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2|回复: 4

被人误解的大明万历皇帝//贾母:堪称千古一帝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发表于 2022-4-13 17: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人误解的大明万历皇帝:堪称千古一帝
                                 2017-05-03 15:41:40                                                                                                                                               朱翊钧                                                                             朱载垕                                                                             朱厚熜                                                                             朱厚照                                                                             朱祐樘                                                                             朱见深                                                                             朱祁钰                                                                             朱祁镇                                                                             朱瞻基                                                                                                                                                         
  一、少年万历的烦恼
  万历皇帝人如其号,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最长的一个皇帝。而同时他也是明朝出土最早的一个皇帝,他的陵寝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掘,是新中国成立后主动发掘的唯一帝王陵,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的遗骨被付之一炬。作为皇帝,在位时间长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据说当初考古学家之所以选择发掘定陵,主要就是考虑到万历在位时间长,陵寝里的陪葬品应该比较丰富。
  此外,在位时间越长,赶上的事情也越多,承担的责任也越大,在万历统治的四十八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许多导致明朝灭亡的事件似乎都可以在万历时期找到源头,因此史学家们给万历的盖棺定论是——“明亡于万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漫长的统治带给万历的“寂寞身后事”有两个:一是开棺焚尸; 二是遗臭万年。实在是倒霉透了。
  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由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朱翊钧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经济很大的发展,是为“万历中兴”。

网络配图
  作为皇帝,万历的一言一行都有极高的道德标准,都要受到超乎常人约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任意妄为,虽然贵为皇帝,但由于缺乏自由,他的生活幸福指数,还比不上一个地主家的少爷,有时连赏赐太监、宫女的钱都拿不出来。政以后,万历并没有表现出大权独揽后的张狂与放任,仍然热爱读书学习,他命人把历代祖先的《实录》抄出副本供他阅读,又命令太监在北京城内广泛收罗各个领域新出版的图书供他阅读。
  二、明代“国嘴”
  思考越少,话就越多;修养越深,性格就越内敛。经过长期的捆绑式教育,万历的性格变得不愠不火、中规中矩、深沉内敛,应该说他是明代最“温柔”的一个皇帝,甚至有点软弱可欺。以至于他所宠爱的郑贵妃总是嘲笑他“越看越像老太太!”
  与万历的软弱忍让的情况相反,他的朝臣们正变得越来越无所畏惧,他们利用万历的软弱,不断打着各种旗号,以诤谏的名义,全方位地收拾万历,以至于万历亲政以后,仍然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种语言暴力所带来的痛苦,难以言表,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
  万历长期不上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躲避朝臣喷向他的口水。也许有人会说,皇帝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还怕朝臣抨击,杀几个不就完了?事实上,只有昏君才会滥用刑罚,像万历这样经过长期儒家经典教育的君主,是不会采用这种行为方式的。
  对于官员们来说,他们之所以无所畏惧,除了万历的放纵以外,还有机制上的根源——言官制度。
  明朝的言官主要有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御史着重监察官员和机关,属于一般监督。六科监督六部的业务,属于专业监督。一个对人,一个对事。事实上人和事是分不开的,两者在现实中没有太大的区别,两者之间也可以互相弹劾。御史巡视各地,被称为“道官”,给事中在六科办公室办公,被称为“科臣”,因此言官也被统称为“科道官”。给事中还有封驳的权力,可以否定皇帝的决策。
网络配图
  言官制度是苦心孤诣朱元璋创立的,目的就在于鼓励大臣直言进谏,以便及时纠正皇帝的错误,保障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从而确保朱家江山万世永固。朱元璋的《祖训》对后世有绝对的权威,后世的臣子们可以拿着《祖训》去敲打皇帝而不用担心受到处罚,言官们以此为恃,有恃无恐。
  明代讲究名节,许多官员不怕受罚、不惜挂冠而去,拼个鱼死网破,也要维护他们心目中的真理,而官员只要被弹劾,不论是否被冤枉,就会立即主动辞职,直到事情查清为止,以示清白。
  言官制度有助于惩恶扬善,培养讲政治、讲正气、讲名节的官场文化,孟森认为明代士气之盛,死节之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制度是好的,但是执行的时候往往走样,尤其是在执行了较长时间以后。由于人们对于名节看得过重,声誉逐渐成为一种政治资本,诤谏的动机也由单纯变得复杂,一些沽名钓誉之人,往往以诤谏为名谋取政治资本。在正德和嘉靖时期,都发生过文官集团因集体诤谏受到廷杖并有多人丧命的事件。到了万历时期,讲文明的万历帝没有像正德和嘉靖那样使用暴力让群臣闭嘴,而是采取躲避的办法,进行冷处理。
  三、无为而治
  万历十五年,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万历宣布实行“静摄”,从此不上朝。许多人认为万历长年“不朝”,是万历怠政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国事艰难的原因。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时期取得的。
  “万历三大征”指的是平定宁夏蒙古哱拜之乱、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以及抗倭援朝战争。这三场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困难重重,但最终取得完全的胜利。在君主专制的政体下,如果没有万历皇帝的运筹帷幄,就不可能决胜千里之外,可以说万历的战功远超康乾。
网络配图
  在现代社会,政府决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召开会议决策;  二是批示公文决策。对于会议,我们现在强调要开小会、开短会,涉及到的人参会,无关人员没有必要陪绑,大范围的全体会议一年也开不了几次。
  在明代,上朝就像是召开全会,人多嘴杂,并不适合问政,尤其是在口水满天飞的时期,上朝只能是给大家提供吵架的机会,对于政务的处理,没有什么益处,将其取缔,对于遏制不正之风,倒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渠道,跟今天有相通之处,也是召开小范围会议,召见相关人员或是通过公文(奏折)等渠道。
  工人喜欢把活干在明处,老板则愿意在幕后控制,万历作为明朝最大的老板,每天不上朝,改为“静摄”,其实质也是在幕后操纵。他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有制度的保证和道家理论的支撑。 应该说朱元璋在制度建设上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各项制度不仅全面,而且完善,大多数制度从维护皇权的角度看,极具合理性。以至于清朝几乎全盘照搬明朝的制度,而康乾更是对朱元璋佩服得五体投地,发出了“治隆唐宋”的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10: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  播报 编辑  讨论99+ 上传视频  



贾母,又称史老太君,贾府上下尊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是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家史氏为四大家族之一。贾母是贾府名义上的的最高统治者,她是贾赦、贾政和贾敏的母亲,贾宝玉的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是其内侄孙女。她是封建贵族的代表人物,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虽然享乐主义成了贾母生活的主旋律,但她却并不昏庸糊涂。她掌握着在家族中的威信,大礼严格,小节灵活,通权达变,惜老怜贫。同时,贾母对小辈纵容溺爱,她把孙儿孙女乃至一些亲戚里的小辈都包揽过来,关心他们的吃穿住乐。有观点认为,在原著中,贾母事实上是宝黛恋爱的“守护神",并非如八十回后续书所写以及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是破坏宝黛恋爱的罪魁祸首。 [1]  

贾母生于盛世,来到末世。续书中,为给宝玉冲喜,她与王夫人、凤姐合施掉包计,强使宝玉与薛宝钗结合,断送了宝黛爱情,扼杀了黛玉的生命, [2]  又亲身经历了贾府被抄的巨大变故,家败人散的惨痛遭遇使她伤心过甚,卧床不起,卒年八十三岁。整个贾家随之彻底败落。







人物关系


纠错






丈夫 贾代善




儿子 贾赦




女儿 贾敏




孙子 贾琏




孙子 贾珠




孙子 贾宝玉




孙女 贾元春




孙女 贾探春




外孙女 林黛玉




   

中文名贾母 别    名史太君,老太太,老祖宗 性    别女 登场作品《红楼梦》,《吴氏石头记》 生    日八月初三 [3]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金陵 信    仰三纲五常 人物身份贾府老太太 子贾赦、贾政 女贾敏等四个女儿 丈    夫贾代善 父保龄侯史公


目录

1 主要剧情
2 人物结局
3 人物关系
▪ 本族
▪ 夫家
4 人物分析
▪ 饮食变化
▪ 私房钱
▪ 成功学
5 影视形象

   


主要剧情

编辑

 播报

贾母是宁、荣二府中最高的长辈,人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史老太君”。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护官符》中的四大家族中,有一个“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贾母就是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嫁给了荣国公贾源的长子贾代善,生有贾赦、贾政两个儿子和贾敏等四个女儿。贾宝玉是她的孙子,林黛玉是她的外孙女,史湘云是她的内侄孙女。
贾母福寿双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她有满堂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重孙女、重孙媳妇孝敬她;有数不完认不清的丫环、婆子、小厮服侍她。特别是掌家的孙媳妇王熙凤千方百计地孝顺她、迎合她,使贾母尽情享乐。贾母的八十寿辰,正日子是八月初三,从七月二十八就开始在荣、宁两府齐开筵宴,直到八月初五,整整七日。热闹豪华,非往日家庆活动所比,显示了这位老夫人的尊荣。



贾母
贾母
贾母是一个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夫人。她见多识广,极具涵养。她初嫁到贾府时,正是荣国府的鼎盛之时,曾躬逢金陵接驾的盛典。她一直是荣府家政的主持人,直到年纪大了,才渐渐地不管事,交给了王夫人、王熙凤。元宵节,贾母点戏,一出《寻梦》、一出《下书》,吩咐只用箫和笙笛。同是贵夫人的薛姨妈甚为惊奇,说:“实在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过只用箫管的。”贾母却认为没什么稀奇,只是在个人讲究罢了。可见贾母对艺术的赏鉴,是很清雅脱俗的。


《红楼梦》中贾母1
《红楼梦》中贾母1(30张)



贾母对宝玉极其宠爱,把这个孙子当作“心肝”、“命根子一样”来珍视。对于贾政的严厉管教,她不以为然。宝玉不敢去见贾政,她就说“不要紧,有我呢”。贾政打宝玉后,贾母大发雷霆,当下就在要回金陵老家去。结果是贾政不得不向母亲叩头认错。所以,在贾母的庇护下,宝玉得以在大观园中与姐妹们过一段平和、安定的日子。贾母也钟爱她的外孙女林黛玉。是她让这两孩子同行同止,并在生活同等对待,使得宝玉、黛玉有了青梅竹马的情谊。



贾母
贾母

   


人物结局

编辑

 播报

续书中,贾府被抄后,贾母日夜不宁,思前想后,眼泪不干。她曾虔诚地向天祷告,保佑她的儿孙们。她拿出了自己全部的体己财物分给儿孙。没过多久,这位“生来就是为了享福”的老太太终于在忧戚中辞世,享寿八十三岁。

   


人物关系

编辑

 播报

   


本族

保龄侯史公,生贾母(即史太君,长女)、史某

保龄侯长子,生三子:史(史湘云之父,长子)、保龄侯史鼐(次子)、忠靖侯史鼎(第三子)。

   


夫家

(一)

贾太公生二子:长子宁国公贾演、次子荣国公贾源。

(注释:贾演、贾源之父,书中未交代其名,今以“贾太公”代之,不称呼他为“贾公”,是因为贾母的丈夫贾代善世称“贾公”)

(二)

1.宁国公贾演生四子:长子贾代化、其余三子不详;

2.贾代化生二子:长子贾敷(早夭)、次子贾敬;

3.贾敬生贾珍(长子)、贾惜春(长女);

4.贾珍生贾蓉(长子),贾蓉不是尤氏所生,尤氏仅是贾珍的继室;

5.贾蓉配秦可卿,秦可卿与公公贾珍关系暧昧。

(三)

1.荣国公贾源生贾代善(长子);

2.贾代善配贾母(即史太君),生贾赦(长子)、贾政(次子)、贾氏(长女)、贾氏(次女)、贾氏(第三女)、贾敏(幺女);

3.1.贾赦生贾琏(原配所生的长子)、贾琮(庶出次子)、贾迎春(庶出长女);

3.2.贾政生贾珠(王夫人所生的长子)、贾元春(王夫人所生的长女)、贾宝玉(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探春(赵姨娘所生的庶女)、贾环(赵姨娘所生的庶子);

3.3.贾敏配林如海,生林黛玉(长女)。

4.1.贾琏配王熙凤,生巧姐(长女)。

4.2.贾珠配李纨,生贾兰(长子)。

4.3贾宝玉配薛宝钗,生贾桂(长子)。

5.巧姐配王板儿(刘姥姥的外孙,王成之孙、王狗儿之子)。

   


人物分析

编辑

 播报

   


饮食变化

贾母的饮食,从两个方面,一是从口味谈起,二是从排场谈起。

首先看第十一回凤姐所说:“老太太因为晚上看着宝兄弟他们吃桃儿,老人家又嘴馋,吃了有大半个,五更天的时候就一连起来了两次,……说有好吃的要几样,还要很烂的。”这里很明白的表述了贾母的体质与饮食方向。虽然说生活在大家族里,讲求调养,但毕竟是年老之人(按此时七十岁上下),牙口和胃口大不如从前,所以吃了半个鲜果胃口就受不了。大多老年人都喜欢吃软烂食品,贾母也不例外,给宝钗过生日那一回,文中就点出了贾母“爱吃甜烂之食”。

再看贾母吃螃蟹,本来螃蟹性冷,老年人不宜多吃,所以贾母只少量尝一些,而且还要“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滚热”二字一下就把贾母的饮食理念体现出来,热酒可以抵消螃蟹的冷,让老年人胃口好受一些。要是平头百姓猴年马月也吃不上一回螃蟹,但凡吃上了,哪还顾得了这许多啊?贾母吃螃蟹不单讲究在“吃”上,更讲究在排场上,吃完还要用“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洗手”,当然这是排场问题,留到后面细说。

贾母吃的大菜里有一道“牛乳蒸羊羔”(第49回)。按照贾母所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这没见天日的所指的大概就是还在胎胞里的羊羔,听来未免有些残忍。这样的一道菜显然算是荤中之荤了,也许是平日里“饫甘餍美”多了些,贾母更偏好吃些新鲜瓜蔬,刘姥姥二进荣府所带的不过是些“豇豆、扁豆、茄子”,但贾母却说“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不光是新鲜菜蔬,贾母还喜欢吃些野味,比如“野鸡崽子汤”,贾母吃了两块儿,不仅心里很受用,还嘱咐再炸上两块,就着吃粥有味儿。另外也有“野鸡爪子”。

和大多数老人一样,贾母不喜欢吃油腻食品,丫鬟捧来的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螃蟹馅的小饺子还有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贾母都不喜欢,皱眉说:“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再如第五十四回写给贾母预备的鸭子肉粥,她都嫌荤腻,要吃些清淡的罢。按理说这鸭肉性甘凉,可以滋润五脏之阴,清虚热,有补血,养胃,生津的功效,正适合贾母这样的老年人夜间食用。但她还是想吃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要吃清淡的,连甜的也不想吃了,还抱怨“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所以勉强吃了些杏仁茶,这里所说的杏仁茶也是甜的,只不过讲究的做法是放几枚苦杏仁,以发其香,想必贾母所吃的也是如此做法。

起初说贾母“爱吃甜烂之食”,那时候的贾母大概七十岁年纪,而第五十四回不喜欢吃甜食的贾母已将近八十岁,几年时间的身体衰老自然影响改变了她的口味。如第七十六回王夫人说“那些面筋豆腐老太太又不大甚爱吃,只拣了一样椒油莼酱来”。贾母却很喜欢,说正想吃这个,显然是想就着“稀饭吃些罢了”,这个时候的贾母不仅是口味有所变化,偏好清淡,更值得注意的是饭量在减少,只吃了半碗“红稻米粥”,这是老年人身体衰老的一个很明显体现。

接下来所要说的就是贾母饮食的排场问题。

黛玉初进荣府时候第一次吃饭,看曹雪芹如何写来“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再如第四十回所表“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看看这个排场,几个人吃饭,倒要几十个人伺候呢!吃过饭,还有小丫鬟捧过茶水、漱盂来,先用茶水漱口,盥手毕,然后捧上茶来,这方是正经吃的茶。

贾母饮食排场之大,还是柳嫂子说的一针见血:“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吃到一个月现算倒好”(第61回)。

这可算讲究之极了,看这意思吃了一个月也不见得有重样的,简直成了满汉全席了。难怪薛姨妈都说“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这还不算,另外各子孙房里有好吃的还要另外孝敬一份来,这是一种规矩。第76回“贾母见自己的几色菜已摆完,另有两大捧盒内捧了几色菜来,便知是各房另外孝敬的旧规矩”。我读《红楼梦》,深刻感觉到贾母饮食排场的变迁,是与贾家衰落紧密相结合的。正如贾母所说



贾母
贾母
“上几次我就吩咐,如今可以把这些蠲了罢,你们还不听。如今比不得在先辐辏的时光了”。
有人说贾母是一个高高在上只知享受的老妇人,其实并非如此。贾母虽然身在内宅,但却比任何子嗣都清楚自己家族的处境,所以她首先从自己身上减少浪费。同样就在这一回里,曹雪芹还描写了贾珍等人聚众赌博,“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两相对比,贾母的聪明要比子孙们强不止一点半点呢!看这回写贾母略尝了两点,便命:“将那两样着人送回去,就说我吃了。以后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来要”。

贾母一来是年岁大了,不想吃这些浑腻食物。更重要的则是这些东西太过浪费,她已经开始为子孙们打算了。吃了半碗的粥,也要送给凤哥儿吃去,剩下笋和风腌果子狸给黛玉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这些都是以往贾母没有想过的。更为突出的描写是,贾母还让银蝶(尤氏丫鬟)与尤氏一起吃饭,这已经破坏了规矩。贾母这么做出于什么目的呢?

大概是看着一桌子菜吃不下浪费而感到可惜,为了避免浪费已经把规矩都抛弃了。其实也是如此,日后贾家败落之后,饭都吃不上了,“玉粒金莼噎满喉”的宝玉都沦落到“寒冬噎酸齑”的地步。那些奴才们也就更别提了,但凡有口吃的,活命要紧,谁不是先入己口,哪里还有心思想着什么主子奴才呢?

贾母在贾家生活了将近60年时光,是贾家鼎盛与衰亡的见证者,她的饮食变化,也正是预示了一个家族从鼎盛走向衰亡的过程。最后想以一句世人皆知,曹雪芹亦在第15回曾引用过的唐诗做结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私房钱

数个世纪前的英国,为贵族从事私人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一门职业化很强的专学,如今的私人银行即脱胎于此。数个世纪前的中国,正值清朝康乾年间,当时的贵族财务管理,多由府第管家或心腹人士实施,《红楼梦》中为贾母专职服务的鸳鸯可算是其中的一位。

鸳鸯为贾母打理的个人财富总价值约折合白银数万两。该笔财富共出现过两次。一是凤姐的算法。第55回,凤姐在与平儿聊到省俭之计时称,宝玉和黛玉的婚嫁费用将全部出自贾母的体己钱(或称私房钱),接着又说惜春等人婚嫁每人要花费七八千两白银,与之相比,宝黛婚嫁每人花费上万两是正常的,这样贾母的私房钱至少就有两万多两。 二是贾母的算法。第一百零七回“散馀资贾母明大义”中,因宁国府被抄,贾赦贾珍等获罪,贾母将自己财物分派时显示了其个人财富账单。这包括:分给贾赦、贾珍、凤姐各三千两现银,交给贾琏的黛玉棺木南运费五百两,承诺包揽惜春婚事费用,交给贾政用于偿还债务的黄金若干,分给宝玉宝钗金银饰物折数千两,分给李纨贾兰若干,自备百年费用数千两以及分给鸳鸯等的剩余财物。如此计算,贾母的个人财富约折合白银五万两。这笔财富为贾母自做贾府媳妇以来数十年积攒,平时用大箱笼自藏,从散馀资之前,贾母“便叫鸳鸯吩咐去了”一句可见,该笔巨额财富纯系鸳鸯一人打理,而能够迅速理清这笔财富,鸳鸯手中如没有一个现成的大账本是办不到的。

鸳鸯能够成为类似如今的CFP,实为贾母之功。鸳鸯本是贾府的家生女儿,其父亲金彩和母亲长期为贾府看守南京的老房子,而鸳鸯早在儿时就成了贾母的丫鬟之一。试想,两个不在身边的看房人如何培养鸳鸯?她是被擅长理家的贾母一步步调教出来的,最后,她超越了其他丫鬟,成了贾母的心腹和私人财务师。

按凤姐对王夫人的陈述,鸳鸯的月薪仅是一两银子。以微薄报酬管理巨额财富,没有对贾母的忠诚度是不行的,否则,随便挪用几百两,像凤姐那样在外面放放高利贷,也是很高的收益。但鸳鸯没有这样做,她对贾母感恩式的忠诚远胜过对物质的追逐,她甚至主动放弃了做贾赦姨太太的权势。这样的职业财务师实在难得。

为贾母理财,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做到账目细。诚然,贾母的日常财务支出并不多,大到礼节往来,小到家宴寿辰,都可在贾府公账上列支(如据贾琏称,贾母一次寿辰花费的数千两银子就出自公账),但和凤姐等的小赌输赢、给秋纹等丫头的赏钱等,却是出自私房钱。虽然金额不大(多以钱、吊为单位计),但可能每天都会发生,对外人的见面礼金额要多些,一笔笔计下来,都属于鸳鸯的理财细活。

其次,要明了贾府财务大势,这特别包括有时要暗地挪用和支出贾母个人财富。贾琏为应付节庆红白礼,急需二三千两银子,但公账上却无银可支,只好求助鸳鸯帮着偷出贾母的一箱东西典当。鸳鸯清楚贾府财务已是入不敷出,甘愿冒着风险帮了贾琏凤姐一把,不过,直到贾母去世,贾琏也没有赎回这箱子当头,算是给鸳鸯出了个难题。

自然,长期维持私人财务师的职位也非易事。但鸳鸯的能力在于,她还兼任贾母的生活秘书,由于照料得好,年事已高的贾母,日常生活再也离不开鸳鸯。再则,她的才情和人情味,上下结下了一个好人缘。鸳鸯是酒令高手,行酒令时,要说诗词歌赋,她可以替王夫人说一个,可见她的才情,以及和王夫人的关系;司棋、潘又安私会,她发现后也不揭发,可见她对自由爱情的认可,以及她的前位思想;宝玉平儿生日,探春也主动把她叫上,可见她的人脉。特别是她并不事事向贾母禀报,保护了不少人,也维系了贾府内院的表面安宁。当然,有时候,她也要有些手段。如在贾母大观园设宴中,她见剩下了许多菜,便质问管事的婆子,并要婆子挑两碗送给平儿吃,当凤姐说平儿吃过饭了,她则直称,“她不吃了,喂你们的猫”,显然是针对婆子们而言,此话一出,慌得婆子“忙拣了两样拿盒子送去”。

但鸳鸯的命运最终是个悲剧。哥哥金文翔是贾母的买办,嫂子是贾母浆洗处的负责人,恐是贾母给了鸳鸯面子的结果。但势利的哥嫂完全靠不住,贾母去世后,面对贾赦日后可能的逼迫,她选择了自尽。数百年后的现代,个人理财方兴未艾,新的鸳鸯们开始了全新的职业设计,但真正的私人财务师还远远没有出现。

   


成功学

贾母,金陵世勋史侯之女,荣国公贾代善之妻,贾赦、贾政、贾敏之母。荣宁二府的“老祖宗”,地位尊崇,儿孙满堂。

作为女人的贾母,虽然出场时已是个富贵尊荣的老太太,但就遗传学的观点看,有宝玉这样品貌的孙子,样貌可以推想不差,至少是受看的。她的个性基本属于活泼外向型的,这把年纪了还喜欢和年轻人玩笑,年少时贪玩淘气,差一点子掉在水里淹死,头上还跌了个窝。 她溺爱宝玉,有一部分原因是宝玉“通身的气魄”很像他爷爷,从这一点看,她和贾代善的感情想来也说得过去。

她品位高雅,很有生活情趣,会吃,会穿,懂茶道,喝老君眉这样的养生茶,取用旧年雨水浸泡(41回);她欣赏戏剧,爱听琴,讲究赏月之道,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76回),比小资还小资;她的音乐审美趣味,是“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40回);她指导惜春的画(50回),教宝钗居室布置(40回),告诉凤姐蝉翼纱和软烟罗的区别(40回);在潇湘馆发表的窗纱配色理论(40回),更显示了她在家庭装修方面的艺术天分。

她的见识和修养,固然是有优越的家世撑着,有底气,但活得粗砺的女富人、女强人还少吗?她在细节上的婉转心思,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用心生活,往往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而作为领导者的贾母,“当日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稳坐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遥想贾母一生,必定历经风浪,在鼎盛期的贾府管理层,在数十年媳妇熬成婆的过程里,在大家族的勾心斗角中,她积累了比凤姐更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见识过更宏大壮阔的世面,具备了更丰富有效的理家之才和治家之威。贾母的太上家长位置,是一点点用青春和时间置换出来的。

60年里她经历了太多,这些阅历让她洞悉人生。所以她有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通达。她能任用有明显缺点但肯干能干的年轻干部王熙风,能看透“哪个猫儿不偷腥”,想得开“凡百事情,都自己减了”,安享天年。

但千万别忘了她还有睁着的一只眼,表面上不亲庶务自得其乐的贾母,在关键时刻明锐果决、凛然不可犯,看看她在贾赦谋娶鸳鸯一节时的发飙,就会明白,她一把手的位置和相应的警觉,从来没有一天放弃过。

贾母的管理理念相当先进,知人善任,抓大放小,适时退居二线,在一切场合力挺主事新人凤姐,既能放权享受,又能统领全局。她还善于带队伍,她调理的丫鬟,遍布大观园各房,紫鹃、晴雯辈,从相貌到资质到才干,哪个不令人称羡?

作为女性管理者,贾母有一些柔性的管理方式,她怜贫惜老,优礼刘姥姥,宽待犯错的小道童,女性基本的善良和同情心贯穿贾母的为人处事。福分,很多是修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10: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抄家大观园后,贾母送给林黛玉一碗菜,王夫人再不吭一声


原创|发布:2020-06-09 21:10:31    更新:2020-06-09 21:10:31

阅读 434190赞 1949


抄检大观园,王夫人选择夜间等贾母睡了派人去抄检。看似避着贾母不知道,其实没有不透风的墙。贾母身边那么多丫头,就没有什么老太太不知道的。

抄检大观园那么大事,贾母不可能没反应。儿媳妇们不告诉她,她也装不知道。但是,该有的表态贾母从不缺席。



(第七十五回)鸳鸯又指那几样菜道:“这两样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大老爷送来的。这一碗是鸡髓笋,是外头老爷送上来的。”一面说,一面就只将这碗笋送至桌上。贾母略尝了两点,便命:“将那两样着人送回去,就说我吃了。以后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来要。”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吃去,”又指着“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又向尤氏道:“我吃了,你就来吃了罢。”

抄检大观园第二天,贾母吃饭就表现了态度。贾赦邢夫人送过来的两碗菜,鸳鸯直接说不知道什么,贾母只看一眼,就让婆子原样拿回去。只说吃过了,还提到以前说过不用送菜了,以后就别再送了。



贾母挑在抄检大观园后退了贾赦的菜,还吩咐不让送了。摆明了对邢夫人派王善保家的来挑事表达不满。既然兄弟妯娌之间撕破脸了,也别在母亲面前假装孝顺,每天送两碗菜。不想孝顺干脆就别送。

贾母对邢夫人挑起抄检大观园,借两碗菜表达了不满,认定主要责任在贾赦邢夫人。贾赦对此也不满意,才在中秋节讽刺贾母偏心。

贾母打了贾赦邢夫人“一大板”,自然也不能放过贾政王夫人。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针对晴雯、林黛玉的心思昭然若揭,更巧妙的利用邢夫人、王善保家的当挡箭牌。这种把戏贾母一清二楚。所以,她随后分配的几碗菜,就表达出她的意思来。



一,将吃剩的粥(不是那半碗)给王熙凤,暗示王夫人,嫡长房在荣国府的利益分配中吃亏了,不过喝粥而已。

按照嫡长子继承,本来荣国府一切都是贾赦的。贾政什么捞不到,现在大部分利益给了贾政,长房不满也是人之常情。贾赦讽刺贾母偏心,就是指此。

二,将风腌果子狸和一碗肉,分别给贾宝玉和贾兰。固然证明贾母重视嫡孙和重孙。也是贾母暗示王夫人:长房喝粥二房吃肉,你和嫂子妯娌之间有什么可斗的?邢夫人偶尔出昏招要忍耐,她借邢夫人打掩护搞小动作,别以为不知道!

第三,贾政送给贾母一碗鸡髓笋,贾母吃了两口,随后让人送给林黛玉。这个举动就更意味深长了。



贾政和贾敏都是贾母所生。贾母吃了鸡髓笋代表认可贾政。将自己吃过的鸡髓笋给了林黛玉,是说林黛玉也是自己的骨肉。更是贾政的亲外甥女。

鸡髓是指“姑舅亲,砸了骨头连着筋”!鸡髓极少,林黛玉一个人不占贾家多少。笋是弱竹,没有父母根系不能长大。把笋折了吃掉,指长不大的竹子。

林黛玉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投靠舅舅而来,舅舅、舅母就要用心呵护,不要当竹笋一样给吃掉。

潇湘馆多竹子,林黛玉投靠舅舅贾政。贾政的菜给林黛玉,是贾母借这碗菜警告“舅母”王夫人适可而止,不许再对林黛玉不依不饶,否则她是不依的!



有人会疑问,不过是贾母分了几碗菜而已,曹雪芹会安排那么多么?且就算贾母的作为有这些意思,王夫人懂得么?不懂的话,岂不是对牛弹琴?

首先,曹雪芹不在前面几十回写贾母分菜。偏偏在抄检大观园后,先退了贾赦邢夫人的菜,又有目的的分菜给王熙凤代表的长房,贾宝玉、贾兰代表的二房,孤苦无依的林黛玉。就代表贾母知道了抄检大观园,在表达意见。

其次,贵族之间有贵族的语言。凡事三分靠表达,七分靠心思揣测。即便现在的有钱人圈子,依然是如此的作为。

贾母退了贾赦邢夫人的菜,是在表达借菜发难。王夫人看得一清二楚。贾母随后再连续送菜,王夫人不傻,当然会从菜上考虑贾母目的,明白贾母分菜的意思和警告。她们贵夫人的日常交流本就如此。



最后,贾母虽然收下了王夫人、贾政的菜,但也告诉他们以后不用送了。贾赦邢夫人不送,贾政王夫人也不敢送。等于贾母的“怒火”烧向长子和幼子,各打五十大板,无差别对待。

王夫人经过贾母这番警告,也明白贾母的意思。尤其贾母还借“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暗示王夫人管家不利。

王夫人全程再没多说一句话,证明她领会了贾母的意思。林黛玉也获得了一段平静日子,直到第二年元宵节后,风波再起。那时候的事,王夫人也控制不了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10: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死后,贾母做了三件匪夷所思之事,揭开黛玉遗产之谜


原创|发布:2021-11-11 15:55:37    更新:2021-11-11 15:55:37

阅读 106409赞 1070




红楼梦续文33:



林黛玉死后,贾母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连续为她做了三件事,暗中透露出她的遗产之谜。

林黛玉死后,贾母悲痛欲绝。悲痛过后,她要强打精神处理善后事情。

林黛玉长期寄居在贾府,与自己最亲,作为她的“监护人”,善后的小事情她可以不管不问,但是大事必须由她来拍板。

权衡过后,她做了三件重要的事。

01



第一件事情,她派人去宫中给贾元春报信。

她为何要这样做?因为贾元春是权力中心,贾府的一切选择最终都是由贾元春认可才能实施的。而林黛玉是贾元春心中的一个“梗”。

贾元春和宝玉年龄相差不小,从小跟着自己长大,虽然是姐弟,但是形同母子,宝玉小时候所学都是贾元春所教。贾元春入宫后,还时常带出信来,教育宝玉好好成才。

省亲过后,端午节前,贾元春通过赏赐节日礼物,暗示自己选中薛宝钗当作弟媳妇。虽然自己不同意,还让贾宝玉去皇宫给贾元春谢恩,想办法说服元春。



但是贾元春态度坚决,传口谕让大家搬进大观园时,再一次突出强调了薛宝钗的重要性。(依据:《红楼梦》第23回,贾元春派宫里的夏太监到贾府里下达口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

贾元春为何这样做?因为身处后宫,这是最佳的理性选择。

林黛玉有另外一个名字“李香玉”,原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孙女,其父是两淮盐课的李鼎。李煦是曹雪芹嫡亲祖母的胞弟,李曹两家感情深厚,曹雪芹和李香玉从小相伴共读。贾宝玉曾经对林黛玉这样说过:“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看,我也不敢怠慢了你。”李家后被革职抄家后病故,李香玉长期寄居曹家。

所以贾元春不会允许林黛玉嫁给宝玉的。

林黛玉死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尽快向贾元春报告消息,贾元春的心也就定了,贾府里围绕宝玉婚事产生的矛盾也就消失了。

02



第二件事情,派贾琏护送林黛玉的遗体回南方安葬。

林黛玉虽然如同贾家的小姐一样,但身份却不能改变。她死之后,必须回林家祖坟安葬。

从京都回南方,千里之遥,需要找一个合适人来做此事。

贾府里能担当此事的人只有贾琏适合。贾琏虽然不成器,但是对林黛玉却很好。

林如海病亡,贾琏按照自己的要求,不仅把事情处理的稳稳妥妥,而且还安全地把林黛玉带回到贾府。



薛宝钗过十五岁生日,她让王熙凤处理。王熙凤想把好事办好,私下征求贾琏意见,贾琏让她按照林黛玉过生日的标准进行。(《红楼梦》第22回,贾琏听王熙凤说完事情原委后,低头想了半日道:“你今儿糊涂了。现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这说明在贾琏的心里,林黛玉是排在第一位的。

贾琏有官位加身,处理林如海后事之时,同林家的人打过交道。

熟悉的人好办事。贾府此时正处于风雨飘扬之际,名声、地位不如从前,处理林黛玉善后事需要协调林家的人。贾琏出面,可以随机应变处理诸多事情。

所以,贾母当众安排,贾琏护送林黛玉的遗体回南方安葬。

03



第三件事情,以林黛玉遗产的名义准备贾琏路上所需要的银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贾母历尽百年繁华,如今面临末世,她对银子的重要性的理解有深刻的认知。

林黛玉到贾府,是带着银子过寄居生活的。虽然林黛玉对外说自己吃穿住行、一草一木都靠贾府供给,其实,林如海给她留下三二百万的遗产。(两个依据:一个是《红楼梦》第3回,林如海安排贾雨村进京谋官,所需费用都准备好,不用贾雨村再想办法。另一个是《红楼梦》第72回,贾琏跟王熙凤说起的“再发个三二百万的外财就好了”。)

林黛玉所用很少,她死之后贾府需要对这笔银子有个合理的说法。



顺势而为,借势为自己谋利,准备一笔银子,风风光光把林黛玉的丧事办好,以此来应付林家的人质疑,回应贾家人的疑问,是最好的办法。

贾母不是狼外婆,林黛玉活着,有她存在的价值,自己会用更好的办法抚养她;如今,她离开人世,死亡也应该有死亡的价值,虽然是外孙女,但也应该为贾府这个没落的大家族做一点贡献。作为贾府的“老祖宗”,贾母要用理智的方法面对一切事情。

贾母为林黛玉还有可能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但众多事情中,这三件事情不仅是最重要的,给贾元春报信,是让她安心,让贾府权力中心更稳;安排贾琏给林黛玉送葬,是最好的选择;借送遗体之名,公开化解林黛玉巨额遗产消失的疑问,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抛开贾母外婆这个身份,站在贾府“一把手”的身份来看,贾母这样做,不是对林黛玉不好,而是在现实面前,她没有更好的选择。





作者:小涵读书。一个有温度的人,有一支带温情的笔,熟读不同版本《红楼梦》,我不挖热点,不追八卦,只求每天写一个《红楼梦》的新故事,在不断探寻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学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10: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节特辑丨贾府这年的元宵节,元春没有省亲,但众人却异常开心


原创|发布:2019-02-19 23:35:50    更新:2019-02-19 23:35:50

阅读 96163赞 602

红楼梦里多次写到元宵节,有一次是元春省亲,有一次是贾府自己的家宴,这年的元宵节恐怕是贾府众人都高兴的节日了。




红楼梦里,贾府一直处于热闹繁华之中,一家上下三四百的人口,每天的大事小事少说也有一二十件,虽说喜庆欢聚的时刻常有,但是真正快乐的时刻却不常见。

贾府一共有的三次元宵节,第一次平淡到没有多加描述,第二次为了迎接元春省亲搞得无比盛大,可是却很空洞,因为大家都谨小慎微生怕犯错,好好的一个元宵节都没有真正开心过,即便是主角元春也哭了很多次。

可是第三次元宵节却出现了另一番生机,就算到场的人依旧不多,但是也没有了中秋节悲伤的气氛,反而让出现了一片欢声笑语,大家都乐在其中。生活还是依旧没有平静安详,但是大家都在这个时刻了忘却了往日的困苦,真正放松喜庆开来。

第一重、以贾母为首的长辈们,以自在和团圆为乐

这一次过元宵因为年节还要祭祖,所以贾敬也回来了,可他参加完各项事宜之后还是独自回到城外清修了。


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祖祀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养。便这几日在家内,亦是净室默处,一概无听无闻,不在话下。  

贾敬回家时尽尘世之礼,家里请客吃酒不去请他又是全了他向道之心,大家都明白也都谅解,因此贾敬这个元宵过得很舒心,因为他是自在的,不会被俗礼所束,也没有违背了道法自然,却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因此贾敬自然清净安乐。

贾赦一贯都不太在贾母跟前显好,所以这一次元宵他也很知趣,在贾母跟前尽了孝道,也就独自去玩了。


贾赦略领了贾母之赐,也便告辞而去。贾母知他在此彼此不便,也就随他去了。贾赦自到家中与众门客赏灯吃酒,自然是笙歌聒耳,锦绣盈眸,其取便快乐另与这边不同的。  

贾赦的离去对大家都有益处,他在大家都玩乐的拘束,他自己也不自在,还不如各玩各的,这样大家都开心也不失礼。

贾赦回到家中自然会去找他喜欢的乐事,只是他所享受的快乐与贾母的不同,不过也没有关系,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勉强不来,只要当事人觉得快乐就足够了,贾赦这个元宵节也玩的自在喜乐。

贾母这个元宵节也玩的不亦乐乎,不管干什么心中都藏不住的快乐。

平日里爱若珍宝的“慧娘”的作品“慧纹”都摆出来了,后来唱戏的小孩子们说吉祥话也让贾母开怀大笑,贾母听了很是高兴,于是忙叫人赏钱。只听满台钱响,贾母大悦。


宝玉斟酒,贾母高兴,不仅自己干了,还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贾母此时心情很好,不然怎么带着大家一起去喝酒呢?

后来上元宵,唱戏的小孩子们歇息了,两个说书的女先生来了,一出《凤求鸾》让贾母说了一出“掰谎记”,极为黛玉正言,也在暗示宝钗不要有非分之想和越礼之举,之后王熙凤插科打诨的来敬酒也让贾母痛快的笑了一场。


贾母笑道:“可是这两日我竟没有痛痛的笑一场,倒是亏他才一路笑的我心里痛快了些,我再吃一钟酒。”吃着酒,又命宝玉:“也敬你姐姐一杯。”  

贾母借机做成了想要做的事,自然心中舒畅。后来大家见贾母高兴,又玩了一个“喜上眉梢”的令也就是击鼓传花,传到谁就讲一个笑话,大家有心传到的第一个人自然是贾母,因此贾母就讲了一个“口齿伶俐的媳妇是吃了猴儿尿”的玩笑,大家都知道是在笑话王熙凤,不过王熙凤也不生气,大家都欢乐,贾母也高兴了。

总结一天下来,贾母都很开心。后来在一片炮竹声中结束元宵节,大家看着灿烂的炮竹,愉快的度过了这一天。



第二重、少主子们自得其乐,不管是珍琏还是宝黛,都有自己的快乐

元宵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长辈们高兴,小辈的这些孩子们也自得其乐。这一个元宵节不仅菜肴、果品、游戏丰富,而且少主子们的活动也格外丰富。

作为较大孙子,贾珍贾琏在这个节日里自然是要伺候在贾母和一家长辈身边,斟茶递酒、负责让长辈们高兴。贾母想和宝玉和黛玉她们这一帮稍微小一些的孙子孙女们在一块玩笑,便让贾珍和贾琏他们自取玩乐了。


贾珍答应了一个“是”,便转身带领贾琏等出来。二人自是欢喜,便命人将贾琮贾璜各自送回家去,便邀了贾琏去追欢买笑,不在话下。  

这样热闹的节日在贾母这帮长辈身边,贾珍和贾琏等也很拘束,既然是贾母放话让他们出去玩的,他们简直就高兴得不行,这个日子没有管束,想怎么胡闹都由着他们去了。

宝玉和黛玉只要在一起就是众人注视的焦点,这不元宵节他们之间的默契也是无人能及。


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  

贾母让宝玉给大家都斟酒,还要大家都喝了。可是就黛玉别出心裁,她接受了宝玉的酒,可是她自己却没有喝,让宝玉代喝了。这样大胆的举动,在场没有一个人敢做,可是黛玉就做了,他们就是关系比别人好,他们不惧别人的流言蜚语,只要彼此开心就好。

宝玉的心中装着那么多人,可是黛玉始终是宝玉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王熙凤一直都是热场王,这次也不例外,她的存在让大家都笑的合不拢嘴,她和尤氏的配合也是相得益彰。


众人听他说着,已经笑了,都说:“听数贫嘴,又不知编派那一个呢。”尤氏笑道:“你要招我,我可撕你的嘴。”凤姐儿起身拍手笑道:“人家费力说,你们混,我就不说了。”  

这个时候王熙凤和尤氏的关系还是十分不错的,王熙凤可以和尤氏自在的开玩笑,一家子长辈和小辈,王熙凤都不便笑话他们,可是尤氏和王熙凤却不一样,既是妯娌又是朋友,她们之间的友好也是不可多得。


凤姐儿笑道:“我们是没有人疼的了。”尤氏笑道:“有我呢,我搂着你。也不怕臊,你这孩子又撒娇了,听见放炮仗,吃了蜜蜂儿屎的,今儿又轻逛起来。”  

凤姐和尤氏其实也算是一对活宝了。凤姐的撒娇,尤氏立马就接上了,而且她笑话凤姐的话也特别有意思,“吃了蜜蜂儿屎”这样粗俗有趣的语言,又形象有逗趣。尤氏平日里话也不多的,可是今天有了王熙凤的搞怪,尤氏也变得活波起来。有趣的妯娌两个也很快乐!



第三重、丫头们也很快乐,因为求仁得仁,心满意足

主子们元宵节都过得很快乐,贾府的下人丫鬟们也是求仁得仁,心满意足的。

鸳鸯和袭人分别是贾母和宝玉的首席大丫鬟,在元宵节前她们的母亲都恰好去世了,她们无法参与到众人的热闹中去,于是贾母恩准了她们可以不用在前面侍候。她们也正好可以在一起说说话,排遣心中忧闷。


忽听鸳鸯叹了一声,说道:“可知天下事难定。……偏生今年就死在这里,你倒出去送了终。”袭人道:“正是。我也想不到能够看父母回首。太太又赏了四十两银子,这倒也算养我一场,我也不敢妄想了。”  

鸳鸯和袭人都是两个伤心人,可是因为同病相怜,她们在一起也可以互相找到依靠,而且袭人还有幸给母亲送终,而且王夫人还赏了她40两丧葬银子,这一切都是莫大的恩惠了,袭人也算是心有安慰了。

在宝玉的大丫头里面,有袭人和晴雯在前压着,秋纹一直都没有出头之日,可是今天宝玉身边只有她和麝月在一旁侍候,麝月是个不多事儿的,于是秋纹就好好耍了一通威风。


秋纹道:“凭你是谁的,你不给?我管把老太太茶吊子倒了洗手。”那婆子回头见是秋纹,忙提起壶来就倒。秋纹道:“够了。你这么大年纪也没个见识,谁不知是老太太的水!要不着的人就敢要了。”  

秋纹的霸道和嚣张也是让人印象深刻了,元宵节这一天她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不过她这样的做法真的给自己惹祸,此时大家忌惮着宝玉,所以让着她,等有一天宝玉无力再照看她们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的嘴给自己惹了多少祸了。

这个元宵节恐怕是一个贾府众人都高兴的节日了,这一天大家都各得其乐,这样的日子很难得,也很值得纪念!

作者:酒馆说戏人,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11:39 , Processed in 0.0584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