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6|回复: 3

顾景星与曹寅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88
发表于 2022-7-27 09: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顾景星与曹寅

发布时间: 2019-4-12 15:40| 发布者: 蕲州在线| 查看: 572| 评论: 0|作者: 陈仕猛|来源: 《蕲春文化研究》






顾景星是曹寅的舅舅。曹寅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之祖父。




一、顾曹家世及舅甥关系




顾景星(1621—1687年),字赤方,号黄公,出身于明朝官僚世家和理学名门。祖籍昆山。先祖顾士征于元末明初隐居蕲州;曾伯祖顾问、曾祖顾阙均为进士出身,分别官至福建左参政、福建按察副使,中年就挂冠归里,创建书院,传播理学,世称“二顾先生”;祖父顾大训为诸生,授南昌府通判,因脚伤未赴任;父亲顾天赐也为诸生,被选为中牟知县,坚辞不就。顾景星本人为明朝贡生,是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四库全书总目》称他“记诵淹博,才气尤纵横不羁;诗文雄赡,亦一时之霸才”。明亡清兴,顾景星多次力辞清廷征召,是一个很有气节的前明遗老。




曹寅(1658—1712年),字子清,号荔轩、楝亭。其先世原是汉人,但明末就入了满洲籍,属满洲正白旗,尽管沦为包衣(家奴),但又以军功起家。其父曹玺是顺治的亲信侍臣,康熙年间任江宁织造长达二十余年,赐蟒服,加正一品;曹玺之妻孙氏是康熙帝幼时保母(一说是乳母),生前就封了一品太夫人。曹寅少年时作过康熙的“伴读”,历任御前侍卫、治仪正、正白旗旗鼓佐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其父去世后,一度“协理江宁织造”,次年携全家扶父柩返京,任内务府郎中,仍兼任佐领,康熙二十九年出任苏州织造,三十一年任江宁织造。江宁织造是内务府的“肥缺”,它除了为宫廷置办各种御用物品外,还充当皇帝耳目,有“密折奏闻”之权,负访察江南吏治民情、笼络汉族上层知识分子之重任。其后,曹寅又曾几次兼任两淮巡盐御史,并加通政使司通政使衔(正三品)。曹寅还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兼藏书家,著有《楝亭集》,曾奉旨在扬州主持编刻《全唐诗》、编纂《佩文韵府》,又编刻善本古籍《楝亭十二种》,《清史列传》卷七十二“文苑”、《清史稿》卷四九一“文苑”均有传。




在顾景星生前,顾曹两人始终没有公开舅甥关系,只是顾景星多次在诗文中用典故作了暗示。而年轻的曹寅虽然对顾老百般关照,却似有隐衷,迟迟不敢在诗文中公开承认两人的关系。直到顾景星去世十四年后,即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曹寅才写《舅氏顾赤方先生拥书图记》,公开称顾为“舅”,首次披露了两人的关系。




二、顾曹舅甥之谜




一个是前明遗老,一个是满清显贵,在清初满、汉、朝、野冲突时竟然成了舅甥,引起了红学家特别是考证派红学家的兴趣和强烈疑问。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1962年写作《曹雪芹家世生平丛话》时致疑:“我至今闹不清,大明蕲州顾氏和大清满洲曹氏,是什么时候、什么缘由而结成姻亲的?”1976年增订再版《红楼梦新证》时,仍疑惑:“如是则景星与寅确属舅甥无疑。然寅母姓孙氏,且辽沈旗人,如何能与蕲州明逸民人士联姻?实不易解。”此前,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1887—1960年)先生在《清诗纪事初编》里也发出疑问,说曹寅与“南中名士,无不交往,盛有所遗,或为之刻集,唯称顾景星舅氏,为不可解”。




红学家朱淡文对这个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她在《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三辑上发表了《曹寅小考》一文;1992年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红楼梦论源》,其中用一节专论“曹寅舅氏顾景星和生母顾氏”。著名学者、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评论说,朱淡文“在揭开谜底的道路上跃出了关键性的几步”。




1、曹寅的生母不是孙氏而是顾氏




朱淡文首先根据明末清初的皇子保母制度的有关规定,比较玄烨(康熙帝)、曹玺妻孙氏和曹寅的年龄,确定孙氏不可能是曹寅的生母。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此时入选为保母的孙氏二十三岁,至二十七岁,即顺治十五年,曹寅已生,则怀曹寅应在顺治十四年,彼时玄烨刚刚三四岁,孙氏不可能出宫,所以她不可能是曹寅的生母。




接着,朱淡文通过对顾景星《怀曹子清》一诗用典的考释反证了这一点。《怀曹子清》意在追念康熙十八年南归时与曹寅告别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深惭路车赠,近苦塞鸿疏。”“路车”典出《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按《诗序》的解释,《渭阳》写的是晋文公重耳离秦返晋,他的外甥秦康公送行到渭水,当时康公母已亡,所以诗中包含有“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的意思。只有当母亲亡故以后,才能用此“路车”之典。以顾景星的博学,他当然知道此典的用法。因而可以确定,曹寅生母最迟在康熙十八年就已经去世了。孙氏绝非曹寅生母,因为当时她好好活着,正在江宁做她的一品夫人。朱淡文的这一反证,极其有力。




于是,朱淡文得出结论说:“曹寅既非孙氏亲生,舅家又为顾姓,则其生母为顾氏可知。”




红学家胡绍棠补证了朱淡文这一观点。他在给《楝亭集》作“笺注”时指出,曹寅曾赋诗抒写思母之悲情,其诗曰:




题王南村副使风木图




风木吟何限,杯圈属孝思。




穷年护丘垄,黲墨变松茨。




破散伤游子,清明摘柳枝。




披图良触迕,日暮更深悲。




胡绍棠分析说,此诗作于康熙四十二年春。诗中“风木”之典喻父母亡故,“杯圈”则专指思念亡母之典故。而当时嫡母孙氏尚健在,所以曹寅所思乃生母顾氏。顾氏虽生其身,却是庶母,所以压抑多年,直到乃父去世年久,嫡母孙氏亦至垂暮之年,才得一写其“孝思”。




2、曹寅生母顾氏之谜




尽管顾氏的亲生儿子曹寅贵为三品高官,但是,清朝制度规定,“凡嫡母在,生母不得并封”,因此,顾氏在孙氏生前不能得到封诰。孙氏死于康熙四十五年。不知什么原因,曹寅没有为生母顾氏请封,也许是嫡母孙氏刚刚去世时,不便为生母请封,而后来又没来得及请封,本人就在康熙五十一年七月突患疟疾英年早逝了。因此,顾氏在曹氏家族中,无论生前身后都毫无地位,其姓名也就默默无闻了。




朱淡文推测曹寅生母顾氏是顾景星的一个异母妹。她说,经仔细查阅《白茅堂全集》及其附录,知道顾景星确有一个避而不提的妹妹。依据是:顾景星《先妣李孺人行状》说,其嫡母李氏生兄二,妹一,皆殇。姊一,名顾椐,嫁萧鬯(chàng)。其生母明氏生一妹,嫁朱爵。而顾昌《耳提录??神契略》记顾景星自述:“先君年四十尚无子,嫡母多产女,复聘吾母。”两相对照,其嫡母李氏至少应有三个女儿。《家传》仅记其二,何故?如果这位《家传》不载的异母妹确系曹寅生母,那顾曹的舅甥关系正如晋文公和秦康公一样,“路车”之典可谓用得十分贴切。




果真如此吗?




笔者仔细查阅了《白茅堂集》卷四十六《先妣李孺人行状》(大约写于崇祯十七年,即顺治元年,1644年),《先妣明孺人行状》(写于顺治七年,1650年),《先府君私谥贞誉先生状略》(写于康熙三年,1664年),《忌日丘墓记》,卷三十九《亡姊萧淑寄葬磗铭》(写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卷首顾昌所撰《皇清征君前授参军顾公黄翁府君行略》等资料,得知下列情况:




⑴景星父顾天赐生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卒于康熙二年(1662年)。




⑵景星嫡母李氏生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氏生兄二、姊一。兄二,皆殇(未成年就死了)。姊一,名顾椐,字长存,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嫁本县庠生萧鬯,崇祯十六年(1643年)卒,寄葬于九江府龙开河老码头。




⑶景星生母明氏生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卒于顺治七年(1650年)。




顺治七年,景星为生母明氏写的“行状”中,称明氏生男一,即景星,女一,“尚未字”(还未许嫁他人);康熙三年(1663年),景星为父亲写的“状略”中,称父亲有“男一,不孝景星;女二,长适邑庠生萧鬯,次适邑庠生朱爵。”可见,在顺治七年至康熙三年间,明氏所生景星之妹嫁给了本县庠生朱爵。




⑷景星生母明氏是在李氏多病,景星之姑担心顾家无后(“吾愁子息难”)的情况下,才被景星父娶到顾家的,当时才十七岁,她精心照料多病的李氏,长达三年之久,到天启元年(1621年)八月,二十二岁时才生下景星。




景星之父再娶明氏时,还不到三十岁,生下景星时,也才三十四岁。朱淡文所引顾昌《耳提录??神契略》记顾景星自述“先君年四十尚无子”这一资料并不准确。朱淡文所引的《先妣李孺人行状》,称景星嫡母李氏还生了“妹一”,“殇”,而我所见版本则只说“姊一”,并无“妹一”。顾昌所记顾景星自述“嫡母多产女”,这一说法的可靠性值得怀疑。朱淡文据此推测景星还有一个嫡母李氏所生而“《家传》不载的异母妹”,也就缺乏足够的证据,难以令人信服了。




有人猜测,顾曹舅甥关系可能仅仅是家族联姻而结成的,曹寅生母系昆山顾氏,曹家晚生均可以称为顾氏的外甥。




如果是这样,那如何解释曹寅只称顾景星为“舅氏”,而没有称昆山顾姓其他人为“舅氏”?又如何解释曹寅与顾景星(还有顾昌)之间非同一般的亲密?如果不是血脉相连,顾景星怎能亲切地称曹寅为“吾子清”,曹寅又怎会与顾景星“情亲何缱绻”,顾景星的后人又怎会对他们之间的“舅甥契谊”津津乐道?




因此,笔者认为,曹寅生母,很可能是顾景星的妹妹,但难以确定是景星嫡母李氏还是生母明氏所生。因种种原因,顾景星没有将其写进《家传》。




3、朱淡文等人关于顾氏遭遇的推测




在明末清初大动乱中,顾家自崇祯十六年开始流亡,先是几乎被张献忠部所杀,幸免后避居鸿宿洲,不久又徙西塞山,仆婢三四人叛离,父子大病两月。后到九江,再到江宁,终于回到祖籍昆山,这期间,姊、姑先后病死。顺治二年,清兵屠昆山,顾家再次逃亡。接连不断的逃亡生活,失落幼妹是可能的。朱淡文认为就是在这一期间,顾景星的妹妹归曹玺了,方式可能是被清兵劫掠,也可能如《红楼梦》里的英莲一样,被拐卖,然后为曹玺收房,还可能如同娇杏,系封肃之流转赠。




刘梦溪在朱淡文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申,曹寅生于顺治十五年,假定顾景星的幼妹失落时五岁左右,到顺治十五年合十八九岁,此时生曹寅,在年龄上是相宜的。甚至可以设想,顾景星的这个幼妹,是否为逃难中叛离的三四个仆婢携走?然后被“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的拐子所拐,“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可以想见,此幼妹长大之后,才貌必不寻常;而“读书洞彻古今,负经济才,兼艺能”的曹玺,也一定是个“绝风流人品”,他一定是“破价”买来,先做侍婢,后收房为妾。还可以想见,顾氏和曹玺的感情一定至为和美,孙氏不免耿耿,因此顾氏的早逝说不定与这种妻妾纠葛有一定关联。如果这样,那就和《红楼梦》中英莲的遭遇太相似了。难道曹玺和“平生遭际实堪伤”的顾氏的这段“梦幻情缘”,真的为《红楼梦》的写作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故事线索?也许因此英莲才被排在“副册”第一名,地位在晴雯、袭人以上。




朱淡文甚至推论,顾氏的经历,可能为曹寅创作剧本《续琵琶》提供了素材。此剧一反理学家的传统观念,褒奖“失节”妇女蔡琰(文姬),并有详细描绘战乱中妇女悲惨遭遇的场面和唱段,而蔡琰又被曹家祖先曹操所救,也许都有所影射。




三、顾曹之间的舅甥契谊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举办博学鸿词科考试,顾景星被迫赴京应试,途中坠车骨折,次年元宵以后才到京。当时曹寅二十二岁,任銮仪卫治仪正,他文学修养极高,与众多文士频繁交往,表现得异常活跃,与顾景星更是过从甚密。三月,顾景星患疟疾,卧病寓所,曹寅专程前去探望并赠送药物。曹寅《楝亭诗钞》卷一有《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七律一首:




见因季子到阶前,




堂上先生尚晏眠。




逆旅药香花覆地,




长安日暖梦朝天。




开轩把臂当三月,




脱帽论文快十年。




即此相逢犹宿昔,




频来常带杖头钱。




顾景星赋诗作谢,《白茅堂集》卷二十有《曹子清馈药》七律一首:




韶光闭户恼不彻,




况复病痁多晏眠。




半红半白杏花色,




乍暖乍寒三月天。




药碗绳床尝废日,




他乡逆旅动经年。




世情交态寒温外,




别有曹郎分俸钱。




这两首诗韵脚完全相同,显然是唱和之作,曹寅诗末句为“频来常带杖头钱”,顾景星和诗结句说“别有曹郎分俸钱”,可见,两人经常诗酒唱和,曹寅还资助过顾景星生活费。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十八年以前,顾曹两人从未谋面,却神交已久,“脱帽论文快十年”,如果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渊源,是绝不可能的!




康熙十八年四月初一,顾景星抱病为曹寅诗集《荔轩草》作序,序曰:




荔轩草者,侍中曹子清诗集也。子清门第国勋,长江南佳丽地。束发即以诗词经艺惊动长者,称神童。既舞象,入为近臣。今始弱冠,而其诗清深老成,锋颖芒角,篇必有法,语必有源,虽颠白齿摇、拈须苦吟,不能逮其一二,可不谓奇哉!不佞征车来长安,晤子清,如临风玉树,谈若粲花。甫曼倩待诏之年,腹嫏嬛、二酉之秘,贝多金碧,象数艺术,无所不窥;弧骑剑槊,弹棋擘阮,悉造精诣。与之交,温润伉爽,道气迎人,予益叹其才之绝出也!盖才之出于天者,自然而莫知其所至,学焉而莫能企及焉。故其于诗,有可学,有不可学:铸格炼字,扬蘤(wěi)扢(qì)藻,此可以学得也;“亭皋木叶”,“池塘春草”,此不可以学得者也。以绝人之姿,加典学之力,及其成就,岂有量际哉!




昔子建与淳于生分坐纵谈,蔗杖起舞,淳于目之以天人。今子清何多逊也!李白赠高五诗,谓其价重明月,声动天门,即以赠吾子清,海内月旦,必以予言为然。




己未四月朔,黄公顾景星书于都门旅次。




顾景星对曹寅的气质和才学,极为称颂,誉为“天人”。文末,他用了李白与高五的舅甥典故,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第二联:“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并很自然地称“吾子清”,口气如此的亲切,完全是舅舅的口吻!




由于顾景星再三称病辞归,四月三日,康熙下旨放还,曹寅设宴饯别并送给路费。此后,两人再未谋面,但有诗书往来。康熙二十一年,顾景星作《怀曹子清》五言排律一首,怀念两人的京城旧谊:




早入龙楼儤,还观中秘书。




凤毛拟王谢,辞翰比应徐。




伐阅东曹冠,官阶内府除。




文章光黼黻,宾客满簪裾。




爱汝金蝉贵,偏当绣虎誉。




周旋逢辇下,导引谒宸居。




绮席邀春雪,雕鞍散直庐。




情亲何缱绻,饯别倍踟蹰。




老我形骸秽,多君珠玉如。




深惭路车赠,近苦塞鸿疏。




启箧长篇在,看云短发梳。




日边人近远,离思可能摅?




“情亲何缱绻”,说明顾曹绝非普通亲朋。




“老我”“多君”两句用的是王济与卫玠的典故。《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王武子即骠骑将军王济,他才华出众,性格豪爽,相貌堂堂,风度翩翩,但是一见到外甥卫玠,却总是自惭形秽。




再加上“路车”之典,顾景星在这首诗中,连用两个舅甥典故,表达自己与曹寅之间的情谊。如果不是舅甥关系,岂不是自作多情?




曹寅也写有《送程正路之黄陂丞兼怀赤方先生》,其第二首曰:




画家尊北苑,墨法秘南唐。




二者能兼得,茅斋竟夕香。




嗜交尤念旧,汲引愧为郎。




举辔黄州近,全身问楚狂。




当时黄陂、蕲州都属黄州府,曹寅给赴任黄陂县丞的程正路送行,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母舅顾景星。“楚狂”,明贬实褒,称誉顾景星有气节。周汝昌先生说:“傅山坚不就征,人皆知之。顾景星亦辞疾,以死力争,得放归,故寅诗有‘举辔黄州近,全身问楚狂’之句。”




顾景星遗著《白茅堂集》,经三子顾昌(字文饶,号培山)整理后,凡四十六卷,无钱刊印。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曹寅捐资助刻,康熙四十三年刻成。曹寅这一报答之举,在友朋中传为美谈。张士伋为《白茅堂集》作序时说:“而今直指使者巡鹾(cuó)曹公为先生宅相”。




“宅相”也是一个典故。《晋书??魏舒传》载,魏舒,字阳元,幼年丧父,寄养在外祖父宁家。宁家建造宅院,看风水的人说:“将来会出显贵的外甥。”外祖母看到魏舒年幼而聪慧,认为会应验在他身上。魏舒说:“当为外氏成此宅相!”意思是,我一定好好努力,干一番事业出来,以证实外公门第会出贵甥的预言。魏舒后来果然不负众望,他政绩卓著,被司马昭称为“人之领袖”,晋武帝司马炎时,拜右仆射(相当于副相),不久担任左仆射,领吏部,后又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司徒(三公之一),位极人臣,并得善终。后来,文人们就用“宅相”作外甥的美称。如《北齐书??李绘传》:“宅相之寄,良在此甥。”上文所引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下一联就是“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




张士伋用“宅相”一词,称赞顾景星有曹寅这个贵甥。正是贵甥相助,《白茅堂集》这部大著才得以流传后世。




五十余年后,顾景星的后人仍在追思先祖与曹寅之间的“舅甥契谊”。乾隆二十年(1755年),顾景星之孙、顾昌之子顾湛露,在《皇清拣授文林郎顾公培山府君行略》中写道:“(府君)晤银台曹公(讳寅,字子清,号荔轩,别号楝亭)。公时织造江南,兼盐漕务察院。前与征君(笔者按:指顾景星)燕台雅集,舅甥契谊,遂捐千金,代梓白茅堂全集。”顾家后代,对顾景星与曹寅之间的舅甥关系,已直言不讳了。




四、顾景星在世时,顾曹为何没有公开舅甥关系?




曹寅之所以在青年时期不便正式承认顾景星为舅,是因为当时父亲曹玺和嫡母孙氏尚健在,虽然自己在政治上已有一定地位,但正式承认父妾之兄为舅,则是冒犯宗法,自甘“下流”,有碍前程,为高明的政治家所不取,如《红楼梦》里的探春就不认赵国基为舅父。




顾景星体谅外甥的难处,只在私下里认曹寅为甥。两人心照不宣,不对外公开这层关系。顾景星看到外甥不仅长得“如临风玉树”,而且多才多艺,文采风流,如同“天人”,因此撰文赋诗时,忍不住多次运用典故(李白与高五故事,王济与卫玠故事,晋文公与秦康公故事),委婉地透露自己与曹寅的舅甥关系。而涉及“家传”之类文字时,顾景星不便明言,只好避而不写了。




有的红学家认为,顾景星一直不肯直截了当地公开这个事实,原因是其妹地位低微,仅是曹玺之妾,正式承认这一点,对顾景星来说是痛苦的。蕲州顾家以理学传世,贞节女妇代不乏人,《白茅堂集》中所录顾氏《家传》作了详细记述并引以为荣;此妹不见《家传》,可能因她“失节”为旗人妾,有辱家声,顾景星讳言而不书入。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试问,私下里连旗人外甥都认了,却不承认年幼就丢失了、现在又不在人世的亲妹妹,于心何忍?顾景星没有将此妹写入《家传》,实在是情非得已,别有苦衷:妹妹下落不明时,无从写、羞于写;得知妹妹成为曹家婢妾后,不便写、难于写。




到康熙三十九年八月,曹玺早已去世,孙氏垂垂老矣,曹寅任织造达十年之久,早已成为康熙的宠臣,地位稳固,值表兄顾昌(文饶)来访,曹寅瞻仰舅父音容笑貌,郁积心中二十二年之久的缺憾,对舅氏的敬慕、怀念、愧疚之情,不能自已,提笔写下了《舅氏顾赤方先生拥书图记》:




后己未二十二年,庚辰,寅行年四十三,文饶四十有八,舅黄公先生弃世已十四年,寅出使莅吴十年,文饶三上公车矣。文饶下第,自都门奉遗像及海内名家诗赞共一巨卷,投知己中丞宋公,抵苏州而还,过金陵使院,将买舟归黄冈。八月十七夜,晚厅画诺毕,振衣屦,秉烛炬,出像瞻拜,颧颊宛然,馨欬如在,第须鬓苍白,稍异前时,问,知为后来追想补图者。中间人事不足述,感叹存殁,悠悠忽忽,何以遂至二十二年之久!而灯影徘徊,亦竟忘余与文饶之年,皆企于知非不惑之间也。然自今以往,得睹此卷者尚有日。虽寿至耄耋,子孙满前,亦终拳拳于二十二年之前也。作诗:慕庐韩侍郎,果亭徐学士,毘陵邵髯子湘,其馀皆有闻而不相识。子湘亦二十二年前于舅氏坐中相识者。其云老辈,盖同就征之山西傅青主、关中李天生、长洲汪苕文、宜兴陈其年、宣城施尚白,文采彪炳,风流映带,神光奕奕,一时皆可想见者也。寅谨记。




文中,曹寅三呼“舅氏”,拳拳之情,跃然纸上!




五、顾曹舅甥关系为曹寅开展统战工作提供了便利




清初,曹寅之所以很得前明遗民好感,除了他风流儒雅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顾景星妹妹的儿子,在遗老们看来,他是“自己人”!




在康熙帝眼里,曹寅是他少小时的伴读,又是信得过的保母之子,于是“英明天纵”的康熙皇帝,也自然乐于利用曹寅这一特殊条件,让曹寅去笼络江南名士,把他们团结在“斯文一派”的旗帜下,从而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满汉一家”,以巩固清廷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繁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88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09: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探顾景星与曹寅的舅甥关系

发布时间: 2019-4-12 15:40| 发布者: 蕲州在线| 查看: 1063| 评论: 0|作者: 王蕲生|来源: 《蕲春文化研究》






清初的顺治、康熙、雍正时期,《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叔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四人,先后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特别是曹寅任上,康熙帝六下江南,有四次是将江宁织造署作为南巡的行宫,其钟爱之情,不得不令人寻味。由此引伸到康熙帝与曹家的关系,曹家与蕲州顾氏一族的关系。




康熙帝与保母孙氏




康熙帝自幼与曹家有着深层次关系。不仅因为康熙帝的保母孙氏是曹玺夫人,也是曹寅母亲;还因为曹寅12岁被选入宫中作为少年康熙帝的佩笔侍从,后来又任御前侍卫。康熙亲政后,曹寅升为仪卫,不久又迁仪正,成了终日与康熙帝为伴的人。曹寅的宠遇与孙氏有关。孙氏23岁入宫,成为顺治帝第三子玄烨(即后来的康熙帝)的保母。这里有必要介绍,保母是古代宫廷或贵族之家负责抚养子女的女妾,类似于今天的保姆。玄烨是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出生的。曹家先世原为汉人,祖籍在今辽阳。后移住沈阳,入满洲正白旗包衣。清以后,曹家后裔进入内务府为包衣。康熙出生,那年孙氏入宫。幼年的康熙帝十分敬重保母孙氏,孙氏对曹寅也钟爱有加。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曹寅出任苏州织造,三十一年(1692年)迁江宁织造。康熙帝南巡,曹寅奉母陛见,康熙帝“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欣然题书“萱瑞堂”赐孙氏。




曹寅与顾景星是甥舅




曹寅字子清,号荔轩,自幼聪颖,从小在宫中与康熙帝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他们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曹寅饱读诗书,多才多艺。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将自己的诗作结集定名《荔轩草》,在京城刊印。顾景星写序言。时曹寅22岁,顾景星58岁。顾景星在序言中盛赞曹寅才华,说:“李白赠高五诗,谓其价重明月,声动天门,即以赠吾子清,海内月旦,必以予言为然”。是因李白赠高五诗中有“贤甥即明月,身价动天门”句子,顾景星以此诗句回赠,并以“价重明月,身动天门”来评曹寅,从中可读出顾景星与曹寅的舅甥关系。




顾景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写《怀曹子清》诗,诗中有:“深惭路车赠,近苦塞鸿疏”的句子。“路车”典故出自《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此典故也明说了他们是甥舅关系。前面所说的都是顾景星的隐喻,而曹寅在顾景星逝世十四年后所撰《舅氏顾赤方先生拥书图记》中,题目即以“舅氏”称,文中也有“舅黄公先生”、“于舅氏坐中相识”之句。该文是确认顾曹舅甥关系重要而直接的证据。曹寅还有《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和顾景星的《曹子清馈药》唱和诗等,都能读出这种关系。可是,曹寅在江宁接待康熙帝时,曹寅奉母陛见,是奉孙氏母,而不是奉顾氏母,其中定有原因。从顾景星在诗中用“路车”典故推测,可能曹寅的顾氏母已经不在世了。因为“路车”之典中,包含有“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的意思在其中。顾景星博学多才,这个典故他应是知道的。事实上顾景星在写此诗时,孙氏依然在南京生活,因此说曹顾的甥舅关系是不容置疑的。可是曹顾两家一个在北方,一个南方,怎样成为亲戚关系则颇让人寻味。




顾曹舅甥关系的来历




顾景星生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湖广蕲州人,字赤方,号黄公。自幼饱读诗书,六岁就会吟诗,被人称为“神童”。成人后,碰上明清两朝交替。张献忠部队横扫蕲春时,顾氏家族三十余人弃家逃难,辗转回到江苏昆山祖籍。在路上,顾景星姐姐顾椐、姑姑顾永贞去世。顺治二年清兵下昆山,全家又一次逃难。顺治七年(1650年)顾景星母亲明氏在昆山去世时还有小女“尚未字”。顺治八年(1651年),全家在父亲顾天锡率领下,卖掉衣物凑足路费粮食,扶明氏柩、顾永贞柩(长女顾椐墓址未找到)回蕲春。可是回到蕲春后,只见满目疮痍,缺衣少食,“嚼柏叶饮水”,顾景星夫妻采摘野菜度日。不得已,顾天锡由小女服侍,离家赴京乞援。因他早年在京城海淀教过书,门生数百人,又五试太学,两登乙榜,京城故旧很多。




顾天锡赴京后,寓居旅店,遍访门生故友。于席间邂逅在京为郎中的曹公子玺,他习文修武,很有才干,当时已由内廷二等侍卫升为内务府郎中。顾天锡得知曹玺夫人孙氏已入宫,他正独守空房时,便愿将“尚未字”的小女送入府中服侍他。曹玺见顾女才貌可人,欣然接受,也了却了顾天锡择婿之忧。随后,顾天锡经故友介绍,“束书泛舟”,“转徙天津、河间,以《诗》、《礼》教授弟子”,数年后才返故乡蕲州。顾女进入曹府后,曹玺便将她收为偏房,二人恩爱有加,顺治十五年(1658年)生下曹寅。他比康熙帝小四岁。孙氏入宫为康熙帝哺乳,曹寅还未出生,所以曹寅生母是顾氏而不是孙氏。




在康熙帝于1679年举行天下鸿儒博学考试时,顾景星赴京参加。从他在京城与曹寅的唱和诗中,可以读出他们的舅甥关系十分密切。顾景星在曹寅小时候就来往,不是在蕲州老家,就是到京城曹家,“他乡逆旅动经年”是他往返奔波的写照。顾曹相会的“近十年”间,时常“开轩把臂”,“脱帽论文”,“相逢”犹似“宿昔”,曹寅还因顾景星经济拮据而“频来常带杖头钱”,以资助舅父买酒买菜。顾景星也感谢外甥“世情交态寒温外,别有曹郎分俸钱”。作为清初著名文人的顾景星,他知识渊博,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甚丰。在曹寅出资帮助他刊刻出版《白茅堂集》著作里,字里行间对曹寅赞许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从上面材料分析,曹寅生母是孙氏还是顾氏,读者自然就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88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10: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顾景星《柳梢青·题《边庭夜宴图》》原文赏析

2022-06-16 可可诗词网-唐宋元小令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明)顾景星

柳梢青·题《边庭夜宴图》

班超老去,文姬归晚,一样天涯。帐外云山,尊前明月,膝上琵琶。长城高隔中华,费版筑、秦家汉家。一片金笳,数声玉笛,几阵黄沙。



词是为题《边庭夜宴图》而作。此图及其作者已不可详考,据上片所描述,它当是在边境军营举行夜宴,以庆贺出使异域者的胜利归来。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班超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西域五十余国获得安宁。他在西域三十一年,官至都护,封定远侯。年老归国,至洛阳拜射声校尉,随即病卒。东汉末年蔡邕之女蔡琰,字文姬,于战乱中为乱兵所掠,再嫁南匈奴左贤王,生二子,居留匈奴十二年。建安十三年由曹操遣使赎回。词人借班超与蔡琰晚年归国之事,似在称颂出使者归来的荣耀,但以“老去”和“归晚”又似对出使者皓首始归而叹惋。当他们返汉之时在边地也曾举行过盛大的庆祝宴会,图中所绘的情景略相仿佛。班超立功西域,宣扬了汉帝国的国威;蔡琰被掳而身陷匈奴,则是汉帝国的耻辱。这二人归国的性质是不同的,而词人有意将他们牵连一处,使其态度颇为暧昧,带有一种嘲讽之意。此词调的形式特点全在上下片后半各有三个四字的鼎足对句,并列意象,不加说明,让读者体味它们表示的含义。词人仅极平淡地再现了画中的图景:营帐外有空耸的云山,说明地点在边境;举杯对明月,说明是在营地旷处夜宴;琵琶的演奏,说明军中以乐舞表示庆祝。这里没有盛大场面和宴乐氛围的热烈表现,而是采取冷静的简笔描述,显然作者是无意祝颂的。

下片忽然由画面的描述而兴起一种历史的慨叹,转入抒情。长城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远在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形势险要之地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北边长城修缮相连为万里长城。此后汉代又加筑过。长城使中华的汉族与北方的少数民族分隔,而且战争不断。作者认为,无论秦与汉,都空费版筑之劳,使中华高隔。历史上的北朝、元朝和清朝都是以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国的,长城在事实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关于这层意义,作者并未发挥,词意颇为深蕴。结尾的三个鼎足对句,貌是写实,却为虚拟,因为乐音与风沙在图画里是见不到的。所以笳声、笛音和风沙的意象超越了现实画面,表现了主体对边庭想象中的景象。笳是汉代流行西域一带的乐器,以竹为之。唐代诗人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云:“胡笳声最悲,紫髯碧眼胡人吹。”笛是汉族的古乐器。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意谓笛吹《折杨柳》之曲,而边境却未见春天。这两种乐音在边地同时响起,似意味着长城内外民族的融合。朔风卷起的几阵黄沙,无疑又使边地显得悲凉与苍茫了。

此词的艺术表现简洁朴实,而词意深刻又扑朔迷离,两组鼎足对句的处理尤显示了艺术表现的高超。作者是明代诸生,入清后拒不出仕,隐遁江湖。在这首题画词里,他微妙地表示了其民族意识,而对历史的必然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情绪。它是以弦外之音流露的,这在清初文字狱盛行之日,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88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13: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寅(1658年9月7日—1712年7月23日),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又号雪樵,内务府正白旗包衣,清朝康熙时大臣、皇商。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后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住曹寅家。







人物关系纠错




曹顒

儿子

曹顒(1689年—1714年),先世为汉族,原籍奉天辽阳(今辽宁)。监生,清内务府江宁织造主事,曹寅长子、曹雪芹之父。康熙五十年冬,曹顒生有一子,见张云台《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时顒在京任职,此子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之前即殇,学名不知。



曹雪芹

孙子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母;祖父



爱新觉罗·福彭

外孙子

爱新觉罗·福彭(1708年8月12日-1749年1月1日),直隶省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清朝宗室大臣,克勤郡王岳托的后裔,已革平郡王讷尔苏的长子,第五任平郡王(1726 - 1748)。通政使曹寅的外孙、文学家曹雪芹的姑表哥。雍正四年(1726年),袭封平郡王,担任右宗正,署任都统。雍正十一年(1733年),授军机处行走。拜定边大将军,讨伐噶尔丹策零,率领将军傅尔丹前往科布多保护北路诸军。再被召还。雍正十三年(1735年),福彭覆命率师驻守鄂尔坤,筑城于额尔德尼昭之北。再被召还以

本    名曹寅 字子清 号荔轩 所处时代清朝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九月七日 逝世日期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七月二十三日 主要作品《楝亭诗钞》《楝亭词钞》《楝亭书目》 主要成就管理江宁织造、领内务府帑银行商、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 官    职通政使、江宁织造、皇商 旗    籍内务府正白旗包衣 孙    子曹雪芹


目录

1 生平
2 主要事迹
▪ 家族情况
▪ 仕途经历
▪ 贩铜
▪ 皇商
▪ 文化活动
▪ 病逝扬州
▪ 子孙获罪
▪ 藏书之家
▪ 身份矛盾
3 主要作品
4 红楼相关
▪ 雪芹祖父
▪ 贾政原型
5 刻书之功
6 相关论著
7 影视形象

   


生平

编辑

 播报

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后六次南巡,其中四次皆住曹寅家。曹寅病危时康熙特赐奎宁,并派人星夜兼程由北京送到南京,可惜药未到,曹寅已经病逝。曹寅为人风雅,喜交名士,通诗词,晓音律,主编《全唐诗》,有《楝亭诗钞》八卷、《诗钞别集》四卷、《词钞》一卷、《词钞别集》一卷、《文钞》一卷传世。原配顾氏,早卒,后娶李煦父李士祯族弟李月桂之女李氏。

曹寅家族共有四人担任过江宁织造一职,其实就是为宫廷供应丝织品并采办各种御用物品的皇商,曹寅还以包衣家臣的身份领取内务府帑银行商。但曹家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康熙晚期皇子争储的斗争中,曹家曾多次保举八阿哥胤禩担任太子,惹怒了当时的四阿哥雍正,所以在雍正上台之后,马上就收拾了曹家,曾繁盛一时的曹家彻底土崩瓦解。 [1]  

   


主要事迹

编辑

 播报

   


家族情况



曹寅《楝亭诗钞》
曹寅《楝亭诗钞》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被认定犯了大罪,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帝的家奴。这时曹寅的父亲曹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内廷”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曹玺在这种地方当差,他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皇家的人接触,取得他们的喜欢和信任。在三年以后,康熙皇帝出生。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后,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曹玺的妻夫人孙氏,阿济格门下包衣, 被选为康熙的保姆。从此,曹家与皇帝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 [2]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正担任内务府营缮司郎中的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里和朝廷官用的绸缎布匹,以及皇帝临时交给的差使,充任皇帝的耳目。

由于曹玺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对他更加宠信,又赏蟒袍,又赠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康熙二十三年,曹玺“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康熙南巡至江宁时(今天的南京),亲自到织造署慰问曹玺的家属,还特派了内大臣去祭奠他。

曹玺的儿子曹寅,17岁时就当上康熙的侍卫,深得康熙赏识。

康熙二十九年,他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又调任江宁织造。从此,曹寅和他的儿子曹颙、嗣子曹頫连任江宁织造近40年。

曹寅有两个女儿,萧奭《永宪录续编》载:“寅,字子清......母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长女嫁平郡王纳尔素为妃;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次女嫁某蒙古王子为妃。 [3]  

   


仕途经历



曹寅书法
曹寅书法(7张)



青年时代的曹寅文武双全、博学多能而又风姿英绝,二十多岁时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清代初期,御前侍卫和佐领都是十分荣耀的职务,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乃皇帝自将之军,曹寅能任此要职,显然是康熙对这位文武全才的伴读特加关照的结果。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年)六月,曹寅的父亲、时任江宁织造的曹玺在任上病逝。“是年冬,天子东巡抵江宁,特遣致祭;又奉旨以长子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年)四月,曹寅被康熙提拔为苏州织造;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年)十一月,调江宁织造。其所遗苏州织造一缺,由其内兄李煦(时为畅春园总管)接替。

曹寅一生两任织造,任内连续五次承办康熙南巡接驾大典(四次南京接驾,一次扬州接驾),其实际工作范围远远超过了其职务规定,所受到的信任与器重也超出地方督抚。

   


贩铜

清朝内务府包衣经商是常事,他们都是有品级的内廷官,既然是天子家臣,就有为皇帝内帑创收的责任。曹寅以广储司员外郎之职长期主持江宁织造署事务,清朝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直接给皇帝进呈奏折,但他身居五品时,呈送的奏折就比那些二三品的封疆大吏更多,康熙还鼓励他多多益善。

康熙四十年前后,曹寅注意到贩铜是个好买卖,就拟了一份奏折,说自己也想参与此行,可以给内务府创收,但贩铜需要大笔资金,所以想从内务府借十万两银子。康熙看过这道折子,立即准奏。随后好几家内务府世家也闻到这里面的肉香,都来抢食,争相压价竞争。曹寅贩铜逐渐亏本,他又拟写奏折,找了一个丝毫经不住推敲的借口,说自己不想干了,康熙还是当即准奏,连亏损的本钱都不追究。

   


皇商

在曹寅这个例子里,他张口就跟皇帝借钱,这是衡量内务府官商阶层的一个关键性标志。包衣也好,投充晋商也好,能借出皇帑,就意味着他已经得到了皇室的信任,借出的皇帑越多,说明和皇室的关系越密切。毕竟后者觉得前者确有赚钱的本事,才会大手笔掏钱投资,哪怕前者没钱都可以借给他钱。官僚商人混到可以拿着皇帝的钱做生意的地步,才敢说自己真正成了“皇商”。

   


文化活动

曹寅喜好文艺,又爱好藏书,他精通诗词、戏曲和书法,他的代表作有《楝亭诗钞》《楝亭词钞》等 。曹寅深厚的文化教养和广泛的文化活动,营造了曹家的文化艺术氛围。此时的曹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曹寅奉旨总理扬州书局,负责校刊《全唐诗》,次年九月刊毕试印,“进呈御览”。康熙皇帝于四十六年四月亲撰序文,五十年三月正式出版。五十一年三月,曹寅又奉旨刊刻《佩文韵府》,且亲至扬州天宁寺料理刻工。

朱淡文在其著作中指出,种种历史文献证实,曹寅与明遗民及江南上层知识分子之诗酒流连决不能仅以文人积习视之,亦决非曹寅个人之礼贤下士所能涵盖。此乃康熙皇帝笼络南方士子、磨灭其反清意识的政治决策,曹寅等人则为具体实施之臣僚而已。康熙十七年正月,圣祖皇帝下诏于明春举行博学鸿儒科考试。曹寅当时二十三岁,在京任銮仪卫治仪正,曾参与考试接待事宜,与各省著名学者傅山、顾景星、邵长蘅、李因笃、汪琬、陈维崧、施闰章、阎若璩、尤侗、朱彝尊、姜宸英、毛奇龄、毛际可等人都建立了较深的感情和友谊,其中大多数人在曹寅任织造之后仍与其保持密切联系。康熙二十三年五月,曹玺去世,曹寅南下奔丧,在江宁逗留一年,与一些遗民有密切交往。由于曹寅风流儒雅,文才华瞻,又是明遗民顾景星之甥,因而在南北两地都受到推崇,很快为遗民和汉族上层知识分子认同。曹寅任织造之后,与江南人士的交游更加广泛。有人统计,与曹寅有诗文交往者约二百人,其中有当时极有影响的知名人士。由于曹寅在江南二十多年认真执行康熙皇帝的既定政策,曹寅成为主持东南风雅、众望所归的人物,在江南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

   


病逝扬州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于二月进京述职,携长子曹颙南返。六月,奉康熙之命自江宁赴扬州主持开刻《佩文韵府》。七月,患风寒之病,继而转成疟疾,李煦向康熙上奏曹寅病情。康熙对曹寅的病情非常重视,立即批复:“你奏得很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下面,康熙还写了满文,是金鸡纳霜的满文译音,并非常仔细地加以说明:“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但曹寅运气不佳,药送到前,已病逝于扬州。 [4]  
李煦奏折上说:弥留之际,核算出亏空库银二十三万两,而且曹寅已经没有资产可以补上,“身虽死而目未暝”。 [3]  

曹寅死后,康熙为保全曹家的江南家产,免遭搬迁的损毁,特命曹寅之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两年后曹颙病故,康熙又亲自主持将曹寅的四侄曹頫过继过来,接任了江宁织造的职务。同时康熙又让曹寅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代补齐曹寅生前的亏空。

   


子孙获罪

由于曹寅的日用排场,应酬送礼,特别是康熙五次南巡的接驾等等,在经济上给曹寅造成了巨额的亏空,甚至可以说,曹寅已经给曹家种下了衰败的祸根。

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六(公元1709年),两江总督噶礼参奏曹寅,密报康熙说,曹寅和李煦亏欠公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噶礼要求公开弹劾曹寅,康熙没有批准。但事关重大,康熙不得不私下谆谆告诫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必须设法补上亏空。但曹寅面对茫茫债海,已经无法弥补,也没有能力挽回局面。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康熙只好再次做安排。让李煦代为补还。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才总算把这笔账补上。

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到了曹頫这一辈,就疏远、淡漠了许多。康熙曾经明确对曹頫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頫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内务府奏请康熙,严令李煦、曹頫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决然不同了。

雍正上台以后,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他一再表示:我不能再像父皇那样宽容了,凡亏空钱粮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仅雍正元年,被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与曹家既是亲戚又患难与共的苏州织造李煦,也因亏空获罪,被革职抄家。

但一开始雍正并没有把曹家与李煦一起治罪,而是允许他将亏空分三年还完。曹頫自身的亏空尚未补完,又增加了曹寅遗留的亏空,只好多方求人托人。雍正为防止有人吓唬敲诈曹頫,特地向曹頫下达指示:乱跑门路,交结他人,只能拖累自己,瞎费心思力气买祸受;主意要拿定,安分守己,不要乱来,否则坏朕名声,就要重重处分,怡亲王也救不了你!雍正皇帝的这个朱批特谕,说明他对曹頫还是出于好意的。

雍正六年(1728年),曹寅嗣子曹頫终因经济亏空、骚扰驿站、转移财产等罪革职抄家,两手空空迁回北京老宅。此后,家族迅速败落。乾隆年间,曹家子孙流散。

   


藏书之家

清著名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幼清,一字楝亭,号荔轩、雪樵。祖籍汉军正白旗,世居沈阳。官通政使、江宁织造。因在家门外,种植楝树数株,建一小亭,名为“楝亭”,以为藏书赏画之处。后官任江宁织造。从政之余,以校勘、购书为乐事,往来于书肆间。所藏书宋元版本较多,校勘亦精。曾和朱彝尊来往过密,李文藻称“曝书亭之书,楝亭皆抄有副本”,如宋乐史《太平寰宇记》200卷、宋赵孟奎《分门纂类唐歌诗》100卷、魏鹤山《毛诗要义》、《楼攻媿文集》等。编撰有家藏书目《楝亭书目》8册16卷,著录图书3287种,抄本、内府刊本甚多,仅“说部类”就有469种。刻《音韵》5种及《楝亭藏书》12种。所校刊的古书甚为精美,如顾景星《白茅堂全集》,施闰章《学余堂文集》《诗集》《全唐诗》900卷等,抄本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等。章学诚说,曹寅刻古书十五种,世称“曹楝亭本”。藏书印有“千山曹氏家藏”、“楝亭曹氏藏书”、“子孙保之”、“平滦世家”等。著有《楝亭诗词抄》《诗抄别集》《词抄》《楝亭图咏》等。 [5]  

   


身份矛盾



曹寅刊刻的《全唐诗》
曹寅刊刻的《全唐诗》
内务府包衣是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人群,曹寅是其典型代表,他的身上充满矛盾。他是汉族,又是旗人;是奴隶,又是官员。就是在官员中他的身份也难以确定,满官认他为汉人,汉官认他为满人。他所担任的职务虽是最能捞钱的肥差,却又为正途出身的汉族官员所不齿。他若是像大量内务府人一样,没有什么文化,唯以捞钱为能事倒也罢了,可他同时又是学富五车的人物,是诗人、戏剧家、藏书家、出版家。他不能不为这种身份的不确定、灵魂的无归属而苦恼。曹寅坐轿出门总是低头看书,从不抬头,表面上,他说是为了避免官民向他行礼,实际上与这种矛盾的心态大有关联。他在写给丰润兄长曹鋡的诗中言到:“枣梨欢罄头将雪,身世悲深麦亦秋。人群往往避僚友,就中唯感赋登楼。”很形象地写出了他的这种苦闷。他活得风光又凄苦,体面又卑微,他是在历史的夹缝中生存的边缘人,他在历史的夹缝中歌吟,他的诗便在沉雄朴厚之中时时带有若隐若显、挥之不去的悲哀。若问曹寅诗歌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就是这种欲说还休的悲凉。在旧文学中,这是一种独特人物发出的独特声音,是瞬间繁华与无常命运合奏的音响,曹寅本人也因此成为独特的典型人物。 [6]  
   


主要作品

编辑

 播报



曹寅刊刻的《录鬼簿》
曹寅刊刻的《录鬼簿》
曹寅,工诗词,善书,著有《楝亭诗钞》《楝亭书目》《词钞》《诗别钞》《文钞》《后琵琶》等。 [6]  
奉旨主持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又汇刻前人文字为音韵书《楝亭五种》,包括《类编》十五卷、《集韵》十卷、《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重修广韵》五卷、《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五卷;刊秘书十二种为艺文杂著《楝亭十二种》,包括《梅苑》《声画集》《法书考》《琴史》《墨经》《砚笺》《千家诗》《禁扁》《钓矶立谈》《都城纪胜》《糖霜谱》《录鬼簿》。 [7]  

   


红楼相关

编辑

 播报

   


雪芹祖父

曹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祖父,因而在红学中备受关注。可以说没有曹寅就没有《红楼梦》,一方面曹寅的亏空成为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转折点,这一转折过程为《红楼梦》提供了故事背景和素材,另一方面曹寅的文学气质以及他为曹家营造的文化氛围,感染和熏陶着他的子孙们,这为《红楼梦》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  

《红楼梦》中感人至深的黛玉葬花情节正是源自于曹寅的葬花诗。曹寅的《楝亭诗钞》有两首葬花诗,一首是《题柳村墨杏花图》:“勾吴春色自藞苴,多少清霜点鬓华。省识女郎全疋袖,百年孤冢葬桃花。”另一首是《题王髯月下杏花图》:“墙头马上纷无数,望去新红第几家。前日故巢来燕子,同时春雨葬梅花。” [9]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载:“康熙间,曹楝亭(曹寅)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楝亭"是曹寅的号,袁枚做过江宁知县,他知道曹寅出门爱带本书,可见袁枚对曹家是非常熟悉的。袁枚称是曹寅的儿子雪芹写了《红楼梦》,而且他还专门介绍“雪芹"是谁,“雪芹者,曹楝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胡适先生据此考证出了《红楼梦》源自于曹家的真实故事,“甄家与贾家都是曹家”,作者是曹寅之孙曹雪芹。 [8]   [10]  
   


贾政原型

曹寅是《红楼梦》中贾政的人物原型。由于《红楼梦》以曹家为背景,胡适称:“书中的贾府与甄府都是曹雪芹家的影子。”曹寅及其子女也被写到了《红楼梦》里,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认为,曹寅的嗣子曹頫是贾政的原型,曹寅是贾代善的原型,然而曹頫在获罪抄家时刚刚三十岁出头,与贾政年过半百的形象并不符合,同时元、迎、探、惜等其他人物原型也存在着辈分错位的现象,因而当代红学多认为曹寅是贾政的原型,包括胡适自己也称元妃的原型是曹寅的长女。根据史料记载,曹家与贾家人物有着极高的对应关系:

曹寅的的父亲曹玺是一品大员,母亲孙氏是一品夫人,老年守寡;贾政的父亲贾代善也是一品大员,母亲史氏是一品夫人,老年守寡。曹寅的长子早丧,留下一个遗腹子曹雪芹,曹家被抄时曹雪芹十三岁。贾政的长子也早丧,留下一个遗腹子贾兰,贾家被抄时贾兰十三岁。曹寅有两个当王妃的女儿,次女远嫁。贾政也有两个当王妃的女儿,次女远嫁。

曹寅造过船,赈过灾,晚年名利大灰,脂砚斋透露他曾做过江宁织造,曾带曹頫赴扬州出外差。贾政也造过船,赈过灾,晚年名利大灰,脂砚斋透露他曾做过江宁织造,曾带贾宝玉赴外地出外差。曹寅决定过江宁府(也称应天府)知府的命运,救过知府陈鹏年的命。贾政也决定过应天府知府的命运,提携贾雨村当了应天府知府。

曹寅有位居官多年的大舅子李煦,因亏空罢官而落败,死于流放中,结局悲惨;贾政也有位居官多年的大舅子王子腾,因亏空罢官而落败,死于路途中,结局悲惨。

曹寅的表弟即母亲孙氏的侄子孙文成1705年出任杭州织造,曹家被抄后,孙文成被罢官;贾政的表弟即贾母史氏的侄子史鼐“迁委外省大员”,贾家被抄后,史鼐也被罢官。

曹寅的岳父即李煦的父亲李士桢曾出任东南沿海的浙江布政使、福建布政使、广东巡抚等职,海外贸易由其管辖;贾政的岳父即王子腾的父亲管着“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

曹寅曾在坐船路过毘陵驿(江苏常州)时遇到下雪,作《毘陵舟中雪霁》一诗;贾政也曾在坐船路过毘陵驿时遇到下雪。

尤其重要的是,曹寅为迎接康熙南巡营建了成为大观园原型的西园,后来被袁枚买下,改称随园,故而袁枚说:“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最初园中有一小轩叫西轩,西园建好后,遂将其命名为西轩。曹寅在诗文中对园有很多描写,如《月上归至西轩》《蓼斋过西轩拈闲字》《留别西轩》《题西轩竹,得幽字》《阻风寄西轩诸友》《和安节咏西轩竹》:“眼见去年笋,耳添清夜音”,“ 还记西轩昔游”,“山谷松阴冷……来往西轩复整”,“老石盘陀,空廊窈窕,几人来宿西轩。......山花山鸟,皆得最初禅。”。 [3]   [9]   [11]  

   


刻书之功

编辑

 播报

清朝时轰动朝野的《全唐诗》《佩文韵府》和《全唐文》三部古籍巨著,分别于康熙、嘉庆年间在扬州刊刻而成。市档案局清史工程中整理抢救出的《清宫扬州御档选编》不少奏折,描绘了当年扬州刷印业高度发达的盛景。

青岛市档案局副局长、文史专家魏怡勤经过对“御档”精心研究,向记者解读了这三部古籍巨著在扬州校刻的全过程。

扬州诗局为何设于天宁寺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寅,在扬州创办了一个大规模的编校出版机构——“扬州诗局”,奉旨校刻《全唐诗》。“扬州诗局”就设在扬州天宁寺里面。

康熙四十四年的三月十九日,“上发《全唐诗》一部,命江宁织造曹寅校刊,以翰林彭定求等九人分校。”曹寅奉旨后,即积极着手筹备。当年至次年期间,曹寅所上的奏折很多内容与刊刻《全唐诗》有关。

据史料称,曹寅把“扬州诗局”设在天宁寺里,是因为天宁寺内就有他的的行署,属于任职时的房产,而且10多年前孔尚任曾住在天宁寺东廊待漏馆。这样既不用出去另找房子,也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校刊《全唐诗》的质量,加快校刊《全唐诗》的速度。

《全唐诗》究竟何时开刻

《全唐诗》开刻时间问题一直有争论,而清宫扬州御档的解密,使这个历史疑团迎刃而解。

据《清宫扬州御档选编》载,曹寅四十四年(1705)五月初一日折云:“恭蒙谕旨刊刻《全唐诗集》,命词臣彭定求等九员校刊。臣寅已行文,期于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局……”可以看出,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刊刻《全唐诗》书局,但校刊工作并未完全开展。

另从其他档案资料可以看到,编校词臣是陆续到位的。曹寅于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的奏折:“校刊全唐诗,现今镂刻已成者,臣先将唐太宗及高、岑、王、孟肆家刷印,装潢一样贰部进呈。其纸张之厚薄,本头之高下,伏候钦定,俾臣知所遵行。”康熙帝朱批:“知道了。样本都改过发回。”

《全唐诗》大规模的刊印工作自此开始。扬州诗局进入刊刻工作的高峰期,实际上是在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以后。

《全唐诗》何时刊印完毕

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曹寅多次上奏康熙,请示刊刻事宜。康熙四十五年(1706)二月二十八日的奏折说:“又诗局翰林官等,校修唐诗,今年可以竣事。”到了七月初一奏折:“遵旨校刊全唐诗集,目下刊刻只剩五百余页,大约本月内可以刻完,八月内校对错字毕,即可全本进呈。共计有十二套,除春间所进二套外,又校对得六套,谨装订进呈御览,伏求圣训俯鉴错误,指示臣等,使得刊改归正,以成一代之书。”康熙帝朱批:“刻的书甚好,等细细看完序文,完时即打发去。”至此,《全唐诗》的校刻工作已接近尾声。

康熙四十五年九月十五日奏折:“今有刻对完全唐诗九十套,进呈御览。其余俱已刻完,月内对完,即行刷印进呈,合并奏闻。”《进全唐诗表》说:“于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书成,谨装潢成帙,进呈圣览者。”

康熙四十六年(1707)四月十六日(5月17日,康熙《御制全唐诗序》写成颁发,补刻诗序,冠式书前。《全唐诗》的刊印工作即全部结束。

刊印速度和质量如何

今本《全唐诗》900卷计9814页,除去先前所试刻少部分外,平均每月刊刻在1000页以上,这个速度在雕版印刷时代是相当快的。

从奏折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全唐诗》异常重视写刻质量。

曹寅上奏康熙时说:“臣细计书写之人,一样笔迹者甚是难得,仅择其相近者,令其习成一家,再为缮写,因此迟误,一年之间恐不能竣工。”当时正流行软字精刻风尚,曹寅于康熙四十四年七月专门召集文人训练名手缮写和雕刻《全唐诗》,《全唐诗》字体借鉴欧体、赵体风格,秀丽、俊逸且900卷前后字体几近一致,因为字体风格独特、印刷精美、校勘谨严,也为其成为清代雕版史上的典范之作奠定基础。

曹寅何时何因去世

为了更好地昭示自己的文治武功,玄烨又于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命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孙文成等,于扬州开刻《佩文韵府》。之所以把刊刻地定在扬州,恐与曹寅曾在扬州校刻《全唐诗》,所刻书令康熙十分满意有关。

曹寅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初三日(5月7日)奏折称:“《佩文韵府》已于三月十七日(4月22日)开工刊刻。”此则奏折十分清楚地表明了《佩文韵府》在扬州开刻的准确日期。

至于刊竣的日期,我们可以从档案书籍中找到答案。据《清宫扬州御档选编》载,李煦在“奏为御颁佩文韵府在扬州刊刻公竣装箱进呈等请旨事”一折中称:“窃臣与曹寅、孙文成奉旨在扬州刊刻御颁《佩文韵府》一书,今已工竣。谨将连四纸刷订十部,将乐纸刷订十部,共装二十箱,恭进呈样。再连四纸应刷钉若干部,将乐纸应刷钉若干部。”

此奏折还说明《佩文韵府》的雕印任务是曹、李、孙三人共同奉旨承办的,书局的初期刊刻工作由曹寅主持,但不久曹寅病故。李煦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十八日(8月19日)奏曰:“江宁织造曹寅于六月十六日(7月19日)自江宁来扬州书局料理刻工,于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卧病数日,转而成癯,虽服药调理,日渐虚弱。”七月二十三日又上奏:“曹寅七月初一日(8月2日)感受风寒,辗转成癯,竞成不起之症,于七月二十三日(8月24日)辰时身故。”

曹寅未能主持工作至《佩文韵府》完工,曹寅卒后,李煦主持刊刻工作,直至竣工。

实际上,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九月初十日全书已刻完,康熙在看完样本后,朱批道:“此书刻得好的极处。”至此,《佩文韵府》的刊刻工作全部结束。

《佩文韵府》自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二月在京开编,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在扬开刻,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九月刊竣,前后历时近十年。

《全唐文》为何称“扬州官本”

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80年后,嘉庆皇帝也用其曾祖的办法,命当地官员阿克当阿,在扬州刊刻《全唐文》等内府古籍。

与《全唐诗》相比,《全唐文》投入了更多的编撰力量。先后参与编撰者近百人,其中既有词章名家法式善、周之琦、秦恩复等,又有渊博学者阮元、徐松、胡承珙等。该书编成后,即颁发扬州,由阿克当阿等人负责校刻,嘉庆二十四年(1819)刻成,此即后人所称的“扬州官本”。

翻阅《清宫扬州御档选编》,收录有关《全唐文》的奏折计三则,其中《奏为校刊钦定全唐文告成奉旨赏还顶戴谢恩事》一折,除了让我们知道嘉庆帝对刊成的《全唐文》非常满意之外,还得知另一件事:阿克当阿和苏楞额二官员因刊刻《全唐文》有功,嘉庆帝赏还了两人的顶戴,官复原职。 [12]  

   


相关论著

编辑

 播报



《曹寅与康熙》
《曹寅与康熙》 [13]  
书名
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

基本信息

责任者: (美)史景迁著;陈引驰等译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05

ISBN: 7-80661-480-X

页数: 352页

分类号: K827

主题关键词: 综合康熙帝(1654~1722)-生平事迹;曹寅(1658~1712)-生平事迹 [13]  

   


影视形象

编辑

 播报

2006年《康熙秘史》是安饰曹寅。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词条图片
词条图片(6)




概述图册
概述图册(2)




曹寅书法
曹寅书法(7)






分享你的世界
查看更多 




 4  


此人的母亲是康熙乳母,这个人不是曹寅,而是“史湘云”的祖父







少读红楼 匠心计划创作者,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 66  


如果不是皇帝出尔反尔,四大名著中就不会有《红楼梦》







老黄说史


 209  


康熙六次下江南四次住曹寅家里 终于把他家吃空了







勇哥读史 优质创作者


 130  


康熙为曹雪芹祖父弥补亏空,真的是因为关系好嘛?







历史百家争鸣 优质创作者



 85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情报员”?







写乎 作家,优质创作者




1/2
参考资料1.    清朝一家族,康熙说“只要大清在,保你百年荣华”,结果雍正一登基就被抄家!  .搜狐网[引用日期2019-01-04]
2.    一家族深受康熙帝器重,后人写出一传世巨著,雍正上台后立即抄家  .搜狐网[引用日期2019-01-04]
3.    《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5年版
4.    国家档案局、北大举办“丝绸之路”展,首次公布俄绘康熙画像  .新浪[引用日期2019-10-18]
5.    李玉安 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6.    在夹缝中歌吟的诗人曹寅  .新华网.2008-12-26[引用日期2014-01-17]
7.    精美的扬州雕版刻本  .网易新闻.2010-12-14[引用日期2014-01-17]
8.    红楼梦考证  . 国学导航-红学[引用日期2018-10-27]
9.    曹寅.栋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    袁枚.随园诗话:凤凰出版社,2009



展开全部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窦秀艳.    清代刻书家曹寅.  《 WanFang 》 , 2001
  窦秀艳.    清代刻书家曹寅.  《 CNKI 》 , 2001
  高兴璠.    清代文化名人曹寅.  《 cnki 》 , 2005
  李博.    曹寅词研究.  《 吉林师范大学 》 , 年
  卢茂村.    曹寅《尊胜院碑记》.  《 CNKI 》 , 1984

查看全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7 22:22 , Processed in 0.0653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