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8|回复: 3

 题:红楼梦为啥老把忠臣良将拉出来鞭尸呢?林四娘真的...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发表于 2023-10-5 20: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红楼梦为啥老把忠臣良将拉出来鞭尸呢?林四娘真的是歌舞伎吗?
  文/姜子说书
  上一回说书,我们说过,春者,花也,红也,华也,荣也,香也,贾府“红、玉、春、香”四个俗字自从中来。
  今天我们来说说作者为啥为闺阁著书立说,作者到底在宣传些什么样的精神呢?难道是为了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用以显摆文采?
  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自言“哭成此书”,是因为“闺阁中历历有人,自当千古留名”,故以薄命司上仙册为墓志铭,写成这篇悼亡之作,所悼闺阁之真面目,全在林四娘一篇故事中!
  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们谈论寻秋之胜,又说:“快散时忽然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字皆备,倒是个好题目,大家要作一首挽词。”
  却原来是千古第一风流人物恒王出镇青州,令众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后有恒王为“赤眉”“黄巾”所戮,林四娘携带重殒身报国之事!
  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林四娘得闻凶报,遂集聚众女将,发令说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事,我意亦当殒身于王。尔等有愿随者,即时同我前往;有不愿者,亦早各散。’众女将听他这样,都一齐说愿意。
  如此看来,林四娘人等,似乎是恒王宫中的歌舞伎,真的是这样吗?青史留名之州曰青州,万岁永恒之王曰恒王,作者以殒身青州之事等同于殒身国事,又以美人写圣主贤臣,读者可知?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写林四娘等女子之忠义,写的是“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写的是“忠臣死谏不得已,良将死战为沽名,如冰水冷空献城。”写的是忠臣良将不知大义。
  宝玉谈至浓快时,见他不说了,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红楼梦》故事里,袭人自比忠臣良将,反反复复说的是“不得已”三个字。但是,贾宝玉却不这样认为。武将有何过错?文官有何过错?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
  古人形容恨透了一个人,便说便是死了、埋了,都要拉出来鞭尸。显而易见,《红楼梦》作者也有这样的愤慨,虽则人家已经死谏、死战,贾宝玉不为他们扼腕叹息,反而说“死的都是沽名”,死了都要骂他们,让他们遗臭万年,真真是比鞭尸更甚。
  《红楼梦》故事里,贾政和贾宝玉等人怒赞林四娘,骂死自封忠臣良将的文臣武将,到底夸的是谁,骂的又是谁呢?袭人是死谏之臣,谁又是死战之将呢?大抵是贾宝玉身边的小厮,茗烟之流,到底还是疏谋少略之徒。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明明给贾宝玉送了两个丫鬟,为啥却说将来只有晴雯可用呢?作者以晴雯比林四娘,到底说的是谁呢?其身份真的是丫鬟吗?真的只是歌舞伎吗?
  贾母听了,点头道:“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是天启帝朱由校,贾宝玉是崇祯帝朱由检,喜欢往自己身上揽贤良之名的袭人,是东林党、清流,是死谏之臣,而晴雯和林四娘,是皇帝身边的宦官。
  真正有智谋的君王,都擅长帝王之术,会平衡各方势力,但就明朝末年而已,文臣武将只知道日日争门户,还不如宦官知大义,天启不是不用东林党,是把更有能力的魏忠贤放在了最核心的位置,代替自己治理朝政。晴雯补的雀金裘,不是衣服,是舆图换稿中的稿子,是大明的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2: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州林四娘,是明朝还是清朝?犬羊之恶,恒王被戮 + 为什么薛蟠在平安州被打劫?谁才是打劫的耗子?+ 为何书中再三出现“末世”?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3】



66回,从贾琏去平安州的路程来算,来回半月,单程六七日的马上行程,平安州应在出京向南四百里内,大概从北京到沧州的距离,到不了石家庄、山东,但比保定、天津的距离远些,而且处于从南京到北京的官道上,因为路上遇到回京的薛蟠。

薛蟠在平安州被打劫,为柳湘莲所救:“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见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看来这个“平安州”是作者故意用反语,其实不平安!官道之上,光天化日之下,强盗成伙打劫,是寇还是虏也难说,薛蟠被打劫还是打劫者?可能也是反话,薛家就是一群“打劫”的耗子,清兵多次入塞,劫掠而去,有时直劫掠到山东。不管是李自成这种强盗打劫,还是清兵入塞劫掠,对明朝老百姓来说,都是雪上加霜,天灾之下,再加人祸。

还有林四娘事件,前文说过,清初多本书中写过林四娘的故事,比如大家熟悉的《聊斋志异》,在不同书中的林四娘有一个共同特征:明末青州衡王府的宫女。而红楼梦中也是青州、恒王、林四娘,清朝并无青州王,看来红楼梦中这个好武兼好色的青州恒王,只能是明末朱家的青州衡王。

明朝册封的末代衡王朱由棷,在位十二年。甲申之难、满清占领北京后,众人劝他挑旗抗清,但朱由棷不敢冒险,反而投降了满清。清朝最初为稳定大局,都采取安抚政策。1646年五月,衡王朱由棷和弘光帝、潞王朱常淓、荆王、德王等十七人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馀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于是青州府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

黄巾、赤眉,是用汉末的农民起义军,表示李自成、张献忠这种流贼,从作者的角度,称呼这些人是流寇,称呼满清是“虏”、犬羊、腥膻。前面说是“流贼”,后面却写“犬羊”。“犬羊”一直是汉族对北方游牧之敌的蔑称,由来已久:

比如唐诗中,杜甫的“时征俊乂入,草窃犬羊侵。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还有如:“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

比如宋诗中,陆游的“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还有如:“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比如元曲中:“叱咤间净中原狐兔之尘,指顾里荡西戎犬羊之党,笑谈中定边陲蛮貊之邦。”还有罗贯中的杂剧中:“这一去,犬羊巢穴一时平,锦绣江山三箭定。”

张煌言的北伐檄文:

“昔五胡乱夏,仅一再传而灭。今东虏应谶,适二八秋之期。诚哉天道好还,况也人心思汉。

慨自李贼倡叛,神京陆沉。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窃踞中原。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凡有血气,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者也……”

这是当时之人的用词说法:称李自成为贼。称满清是“东虏”、“建酋”,本我属夷,窃踞中原,也是用“窃”字,跟红楼梦中宝玉说的“耗子偷香玉”一个说法。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

所以书中抢掠山东的作乱者,表面看似流贼,反面其实指满清,而且青州衡王正是为满清所戮。说青州府文武官员,遂将有献城之举,只不过为隐真事,实际上是青州衡王本人献城降清。姽婳词意在忠义,也是正话反说,像宝玉的诗句: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红楼梦中把名将写作丫鬟,司空见惯,又把林四娘这样一个宫女,写作姽婳将军,亦不足为奇。书中所用真假正反,如孙子用兵,虚虚实实,不能按表面意思死板解读。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

这个严重天灾人祸的末世,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明显不符,康熙朝显然不能称末世,而且这种天灾人祸,到康熙朝就结束了,并未延续到雍正、乾隆朝,而雍正、乾隆朝在严重天灾结束后蒸蒸日上,处于康乾盛世的上升阶段,显然也不能称作“末世”,可书中的“末世”再三出现: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身才。

女娲补天是天塌了,在康雍乾之时清朝没有天塌的事,明末却是天塌了。崇祯末年,不只是末世,更是千年一遇的天灾,和农民起义遍地燎原的乱世,以及满清的持续南侵致命打击,是明朝天塌的主因。

白骨如山忘姓氏:死人堆成山一样多,人们都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扬州十日是白骨如山吗?是!

嘉定三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庚寅之劫是白骨如山吗?是!

江阴八十一日是白骨如山吗?是!

嘉兴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昆山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苏州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常熟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徐州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无锡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海宁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舟山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湘潭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南雄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南昌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赣州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金华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潮州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泉州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厦门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大同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汾州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朔州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赵州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保定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济南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潼关之屠是白骨如山吗?是!

四川大屠杀是白骨如山吗?是!

上面的每一行,不只是文字,都是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白骨!

华夏平民的白骨!如山!

老弱妇幼的白骨!如山!

大江南北的白骨!如山!

我不知该用什么文字来祭奠、致哀,文字在这些如山白骨之前,显得如此苍白、无用、辞不达意。

红楼作者只用了四个字:白骨如山!

就像历史书中记录惨绝人寰的灾荒之年,只用三个字:人相食!

而这些人祸、战争、屠杀、白骨,并非天灾,完全可以避免,却在人类世界频频发生!只论当世之人经历过的,日本侵华,中国死伤人数超过三千万!二战更惨,死亡七千万人,伤一亿三千万人!

人们如果忘记历史,这样的悲剧只会不断重复,不会停止。



点击下一个:红楼梦人物,有多少皇帝?+ 秦可卿的棺材,为什么万年不坏?世上有樯木这种树吗?义忠亲王老千岁是谁?+ 双悬日月照乾坤:只是明吗?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04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5: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红楼梦》为何写林四娘故事?《姽婳词》将时代背景指向明末清初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5-31 08:42:44)
标签: 贾政 贾宝玉 贾环 贾兰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潇湘夜雨

《红楼梦》为何写林四娘故事?《姽婳词》将时代背景指向明末清初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在贾宝玉得知晴雯去世之后,杜撰“芙蓉女儿诔”之前,有一段贾政命贾宝玉、贾环、贾兰根据林四娘故事各作一首《姽婳词》的情节。从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开始,贾府陷入一片内乱之中,入画、司棋、晴雯、四儿、芳官等人被逐出大观园,揭开了贾府败家的序幕,而贾政此时却还在吟诗赏花,因此这段情节的插入显的非常地突兀。而且林四娘故事充满血雨腥风,和《红楼梦》前八十回风花雪月的风格完全不一致,与胡适派红学所说的曹家事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这让一些读者不免怀疑,这段情节是不是后人添加的。这段情节当然不是后人加的,在《红楼梦》所有钞本和刻本中,都有这段情节,而且这段情节也照应了回目标题。那么《红楼梦》为什么要写林四娘故事呢?

我们先说一下林四娘故事的大概情节:当日有一恒王,出镇青州。这位恒王好武又好女色,因此选了很多美女,日练武事。其姬中有姓林行四者,姿色武艺超群,众人都称呼她为“林四娘”。恒王命林四娘统辖诸姬,又称呼她为“姽婳将军”。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林四娘得闻凶报,遂集聚众女将,带领众人连夜出城,直杀至贼营里头。众贼不防,也被斩戮了几员首贼。然后众贼见是不过几个女人,料不能济事,遂回戈倒兵,奋力一阵,把林四娘等一个不曾留下。后来报至中都,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惊骇道奇。其后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灭,天兵一到,众贼化为乌有。

黄巾指的是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他们头扎黄巾,因此被称为黄巾军。赤眉指的是王莽建立的新朝末年以樊崇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他们以赤色涂眉为标志,因此被称为赤眉军。作者用黄巾、赤眉两个不同时期的名称代指流寇,有意模糊朝代年纪,正如庚辰本此处有双行夹批:“妙!‘赤眉’‘黄巾’两时之事,今合而为一,盖云一过是此等众类,非特历历指明某赤某黄。若云不合两用便呆矣。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

“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中国古时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因此犬羊指的是异族外敌。犬羊在古诗文中很常见,比如(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宋)陆游《涉白马渡慨然有怀》:“太行之下吹虏尘,燕南赵北空无人;袁曹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除《红楼梦》外,林四娘故事在其他清代著作中也多有记载,比如林云铭的《损斋焚余》、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士禛的《池北偶谈》、陈维崧《妇人集》等等。这些记载的林四娘故事都与康熙年间陈宝钥出任青州道时的经历有关系,不过故事情节都有一些差异。陈宝钥,字绿崖,福建晋江人,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任青州道佥事。林云铭的《损斋焚余》上记载“康熙六年,(陈宝钥)补江南传驿道,为余述其事,属余记之。”这说明林四娘故事是从陈宝钥那传出的,后来在传播过程中演化成了多个版本。

《红楼梦》为何写林四娘故事?《姽婳词》将时代背景指向明末清初

《聊斋志异》记载的林四娘故事为:陈宝钥任青州道时,一天晚上碰到个女鬼,说自己叫林四娘,陈宝钥与林四娘一夜缠绵。自此林四娘每夜必来,二人对饮交谈。谈到音律,林四娘很精通。陈宝钥让林四娘唱歌,林四娘唱亡国之调,歌声哀怨婉转。后来,林四娘向陈宝钥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她本是衡王府宫人,因衡王府遭难而死,死后因对故国、故主的眷念,冤魂不散,已经十七年了。陈宝钥和林四娘就这样过了几年。一日,林四娘向陈宝钥告别,说要转投王家。陈宝钥为林四娘送行后,林四娘就消失了。

通过这些记载可以得知,林四娘并非恒王府人,而是衡王府人。《红楼梦》经常故意用别字,比如第五十六回,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红学家本来怀疑姬子是周公,但周公并不会知道后世的孔孟,因此认为这句话不过是探春的顽笑。而我们吴氏红学则认为,姬子其实是嵇子,即嵇康,详见文章《贾探春与薛宝钗交锋内涵很丰富,她说的“姬子”是谁?》。

通过查证资料,可知衡王在青州传六世、七王。初代衡王,名朱祐楎,是明朝第八个皇帝朱见深的第七子。朱祐楎生于成化十五年,成化二十三年被册封为衡王,弘治十二年即到青州府就藩。衡王命人仿照北京皇宫样子建造一座王府,只是规模稍小,青州人俗称“西皇城”。朱祐楎于弘治十二年至嘉靖十七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恭”。恭王子厚燆承袭,嘉靖十九年至隆庆六年在位,为庄王。庄王子载圭承袭,万历三年至七年在位,为康王。康王无子,其弟载封承袭,万历九年至十四年在位,为安王。安王子翊镬承袭,万历十七年至二十年在位,为定王。定王子常庶(氵部首)承袭,万历二十四年至天启七年在位,为宪王。宪王子由棷承袭。

世上本无鬼,陈宝钥遇到女鬼林四娘的故事肯定是陈宝钥杜撰的。历史上衡王府是否有林四娘其人,也没有证据。百度百科的“姽婳将军”词条提到的林四娘故事没有注明出处,笔者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证明该故事的真实性,而且该词条提到的崇祯年间的衡王为朱常(氵)庶,而据可靠的史料记载,崇祯年间的衡王已经由朱常(氵)庶之子朱由棷承袭,流贼王自用也没有如词条所说攻过山东青州,因此该词条有误。《红楼梦》里记载的林四娘故事也是作者杜撰的,衡王府遭受流寇袭击,史料鲜有记载,而且也没有哪个衡王是死于流寇之手。

那么《红楼梦》写血雨腥风的林四娘故事有何用意呢?那就是为贾府后来遭遇流寇埋下伏笔。贾府真正的败家并不是由于被抄家,而是抄家后被流寇杀进来才家破人亡,白骨如山。正如贾探春第七十四回所说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可知在贾家内乱后,外敌肯定会从外边杀过来,导致贾家最后败家,而这个外敌正是流寇。在林四娘故事中,流寇被天兵所灭,而贾家却因流寇而亡,林黛玉也像林四娘一样香消玉殒。《红楼梦》以家喻国,借写贾家之败影射明朝灭亡,明朝正是亡于流寇之手。甲戌本第一回“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有侧批“柳湘莲一干人”,说明后来柳湘莲是做了强梁流寇,可见后文的情节必然和流寇相关,而林四娘的故事正是为后文流寇伏脉。很多人认为柳湘莲是侠义之士,做流寇难以理解。其实在第六十六回,贾琏就这样评价柳湘莲:“你不知道这柳二郎,那样一个标致人,最是冷面冷心的,差不多的人,都无情无义。”因此柳湘莲后来做流寇尽管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柳湘莲和贾琏)
林四娘故事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指向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也只有在那个时期大规模流寇和异族外敌并起,而《红楼梦》第一回所描写的“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正是明末清初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末世景象。而胡适派红学认为《红楼梦》写的是康熙末年到雍正乾隆年间的曹家事,那个时期还会出现鼠盗蜂起的景象吗?而且曹家只是受到抄没家产与革职枷号的惩处,并没有人因抄家而死;而贾家最后则是家破人亡、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和曹家事风马牛不相及。这些都充分说明《红楼梦》写的并不是曹家事,当然《红楼梦》作者也不会是曹寅之孙曹雪芹,曹寅之孙曹雪芹其实子虚乌有。

我们继续挖掘衡王府的历史。青州尽管没有受到流寇滋扰,却于崇祯十五年冬至次年春,数次受到清军滋扰。而在青州保卫战中,衡王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四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大顺军队在山海关被清军击败。李自成退回北京后,决定撤离北京。五月初二,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六月,清廷派明降臣王鳌永以户、工二部侍郎名义招抚山东、河南。七月,王鳌永占据青州,“启报抚定青州郡县,并赍故明衡王降书以闻。”九月底,李自成部将赵应元率农民军,赚开城门,攻占青州,活捉王鳌永并斩首。赵应元“拥立衡藩为号召计”,定于十月初八日“扶衡王坐殿”。不久,赵应元受骗被杀,青州又被清军占领。

而后,衡王府两次被抄。第一次是在顺治三年。《益都县图志·大事记》载:“夏五月,衡王世子与其宗鲁王、荆王谋反,皆伏诛。”清王朝以“谋反”之由首抄衡王府,府内资财多被抄走。第二次是在康熙初年。时为吏部侍郎的冯溥上书清帝,说衡府后裔不遵王法,扰乱地方,残害百姓。清帝下令,将衡王府彻底抄斩。“瓦砾成堆,禾黍苍然”,“奇花怪石,尽归侯门,画栋朱梁,半归禅刹”,一座浩大的王府,转眼间被夷为平地。


《红楼梦》为何写林四娘故事?《姽婳词》将时代背景指向明末清初

《红楼梦》为何写林四娘故事?《姽婳词》将时代背景指向明末清初
(衡王府遗址碑文)

《红楼梦》为何写林四娘故事?《姽婳词》将时代背景指向明末清初
(衡王府午朝门遗址)

通过这些历史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原来衡王府是被清军抄没的,林四娘故事隐藏的正是这一段血淋淋的历史。《红楼梦》是作者将真事隐去,用假雨村言敷衍出的一段故事。如果说《红楼梦》提到的“恒王”、林四娘故事是假语村言的话,那么衡王府被清军抄没就是真事隐了。《红楼梦》隐写了很多事件,除了这个事件,还有黛玉葬花隐写的是扬州十日,芦雪广吃鹿肉、联诗隐写的是庚寅之劫等等,我们之前的文章也都介绍过。而这些隐写的事件都将《红楼梦》时代背景指向明末清初。正因为这些事件触动了清政府文网,作者才采取隐写的方式将其写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记载林四娘故事的那些著作都是成书于康熙年间,作者也都是明遗民,林四娘故事流露出一种对故国的深深地思念之情,作者感同身受。而讲述林四娘故事的陈宝钥也是明遗民,尽管陈宝钥降清,但他未彻底丧失民族立场,后来又一度加入反清行列,他的诗文有不少缅怀前朝、表彰遗民之作,被清廷禁毁。所以他与充满亡国之悲的林四娘能产生共鸣,林四娘故事出自陈宝钥就不足为奇了。而到了乾隆年间,明遗民都没有了,林四娘的故事也难以被人提起了。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寅之孙于乾隆年间写的曹家事,那么《红楼梦》提到林四娘故事就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红楼梦》也应该是明遗民创作于康熙年间的悼明作品。

胡适根据清人的一些不可靠的笔记记载,在得出《红楼梦》作者是曹寅之孙之后,又简单根据《红楼梦》开篇的作者自云,没有进行小说文本内证,草率地得出《红楼梦》是曹寅之孙自叙性质的小说。《红楼梦》既然已经言明是作者敷衍出的一段故事,又怎么能是作者自传呢?受胡适的影响,很多红学研究者把“假语村言”的贾家事当成曹家真事来研究,进行贾曹互证。而作者说的很明白,“将真事隐去”。只有把《红楼梦》隐藏的真事挖掘出来,才会搞清楚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主旨思想。而胡适派红学却严重背离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和主旨思想,误解了《红楼梦》,误导了广大读者。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政对宝玉没有不满,《红楼梦》就是贾政让宝玉写的《姽婳词》
2021-02-23 20:25:46 来源: 姜子说书  举报
2
分享至


  题:贾政对宝玉没有不满,《红楼梦》就是贾政让宝玉写的《姽婳词》!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前言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在《石头记》故事里,贾政是典型的古代严父形象,心口不一,故作严厉。你看明明是他自己议论了人家,却说宝玉是个轻薄人。

  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遗迹”。贾政道:“也俗。”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贾政道:“他未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见就是个轻薄人。”
  在《石头记》故事里,贾政故意要贾宝玉搬驳议论,非要他先议论别人,却偏说他不知好歹,假意说不要此纵了他。可见,贾政对贾宝玉的各种不满,都是装出来给别人看的。



  众客道:“议论的极是,其奈他何。”贾政道:“休如此纵了他。”因命他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方才众人说的,可有使得的?”
  在《石头记》故事里,大观园题额,全程都是这个路数,贾政心里乐开了花,爱死了自己儿子,嘴上却贬个不停,不用笔者多说,如今再看贾宝玉挨打的章回。

  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看官听说,前面贾政打贾宝玉的时候,那就一个义正言辞呀,分明是一副打死了也不冤枉的架势,怎么如今成了一时性起,乃至于保证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了呢?更何况,贾政即便如此说,贾母依然有话说。



  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
  如果贾政教训儿子,并无过错,如何成了不孝之举呢?如何贾母说他使自己无立足之地呢?



  贾母一提起贾政当年挨打的往事,贾政立马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可见,这两父子,性情无差,贾宝玉干的这些事,贾政也做过。贾政发誓再不敢打儿子,贾母不依不饶,表面上看是祖母溺爱孙子,其实是作者变相告诉读者,宝玉无错。

  在《石头记》故事里,贾政让贾宝玉作一首《姽婳词》,以志林四娘之忠义。作者以《芙蓉诔》为主,以《姽婳词》为宾,让贾宝玉作古诗,是怀古之意。



  世人竟不知,“风流隽逸”即“忠义慷慨”,不是哭晴雯,是哭风流,为晴雯写传,亦是为黛玉写传,贾政让宝玉写的《姽婳词》是一首挽歌,莫非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就不是一首挽歌吗?若不是贾政出此题,以姽婳应鬼话,世人再不能知道闺阁昭传的真正意义!吴本《红楼梦》黛玉主持荣国府,带兵杀敌,实有其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0-18 12:14 , Processed in 0.0545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