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0|回复: 9

华为储能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发表于 2022-2-8 08: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度解析丨华为中标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背后

2021.10.21

10月16日,华为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全球最大离网储能项目——沙特红海新城项目(1300MWh)。


该项目业主为The Red Sea Development Company (简称TRSDC,中文译名:红海发展公司);开发商为ACWA Power,这是沙特本土一家专注清洁能源发电、海水淡化及供应的公司;EPC总承包方是中国电建旗下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华为向该项目提供光储整体解决方案,包括1300MWh储能系统、PCS、通信及管理系统等,同时还参与方案设计、电网仿真及相关设计咨询服务。


迷人的红海风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红海新城项目所在位置示意

该项目的签约也是华为自2021年3月正式推出地面电站智能组串式储能以来最大规模储能项目的落地。

在此之前,华为已积累了超过十年的储能系统研发经验,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超过8GWh。

华为全场景智能光储解决方案,涵盖大型地面电站、行业绿电、家庭绿电、混电去油四大应用场景,助力零碳发电,消除电力鸿沟。

新一代城市

2017年7月31日,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式对外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红海新城项目计划。

新城将建设在塔布克省西南部的海边,西临红海,规划面积 2.8万平方公里,包含由90多座未开发岛屿构成的群岛、一座地方特色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以及海滩、沙漠、山地和火山。

新城主打高端奢华旅游,计划每年吸引游客100万人次,第一阶段建设计划于2022年前新建一座机场、14家豪华或超豪华酒店以及配套滨海休闲娱乐设施。

沙特王储立志将其打造成“新一代的城市”,除了按照国际最高标准来打造卓越服务和无缝对接的个性化旅游体验外,还将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树立新标杆——零垃圾填埋、零废弃物排向大海、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100%碳中和。


沙特“2030愿景”(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为实现100%碳中和,沙特政府方面比选了多个能源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最终选择了以光伏+储能的方式来作为这座未来新城的能源解决方案。

1300MWh储能项目也将是光储成为主力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大规模实践,此次成功签约还意味着,红海新城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100%以光储供能的城市。红海新城项目还被列入沙特“2030愿景”规划重点项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华为数字能源公司首席运营官、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陈国光表示,该项目的标杆示范意义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01. 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
02. 以光储为主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实践先行者;
03. 经济性优势突出,发电成本低于传统发电方式,真正开启光储平价时代;
04. 能够接受红海沿岸高温、高湿、高盐度等极端环境考验,其模式也可快速复制,尤其是全球“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光伏、风电的间歇性、波动性特点,使得配置储能成为新能源项目并网与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先决条件。

为此,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实现清洁能源成为主力能源甚至实现100%清洁供能。

例如中国青海于2020年底投运了全球首条100%清洁能源特高压,向1563公里外的地区输送清洁电力。

像红海新城项目这样大规模应用光伏+储能来供给一座百万人口级别城市的能源运转,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

同时,红海新城项目也是沙特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形势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性尝试,红海新城也将凭借上述环保理念引领沙特这个石油王国全新的生活方式。

华为缘何胜出?

如此大规模储能项目的招标,其标杆和示范意义重大,因此也吸引了全球储能领域的主流玩家参与,终于在2021年10月16日一锤定音。

出于安全性、经济性、服务响应及时性与可靠性、市场美誉度、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华为智能光储解决方案最终得到客户认可,获得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大单。

华为通过创新性的技术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并且将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技术先进性体现在:

01. 解决了大型光储独立组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Grid Forming 算法能解决多个电压源并机环流、黑启动、POD(电网低频震荡)抑制,可并可离,同时适应极弱电网和强电网,可支持SCR(短路容量比)1-25宽范围灵活适应;

02. 解决了供电成本的问题:光储整体系统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低于10美分;

另外还给客户带来了更多的价值:

01. 交付周期缩短:支持带板运输,现场免接线,免除现场电池安装等工作,降低现场施工与运维成本;沙特红海新城天气炎热,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采用带板运输方式可减少施工人员高温环境作业时间,节省2个月的施工时间;

02. 生命周期运营、运维简单:华为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可控性解决锂电池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精细化管理,实现电池充放容量最大化;支持新旧混用,生命周期内维护更换简单;

03. 分布式温控技术,保障储能更长寿命:通过创新的分布式散热架构,减缓电池衰减,延长使用寿命,特别对中东高温地区,能更好地保障储能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04. 保障系统生命周期的极致安全:智能组串式储能具备电芯级AI内短路检测、电池包级主动安全关断、电池簇级过流保护和故障隔离、系统级消防智能联动保护等四重安全防护,做到储能系统的主动预警,主动安全。


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

与此同时,华为是值得客户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业务遍布全球,在交付、服务等方面能为客户提供长期及时的支持;长期深耕中东,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最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还能提供大型微网和离网电力系统建模及仿真等增值咨询服务。

按照协议,华为智能光储解决方案将在2022年6月开始交付,项目计划于 2023年3月完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0 11: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家在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实现新突破




央视新闻

2022年02月10日 00:27:58








3032人参与185评论
.





我国首次在超冷原子分子混合气中合成三原子分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白春礼小组合作,在超冷原子分子混合气中首次合成三原子分子,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量子模拟和超冷量子化学的研究迈出重要一步。该成果2月10日发表于《自然》。

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不仅能够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处理的计算难题,还能有效揭示复杂物理系统的规律,从而为新能源开发、新材料设计等提供指导。利用高度可控的超冷量子气体来模拟复杂的难于计算的物理系统,可以对复杂系统进行精确的全方位研究,因而在化学反应和新型材料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超冷原子和双原子分子混合气中利用射频场合成三原子分子的示意图

从超冷原子和双原子分子混合气中利用射频场合成三原子分子的示意图

超冷分子将为实现量子计算打开新思路,并为量子模拟提供理想平台。但由于分子内部的振动转动能级复杂,通过直接冷却的方法来制备超冷分子非常困难。超冷原子技术的发展为制备超冷分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人们可以绕开直接冷却分子的困难,从超冷原子气中利用激光、电磁场等来合成分子。从原子和双原子分子的混合气中合成三原子分子,是合成分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小组在2019年首次观测到超低温下原子和双原子分子的Feshbach共振。在Feshbach共振附近,三原子分子束缚态的能量和散射态的能量趋于一致,同时散射态和束缚态之间的耦合被大幅度地共振增强。原子分子Feshbach共振的成功观测,为合成三原子分子提供了新机遇。

在该项研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小组合作,首次成功实现了利用射频场相干合成三原子分子。在实验中,他们从接近绝对零度的超冷原子混合气出发,制备了处于单一超精细态的钠钾基态分子。在钾原子和钠钾分子的Feshbach共振附近,通过射频场将原子分子的散射态和三原子分子的束缚态耦合在一起。他们成功地在钠钾分子的射频损失谱上观测到射频合成三原子分子信号,并测量了Feshbach共振附近三原子分子的束缚能。这一成果为量子模拟和超冷化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我国科学家建立蛋白质从头设计新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教授、陈泉副教授团队基于数据驱动原理,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蛋白质从头设计路线,在蛋白质设计这一前沿科技领域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为工业酶、生物材料、生物医药蛋白等功能蛋白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成果北京时间2月10日发表于《自然》。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生命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结构与功能由氨基酸序列所决定。目前,能够形成稳定三维结构的蛋白质,几乎全部是天然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是长期自然进化形成。在天然蛋白结构功能不能满足工业或医疗应用需求时,想要得到特定的功能蛋白,就需要对其结构进行设计。近年来,国际上蛋白质从头设计的代表性工作主要采用RosettaDesign——使用天然结构片段作为构建模块来拼接产生人工结构。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设计结果单一、对主链结构细节过于敏感等不足,显著限制了设计主链结构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中国科学家在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实现新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团队长期深耕计算结构生物学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施蕴渝院士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刘海燕教授、陈泉副教授团队十余年来致力于发展数据驱动的蛋白质设计方法。该团队首先建立了给定主链结构设计氨基酸序列的ABACUS模型,进而发展了能在氨基酸序列待定时从头设计全新主链结构的SCUBA模型。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用SCUBA设计主链结构,能够突破只能用天然片段来拼接产生新主链结构的限制,从而显著扩展从头设计蛋白的结构多样性,甚至设计出不同于已知天然蛋白的新颖结构。“SCUBA模型+ABACUS模型”构成了能够从头设计具有全新结构和序列的人工蛋白完整工具链,是RosettaDesign之外目前唯一经充分实验验证的蛋白质从头设计方法,并与之互为补充。在论文中,团队报道了9种从头设计的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晶体结构,其中5种蛋白质具有不同于已知天然蛋白的新颖结构。

审稿人认为,这项工作中提出的方法具有足够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从头设计蛋白质具有挑战性,本工作中6种不同蛋白质的高分辨率设计是一项重要成就,证明这种方法运行良好。

中国学者在笼目超导体中发现新型电子向列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吴涛和王震宇等组成的团队,近日在笼目超导体CsV3Sb5中发现一种新型电子向列相。该发现不仅为理解笼目结构超导体中电荷密度波与超导电性之间的反常竞争提供了重要实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研究关联电子体系中与非常规超导电性密切相关的交织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相关成果2月10日发表于《自然》。

电子向列相广泛存在于高温超导体、量子霍尔绝缘体等电子体系,与高温超导电性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被认为是一种与高温超导相关联的交织序。探索具有新结构超导材料体系,从而进一步研究超导与各种交织序的关联是当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一类备受关注的体系为二维笼目结构。理论预测二维笼目体系可呈现出新奇的超导电性和丰富的电子有序态,但长期以来缺乏合适的材料体系实现其关联物理,笼目超导体CsV3Sb5的发现为该方向的探索提供新的研究体系。

笼目结构超导体中三重调制电荷密度波导致的电子向列序与超导电性的物理示意图

笼目结构超导体中三重调制电荷密度波导致的电子向列序与超导电性的物理示意图

陈仙辉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已成功揭示该体系中面内三重调制的电荷密度波态,以及电荷密度波与超导电性在压力下的反常竞争关系。

在此基础上,团队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核磁共振以及弹性电阻三种实验技术,发现体系在进入超导态之前,三重调制电荷密度波态会进一步演化为一种热力学稳定的电子向列相,并确定转变温度在35开尔文左右。新型电子向列相具有Z3对称性,在理论上被three state Potts模型所描述,因而又被称为“Potts”向列相。有趣的是,这种新型电子向列相近期在双层转角石墨烯体系中也被观察到。

这一成果不仅在笼目结构超导体中揭示了一种新型电子向列相,也为理解这类体系中超导与电荷密度波之间的竞争提供了实验证据。此前的扫描隧道谱研究表明,CsV3Sb5体系中可能存在超导电性与电荷密度波序相互交织而形成的配对密度波态(PDW)。在超导转变温度之上发现的电子向列序,可以被理解成一种与PDW相关的交织序,这一结果也为理解高温超导体中的PDW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思路。

(总台记者 王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08: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os重新定义车机系统,华为深度赋能问界m5


















Scan me!

















2021年12月23日,赛力斯AITO品牌旗下智能豪华SUV问界M5在华文的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新车是赛力斯与华为彼此深度赋能,AITO问界M5承袭赛力斯深厚造车技术实力,融合华为领先科技,将智能座舱带入汽车,引领智慧出行时代的开启,它最大的卖点当属搭载了华为最新HarmonyOS车机系统的智能座舱了。



华为HarmonyOS智能座舱相比之前我们常见的车机系统,要更符合人们对于多媒体平板使用的习惯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极简交互和统一的通知和控制中心以及高效的多任务操作,华为HarmonyOS解决了传统车机“应用少、升级慢、体验差”的三大痛点,屏幕下方SmartDock栏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布局简单,常用功能都可以放在上面,几乎一个手指便可操作所有,简称“一指禅”。车内中控所配置的一块 15.6英寸2K HDR智能中控大屏,整个屏幕拥有90% 的屏占比。



问界除了配备的2K中控屏外,还搭载了19个发声单元的HUAWEI Sound音响,包含了:双音圈重低音炮*1、低音单元*4、环绕单元*2、中置单元*3、高音单元*5,头枕单元*4。低频可下潜至30Hz,1000W加的峰值功率。带来高保真、震撼低音、空间声场、智能降噪等听音体验。15个音响即可支持7.1声道沉浸声场及主动三分频技术,负责左前方环绕、右前方环绕、中置环绕、左后方环绕、右后方环绕五个音区,让问界M5有不输于影院的音质体验。所以可以看出问界M5的车内音响布局十分合理,无论身处车内哪个位置都可以享受到相同的音质体验。



在体验华为HarmonyOS系统之后,这款更接近平板的车机系统有着较高的实用性和上手度,流畅性可以说是对目前的车机系统真的是降维打击,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鸿蒙车机上的各种小细节华为把握得很到位。



应用市场:常用的app都有,涵盖了日常使用的大多数app,与手机应用市场正在逐步打通,针对性地优化车机应用,其中有个人性化的亮点,就是在这些APP之中,有部分图标上会显示一个“P”字标志,它的意思是表明这种标识的APP必须将车辆挂P档才能开启使用,一般是一些娱乐性质的app,避免危险驾驶的产生。



鸿蒙车机的语言助手“小艺”支持连续指令,反应迅速,甚至同时下达两个指令也能同时执行,真的强大。智能泊车支持无车位线泊车,而且泊车速度在目前车机水平数一数二。

车上搭载了华为的petal map花瓣地图,基于鸿蒙系统,可以实现任务流转,当下车时可以自动流转的您的手机或者穿戴设备上继续导航,非常方便。



动力方面,AITO问界M5搭载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所使用的是金康赛力斯的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三款车型的增程器都是125Ps的4缸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细节参数方面,四驱性能版的前桥搭载了异步交流电机,最大功率165kW、最大扭矩420N·m,而后桥则搭载了一台永磁同步电机,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00N·m,因此新车的总功率达到了315kW,428Ps的马力,而总扭矩也达到了720N·m,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8s。通过目前的测试资料来看,亏电油耗大概6.5左右,对于一个比较重的SUV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成绩。



要说华为是否有能力造车,我想应该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记得在2018年的时候,华为就和一汽、长安、广汽、北汽以及奔驰、奥迪等汽车厂商展开了广泛的合作,还在2019年与北汽新能源共同成立了“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甚至后来帮助北汽打造了北汽极狐汽车,还用上了华为研发的激光雷达,在驱动系统方面,华为还研发了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可以说组成新能源汽车架构的电池、电机、电控、以及雷达系统中,华为占了四个,而它离造车真的就差一个工厂而已。

AITO问界M5的试驾已在全国华为门店陆续开启,感兴趣的可以去店里试驾体验。那么,您对这款车有个评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08: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中国,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 比华为5G还牛, 整整超越西方20倍


















Scan me!



















图为中国中微子实验装置

现在在通信技术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通讯网络,而如今中国仍然在探索更加先进的通信技术,最近一个好消息传来,又一项世界之最在中国诞生了,那就是中微子通信技术,据称它是和5G通讯完全不同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会受空气或建筑物遮蔽而衰减,同时通讯距离非常远,用很小的功率就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实时通讯,比华为5G还牛,性能整整超越了西方20倍,此前西方虽然也知道这一技术的存在,但没有投资研发过这一技术,导致这次中国抢了先,有西方专家感叹不愧是中国,这次中国又要走在全球前列了。



图为中微子实验装置

恐怕很多人都是第1次听说中微子通信技术这个概念,其实它是和量子通讯一样,此前一直存在于科幻作家笔下的通信技术,中微子通信技术基于中微子这种物质,这是一种和质子一样的微小颗粒,不同之处在于它完全由中子组成,自身不带电,因此几乎不和传统物质发生反应,可以像穿透空气一样穿透岩石,整个地球在它面前也和真空没有区别,因此基于中微子的中微子通信技术拥有非常远的通讯距离,可以无视地球的遮挡与地球表面任何一点进行通讯。



图为中微子探测装置

因为这一技术拥有强悍的能力,它也被各国专家视为和量子通讯一样的人类下一代通信技术,不过因为中微子本身难以和普通物质发生反应,人类科学家没有多少对它进行研究的手段,导致了人类至今对中微子仍然知之甚少,对中微子通信技术的研究也没有对量子通信技术研究来的深入,不过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综合国力,为了研究这种奇妙的物质,中国科学家已经设计建造了一系列中微子研究设施。据称现在中国科学家正在进行中微子通信技术的初步研究,因为中微子本身的特殊性质,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很是缓慢,但已经超过了西方位于世界第1行列,有专家估计人类还需要至少50年的时间才能制造出初步的中微子通讯装置,将这一技术大规模普及使用恐怕要等上百年之后了,因此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看到它大规模普及的希望,不过就算研发这一技术面临大量困难,中国也不会放弃对它的研究,因为中微子通信技术是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希望。



图为中国中微子研究装置

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通信技术都是基于传统的电磁波,包括5G通讯在内,但是电磁波最主要的缺点就是容易受介质影响衰减,以5G通讯为例,如果我们拿着手机进入建筑地下室或封闭的电梯内就会发现5G信号的强度降低了很多,在辽阔的太空中这会极大影响电磁波的通讯距离。而中微子难以和普通物质发生反应的特性让它在通讯时几乎不会遭受任何衰减,就算是在几光年之外也不会发生信号衰减,因此中微子通信技术可以进行距离非常长的通讯,甚至可以进行恒星系之间的通讯,人类如果未来想殖民太空成为星际物种,就必须依赖这种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5 13: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截至2021年底 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

来源:央视网 2022-02-12 23:00中投网
A-

A+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去年全年新建5G基站超过65万个。目前,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网络已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比2020年末提高近一倍。5G用户规模不断扩大,5G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3.55亿户。2021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铁塔共完成1849亿元5G投资,占电信固定资产总投资45.6%,占比较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3000亿元,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08: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新能源再下一城:世界首个钍反应堆落地,美国很早就放弃


















Scan me!















0.序言

《自然》杂志报道,全球科学家们正在对一个以钍为燃料的实验性核反应堆感到兴奋,将在中国甘肃武威开始测试。

尽管这种放射性元素以前也在反应堆中试验过,比如美国,日本,但是都失败了。目前只有中国才是第一个尝试将这项技术成熟的做出来,并进行商业化的国家。

在30/60碳中和碳达峰的大框架下,中国已经有了成熟的核能反应堆,为什么还要建钍反应堆,这个是处于什么目的去投入研发的?

有什么战略意义?之前的荷兰美国为什么会失败?钍反应堆的建成,会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哪些新的机会和便利?

大家都知道,一直以来,国际上都在使用核燃料发电,这个核物质铀虽然高效但并不安全。在安全上有很多问题,还有很多困难面临解决。

1.核能发电的问题和困难

从前苏联时代的切诺尔贝利事故,到日本福岛因地震导致核泄漏,不管你是哪个国家,只要用到核燃料发电,都存在着相似的、巨大的风险。



核能发电,不仅仅是发电厂潜在的安全事故,比如因地震、火灾等原因导致爆炸污染周边环境;

比如在发电过程中产出的核废水,处理起来很麻烦,很容易造成核泄漏,福岛核电站要把巨量核废水直排大海的事情,影响有多恶劣,既有官媒的批评,也有自媒体的科普,我就不多做解释;

甚至于在战时,作为不能移动的靶子,一旦把作为目标远程袭击炸毁,不仅对于周边生活的百姓,甚至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言,这都是潜在的灾难和不可控的风险。

而当我们使用钍反应堆后,就可以逐个解决掉这些问题。

2.钍反应堆有什么好处

钍反应堆发电,全称实际上是钍熔盐反应堆,相比于过去的核能反应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内部循环的是熔融盐,不是水。

这样一来,因为不需要用到水,既不用去考虑核废水的处理问题,可以把发电厂建在偏远的沙漠地区,比如戈壁沙漠,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一举两得。



国际知名物理学家、顶夸克发现者叶恭平博士提供了一个数据,目前全世界430多座核反应堆只提供了人类2.6%的能源。

如果钍核电技术能够大规模推广,有可能使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的比例,从目前的不到3%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

所以钍反应堆在中国如果真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对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言,意义和影响真的是非常深远。

3.钍反应堆有什么战略意义

铀这种物质的存储量,在地球上的存储量非常稀少,而钍是著名的稀土元素之一。

讲到稀土,听过我之前节目的朋友们应该还有印象,之前我做过这方面的节目。

中国的稀土矿藏丰富,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显而易见的一个道理是,能源基础原料只有掐在自己手里,一个国家才能掌握自己经济发展的命脉,不受制于他国。仅以疫情这一年来说,我们受制、被卡脖子还少吗?结果好吗?大家应该很明白这个道理。

基于此,用钍替代铀,我们国家可以降低自己对主要铀出口国的依赖,不再受制于其他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没事就喜欢“川剧变脸”的国家。

同时,因为中国稀土矿产丰富,我们可以源源不断的,用低成本的原料去发出清洁的电能,支持正在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制造业,比如新能源汽车。



中国的发展需要清洁能源,钍反应堆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4.为什么其他国家研发失败了呢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已经出现了液态盐为燃料的反应堆概念,这之后,从60年代开始,虽然美国、前苏联、日本和法国等国家都曾前仆后继投入研发,却都不约而同都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是受限于当时的材料问题,科学家们解决不了管道被放射性熔盐腐蚀的问题,只能作罢,所有的研究成果只能束之高阁。

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学科的不断进步,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们后发先至,虽然起步晚,但是重要的是,我们以领先的姿态,提前到达了终点。

有了这个核心技术在手,销路不愁。

这个技术不仅可以供我们国家自己使用,同时还能出口他国创造价值,在一带一路的道路上,帮助更多的贫困国家走出能源危机。既获得了经济收入,又真实地帮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

这就是大国的情怀:我来了,不是为了“占领”你,重塑你的国家,而是为了帮助你。

要知道,经济发展离不开电能,电能就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安全清洁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原料和成熟的技术,才是每个国家最需要的,它是工业基础,是经济支柱。



5.再讲两句

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是,钍这种材料,一直以来因为几乎没有啥具体的工业用途,都是作为废料、下脚料,随便堆在各家企业的尾矿坝里,毫无用武之地。

在能搜索到最早的新闻里看到,一篇转载在中国科学院网站上,来自2014年8月6号的经济日报是这样报道的:在包钢的尾矿坝,7万吨钍被当作“下脚料”一样,堆放在1.5亿吨尾矿中。

远在7年前的这篇报道中,记者同时也提到了钍元素的用途,一种是作为铀燃料的替代品,因为钍本身并不会像铀235那样发生裂变,只有用中子轰击它,才能将其转换成铀233再使用,被称为钍—铀核燃料循环;另一种用途中也提到了钍熔盐反应堆的基础原料,文中多次提到钍作为反应堆的好处,优点,安全特性。

好在,媒体虽然报道完时效性过了,中国的科学家们却并没有放弃研究。经过7年的不懈,当初的一篇报道,钍元素作为一种未来新型材料,今天已经正式落地,将进行测试,虽然目前功率不大,仅能为1000住户提供电能。

但是,只要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中国将启动为10万户居民提供电力的同类反应堆建造计划。

法国《回声报》这样说:这将使北京成为新兴核能反应堆技术出口国。

能源发展不受制于人,使用清洁能源让我们的下一代享受青山绿水,环保健康的生活,我觉得还是得感谢中国一代代科学家们务实的态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楼主| 发表于 2022-2-20 10: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凭啥要同意大众收购智能驾驶部门?


















Scan me!















2 月 17 日,德国媒体 Manager Magazin 报道的一则新闻传遍了中文互联网。

新闻标题为:「大众和华为在中国谈判数十亿元的交易。」

新闻报道里, Manager Magazin 的原文是这样:

Die Konzerne würden seit einigen Monaten die bernahme einer auf autonomes Fahren spezialisierten Huawei-Einheit diskutieren, berichten Beteiligte. Die Tochter des Techkonzerns habe 700 Mitarbeiter, rund 50 davon absolute Spezialisten.

翻译成中文:

根据参与讨论的与会者所说,几个月来大众和华为一直在讨论接手华为自动驾驶部门。该部门有 700 名员工,其中约 50 人是自动驾驶领域绝对的专家。

仔细阅读这段话后,我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点:

其一:报道的信源是参与了大众和华为关于收购讨论会的内部人士,这证明了大众与华为确实对相关事项进行了讨论,并非空穴来风。

其二:收购的主体是「Einer autonomes Fahren spezialisierten Huawei-Einheit」,翻译成中文是「华为的一个专门研发自动驾驶的部门」,该部门的人数为「700 人」,包括「50 名领域内专家」。

目前华为的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超过 5000 人,智能驾驶相关的研发团队人数也超过 2000 人。所以大众和华为讨论的收购对象不可能是整个华为车 BU,更有可能的是车 BU 底下的某个细分产品部门。

为了更好得参透这条新闻背后的逻辑,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一看华为在汽车业务方面的现状。

01

华为将智能驾驶部门拱手让人?不太可能

2014 年,华为内部开始启动自动驾驶项目。

2019 年 4 月 17 日华为轮值 CEO 徐直军宣布华为智能汽车战略,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网联汽车市场。

在此前媒体对前华为智能驾驶部门领导苏箐的采访中,他明确表示华为自动驾驶这方面目前的研发团队规模是 2 千多个人,一年的研发花费接近 10 亿美金,研发投入的规模还将会保持每年 30% 左右的增长速度。换句话说,华为挽起袖子准备在汽车业务里大杀四方。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德媒报道属实,数十亿欧元的谈判收购价的确让华为很难接受。此外,华为重视研发,在这个时间节点选择自断手臂,将作为研发的核心之一的「智能驾驶」部门拱手让人,这对于华为来说几乎不可能。



从 2019 年至今,华为的汽车业务组织架构经过了多次调整。在目前的架构下,余承东是一级领导,王军和卞红林分管运营和研发。消费者 BG 里有三个板块和汽车直接相关,分别为:鸿蒙 OS 车机版,HiCar,华为智选。车 BU 下面则主要分为产品研发部门和研发管理部门。



在这张《财经》整理的组织架构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余承东在担任 CEO 后将汽车业务的商业组织和研发组织进行了严格的划分,架构变得更加成熟。

而在这个框架下,车 BU 则类似传统 Tier 1 和 Tier 2,和博世集团的定位类似,主要提供相关的零部件。

而消费者 BG 是一个创新的模式:其负责提供「Huawei Inside」即「HI」等解决方案,华为会和车企合作,HI 业务部会在前期和相关车企商谈相关的引入工作,华为的全球生态业务部负责车辆的实际销售工作,华为消费者业务部提供营销和销售解决方案。

目前以这种形式和华为合作的车企有长安阿维塔、北汽极狐和 AITO 问界。从 AITO 问界诞生伊始,余承东就一直把他当作「亲儿子」一般费力吆喝。根据腾讯汽车的报道,为了卖好 AITO M5,华为从车企挖走了多名销售和营销人才。



余承东也对外表示华为会把合作伙伴的打造成盈利最好的品牌:

「我们计划到今年年底先拿 1,000 家门店来卖车,假设每个店每个月可以卖 30 台,所以我定了一个挑战目标是月销能够达到 30,000 台,这样我们合作车企一年的销售额就有 1,000 亿元。」

从余承东的态度上看,华为目前对于消费者 BG 的「合作卖车」业务偏爱有加。但是需要弄清楚的是,无论是车 BU 还是消费者 BG,脱离了强大的研发能力都是空谈。

02

急迫加码智能化的大众

大众近几年在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上的动作不断。

从 2020 年开始,大众 CEO 迪斯就对马斯克频频示好,2020 年10 月 16 日,迪斯邀请了马一龙通过线上的方式,对 200 名高管进行演说以激励他们的工作。



迪斯甚至不惜和工会反目成仇,冒着被迫退位的风险通过各种媒体释放消息宣布电气化改革中大众将裁减 30,000 个工作岗位。

在大众面向 2022—2026 年的第 70 轮投资规划中,有 890 亿欧元被投向了电动车和数字化领域,占总规划投资的比例高达 56%。

而其中,自动驾驶、数字化转型等的投资规划达到了 300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2,150 亿元),较之前的计划提高了10%。

而就在上周三,迪斯接受采访时又表示,他预计汽车行业将在 2025 年内实现智能驾驶的普及,大众汽车正在寻求进一步的伙伴关系,以提高其在软件方面的自给自足能力。

2021 年 3 月 30 日大众宣布成立 CARIAD 软件部门,大众还表示将在 2025 年推出适配大众集团所有车型的软件平台。



自动驾驶方面,2019 年 7 月 13 日,大众和福特共同投资了自动驾驶公司 Argo AI ,大众花了 26 亿美元获得与福特等同的 40% 股权,目的是在美国和欧洲开发自动驾驶技术。2022 年 1 月 25 日,大众 CARIAD 软件公司宣布和博世集团合作,两者共同开发消费级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

实事求是的说,大众在 MEB 平台上推出的辅助驾驶表现可圈可点,大众也急于在这方面巩固优势甚至追赶上头部玩家。所以收购华为智能驾驶部门的传闻确实是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事。

大众现有辅助驾驶系统的表现在传统车企里已经算表现不错,而频频在该领域的投资行为也暗示着大众希望通过和别的企业合作来加速自己的研发,这也是内卷的电动车时代大家希望自己领先的常见做法。

03

写在最后

回到这条新闻的源头上,相关与会人员说:

两方对于价格预期差异很大。两方对于价格存在分歧,价格讨论在几亿欧元到 10 亿欧元之间。

并且该内部人士还表示该谈判已经陷入僵持,目前没有任何进展。

其实国内对于大众和华为合作的消息报道远比德媒要早。

早在去年 10 月,就有报道称华为将与大众集团正在组建合资公司。大众汽车集团出资成为合资公司控股方,华为主要提供技术,包括自动驾驶等软件技术、芯片专利等。

成立合资公司相比此次报道的直接收购形式要合理得多。一方面,华为在手机业务遭遇瓶颈的艰难时期把希望寄予在汽车业务之上,华为此前也透露出将智能驾驶业务独立出现有架构,成立独立公司的想法。而将核心部门打包出售怎么看都是一个收益极低的方案。

引人联想的是,据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 冯思翰博士在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大众 CARIAD 软件公司将在上海将设立一个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的团队,巧合的是,华为智能驾驶的研发中心也位于上海。

另一方面,中国的自动驾驶研发能力的强大和电动车市场的强势也让车企寻找本土合作方成为必然。

2021 年 2 月,丰田向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投资 4 亿美元,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的合作。在该基础上,两家公司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

2021 年 9 月,通用向自动驾驶公司 Momenta 投资了 3 亿美元,通用表示与 Momenta 的协议将支持通用汽车加速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下一代解决方案并投入应用。11 月,丰田也参与了 Momenta 的 C+ 轮融资。



对于华为而言,借助「华为智选」模式孵化的第一款车赛力斯 SF5 销量并不理想。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去年 7 至 12 月,赛力斯 SF5 销量分别为 94 辆、715 辆、1,040 辆、2,205 辆、1,446 辆、1,089 辆,全年总销量只有 8,086 辆,华为拥有的销售渠道优势在赛力斯 SF5身上收效甚微,这也和余承东的预想有较大出入 。



且不论这样的销量表现是不是和赛力斯本身的品牌号召度低有关,车企能不能接受第三方牢牢掌握智能驾驶这一核心技术、愿不愿意合作也是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去年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称,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陈虹表示「这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壳。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么看,大众和华为成立合资公司的方法或许是这个问题的最优解。一方面大众可以让「灵魂」不被出卖,另一方面独立公司也能更方便融资且不被母公司框架束缚。此外,2021 年 7 月 10 日,在中国总理和德国总理的牵头下,华为与奥迪签署了共同研发车联网的战略合作备忘录,而搭载华为 ADS 的奥迪 A6L 也在之前被媒体看到,华为和大众具有合作基础。



对于本次大众收购华为智能驾驶部分的报道,大众于 2 月 18 日发表了官方回应,但只有简单四个字:「不予置评」。

尘埃未落,大众和华为未来的合作方式依旧扑朔迷离。

撰文:明明

编辑:莱因哈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楼主| 发表于 2022-2-20 10: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21深度|华为大众“牵手”疑云:合资生变,收购成型?

subtitle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2-18 21:34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华为与大众的合作基本已经“板上钉钉”,只是具体合作的方式还有待商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苏平 左茂轩 上海、北京报道华为与大众的合作又传出新进展。

据媒体2月17日报道,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以数十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针对该交易,双方已经进行了数月的谈判。

对此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第一时间向各方求证,大众中国方面表示“不予置评”,华为方面则暂未回复。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众与华为的确在谈判,并且谈的就是原华为高管苏箐所在的自动驾驶团队。

苏箐是原华为车BU ADS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此前因为发表争议言论被华为免职。今年年初,苏箐从华为离职。

彼时就有传闻称,苏箐将担任大众在中国设立的自动驾驶公司CTO,并将带领其在华为的部分团队成员一起加入大众。但该消息并未得到确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18: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30亿!全球最大氢能项目落户新疆,年产2万吨,每年创收1.3亿


















Scan me!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未来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对氢气的需求量或将达到3500万吨,在未来的能源体系中所占比例将会达到5%,到2050年之后对氢气的需求量将会达到6000万吨,占比将突破10%,产业链价值也将达到12万亿元,可见,氢能在未来新能源领域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我国在太阳能大规模制氢领域取得好消息,全球最大的光伏绿氢生产项目在新疆正式开建,这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一旦正式投产年产量可以达到20000吨,对于推动我国绿氢产业链有着重要意义,也意味着氢能产业将会进入黄金发展期。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将光伏发电直接用来制氢,此次项目总投资更是达到近30亿。项目主要需要解决五大技术难题,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电解水制氢,以及氢气的储存和运输5个方面。该项目新建的装机容量达到300兆瓦,光伏电站每年发电量预计能达到6.18亿千瓦时,电解水制氢厂年产能达到2万吨,装备储氢球罐能够储存21万立方气体,可见其规模之大。该项目预计将会在2023年6月建成并投产,预计每年能够为GDP贡献1.3亿元,创造税收1800多万。



目前全球使用的制氢技术主要有4种,分别是化工原料制氢、化石原料制氢、工业尾气制氢以及电解水制氢。在此之前,我们一直使用煤等化石燃料制氢,但是日本科研团队不久前在太阳能制氢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氢能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令人没想到的是,日本率先取得技术破冰,中国直接坐收红利,全球最大的光伏氢能项目直接落户新疆,每年都能给当地创收1.3亿。



氢能作为一种能真正实现零碳排放的新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实现这种低成本且环保的方式制氢,便于对氢能进行后续的推广和使用。我国此次集中力量发展光伏氢能项目对于国家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该醒目中使用的光伏组件、电解槽、储氢球罐等关键装备已经全部实现国产,我们不需要依赖外部力量就能发展制氢产业,对我国新能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2
 楼主| 发表于 2022-3-6 15: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标题:一箭七星成功发射!将组成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

3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02批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商业遥感卫星。



图为发射前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提供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李君介绍,本次任务中,试验队主动协调,快速迭代,短时间内确定系统接口,卫星需求尽可能通过集成成熟子技术、产品来实现,降低系统设计、试验验证量,因此大大缩短了任务响应周期——2021年5月正式签署发射服务合同,2022年3月完成发射,创任务响应新的最短周期。

来自航空大V@航空物语的消息称,这次不仅是国内首次批量研制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而且这些卫星的性能指标也超过了马斯克的星链卫星。

我国首次批量研制低轨宽带卫星发射成功:通信容量40Gbps 性能超星链

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2022年的第一发任务,也是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两级构型首次中心承力筒侧挂式多星组网发射,另外还有多个新技术、新状态的组合应用。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型号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邢建伟介绍,在今年后续的发射任务中,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还计划进一步开展基于降落伞的整流罩落区控制系统的创新研究。



图为本次发射的卫星。银河航天公司提供

银河航天02批卫星是银河航天公司自主研发、批量制造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单星设计通信容量超过40吉比特每秒,卫星平均重量约为190千克。

据悉,这6颗卫星将在轨与银河航天首发卫星共同组成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并构建卫星到地面融合的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具备单次30分钟左右的不间断、低时延宽带通信服务能力,可用于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天地一体网络等技术验证。

银河航天02批卫星总指挥常明介绍,本次任务的成功发射还验证了我国具备建设卫星互联网巨型卫星星座所必需的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及组网运营能力,对于推动我国商业低轨卫星通信遥感一体化技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发射还是继2月27日圆满完成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一箭22星商业“共享发射”后,时隔6天再次成功执行的商业航天发射任务。一周之内,长征八号和长征二号丙两个火箭型号的今年首发任务均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长城公司承揽的商业航天发射项目。

长城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航天发射是商业航天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时值国内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的机遇期,通过创新先进的发射管理模式极大地助力了中国商业航天的提速前进。在小卫星市场的推动下,一箭多星的“共享发射”已向常态化发展。(记者胡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1:07 , Processed in 0.0857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