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皇帝的作为和德行在其死后会有一个叫做“谥号”的东西去评价。总体上,“谥号”制度还是很客观的,而且有一套完整的机制去运行,具体到什么样的作为对应什么样的谥号都有明确的规定。 愍,也是皇帝的谥号之一,它代表什么意思呢?《谥法》曰: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就是指国家遭受战乱、民不聊生国将不国时的皇帝就叫做愍帝。 查阅历代皇帝谥号表,历史上共有三位皇帝有此“殊荣”。身为“愍帝”的他们,有什么惊人的作为和言论,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苦难忧患。我们依次来看。 一、赵汉,汉愍帝王郎,在位一年 王郎通晓天文、历法,尤其精通相面算命之术。于是在街上摆个摊以占卜为业,发现邯郸城有天子之气后即诈称自己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伺机谋取大位。更始元年(23)十二月,赵缪王的儿子刘林与赵国豪族李育、张参等共同拥立王郎为汉帝。王朗如愿以偿的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这一政权为“赵汉”。当即王昌颁布圣旨:“天下有得刘秀首级献于朕者,赏邑10万户。” 更始二年(24)初,刘秀在河北各地连战连胜。四月,刘秀进军邯郸,五月,破邯郸城,王郎乘夜逃出邯郸,途中被杀。这是一个冒充皇族想一夜荣登大位的屌丝,虽然做了一年的皇帝,不想最后还是兵败被杀。 一个“愍”字概括了他立国不成的悲怆。 二、西晋,晋愍帝司马邺,在位4年 公元311 年,晋怀帝被汉军掳走,次年司马邺被拥立为为皇太子。313年晋怀帝在敌营被毒死,司马邺登基称帝。316 年8 月,刘曜围攻长安。三月后,城内粮尽,无法拒守。无计可施的司马邺只能坐着羊车,赤露肩背,口含玉壁,出城往刘汉军营求降。 汉主刘聪将司马邺废为光禄大夫并百般羞辱。出猎时,令他身披铠甲手执长戟,作为前导。甚至在自己小便时,命令司马邺替他揭开便桶盖。陪伴司马邺同来长安的晋朝尚书郎辛宾见昔日皇上受如此大辱,失声大哭。事后,刘聪担心如留着愍帝,晋人复国之心不灭,就派人杀死了愍帝。享年18岁。 一个“愍”字概括了他屈辱的一生。 三、明朝,明愍帝朱由检,在位17年。 朱由检就是崇祯皇帝,他也是明朝作为统一全国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最后凄惨的吊死在了煤山的歪脖子树上。在明朝17帝中,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其实朱由检算是很为国用心的皇帝。他清除阉党,勤于政务,差点使明朝有了中兴的迹象。无奈天公不作美,他登基后出现连年大旱、瘟疫爆发的王国之象;再加上他本人的思想过于敏感被离间了君臣关系,最后成为亡国之君。 朱由检曾留下了很多名言,如“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奈何生在帝王家”、“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这些充满愤恨的话,表露了一届帝王对亡国的不甘和无奈。 一个“愍”字概括了他一生事与愿违含恨而终的无奈和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