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7|回复: 0

197-112+洪承畴经略五省//义王在1658年五月,便会师贵阳了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5
发表于 2022-7-1 14: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英雄出少年,还是开国统帅死光了?+ 南明真的弱吗?为什么洪承畴四年寸土未拓?+ 为什么说农民军中多忠义?孙可望是宝贝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12】

永历帝和李定国都以大局为重,给孙可望留了很大余地,只要他不打内战,一致抗清,还是秦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孙可望自作主张惯了,称帝之心,如饥似渴,欲令智昏,做了最愚蠢的决定:出兵征伐皇帝、向李定国开战。孙可望当时拥兵二十万,而李定国、刘文秀军队不到五万,所以孙可望认为是占绝对优势,可一战而定。却不知自己一贯高高在上,既不知兵,也不知将,部下兵将不愿火并,而且白文选等大将都认为李定国尊永历为主,名正言顺,对孙可望的分裂内讧,不以为然,农民军中多忠义,对兵将的离心离德,一心想当皇帝的孙可望浑然不知。李定国、刘文秀兵将虽少,却是正义之师。
1657年九月,孙可望大军十四万,连营三十六座,李定国、刘文秀领军三万,分列三营,先发制人,白文选等忠义将领阵前反戈,军士心向君国,很多人见李定国军杀来高声欢呼,战局完全出乎孙可望意料之外,十几万大军土崩瓦解,而且战场上伤亡不多。孙可望仅带亲随逃亡,一路上原部下“各守将俱闭营不纳”,一方面是孙可望不义之战不得人心,另一方面是军中心怀忠义者多,不愿归附从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孙可望痛定思痛,总结众叛亲离的原因,为什么十四万人打不过三万?幡然悔悟,仍有大好前途。因为孙可望这个蠢蛋,同时也是个宝贝蛋,在明清之间举足轻重,如果归明,永历帝和李定国必定欢迎,此人在大西军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归顺可使众志成城,一致抗清。但人性的偏狭是魔鬼,孙可望对随从说:“李定国辱孤至此,当投清师以报不世之仇!”已如丧家之犬,还放不下他的“孤”位,把李定国当成了不世之仇,以致于不分敌我是非,不辨民族大义,做了又一个愚蠢的决定:投降满清。
很多人对孙可望投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当作又一个汉奸投降了。我们看一下前后对比:
1652年,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加之满清将星凋零,才派出了洪承畴经略五省,即所谓的“以汉制汉”。在此之前,谁不知道洪承畴之才,但就是把你束之高阁,只作顾问,皇太极表面上对洪承畴礼敬有加,但并不重用,多尔衮对洪承畴也是言听计从,却只用作幕僚,从来不给洪承畴带兵的机会,甚于防虎。1653年,顺治十年六月,十六岁的顺治已亲政两年,才让六十岁的洪承畴经略五省: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权力极大,一应事务,都可决断,只要事后报闻即可,巡抚、提督、各路总兵悉听节制,兵马钱粮都听调度。这种用人不疑,和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便知清兴明亡之理了。即便满清君信帅能,四年之内,岁费百万,但洪承畴始终毫无进展,看洪承畴1656年三月的奏折中,“将及三年,尺寸之土未恢”。1657年十月的奏折中,“职经略无能,寸土未拓”,也就是说在湖广、两广的军事态势,是两军长期对峙,谁也胜不了谁。洪承畴自己都不好意思耗着了,请求离职回京。为什么洪承畴四年以来,尺寸之功未建?因为南明兵力强!这话很多人会觉得胡说八道,大概算个账就知道:孙可望打内战时挥军十四万,李定国军三万,这还不算跟清兵对峙的边兵,郑成功拥兵不下十万。满清三个藩王南下两广时仅带兵四万!所以兵力一对比就很明显了,洪承畴没有二十万大军,很难撼动南明。尤其是对方有孙可望这样的治国能臣,有李定国这样杰出的军事家,洪承畴一“畴”莫展其实很正常,甚至清廷也没人弹劾、怪罪洪承畴,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南明并不弱。
但是,孙可望降清了!对洪承畴来说,真是天上掉下个宝贝蛋,他知道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来了,也不再提离职了,清廷以最盛大的场面迎接孙可望,并封义王。看看满人做事!当初永历朝廷已经山穷水尽成泥菩萨了,孙可望以云南全省、十多万兵力来投,要求封王,永历君臣还在一字王、二字王上纠结不清,还闹出了假秦王的笑话。孙可望感激涕零,把云贵川广的兵马钱粮、山川险隘、军事部署、将领贤愚等内幕情报统统告知,献出军事地图还不够,还聚米为山川之形,跟满清将领演示探讨,可以说,南明没有任何军事机密可言了!孙子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随后的清兵南下、大举进攻,胜负之数已经没有悬念了。把这个兔死狗烹的愚蠢汉奸结局交待完:孙可望风光了半年就受到打压,两年后意外横死,无论是出猎被射死还是被毒死,已经不重要了。
1657年腊月十五,清军三路大军进攻贵州:吴三桂领西路军从四川攻贵州,卓布泰领东路军从广西攻贵州,罗托领满兵与洪承畴的汉兵为中路从湖南攻贵州。并让多铎之子多尼率八旗满兵在后虎视,节制三路清军,大概是防止意外、叛明等。这个多尼,年仅二十三岁,不是满清英雄出少年,而是开国统帅死光了。很奇怪,三路大军都没经过大规模战斗,在1658年五月,便会师贵阳了。这说明两个情况:一是四川、湖南、广西没怎么打全丢了,南明只剩云南一隅。二是南明内部出现问题了,四年对峙,清军寸土未拓,现在没经过激烈战斗都败退了,一定不是李定国的用兵部署,而是孙可望叛变引起的内部分裂,毕竟很多将领都是孙可望旧部,可能会因上次造反受到追究,出现人心离散。而且李定国的长处在用兵,不在治国,应该是在内部治理方面没人能补孙可望之缺,出现了内部凝聚力严重缺失的问题。打仗跟治国有关系吗?关系大了,国强军壮,国弱兵衰,历来如此。
然后,清兵还分三路,继续进攻,目标:昆明,永历。在这样小的空间,清军三路并进,明军就很被动了。但三路阻击无一成功,在局部战场,没一个胜仗,说不过去,山区作战,更利守方,不利攻方,粮草、水源等问题,清军应该比守军更艰难。李定国下令,全军撤回云南,而且昆明显然孤城难守,所以李定国请永历帝移驾,“以避清人之锋”。本来说好了“移蜀”,部分兵将已往四川去了,李定国又改为西撤,而且整个撤退并无有序组织和部署,官员也乱,军队也乱,说明人心乱了。
1659年正月初三,清兵占领昆明,居然未遇抵抗!李定国竟然连一个埋伏都没打。永历帝先逃到永昌,再退到腾冲,已到边界了。吴三桂带领满汉军队逼近腾冲,李定国不愧为战神,在磨盘山小道设伏,共设三伏,并埋地雷,部署如下:“敌尽入,初伏乃发。燃地雷,二三伏乃发。首尾击之,敌尽矣。”吴三桂领军已进埋伏,丝毫未觉,不料有个文官偏偏在这个时候贪生投敌,报告吴三桂有埋伏,吴三桂急令后撤,此时清军前锋已入二伏,明军看到有变,只能鸣炮冲出,把个首尾合击的埋伏打成了混战,可惜之极,否则平西王吴三桂就要在此留下首级!这支清军会全军覆没,片甲无回!李定国挥军冲杀,清军阵脚早乱,伤亡惨重,有固山额真被阵斩,统帅卓布泰的侄子也被当场击毙,损兵折将,丢盔弃甲,撤回昆明。清廷震怒,统帅多尼、郡王、贝勒和很多将领被处罚,东路军统帅卓布泰被革职为民,证明清军此战损失严重。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0-18 12: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1:09 , Processed in 0.0543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