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5 但由于崇祯的保护没能成功,可是他们的愿望最终由张献忠实现了,张献忠不仅掘了杨嗣昌七世祖坟(这是不是作者特意为之,所以将晴雯之死被安排在77回的原因呢?),还焚烧了杨嗣昌夫妇棺柩,并将他们的尸骸斩断戮烂。 谁说崇祯刻薄寡恩?看看崇祯对杨嗣昌的感情!谁说崇祯喜欢委过于他人?看看崇祯对杨嗣昌的担待!我们应该思考:当这些东林党人怪罪崇祯刻薄寡恩推卸责任时,他们到底为崇祯还有大明做了什么? “一簇鲜花,一床破席”的贤袭人 袭人的故事在书里特别多,她引诱挟制宝玉,排挤暗算同伴,附和讨好王夫人,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偏偏对她的解读总也不甚清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知道作者是谁?作者在写什么?其实袭人的影射同凤姐的影射都是非常直接清楚的,只要了解到作者老明公山子野朱三太子爷是通过石头记揭示自己母亲弟弟被害真相进而影射明亡清代的家亡血史的构思,那么一切谜团也就迎刃而解了。 袭人与黛玉同一天生日就是揭开谜底的钥匙。 我前面写过宝玉特意把同一天生日的芸香改名为四儿是暗示宝玉是四儿,即第四个儿子,是崇祯的四皇子。那袭人与黛玉同一天生日难道是指她俩是同一人或是同一战线上的人?错!分析问题要具体的针对性的分析,袭为钗副,宝钗毒害黛玉,袭人构陷拆散宝玉黛玉,怎会是同一人或是同一战线上的人? 作者特意提示袭人和黛玉是同一天生日是指袭人黛玉所影射的真实人物是在史书上同时出场的。大家一定会想这么巧?想不出崇祯和谁在史书上同一时间出现啊。这就是大家想不到袭人谁的原因,因为袭人不是和崇祯同时出现的,她是和田妃同时出现的,别忘了黛玉影射的是崇祯和田妃两个人。 看看相关的史料,我们就一清二楚了: “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注意了:二人同时出现】陪升......懿安后疑(周)后弱小,将及其次,昭妃力赞之曰:“今虽弱,后必长大。”因册为信王妃。” “当(周)后选入宫,名在第三,懿安见其丰容端丽,特拔之为信王妃。”懿安对排名倒数第一的周后并不满意,此处的丰容端丽不过是场面话,放到排名在周后前面的袁田二人身上也是同样适用的。就连东林党吴梅村再千方百计地维护周后也不得不承认田妃是“丰容盛鬋无双”,但朝廷总不能说真相只是因为昭妃迷信东林党的“天下贵人”的预言想图个吉利吧,这种话怎能公开说呢? “袁田二妃同选于朱阳馆” “天启中选妃,(田)入信王邸。信王入嗣,(田)册礼妃。” 第二年“崇祯元年夏四月,甲寅册立田氏为贵妃,袁氏为淑妃。”田秀英由礼妃升为贵妃时,袁才被封为淑妃。 《玉堂荟记》记载:“(皇)上初幸妃宫,谓之铺宫。田已立为贵妃,袁乃铺宫,相去七八年。袁固上即位时与田同选者也【袁妃是与田妃同时选入信王府中的】。袁仅生一女,宠爱去田远甚。”(翻译:皇帝初次临幸妃子被称为铺宫,田早已被立为贵妃多年以后,袁才被崇祯初次临幸,田袁两人相差了七八年。袁本来是和田一同入选信王府的,但袁妃只生了一个女儿,她得到的宠爱比田差得实在太远了。) 《明宫词》:“袁贵妃谨退深宫,得(周)后意,凡游赏嬉戏,每召与同,不召田也。”袁妃与周后交好。 《彤史拾遗》:“会岁旦朝正,妃当诣坤宁宫朝。适天寒雨雪,翟车止门外,不即入,又不令传免入之。袁淑妃车至,即传入相见,且故为好语谢之去。于是,始传妃车入,坐朝之,朝已遽下无他言。”田妃是贵妃,早早地去拜见周后,恭敬守礼反被周后久冻,而且周后一语不发故意给田妃难堪;袁妃地位低仅是淑妃,晚来迟到违背礼数不仅没有被惩罚,反而被周后热情迎入招待,一起看田妃在户外挨冻。 《恩陵典礼记》“崇祯十四年四月,进封东宫田为皇贵妃,西宫袁为贵妃,仿万历中例也。”(仿效万历中例指的是:万历十四年,郑贵妃生三皇子后,万历皇帝进封宠妃郑贵妃为皇贵妃。”)在田升为皇贵妃时,生了一个女儿的袁妃才从淑妃升为贵妃。 (待续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