华夏的域外文明。

鲁僖公是春秋名人,而他爷爷、奶奶、父亲、叔父比他更有名。

他爷爷鲁桓公,以一国之君而惨死闻名。娶了个齐国美女文姜,齐国出美女,随便出个这姜那姜都是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最著名的便是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庄姜,嫁给卫侯,羡煞后生,却遭冷落,漫漫长夜,无人陪伴。这个卫侯,娶个绝世美女,往深宫里一放,眼不见心不乱,让她寂寞,让她写诗,燕燕于飞,之子于归,看着她成长为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流芳百世,这思想境界,绝非常人。感觉这卫侯怎么跟孙猴一个“德性”,把七个仙女都定住不能动了,却跑到别处偷吃偷喝,真是千夫所指:不如禽兽!

这文姜和姐姐宣姜也不例外,都是国色天香,色香到什么程度?宣姜本来是嫁给卫国太子的,但卫宣公听使者说了宣姜的美貌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迎亲路上筑新台,然后自己跑到新台,亲自迎娶了宣姜,并亲自洞房!而且一直居住新台,朝欢暮乐,“淫不避人,如鸟兽耳”,更是:禽兽不如!

令人感慨:历史的戏剧性总是远远超越戏剧!

剧情的发展更加证实了这点:这样禽兽不如的父亲,却生了两个至仁至义的儿子,真是苍天瞎眼!宣姜生二子,长子寿仁义,次子朔阴险。原太子急子仁孝非常,并未忌恨父亲,与寿禀性相近,兄弟亲爱如同胞。15年后,儿子们都大了,阴险的朔陷害急子,与父亲密谋杀掉急子。你没看错,是与“父亲”密谋,便是禽兽国君卫宣公,派急子出使齐国,在途中安排刺客杀之。

这样狗血的剧情,却有一个震撼人心的结局。公子寿得知阴谋,忙赶上兄舟,如实告诉了急子,劝他出奔别国。急子流泪道:“出国之使,身负重任;君父之命,不可以逃。世间岂有无父之国,我能逃到哪里去呢?”寿感兄仁孝,愿代兄去死,以践行为由,劝酒灌醉了,留书“弟已代行,兄宜速避!”持兄使节而去,果被刺客所杀。急子酒醒,看书大惊,只恐“误杀吾弟”,全速赶路,然后呢?……然后,也被刺客杀了。兄弟争死,令人动容,国人伤而思之,便是《诗经》中的《二子乘舟》,咏此兄弟情义,千古流传: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但此事的结果是:两个人头送回,卫宣公面如土色,受惊生悲,半月而亡。剩下唯一的烂人公子朔,没想到一箭双雕,顺理成章继承君位,就是卫惠公。所以有谁再说什么善恶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上帝爱你们、佛祖保佑,对着这两颗死不瞑目的人头说去。

有人说兄弟俩为何不想方设法逃难保命,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辜被杀太不值了……。好,继续想,你就快找到我们失落的文明、古人的高贵了。

在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什么都要放到天平上去称的世界,怎能理解中国古人推崇备至的“义”字?如何理解情义之无价!如何理解灵魂的高贵?在落后文明屠杀先进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失落的岂止是诗情画意!我们高贵的中华文明,也如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稻香村未完,下文继续)

点击看上一文:红楼梦中最巧妙的设计:李纨、贾兰,著名的孤儿寡母孝庄、顺治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0: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为什么批稻香村?盗香村!+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不是归宁父母,不是爱护学生 +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41】



4.2 李纨住在盗香村
17回,贾政带宝玉游大观园。从潇湘馆出来,向东青山斜阻,是大主山,然后向北转过山怀,“隐隐露出”“稻茎掩护”的稻香村。

宝玉说:“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这里有错:“柴门临水稻花香”是明人诗句,源自唐诗许浑的“野门临水稻花香”,宝玉说“古人诗”应指唐诗,却故意把“野门”错写为“柴门”,是用错误提醒的方法。众人的反应是,一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的反应是,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

错误提醒什么?众人为何道妙?贾政为何断喝?稻香村:盗香村。宝玉直指李纨“盗香”!有人说李纨还没住到这里,怎么能说李纨?不能死脑筋,赞住处、批住处,就是在评论以后住在这里的人物。

步入茆堂,贾政问宝玉:“此处如何?”宝玉答:“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注意两个关键字:朱、清,宝玉说此处不及潇湘馆,贾政说“你只知朱”,“那里知道这清”?是摆明了说潇湘馆是“朱”,此处是“这清”。贾政重复“无知”,并说“不读书”,在说宝玉吗?是说读者,要读者仔细读书,看出贾政和宝玉父子俩在说什么,要知道“稻香村”是在说“盗香村”。

宝玉道:“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贾政为何又夸张表演?看宝玉的话:“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非其地、非其山,就差明说“强占我江山”了。

宝玉题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此联用了两个典故:《葛覃》、《泮水》。

诗经《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表面看起来,此典“归宁父母”,深合“元春省亲”。

但“葛覃”二字何义?葛藤蔓延。“藤蔓”是答案在前的手法,随后去了蘅芜苑,蘅芜苑的特点便是:“藤蔓”! “一株花木也无”。我们用关键字“朱、花、木”来看“一株花木也无”,就非常清楚。

诗经《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表面看来,“好云香护采芹人”是爱护学生贾兰,或者用采芹表达准备迎接大典的喜庆。

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称学生为采芹人,来源便是此诗“薄采其芹”。引用此诗还表达第二层意思,泮水采芹之“乐”,是忙并快乐着,准备迎接鲁侯大典的喜气洋洋,符合准备迎接元妃之大典和喜庆。这都是正面读。

反面读,要问准备迎接鲁侯大典的原因是什么?是鲁僖公征伐淮夷,凯旋而归!然后写明明鲁侯,既克淮夷,淮夷卒获,众将献俘,屈此群丑,在泮饮酒,庆祝胜利的场面,结果是淮夷攸服,献琛赂金。

东夷:《尔雅注》云“九夷在东”,有淮夷、莱夷、鸟夷、岛夷等。

淮夷:《通志·氏族略》记载,淮夷,在淮河流域。西周初年,曾参加管蔡、武庚反周的叛乱,周公东征,武力征服。厉王无道,再次反叛。召公用兵,始表臣服,但一直没得到周王朝承认和封赠。

秦以后,东夷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专指东边非华夏的域外文明。

鲁僖公是春秋名人,而他爷爷、奶奶、父亲、叔父比他更有名。

他爷爷鲁桓公,以一国之君而惨死闻名。娶了个齐国美女文姜,齐国出美女,随便出个这姜那姜都是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最著名的便是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庄姜,嫁给卫侯,羡煞后生,却遭冷落,漫漫长夜,无人陪伴。这个卫侯,娶个绝世美女,往深宫里一放,眼不见心不乱,让她寂寞,让她写诗,燕燕于飞,之子于归,看着她成长为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流芳百世,这思想境界,绝非常人。感觉这卫侯怎么跟孙猴一个“德性”,把七个仙女都定住不能动了,却跑到别处偷吃偷喝,真是千夫所指:不如禽兽!这文姜和姐姐宣姜也不例外,都是国色天香,色香到什么程度?宣姜本来是嫁给卫国太子的,但卫宣公听使者说了宣姜的美貌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迎亲路上筑新台,然后自己跑到新台,亲自迎娶了宣姜,并亲自洞房!而且一直居住新台,朝欢暮乐,“淫不避人,如鸟兽耳”,更禽兽不如!令人感慨:历史的戏剧性总是远远超越戏剧!剧情的发展更加证实了这点:这样禽兽不如的父亲,却生了两个至仁至义的儿子,真是苍天瞎眼!宣姜生二子,长子寿仁义,次子朔阴险。原太子急子仁孝非常,并未忌恨父亲,与寿禀性相近,兄弟亲爱如同胞。15年后,儿子们都大了,阴险的朔陷害急子,与父亲密谋杀掉急子,你没看错,是与“父亲”密谋,便是禽兽国君卫宣公,派急子出使齐国,在途中安排刺客杀之。这样狗血的剧情,却有一个震撼人心的结局。公子寿得知阴谋,忙赶上兄舟,如实告诉了急子,劝他出奔别国。急子流泪道:“君父之命,不可以逃。世间岂有无父之国,我能逃到哪里去呢?”寿感兄仁孝,愿代兄去死,以践行为由,劝酒灌醉了,留书“弟已代行,兄宜速避!”持兄使节而去,被刺客所杀。急子酒醒,看书大惊,只恐“误杀吾弟”,全速赶路,然后呢?……然后,也被刺客杀了。兄弟争死,令人动容,国人伤而思之,便是诗经《二子乘舟》,咏此兄弟情义,千古流传: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但此事的结果是:两个人头送回,卫宣公面如土色,受惊生悲,半月而亡。剩下唯一的烂人公子朔,没想到一箭双雕,顺理成章继承君位,就是卫惠公。所以有谁再说什么善恶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上帝爱你们、佛祖保佑,对着这两颗死不瞑目的人头说去。有人说兄弟俩为何不想方设法逃难保命,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辜被杀太不值了……。好,继续想,你就快找到我们失落的文明、古人的高贵了。在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什么都要放到天平上去称的世界,怎能理解中国古人推崇备至的“义”字?如何理解情义之无价!如何理解灵魂的高贵?在落后文明屠杀先进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失落的岂止是诗情画意!我们高贵的中华文明,也如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点击下一个:为什么贾政说宝玉不读书?+ 宝玉、黛玉、元春都指出:李纨盗香!+ 为什么李纨射瓢?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 + 王夫人和李纨贾兰关系正常吗?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21: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元春将浣葛山庄改名稻香村:林黛玉的善意提醒,补足她鼠目寸光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1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元春省亲大观园,对当初贾宝玉大观园题对额整体满意,只修改了两处:改“蓼汀花溆”为花溆,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

贾元春的这两处修改,完全是针对的林黛玉。

“蓼汀”出自唐代诗人罗业的《雁》诗,指的是供大雁栖息繁衍的水边沙洲。


“蓼汀”被去掉,大雁没有立足之地,只能离开。预示林黛玉日后离开贾家,与贾宝玉的姻缘被拆散。

“红香绿玉”是贾宝玉心中的“两全其妙”,实际就是对宝黛姻缘的伏笔。

但贾元春却不喜欢“绿玉(薛宝钗语)”,去掉了“香玉”二字。

根据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林黛玉才是“真香玉”,青山为黛,黛玉也就是绿玉。

贾元春去掉“蓼汀”,去掉“香玉”,不喜“绿玉”都证明她支持王夫人的金玉良姻立场,“有眼不识真香玉”。

后面薛宝钗建议贾宝玉修改“绿玉春犹卷”为“绿蜡春犹卷”,也有“买椟还珠”,以“绿蜡”换“绿玉”,以次充好的讽刺。暗示宝钗不如黛玉,贾宝玉的“选择”,大错特错。

但有意思的一点却是贾元春反对林黛玉,却最终“掩耳盗铃”的支持了林黛玉的观点,对大观园的一处进行了修改,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原来当时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贾府这边只题了各处的“对额”。只等元春回来后,才再给各处命名。

贾元春游览一圈后,除了修改了蓼汀花溆和红香绿玉外,就是给各处命名。于是便有了潇湘馆、衡芜苑、怡红院和浣葛山庄四大处之名。

元春指出最爱潇湘馆和蘅芜苑,次之则是怡红院和浣葛山庄,这四处最要注意,日后居住的正是贾宝玉和荣国府的“三个媳妇”。也是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贾政重点对贾宝玉考教的地方。

而贾政对潇湘馆、浣葛山庄和蘅芜苑的点评,也代表他对未来居住在其中的林黛玉、李纨和薛宝钗三个“儿媳妇”的评价高低。

如今贾元春依旧选择了这四处,既说明他们更胜一筹,也是对未来的重要伏笔。

当初既然贾宝玉题了对额,贾元春便又让他再作四首诗歌咏赞颂一番。


不想元春只是想对弟弟摸摸底,但对贾宝玉来说就成了“考试”,不免紧张、急迫,一时竟然才思枯竭。

在“怡红快绿”这一首时,便因“绿玉春犹卷”被薛宝钗提醒元春不喜欢“绿玉”,提点他改作了“绿蜡春犹卷”。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竟然还差一首“杏帘在望”。

于是林黛玉便偷着捉刀代笔,替他作了一首,结果竟然被贾元春赞颂为最佳。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林黛玉这首“杏帘在望”,肯定要比贾宝玉作的三首更强。但她帮贾宝玉作弊这件事,却非常不好。

贾元春想要看看贾宝玉的能力,是姐姐对弟弟的呵护。


贾宝玉作得好,固然是夸赞。作不好也不会惩罚。

这件事“不赢房子不赢地”,要帮贾宝玉作弊也不是不可以。像薛宝钗那样背后提醒一二,既让贾宝玉学习了典故而进步,又让贾元春满意,才是真的好处。

但林黛玉替贾宝玉捉刀代笔欺骗姐姐,既损害了品德,又没有获得进步机会,更是破坏了姐弟之间的信任……这件事做得,可不就是“妲己、妹喜”那种狐媚之祸么?

为什么贾元春不喜欢林黛玉,随后在端午节赐节礼时明显支持薛宝钗,不支持林黛玉。根源就在这里。

林黛玉固然出色,但她这次作弊行为,确实做得不好。

贾元春和王夫人很容易会认为林黛玉会影响贾宝玉的心性,导致日后犯大错误。

古人认为“君子以德为重”,欺骗这种行为是绝不能容忍的。

所以,黛玉终究还是在这件事上任性了。就像她后面元宵节当众喂酒贾宝玉一样,其情可悯,但错了就是错了,就必然要为错误而付出“代价”。

黛玉彼时年纪尚小,考虑不那么周全,也是人生成长的必然经历。而很多结果却往往由这些小事一点点的影响汇聚,并不是突然发生。是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徒呼奈何!


至于说林黛玉替贾宝玉作弊,贾元春没看到云云,这就没必要较真。很多时候作弊没被老师抓住,不是手段巧妙无人发现,而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元春即便当时没看到,但太监宫女肯定会看到,必然会事后向她汇报,不影响黛玉因此被不喜欢。

闲言少叙,“杏帘在望”这首诗,肯定是更胜一筹。元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当场揭发,宝玉也因此被姐姐夸奖。

(第十八回)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贾元春不但称赞了“杏帘在望”,更是将“浣葛山庄”修改为“稻香村”,这个改变才是重点。

“浣葛山庄”是贾元春一开始取的名字,源于贾宝玉的题额: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这副对联的寓意和档次极高,出自《诗》《风》《雅》,显然是歌颂后来住在其中的李纨的。

曹雪芹用《诗》《风》《雅》歌颂红楼梦中人,唯有李纨一个,只因她是一个卓越的母亲形象。

“浣葛”,典出《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浣害浣否?归宁父母。”

意思是“新嫁娘”浣净葛衣才回娘家,表面看是喻指元春归省。但实际上是指住在其中的人品德高尚,对父母伦理尊重。


而元春省亲,实际不但不尊重父母,更是让贾家彻底与皇帝决裂。原因有三。

一,妃嫔省亲是太上皇下旨,贾家踊跃响应,必然被皇帝忌惮。

贾家在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站错队,贾元春不加阻止,就是不能明辨是非。哪里是那个懂事的“浣葛”新妇?

二,省亲花光了贾府所有积蓄,必然导致贾家捉襟见肘铤而走险,为日后抄家埋下苦果。

三,元春回家对父母的第一句话,就是“当初既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既是对父母抱怨,也是对皇帝抱怨,哪里是懂事,分明是心有不甘的怨怼。如此省亲盛事,她却如此讲话,怎么配做“浣葛之人”。

所以,“浣葛”二字赞美的并不是贾元春,而是随后住进其中的李纨,是品行高尚的有德之妇。

而下联中的“采芹”亦出自《诗经》。

《诗经·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泮水指泮宫之水。泮宫指学宫。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学为生员叫做“入泮”或“采芹”。

“采芹人”所指就是贾兰日后金榜题名。

贾府抄家后,贾兰破而后立再次崛起,最大功臣则是母亲李纨背后的含辛茹苦和矢志不渝。

李纨母凭子贵[晚韶华],就像梅花签“竹篱茅舍自甘心”下一句“只因误识林和靖”,意思是说梅花本心并没想出名,但因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令梅花名声大噪,从此流传千古。


李纨并没想着[晚韶华]。只因她含辛茹苦教养贾兰成才,晚年被当作孟母、岳母一般的伟大母亲而受赞颂。她的精神便体现在“浣葛”“采芹”之间。

如果贾元春一开始取名“浣葛山庄”凸显的是女性的德行,有点暗自标榜自我的话,境界显然就拉低了。

开始她没有察觉,还觉得沾沾自喜。

但等到读了《杏帘在望》的“十里稻花香”一说,便不好意思起来。

要知道“浣葛”是指女儿品德高,有自我标榜嫌隙。

但“稻香”则突出了“耕读传家”的境界。不但囊括了“新涨绿添浣葛处”,更是将“好云香护采芹人”的意境给拔高了。

“浣葛山庄”只看到其中美德,“稻香村”则概括了所有优点,孰优孰劣自然一目了然。

就算贾元春再对林黛玉替贾宝玉作弊不满意,也不得不赞同稻香村的完美和全面。

而稻香村作为李纨日后的居处,显然就是要影射李纨的。

于是贾元春与林黛玉的“眼光”,便在李纨身上有了高低之分。

贾元春只看中李纨“浣葛”的德行,注重她在哥哥死后守节可佩,属于女人“本分”,未免狭隘。

林黛玉却看中李纨的综合素质,认为她既有德行,又能安贫乐道,更能带领贾府耕读传家,有能力教育子孙成才,将李纨的能力全面认识,可谓识人之明。

而贾元春不喜欢黛玉,将“红香绿玉”的“香玉”二字去掉,就是“有眼不识真香玉”。


贾元春又是王夫人女儿,古代女儿受母亲教养,王夫人拒绝黛玉,也代表她“有眼不识真香玉”。

同样,贾元春只看出李纨的本分,却不认识李纨的真正能力,又是“有眼不识真香玉”。

贾元春和薛宝钗,都是王家女儿的女儿。王夫人和薛姨妈受一样的教育,传承给女儿的眼光和心胸也几乎差不多。

薛宝钗和贾元春一样,认为无论男女都要恪守本分,不能胡乱读书。她并不鼓励香菱学诗。香菱在宝钗跟前,只是个小妾。

但香菱去了林黛玉处,被黛玉一调教就成为了女诗人。

小妾和女诗人,谁高谁低?宝钗和黛玉谁更优秀便体现出来。

综上,别看贾元春因“杏帘在望”将浣葛山庄修改为稻香村,是妙改。

如果看明白稻香村代表李纨,贾元春一开始只认其德,而黛玉则认出其德才兼备。便知元春与黛玉的差距。而元春与宝钗又受相同教养,就知其实又是钗黛之间的差距。

当日贾政评价大观园,潇湘馆第一,稻香村第二,蘅芜苑第三,在此又被印证。

事实上,贾府最终没选择林黛玉,薛宝钗终究不能为贾府“补天”,到底还是李纨挺身而出,做了那个补天人。

如果林黛玉也在,贾府未来两个“补天人”,必然结局又不同。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3-03 10:02・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2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宋 ] 辛弃疾
原文 译文对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的心有灵犀或才情?

红楼梦
81% 知友推荐
· 3.4 万人评价
中国大陆 / 电视剧 · 剧情 · 爱情 / 1987-05-02 中国大陆上映 / 45 分钟




十七回:贾宝玉给当时大观园内还没有命名的一个乡村风情田舍命名为“稻香村”,但是取的是“杏花在望”。 十八回:元春省亲时又给“杏花在望”命名为“浣葛山庄…显示全部 ​

关注者
3
被浏览
1,047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查看全部 5 个回答
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
学生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心有灵犀有点牵强,才情相当倒比较合理。

稻香村的格局是精心安排的,临水的茅篱竹舍,几畦菜田,鸡鸭等皆具备,既是还原了乡村风情,又有些人工构思的痕迹避免与大观园格格不入的感觉,而这样的布置自然与作诗者心中描绘的完美田园风光不谋而合,“鹅儿菱荇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这样不矫揉造作却听来身临其境的诗句就出来了。

私下以为,这也侧面反映贾宝玉和林黛玉见到此情此景皆是有感而发,异口同声都认为该叫做“稻香村”正是设计者的功劳。至于他们心有灵犀后文有更多更明显的暗示,这里也没必要扣太狠。

发布于 2018-08-30 14: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21: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寡妇李纨的稻香村,为什么会安排那么多的杏花呢?
屏山品红楼
2018-06-05 16:30
文/屏山(原创)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在《红楼梦》的大观园里,几处住所都暗合着居住主人性格特点,比如宝玉的怡红院,黛玉的潇湘馆。但寡妇李纨所住的稻香村,却种了几百株的杏花,着实耐人寻味。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对此处描写原文:
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巷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蓠。蓠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截屏
此处宝玉先题了“浣葛山庄”,后贾元春改作“稻香村”,是李纨的居所,稻香村的主树就是杏树,而且是几百株,而且不说杏树,直写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作者为什么给青春守寡的李纨安排这么多的杏花呢?我们从两处着手,一看李纨其人,再者我们看古人对杏花的理解。
李纨是贾政一脉的长房长媳,小说第四回有一段对李纨的介绍,原文: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女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力德”故生了便不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罢了,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表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李纨
作者说李纨如槁木死灰,真如此吗?我认为不尽然。这有几处例子:一处是芦雪庵即景联诗,只有李纨要折一枝红梅来插瓶,其他的姑娘们都无此要求,这就不合理,花呀粉呀应该是年轻的姑娘喜欢折来插瓶装饰才对,偏偏是让寡居的李纨来要,而且红梅在《红楼梦》里本就是喻外冷内热的妙玉,现在李纨也爱红梅了。另一处,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李纨掣出的签是“一枝老梅”,所以大观园中,红梅不但喻妙玉,也喻李纨。
第七十回,一日清晨方醒时,李纨急急打发碧月来怡红院寻帕子:
“昨儿晚上奶奶在这里把块手帕子忘了,不知可在这里?”小燕说:“有、有、有,我在地下拾了起来,不知是哪一位的,才洗了出来凉着,还未干呢。”
《红楼梦》中专写手帕子的一共有三处,一处当然是宝黛感情的重头戏“晴雯送帕、题帕三绝”;另一处也是表达爱情,是小红对贾芸爱情进攻的戏码“遗帕惹相思”;再一处就是这次李纨寻帕了,怎不令人浮想连篇?
那么杏花呢?在古时,杏花常喻“轻浮易懈”,最著名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轻愁淡喜”“心绪缭乱”之花。杏花还是“变节”之花,杏花初开,鲜妍红艳,进而颜色转淡,待花期将尽,凋落之时,已成白色如雪,宋诗人杨万里《咏杏》就表达了这一主题“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所以,作者一边说李纨如槁木死灰、心如枯井,一边让她喻老梅、红挴插瓶、寻手帕,更在稻香村里植上喷火蒸霞的杏花。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李纨
其实早在试才宝玉题对额之时,经宝玉之口已说出稻香村之端倪:
“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我看这段专为李纨所作倒是很贴切。宝玉嘲笑稻香村是“穿凿扭捏、终不相宜”,作者不也在李纨的判词里批判嘲笑她“不积阴骘”、“也只是虚名儿”、“枉与他人作笑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21: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贾元春将杏花村改为稻香村背后深意
2024-07-19 17:15 发布于:天津市


《杏帘在望》-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此诗出自《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回省父母之时,贾宝玉与姐妹们同创诗句。此诗便出现在此回之中,此诗虽为贾宝玉之作,实确出自林黛玉之笔。贾宝玉要作四首诗,林妹妹见贾宝玉作诗之慢,固帮其作了一首。此处不能仅仅只看见林妹妹的文思泉涌,重点是替宝玉所作,不知情的人或者那些文本阅读不仔细的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杏帘在望这首诗是宝玉的佳作。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并非蠢物,贾政携宝玉游大观园足可以见他的诗词功底。感觉写书人是故意而为之,让林黛玉代写,让宝玉有种“盗名”之嫌。



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贾元春挑选稻香村背后深意。稻香谐音盗香,可不就是贾宝玉盗了林妹妹的诗香么。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文中表面的意思是借贵妃省亲歌功颂德之句。可联系“盗香”一词,这一片春韭绿。春是不是指元春?贾云春升为贵妃,虽然是一入深宫深似海。但是偌大的贾府可是更加繁盛了。十里隐喻贾府,花隐喻云春,香隐喻云春升贵妃的皇恩。不正是十里“盗”花香么。



文中以宝玉沾了黛玉的光,引出了贾府沾了元春的光。而做书人用了一个“稻”可见文本背后想表达还有很多很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2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说稻香村,不如有凤来仪,被贾政骂为无知的蠢物
入诗A
入诗A
自由职业
​关注
第一节 稻香村pk有凤来仪
《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大观园刚建好,需要题不少匾额与对联。贾政想试一试宝玉的才学,有没有长进。就让他一同设计,看各处如何题匾额。

众人边走边夸赞,园子的巧夺天工。当穿过一个石洞时,更是别有一番新气象。

只见佳木葱茏,奇花璀璨。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第十七、十八回

大观园里,这洞天之外的好风景,就是取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这也是作者,最向往的去处。穿过亭台楼榭,接下来一座千杆绿竹的小院子,映入眼帘,宝玉就建议,此处的匾额题,有凤来仪。

又穿过几处院子,走了一会功夫,看到了一个山坡下,有几百棵杏树,开的喷火蒸霞一般。

里边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两旁有秸槔辘轳之属……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第十七、十八回。

贾政看到现在,就对这一处风光,尤为满意。说虽然是人力穿凿,与金砌玉雕的别处相比,也已是恍若进入了,另一个时空。

庄园茅舍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霎时,就勾起来,贾政的归农之意。

就示意让大家都进去,在这里稍坐片刻,临时休息一下。


众人见篱笆院子旁边立有一块碣石。都说在此处题上杏花村比较好。

贾珍就说,既然题名杏花村,就还差一个酒幌。明日看看外面人家怎么做的,就模仿一个,用竹竿挑在树梢上。

又说,这里再养些鸡鸭鹅,就更对称了。贾政与清客们,也都夸好主意。

我想这里,作者又对应一首诗,就是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

贾政又和诸人商量,说杏花村固然是好,“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众人都跟着附和声一片。

贾宝玉就等不及了,脱口而出,说叫“杏帘在望”四个字。清客们都跟着捧臭脚,说“杏帘在望”正与“杏花村”相当,这个题的好,可用。

宝玉说,“杏花村”俗的很,还是改为稻香村,比较好。

贾政看宝玉不给清客们面子,就大喝一声:“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诗,也敢在老先生面前卖弄。”

宝玉被批评一顿后,就消停了一会。不敢再抢着说话。

贾政就把宝玉与众人,带进了几间稻草盖成的房子里。里面“纸窗木塔,富贵之气一洗皆尽”。贾政看到此处,早已喜不自禁。又问宝玉这里怎么样?

贾政此时应该想起来了,王实甫《破窑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不道寒门生将相。”

清客们都怕宝玉,又答错了。都悄悄的推推他,让他说好。


宝玉偏不听众人的劝告,张口就说,不如“有凤来仪”那边好。

贾政气的,想把宝玉揍一顿,又看到清客们跟着,就说道:

“无知的蠢物,你只知道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哪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

第二节 寒门产公卿 白屋出宰相
宝玉就说,虽然如此,但是此处毕竟不是天然而成。如今浪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建出来这一处风光,远无村近无店的,背山山无脉,靠水水无源。虽引泉种竹的,也没什么自然灵气。

贾政气的,一会让人把宝玉拖出去,一会又让带回来。

咱们前边讲过稻香村,是曹公取自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里莺啼绿应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第一句,是诗人赞美,风景如画的江南,遍地都是欢快的鸟儿与绿树红花相应。

无论是临水的村子,还是山间的客栈,到处都酒旗招展.,酒香四溢让人只想沉迷其中。

第二句,诗人就变了画风,又感叹,南朝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此刻都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这里也是对物是人非的叹息。

在大观园里题匾时,作者重点介绍稻香村。就说明此处,在大观园里的重要性。

贾政听见宝玉说“稻香村”,不如“有凤来仪”。就大骂宝玉是蠢物业障。

说他不读书,才会如此轻狂,看不到寒门产公卿,白屋出宰相啊。这是一个父亲,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功名事业在读书,圣贤妙处着功夫。

区区只为潭潭府,不敢如韩训阿符


发布于 2022-01-20 0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21: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杏帘在望贾宝玉起名稻香村说它是人工穿凿而成的假农庄
伴读红楼
2021-02-10 10:59
#红楼梦评点#

【故事】 大家继续游园,转过山怀,见稻草掩护的黄泥矮墙。几百株杏花,院内茅屋。院外桑榆槿柘,青枝篱笆。篱笆外的山腰下有一个土井。下面分畦列亩的菜地一片美景。贾政说这个地方勾引他起归农之意。接着他又想到酒幌,贾珍也说养些鹅鸭鸡。
路旁有一留题的石碣。众人效法宝玉编新不如述旧。提议用杏花村。宝玉说用杏帘在望,村名用稻香村。宝玉认为此乃人力穿凿而成,并非天然。惹恼了贾政。命题一联不好一并打嘴。
宝玉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评点和赏析】 转过山怀,隐隐露出一农家院落,稻茎掩护的黄泥矮墙,四周的杏花正在盛开,杏花是民间最常见的花。院里茅屋。院外是些桑榆槿柘等普通常见树木,用树枝编织的两条篱笆。山坡下有土井辘轳。那分畦列亩的菜地,佳蔬菜花一片美景。在大观园里,忽见一处农家景象,展现一种农家的风情。让人耳目一新。这个设计很有趣。贾政说勾起我归农之意。
忽然路旁有一块为留题所备的石碑。有人想到了杜牧的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议此处题杏花村。贾政道犯了正名。贾政要贾珍做一酒幌,用竹竿扛在树梢上。贾珍说这里不养鸟,只买鹅和鸭鸡。杏花村、酒幌子、鸡鸭鹅,一派农家乐景象。
这是个人造的农家小院。黄泥矮墙、茅屋、土井辘轳,这是殷实小康人家。对小康农家的向往,远有陶渊明,“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说老家田地荒芜了,要回家乡去种田。今人许世友退居金陵,国家给他一处小院,有平房,也有小楼,还有草坪树木。他叫人把草坪改成菜地,把平房改成猪圈,鸡鸭鹅棚舍。还给这院子起名稻香村。开国元勋终老时床头一套《红楼梦》。他把自己的住所改造成农家,起名稻香村,令人感慨动容。

贾政众人讨论杏花村的虚实,宝玉想起古诗句:红杏梢头挂酒旗。说当题杏帘在望,并在酒幌上书写;他认为农家院用杏花村俗陋不堪,应题名稻香村。众人都道好个在望,暗合杏花村意。足见宝玉炼字的功力,诗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推敲之说。贾政却骂宝玉无知的业障!说他卖弄。宝玉则坚持自己对这里的评价:此系人工穿凿而成,哪赶得上潇湘馆天然图画。
大家走进稻香村,里面全无富贵气象。贾政觉得很遂他朴素的心愿。宝玉却觉得富贵人家故意制造出农家景象,很做作。他跟父亲吵起来,不肯让步,父亲生气了,他还在说什么浑然天成。
这才是贾宝玉,他对父亲本来充满畏惧,但于学问,他什么都不怕,就要说心里话。他认为不妥,哪怕是父亲,他也敢于直言见解。我为宝玉叫好!不违心迎合,面对强权而仗义执言,敢问你我能否?

像这样,父母和孩子的思想观念正面冲突了。贾宝玉露骨地批评了父亲。尽管如此,贾政并没有为难宝玉。就这样,父子俩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次正面碰撞。贾宝玉毫不避讳地批评父亲。尽管如此,贾政并没有为难宝玉。贾政考虑到很多人之前的形象,要求宝玉收敛锐气,谦恭有礼。宝玉却总是尽情挥洒,毫无顾忌。
贾政想让儿子走上适应社会的道路。贾宝玉讨厌社会的腐败和堕落。他不想像父亲那样深陷官场,他有更崇高的审美追求。其实贾政的内心未必不厌倦这样的生活,但他自小就已经被完全改造。他竭力要把贾宝玉引上他所期待的那条人生之路。

话未完惹恼了贾政,喝命叉出去。宝玉刚走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宝玉题: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比喻一个人安分读书、不慕名利,虽然生活清贫,却有高贵的品格。稻香村是日后李纨贾兰的居处。宝玉的对子中浣葛,可联想到李纨;采芹人可联想到贾兰。此联暗合了李纨抚养贾兰读书成名。曹雪芹的文学造诣,令人叹为观止。凭心而论,宝玉的稻香村确实妥帖,后来元春就以此定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2-4 01:14 , Processed in 0.1072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