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2|回复: 0

孙传庭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5
发表于 2022-5-17 22: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传庭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20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孙传庭(1593年5月21日—1643年11月16日),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末年大臣。
孙传庭于二十七岁中进士,历任永城知县、商丘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因不满魏忠贤专权而弃官归乡,赋闲近十年之久。崇祯八年(1635年)还京任职,历任吏部验封司郎中、顺天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调任陕西巡抚,与洪承畴一起镇压农民起义,擒获“闯王”高迎祥,消灭十五股义军,稳定了陕西的局面。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清兵入塞,赴京勤王,在卢象升战死后代其总督各镇援兵,翌年升任保定总督,不久以失聪为由请求辞职,遭到崇祯帝怀疑而下狱。崇祯十五年(1642年)获释,任陕西三边总督,在崇祯帝催促下出潼关进剿李自成,在郏县之战中败退陕西。崇祯十六年(1643年)加督师、兵部尚书衔,再次出关进剿李自成,在汝州之战中溃败,不久后阵亡于潼关,享年五十一岁。
孙传庭死后仅五个月,明朝就被李自成推翻,因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之说。清乾隆朝赠谥“忠靖”。有《白谷集》《鉴劳录》《省罪录》等作品传世,后人辑为《孙忠靖公全集》。
(概述图来源 [84]  



人物关系
纠错
关闭纠错


     
本    名孙传庭 别    名孙忠靖公、雁门尚书 字伯雅 号白谷 所处时代明末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 出生日期1593年5月21日(万历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逝世日期1643年11月16日(崇祯十六年十月初六日) 主要作品孙忠靖公全集 主要成就在黑水峪之战中俘虏高迎祥 谥    号忠靖(清廷谥)
目录



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孙传庭早年生涯
根据《代州孙氏家乘》记载,孙传庭的九世祖孙成在明朝洪武年间被任命为振武卫百户,由河南省汝宁府光山县孤树里村迁居山西代州,后遂安家于此。 [91]  孙传庭的六世祖孙凤开始鼓励子孙习文,五世祖孙歧、高祖父孙宗派、祖父孙嗣约、父亲孙元震均中过举人,其中孙歧做过莒州知州、孙嗣约做过观城知县。 [1]   [7]  
孙传庭生于万历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1593年5月21日)。 [8]  他仪表魁伟,身长八尺,能左右射,武艺绝伦。 [43]  六岁入读村塾,十三岁在童子试中夺魁,成为生员,此后在学校的各种考试中都是第一。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乡试中举,翌年通过会试和廷试,考中三甲第41名(总名次111名),获赐同进士出身洪承畴梁廷栋姜曰广吴阿衡丁启睿刘宇亮杨文岳余应桂邵捷春等知名大臣与他同榜,并成代州孙氏第一位有进士功名者。 [2]   [6]  
孙传庭初授永城知县,不久调任商丘知县。 [4]  当时后金占领辽东,身在内地的他深忧时局,曾写下“山海徒闻尚可支,堪怜一线系安危”“丸泥不是封关计,仗剑谁歌出塞词”“圣主若虚前席待,愿将血泪洒丹墀”等诗句,表达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23]  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他因在徐鸿儒起义时防备有功,获得南京广东道御史王允成褒奖。 [9]  同年入朝述职,授吏部验封司主事,不久升至稽勋司郎中,但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告假回乡。 [4]   [10]  

孙传庭赋闲故乡
孙传庭弃官回家后,在家侍奉母亲,教授学生,同时“大治第宅、辟园圃,穿溪叠石,种松、栽荷”,与宾客“酌酒选奕、赋诗谈笑”,过着“朱楼画舫,花晨月夕”的安逸生活。 [11]  
崇祯年间,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入侵,国事日益糜烂,山西更是成为农民军、后金军与明军三方的战场。面对如此时局,孙传庭也开始留心兵事,志在“澄清天下”。他的门生冯容以“天下事殆不可为”劝孙传庭放弃对国事的关心,但孙传庭不以为然表示“为之自吾始,济不济,命也”。 [12]  
崇祯七年(1634年)八月,后金第二次入塞,代州也遭到蹂躏,孙传庭在闰八月上《敌情必有虚怯之处疏》,提出了步兵扼守险要抵御后金骑兵的方法(疏已不传)。 [13]  
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后金第三次入塞,孙传庭派家丁王承嗣、孙剑等击退后金兵,保卫家乡。 [14]  同年秋,孙传庭终于复出,回到朝廷,任吏部验封司郎中。由于他喜谈边事,便以“边才”越级升为顺天府(今北京市)府丞,成为督抚的候选人。 [15]  

孙传庭崭露头角
主词条:黑水峪之战
孙传庭像
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陕西巡抚甘学阔被罢官。当时吏部尚书谢升与孙传庭不和,为了将孙传庭调走,便举荐孙传庭来接任陕西巡抚,担当剿灭农民军的重任,当即得到崇祯帝批准,但孙传庭也有意出任此职。四月六日,崇祯帝在便殿召见孙传庭,孙传庭请求提供充足军饷,但崇祯帝表示“措兵难,措饷更难”,答应给他六万两饷银,但以后由他自筹。五月十六日,孙传庭入秦履职,期间募得三千劲旅,积极整顿陕西军政,重振明军的战斗力,履任不到一个月就派副将罗尚文斩杀了据守商洛一带的农民军首领整齐王张显(张胖子)。 [16-17]  
当时,明军的主要对手是“闯王”高迎祥,由五省总理卢象升负责镇压,将高迎祥围困在郧阳山区。高迎祥欲经子午谷进攻西安,孙传庭便和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率军堵截于子午谷之黑水峪,以逸待劳。七月十五日,高迎祥率部从盩厔(今陕西周至)黑水峪进至仙游寺,翌日与孙传庭交战,此后孙传庭“四日三捷”,最终俘获高迎祥。孙传庭即联名洪承畴传捷京师,崇祯帝大喜过望,降旨褒奖。九月十九日,孙传庭遵旨将高迎祥押解京师,凌迟处死,农民军最强的一支就此瓦解。 [18-19]  高迎祥被俘后,孙传庭招抚了农民军领袖拓养坤(蝎子块)、张文耀(张妙手)等,击破张天琳(过天星)、马进忠(混十万)、高见(大天王)等,到崇祯十年(1637年)初基本确保了关中地区的安全。孙传庭由此崭露头角,声名鹊起,几乎超过了他的上司洪承畴。 [20-21]  
此后,孙传庭一面清屯练兵,一面围剿农民军,洪承畴负责围剿西面的“闯将”李自成等,而孙传庭则负责围剿东面的郭汝磐(混天星)、张天琳(过天星)等。从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到八月,孙传庭先后于合水、澄城、庆阳等地连败六队、过天星、混天星、大天王等,而后三部义军在屡败后,都陆续归降。同时,洪承畴也在与李自成的战争中连续获胜,李自成本想东出与过天星等部会合,然而他们都投降孙传庭,于是他顿时势孤失援,洪承畴趁机在潼关南原将其主力歼灭殆尽,李自成仅率十八骑突围。加上此时张献忠罗汝才也投降了明廷,农民军一时归于沉寂。此时清军(皇太极已改国号为大清)第五次入塞,洪承畴、孙传庭奉命赴京勤王,不仅给了李自成以喘息之机,也改变了孙传庭的命运。 [22]  

孙传庭抗清蒙冤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多尔衮岳托率清兵分路从墙子岭(今北京市密云东北)、青山口(今河北迁西东北)入塞侵扰,京师戒严。崇祯帝先命丁父忧的卢象升夺情起复,总督各路兵马抗清,十月十五日命洪承畴、孙传庭赴京勤王。二十二日,洪、孙率五万秦军离开陕西,经山西入京,行军过程中上疏主张对于清军不可轻战、严加防守、伺机反击。十一月初九日,当孙传庭行过徐沟(今山西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时,因清军南下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南)、保定,兵部便急令孙传庭赴援,孙传庭随即勒兵改走井陉,至十九日晚抵达,立刻攻击围城清军,迫其退去。次日,清兵又围城南,孙传庭即选精骑出击,追杀十余里而还,至二十一日,清军退去,孙传庭又在晚间命士卒举火袭扰,令清军大惊。二十四日,因卢象升己率兵在二十二日赶到真定,孙传庭即继续北上,两日后到达保定,忽然又接到兵部咨文,让他就在真定暂驻御敌。孙传庭以为卢象升既己至,自己大可不必再往,遂移文兵部请旨。十二月初三日,兵部发来明旨,命孙传庭以兵部添设左侍郎衔会同卢象升、高起潜协剿,他便在初五日从保定南下,次日即抵定州(今河北定县),因见手下兵多怯懦以致清军猖狂无忌,孙传庭深感痛心,遂上一密奏,直言不可浪战。几天后,卢象升战死巨鹿。十二月二十七日,崇祯帝命孙传庭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接替卢象升,总督各镇援兵,并赐以尚方宝剑。但因为前此卢象升、高起潜相继兵败,孙传庭此时虽名为总督,实已无兵可督。 [24]  
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十八日,崇祯帝又任命孙传庭为保定总督,负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当时清军占领济南,明军却按兵不动,坐视山东被铁蹄蹂躏。充当督察的内阁首辅刘宇亮和孙传庭互相指责,刘宇亮称他促孙传庭出兵而不出,孙传庭则强调是刘宇亮不敢出兵,并阻止他进兵。另一方面,孙传庭上疏指责关宁总监高起潜麾下的祖宽要对济南失守负责,得罪了高起潜。尽管有刘宇亮、高起潜的掣肘,孙传庭坚持不轻出、严守备、伺机攻的既定御敌方略,在东安(今山东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东安村)、武清蓟州冷口关等处邀击清军,取得小胜,直到三月十一日清军出塞。 [24]  
孙传庭受任保定总督后,多次请求面见崇祯帝,商讨军国大事,但不仅高起潜与他不和,兵部尚书杨嗣昌也怕孙传庭“夺席”(取代他的兵部尚书职位),遂屡屡阻挠,孙传庭便在通州待命。三月二十三日,孙传庭得感冒竟致耳聋,到五月初九日上疏请辞保定总督,并举荐杨文岳替代。崇祯帝认为他在推诿责任,要求他继续负责练兵,并命兵部派人核实,回报属实后,才将他革职,并派御史杨一儁再去核实。孙传庭移驻易州,等待再次查勘,此时又有保定府学教谕尹三聘告发孙传庭,称孙传庭乱抓百姓(之前有多名孙传庭麾下士兵被百姓刺死或刺伤,这些人都是尹三聘的同乡)。杨一儁再次核实孙传庭病情属实,并将尹三聘的告状称为“泄愤”而不受理。崇祯帝在杨嗣昌、高起潜等的影响下,已失去对孙传庭的信任,得到杨一儁的回报后坚称孙传庭称病“显属欺罔”,并认为杨一儁在包庇他,遂将孙传庭和杨一儁两人一并革职,派锦衣卫将孙传庭逮捕入狱,时为崇祯十二年(1639年)七月二十三日。 [25]  

孙传庭督秦剿闯
主词条:郏县之战
孙传庭被捕入狱三年期间,李自成、张献忠重新起兵,熊文灿、杨嗣昌镇压不力,致其坐大,明朝国势江河日下,岌岌可危。面对每况愈下的局面,崇祯帝再次想起了孙传庭,有意起用,加上兵部尚书陈新甲、内阁首辅周延儒推荐以及孙传庭在狱中“请杀贼自效”,崇祯帝遂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释放孙传庭,在文华殿召见他,询问天下大事,孙传庭表示得到五千精锐就可以剿灭义军 [41]  ,于是崇祯帝起复他为兵部右侍郎,率京营官兵救援被李自成围困的河南省城开封。不久,李自成放弃攻打开封,于二月十七日攻陷襄城,杀陕西三边总督汪乔年,崇祯帝遂委任孙传庭代其陕西三边总督之职。 [4]   [26-27]  
孙传庭赴任时,还负有一个秘密使命,即处死被怀疑“通贼”的秦军援剿总兵贺人龙。四月,孙传庭召郑嘉栋、牛成虎、贺人龙诸将至西安,在宴会结束时突然命刀斧手拿下贺人龙,数落贺人龙在开县黄陵城之战时观望不进、在项城之战、襄城之战时遇敌先溃,导致张献忠坐大以及两任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汪乔年)被李自成所杀,遂斩贺人龙。 [28]  
由于京营官兵腐败无能,而原有的秦军官兵在项城之战、襄城之战、松锦大战等战役中损耗大半,因此孙传庭抚掌叹息:“我思用秦人!” [29]  再加上他发现李自成拥兵数十万,其实力已非往日可比,便向崇祯帝提出练兵两万、给饷百万,崇祯帝很不高兴,虽然批准,但要求他在拿到军饷一个月后就须率兵出潼关围剿李自成。 [41]   [59]  此时李自成第三次围困开封,崇祯帝于六月二十四日任命苏京为监军,催促孙传庭出关救援开封。孙传庭表示这些新兵未经训练,不可轻易出战,崇祯不听,孙传庭只好出师。 [29]   [30]  十月,孙传庭率主力出潼关、逾太行、渡汜水,同时密遣别将出武关,自南阳鸦路趋宝丰,作为夹击李自成的偏师。此时开封己为水淹,李自成南趋汝宁,听说孙传庭率兵来攻,便转而向西迎击,先在南阳击溃孙传庭之偏师,然后北上与孙传庭作战。在河南郏县,官军潜至民军附近,孙传庭令部将左勷率左军,郑嘉栋率右军,高杰率中军,设下埋伏,牛成虎率前军挑战义军,诱敌深入。双方接战不久,牛成虎佯装失败,将义军引入包围圈,四面伏兵突起,义军猝不及防,向东逃窜,官军追杀三十里。但当时连日降雨,粮草不济,官军不得不停止追击,并争抢战利品。此时罗汝才来援救李自成,李自成也趁机杀个回马枪,大破官军,反败为胜,左军左勷、右军萧慎鼎率先溃逃,孙传庭率残兵奔回陕西。此次柿园之役,明军损失数千人,但李自成也丧精锐八千人。事后,孙传庭依军法将萧慎鼎斩首,而左勷则念在其父左光先的份上绕过一命,令其纳马2000匹赎罪。 [4]   [31]  

孙传庭兵败殉职
主词条:汝州之战
孙传庭自柿园之役败归陕西后,到处招兵买马、发展生产、置办武器,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秦军官兵实力有显著增长。孙传庭还发明了一种战车,上面装载火炮,车厢里存放士兵的衣服和粮食,名叫火车。这种火车共打造了二万辆,组成一个“火车营”,由总兵白广恩统领。 [4]  另一方面,李自成的势力也在壮大,他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攻占汝宁,杀保定总督杨文岳,十二月取襄阳荆州,翌年正月取承天府汉阳,不久改襄阳为襄京,自称新顺王,初步建立政权。

孙传庭遗墨及清二十三家题跋(2张)

孙传庭在陕西练兵期间,驭下严厉,动辄以军法从事,加上他屡屡催促地主捐献,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陕西士绅都希望孙传庭能尽快出征,并谣传孙传庭按兵不动是养寇自重,会再次被捕入狱,崇祯帝也“下手敕催战”。 [32-33] 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上疏请战,自诩“不出一月,贼可尽歼”,并称有内应(邱之陶)相助。 [34] 阁臣吴甡提出反对意见 [34] ,兵部侍郎张凤翔也进谏:“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 [82] 此外左中允刘理顺写信提醒孙传庭不要贸然出师。 [83] 但最终崇祯帝还是批准孙传庭的请战 [34] ,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五月十五日,由于吴甡不愿督师,崇祯帝命孙传庭督师,加兵部尚书衔,加督江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赐尚方宝剑,其后又旨令其出潼关消灭李自成。 [4] [35-36] 但孙传庭在出发前给兵部尚书冯元飙写信,阐明自己“雅不欲速战,见上意及朝论趣之急,不得已誓师”。 [37]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一日,孙传庭在西安关帝庙誓师,初四日统率总兵白广恩、高杰、牛成虎等部十万众出潼关,同时檄调各路人马夹攻李自成。李自成得知陕西官军出关的消息,亲统大军北上河南迎敌。由于河南境内赤地千里,缺少粮草,李自成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把主力部队部署在郏县以南的地区,把后勤问题留给长途跋涉的官军。官军于八月十六日抵达洛阳,八月二十一日进逼汝州,义军都尉李养纯(四天王)投降。李养纯投降后报告称义军的老营在唐县,精锐部队在襄城,地方上任职的文武官员屯聚在宝丰。孙传庭根据这个情报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行动,在九月中旬先后攻破宝丰和唐县,其麾下军士在宝丰“多屠戮” [89]  ,又将安置在唐县的义军家属屠杀殆尽。九月十四日,官军和义军主力在郏县进行激战,官军大胜,果毅将军谢君友被俘杀,李自成本人也差点被擒,逃入襄城,官军尾随而至。当时连日大雨,城外露舍的官军苦不堪言,由于道路泥泞,官军粮车难以移动,后勤出现问题。李自成趁机派大将刘宗敏率一万名骑兵从小路抄到官军后方,切断官军的粮道。驻守郏县的孙传庭无奈之下,只好决定回师迎粮,他命令河南总兵陈永福留守军营,自己统率秦军分路回师打通粮道。陈永福部下的豫军官兵看到秦军官兵走了,自己却被留下来,愤愤不平,也都跟在陕西官军后面撤退,陈永福无法控制局面,官军队伍大乱。九月二十二日,义军趁机在汝州发起进攻,官军全线崩溃,丧师四万,损失兵器辎重无数,据说连督师大纛也被义军缴获。 [38-39]  
汝州之战后,孙传庭与数千溃兵从孟津渡黄河,由黄河北面经垣曲入潼关,其后各路溃军陆续入关,还剩四万。高杰请求退保西安,但孙传庭表示:“如果闯贼进入潼关,秦人还会为我效命吗?”因此坚守潼关。 [64]  十月初八日,崇祯帝命削夺孙传庭督师及兵部尚书的官衔,并令他“戴罪收拾余兵,扼守关隘,相机援剿,图功自赎”。 [40]  但此前两天的崇祯十六年十月初六日(1643年11月16日),义军扮成逃兵,用督师大纛骗开关门,内外夹击,攻破潼关,孙传庭战死。 [85-87]  (《国榷》记载另一说是李自成部绕道潼关侧后,前后夹攻而破潼关 [88]  )。五天后,西安失守,孙传庭的继室张氏率三妾两女投井自杀。 [5]  
孙传庭死后,由于尸骨无存,再加上有传言称孙传庭还活着,所以崇祯帝没有给予封赠。 [4]  清军入关后,明末殉节诸臣也是一个极少触碰的敏感话题。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一月,乾隆帝明令表彰包括孙传庭在内的明末殉节诸臣,孙传庭享受“专谥”的待遇,以“夙娴良画,屡著捷功,仓卒殉军,仁成身殒”而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得到“忠靖”的谥号,列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中。 [55]  

孙传庭主要影响编辑 播报

孙传庭后方经营
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孙传庭赴任陕西巡抚,镇压农民起义。当时陕西局势对明王朝非常不利,用孙传庭的话来讲就是“履极难之地,肩极重之担,当极敝之时”。此前十余年间,陕西巡抚七易其人,无一圆满卸任、回朝复命。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整顿陕西军务成为孙传庭的当务之急。 [17]  
当时的秦军有西安前、后、左、右四卫,兵额24000名左右。但由于大量军队屯田被豪强地主兼并,所以实际兵额远不及此数,剩下的又大多被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带走,此外还有一些不听使唤的兵痞,孙传庭基本无兵可用。朝廷遂从洪承畴麾下抽调甘军2000人隶属孙传庭,但这些士兵战斗力低下,也不经用。于是孙传庭决定组建一支标兵(督抚亲兵),他任命陈继泰为赞画主事,负责标兵事宜,在陕西募集了标兵3000人,再加上明廷提供的民兵和屯兵2000人,孙传庭在陕西巡抚任内“练就边兵五千人”。 [65]  孙传庭将其麾下标兵分为中营、前右营、后左营、新营,四营内设有副将、游击、参将、中军、都司、守备、千总等职官。 [90]  他治军极严,有些标兵难以忍受,以致在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十八日发生孙传庭麾下标兵许忠、刘应杰掀起的“蓝田兵变”,不过崇祯帝并未怪罪孙传庭,还将入卫的四千川军拨给孙传庭统领。 [66]  
除了练兵以外,孙传庭还大力“清屯”,即清理被豪强地主侵吞的屯田,以充实军饷。崇祯帝只拨给他六万两饷银,其余自筹,所以孙传庭就在清查西安三卫(右卫隶秦王府,故不在清查范围内)的屯田上下工夫。孙传庭在崇祯九年(1636年)十一月发布清屯告示,呼吁陕西士绅考虑“虏、寇交讧、兵单饷匮”的现状,上报原属国家的军屯,否则严加治罪;另一方面,他派西安理刑官大力清查隐占屯田,力求符合洪武年间的标准。 [67]  不过孙传庭并未要求退还已经侵占的屯田,而是允许其继续耕种,但要向官府缴粮,上等田每顷18石、中等田每顷15石、下等田每顷12石,每粮1石折银7钱。 [68]  到他卸任时,一共清理出折色银45万余两,本色米麦豆约5万石,此外还清理出屯兵12000人 [65]  ,可谓成果丰硕,因而得到崇祯皇帝的嘉奖,并指示其他巡抚以孙传庭为榜样,“真心实事为法”。 [69]  
除了练兵清屯,孙传庭还在陕西巡抚任上整顿吏治、赈济灾民、促进商业、修筑堡垒,使陕西军务大为起色。 [70]  

孙传庭前线战果
由于孙传庭在陕西的一番经营,他从缺兵乏饷的窘况中走出,对农民起义军的威慑也大幅上升,因此对义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 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在黑水峪之战中俘获实力最强的军首领闯王高迎祥
  • 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孙传庭击溃兵力最多的农民军首领拓养坤(蝎子块),迫使其亲率大小头目十二人投降(不久拓养坤因试图逃跑而被孙传庭诛杀);
  •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春夏,孙传庭击败农民军首领张天琳(过天星),迫使其在宝鸡投降;
  •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孙传庭领兵出潼关,迎战试图进入陕西的罗汝才(曹操)等十三营,在豫西山区将其击溃寇,擒斩千余;

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月卸任前夕,孙传庭总结其两年多的战绩“荡平大寇闯王、蝎子块、混天星、过天星、整齐王、张妙手、瓦背、镇天王、一条龙、大天王、米闯将、火焰斑、就地飞、刘秉义、一朵云等一十五股,而桿贼土寇及窃发零逞之余孽不与焉”,由此他成为崇祯年间第一位圆满卸任的陕西巡抚。 [71]  

孙传庭历史评价编辑 播报

孙传庭史籍评价
明史》:①仪表颀硕,沉毅多筹略。②流贼蔓延中原,所恃以御贼者独秦兵耳。傅宗龙、孙传庭远近相望,倚以办贼。汪乔年杨文岳奋力以当贼锋,而终于溃偾。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传庭败死,贼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 [4]  

孙传庭名人评价
  • 杨嗣昌:①洪、孙二臣,亲经战阵,臣亦不及。传庭之才,毕竟可惜。②洪亨老,圣贤一路,古称洞山古佛是也;孙白老,豪杰一路,古称泰山岩岩是也。毕竟亨老难及白老。③孙白谷、傅括苍(傅宗龙)两兄才具尚是可惜,人而得罪,至不敢救,奈何! [42]  
  • 吴伟业:长身伉爽,才武绝人……公死而天下事以去,然其败由趣战,且大雨粮绝,此固天意,抑本庙谟,未可专以责公也。 [43]  
  • 屈大均:一败中原势不还,二陵风雨惨龙颜。朝廷岂合频催战,司马惟应暂守关。杀气未销函谷里,忠魂常生大河间。行人郏县踟蹰久,泪洒斜阳匹马间。 [44]  
  • 谈迁:孙传庭合十万之师,兵甲粮刍俱取办关中,民无余力,并锐出关,全师覆溃,秦人重足而立,势不自固,潼关失守,喘息已夺,惜哉! [45]  
  • 戴笠:传庭实有良将之才,其敢勇担当,出于承畴之上,故能擒高迎祥、破老回回、败渭南大贼,一时督抚莫或过之。 [63]  
  • 彭孙贻:传庭屡破秦盗,俘闯王致阙下,天子用以镇畿辅,而阳瞆乞骸,此岂匪躬尽瘁之臣乎?再起为元帅,两战遂丧三秦,师败国亡,悲夫! [46]  
  • 计六奇:①官兵御贼以来,有三快事:一擒高迎祥,一射自成目,三杀贼家口。三者传庭实居其二。后虽有潼关之败,然两大功不可没也。但养纯之降,实为通贼张本。古云受降如受敌,奈何轻信以致败耶?②传庭故将家子,然不知兵,好大言。 [5]  
  • 查继佐:白谷干济,足办贼,而行军必受君命、庙算,失也。夫推毂之意,曰“阃以外将军制之”,古战胜以之矣。白谷“不能乞命狱吏”之一言,则知郏县深入不返顾,犹怀顾畏,前辈行间不阅邸报,白谷之时能为之哉?……总之,失事固不能免罪,而其志犹可原,不必其果死与否也。一门被戮,知其无所幸于贼矣。 [47]  
  • 顾炎武:国家当危乱之日,未尝无能任事之人,而尝患于不用。用矣,患不专用之。而专且效矣,患于轻徙其官,而不竟其事。使之有才不得遂其用,以至于败,而国随之,若兵部尚书代州孙公之事,可悲矣!……使当日不用武陵(杨嗣昌)之策(顾炎武认为召洪承畴、孙传庭入卫京师出自杨嗣昌的建议),自陕以西委公,十年而奏其效,则他方虽溃败,而公必能为国家保有关中。使贼不得关中,亦不敢长驱而向关也,一诏移公,而国之存亡乃判于此……于此以见公之一身而系国家之重。然则天下未尝无人,而患不用,又患于用之而徙。用徙三四年之间,而大事已去。此忠臣义士所以追论而流涕者也。 [48]  
  • 乾隆帝周遇吉蔡懋德、孙传庭等以闯、献蹂躏,御贼亡身,凛凛犹有生气。 [54]  
  • 顾诚:他们碰上的对手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在明官僚中都是比较狡猾也比较卖力的。 [49]  
  • 孙祚民:①当时据守陕西的总督孙传庭,是一个“沉毅多筹略”的狡敌。如起义军初期重要领袖高迎祥,就是被他俘害的,这个老奸巨猾的刽子手……②凶悍的刽子手孙传庭,为起义军击毙,受到应有的惩罚。 [50]  
  • 樊树志:孙传庭败得如此之惨,自然应当负指挥不当的责任,但是说他“轻进寡谋”,却有点强词夺理。明明是思宗自己再三催促孙传庭出关作战的,这种战略决策本身就带有极大的“轻进寡谋”成分,注定了必然失败的结局。真正“轻进寡谋”的不是孙传庭,而是思宗本人。正是思宗的“轻进寡谋”铸成了孙传庭的悲剧……孙传庭的死是令人叹息的。 [51]  
  • 朱东润:孙传庭是当时统治阶级的一员,但是他的死是一个英雄的死,是面向死亡而不甘屈服的死。 [52]  
  • 晁中辰:在明朝末年,孙传庭可称得上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能臣。但是,他却不能救大厦于既倒,甚至连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无法保全。孙传庭的悲剧实际上是明王朝的悲剧,是崇祯帝的悲剧。崇祯帝生性多疑,用人不专,孙传庭未尝一败却被投入监狱。待天下糜烂不堪时,又将他从狱中放出,但又不能对他推诚任用。他的计划得不到认真推行,只是不愿再入监狱而勉强出关,终致大败……明清之际的许多史书大都为孙传庭感到惋惜。 [53]  


孙传庭轶事典故编辑 播报
孙传庭早年任知县时,性格高傲,不畏上司。当时县中有一个孝子,正要娶妻时遭遇父丧,住进庐墓,母亲和未婚妻住在其他房间。某天夜里,一个流氓穿上丧服,装成这名孝子,闯入孝子未婚妻的房间调戏她(古时亲迎前夫妇不见面,故未婚妻不知丈夫真容)。母亲发现后询问孝子的未婚妻,误以为自己的儿子在服丧期间行非礼之事,便去斥责孝子。孝子非常惊骇,便藏进那个房间等待,果然那个流氓又在半夜来了,脱下衣服想要和未婚妻睡觉时,孝子出现,流氓逃走。未婚妻惭愧自缢,孝子也自缢,母亲抱着流氓的丧服向孙传庭告状,孙传庭假装不追究。突然有一天,孙传庭将全县裁缝抓到县衙,关在内庭,出示丧服,询问是谁订做,一位裁缝指认是本县一位京官公子让他秘密做的。尽管这位京官是阿附魏忠贤的阉党,但孙传庭毫不留情,亲自带着衙役到其府上,将这个公子逮捕归案,下狱处死。 [60]  

孙传庭主要作品编辑 播报

孙传庭传世刻本
孙传庭有336首诗、202篇文章、2部专集(《鉴劳录》《省罪录》)传世,这些诗文都是在他被释放出狱前所作,崇祯十五年(1642年)出任陕西三边总督后的诗文则全部失传。 [61]  被刊刻成书籍的列表如下:
名称
版本
收藏地点
《白谷山人诗钞》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刻本
天津图书馆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刻本
山西省图书馆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刻本
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新疆大学图书馆
清刻本
国家图书馆
清刻本
山西省图书馆
《鉴劳录》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刻本
国家图书馆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刻本
山西省图书馆
《白谷山人遗稿》
清乾隆刻本
国家图书馆
《白谷集》
清乾隆《四库全书》本

清道光《乾坤正气集》本

清道光刻本
徐州图书馆
《孙忠靖公遗集》
清咸丰六年(1856年)刻本
国家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
孙忠靖公全集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版
山西大学图书馆
(以上参考资料 [61]  )





孙传庭出版图书




孙传庭人际关系编辑 播报
关系
姓名
备注
父亲
孙元震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去世
母亲
吴氏
孙元震继室(元配刘氏)
妻子
冯氏
代州举人冯公明之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去世,享年十七岁
张氏
南京通政使张知节之女,得知孙传庭战死后拒绝返回山西,西安城破前投井自尽
妾室
石氏
生孙世瑞,西安城破前投井自尽
陆氏
生孙世宁,西安城破前投井自尽
不详
姓氏不详,西安城破前投井自尽
儿子
孙世瑞
历任教谕、保德州学正、诰封建威将军
孙世宁
清康熙时中举人,历任会稽、兰溪、青田等地知县,官至知州
女儿
孙氏
母不详,西安城破前投井自尽
孙氏
母不详,西安城破前投井自尽
以上参考资料 [1]   [91]  

孙传庭人物争议编辑 播报

孙传庭潼关原之战
绥寇纪略》《怀陵流寇始终录》等书记载孙传庭与洪承畴合作,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月在潼关原之战中设伏大败李自成,迫使其仅率十八骑逃匿深山,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明史·孙传庭传》亦照录了这一说法。但现代学者方福仁认为这场战役并不存在,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孙传庭本人遗著中不仅没只字未提他参与过这场战役,而且在离开陕西后所撰的《鉴劳录》明说“惟闯将(李自成)一股,是岁未敢东突,赖督臣驱剿出境,非臣力所能及也”,并且最后总结自己任内剿灭的十五股义军中也没有李自成,可知他在陕西巡抚任内并未与李自成交过手,也不存在潼关原之战。 [72]  也有研究者认为潼关原之战虽然存在,不过是洪承畴指挥的,孙传庭确实没有参与。 [73]  

孙传庭孙杨公案
各种史籍均记载孙传庭与杨嗣昌是一对政敌,双方在不少战略方针上都有分歧。孙传庭反对杨嗣昌“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认为不但事倍功半,还会拖累百姓。清兵入塞时,杨嗣昌要加派军饷、募选骑兵加以防备,孙传庭认为只需“用火器、用步兵、用土著、精器械、训士卒、凭险自保”即可。其后杨嗣昌留洪承畴任蓟辽总督,并把他麾下秦军也留下,孙传庭又强烈反对,称秦军官兵只适用于镇压义军,而且妻儿都在陕西,难以认真抗清。因此,杨嗣昌对孙传庭恨之入骨,不仅阻碍他升迁与觐见,还在孙传庭失聪时落井下石,引唐太宗卢祖尚故事,欲置其于死地,但崇祯帝没有听从,只是下狱。
但有研究者根据孙传庭、杨嗣昌两人的文集指出,两人虽然确有矛盾,但并非如一些史料所描述的那样水火不容、你死我活。事实上,杨嗣昌十分欣赏孙传庭的才干,孙传庭对杨嗣昌的一些方略的反对也并非反对方略本身,而是针对其中具体事项的商榷。期间出现某些误会,导致两人有所芥蒂。孙传庭被下狱时,杨嗣昌虽然没有极力解救,但并未参与陷害,更没有置其于死地的迹象。 [74]  

孙传庭下落之争
由于孙传庭尸骨无存,故关于他的下落存在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他在潼关战死,作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的孙传庭墓志中记载孙传庭“恐为贼所执辱,挥刀跃马入贼群,遂遇害”,包括《明史》在内的大多数史料都采取这种说法。陕西的明代遗民王弘撰所著《山志》根据曾与孙传庭一起守潼关的举人孔杰儒、诸生赵完瑛的说法,称孙传庭在十月初六日那天镇守潼关东门,义军从南门攻入,他被义军乱枪刺死,赵完瑛等人逃跑时推倒墙壁,覆盖孙传庭尸体,导致其尸骨无存。 [75-76]  其他说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 渭南战死说。《绥寇纪略》《流寇志》等记载孙传庭在潼关失守后退到渭南才战死 [77-78]  ,此说法受到王弘撰驳斥 [76]  ;
  • 投黄河殉国说。清代文人韩圣秋作《边塞吟》一诗,称孙传庭在潼关战败后突围,“登山痛饮,投白马于河伯,寻赴洪流而死”。有人认为“此说或非无据” [3]  ;
  • 逃窜塞外说。查继佐《罪惟录》记载孙传庭可能“北窜塞外”,并称是一名老兵目睹孙传庭在潼关陷落后“徒步抱血书乞赦”,但又不想上呈,遂决定远走塞外 [79]  ;钱士馨《甲申传信录》则记载孙传庭与喇嘛僧一起西去的说法 [80]  ;
  • 隐居五台山为僧说。谈迁《国榷》载,“后闻传庭窜五台山为僧”。 [81]  


孙传庭后世纪念编辑 播报

孙传庭凭吊诗文
由于孙传庭之死与明朝灭亡息息相关,故清代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凭吊孙传庭的诗文,寄托对他的同情和对明亡的哀思,例如吴伟业的《雁门尚书行》、冯云骧的《潼关行》、屈大均的《郏县经故督师孙白谷先生战处》、顾炎武的《潼关》、武全文的《和冯讷社》(四首)、赵三麒的《潼关行》、尤侗的《雁门哀》、靳荣藩的《咏明史绝句》、沈会霖的《吊大司马孙白谷先生》(四首)、丁澎的《哀潼关》、吕履恒的《潼关用崆峒原韵吊孙司马》、沈用济的《潼关二首》、郎若伊的《感怀二律》、陈嵩庆的《孙忠靖公咏》、吴鸣书的《明大司马遗集后》、林芬的《题潼关尽节图》、瞿顒的《题潼关图》、周系英的《白谷先生像赞》、黄钺的《题白谷先生像赞》和《谒孙忠靖公祠》、冯廷工的《谒孙忠靖公祠》、冯芝的《谒孙公祠》、鲍源深的《赞孙公像》、王志瀜和徐广绪各自的《像赞》、吴家淦的《题孙忠靖公遗墨》、陈璨的《孙公遗墨赞》、许乔林的《孙公遗墨》、冯焯的《题孙靖公遗墨》、谢元淮的《题孙忠靖公遗墨》等。 [56]  

孙传庭故居遗址
孙传庭故居位于山西代县县城西北四千米处的桂家窑村。村中以南北向街道为主街,故居遗址位于主街中段的东侧。据住在这里的其十世孙孙国良先生介绍,这座院落最初为孙传庭的父亲孙元震创建,孙传庭曾扩建,历代后裔居住。原为三进院,两侧跨院。院落坐东向西,以东为主房。“文革”中,房屋遭到打砸破坏,后又经过拆除重建,旧貌已经不存。现在仅保留一座北侧厢房,还是清代原构。 [57]  

孙传庭孙传庭墓
主词条:孙传庭墓
孙传庭墓
清顺治二年(1645年),孙传庭的长子孙世瑞在今代县下花家庄孙氏祖茔招魂祭葬孙传庭及先母冯氏,又在西安寻回嫡母张氏等人的尸体,扶柩还代州祖茔合葬。孙传庭墓在今代县阳明堡南侧的下花家庄,墓园在东河、西河之间的高阜上,两河环抱,中间一阜突起,当地人称为“二龙捧珠”。据村民回忆,原有享堂、神道、墓冢等建筑,园内松柏参天,气氛肃穆。在后来的地方建设过程中,墓园石雕、碑刻被搬走,树木被砍伐,只有享堂建筑坚固,镢镐撬不动,才留存下来。当时墓中还出土《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共六块,由孙传庭的门人冯如京之子冯云骧撰文书丹,现存于代县博物馆 [57]  

孙传庭祭祀祠堂
清代将孙传庭奉祀于山西三立祠、西安名宦祠、代州乡贤祠。 [57]  乾隆年间还在代州学宫后立孙忠靖公祠(现已不存)。 [58]  

孙传庭史料索引编辑 播报
《明史 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第一百五十》. [4]  

孙传庭影视形象编辑 播报
2013年电影《大明劫》,戴立忍饰。 [62]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4)


概述图册(1)


《孙忠靖公遗集...(5)


孙传庭遗墨及清...(2)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查看全部

1/2




                                                  明朝兵部尚书
白圭  柴车  陈新甲  崔呈秀  丁启睿  丁汝夔  堵胤锡  范景文  冯元飙  
洪承畴  侯琎  胡宗宪  蹇达  揭重熙  邝野  梁廷栋  凌云翼  翟銮  
刘大夏  刘俊  刘尧诲  陆完  李春烨  闵梦得  马士英  马文升  马昂  
苗衷  秦逵  齐泰  商辂  单安仁  沈宸荃  沈溍  石星  孙传庭  
孙承宗  孙原贞  孙嘉绩  邵辅忠  滕德懋  谭纶  屠滽  王复  王琼  
王竑  王象干  王骥  魏学曾  翁万达  吴兑  吴琳  薛三才  萧大亨  
邢玠  熊明遇  许进  熊廷弼  杨博  杨廷麟  姚镆  叶梦熊  尹直  
袁崇焕  于谦  余煌  喻安性  杨士奇  乐韶凤  张凤翼  张经  张缙彦  
赵焕  周嘉谟  伍文定  何鉴  余子俊  傅振商  仪铭  刘宇  刘宇亮  
张鹤鸣  彭时  徐晞  戴才  方宾  曹元  李庆  柯夏卿  王业浩  
许论  茹瑺  程信  石璞  王越  项忠  陈汝言  陈洽  阮大铖  
阎鸣泰  金献民  赵羾  







参考资料
  • 1.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明初,始祖讳成者,以从戎迁门,隶振武尺籍,四传而生岐,举孝廉,任莒州守,岐生宗派,复举嘉靖甲午孝廉;宗派生汾秀,读书不第,是为公之曾祖考;生观城公嗣约,配任淑人;生孝廉公元震,配吴太淑人,生公……孙氏自莒守至孝廉,凡四领乡荐。观城公及赠君父子,先后举于乡,每计偕之岁,联镳而比,乡党争荣之,然竟困南宫,不复第。
  • 2.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公六岁就里塾,颖异绝伦,十有三岁,出应童生试,辄冠其军,自是与郡诸生大小数十试,无弗冠军者。以万历之戊午己未联第成进士。
  • 3.    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 4.    《明史 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第一百五十》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21-04-13]
  • 5.    计六奇.《明季北略》: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78—280页
  • 6.    华文书局.《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华文书局,1969年:第2596—2598页
  • 7.    《(光绪)代州志》卷十:孙凤,成化间人,精艺术而性纯厚,有古人风……尝曰:“吾少不读书而多技能,可耻也。”有女不媒富贵膏粱子,竟选贫生陈皋谟者为婿,且教皋谟与其子岐旦夕攻章句,后岐举于乡,皋谟成进士。
  • 8.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公生于万历癸巳之夏四月二十有一日,卒于崇祯癸未冬十月之六日,年五十有一。
  • 9.    《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32,天启三年三月十六日条 .明清实录数据库[引用日期2021-04-13]
  • 10.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天启乙丑,朝正于王,留擢吏部主事,旋擢稽勋郎,以覃恩予诰命。时逆党魏忠贤初用事,将起缙绅之祸,公心念独子奉孀母,膝下一儿仅周岁,此身未敢蹈不测、搏名高也,于是请假归。
  • 11.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归而大治第宅,辟园圃,穿溪叠石,种松栽荷。朱楼画舫,花晨月夕。公偕张淑人奉太淑人,拔舆游晏,泄泄融融。次则招宾客,酌酒选奕,赋诗谈笑,箫鼓之声无虚日。间或闭户危坐,焚香读书。里中间奇之士,从公受学者七、八人。公时进而与之谈性命、经济暨举子业。公于斯时,恰然自得,若将终身焉。
  • 12.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端皇御极,大慝伏诛,官方清矣。然东鄙用兵,迄无胜算,而流寇之祸,渐蔓数省。公始慷慨谈兵略,有澄清天下志。公之门人冯生容乘间进言日:“先生岂有意天下事乎?愿先生无以天下事为意也,天下事殆不可为。”公喟然曰:“是何言也?孰为为之而遽曰不可不可乎?为之自吾始,济不济,命也。”
  • 13.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308、328页
  • 14.    吴甡:《柴庵疏集》卷十三,《汇报擒斩虏贼功级情形疏》:内如乡绅训练亲丁,如吏部郎中孙传庭之遣王承嗣等,用飞炮击贼,贼以远遁,又遣孙剑等设伏,夺获马骡。
  • 15.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乙亥之秋,即家起公,司封司。时中外咸棘,求人孔殷,官华要者,率避边才如阱罟。公谈论风生、雄姿英发,毅然不少避忌。铨枢叙公里居时缯垣、犒士、定乱全城诸功,不待历曾掌选事,以边才超拜顺天府丞,备督抚选。
  • 16.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是时,德州掌吏部,贵倨甚,公抗不为下,意甚衔之。属秦抚告阙,遂亟用公,辰启事而申报可。然公私意亦愿一当也。端皇御便殿召见公,期勉慰籍如家人,公面奏:“往事,秦兵宿边镇而秦抚臣治其腹,诚不烦置兵。今贼反在内,臣恐不能以徒手扑强贼!”上颦蹙曰:“措兵难,措饷更难,无复以乏兵为言!朕姑措扃寺六万金给,而今岁饷后,则听若自行设处,不中制!”公受命而西,以灭贼为己任,简募标旅,得胜兵三千人,自将之。
  • 17.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86—287页
  • 18.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87—288页
  • 19.    《(乾隆)重修盩厔县志》卷十:七月十五日,贼闯王姓高自芒谷出屯仙游寺,十六日孙中丞至,十七日洪司马亦至,战于山下,参将李遇春被创兵稍却。二十一日,复战于马召原上。先一日,洪司马设白旗招降,设红旗以战,时雨后大雾,贼党干公鸡、张二、一斗谷、黄龙已降贺人龙,逆首不知,下马张张[弓]以射其马,马与众已南行,计无复之,脱甲胄,潜于草间。邑人张驴子者,中丞乡导也,素悍多力,遂擒以献。
  • 20.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88—289页
  • 21.    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五:传庭黒水峪捷后,再破贼于渭南,豫贼詟不敢西向,又破贼于咸阳北原,秦贼不敢窥泾川以揺西安,威名几轶于承畴矣。
  • 22.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90—303页
  • 23.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395、398页
  • 24.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155—158、308—332页
  • 25.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339—346页
  • 26.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宜兴(周延儒)且入相,初政多引用东林正人,居乡佐冯生亦间行入都,日夜走谒诸乡佐,陈天下事非公不可状。因以其说于宜兴,宜兴善之。自是,公论大明,竞回端皇之怒,以佐枢命召公于圜扉,然而晚矣。上亲御文华殿,问公所以安天下者。公为抵掌指陈,上嘉予叹息者再四,燕劳赏赉甚渥。
  • 27.    《明史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21-04-13]
  • 28.    彭孙贻:《平寇志》卷五:人龙,米脂诸生中武举,效用行间,杀贼立功,位至大帅,叛将剧贼多归之,咸得其死力。然贪淫狼戾,屡战不用命,襄城之役,朝廷颇疑其通贼,朝议将诛之,密授旨传庭。……传庭檄诸将大会于西安,郑嘉栋、牛成虎、贺人龙各以固原、临洮、援剿之兵来会,传庭置酒燕诸将,诸将罢酒起,行至旗门,命刀斧缚人龙于旗下,数之曰:“尔奉命入川,开县噪归,猛帅(猛如虎)孤军失利,献(张献忠)、曹(罗汝才)出柙,职尔之由。天恩曲贷,命杀贼自效,辄遇敌先溃,委秦督抚于贼手,一死何辞!”因斩之,诸将股栗。
  • 29.    冯云骧:《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遣公将禁旅往援汴,公至汴,而禁旅脆弱不可用,抚掌叹曰:“我思用秦人!”……朝议督公亟入豫,公曰:“兵未训练,安可用也?”弗听,公不得已而将之出战于郏县……
  • 30.    彭孙贻:《平寇志》卷六:(崇祯十五年六月)壬戌,命苏京监咸、宁、甘、固兵,同孙传庭星驰出关。
  • 31.    郑廉.《豫变纪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45—146页
  • 32.    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六:传庭御下严,动以军法从事,州郡震栗,关中久荒,责豪右捐助,不乐者哗于朝曰“督师玩寇靡饷”,陕西朝士累上书迎上意,催且传危语曰:“督师不出关,收者至矣!”传庭顿足叹曰:“吾不能复对刀笔吏!”上书请出关。
  • 33.    郑廉:《豫变纪略》卷七:时督师孙传庭,治兵于陕,秦中士大夫言其养寇,帝亦疑之,下手敕催战,传庭不得已,乃上疏请出师。
  • 34.    吴甡:《柴庵疏集》卷十八,《召对纪略(三月十二日)》:上御文昭阁,召臣甡入。……上出秦督孙传庭疏,示诸辅臣疏曰:“此秦督出兵疏也,何如?”臣甡览毕,奏言:“兵凶战危,而传庭易言之,且衿其强勇,谓不出一月,贼尽可歼。且传庭新募之兵,训练未久,恩信无闻,出抗数十万方张之寇,岂易得志?又谓间谍密谋,兵至内应,臣窃忧焉。贼皆秦人,结连日久,内应之谋果否得当?”上曰:“何也?”臣甡言:“传庭军多乌合,所制衣甲器械,皆敛之民间,秦父老怨之至骨,传庭复驱之出战,岂能动其亲上死长之义乎?一往之气,难以持久,间谍恐堕贼计。一踬则立见溃散,深为可忧。”上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先生见良是。但贼横已极,秦督奋勇直前,亦不可少。”
  • 35.    吴甡:《柴庵疏集》卷十八,《召对纪略(三月十二日)》:(五月)十五日,奉有“不必督师,仍入阁佐理”之谕,实因阁议欲以督师专任秦督孙传庭也。
  • 36.    国立中央研究院.《明清史料》乙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985页
  • 37.    吴伟业.《绥寇纪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87页
  • 38.    彭孙贻.《流寇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7—124页
  • 39.    郑廉.《豫变纪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9—162页
  • 40.    《崇祯长编》崇祯十六年十月初八日条 .明清实录数据库[引用日期2021-04-13]
  • 41.    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九:帝先期赦孙传庭罪,召见问曰:“卿度几何人可破贼?”传庭顿首曰:“陛下幸贳臣死,臣星驰入关,得精锐五千人足矣。”既西行,侦汴事者曰:“贼棋置数十营,望尘莫见其际。”传庭乃图上方略曰:“贼众且数十万,臣纵得士死力,讵可一当百?以时势料之,非练兵二万,饷百万不可。”帝省章大怒曰:“卿面奏云何,而前后不雠?努力练所发兵,足饷一月即卷甲出关,毋得逗挠取咎也!”
  • 42.    杨嗣昌.《杨嗣昌集》:岳麓书社,2008年:第1027、1076、1166页
  • 43.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92页
  • 44.    屈大均.《屈大均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813页
  • 45.    谈迁.《国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5996页
  • 46.    彭孙贻.《流寇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3页
  • 47.    查继佐.《罪惟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77页
  • 48.    顾炎武.《顾炎武全集 亭林诗文集 诗律蒙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96页
  • 49.    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97页
  • 50.    孙祚民.《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论丛》: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7、190页
  • 51.    樊树志.《晚明史  1573-1644》: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976页
  • 52.    朱东润.《陈子龙及其时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67页
  • 53.    晁中辰.《李自成大传》: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0页
  • 54.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96,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十日条 .明清实录数据库[引用日期2021-04-16]
  • 55.    《钦定胜朝诸臣殉节录》卷一:孙传庭夙娴良画,屡著捷功,仓卒殉军,仁成身殒,今谥忠靖。
  • 56.    刘淮南.《双峰耸峙蕴风雅  雁门关文学与文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第277页
  • 57.    本书编委会.《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建筑要览》:山西经济出版社,2017年:第343页
  • 58.    《(光绪)代州志》卷四:孙忠靖公祠,在学宫后,祀明兵部尚书孙传庭,岁以春秋仲月祭。
  • 59.    谈迁:《国榷》卷九十八:(崇祯十五年六月)丙午(初八日),总督孙传庭请练兵二万。得旨:“原议练兵五千可以破贼,何以取盈二万?且百万之饷,安能即济?但得饷一月,便当卷甲出关,共图歼荡,不得过执取咎。”
  • 60.    郑廉:《豫变纪略》卷二:代州孙传庭初任永城,性简傲,不畏上官,而能廉察非常事。时有孝子方娶妻未成婚而庐于墓者,老母、新妇各居一室。昏夜,一盗着衰衣,假为孝子状,阑入其室而调之。既而其母觉问妇,妇以其子告。母疑之,立至墓所责孝子,孝子大骇,则潜归深匿他室而伺之。夜将半,盗复果来,方解衣就寝,孝子突出,盗急弃衰衣而逃,孝子忿忿还墓所。妇大惭愧,自缢,孝子闻妇死,亦自缢。母乃抱贼之衰衣而讼于县,传庭阳受其状,不问也。一日忽拘境内缝工皆赴县,至则闭诸内庭,乃出衰衣而示之,使其自认谁作。内一人反覆视之,进而曰:“此某宅公子命仆明某于秘室中所作。”传庭亲领役至某宦家,擒公子以归,一鞫而服,毙诸狱。盗父六卿,尝馈魏忠贤黄金溺器者,其势熏天,不顾也。
  • 61.    孙传庭.《孙传庭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整理说明”
  • 62.    戴立忍谈演《大明劫》:这次玩得好开心(图) .中新网[引用日期2021-04-16]
  • 63.    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61页
  • 64.    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六:戊午,孙传庭入潼关,诸将继至,火车营步兵尽死,唯存他将兵数千,士气不振。高杰曰:“三军家在西安,战败思归,而强之守关,危道也,不如弃关专守西安,凭城以战。”传庭叱曰:“若贼进关,秦人尚为我用乎?”遂整兵守潼关。
  • 65.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172页
  • 66.    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陕西兵久乏饷,承畴用弱,仅得无事。孙传庭法严,许忠等九百人与千总贺汝雄谋变,会传庭遣忠等一军剿商雒贼,戊午,行至蓝田,劫库纵囚,引混十万与大军斗,左光先、曹变蛟西追过天星于汧陇,巡按谢秉谦檄二将回军咸阳,忠等随混贼去。传庭自劾,且言兵少,上不之罪,与入卫川兵四千。
  • 67.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12—213页
  • 68.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15页
  • 69.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99页
  • 70.    吕佳:《孙传庭经略陕西政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2—36页。
  • 71.    孙传庭.《孙忠靖公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303—304页
  • 72.    方福仁.《李自成史事新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1—103页
  • 73.    许文超:《明末名臣孙传庭研究》,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30—33页。
  • 74.    许文超:《明末名臣孙传庭研究》,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46—53页。
  • 75.    王弘撰:《山志》初集卷一:癸未秋,督师白谷孙公征贼于河南。败绩,退据潼关,约绅士分守城陴。冬十月六日,公在东城门楼上,陪公者,举人孔念心,名杰儒。初报贼上南城,左右惊散,念心独留。再报贼已开南门,念心乃舍公趋城下,遂被缚。念心被缚时,别公仅瞬息间耳。城上下皆贼,如风雨骤至,公万无脱理。念心系予至戚,亲为予言如此。独以遇害于乱军中,不得尸,故致有纷纷之说耳。
  • 76.    王弘撰:《山志》二集卷三:梅村作《绥寇纪略》,意极善,然有传闻之误。余以所知关中事确者,特为正之。癸未冬,督师孙公自河南败绩,退守潼关。关陷,公不知所在。余前据孔念心之言,谓公无脱理,故作公传书遇害。后见延安赵玉谱,云其堂叔名完瑛者,以诸生从戎,在公麾下。潼关陷,时公被乱卒枪刺而死。完瑛同伴三人即卧尸处,推墙垣覆之而去。此实录也。梅村云潼关陷,公退屯渭南,贼攻渭南,破之,公死,及云举人王命诰开门迎贼者,皆误也。潼关陷后,关以西诸州、县皆闻风逃散,无有守城者。渭南非要害地,无坚城,退守渭南何为乎?
  • 77.    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九:传庭收散卒,图还保渭南,贼追及传庭,与参军乔元柱跃马大呼而没于阵。
  • 78.    彭孙贻:《流寇志》卷八:传庭率白广恩、王定退保渭南,闯贼合众数十万攻渭南,传庭引二帅陈于西门,贼绕道袭东门,城陷,传庭与参军乔元柱横刀冲贼,殁于阵。
  • 79.    查继佐:《罪惟录》卷十二:或云陕事败后,有老卒见白谷徒步抱血书乞赦,且曰:“不能上,有走塞外耳。”此语得之曹秋岳云。
  • 80.    钱士馨:《甲申传信录》卷二:传庭旧留西安喇嘛僧二百余,即日拥之西去。
  • 81.    谈迁.《国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5993页
  • 82.    李长祥.《天问阁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2页
  • 83.    刘理顺:《刘文烈公全集》卷九,《答孙白谷督师书》:治愚不知兵事,兹数日内,连读台台筹划,知贼可计日而平,如武穆之殪杨么也。虽然,杞人私忧,亦有愿闻于左右者。大凡兵未集患无兵,饷未充患无饷。兵集矣,饷充矣,患律不明而气不肃。律明矣,气肃矣,患权不一而众不协。权一矣,众协矣,又患发之猛而谋之不密。前此之所以倏进倏退,倏合倏散,而迄无成功者,坐是失也。今边兵续至,骄将慑心,三晋输运,畿南拨留,号令灿若三辰,部署势如指臂,数者俱可无患矣。但此举系天下安危,非直豫、楚。譬如药之劫剂,博之孤注,断不可不动出完全,而徼幸于不可知之两阵间也。闯新并罗,其部曲疑矣,能必其真为我用?伪官遍布,其党与分矣,能必其不互相应援乎?李申狡猾,窜伏山中,能必其不为后患乎?荆襄水乡,西北士马,能必其耐彼沮洳乎?左师桀骜,狂逞无忌,能必其不怀猜惧平?此数者,皆长安缙绅苦心焦思而食不下咽者也。谚云:“叩囊底智,不令留异日”,此其时矣。天下事非威不强,非智不获,非虚不益,非慎不臧,故不敢避冒昧之嫌,而率臆附闻,仰希台鉴。
  • 84.    樊树志.《晚明史  1573-1644》: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797页
  • 85.    《痛史本崇禎長編》崇禎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条 .明清实录数据库[引用日期2021-09-01]
  • 86.    《痛史本崇禎長編》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八日条 .明清实录数据库[引用日期2021-09-01]
  • 87.    彭孙贻.《流寇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5页
  • 88.    谈迁:《国榷》卷九十九:李自成间道缘山崖,出潼关后夹攻,官军大溃,总督孙传庭死之,总兵白广恩遁。或曰李过追孙传庭,获督师坐纛,疾驰潼关,绐守卒,乘间突入。
  • 89.    《宝丰县志》(清道光十七年刻本)卷八:十二日昧爽攻贼,令始下飞炮鸣镝雉堞,矢集如猬毛,城中瓦屋皆碎,自寅自辰巳间,而城不支矣……城遂破,诸军蜂拥入,城中鼎沸,火光照若白昼。传庭遣飞骑十余辈持令箭,大呼各城门曰:“杀一贼者赏十金,戕一民者斩!”而军士憾民为贼固守,遂多屠戮矣。
  • 90.    张文青.明代陕西巡抚孙传庭标兵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32(06):73-74.
  • 91.    孙氏家乘 .中华寻根网[引用日期2022-04-08]
展开全部 收起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07:59 , Processed in 0.1379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