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大字不识几个,满朝大臣怎么有信心,一个文盲能治理好国家
2022-05-21 10:28:27 来源: 峰哥美美哒 黑龙江 举报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朝万历皇帝一朝,发生的种种事情,在历朝历代都能称得上匪夷所思。 万历皇帝年少时励精图治,人到中年为了立宠爱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与大臣赌气三十年未上朝; 郑贵妃子女双全,十分受宠,到死都没能成为皇后。而皇后王喜姐只有一女,稳坐后位四十年,国本之争的火都没烧到王喜姐身上; 国本之争,大臣和皇帝各执一词谁都不肯退让,一争就是十五年; 梃击案,郑贵妃明目张胆刺杀太子朱常洛,事后道了个歉事情就揭过去了; 朱常洛的生母,直到朱常洛生下长子才被封皇贵妃,但是仍然被囚禁,临死之前才见了儿子一面,可是这个时候她的眼睛已经瞎了; 朱常洛,这个被满朝大臣力挺的太子,是个文盲,几乎没受过什么教育。 这些事情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几乎是不可能会发生的,无子的皇后几乎不可能会稳坐后位的,最起码她也会收养一个皇子。在万历皇帝这一朝,郑贵妃这么受宠,理论上来讲皇后应该联合不受宠的朱常洛和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以免郑贵妃势力太大。 而大臣们,一向讲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一个皇帝怎么可能没有几个心腹,更何况总有媚上逢迎的官员,皇帝说什么他就做什么,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满朝大臣为了一个人跟皇帝对着干的情况?历朝历代有多少皇帝猜忌自己儿子的事情,不都是因为这个儿子势力太大了吗? 可是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了的,看清宫剧我们会发现,虽然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但是妃子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也是明争暗斗的。立太子不光是皇帝和大臣的事,后妃、皇子的才能、祖训、太后和皇后的态度都很重要。 在万历皇帝这一朝的国本之争中,我们看到的却是郑贵妃和皇帝成一阵营,大臣们成一阵营,争论的中心朱常洛和王恭妃却没有任何表示,皇后王喜姐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 重点是,这个大臣们力挺的皇子朱常洛,是长非嫡,几乎没受过什么教育,大字不识几个。大臣们哪来的信心,能扶持一个文盲治理好国家? 明朝的祖宗立法是立嫡立长,若有嫡子,就要立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立长子。朱常洛不是嫡子却是长子,所以从礼法上立朱常洛是没有问题的。 一开始,大臣们并没有非要立朱常洛,是在四年后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出生,有风声传出来万历皇帝想立朱常洵为太子。这一下子让满朝大臣都打起了精神,有长子,居然要立次子,这可不符合规矩啊! 这个时候,朱常洛不过四岁,谁也没想过他以后会是个文盲。不过万历皇帝已经打起了让朱常洛变成文盲的主意,也有人说这主意是郑贵妃想出来的,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件事真的在实施了。 皇子四五岁的时候就应该启蒙了,可是万历皇帝在群臣面前一拖再拖。要么说朱常洛还小,不合适;要么说朱常洛身体太差了,这么早就学习对他的身体没好处。总之就是不给朱常洛找老师。 而朱常洛的生母只是一个宫女,知道的知识有限,更何况两人当时过得日子,能温饱就不错了,那还有空想学习。 当时,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郑贵妃生下朱常洵的时候就已经是贵妃了。而朱常洛的生母只是万历皇帝在太后的压力下随便封了个妃,他不喜欢王恭妃和朱常洛,随便指了个庭院给他们住。宫里也没有几个人把他们当回事,毕竟人人都知道,皇帝的心头宠是郑贵妃和朱常洵,没人欺负朱常洛就不错了,学习这种事情就别想了。 从朱常洛四岁开始,一直到他十三岁,十三年没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育。直到他十三岁这年,万历皇帝才迫于群臣压力给他随便派了个老师,但是告诉这个老师,在教导朱常洛的时候,“一切典礼俱从减杀”。 意思就是稍微教教就得了,不用教那么多东西。 十三年没接触过教育的人突然接触,而且教的人还不好好教,朱常洛能学到点什么? 在这之间,国本之争还在继续。万历皇帝又把郑贵妃升为皇贵妃,距离后位一步之遥,这个身份远远高过了王恭妃。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万历皇帝在为立朱常洵做太子做准备,于是劝诫皇帝立朱常洛为太子的奏折雪花一样的上,十几年间上了上千份这样的奏折。 万历皇帝在对这些奏折做批阅时,对大臣们说了两个不立朱常洛的理由:一,朱常洛年纪小,身体弱,想等他再健壮一点再立;二,皇后尚且年轻,并非不能生育,如果皇后又生出嫡子,那朱常洛这个太子位置岂不是非常尴尬,到那个时候是废还是不废。 但是不管万历皇帝怎么解释,奏折照样上,这也难怪后来万历皇帝不上朝,连奏折都不看了。 在这里,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大臣们就这么看不好皇后吗?当时皇后不过二十八岁左右,不是不能生育,怎么大臣们就这么着急呢? 国本之争一直到了朱常洛十九岁的时候,太后将万历皇帝叫过去,问他为什么朝臣们请求了这么多年,就是不立太子。万历皇帝回答,朱常洛不过是一个宫女生的孩子。太后大怒,说你也是宫女生出来的。万历皇帝听了之后,内心极为不安,回去后就将朱常洛立为太子,国本之争告一段落,也宣告了大臣的胜利。 在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里,涉及到中央及地方官员300多位,其中100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廷杖几乎每天都有发生。但是万历皇帝越打,一群文人越起劲。这些官员中,至少有一半都是东林党。 他们真的有信心扶持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皇帝吗?不一定。只是在他们眼里,“立嫡立长”是正统,是祖宗立法,不容改变,他们拼死犯颜直言上鉴,是在维护祖宗礼法,死有荣焉。另一方面,立朱常洛是一个很大概率能成功的事情,一旦成功,这些争取过的人,日后都是从龙之功。 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个人是朱常洛还是谁,也不在乎这个人有没有才能,他们只是需要一个长子,这个长子可以不聪明,但是必须要听话。因为在这些大臣眼中,国家大事即便由朝臣商讨决定也不是不可以,皇位上的那个人,不过是个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