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4-22 09: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牡丹亭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
播报 编辑 讨论1 上传视频
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由著名音乐家谭盾和“昆曲王子”张军共同担纲制作人,并联合著名舞蹈家黄豆豆等国内各领域顶尖艺术家倾心跨界主创,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出品。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以实景、实情呈现明代大文豪汤显祖的巨作《牡丹亭》,还原中国古代“客至乐具,豪门清韵”的待客之本。主创团队抛开现代的镜框式舞台,摒弃繁复的剧场式呈现,将牡丹之亭还于园林,也还给了汤显祖一个最真实、最纯粹的牡丹之梦。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上海朱家角课植园推出后,已上演四个演季共130余场。2012年11月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成功连演六场,拉开世界巡演的序幕。
Since 2010, this version of the kunqu opera “Peony Pavilion” has been performed in a century old garden in Zhujiajiao, a water town in the suburbs of Shanghai. This garden version preserves the essence and sublime beauty of traditional Kunqu opera theatre, while bringing the audience a unique, contemporary sensory experience. Describ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as “Shanghai’s version of Shakespeare in the Park”, it was performed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n New York in 2012.
中文名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 外文名AKunquOpera in the Garden-Peony Pavilion 主 演张冉、徐思佳、周鑫 出品时间2010年 出品公司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 制作人谭盾 领衔主演张军 剧 种昆曲
目录
1 牡丹亭参数
2 关于牡丹亭
3 主创感言
▪ 谭盾
▪ 张军
▪ 黄豆豆
▪ 倪广金
4 名人到访
5 媒体报道
▪ 纽约时报
▪ 人民日报
▪ 东方早报
▪ 解放日报
▪ 天天新报
▪ 周末画报
▪ 文化中国
6 世界巡演
▪ 纽约站
▪ 媒体报道
牡丹亭参数
编辑
播报
中文名: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
英文名:AKunquOpera in the Garden-Peony Pavilion
出品时间:2010年
出品公司: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
制作人、艺术总监:谭盾
制作人、领衔主演:张军
舞蹈设计:黄豆豆
执行导演:倪广金
主演:张冉、徐思佳、周鑫
演出时间:5月-10月
演出地点:朱家角课植园(青浦区朱家角镇西井街111号)
关于牡丹亭
编辑
播报
《牡丹亭》
《牡丹亭》,与《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此剧描写了南安太守杜宝独生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她在弥留之际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牡丹亭》成于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作者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一生不肯依附权贵,终不为宵小,晚年辞官。这位仕途不顺的文学家,创作了“玉茗堂四梦”等伟大的戏剧作品。1616年,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同年而逝。因才情与文学成就相当,他们被后世尊称为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
第一回目 惊梦
杜丽娘携丫环春香入后花园游赏,心驰春色,小憩于梦中与柳梦梅两相温存,醒来怅然若失。
第二回目 离魂
从此,杜丽娘相思成疾,竟至重病而亡。弥留之际嘱丫鬟春香将她葬于后花园梅树下,并埋画像于太湖石
下。
第三回目 幽媾
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他拾得杜丽娘画像,痴心一往,声声呼唤。杜丽娘闻声魂游后
园,以幽魂之身荐枕于柳梦梅。
第四回目 回生
二人情到深处,感动天地,经石姑姑协助,杜丽娘起死回生,终结为夫妻。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剧照赏析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剧照赏析(9张)
主创感言
编辑
播报
谭盾
园林就是乐器。流水为琴弦,山石为打击,花鸟虫草为合唱,风吹草动是交响。用三五件纯粹的中国乐器,以极简主义的方式演奏自然之声,体现外部自然和内在心灵的共通。我相信,世间的一切都可以互相对话:水与树,花与鸟,过去与现在。
《牡丹亭》是什么?不仅是追思,更是梦想。 [1]
张军
没有别的空间比园林更能够承载昆曲之美了。离开惯常的镜框式舞台,你将置身于和杜丽娘柳梦梅共同呼吸的气场。一步一景,一颦一笑,咫尺瞬间。梦中情,人鬼情,是倒影在池水中的纸灯笼,是飞舞在纱帐中的萤火虫……这是一次梦幻之旅。
《牡丹亭》,梦回爱的牡丹亭。
黄豆豆
水灯笼的那段编舞,让人感受到水火之间的一种对话,这就像是柳梦梅和杜丽娘阴阳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虚实之间的对话,生死之间的对话。 [2]
倪广金
传统的表演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表演,但是我们现在不一样。你从那个小桥的尽头缓缓地走出来,一枝柳树荡下来,你是可以接触得到春天的,那朵花就在旁边,就在你的身边,你可以看到水里的影子,就像照镜子一样。
名人到访
编辑
播报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曾吸引了诸多中外名流前来观赏,其中包括时任新加坡总统塞拉潘·纳丹(Sellapan Rama Nathan)、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莲娜·博科娃(Irina Bokava)、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英国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设计师Vivienne Tam,学者杜维明、葛剑雄、于丹,钢琴家郎朗、指挥家汤沐海,粤剧艺术家罗家英,导演贾樟柯,编剧六六,演员范冰冰、秦海璐、黄海波,歌手张靓颖等。 [3]
媒体报道
编辑
播报
纽约时报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是复兴中国传统戏剧的现代经典之作,为昆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就像是上海版的“公园中的莎士比亚”。 [4]
人民日报
几百名观众坐在江南园林,隔着一弯流水,随着拱桥曲路,对亭台,倚水榭,头顶明月,绿柳青竹,在风声蝉噪中,倾听穿着精美戏服的杜丽娘与柳梦梅在湖畔缠绵私语。
东方早报
一叶小舟载着吹箫女子依水而行,和一旁水榭的古琴隔空“对话”。风声水声、虫鸣蛙叫配合竹林萧萧,成为了这曲“琴箫吟”的自然交响…… [5]
解放日报
当杜丽娘唱着“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从园林深处的小径走来,现场的雨丝风片,与曲韵之声相和,这一出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便弘贯苍茫人世,迤逦而来。
天天新报
是夜,注定又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晚上。
周末画报
亲身走入园林,体验昆曲在其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夏夜变得如此逍遥!
文化中国
75分钟的戏演到终场,当杜丽娘和柳梦梅相拥,掌声雷动。
世界巡演
编辑
播报
纽约站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阿斯特庭院(The Astor Court)成功连演六场。这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首次在此举办戏剧类演出项目,同时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也在这一世界最重要的文化地标开启其世界巡演的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为演出发来贺信。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自2012年8月起举行大型展览《中国花园:亭阁,书斋,隐退之地》,而在其中式园林阿斯特庭院上演的实景园林《牡丹亭》则是此次展览的核心内容,旨在为美国观众提供更加丰富鲜活的文化体验。中美合建、落成于80年代的阿斯特庭院是大都会博物馆中一处具有明代风格的中式园林,原型取自苏州网师园,完全由中国工匠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建成,代表了中美两国之间第一次园林文化的交流。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总裁艾米丽·莱弗提、美中文化协会主席杨雪兰以及纽约各界人士观赏首演。演出在纽约主流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Thomas P. Campell说,“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次崭新的尝试,我们竭尽全力来完成展览作品与表演本身,连贯性与一体性的衔接,带领参观者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与体验来欣赏我们的典藏作品,成就一种对空间更具创意与可塑性的利用。”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使李保东在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表示,“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是优秀的文化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会收到欢迎。我非常高兴中国的文化在这个地方能够找到观众,能够找到知音。”
园林版《牡丹亭》在纽约的成功上演被文化部誉为近年来中美文化交流的典范之作。《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流报纸均给予了大版面的图文报道。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凤凰卫视以及解放日报、东方早报、新民晚报等国内媒体均对演出予以详细报道。 [6]
媒体报道
2012年12月3日《纽约时报》
“张军是完全令人无法抗拒的歌者和演员,其对于真假声的运用流畅而富有表现力”
“期待大都会博物馆在其创新的、多层次的项目呈现中,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戏剧”
华尔街日报
在《牡丹亭》中,演员流畅优美的动作极致地体现出昆曲的精妙,包括他们对于水袖的运用以及肢体和脸部的强烈表现力。张军先生所表现出的唱功和表演无疑证明其是个令人无法抗拒的艺术家。 [7]
东方早报
对于西方观众,遥远神秘的中国文化,在这一刻是触手可及、触耳可闻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追求,也在这两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中,变得更为清晰!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纽约站剧照赏析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纽约站剧照赏析(8张)
我一直在寻找中国美,我发现他藏在园林和庭院,但如何去找?今天,我在纽约找到了中国美,它在声音里、在空间里、在昆曲里。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