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盗墓人”姚玉忠,盗墓30年,被抓后:最大遗憾是没去秦陵2022-06-14 14:31:13 来源: 情感树木 陕西 举报
分享至
近些年来,以盗墓探险为主题的影视剧掀起了一阵热潮。这些作品当中的主人公多半身手过人,且对风水堪舆之术十分精通。他们经常结伴去往名山大川中,寻找那些失落的古墓,留下一段又一段带有玄幻色彩的故事。艺术作品取材于现实,但为了吸引眼球会经过很多加工,因此大家对这些作品只是停留于欣赏的层面。因为真正的盗墓贼对国家造成了多少损失,是人尽皆知的。曾经就有这样一位名叫姚玉忠的盗墓贼,被盗墓界奉为祖师爷一般的存在。
盗墓活动的起源盗墓活动是受到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但它并非近几十年才兴起的。中国有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封官拜相的人数不胜数,自春秋礼乐崩坏之后,这些富庶的官员之间开始流行厚葬风俗。已死之人将大量财宝带入地下,自然也引起了很多活人眼热,盗墓活动最早也能够追溯到春秋这一时期。不过那时以盗墓为主要职业的人并不多见,大多是偶然有人想要发一笔横财。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盗墓贼的手艺也越发纯熟,他们通常不会大规模行动,而是三五人作伴。每个小团体基本是靠血缘关系,或者师徒关系作为纽带连接。
年月积累下,这些盗墓贼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帮派和专门用具。洛阳铲便是常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盗墓必备工具,相传民国时期,在洛阳一带有一个姓李的盗墓贼,从小便依据家学靠盗墓为生。偶然一天他遇见邻村的熟人劳作时,使用的是一种筒瓦状的短柄铁铲。这种铲子铲入地下时不但能够省些力气,提上来的时候还会带出很多原土。盗墓贼的灵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用这种铲子灵巧轻便,且可以根据带出来的原土判断地下情况,再适合盗墓不过。他立刻在这种铲子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明出了洛阳铲的最早雏形。
一般盗墓贼的目的都非常简单,偷取陪葬物品拿来换钱。但是古时也有很多破坏墓葬的行动,其实另有目的。乱世之中,军用物资是战争的命脉,谁的资源更多,军队实力更强大,谁就更有问鼎王座的可能。三国时期曹操便是大规模发掘墓葬筹集军资的典型人物,为此他还特意设置了两个官衔,分别是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因而有不少人将曹操视作盗墓的鼻祖人物,近代有个叫孙殿英的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炸毁慈禧太后的墓穴,将里面全部财物洗劫一空。因其本身就是军阀之一,劫掠的宝藏多半也都变卖用于购买军需物品。
另外有例如项羽等人,毁坏陵冢只是单纯的泄愤。因为古人迷信风水一说,选取陵墓必定要谨慎郑重地考虑,定址后不能随意改动,以免破坏风水、由吉转凶。而项羽颠覆了秦王朝的政权后,为了报项氏一族与嬴政之间的仇恨,不但将巍峨壮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还大肆破坏秦皇陵,被损毁的陪葬品更是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的姚玉忠近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墓葬奢靡的风气早就荡然无存。因此那些数量有限的古墓中,财宝也越来越少,盗墓这一行当马上也将成为只存在于历史当中的营生了。可就在2014年底,被盗墓界奉为祖师爷的姚玉忠终于落入了法网。据悉此人从事盗墓活动已经有三十余年,盗取的文物价值在五亿人民币以上。但这其实不过是粗略的估计,文物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文物价值能够计算,流失的文明又岂能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呢?因此姚玉忠被判处死刑的下场只能说是罪有应得。
姚玉忠在面临审判的时候,大言不惭地说出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去一趟秦陵,假以时日必定能找到秦陵的真正所在。他对于现场考古专家们的态度也很嚣张,认为自己的成就要远远高于他们。姚玉忠自信得令人迷惑,不少人好奇他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家传密学。但是据了解,姚玉忠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走上这条道路完全是机缘巧合。姚玉忠家境贫寒,所以并未真正上过几年学,只是他虽然早早辍学帮忙补贴家用,却依然很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籍。他不甘心一辈子困在山村里过穷苦生活,总想着要找寻一条发家致富的新门路。
显然这条生财之道就是盗墓了,姚玉忠家乡在红山文化发源地,这在一方面也为他提供了盗墓的灵感。他知道这个被国家重视的文化宝地下,埋藏的古物也一定价值连城。红山文化由于历史悠久,墓葬受损严重,根据外表地势很难判断出具体的位置。姚玉忠为此购买了大量有关风水一类的书籍,还特意跑到红山博物馆里研究。或许是他本人真的于盗墓一道上面颇有天分,最终真的自学成才。
靠着自学得来的本事,姚玉忠并不需要借助现代科技就能精准定位到墓葬所在地。他自己改造了洛阳铲,再带上一把手电筒,就可以在古墓之中来去自如。为了掩盖自己的盗墓活动,姚玉忠动手时间一般选在春夏两季、万物生长的时节。他会随身携带一些草籽,得手之后把草籽洒在盗洞附近,这样没多久新长的植物就会覆盖掉他犯罪的痕迹。也是这种谨慎聪明的性格,帮助他逍遥法外了三十多年。
结语比才能平庸更可怕的,大概就是把才能用在邪门歪道上。因此无论姚玉忠是不是如传说当中的那般厉害,这都不是他还能继续苟活于世的理由。我国历史如此漫长,经过岁月的洗礼,传承下来的文明本就遗失良多。不管是何种出身的国人,都有义务为保护中国文化尽一份力量。泱泱大国立于世界之巅,靠的便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与身份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