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李纨的谜语,大有深意,隐藏着她的一个秘密
《红楼梦》中描写了两次贾府中做灯谜取乐的故事。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二回,当时元春省亲刚刚回宫没几天,就派小太监送出来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上面写着元春的灯谜,命贾府中的弟弟妹妹们猜了,另外每人再做一个送进宫去,给元春猜着玩。 这次灯谜活动,发起人贾元春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这个谜底是爆竹的灯谜,无疑就是贾元春的宿命,她一朝封为贤德妃,给贾府带来了更大的威名,可是这威名,也只不过是瞬息的繁华,转眼即逝,随之而来的,是一片繁华落幕后的灰烬。 而迎春的算盘灯谜,探春的风筝灯谜,惜春的佛前海灯灯谜,无一不是象征着各人未来的命运。而贾母的谜语,“猴子身轻站树梢”,更是贾府未来“树倒猢狲散”的征兆;贾政的谜语“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的最后一句“有言必应”,更是让人心头一惊,这些谜语的主人,都将是“有言必应”啊! 《红楼梦》中的灯谜,也是作者对书中人物命运和结局的重要谶语。 大家第二次做灯谜,是在第五十回。时逢大观园的头一场雪,红楼群芳们在芦雪广做了诗,正在评论之时,有丫头跑进来道:“老太太来了。”贾母来了之后,看到孙辈们正在作诗,笑道:“有作诗的,不如做些灯谜,大家正月里好玩的。”有了贾母的这一句话,当天晚上的稻香村,李纨和两个堂妹李纹李绮,睡不着觉,就各自做了灯谜,第二天说给大家听。 李纨的灯谜是这样的:“‘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湘云立刻就道:“在止于至善。”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李纨果然否认了史湘云的谜底。黛玉又笑道:“哦,事了,是‘虽善无征’。”众人都笑道:“这句是了。” 与上次的灯谜一样,这次的灯谜,也是关于书中人物的命运和或者性格特征的重要暗示。那么,李纨的这个灯谜,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看看谜面,“观音未有世家传”。观音,我们都知道,是佛教中最为慈悲的菩萨,救苦救难,积德行善,普度众生,博施济众。“世家”,在汉语中有好几种意思,但在这里指的是《史记》五体之一,是专门记载王侯家世的一种传记。比如《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越王勾践世家》等等。所以,“观音未有世家传”的意思,其实指的是虽然大家都在说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但在《史记》中并没有任何记载,也就是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得到过考证的意思。 所以,谜底才是“虽善无征”。虽善无征,出自《中庸》第二十九章,原文是“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意思就是,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征”,也就是验证,考证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李纨在《红楼梦》中,是有一个“大菩萨”的称号的。第六十五回,当尤二姐问起贾琏的小厮兴儿,“你们家还有一位寡妇奶奶和几位姑娘”时,兴儿是这样说的:“原来奶奶不知道,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她的诨名叫做‘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不管事……” 可是,这位“大菩萨”李纨,在《红楼梦》中又做过什么善事呢?贾母会让贾宝玉的小厮,经常拿了钱去施舍外面的穷人,刘姥姥走的时候,她送了刘姥姥很多实用的物品;王夫人虽然没少坑害贾府中的丫头们,但她给刘姥姥的一百两银子,也是实实在在的,势必给予了刘姥姥一家不小的帮助;都说王熙凤狠毒,可是,人人都不待见的邢岫烟,她也会多体恤照顾着些,平儿拿出她的衣服去送人,她也一笑而已;就连“人物猥琐,举止荒疏”的贾环,她也拿出钱来去给他玩,对于刘姥姥,她也是又送银子又送东西。 李纨做过什么?三顺还真是在《红楼梦》中找不到她做的任何善事。可是,李纨偏偏就是有了一个“大菩萨”的诨名,这难道不正是如同她的谜语一样,“观音未有世家传”,“虽善无征”吗?虽然“江湖”上有着李纨的传说,但我们没能考证到她做的任何实事。 反而是李纨的判曲中,写出了“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留于后人钦敬!”李纨究竟做了什么不积阴鸷的事儿?或许,她的这个灯谜,已经隐隐透漏出她的秘密——她的“大菩萨”的名号,只是一个“虚名儿”,她是《红楼梦》中,最名不副实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