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昂奉旨编定《王安石集》考 汤江浩 作者简介 : 汤江浩 1965 年生 ,男 ,湖北仙桃人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唐宋文学。 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 ,中华书局 ,1965 年。 ②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一 ,中华书局 ,1980 年。 ③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年。 ④ 汪藻《浮溪集》卷二一 ,四部丛刊本。 摘 要 :本文通过考察薛昂生平、仕历 ,对薛昂与王安石的交往、薛昂的人品与学术倾向作了较全面的 探讨 ,并重点对薛昂与王棣奉旨编次王安石集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考辨。 关键词 :薛昂 王安石集 生平 交往 历来对于薛昂编纂王安石集 ,颇有异说。其 一 ,关于薛昂是否编纂成书的问题。《四库全书 总目提要》卷一五三于《临川集》条下有云“: 叶梦 得《石林诗话》又称 :‘蔡天启称荆公尝作诗 ,得 ‘青山扪虱坐 ,黄鸟挟书眠’,自谓不减杜诗 ,然不 能举全篇。薛肇明被旨编公集 ,遍求之 ,终莫 得。’肇明为薛昂字。是昂亦曾奉诏编定其集。 顾蔡絛与昂同时 ,而并未言及。次山序中亦只举 闽、浙本而不称别有敕定之书 ,其殆为之未成 与。”①即认为薛昂编王集可能并未成书。余嘉 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一于《临川集》条下引杨 仲良《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四载徽宗重 和元年(1118) 六月壬申门下侍郎薛昂奏 “: 承诏 编集王安石遗文 ,乞更不置局 ,止就臣府编集 ,差 检阅文字官三员。从之。”故余氏称 :“昂既承诏 编集 ,又已奏置官属 ,时方承平无事 ,下距靖康之 难犹将十年 ,何至为之不成 ?”余氏又举魏了翁 《鹤山大全集》卷五一所载《临川诗注序》所云 : “国朝列局修书 ,(中略) 臣下之文 ,鲜得列焉。时 惟临川王公遗文 ,获与编定。薛肇明诸人实董其 事。”进而推断云“: 然则昂等所编集 ,非为之而未 成 ,乃已成之后 ,旋复散落耳。”②其二 ,关于薛昂 所编王集的优劣评价问题。据魏了翁《序》所称 , 世以薛本为善 ,而以当时传抄俗本为劣。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临川集”条下有云 “: 薛 肇明即薛昂 ,徽宗时以迎合蔡京执政 ,此小人而 无学者。虽出入介甫门下 ,其编次庸有当乎 ?”③ 即对薛本最善之说提出了怀疑。 要澄清这些分歧 ,我们必须对薛昂生平、仕 历有更深入的了解。《宋史 ·薛昂传》(卷三五 二) 十分简略 ,文字仅有十行。除简述其官历外 , 尽载其不学无术、谄事蔡京之笑料。缺载其生 卒、享年。故先推考其生卒年如下 : 汪藻《浮溪集》卷二一有《祭薛大资文》④ ,我 们认为即祭薛昂文。大资 ,即资政殿大学士的省 称。《宋史 ·薛昂传》称薛之仕历有云 “: 授彰化 军节度使、祐神观使 ,改特进 ,充资政殿大学士、 知应天府。”《浮溪集》卷二三又有《为人谢薛昂大 38
文献天地 资启》,卷五有《代薛左丞谢除门下侍郎表》《、代 薛昂门下谢本省书成回授二子转官表》,皆可证 汪藻与薛昂关系密切《, 浮溪集》卷二一《祭薛大 资文》必祭薛昂无疑。祭文称薛昂卒时“寿且八 十”。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蓬左文库李壁注本 卷四二于《与薛肇明奕棋赌梅花诗输一首》题下 李注云 :“肇明 ,薛昂也。杭州人 ,没于绍兴四 年。”此条注文尤为可贵。①据此 ,可推证薛昂约 生于 嘉 祐 元 年 ( 1056 ) 左 右 , 卒 于 绍 兴 四 年 (1134) 。其次 ,我们对薛昂与王安石的交往稍作考 述。据《宋史》本传 ,薛昂为元丰八年 (1085) 进 士。故薛昂与王安石的交往 ,当主要在元丰八年 以前。安石集中今有《与薛肇明奕棋赌梅花诗输 一首》《、又代薛秀才一首》《、偿薛肇明秀才桤木》 等三诗。前二诗乃同时作。第一诗云“华发寻春 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培堆”,当是安石自谓。时薛 昂年不及三十 ,不应称华发。第二诗云“故将明 艳凌霜雪 ,未怕青腰玉女嗔”,颇见风情 ,始是代 薛昂口吻。可知安石与薛昂对弈赌诗 ,二人皆一 胜一负 ,故安石自作一首 ,又代薛昂一首。《偿薛 肇明秀才桤木》诗云 “: 濯锦江边木有桤 ,小园封 植伫华滋。”则是薛昂为安石觅来桤木苗 ,安石赋 诗为谢。安石诗中还有《蒋山手种松》“: 青青石 上岁寒枝 ,一寸庵前手自移。”《耿天骘许浪山梅 见寄》“: 闻有名花即漫栽 ,殷勤准拟故人来。”《与 天骘宿清凉寺》“: 野馆萧条无准拟 ,与君对植浪 山梅。”可见安石营半山园前后对营栽花木颇有 兴趣。半山园营建的时间 ,学者一般认为在元丰 二年春 ②。半山园舍为寺院 ,时在元丰七年六月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六载元丰七年六月 : “戊子 ,集禧观使王安石请以所居江宁府上元县 园屋为僧寺 ,乞赐名额。从之 ,以报宁禅院为 额。”载述甚明。故安石种梅、种桤的时间当在元 丰二、三、四年间 1079--1081,故与薛昂交往的时间也当在此 段时期。 李壁于《与薛肇明奕棋赌梅花诗输一首》诗 后注云“: 吴曾《漫录》:荆公在钟山下棋 ,时薛门 下与焉 ,赌梅花诗一首 ,薛败而不善诗 ,荆公为代 作。今集中所谓薛秀才是也。薛既宦达 ,出知金 陵 ,或者嘲以诗曰 :好笑当年薛乞儿 ,荆公坐上赌 梅诗。而今又向江东去 ,奉劝先生莫下棋。薛书 名似丐字 ,故人有乞儿之说。向来多谓此诗韩子 苍作 ,非也。昂赋蔡京君臣庆会诗 :逢时可谓真 千载 ,拜赐应须更万回。时谓之薛万回。据此则 昂不能诗 ,可知矣。荆公代作梅诗 ,亦所以诲之 也。”所引《漫录》文字 ,不见今本《能改斋漫录》正 文 ,虽是嘲弄薛昂 ,但亦非毫无根据。《宋诗纪 事》卷二九收薛昂诗一首 ,其小传后亦附此二事 , 以下棋事出自《能改斋漫录》,赋蔡京君臣庆会诗 出自罗志仁《姑苏笔记》。又洪迈《夷坚丙志》卷 一九“薛秀才”条亦载荆公代薛昂作咏梅诗事 ,并 载他人改王智兴诗讥笑薛昂 ,托为韩子苍改 ,韩 坐罢知分宁县。通过上引诸条笔记皆可说明薛 昂不善为诗 ,并屡为时人讥笑、嘲弄。 李壁于赌棋诗题下注有云“: 臣僚尝言其‘以 腐儒之学 ,党附蔡京 ,致位近弼 ,当政和宣和间 , 朝廷大事一无建明 ,专务谄谀 ,同恶相济。’观此 诗 ,则昂早从介甫 ,后为京所引 ,有自来矣。”在此 实对安石与其交往提出了批评。李壁所引臣僚 之言 ,乃节录张纲《缴薛昂复官恩泽词头状》③。 薛昂卒 ,家人上遗表 ,依惯例当复官并录用其后 , 时已下圣旨 ,张纲坚决反对此举 ,故上此状。 前引汪藻《浮溪集》卷二一《祭薛大资文》云 : “呜呼 ,惟公道学 ,得之钟山 ,如郢垩鼻 ,挥斤者 般。坐振声誉 ,雷惊瀑潺。”则对薛昂与王安石的 交往给予了正面评价。《浮溪集》亦有代薛昂所 为文两篇 ,似可从侧面证明薛昂不擅诗文。其 实 ,宋代文人、学者不善诗文的 ,也并不少见 ,薛 昂之所以为人鄙薄 ,主要原因在于被视为蔡卞、 蔡京之党。 《宋史》薛昂本传完全持否定态度。吴曾《能39 ①②③ 《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四二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蓬左文库本 ,1993 年。 参见洪本健《宋文六大家活动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第 281 页 ;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陕西 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第 256 页。 张纲《华阳集》卷一七 ,四部丛刊本。
中国典籍与文化 改斋漫录》卷一二云“: 崇宁初 ,薛门下为司成 ,士 人程文有用史记、西汉语者 ,薛辄黜落。元符中 , 尝上殿乞罢史学。建炎初 ,言章谓薛为蔡元长私 讳其名。薛尝对客语 ,误及蔡京 ,即自批箠其 口。”①此节皆采入《宋史》本传 ,且演绎为 “: 至举 家为京讳 ,或误及之 ,辄加笞责。昂尝误及 ,即自 批其口。”显然有所增饰。沈钦韩《王荆公诗集李 壁注勘误补正》卷四引《尊尧集》有云“: 昂为太学 博士 ,上殿 ,乞罢讲筵讲史 ,而专读王安石《日 录》《、字说》。哲宗怒曰‘: 朕方稽考前代得失 ,薛 昂俗儒妄言 ,可不黜乎 ?’”此即吴曾所言元符中 上殿乞罢史学事。 薛昂的学术好尚可能主要倾向于王安石的 新学 ,故《宋史》本传称“昂主王氏学”。《夷坚丙 志》卷一九“薛秀才”条更称薛昂对王安石崇拜之 至“: 至祀公于家 ,言话动作率以为法。每著和御 制诗 ,亦用《字说》。”《宋史 ·艺文志》载有薛昂 《神霄宫使司法令》一部。从总体上说 ,薛昂虽非 饱学之士 ,但也可谓学有渊源。徐自明《宋宰辅 编年录》卷一二载当时制词云 “: 具官薛昂 ,直谅 多闻 ,柔嘉维则 ,学古圣人之道 ,为时儒之宗。西 掖东台 ,辟雍泮水 ,践扬滋遍 ,闻誉惟休。擢长五 兵 ,益多嘉绩。”②重和元年 (1118) 九月薛昂自门 下侍郎除彰化军节度使、祐神观使兼侍读《, 宋宰 辅编年录》卷一二所载罢职制词亦称美有加“: 具 官薛昂 ,德粹而行孚 ,量闳而识远。学通圣奥 ,会 归六籍之醇 ;文掞道华 ,度越百家之小。驾说早 宗于士类 ,输忠深简于朕知。”前引汪藻《祭薛大 资文》对其学问亦评价很高。可见宋人对薛昂学 问、人品的评价颇有云泥之别 ,其原因主要与党 争有关。钱大昕斥之为“小人而无学者”,并否定 其编次荆公集之善。显然对薛昂抱有偏见。我 们今天当超越这种简单评判。 薛昂奉旨编次王安石集 ,既见宋人文集、笔 记载述 ,又见杨仲良《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可 知编集之事不虚。但要弄清编集之结果如何 ,还 需要弄清薛昂后期的仕历。 《宋史 ·薛昂传》云 :“大观三年 (1109) 拜尚 书左丞。明年 ,请补外 ,出知江宁 ,徙河南。久 之 ,提举嵩山崇福宫。政和三年 (1113) ,蔡京复 用事 ,昂复自尚书右丞为左丞 ,迁门下侍郎。寻 请罢 ,授彰化军节度使、祐神观使 ,改特进 ,充资 政殿大学士、知应天府。”这里载叙了薛昂自大观 三年拜尚书左丞至知应天府的一段仕历 ,其间亦 有错误。今以《宋史 ·徽宗本纪》等考之。 大观四年(1110) 六月丙申 ,薛昂自尚书左丞 以资政殿学士仍中大夫出知江宁府。《经抚表》 卷四于江宁府大观四年条下载云“: 薛昂 ,六月丙 申 ,门下侍郎薛昂 (汤按 :当时尚未任门下侍郎) 知江宁府 ,寻改河南。”且又于政和二年 (1112) 条 下云“: 薛昂 ,八月 ,昂改河南。”③说明自大观四年 六月至政和二年七月 ,薛昂在江宁府任上。 《宰辅表》载政和三年 (1113) 四月己酉 :“薛 昂自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除尚书右丞。”可知自 政和二年八月至政和三年四月间 ,薛昂初在河南 府任 ,后提举嵩山崇福宫。 《宰辅表》载政和六年1116八月乙巳 :“薛昂自银 青光大夫、尚书右丞除尚书左丞。”但《徽宗本纪》 所载与此月日有异 ,称政和六年十一月戊申“: 以 侯象为中书侍郎 ,薛昂为尚书左丞。”《宋宰辅编 年录》《、续资治通鉴》皆从《宰辅表》,今亦从之。 据此 ,可知《本传》所谓“政和三年 ,蔡京复用事 , 昂复自尚书右丞为左丞 ,迁门下侍郎”,实语意含 混不清。蔡京复用事 ,乃在政和二年。政和三 年 ,薛昂复为尚书右丞 ,并非自尚书右丞为左丞。 “为左丞”“, 迁门下侍郎”,皆数年以后事 ,不可与 “政和三年”一气贯下。由以上考辨可知 ,自政和 三年四月己酉至政和六年八月乙巳 (或是年十一 月戊申) 薛昂在尚书右丞任上。 《宰辅表》载政和七年1117十二月丁巳 :“薛昂自 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左丞加特进、门下侍郎。”《徽 宗本纪》所载又与此小异 ,以是年九月甲辰 “, 以 薛昂为特进”;是年十二月丁巳 “, 以薛昂为门下 侍郎”。《徽宗本纪》所载更详 ,今从之。由此推 40 ①②③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二王瑞来校补 ,中华书局 ,1986 年。 吴廷燮《北宋经抚年表南宋制抚年表》卷 4 ,张忱石点校 ,中华书局 ,1984 年。
文献天地 知薛昂自政和六年八月乙巳至政和七年九月为 尚书左丞 ,九月甲辰加特进 ,十二月丁巳除门下 侍郎。《宰辅表》载重和元年 (1118) 九月庚寅 :“薛 昂自门下侍郎除彰化军节度使、祐神观使兼侍 读。”此次罢门下侍郎 ,实乃薛昂自请《, 宋宰辅编 年录》卷一二所载亦同。《经抚表》卷二应天府宣 和元年(1119) 下系薛昂并引《本传》及《宰辅表》 说明依据 ;又于宣和二年下系薛昂 ,三年下系薛 昂、徐处仁。可知自重和元年 (1118) 九月庚寅至 宣和三年(1121) ,薛昂先自门下侍郎除彰化军节 度使、祐神观使兼侍读 ,后改特进 ,充资政殿大学 士、知应天府。 薛昂宣和三年以后至靖康初 (1126) 之间这 段仕历《, 宋史》本传缺载。《宋史 ·徐处仁传》载 处仁因建议置裕民局事得罪蔡京“, 乃罢局 ,出处 仁知扬州。未几 ,以疾奉祠归南都。方腊为乱 , 处仁亟见留守薛昂 ,为画守战之策 , (中略) 语闻 于朝 ,起为应天尹。河北盗起 ,徙大名尹。”据吴 廷燮《北宋经抚年表》,徐处仁出知扬州在宣和元 年(1119) ,为应天府尹在宣和三年至六年三月。 据《宋史 ·徽宗本纪》,方腊事起在宣和二年十 月 ,至三年初方腊陷诸州郡 ,大胜官军 ,至四月方 为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所擒。故徐处仁往见薛昂 当在宣和二年底至三年初这数月间。薛昂向朝 廷举荐徐处仁 ,于是复起用为应天尹。应天尹与 南京留守 ,一般为知应天府者兼任。既已命徐处 仁为应天尹 ,薛昂当改任他职。我们推测薛昂此 后当在京中任闲职。 至靖康初 (1126) ,薛昂年已七十 ,已是致仕 之年 ,又以言者弹斥 ,诏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 已载《本传》。至建炎二年 (1128) 年十二月丁丑 , 因杭州军乱 ,朝廷责薛昂不请命领州事 ,责徽州 居住。《徽宗本纪》载其被谪之时 ,然不载其原 因《; 本传》载其原委 ,缺载具体时间。前引《能改 斋漫录》卷一二称“建炎初 ,言章谓薛为蔡元长私 讳其名”,亦当为建炎二年受弹事 ,可见附会蔡京 实为主要罪名。从建炎二年十二月受责至绍兴 四年(1134) 去世 ,薛昂一直责居徽州。汪藻《祭 薛大资文》称其 “: 顾敛英气 ,萍洲蓼湾。诗酒陶 写 ,渔樵往还。”多有称美。 通过上述考辨可知薛昂自政和七年 (1117) 十二月丁巳除门下侍郎 ,至重和元年 (1118) 九月 庚寅罢 ,任门下侍郎的时间实不足十个月。杨仲 良、毕沅二史所载薛昂上奏有关编集安石遗文 事 ,正在重和元年六月壬申 ,则距改官又不足三 个月。重和元年九月以后薛昂官职变更颇为频 繁 ,自重和元年九月至宣和三年 (1121) 中 ,薛昂 先除彰化军节度使、祐神观使兼侍读 ,后改特进 , 充资政殿大学士、知应天府。宣和三年以后至靖 康初所任官职已不可考。故薛昂能否在重和元 年六月至九月任门下侍郎的职任上完成王安石 文集的编纂工作 ,颇让人怀疑。《四库全书总目 提要》对薛昂编集是否完成提出疑问 ,应该说确 有值得怀疑的理由。 对薛昂编集是否完成的问题 ,我们再换一个 角度来考察。《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集部》著录 宋两浙西路转运司王珏刻元明递修本《临川先生 文集》多部 ,此书即为王安石曾孙王珏在绍兴二 十一年(1151) 初刻。该本王珏序有云 :“曾大父 之文 ,旧所刻行 ,率多舛误。政和中门下侍郎薛 公、宣和中先伯父大资 ,皆尝被旨编定。后罹兵 火 ,是书不传。比年临川、龙舒刊行 ,尚循旧本。 珏家藏不备 ,复求遗稿于薛公家 ,是正精确 ,多以 曾大父亲笔、石刻为据。其间参用众本 ,取舍尤 详。至于断缺 ,则以旧本补校足之。凡百卷 ,庶 广其传云。” 王珏《序》文提到了“政和中门下侍郎薛公” 奉旨编王集事。据前考薛昂任门下侍郎的主要 时间 ,及上奏编集事皆在重和元年 (1118) 。按政 和八年(1118) 十一月朔始改元重和元年 ,故薛昂 任门下侍郎实在政和七年十二月至政和八年九 月 ,故王珏《序》称“政和中”实不误。王珏《序》又 称“宣和中先伯父大资”也尝奉旨编定安石集。 此说不见他书记载。以一般情理而言 ,若薛昂于 重和间已新编撰王集成 ,则不至于宣和间又诏命 他人再编王集。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一 以王《序》所称“先伯父大资”为安石嗣孙王棣。 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引《长编》载徽宗政和 六年正月事称“悉缘过房孙王棣自擅”,以王棣为 过房孙 ;又引宣和四年九月诏云 “: 熙宁故事 ,悉 安石建明。今其家沦替 ,理宜表恤 ,可赐第一区 ; 41
中国典籍与文化 孙棣除显谟阁待制 ,提举万寿观。曾孙王寿、珏 并转宣义郎。”又据《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载王 棣死节后诏赠资政殿大学士 ①,正与王珏之说相 合。王珏《序》既称王棣于宣和中奉旨编定王安 石集 ,故可推定薛昂等所编王集当时尚未成书进 献。薛昂于重和元年所奏“乞更不置局 ,止就臣 府编集 ,差检阅文字官三员”,说明薛昂已于编集 事有所准备 ,但不知所求检阅文字官员中是否即 有王棣。但无论如何 ,宣和间王棣再次承旨编 集 ,一定是在薛昂的基础上展开的。故薛昂、王 棣所编安石文集实为一部。宣和与靖康相接 ,王 棣编成安石文集后 ,尚未刻版 ,即罹战乱 ,书稿于 兵火中被毁。王珏《序》文已作明确说明 “: 后罹 兵火 ,是书不传。” 王珏《序》文称王安石文集在薛昂、王棣编集 前已有刊本 ,且谓“旧所刊行 ,率多舛误”,由此推 测王集刊本不止一种。《序》中所称“比年临川、 龙舒刊行 ,尚循旧本”,学者一般以为此处所谓 “临川本”,即指绍兴十年(1140) 抚州知州事桐庐 詹大和刻本 ,据该本黄次山序引詹大和语称“: 吾 今所校本 ,仍闽、浙之故耳 ,先后失次 ,讹舛尚 多。”“龙舒本”,即指尚流传至今的《王文公文 集》,是书现存二残本 ,拼合后一百卷诗文俱全 , 只是缺失前后序跋。赵万里先生于中华书局影 印本《王文公文集》题记中指出 “: 龙舒在绍兴年 间确曾刻印王集 ,刻时还在杭本 (即指王珏刻 本) 前 ,这就是现在所见的龙舒本了。”临川本与 龙舒本实属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系统 ,王珏称 二者“尚循旧本”,可知并非指循薛昂、王棣编次 之旧。有学者怀疑詹大和本之祖本 ,或即出于 薛昂本。据前引黄次山、王珏、魏了翁诸序 ,似 无此可能。 王珏《序》称其编集时曾“复求遗稿于薛公 家”“, 至于断缺 ,则以旧本补校足之”。可知当时 薛家亦无全书 ,只有部分遗稿 ,断缺处只好以通 行旧本补足。是以余嘉锡在比较王珏刻本与詹 大和刻本后 ,指出 “: 仅有诗三首彼此不同 ,其余 竟无以大相远。然则珏所谓‘是正精确’者 ,不过 文字校勘而已。”②同时我们推测王珏于薛家所得 遗稿颇为有限。据前文考证 ,薛昂奉旨主持编次 的王安石集 ,实成于王棣之手 ,故薛昂至南渡后 能保存多少编集的草稿已成问题 ,且薛昂自靖康 初至南宋一直遭受政治上的打击 ,直到薛昂去世 许多年后状况也未改变。《宋史 ·黄潜善传》(卷 四七三) 有云 “: 高宗末年有旨 ,潜善、余深、薛昂 皆复官录后。谏官凌哲言 :深、昂朋附蔡京 ,潜善 专恣误国 ,今尽复三人恩数 ,恐政刑失平 ,忠义解 体。”高宗末年即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左右 ,薛昂 去世已近三十年 ,此时薛昂等人及其后代仍属另 类 ,为“正人君子”不容。王珏能从薛昂的后人那 里获得部分遗稿也是万幸。故我们推测王珏从 薛氏所获遗稿 ,只是部分草稿 ,而非成书 ,且数量 有限 ;对于缺失部分 ,王珏只好以旧本补足 ,而所 用旧本也一定是詹大和刻本系统 ,故二本差异 甚小。上文通过考察薛昂生平、仕历 ,对薛昂与王 安石的交往、薛昂的人品与学术倾向作了较全面 的探讨 ,并对薛昂与王棣奉旨编次王安石集的来 龙去脉进行了清理 ,大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薛昂的诗才不高 ,但学术崇尚王安石“新学”,亦 可谓学有渊源 ;薛昂为人并无显恶 ,但因党附蔡 卞、蔡京 ,受到了过分的嘲弄与谩骂 ,从他推荐徐 处仁之事来看 ,也能唯才是举 ,徐处仁即因得罪 蔡京而受贬者 ;薛昂虽首先奉诏编集王集 ,但书 当成于王安石之过继孙王棣之手 ;薛昂、王棣二 人所编之集 ,实为一集 ,书虽告成 ,却未能刊刻、 传钞 ,广布流传 ,不幸毁于战乱。南宋学者虽多 称美薛昂所编之集 ,实未见该书 ,不过相沿前代 之传说而已。 42 ①② 张铉《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 ,四库全书本。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137 页)“资政殿大学士”条云“: 正三品。 班位在文明殿学士之下、翰林学士承旨之上。”又省称大资。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一 ,引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卷二 ○有云“: (王珏本) 原书尚是绍兴旧刻 ,核之 明翻詹大和刻本 ,卷第皆同。惟挽词中少《苏少翁挽词》二首 ,集句中少《离升州作》一首 ,而多《移桃花》一首‘舍南舍北 皆种桃’云云。案此诗不似集句 ,疑当时误编入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