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为啥要跟林黛玉抢东西?山木自寇?还是东北角太穷!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笔下写了风光无限的贾府,却也不乏人间疾苦。就好比怡红院那个平日里穿金戴银的花袭人,虽说是满脑子争荣夸耀之心,却也是微末出身,满肚子辛酸。 袭人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红楼梦》故事里,像香菱、晴雯、袭人这样的人物,幼时都难免艰辛苦状,纵然得遇不幸中之幸,最后却也难逃“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命运,更别提那些一生都在底层温饱线挣扎的人们。 《红楼梦》故事里,书中提到老太妃去世,荣国府本欲遣散戏子,王夫人认为,装丑弄鬼学戏的女孩,也不过是家里父母无能,赚不到钱养家糊口,卖了她们做这事,意欲给她们几两银子盘缠,各自回家,顺口却提到了贾府的下人,多半是老幼都不愿意离开的。 王夫人因说:“如今虽有几个老的还在,那是他们各有原故,不肯回去的,所以才留下使唤,大了配了咱们家的小厮们了。”
结果尤氏遣人告诉了凤姐儿,问了戏子们意见,果然大多数人宁可当丫鬟,都不愿意恢复自由身,说来真真是伤感!若是家里无米,手里没钱,纵有自由,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将十二个女孩子叫来面问,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无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所愿去者止四五人。王夫人听了,只得留下。将去者四五人皆令其干娘领回家去,单等他亲父母来领;将不愿去者分散在园中使唤。
有意思的是,作者笔下虽是歌功颂德之言,却于柳嫂子口中说出,贾府也并没有余粮,连鸡蛋都稀缺,通共留下这几个,预备菜上的浇头,还说起闹饥荒时节的惨状。 柳家的忙丢了手里的活计,便上来说道:“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物件,哪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别说这个,有一年连草根子还没了的日子还有呢。”
便是“珍珠如铁金如土”的薛家,看似豪横,其实也缺东少西,家里又没有主心骨,只得举家寄宿在荣国府,惦记着跟林黛玉抢贾宝玉,以图重整家业,再创辉煌。于是乎,薛宝钗不得不忍气吞声,厚着脸皮当了傅秋芳。 那傅试原是暴发的,因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傅氏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
自古以来,华夏都讲究重农抑商,以商家为下九流,薛家为啥偏偏选择了行商?据书中所写,自然是薛父去世的早,薛姨妈溺爱儿子,乃至于薛蟠斗大字不识,一事无成,还闹出了人命官司,便是有关系,也已然黑户,除了经商,再无其他路可走。偏生薛蟠还没有经商的头脑。 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红楼梦》故事里,薛宝钗上京待选,无非是因为薛家根基浅薄,不得已而为之。而薛家住在东北角,原是后金之寓,林家则是朱家。这些胡虏、匈奴不畏风霜,鞍马便捷,南下劫掠,归根结底,还是物资匮乏,不足以衣食无忧的缘故。 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府之所以“山木自寇”、“源泉自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原之鹿太吸引人了。及至今日,民族大融合,贸易便利,得以物物交换,自然也就相安无事了。这大抵就是俗语说的“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国富则民强,国强则民安,天下大同,便是“黄巾”、“赤眉”等流寇,也不复再起。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
《红楼梦》故事里,流贼之犬羊之恶为内忧,隔壁葫芦庙之胡虏犬戎之恶为外患,所有的祸患,本质上都是有头有脸者处事不公且不服钤束,兼中饱私囊,无脸者不能上进、生活无望,最终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人心不齐,乱心四起,慎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