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3-17 11: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卓著,正气凛然,降妖除魔,未成身故——从钟馗形象在中国文化艺术史的发展演变探索贾府大小姐,贵妃娘娘元春与钟馗形象的重合
darkingwing
来自: darkingwing 2021-07-04 17:28:18
元春是《红楼梦》中贾政的长女,因为贤孝才德选进了宫中作女史。秦可卿去世后,贾府马上迎来了一个好消息说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并且被皇帝恩准省亲。于是,整个贾府马上鲜花着锦般迎来了一个高潮,并为之大兴土木起来。
然而,这个高潮真的是高潮吗?元春在《红楼梦》中,虽然只在省亲中露面短短一个深夜,却因其代表了皇家而成为整本书里的神秘大佬。同时,对于象征元春命运的判词和灯谜的解读,也一直处于云遮雾罩之中,被称为“红楼四大未解之谜”之一。
让我们整理一下围绕在元春附近的疑点。
元春省亲,不仅正好安排在元宵节,而且在全贾府人都是当天早上五点就开始起床等候的情况下,竟然在晚上五点的时候,才从皇宫里动身;然后巡游到第二天凌晨三点钟的时候,就回宫了。
元春省亲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就仅仅持续了一个元宵夜!其实不要说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妃后省亲的章程;晚上开始省亲直到凌晨这事本身就是极为荒诞的:不要说老人小孩子们熬不熬得住,鉴于古代糟糕的照明和安保条件,以及省亲各种繁琐的规定,晚上去晚上回还是元宵节的省亲可想而知会带来多少额外负担。所以看出元春半夜省亲这桩事一定是作者“荒唐言“”说太荒“的一部分,也是红楼大梦里的神秘一幕。
而且有意思的是,元春的省亲队伍里,前面太监捧的可是“冠袍带履”。无论如何理解,冠袍带履都是古代男子的穿着,为什么会作为元春的衣服捧着?
还有,元春的判词里说的是”榴花开处照宫闱“,一般被解读为榴花指多子。然而,整本书里,元春并无生子的描写。不但生皇子皇女是大事,不可能不书,而且能用多子形容的,怕不是生一个两个孩子就算的。所以这个解释也不能服众。最后就是”能使妖魔胆尽摧“究竟做何解了,妖魔是谁,元春又做了什么”降妖除魔“之事?
但说起降妖除魔,就让人很难不想起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捉鬼大师,钟馗了。
元春,出生在大年初一。而大年初一在旧俗中正是辞旧迎新,扫尽旧妖魔,正气满满迎接新春的一天。人们传统上在大年初一不但会放爆竹辟邪,而且还会挂钟馗的画像镇鬼降魔。
道教符纸中的钟馗形象
也就是说,大年初一可以说是钟馗从天上下凡到人间驱魔的日子,而元春,恰恰也出生在大年初一,难道这个仅仅是巧合么?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古书记载他是唐初长安终南人,生得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书生,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 春节时钟馗是门神,端午时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道教诸神中的万应之神,有求必应。
而元春在省亲时和贾政的谈话也可以看出她确实眼界博大、正气凛然;而元春入宫和被封贵妃都和她突出的才华有关,在大观园提诗匾时也算得上才思敏捷。而·钟馗作为万应之神的身份也和元春大姐姐是整个贾府的倚靠一致。
钟馗被皇家册封为驱鬼之神以后,也成了鬼界之王,可以带一众听话的小鬼,去抓那些不听话浪荡漫游的恶鬼。从而钟馗在作为重要的三节之一的元宵夜游驱鬼抓鬼的故事,也就脍炙人口。不仅成为古代绘画的一个重要题目,而且在民间的元宵节游行庆祝活动中,也有扮演钟馗的捉鬼队伍。
戴进《钟馗夜巡图》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元春省亲出行,正好是在元宵节的半夜了。
钟馗的捉鬼法力和威信也来自他被皇家册封的身份。唐人所著《逸史》里讲:一天唐玄宗卧病床上,梦到一个赤足小鬼想偷贵妃的香袋和玉笛。唐太宗叫人除去小鬼,就出现一位戴破帽穿蓝袍的壮士,满面胡须头发蓬乱。玄宗问他是谁,答曰终南山道士钟馗,要除尽天下妖孽。皇帝醒来后召见画师吴道子进宫,依梦绘钟馗于纸上。此后每年大年初一前,唐玄宗就赐钟馗像于百姓,作为门神。
总之,种种神话传说的版本都是说钟馗要么是被天上的玉帝册封,要么被人间的天子下诏,专门捉鬼的。而元春省亲的起源,也正好是她被天子册封为贤德妃。在古人画中,钟馗的捉妖队伍前面总有黄色宫伞一件,还有各种灯旌扇笏等物,这是他有皇家庇护的象征。而元春省亲队伍前面,不仅也有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而且也列着一对对凤翣龙旌,雉羽宫扇,都是皇家威仪象征。
方闻隐隐鼓乐之声。一对对凤翣龙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著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
在讲述钟馗捉鬼的《降妖传》里,也有小鬼打着黄伞为钟馗在队伍前面做仪仗的描述。
遂吩咐大头鬼头前开路,大胆鬼挑着琴剑书箱,精细鬼手提八宝引路红纱灯,伶俐鬼擎着三沿宝盖黄罗伞。分樨一定,号令一声,摆开队伍,杀气腾腾,威风凛凜,直往万人县里进发。
在关于钟馗的诸多小说话本里,都提到皇帝册封钟馗的时候,还赐他一套行头,冠袍带履,好体面地抓鬼。在关于钟馗的很多画里,也有侍奉的小鬼帮他捧着冠带的一幕。如罗聘的《钟馗醉酒图》中描绘钟馗醉酒后,斩鬼之神的威严荡然无存,醉得袒胸露乳、脚步踉跄,只有两个瘦骨嶙峋的小鬼搀扶着他,另一对小鬼则拿着钟馗的冠带和一只靴子侍立。既然元春原型即钟馗,那么太监捧着冠袍带履也可解了;首先冠袍带履是皇帝御赐之物,其次贵妃元春实乃莽汉子钟馗。
另外传说钟馗曾经考中过状元,才华横溢,颇有点和他粗莽外貌不相符的文艺情怀。所以钟馗也很喜欢弹琴,古代著名画家马远就有作品《钟馗月下弹琴》。注意,元春省亲时还带了个丫鬟叫抱琴。在钟馗夜巡图里,钟馗也有左右三鬼为侍,分别负责抱琴、捧剑、背包袱。所以元春的另一个贴身丫鬟,应该叫“侍剑”才对。在《钟馗抱琴图》里,小鬼们让人感觉胆怯且嘟嘟囔囔,一幅不乐意又害怕的样子,而钟馗却在前面陶然自乐,似乎如画家一样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看来在抓鬼之间人生也颇有趣味。
范曾 钟馗抱琴图
另外,元春省亲之前还出过一件事情,结合元春和钟馗的关系看,颇有趣味。就是秦钟快死了,宝玉去看他;然而这时秦钟正要被诸鬼抓走。秦钟魂魄听到宝玉来了,就求鬼差们放他和宝玉说句话。结果小鬼们觉得宝玉再有权势也是阳间的事情,和他们无关。可阴间级别更高的判官听说以后,反而慌了。
程高本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来看脂本:
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庚辰双行夹批:更妙!愈不通愈妙,愈错会意愈奇。脂砚。】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庚辰侧批:名曰捣鬼。】众鬼听说,只得将秦魂放回,
判官这时候说了一句乍听起来荒诞不堪的话:“自古人鬼之道卻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这能一样么?而脂砚斋也点出,这句看似荒唐的话,确是别有妙处。
当然,如果知道宝玉马上要来省亲的姐姐,不但是阳间的贵妃尚书,也是抓鬼的钟馗,不但管阳间的人,也管无论在阳间还是在阴间的鬼,那么这人和鬼,阴间和阳间,还真的是一个样!可惜,秦钟会错了意,以为阳间的荣耀显达在阴间真的有用,反而劝宝玉要重视功名。其实判官这话是说,阳间本来就是迷津,人间本来就是地狱,充满了各种妖魔鬼怪也就是恶势力,如之前考证的瘟神、夜叉等凶神恶鬼,也有抓鬼的钟馗这样阴阳通吃的鬼王。
另外,这判官怎么认识钟馗的呢,须知秦钟被鬼判拷走这段故事,其设定与当年一出世人耳熟能详的剧《五鬼闹判》有很大联系。而五鬼闹判就是一出以鬼神故事为表,实则讽刺人间的法律制度的故事。五鬼闹判里面的冥界判官,后来又演变为钟馗,而钟馗遂被民间称为神判,所以钟馗和判官,还真的有一份同事之缘。
绢画《五鬼闹判》里面代充判官一职的,拿着生死簿的钟馗。
鬼既然作为一种精神世界的恶势力存在于人心之中。而文人喜欢写神怪小说,更是因为看到了世间的不平之事而忧心忡忡,以妖魔作乱为社会混乱现象的指代而痛陈时弊了。在《唐钟馗全传》中,钟馗的形象一位英才大气,少年老成,相貌奇伟,正气凌然的读书人,然而钟馗虽然才气十足而且极为正直,满腔报国之心,却因为相貌丑陋最终科举不第,一怒之下触柱而亡,死后才被玉帝封为降妖除魔的鬼王;在明清以后同样以钟馗为主人公的《平妖传》《斩妖传》中,更是增加了钟馗和他的好友们作为有才华有抱负的士人们,在黑暗的世间是如何被恶势力们玩弄迫害而饥寒交迫,才华无处施展的内容。
本来五鬼不过是比喻世界的各种恶势力和人心的险恶之处,钟馗抓鬼自然也就是正义能驱除邪恶的象征。然而到了“五鬼闹钟馗“等话本出炉的年代,封建社会的统治日益腐朽,恶势力也就益发壮大,钟馗抓鬼的事业不仅自身也必须依靠鬼.而且因为自身太过弱小孤单,常常沦为被鬼欺负玩弄的对象。
钟馗抓鬼的经历过程在很多旧戏剧中有描写,典型的就是前面所说的《五鬼闹判》演变成的《五鬼闹钟馗》,或者全名《庆丰年五鬼闹钟馗》,其中各路小鬼对钟馗各种迷惑,挑逗,灌醉他,偷他衣服,当然小鬼也就是各种恶人的代表了。
解放后绘制的五鬼闹钟馗插图
而这就像元春在《红楼梦》中的遭遇一样,能够接近她讨好她的王家乃至薛家势力都颇为可疑,甚至连夏太监也不像是什么好人。省亲的时候,元春在花溆的踏足之地,虽然光彩辉煌,但是都是假物。
也暗示元春的处境,虽然表面上花团锦簇,实际上却被假象包围,甚是凶险!虽然元春将黛玉为宝玉做的诗评为第一,但她也被宝钗做的充满谄媚的宫制诗迷惑了。
元春所处的这种尴尬险恶状态,在贾母的骨牌令中似乎也有描述:
鸳鸯道:“剩了一张‘六合么’。”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却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钟馗全传》中提到,钟馗出生时母亲梦到了一轮红日初升的景象,象征正义力量的朝气蓬勃;然而这鬼抱住钟馗腿,却在暗示元春被恶势力环绕纠缠的危险处境。而薛姨妈后面的牌是“二郎游五岳”,同样是二郎神抓鬼的故事;薛姨妈的回应“世人哪及神仙乐”似乎也是在暗示没有神仙在,贾府这些凡人是抓不住鬼的。
元春作的自喻命运的谜语的谜底是炮仗。炮仗也是古人心中降妖除魔,辟邪驱祟的利器,所以过年时必须大放鞭炮,以镇住各路鬼神。在钟馗故事里,钟馗也拿爆竹作为驱鬼的重要武器。《五鬼闹钟馗》中,钟馗就把三筐神炮仗放在五鬼头上以驱赶他们。当然,爆竹的驱魔是以自身的牺牲为代价的。所以元春在花了二十年分辨清楚“是非”以后,就“身如束帛气如雷”对抗邪恶势力,在气势滔天重创敌人之后,也搭上了自己的孱弱性命。
再看下元春判词里的一些象征和比喻:元春判词里,画的是弓上挂着一个香橼。
香橼是一种味道极酸的柑橘科水果,和柠檬是近亲。古人一般认为香橼橙子的这种香味,有驱邪安定的效果。李纨就曾经送了一大盘各种柑橘、柚子给袭人。
清代著名花鸟画画家边寿民曾在,《香橼》一画上题道:
“块垒难平却对看; 洞庭嘉种露霜寒。幽香总带峥嵘气, 不比累累桔柚酸。”
可见古人认为香橼有峥嵘的正直气焰。佛手就是状如人手的香橼。香橼佛手的香味因为被相信可以驱邪,经常用于室内摆放, 探春的房间里就放着很多佛手。佛手是佛的象征之一, 贾府曾经有个”外路和尚“送了个”蜡油冻佛手“;贾母喜欢,可是放了几天就被凤姐领走,秘密地收起来了。所以香橼的橼不仅暗示元春的元,还暗喻了元春驱邪除恶的特质。
同理,弓不仅暗示元春在“宫”里,更是道教降妖的主要道具之一,也是钟馗射妖的主要法宝。宋人有《射妖图》画的就是钟馗转身拉弓射妖的景象。
钟馗还有一个身份是五月石榴花花神。钟馗的头上,往往戴着一朵盛开的石榴花。石榴作为在五月恶月里盛开的火红花朵,同样被认为有辟邪的作用。在晚清书家吴有如笔下,五月石榴花花神是鬼王钟馗。
榴花如火,钟馗峨冠博带,负手立树下作看花状。初不解其命意所在,继思俗传花神之中五月司花者乃鬼王钟馗也。
五月处于春夏之交,在石榴花盛开时亦是疾病、瘟疫流行之季。钟馗因降妖捉鬼正直无畏深得人民敬仰。因此五月人们也贴钟馗像用来辟邪,认为他嫉恶如仇刚烈正直的性格就石榴花一样怒放如火,便奉钟馗为五月石榴花神。
这是”榴花开处照宫闱“的出处。石榴花花神元春,一直在用她的正义气焰和刚烈性格,守护着皇宫。
而元春最后的结局,按照判词是”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是一个先大喜后大悲的反高潮。而钟馗生前是在马上要当状元的时候,因为不堪忍受皇帝对他的相貌不屑,计划弃置不用而触柱自杀而亡,也是一个喜剧变悲剧的故事。可见作者给元春的命运安排,应该受到了小说话本里钟馗生前故事的启发。
《红楼梦》中的凶神形象,就如和它同时代的小说演义一样,实际上也是对各种邪恶势力和人心的比喻和讽刺。而元春在《红楼梦》中,就是那个于群鬼环伺中还要坚持正义,分辨是非,不惧强敌,最终与邪恶势力同归于尽的悲剧人物。她自入宫以来一直在观察思考正邪是非,并像榴花一样用强烈的正气维护着周围环境以及贾府的秩序;而只有树正驱邪,贾府里如三千金这样的文人,才能有安静创作的空间。然而“虎兕相逢大梦归”钟馗的抓鬼历程一向是充满风险的,一旦遇到比较强大的妖怪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比如在《钟馗全传》中,钟馗遇到一只害人的鳖精,鳖精见到钟馗就藏在地下,钟馗只好向上天祝祷,天帝来责问城隍说:“有一妖魅迷害生灵,汝为一郡之主宰,为何表里为奸,致令虎兕出柙耶?”这时候钟馗却因为祷告没看到回应,一急之下差点断气。可见“虎兕相逢”应该也是在暗示元春最终遇到了大奸大恶势力,并像爆竹一样与之同归与尽了。
参考文献:
钟馗全传
斩鬼传
平妖传
钟馗研究:郑尊仁 June 1, 2004秀威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