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4|回复: 0

灵山卫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发表于 2022-5-29 08: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灵山卫街道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下辖街道)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同义词 灵山卫(青岛市黄岛区下辖的街道办事处)一般指灵山卫街道(山东青岛市黄岛区下辖街道)

灵山卫街道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东部,北倚小珠山,与黄岛区辛安街道毗连;南濒黄海,与灵山岛隔海相望;东靠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与隐珠街道相邻。泰(安)薛(家岛)公路、辛(安)积(实崖)公路纵横贯通。灵山卫街道面积36平方千米,辖29个行政村,人口60168人(2010年)。2005年,撤销灵山卫镇,设立灵山卫街道,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青岛区划调整,原胶南市与黄岛区合并成立新的黄岛区,隐珠十个行政村划归灵山卫管理。
2013年3月,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基础上,灵山卫街道(含积米崖港区)与王台镇(含黄山经济区)以及隐珠街道部分区域一并划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管理。



中文名灵山卫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青岛市黄岛区 人口数量60168人(2010年) [1]  
目录



灵山卫街道街道概况编辑 播报
灵山卫街道(Lingshanwei Street Commune)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东部,北倚小珠山,与辛安街道毗连;南濒黄海,与灵山岛隔海相望;东靠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与隐珠街道相邻。面积3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公里。辖29个行政村,有居民60168人(2010年)。办事处驻地西南距胶南市政府10公里,东离开发区管委3公里,省道泰薛公路、青岛滨海公路横越办事处南部,辛积路纵穿办事处东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005年,撤销灵山卫镇,在原行政区域设立灵山卫街道,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
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地属温带季风气候,春暖秋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境内交通四通八达,沿海有全国吞吐量最大的青岛前湾港、国家二级开放口岸积米崖渔港及私人码头大湾港,省道泰薛公路、青岛滨海公路纵贯全镇,乘车十分钟就可到达青岛保税区和青岛临港产业加工区,乘车、船由高速公路、轮渡30分钟可到达青岛火车站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建成后,10分钟即可到达青岛市区。办事处能源充足,配套齐全,拥有装机容量12000千瓦的热电厂,供(热)汽能力100吨/小时,日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有日处理能力达2600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通讯、教育、食宿、卫生设施完备,为海内外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灵山卫街道行政区划编辑 播报
行政村东门外村西街村北门里村南街村东街村郑戈庄村赵家庙村开山口村大楼村蔡家庄村小洼村柏果树村张家庄村毛家山村西门外村、西南元村、北街村北门外村朱戈庄村黄石圈村西南村南门里村大湾村窝洛子村北窑村杨七岭村山子西村李家河村东赵家村

灵山卫街道由来编辑 播报

灵山卫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为抵御倭寇,设防筑城,连府设卫,明、清两代均为鲁东南沿海军事重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风景秀丽、经济发达的名城古镇。据《灵山卫志·舆地志·沿革》载:“灵山卫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裁于清雍正十二年十二月(1735年)”,“明洪武五年魏国公徐达调指挥佥事朱兴筑土城,以备倭。周围三里,高二丈五尺,厚半之,门四,池二丈五尺,广二丈。永乐二年(1405年),指挥佥事郭崇重修,外包以砖,周方加二里,四门加楼,增铺舍十余所。后渐倾圮。弘治元年,分巡副使赵鹤龄檄指挥佥事张某重修。名其四门,东曰朝阳,西曰阅武,南曰镇海,北曰承恩”。又载:“卫与灵山隔水相对,灵山:‘嵌露刻秀,俨如画屏,屹立于巨浸之上,草色山光,翠然夺目,林木茂密,不生毒虫,未雨而云,先日而曙,若有灵焉’,卫以山得名”。 [1]  

灵山卫街道历史沿革编辑 播报
1946年设立灵山卫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设灵山卫镇;1949年设立灵山岛区,1955年改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灵山岛乡。1996年,将胶南市灵山卫镇的台子沟、八里庄、荒里、扒山、岔河、戴戈庄、两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薛辛庄、高家台、周家夼12个行政村划归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路街道。1997年,灵山卫镇面积68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8.5千米,人口3.3万,辖灵山卫北门里、灵山卫北街、灵山卫西南园、灵山卫西街、灵山卫东街、灵山卫南街、灵山卫南门里、东赵家、台子沟、八里庄、荒里、 扒山、岔河、山子西、杨七岭、戴戈庄、李家河、薛辛庄、大楼、毛家山、黄石圈、北窑、朱戈庄、北门外、周家夼、高家台、东门外、窝洛子、两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蔡家庄、开山口、郑戈庄、赵家庙、张家村、西门外、西南村、大岔口、积米崖、小洼、白果树、大湾43个行政村;灵山岛乡面积7.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4.3千米,人口0.3万,乡府驻城口子村,辖城口子、毛家沟、李家村3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灵山岛乡,并入积米崖港区。2004年底,灵山卫镇面积36平方千米,辖29个行政村,人口2.3万人;积米崖港区陆、岛总面积9.53平方千米,辖积米崖港和灵山岛管区、4500余人。2005年,撤销灵山卫镇,设立灵山卫街道,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
2012年12月划归黄岛区。

灵山卫街道经济发展编辑 播报
灵山卫街道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灵山卫街道抢抓胶南市“东接”战略机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制定了《灵山卫总体规划》和《灵山卫东区、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大城镇拆迁改造力度,拉开了城镇建设的新框架,东部城区形象初步显现。全处共完成投资10亿多元,整治改造126万平方米,拆迁9.7万平方米,建成多层151栋81万平方米。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加大了以道路、河流、地下管线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处共投入资金5300万元,整治道路12条16000米,硬化路面10万平方米,铺设管线8900米,市确定的3万吨污水处理厂前期规划、环评结束,拉开了城镇发展的新框架,城镇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村庄改造步伐加快,全处共完成拆迁651户,拆迁面积8.7万平方米,建成39.8万平方米,回迁居民315户,东街朝阳新区、北街汇祥花园已形成初步规模。月亮湾、老市场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农民公寓在建的7栋3万平方米的农民公寓楼现已陆续封顶,计划年底投入使用;康大风和日丽、瑞泰瑞海花园、天和住宅小区共建成住宅52万平方米,树立了东部新区良好形象。
灵山卫作为胶南市的经济强处和对外开放前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完善的工业体系,现已形成热电、纺织印染、化工橡塑、仓储物流、皮革箱包、机械加工等八大优势行业,从业人员2万多人,各类工业企业42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工业占全镇GDP总量的90%以上。2005年,街道办事处共完成财政收入6022.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8元,固定资产投资5.47亿元,分别占计划的127%、106.2%、118.2%,同比增长55.86%、15.2%、186.7%。合同利用外资788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300万美元,外资到帐816万美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26%、101%、102%;引进内资项目35个,内资到位6.75亿元,占计划的140%;完成进出口金额4980万美元,其中出口额达3120万美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59.8%、142.6%。
灵山卫街道办事处海岸线长12公里,具有物产丰富的海洋资源。沿海沙滩细软,沙粒均匀,风平浪小,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胜地。国家二类对外开放口岸——积米崖港距办事处驻地1华里,是山东省第二大渔港。处内大湾港是山东省内第一家民营码头,可停泊3000吨级货轮。全处共有各类渔船310艘,海水养殖面积8100亩,其中人工增殖海参、鲍鱼1080亩。
2011年,全街道实现财政收入3.1亿元,工商税收17900万元,到账外资1684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34元。灵山卫作为传统工业镇,2011年全街道各类工业企业5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25%。
灵山卫现辖29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小珠山1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公里,户籍人口2.8万人,常住人口5.5万人。区位优势突出,全处共有17个村参与村庄改造,整体搬迁9个村,累计完成拆迁3658户、227家企业及158家三产业户,新开发建设140多万平方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创造了和谐拆迁、人文拆迁、生态拆迁等城市拆迁改造新思路、新经验。
为巩固扩大拆迁改造成果,提升城区形象,街道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用于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及环境综合整治,对全处所有道路、村庄、河道、山体、节点等区域进行了全面整治提升,逐步完善了城区道路、供热、供电、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偿还了历史欠账,城区承载力显著提升,城区面貌日新月异,被评为首批山东省绿化模范街道,青岛市生态文明乡村街道建设工作先进街道。
结合片区改造开发,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启动,打造以卫城为中心,以小珠山休闲度假区、月亮湾商业服务区、黄海学院文化产业区、卫城特色商住区四大片区为支撑,以灵海路十里商业街为轴线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功能新区,搭建创业平台,发展高端产业,提升产业水平,增强发展后劲。逐步淘汰科技含量低、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转而引进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产业。先后引进发展了小珠山休闲度假、悦榕庄酒店、康大丽笙酒店及山地运动公园、鑫都汇商贸城、白果树片区综合开发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GIC、悦榕庄、丽笙、世茂等世界顶尖品牌,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灵山卫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不断提高。 [2]  

灵山卫街道名胜古迹编辑 播报
安陵邑故城。安陵邑又称左关、丘关,战国齐邑。《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云:“安陵邑,战国齐地,在今山东胶南东北。”《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其位置在今灵山卫附近。齐国三量之一的陈纯釜铭文中称“处兹安陵亭”。郭沫若先生指出:此安陵即灵山卫故城。据考察,灵山卫北有一山,名曰安陵山,山附近曾发现古代建筑遗址。又,灵山卫以北有地名曰辛安,是否与安陵故城有关,尚待考证。
灵山卫古城。明清时期,灵山卫为我国北方海域的海防要隘。据《灵山卫志》载:“灵山卫,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设立以防海也。”这里山陡水深,形势险要。西北群山环抱,东与大海旋绕,灵山岛屏列于前,齐长城带围于后,左有二崂,右有大珠,山路盘曲,有一夫守关、万夫莫开之势。时灵山卫辖有前、后、左三所。前所即夏河寨备御千户所,建有城池,故址在今胶南市琅琊镇驻地夏河城;后所即胶州守御千户所,附于胶州城;左所在卫城内。同时还于沿海设烽火墩台30座,临海城堡12处,军屯30个。军户驻于屯中,烽烟告警则为战,海上平静则事农。军屯耕种收入为军费,并上缴都督府一部分钱粮,为国家军饷开支。
历史上,灵山卫城曾历经三次营造。第一次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派遣指挥佥事朱兴来此建造土城,以防倭寇。建成后,城周为三里,围墙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东西南北各有城门,护城河深为二丈五尺,宽二丈。第二次于永乐二年(1404年)指挥佥事郭崇又大兴土木,城池周长扩建为五里,外包以青砖,四门加城门楼,增铺所十余所。第三次于弘治元年(1488年),分巡副使赵鹤令檄指挥使张某再次重修,四方设门,东曰朝阳,西曰阅武,南曰镇海,北曰承恩。
经三次营建,灵山卫城城池整齐,规模宏大。《卫志.建置志》载:“四门洞达,街为十字,均齐方正,形若棋盘,巷口有石若棋子,中有界河自北水门入,由南水门出,汇于城南,渐次归海。”城中分东、西、南、北四街,建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等。城东有演武场,建有将台、厅堂。城外还有社稷坛、风坛、云坛、雷坛、雨坛、先农坛、城隍庙、关帝庙、玄武庙、三官庙、三司庙、马神庙、观音阁、福寿寺、朝阳寺等宗教教建筑;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建筑;有通济桥、长平桥、迎鹤桥、小石桥等桥梁建筑。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灵山卫裁并后,古城日渐荒废。卫城于道光年间开始倒塌,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只留下四门和部分城墙,1960年代初期还保留西门和部分残墙,现已全部拆除,只有城南还留有烽火台遗迹。
咸丰七年(1857年),灵山卫古城旁出土了“齐国三量”。由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潍县陈介祺收藏。为左关征收税赋的量器,均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之后所铸(古文田通陈)。一为子禾子釜,又称丘关釜,铭文9行108字;一为陈纯釜,又称左关釜,铭文6行4字;一为左关,又称左关,铭4字曰“左关之 ”。“齐国三量”和灵山卫附近出土的大量青铜剑、戈、矛、镟等,说明当时该地所处的军事战略地位。
宋金陈家岛海战遗址。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大规模南侵,其海军以工部尚书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益都尹完颜郑家奴为副统制,用降人作向导,在胶西赶造战船,伺机南下袭击宋都临安。是月,金军战船由胶西海口出发,泊于唐岛湾。宋将李宝与其子公佐、海州魏胜等率水师至石臼山准备迎战。时金军中有数百名汉族水手降宋,李宝从中得知金军虽众,但不谙海道。某日夜深,南风骤起,宋军战船迅速起锚北上,士兵握刃待战。驾驶金船者多为汉人,见李宝水师,遂将金兵骗入船中,金兵对宋师突然来到一无所知。宋战船乘风疾驶过石臼山,至陈家岛逼近敌船,鼓声振荡,金兵大惊,忙逆风升帆开船,船弥亘数里,被风浪卷集到一处,阵营大乱。宋兵火箭齐发,因金船帆皆以油涂,中箭后大火蔓延,烧毁数百艘。李宝令壮士跳上敌船,短兵相接,杀敌无数。金军副统制完颜郑家奴及雄州刺史阿瓦等毙命,3000余名金兵逃至陈家岛后投降。都统制苏保衡见大势已去,乘船逃窜。是役,宋兵缴获诏书、印记、征南行程历、器甲粮斛等数以万计,重不能举者毁之以炬,大火燃烧4昼夜不熄。陈家岛海战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海战。
灵山岛位于灵山卫古城正南,距大陆约10公里,岛形狭长,南北约5公里,东西约1.5公里,面积约7.2平方公里,灵山岛最高峰歪头山海拔513米,是我国北方第一高岛,在全国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有“中国第三高岛”之称。因古籍中有“未雨而云,先日而曙,若有灵焉”的记载,故名灵山岛。灵山岛现有居民3000余人,分12个自然村。灵山岛山高海阔,气象万千;峰峦起伏,植被茂密,郁郁葱葱。
灵山岛为典型的火山岛,火山喷发降落之角砾岩,历经风化剥蚀,形成锯齿状山脊,发育成大小山头56座之多,其中高峰七八座,如灵山、歪头山等。而灵山岛东南受到海水侵蚀,形成造型奇特的海蚀地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老虎嘴、象鼻山、石秀才等。
灵山岛上渔家村落风情别致,或居于崖边,或位于海畔,或半藏于山涧。梯田、绿树、碧海、红瓦、蓝天交相辉映,从海上望去,宛若翡翠浮在海面,故有“灵岛浮翠”之美誉,为古“胶州八景”之一。坐落在城口子村的浮翠亭,为灵山岛之标志性建筑;附近的望海楼,相传为金完颜兀术之妹出家为尼时所居,如今又在遗址上重建。
灵山岛上有“拔母”古树数株。相传是明代初年从四川迁来的王姓人家在祖坟上栽种的。如今奇树形若翠伞,杆若鹤胫,皮若鲸鳞,枝同龙爪,曾引起林学专家的关注。现灵山岛的林地覆盖率已达到70%,成为我国北方水域难得的“海上绿洲”。
唐岛位于灵山卫东南海中,海拔19.5米,面积约0.75平方公里,距大陆岸线最近点0.4公里。据清乾隆《胶州志.古迹》载:“唐太宗征高丽曾驻师于此”,故名唐岛。岛上有饮马池,常年有水。有古炮台1座,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与西部之大珠山古镇口炮台东西分列,呈拱卫之势,同属灵山卫管辖。
小珠山位于灵山卫街道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大顶海拔724米,是胶南境内最高点。小珠山高峻雄伟,气象万千。小珠、大珠互为映衬,被誉为“双珠嵌云”。山上奇石和名胜古迹很多,主峰大顶与白石顶南北对峙,上有天门、天桥。大顶之后有垂背石、船石、直楼,其前面有万人井、四角石、瀑布石、穿心石、纱帽石、尖顶石、仙人迹、朝阳寺,又有龙泉、龙祠。寺、祠仅存遗迹。大顶之东有卧单石、黄牙石、五顶山,并有两处天然洞穴。大顶西侧的钟楼,古朴别致。横额雕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今保存完好。小珠山还有太平庵、白云寺、陈氏双烈祠等遗迹,北麓有蜿蜒的齐长城遗迹。
朝阳寺又叫天齐庙,坐落在小珠山东南侧半山中,黄石圈村北,石岭子村西。山下五里,即明清海防重镇灵山卫。朝阳寺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重修于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寺庙结构宏伟。1960年代,惨遭拆除,今仅剩断壁残垣。
原朝阳寺占地5亩。院内有各类祠庙10座,建筑多用青砖青瓦,廊台画栋,飞檐斗拱。主庙朝阳寺前有一座隆起的山脊,呈东西走向,该山突兀陡峭,似一长龙卧踞小珠山前。山顶嵯峨处,依次建有王灵宫殿、观音老母庙和尼姑庵塔,这两庙一塔独立于山顶或山边,与一涧相隔的北侧七座祠庙遥相对应。涧内巨石峥嵘,树木参天,山泉叮咚,两山之间有一座石板桥,立于涧上,是连接前山与后庙的惟一通道。
朝阳寺的庙宇祠堂,分别建在两座山梁上,其建筑或依次相接,或随山势凸立于旁侧;或顺地势凹坐于周边;或倚立于陡崖峭壁处,其装飞逸雄峻、肃穆而庄重。多佛众神,神态各异,喜怒哀乐,栩栩如生。与朝阳寺并连向东依次排列为龙王殿、雹叱殿、牛王殿。龙王殿前有一龙王泉,前面七八米是踞于涧旁的观音阁,阁上有碑铭:“明崇祯四年建”。今院内尚存三株云楸,三棵银杏,皆为千年古树。大者树干需几个人合抱,浓荫遮天蔽日。当地民谣:“唐王重修,不记云楸。”
龙王泉为一泓天然水泉。水深米许,宽不足米,泉外有两片水湾,皆为泉水溢之。龙王泉水冬暖夏凉,四季常温。泉中有一族长冠子的鳝鱼,形如蛇状,身体呈白色略有黑斑,遇到下雨阴天,就三三两两从泉中顺沟露脊游向水湾。当地民谚:“白龙(白鳝)出泉,天将下雨。”
求雨是当地较隆重的祭祀仪式。每遇大旱,周边十里八乡的百姓,云集而来,在龙王殿前设祭坛,供三牲,燃烛香。在和尚导引下,一身著蓝偏衫的农夫进入龙王殿,先叩大礼念祷词,然后
从庙中抱出一尊镶有龙纹的花瓷瓶,小心翼翼地步入泉边。三叩首后,由和尚提水装瓶,装满水后将一束柳枝插入瓶颈中。农夫抱瓶送回家中,等降雨后再将水送回泉内。送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以谢龙恩。
朝阳寺每年有两次大型庙会,名扬方圆几百里。一是春天的四月初八,樱桃裂嘴笑的时候;另一是秋天的十月十五,庄稼上场入囤之后。为赶庙会,远方人们要早一天起身赶路,落脚住宿,第二天占个好位置。时进出朝阳寺仅一条道。来寺进香求愿的、赶会听戏的,游览观光的,山路上行人如织,车辆驴子日夜穿行。天长日久,小路被轧成一道浅沟,浅沟被山洪一冲,沟状愈深。后独木轮车过不去了,只能牵着驴攀爬。驴子多了排泄物也多,从此这沟就叫“驴屎沟”。当年去朝阳寺,必经驴屎沟,沟由寺而成名。如今寺庙已毁,驴屎沟仍在。
灵山卫历史悠久,历史上人才辈出。明初,因所居皆军户,以武将著名。阳武侯薛禄,在“靖难之变”中英勇善战,首夺九门,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赐名,后转战北方,屡立战功。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赐诰券三代侯爵。明仁宗即位后,又加封太子太保。灵山卫显姓望族中,明清时期先后出过进士、举人、贡生300余人。其中苏丛,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巡按江南,剪除豪强,推荐贤能,辩明冤狱,兴利革弊。焦复亨,名重一时,领袖胶州文坛60年。宋之钊,有“莱郡一人”之称。苏濬,著有《群玉斋诗集》。苏潜修,编撰《灵山卫志》八卷,为后世留下了研究灵山卫古城的翔实资料。
进士府坐落在灵山卫镇北门里村委会北侧。今村委会大门即为原进士府正门,院落即为王进士府
第。进士府是清康熙丙辰科(1676年)进士王请试的府第,如今大部分房屋已拆除,仅存西北角二进偏院落。偏院大门朝西,3间抱厦,是原府邸的西北角门。迎大门立砖砌影壁,绕过影壁是坐北朝南正房。房为硬山,青瓦覆顶,层砖叠涩出檐,青砖砌墙,石灰勾缝,一排6间,界墙分为两个院落。

灵山卫街道荣誉称号编辑 播报
2021年10月,灵山卫街道统计站被表彰为“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08:25 , Processed in 0.0483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