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无障碍写文章
登录
贾琏:东林党,是王熙凤魏忠贤的政敌 + 为什么贾琏不上班?不肯读书?+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为什么贾琏办理黛玉父丧?在哪里?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36】
9.9 贾琏:东林党在贾府的人物架构中我们看到,宁府里安排了三个皇帝和万历的亲弟潞王这一分支,荣府也一分为二,把万历最宠爱的儿子福王作为贾赦单分出去,邢夫人是另一个儿子瑞王,这对夫妻在反面是兄弟。而在贾政王夫人这一家,安排了王夫人朱由校之后的所有明朝皇帝,从崇祯到永历,因此王夫人这一支是皇家正宗。所以魏忠贤这个太监,不宜安排出自贾政家,安排在贾赦福王这个旁支,把九千岁变为儿媳更合适。而贾琏作为贾赦的儿子,便是王熙凤魏忠贤的政敌东林党,把对手配成夫妻,太精辟了!作者深谙夫妻之斗啊。你看人们出去对别人都客客气气,也能包容;而回到家里,夫妻之间却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热战、冷战都奉陪到底,棋逢对手,平分秋色,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想必大家都心领神会。 贾琏是东林党?不是一个人。对此应毫不奇怪,荣府里,贾珠、宝玉都不是人。因为贾琏身上表现出来的,不是杨涟、左光斗等某个东林党人的特征,而是这个群体,跟阉党斗到底,甚至拔剑追杀。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这样说:“这位琏爷身上现蠲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到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 “同知”这种副职,官衔不高,虽只五六品,但职务很杂,管事繁多。奇怪的是,贾琏这个同知,却不去工作岗位,天天在家住着,帮着料理家务,至少这是个异常。反面看,这个“家”是“国”的话,那么东林党这帮官员,就是要料理各种杂事,国家管理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都得管,而且在乃叔贾政家上班,不就是在皇家上班吗? 东林党都是饱学之士,这里说“不肯读书”,显然不是东林党啊!闭眼想想贾琏这个人的总体印象,大概是不怎么坏,也说不上怎么好,却无王熙凤管家理事的能力,还动辄得咎,不如王熙凤的八面玲珑。没错,这就是红楼作者对东林党人的看法,书中就是按这样刻画的。作者写东林党人好机变、好言谈,就是前文我们说东林党人的:勾心斗角,朋党之争,弹劾这个,评论那个,所以作者讽刺其“不肯读书”,是不按圣贤书行圣贤事,非君子所为,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的意思。红楼作者对东林党人并无偏向,并不褒扬,还不如对魏忠贤王熙凤,虽时时鞭挞其恶,却也对凤姐雷厉风行、以一当十的治家理财之能极尽刻画,用墨极多,“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也明显赞赏。 “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不在自己家,白天晚上都在叔家,还把媳妇也娶到叔家,正面看,多少有些异常。反面看,阉党、东林党都是群僚,不能出自贾政家,但让他们都在贾政家上班,帮着料理家务,就很好地解决了藩王府中人丁稀少、政治势力又不好安插的人物设计问题。 “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贾琏退的不是一步两步、三步五步,百步穿杨,一射之地超过百步。说明在魏忠贤掌权后,东林党已经退到百步开外了,已经被挤出权力核心了。 14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是贾琏送黛玉,贾琏办理黛玉父丧。反面看,朱常洛的丧事,确是东林党人尽心尽力,包括“移宫案”,东林党人据理力争,毫不退让。杨涟就是在朱常洛病重时,成为顾命大臣,受到朱常洛器重,所以在治丧、拥立其子朱由校时出了大力,怒斥宦官,逼迫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辅佐年轻的朱由校登基等事宜。史书记载,这六天之内,杨涟“须发尽白”,也是对泰昌帝朱常洛的信任器重心怀感恩,誓死报效。 同时也应看到,黛玉朱由检的父丧,也是王夫人朱由校的父丧。当时朱由检年幼,也就是书中黛玉的年龄,还处于年少不能任事之时。而秦可卿朱常洛的葬礼,在红楼梦中办的轰轰烈烈,并且特意强调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前文在秦可卿的章节也分析过原因,王熙凤是作为王夫人的代理人,即王夫人的替身,替王夫人朱由校料理父丧。朱由校作为储君,继而登基为帝,即使只守灵行礼,什么事也没干,葬礼的主办人名义上还是朱由校。所以王熙凤替王夫人协理宁国府,与贾琏办理黛玉父丧,没有矛盾冲突,人分两拨,办的是同一个事。 在东林党、阉党两大势力之间,崇祯明显偏向东林党,除掉魏忠贤,并钦定逆案,铲除阉党,为东林党人平反,在崇祯一朝,东林党一党独大。所以在红楼梦中,护送黛玉,料理黛玉父丧,扶柩回籍,并一路护送黛玉回到贾府,都是贾琏这个东林党。 在秦可卿葬礼过程中,有一人光彩夺目,越俎代庖,就是赫赫扬扬的王熙凤。有没觉得这个人手伸得也太长了吧?不仅替公公的兄弟管家,这次还替丈夫的族兄弟“协理宁国府”,看看我们自己家族,爷爷的堂兄弟家,到您这代还能多亲近?这不是过大事的“执事头儿”,这样的大户人家,“执事头儿”岂止两个三个?贾珍是因尤氏不能料理事务,里面无人,要请的是个能代替尤氏这个内当家的角色。而且此人是宝玉专门推荐的,宝玉“不便明言,走至贾珍耳边说了两句”,书中这样的话,就要引起读者思考,有什么不便明言?作者还在回末写了“齐家”、“治国”的诗句。 很显然,赫赫扬扬、威重令行的王熙凤是作者明着写的,王熙凤那口子贾琏呢?却是暗着写的。贾琏送黛玉去了扬州,跟贾琏的昭儿回来,两句话就交代了:“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贾琏、黛玉也在办理丧事,是在扬州府、苏州府,同王熙凤在宁国府协理的丧事,是明暗里外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把这夫妻二人、明暗里外综合起来思辨分析,对王熙凤、王夫人、贾琏、黛玉的身份,和秦可卿、林如海的丧事,便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对地理熟悉敏感的读者,看到宁国府、扬州府、苏州府,会一下意识到:这几个地方同凤阳府都属“南京直隶”!而南京直隶既是明朝曾经的京师直隶,也是明朝皇帝的籍贯。 44回凤姐生日,“变生不测凤姐泼醋”,贾琏、凤姐大打出手,连平儿也动手打人,却被贾琏、凤姐你踢我打。平儿急了,便跑出来找刀子要寻死。这里凤姐见平儿寻死去,便一头撞在贾琏怀里,叫道:“你们一条藤儿害我,被我听见了,到都唬起我来。你也勒死我!”贾琏气的墙上拔出剑来,说道:“不用寻死,我也急了,一齐杀了,我偿了命,大家干净!”贾琏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儿。 一、凤姐认为贾琏、平儿一条藤儿害我,说的是反面人物关系。平儿夹在两方中间挨打,从反面看,平儿既不是东林党,也不是阉党。 二、凤姐说贾琏“你也勒死我”,是预演法,王熙凤魏忠贤最后就是勒死的。不是“自缢”吗?是上吊自杀,但是因东林党人弹劾、持续追杀,求生不得,才自己上吊勒死的。 三、“我也急了,一齐杀了,我偿了命,大家干净”,东林党人有很多为了邀名留史,殊不畏死,确实不怕同归于尽。 四、贾琏逞起威风,故意要杀凤姐。说明东林党和魏忠贤的矛盾升级,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第二天以贾琏当面赔不是告终,“贾琏一肚子的委屈,不敢分辩,只认不是”,说明这次双方斗争结果,还是王熙凤魏忠贤占了上风。为什么?因为王熙凤有“上头”护着:凤姐跑到贾母跟前,爬在贾母怀里,只说:“老祖宗救我!琏二爷要杀我呢。”凤姐当然把自己说的很无辜,罪责都在对方,“贾母等听了,都信以为真”,魏忠贤有本事搞定皇帝,所以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宝玉思及平儿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贾琏之俗,凤姐之威”,是作者对这两个相斗势力的看法,深切同情的不是贾琏这东林党,而是平儿遭荼毒。 在这里有个小插曲: 1580年,万历八年,万历帝十八岁的时候,有一次醉酒闹事,拔剑追杀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报告了李太后,太后怒责万历,并威胁说要废了万历,让其弟朱翊鏐做皇帝。万历酒醒后伏地认错,并由帝师张居正代写了罪己诏,这事儿才算过去了。 回过头再看这段贾琏持剑追杀王熙凤的戏,王熙凤告到贾母处,贾母怒斥贾琏,贾琏酒醒认错才罢。明眼人一看就知,反面贾母万历才是那个拿剑要砍太监的年轻人,斥责万历的是太后,这段写的就是万历年轻时干的糗事。书中故意张冠李戴,又用移花接木手法,贾母这个万历帝成了训斥的人,这样既符合老太太的身份,又把这段趣事描画出来了,作者之笔,狡猾之甚。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9 16:33
红学
红楼梦(小说)
红楼梦人物
赞同 2添加评论
分享
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