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薛显与合水传说中的薛刚(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合水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5-03-17 18:06:05 浏览次数:1892 次 【字体:小 大】
合水县地处庆阳市东南部,境内塬川沟壑交错分布,岘洼梁峁等地形复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遗迹遗址众多,其中与历史上声名赫赫的薛仁贵、薛显和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薛刚(纲)故事更是久传不衰。
薛姓遍布合水全境,在党、政、军、医、教等领域人才辈出,其中店子薛家庄薛姓、何家畔薛姓已成为地方望族。在何家畔薛姓中一直流传着《薛刚反唐》的传奇,据说这支薛姓就是唐初名将薛仁贵长子薛丁山的第三子“薛刚”的后裔,其人出身将门,武艺超群,勇猛异常且有侠肝义胆。传说薛家因受*人迫害而满门抄斩,唯有薛刚不甘蒙冤而逃出,后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终于起兵反唐。
支持唐朝薛刚说的论据有四。其一认为薛刚祖父薛仁贵曾在平辽后做过王。其二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南俭出土过薛刚佩剑。其三认为薛刚是反唐失败后避难于此。其四认为南俭古代坟冢为薛刚之墓,且九家坑崂有古旧窑洞为证。这些乍看合力的论证充分吗?首先,“薛刚(纲)”这个名字绝不会是后人捏造的,如果先祖名讳不可考为何不隐称“薛公”或从有名可考的祖辈开始记述?其次,既然知道始迁祖的先祖世系且这一远祖名声更大,为何只称薛刚后人而不称薛仁贵后人呢?第三,若真是声震民间数百年的薛刚迁入且死葬合水,为何除“反唐”一节没有关于他前后承接的活动事迹流传?
关于唐朝薛刚。第一,史证方面。《唐书》载薛仁贵(613年-683年,绛州龙门人)战功卓著,受河东县男、平阳郡公,其长子薛讷(649年-720年,薛丁山的原型)亦因军功封平阳郡公。薛讷子孙多以将军、刺史入朝为官,而传说中作为薛丁山(即薛讷)第三子的薛刚(演义称丁山有四子,名:勇猛刚强)并无史书记载。第二,物证方面。何家畔薛姓现存族谱中的昭穆序列中未有明代以前记载,且目前发现和掌握的碑记谱乘未有一处与唐朝薛刚相关。这柄出土于南俭的古代铁剑也并无铭文或其它一起出土的文物佐证就是唐朝薛刚所有。九家坑崂古窑洞古朴简约,依崖面东而凿,保存相对完好,数百年的历史应是有的,但若说经历过千年风雨,实难置信。南俭坟冢的封土及地上建筑据说削毁于文革“破四旧”时期,迄今没有片瓦尺碑可指明它的主人就是唐朝薛刚。第三,口证方面。薛姓年长而知书者共同认可的只有三点。其一,始迁祖薛刚(纲)的名字并非空穴来风,都以薛刚(纲)后人自居。其二,但始迁祖与一位武艺卓越、能征善战且彪炳史册的“千岁”有直系关系。其三,何家畔乡九家坑崂即这支薛姓因政治原因迁入合水的落脚地,后分散居住,而年代不是唐朝就是明朝。
排除了薛仁贵,那历史上是否还有一个薛姓封王拜侯者与薛刚(纲)故事发生了碰撞呢?要确认薛刚(纲)身份就先得找到那位王侯级的“千岁”,该人既享有此等爵位就必然有史可考。查《旧唐书》、《明史》,录薛氏42人列传,其中史中所录受爵如齐公、晋公、临汾侯者,兄弟子孙亦未有名“薛刚(纲)”的。而与前述三个口证条件相符的还确有一人,他就是《明史‧列传十九》所载薛显。
薛显,元末徐均用徐州起义部将,后为朱明效力(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因功授亲军指挥、江西行省参政、行省右丞等职。洪武三年冬封永城侯,后予世券,禄一千五百石,累有军功,赠永国公,谥桓襄,弟薛纲。这里的“薛纲”作为薛显的弟弟,名字出现在了《明史》中,但并无任何事迹记述。清人上官周辑绘《晚笑堂画传》第107位即“永国公薛显”。绘像中人物着草鞋布巾,髯丰体壮,左手旋腰,右手持剑作冲掠势,旁注“勇能降将得兵,常(遇春)将军亦称之”,并附小传曰:“守南昌,(陈)友谅围其城,显突阵斩其平章…,擒枢副…,敌乃退。从征吴…显奋击大破之。…得兵六万,(张)士诚为之夺气。…大将军北伐,上(明太祖朱元璋)以显勇,命领兵独当一面,遂克…”。可见薛显作为明朝开国时的重要将领,深受皇恩,加官进爵,符合武功卓著、青史留名的条件,也具备民间称“千岁”的背景资格(狭义的“千岁”特指受封“王”爵者,广义上则是对身份极为尊贵者的敬称)。同时他与合水传说中的何家畔薛姓始迁祖薛纲存在兄弟关系,且符合明代说的时代条件。
那么,这位薛纲是否合水人传说中的何家畔薛姓始迁祖呢?第一,关于薛显生平。《明史》载薛显为萧人,《晚笑堂画传》注薛显为沛人。元明清三朝的“萧、沛”大体包括今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地带(现在仍有安徽省萧县和江苏省沛县之名在行用),薛显籍贯即应属这一地区。薛显封地在永城、驻地在泗州、曾谪居海南、卒于今山海关附近,葬于今砀山县赵屯镇薛口村。薛显墓前有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砀山邑人公立”的石碑一通,曰:“明故大将军永国公薛公讳显谥桓襄之墓”,这里的立碑人既非官方也非薛姓族人,而是当地群众,可见影响力经数百年仍不减。又《明史》载薛显“无子”,但他也并非终身未娶,1370年论功行赏时他有“母妻”,只是未生养男孩,也就失去了子承父爵的可能。第二,关于迁移动机。传说是因为政治避祸,这个“祸”就是《明史》所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追坐胡惟庸案,以死(卒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不问,爵除。从薛显死后朝廷追封到被连坐除爵,永国公的名号虽只存在了三四年,但在这期间薛纲便可名正言顺地从朝廷领取相应的奉养,享受哥哥“千岁”荫泽下的贵族待遇。而一旦卷进“胡党之狱”这样的封建政治大案,整个家庭就随时面临着杀身之祸,甚至有灭门之灾(明朝廷因胡惟庸案前后诛杀三万余人),徙走千里之外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后人只以薛纲为始迁祖而绝口不提薛显,也就是为了避免因人告发检举而招横祸。再者当时薛显已死数年且无子嗣,弟侄们即便念其伟绩殊荣而又不能或不愿张扬,待政治风波过后只以口头私传其故事,越传越轻描淡写,“千岁”也变成了“千水”(村落名称),“显头”(村名)也与“岘头”混用了。对于死后成为罪人的这位伯族的遗忘无足为怪,毕竟始迁者并非薛显,而最有可能的始迁时间便是受“胡狱”牵连的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第三,关于选址合水。洪武九年(1376年)庆阳府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辖宁州及环县、安化、合水、正宁等一州四县。至薛纲举家北迁时的何家畔应仍属陕西,而当时的九家坑崂只是一处相对偏远荒凉的黄土塬,地广人稀便于避难且开发生产潜力大。此外,薛纲选择何家畔亦非偶然,《合水县志》载,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徐达遣薛显率五千骑攻庆阳,中张良臣(张思道之弟)诈降计后突围奔合水,终于井中引张出而斩。这就是说薛显曾在庆阳一带打过仗,薛纲迁家避难时选择一个远离京畿(今南京、徐州一带),物阜民淳、太平安定且对当地风土人情有所了解的所在就很正常了。
千百年前的薛刚(纲)来到合水定居,然后开枝散叶,形成了一个诺大的家族群体。他不是那戏台上虚构的所谓唐朝薛仁贵之孙“反唐”的薛刚,而最有可能是真实的明朝永国公薛显的弟弟——薛纲。期待伴随着新的关于薛显(或薛仁贵)故事遗迹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揭开蒙罩在合水薛刚(纲)传说上的谜纱,从而为挖掘合水历史遗产打开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