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德·L·费林加人物经历编辑 播报 Bernard Lucas Feringa
1951年5月18日,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出生于荷兰Barger-Compascuum。
1969年,入读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主修化学。
197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1978年—1984年,任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化学研究员。
1984年,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有机化学系讲师。
1988年起,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化学系教授。
1991年—1995年,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有机和分子无机化学系主任。
2003年—2011年,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Stratingh化学研究所主任。 Bernard Lucas Feringa
200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6年,当选为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14]
2008年,任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副院长。
2010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201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3] [6] [11]
伯纳德·L·费林加主要成就编辑 播报
伯纳德·L·费林加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Bernard Lucas Feringa
伯纳德·L·费林加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精准调控,并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他构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能够在金表面实现精确的制导运动,使得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他将“光开关”的概念引入到分子信息存储、液晶材料、手性控制、生物大分子等领域,推动了相关交叉领域的发展。基于亚磷酰胺开发的数十种不对称催化转化体系得到了许多课题组的应用。通过铜催化实现了格氏试剂与环状烯酮的共轭加成,该方法也被使用于全合成中。 [2]
伯纳德·L·费林加与田禾院士共同领衔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旨在打造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和国际合作高地。 [2]
Bernard Lucas Feringa
截至2020年11月,伯纳德·L·费林加在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有100多名学生、10多名PI(课题组长),研究方向包括软物质、刺激响应性材料(智能材料)、自愈和光致变色材料,以及分子开关和分子机器等。 [15]
伯纳德·L·费林加培养的学生有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曲大辉等。 [4]
学术讲座
时间
讲座名称
合作院校
2016年11月
“从分子到动态分子系统(From Molecules to Dynamic Molecular Systems)”学术报告 [5]
Bernard Lucas Feringa
伯纳德·L·费林加出生在荷兰一个小乡村。他的父亲吉尔特·费林加(Geert Feringa)和母亲伊丽莎白·哈克(Elizabeth Hake)在当地经营农场。伯纳德·L·费林加兄弟姐妹共10人,他排行第二。伯纳德·L·费林加喜欢化学,喜欢合成新的化合物,漂亮的晶体,曾一度以为自己要成为一个农民的伯纳德·L·费林加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在大学里选择化学作为专业继续深造。 [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