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1|回复: 0

书院,跋涉千年的足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发表于 2024-2-4 18: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院,跋涉千年的足迹
2012-9-26 10:35|编辑: 王玲|记者: 邱少平 |来源: 益阳在线  |查看: 27445 |举报





  益阳是著名的“文化之乡”。所谓“人文荟萃”决非溢美浮夸之辞,从唐代名相裴休、诗僧齐己,到清代陶澍、胡林翼、汤鹏,再到当代大家周扬、周立波、周谷城,著名华侨领袖张国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益阳人会读书,在湘楚大地有口皆碑。无论在封建科考以文取士的时代,还是在科学文化昌明的今天,都可谓江山代有人才出,为天下称羡。所谓“人文荟萃”也决非偶然,而是文化的积淀,教育的成果。无论星移斗转,也无论世事更替,在益阳的城乡崇尚教育之风始终那么浓厚,“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似乎已成为益阳人世世代代的家训。所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无不有师有学”,正是这种风尚的真实写照;而标志着当今中国科学界至尊地位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就有八名益阳籍院士,桃江县一个河溪水村就走出了三名两院院士,则为这种风尚提供了现实的印证。益阳人文底蕴深厚,教育源远流长,这一切与益阳历史上发达的书院教育密不可分。可以说书院所代表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文化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地方的社会风气。同时这种教育本身还给益阳带来了丰厚的文化积累,不仅仅是人才,更重要的是为这个地方蓄积着底气,为这个灵秀之地,培养着一种人文力量以及地域灵魂。
  在中国封建社会,书院是高于私塾的中等层次教育机构,是供童生、举子学习的地方。主持人称山长,另有教习,山长和教习多为进士或举人出身的知名人士。书院的学习内容以《四书》《五经》为重点,扩而至经、史、子、集,并习作“八股文”和“试贴诗”。教学方法是个人攻读、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相结合。书院始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复兴于清。
  益阳领风气之先,书院的出现几乎与全国最早的书院同步。书院,跋涉在益阳的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串串清晰的足迹:宋有松风书院,元有庆洲书院,明有龙洲书院,清末又有箴言书院、信义学堂。安化是益阳书院最多的县,先后建有中梅书院(崇文书院)、丰乐书院、江北书院、西冲书院、江南书院、滨资书院。
  松风书院院址在今桃江县三堂街。唐初,太宗命尉迟恭在桃江三堂街建龙牙寺,其规模宏大,广有殿宇。龙牙寺内有藏经阁,所藏经卷甚多。北宋时,此处办起“松风书院”。北宋名贤李贤曾在这里任教。北宋庆历六年进士黄照的六个儿子得意于松风书院,均为进士及第,一门七进士,为中国历史罕见。松风书院开启了益阳书院之门。
  庆洲书院创办于元代,院址在今资阳区学门口一带,因学门口资江中心的“庆洲”而得名。光绪《湖南通志·人物志·刘履泰传》曾提到刘履泰讲学庆洲,授山长,但书院建置经过、规模大小、起讫年月,现均无考。
  龙洲书院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废科举、兴学校,改为益阳县立第一高小,后为龙洲师范,现为益阳市二中,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
  龙洲书院位于今益阳城区资江南岸龟台山上,明益阳知县刘激创建,因在会龙山与十洲之间,故名。原有大小房60间,学田300多亩,规模约与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相等。书院建成后,刘激首邀嘉靖朝进士武陵人蒋信来此讲学。
  至明末,书院毁于兵火。清初,书院的学子们受郭都贤、罗喻义等人影响,保持民族气节,不攀附清廷,因之清王朝把书院改为义学以教育儿童。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益阳学子,参加科举的人很少。到乾隆年间,书院才逐渐修复。乾隆十二年(1747),益阳知县高自位在修葺龙洲义学的基础上,复建龙洲书院,并在尊经阁的旧址上修了文昌阁及斋舍,又修五贤祠,在右侧大门上题了“龙洲”二字。乾隆三十七年,知县冯鼎高在山下建大门一座,题为“龙洲书院”。嘉庆六年(1801),有县丞胡钤等倡邑人捐田助学,学产增加,书院进入繁荣时期。益阳学子中举的人倍增,嘉庆年间有多人进士及第。胡达源与陶澍同科及第,胡达源为钦点探花。同治癸酉科田苏游、刘集勋、龙骧一科三进士传为佳话。
  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经益阳,文昌阁与五贤祠毁于战火。四年,知县林廷式集资重建五贤祠,并就文昌阁旧址改建学堂。九年,知县郑本玉集资修葺斋舍,新添斋房20余间。光绪十一年(1885年),知县毛隆章以生徒众多,不能容纳,乃废附近东岳庙,新辟斋舍数十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停科举,书院遂改为益阳学堂,不久改为益阳官立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益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
  在民主革命中,龙洲书院可以说是英才辈出。如辛亥志士刘文锦、刘承烈,革命烈士熊亨瀚、萧山令、夏曦、张昆弟、袁铸仁,当代历史学家周谷城、文艺理论家周杨、著名作家周立波、华侨教育家张国基均在书院接受过教育。
  在龙洲小学堂,还留下了毛泽东同志的足迹。1917年暑假,毛泽东邀同肖子升游学旅行,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从长沙出发,经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县后返回长沙,往来益阳、沅江时,曾两次留宿于当时龙洲学堂内尊经阁下的藏书房。益阳籍教师田士清,解放后在长沙工作,他原是毛泽东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好友。1963年9月应邀前往北京,在阔别叙旧中,毛泽东谈到:“龙洲书院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有山有水,风景不错。我记得在民国六年的暑假,两次来到益阳,都住在书院里藏书楼下的书房里。傍晚,我们到宝塔下边的资江中游泳。江水很清,很凉。游一阵就洗净了满身的灰尘,也洗掉了一天的疲劳,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我们走过了几个县的广大农村,觉得农民是真正处在社会的最下层。生活的痛苦,不目见是难于想象的。从此以后,我更加坚定地认为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非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处境不可。”
  1925年,龙洲高等小学堂改为龙洲学校,并设师范部和高小补习部,成为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27年“马日事变”后,学校停办,次年8月复课,l929年更名为益阳县立龙洲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为免遭敌机空袭,曾于1938年先后迁桃江马家坪、大桥乡清塘村、瑞华乡符家段、杉树仑、牛剑桥等地。八年之中,虽时局动荡,几经搬迁,然弦歌之声,始终未绝。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益阳地下党领导下,数百师生走向社会,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慰问伤兵,受人称颂。抗战胜利后,龙洲师范迁回龟台原址。新中国成立后,该师范被接管,1950年在原基础上新办益阳市立第二中学。
  箴言书院位于今赫山区石笋乡东南隅志溪河畔的瑶华山,清咸丰三年(1853),由时任湖北巡抚的今赫山区泉交河人胡林翼发起并出资修建,同治三年(1864)落成,同治四年正式招生。该院原有房舍四进,共10栋96间。绵延到清代末年废书院后,曾一度改为农校(约二年)。后又改为益阳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即箴言高小),至1924年停办。抗战时期,长沙私立育才中学迁此,借箴言书院院址继续办学。1954年创办为益阳县第一中学。民国时的曾运乾、陈天仉、张晓藩等著名教授曾在此求学,原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同志也曾在这里就学。
  箴言书院的创办者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湘军重要首领,在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曾国藩)、左(左宗棠)、彭(彭玉麟)、胡”中,虽然位居第四,然而他文武双全,很有才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十分赞赏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把他当成学习的楷模,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毛润芝。蒋介石也特别崇拜他的军事才能,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
  胡林翼之所以选定离县城较远的石笋创建箴言书院,一是由其办学主旨所决定的。他要把邑人子弟培养成“贤良忠直之才”,必须坚持他一贯提倡的“黜华贱”,崇“朴学”的思想;二是他认为书院应建于山乡,不宜城市,避免为乱世兵火所毁;三是他认为这里是一处风水宝地。据风水先生解释,环抱书院的瑶华山像一把围椅,群峰像笔架,院前小山似书案,附近的石马潭是砚池,石笋是一枝笔,这天地间成了一座书房,山水皆成文房四宝,为我所用。
  箴言书院的一切教学事宜全由胡林翼拟定,规定了教学内容的重点,一是教好《朱子》《小学》《近思录》诸书。要在孔朱儒学的学习中重点弄清什么是“公私义利”,而所谓“公私义利”不只是牵涉正心修身问题,而关系到治国治民问题。二是教好“三礼”,即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三是教好《弟子箴言》。
  为管理书院,胡林翼规定:凡胡氏子孙一律不得干预院事;经管书院之人,也不得以胡氏子孙充任;书院田产,胡氏子孙及姻亲不许承佃;胡氏子孙入学,须一律课考。因此,书院规章严整,管理一向有序。箴言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书院山长,均由胡亲自选定。选聘山长十分慎重,要求很高,一定要是“品学兼优”的名儒。第一任山长庄受祺,江苏阳湖人,是清翰林侍讲,湖北藩司,因病休居桃花江。山长每月讲学二至三次,还要负责处理书院事务。
  箴言书院的经费来源除胡氏投入的家产外,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清朝大员也有捐助。
  中梅(崇文)书院,安化知县赵尺璧捐俸创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迁建西学署之侧(今安化县一中大道处)。乾隆四十年,知县唐尚武重修书院。建头门三间,二门过亭一座,筑围墙一道。嘉庆八年(1803),知县陈瑛建造文昌阁,并易名崇文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崇文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等均在该院就读发轫,成为士林楷模。
  滨资书院,由邑人黄岱钟(清光绪乙酉科举人)、黄运潘(清光绪丁酉科解元)主修。院址在安化县鸦雀坪,书院可容师生200余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名为滨资高等小学堂。民国建立后,改为县立第二女校,后又改为县立职业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又作为省立五中校址。新中国成立后,省立五中迁梅城,再迁宁乡,校舍旋被拆毁。
  琼湖书院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院址在沅江县周家湾。后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跑马岭建造新琼湖书院,至光绪二十六年竣工。主修人张哲林(举人)、窦安敦、方镛(拔贡)。书院中堂金匾“琼湖书院”四个大字由沅江籍状元张建勋题写。院房分三路:中路有门楼、中堂、钟鼓楼、讲堂;东路为东斋群房;西路为西斋群房。大小房屋80余间,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进士李修焕、李立河等名流常来讲学,书院颇着声望。光绪二十九年(1903),琼湖书院奉命改为沅江县高等小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在旧址建立沅江县第一中学。
  信义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戊戌维新”思想以及西风东渐的影响下,益阳的书院开始调整教学内容,如龙洲书院改“八股”为“策论”,提倡科学,设国文、修身、化学、物理、史事、舆地等科;箴言书院在“治事”一门中,也开设了军事、舆地、政治、农桑四类书目,教授一些经世致用的近代科学,以此适应日益开放的时代潮流。及至新学兴起,信义学堂的兴办,掀开了益阳书院历史新的一页。清光绪29年(1903年),有识之士动议废除科举,倡办新学。而益阳的新式学堂最早开办在1904年,不仅建立了初等教育,也开创了中等教育,是湖南省乃至全国办新学、建洋学堂最早最积极的地方,可以说,益阳又一次在教育领域领风气之先。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基督教新教传入益阳,陆续有挪威、芬兰、美国、丹麦、德国等近百名外国教牧人员来益阳各地传教,并成立了教会。教会成立后,相继兴办学校。
  在江北,1904年,在头堡设立头堡初级小学,不久迁城内五马坊新建校舍;1906年,增设了高级班;1912年,在五马坊教会侧增设校舍,创办女子师范学校。这是益阳最早的“新学”。
  在江南,1904年,受挪威信义会的派遣,倪尔生医生由长沙来到益阳,在桃花仑购地修建了大礼拜堂。1904年,在桃花仑教会附近,创办了信义高等小学校。为了便于学生升入中学,1906年动工修建信义中学堂,次年秋建成招生,第一任校长是挪威人赫资伯,华人陈家珍任副校长。学制四年,课程除设宗教课外,概遵政府规定。1911年,第一班毕业仅六人。1919年,中华信义会成立,由瑞典信义会与挪威信义会共同筹划建立信义大学,校址即现益阳市一中所在地,于1922年建成开学。第一任校长是瑞典魏兹曼博士。学校分三个系:欧洲方言系、社会科学系、数理系。欧洲方言系第一班只有四个学生,社会科学系有六个学生,数理系二十名学生。1935年在桃花仑瓦窑山(原益阳地区制药厂上侧)另建教室和宿舍数栋,创办了私立信义女子师范,后由于教育设施与教育部章程不符,改为私立信义中学女生部。1913年,倪尔生还创办瞽目学校,即聋哑盲人学校,校址设在碧津渡河边,两年后迁桃花仑新址,改为瞽目院,瞽目院开办了30年之久。
  益阳的书院,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这种薪火相传的教育传统,历经千年仍光彩照人的治学精神,深长的灵根,浩荡的灵气,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益阳的莘莘学子,陶冶着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18:53 , Processed in 0.0571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