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生物工程学家
毛昭宪(Van C.Mow),1939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浙江奉化人,生物工程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4] [9] [12]
毛昭宪于1962年获得伦斯勒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学士学位;1966年获得伦斯勒理工学院应用力学博士学位;1968年—1969年任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工程力学部技术员;1969年—1976年任伦斯勒理工学院力学系副教授;1976年—1982年任伦斯勒理工学院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1982年—1986年任伦斯勒理工学院John A.Clark和Edward T.Crossan工程教授;1986年—1998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和骨科生物工程系教授;1986年—2002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长老会医院研究实验室主任;199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5年—200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1998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富的基金会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骨科生物工程教授,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0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富的基金会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200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富的基金会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刘平作用组织工程研究实验室主任;2004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4] [9] [12]
毛昭宪主要从事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研究。 [13]
中文名毛昭宪 外文名Van C.Mow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39年1月10日 毕业院校伦斯勒理工学院 职 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籍 贯浙江奉化
目录
毛昭宪人物经历编辑 播报
毛昭宪
1939年1月10日,毛昭宪(Van C.Mow)出生于四川成都。
1962年,获得伦斯勒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学士学位。
1966年,获得伦斯勒理工学院应用力学博士学位。
1967年—1968年,在纽约大学Courant数学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68年—1969年,任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工程力学部技术员。
1969年—1976年,任伦斯勒理工学院力学系副教授。
1976年—1982年,任伦斯勒理工学院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
1982年—1986年,任伦斯勒理工学院John A.Clark和Edward T.Crossan工程教授。
1986年—1998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和骨科生物工程系教授。
1986年—2002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长老会医院研究实验室主任。
199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5年—200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
1998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富的基金会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骨科生物工程教授;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200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富的基金会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
200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富的基金会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刘平作用组织工程研究实验室主任。
2004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4] [9] [12]
毛昭宪主要成就编辑 播报
毛昭宪科研成就
毛昭宪
毛昭宪长期致力于应用数学学科、应用物理学科、工程学科等领域的研究。 [14]
毛昭宪专注于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对力和运动关系以及应力和应变分析。他制定了本构关系,用于确定骨科植入物有机同化及如何运用骨骼压电效应以修复和重塑,如关节软骨、椎间盘和哺乳动物身体主要关节的半月板,包括脚踝、臀部、膝盖、肩膀、手腕和脊椎间盘等。 [15]
据2022年12月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官网显示,毛昭宪已发表论文730余篇,ISI引文超过13500,Hi指数67 [11] ,其主要论著有《骨科生物力学基础》《生物力学和机动关节》《细胞力学和细胞工程学》《基础整形外科生物力学与机械生物学》《膝关节半月板:临床基本功能》 [4] 《Biomechanics of Diarthrodial Joints, I》《Biomechanics of Diarthrodial Joints, II》等。 [9]
时间
| 奖励名称
| 授予单位
| 1982年
| 梅尔维尔奖章(ASME原创论文奖) [9]
| | 1991年
| ASME生物工程部最佳期刊论文奖 [9]
|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1992年12月
| 第七届生物医学工程国际会议 [9]
| | 1994年4月
| 第一届亚洲肩关节学会会议 [9]
| | 1994年7月
| 第二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 [9]
| | 2003年10月
| 世界骨关节炎大会 [9]
| | 2004年7月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暨中—美生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 [5]
| | 2004年7月
|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研讨会(上海)暨第二届海内外生物力学研讨会 [7]
| | 2005年9月
| 第三届世界摩擦学大会 [9]
| | 2005年12月
| 第一届美国—泰国生物医学工程研讨会 [9]
| | 2008年9月
| 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ARSI)世界大会 [9]
| |
毛昭宪人才培养
2000年,毛昭宪指导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9]
据2022年12月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官网显示,毛昭宪已指导培养了75名博士研究生。 [11]
时间
| 讲座名称
| 合作院校
| 2004年7月
| “Indentation Determined Mechan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fixed charge density of articular cartilage”学术报告 [9]
| | 2004年7月
| “Rigorous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Human Joint Function and Etiology of Osteoarthritis”学术报告 [9]
| | 2005年9月
| “力学信号传导”学术报告 [2]
| | 2006年4月
| “From Immigrant to Bioengineer: Tales from Two Cultures—China to United States and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to Biomedical Engineering”学术讲座 [9]
| | 2007年10月
|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mechanics of Articular Cartilage”学术报告 [3]
| |
毛昭宪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1979年
|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9]
| | 1980年
| Kappa Delta骨科最佳研究奖 [9]
| 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
| 1981年
| William H.Wiley杰出教师奖 [9]
| 伦斯勒理工学院
| 1987年
| HR Lissner生物工程贡献奖 [9]
|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 1991年
| 乔瓦尼·博雷利奖(Giovani Borelli Award) [9]
| 美国生物力学学会
| 1991年
| | | 1996年
| CS Neer肩部研究奖 [9]
| 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
| 1996年
| HE Cabaud奖 [9]
| 美国骨科运动医学学会
| 1996年
| Low-Lands生物力学奖 [9]
| 荷兰Stichting生物力学基金会
| 1998年
|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9]
| | 2004年
|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9]
| | 2005年
| 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士 [9]
| 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2005年
| 国际硬组织学会荣誉会员 [9]
| 国际硬组织学会(现国际华人骨研学会)
| 2006年4月
| 戴维斯杰出校友成就奖 [9]
| | 2008年
| | | 2008年9月
| 杰出基础科学奖 [9]
| 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ARSI)
| 2014年
| ASME奖章 [13]
|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
毛昭宪社会任职编辑 播报
时间
| 担任职务
| 1976年—1977年
| | 1979年—1980年
|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生物工程部项目委员会主席 [9]
| 1982年—1983年
|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生物工程部秘书长 [9]
| 1982年—1983年
| | 1981年
| | 1982年
| 美国生物力学学会章程委员会主席 [9]
| 1982年—1984年
|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生物工程部执行委员会委员 [9]
| 1983年
| | 1984年—1985年
|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生物工程部主席 [9]
| 1985年—1988年
| 美国生物力学学会秘书长 [9]
| 1986年—1990年
| 第一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 [9]
| 1987年
| | 1988年—1991年
| 美国生物力学学会副主席 [9]
| 1991年—1994年
| 美国生物力学学会主席 [9]
| 1993年—1996年
| | 1994年
| | 1994年—2006年
| 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理事 [9]
| 1997年—1999年
| 美国国家工程院生物工程部副主席 [9]
| 1997年—2000年
| 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研究委员会主席 [9]
| 1999年—2001年
| 美国国家工程院生物工程部主席 [9]
| 1999年—2005年
| 台湾卫生研究院医学工程研究部顾问委员会主席 [9]
| 2000年—2002年
| 第四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 [9]
| 2000年—2003年
| 美国国家工程院拉斯奖委员会委员 [9]
| 2001年—2004年
|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委员会委员 [9]
| 2002年
| 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顾问委员会委员 [9]
| 2002年
| | 2002年—2003年
| 美国国家工程院提名委员会委员 [9]
| 2003年
| | 2003年
| 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指导委员会委员 [9]
| 2004年
| | 2004年
| | 2005年
| 香港理工大学肌肉骨骼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 [9]
| 2006年
|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咨询委员会主席 [9]
| 2007年
| | 2007年—2010年
|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外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9]
| 2007年—2011年
| 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 [9]
| 2008年—2010年
| 上海交通大学Med-X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9]
| 2009年
| | 2009年4月
| 美国国家工程院佛罗里达州区域会议联合主席 [9]
| -
| 《医用生物力学》第五届编委会顾问 [6]
| -
|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航空医药及外太空环境医药委员会委员 [4]
|
毛昭宪个人生活编辑 播报
毛昭宪的父亲毛邦初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的高级将领,在武汉保卫空战和驼峰航线开辟中做出了贡献。1949年,毛邦初携全家移民美国,毛昭宪兄弟共五人,他排行第四,还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2] [12]
毛昭宪人物评价编辑 播报
毛昭宪(左)
“毛昭宪是美国‘骨骼生物力学三巨头’之一。”(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评) [4]
“毛昭宪是享誉世界的生物力学学者,是全世界极负盛名的生物力学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评) [8]
“毛昭宪对于骨科矫形的发展特别是关节软骨和骨性关节炎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For major contributions toward orthopedic engineering, particularly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behavior of cartilage and the arthritic process)。”(美国国家工程院评) [10]
毛昭宪人物影响编辑 播报
2004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以毛昭宪的名字命名设立了“毛昭宪奖章(Van C. Mow Medal)”,以奖励那些在生物工程学研究教学领域做出贡献的学者。 [1]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